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记得去那个学校时感觉有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自己终于快走上讲台了,紧张是怕白己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很深刻的记得那大黄老师让我们大声喊我们自己的名字,心中的胆怯消失了,剩下是个个白信的面孔,那天下午也感觉好累,第一次注意自己的站姿和走路的姿势,但感觉非常开心,看白己真的象一名老师了。

接下来就是听课了,听课前,我首先认真的熟悉教材,接下来我认真的听取着母一节课,吸取着优秀教师的精华,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为自己以后备课作了充分的准备,把14:一次听课看作是对白己的充实与补充,姆次听课前,自己先认真的备一次,听课时和老师的课对比,经过不断的听课,总结六取相关资料,备出了自己的第一堂课,我们小组之间先互相听课,发现不足,修改教案。9月23日是我上大学来最难忘的日子,这天我们对我们准备了近三周的课给黄老师进行了试讲,没讲之前以为讲课是很容易的事,但那天发现我错了,黄老师首先纠正了我的教态,接下来是课程内容,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端正了自己的实习态度,为以后当好一名教师打下了琴础。在剩下的时间里不断的找老师和同学听我试ii卜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这也是实习过程中最辛苦的时期,我不满足自己小小的进步,不断的修改教案,给同学试讲,但好多同学都没时间,只能自己讲给自己听,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讲就是一整大,常常忘记吃饭,完全沉浸于那种讲课的喜悦中。一有机会还找黄老师和仇老师听课,让他们帮我指出不足,从最丛本的写字,教态到课程的安排。姆一处的错误都不放过,讲完后再总结讲过的课,母次试讲都是一次进步。

(二)亲自上课经过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白己,一次一次的修改与改正,10月11日,我终于登上了我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前一天晚上,一晚上没睡,一直在默默的背着自己的教案,怕第二大的课讲不好,尽管这堂课白己己经讲了无数次,但还是怕出差错,给学生授以错误的信息。那一、刻我终于等来了,上讲台前很紧张,但当我看见学生时那种紧张感一卜子消失了,我相信自己将与这三尺讲台结下不解之缘,上课的效果很好,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但我并没有满足与这小小的成绩中,卜课后及时总结自己这堂课的不足与优点,将不足做了及时的修改,避免给下个班造成不良效果。一次一次的讲课与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在自己讲到址后时,已经把那种初当老师时的稚嫩消除了。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一「作中还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取别人的意见,进而充实白己,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样刁能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

(三)实习调六阶段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在这样的形势卜,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氛ICI,获得教学相长,使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迅速发展,并沿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道路,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新路。

进入成成中学后,结合学校现状和学生特点,我做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准各阶段的教育调查计划和课改现状制定了本次教育调六的主题及调查步骤,展开教育调卉。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取向、学习目的、学习现状上有差别,并根据不同It础的学生开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我听取多人的意见,卉询有关资料,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了教育调卉报告。报告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认可。

(四)实习经验总结和交流这次实习中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1、教学管理理念

在成成中学,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竹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丛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白由,白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仇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2、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斑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二童赃困击。

3、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仇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功一级节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

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一)见习

记得去那个学校时感觉有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自己终于快走上讲台了,紧张是怕自己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很深刻的记得那天黄

老师让我们大声喊我们自己的名字,心中的胆怯消失了,剩下是个个自信的面孔,那天下午也感觉好累,第一次注意自己的站姿和走路的姿势,但感觉非常开心,看自己真的象一名老师了。

接下来就是听课了,听课前,我首先认真的熟悉教材,接下来我认真的听取着每一节课,吸取着优秀教师的精华,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华考错误都不放过,讲完后再总结讲过的课,每次试讲都是一次进步。

(二)亲自上课

经过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一次一次的修改与改正,10月11日,我终于登上了我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前一天晚上,一晚上没睡,一直在默默的背着自己的教案,怕第二天的课讲不好,尽管这堂课自己已经讲了无数次,但还是怕出差错,给学生授以错误的信息。那一刻我终于等来了,上讲台前很紧张,但当我看见学生时那种紧张感一下子消失了,我相信自己将与这三尺讲台结下不解之缘,上课的效果很好,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但我并没有满足与这小小的成绩中,下课后及时总结自己这堂课的不足与优点,将不足做了及时的修改,避免给下个班造成不良效果。一次一次的讲课与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在自己讲到最后时,已经把那种初当老师时的稚嫩消除了。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取别人的意见,进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

(二)亲自上课

经过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一次一次的修改与改正,10月11日,我终于登上了我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前一天晚上,一晚上没睡,一直在默默的背着自己的教案,怕第二天的课讲不好,尽管这堂课自己已经讲了无数次,但还是怕出差错,给学生授以错误的信息。那一刻我终于等来了,上讲台前很紧张,但当我看见学生时那种紧张感一下子消失了,我相信自己将与这三尺讲台结下不解之缘,上课的效果很好,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但我并没有满足与这小小的成绩中,下课后及时总结自己这堂课的不足与优点,将不足做了及时的修改,避免给下个班造成不良效果。一次一次的讲课与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在自己讲到最后时,已经把那种初当老师时的稚嫩消除了。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取别人的意见,进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

(三)实习调查阶段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在这样的形势下,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氛围,获得教学相长,使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迅速发展,并沿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道路,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新路。

进入成成中学后,结合学校现状和学生特点,我做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准备阶段的教育调查计划和课改现状制定了本次教育调查的主题及调查步骤,展开教育调查。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取向、学习目的、学习现状上有差别,并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我听取多人的意见,查询有关资料,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了教育调查报告。报告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认可。

(四)实习经验总结和交流

这次实习中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成成中学,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华考班集体中,班主任仇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班集体中,班主任仇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本文《教育实习个人总结》是由华考整理,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仇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这次的实习,让我从实践中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一课,付出了便有收获。我很幸运地在大四参加了教育实习,通过两个月来的实习,让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迈进了一步,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总之,这次实习,让我获取了经验,认识了不足,体验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也感受,思考了许多教育改革的问题。在以后的路上,我会珍惜这些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

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中职校 教研组 教师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04-01

说到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社会上各种议论很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很大的话题,本文仅从一个教研组角度出发,谈一谈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切实做好常规工作

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老师们平时扎实的教学,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是教研组教学的基本要求。组里按照要求每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教案时,除了检查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同时检查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后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成绩记载等等。平时要求组内教师做到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落实订正。从每月的常规检查来看,组内老师都能根据学期教学计划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撰写教案。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月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馈了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方案进行教学。切实做好常规管理工作,是我教研组教学组风良好的必要条件。

2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始终围绕教育教学这一条主线,组里有一大批刚从高校走出来的新教师,在课改口号如日中天的时候,她们的业务能力急待提高。于是充分利用教研活动,讨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组内老师的业务能力和课改能力,同时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倍感集体的温暖和同事的友爱。教研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统筹安排,每个教师以主体者、研究者的角色参与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一般采用专题研讨活动,可以根据课改需要,为突破一些重难点的教学问题而设计的专题;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时期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专题进行研讨。如安排《PLC及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专题、《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专题、“五课调研、两课评比”活动专题、对外公开课专题、信息化大赛的教学设计专题、电类课程标准修订专题、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如何提高课堂实效专题等等。教研活动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互动交流―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成功经验的开掘与分享,在互相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中发挥了群体效应,达到扩展视野、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注重学习教学新理念

教师空有满腔教育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现在有一些教师的教育方法陈旧、简单,即使有“苦干”的精神,但教育效果很差,究其原因,他们没有注重学习教学新理念。

职校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思维比较惰性,用传统教育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很多同学上课时无精打采,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一名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面临着“本领危机”。不断学习教学新理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极大发挥职校生的潜力,爆发他们的能量,改变职教的不力局面。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就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每天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教师会学习了,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学生特点,教育形势,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当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便会变得轻松而又有质量,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乐趣。

4 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我们这个教研组里有骨干教师4人,分别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无锡市教学新秀1人,惠山区教学能手1人,惠山区教学新秀1人,群英荟萃,他们是我们组内的业务骨干,因此,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组内每学期均要安排骨干教师进行公开课示范并开设讲座,通过学习、反思等环节开拓其他教师的思路,引发教师学习兴趣,启迪教师积极思考,让教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利用科研课题来拉动教师学习,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方式。在近两年中,教研组内课题丰富,有徐益清老师主持了省级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强高培老师主持了省级课题《电气控制与PLC项目课程课例开发与实施研究》、蔡艳老师主持了校级课题《龙门加工中心横梁预调平系统的研究》、肖满云老师主持了校级课题《基于DSP的光伏陈列并网逆变器研究》、钱英老师主持了校级课题《全自动洗衣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每个课题组内教师都大力参与,教师们通过选择课题―立项―课题实施―课题总结,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理论,对自身的基本素质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们在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不断的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不断地改进课题研究的实践,写出经验总结和反思,无疑会使承担课题的教师素质有了空前的提高。科研能兴校,科研也能兴师,这条路是许多教师的成才之路,会使他们成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5 时刻体现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忽视教师自身成长,特别是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则更加明显。

组里工作未满5年的青年教师有8个,占47%,这些老师一般都还承担着班主任,由于年轻,工作经验少,我校又是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的束缚比较多,职校生个性分明,管理难度较大,有的老师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单单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我认为远远不够,他们还应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与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相比,其重要性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需要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主动和他们多交流,沟通思想,努力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闲暇时多与组里教师在一起探讨家庭、婚姻、子女、身体等生活问题,平时多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抱怨,对组里教师的情况有所了解。教师出现问题时要多劝慰,碰到挫折时要多鼓励,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换位思考。教研组里有任务时,作为组长的我身先士卒,不管是集中教学周教学,还是精品课程建设,还是公开课,时刻与老师们共甘苦、同奋斗,分配工作时刻注重公平,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和独特性价值。

以我的绵薄之力,给予教师一点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教师整天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从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雷正光,郭扬,周亚弟.职业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大部分小学高级教师经过多年的成长后已经站稳了讲台,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事业也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由稳步提升步入停滞和退缩阶段,表现出长时间的“高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新奇感在慢慢地消失,拥有的热情在渐渐地退去,对教科研、教学基本功评比等持冷漠态度。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持续下来将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小学高级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应该如何予以克服?

观念转换是基础

第一,要确立终身学习观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因此作为人类文明传递者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比其他人群显得更为重要。而小学高级教师走上岗位已经多年,他们在学生时代中习得的知识是有限的,他们原来学的知识很快会过时而不适用,必须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小学高级教师,要有计划地、认真地选读一些教育科学与教学技术方面的理论著作,使自己在加深加厚理论底蕴的过程中逐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开拓的视野和较高的起点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能力,这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要确立由“匠”到“家”的职业理想。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就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一个平庸的“教书匠”往往会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缺乏个性和创新,在“高原”上迷途忘返。这要求我们不能甘愿做“匠”,而要追求做“家”,做一个教育教学中独立思考,对理想执著攀登的具有科研能力的“教育家”。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应该树立“教师即研究者”“课堂即研究室”的观念,在职业生涯中勇于质疑自己、挑战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追求向科研型转变,成为“教育家”的职业理想,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和教师唤醒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教师突破“高原现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自主实践是关键

教师要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在行动中积累逐步完成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成为一名“学有进展”“教有特色”“研有成效”的教师。

1.在研训中收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过去师范院校中的教师技能培养不可能受用终生,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还必须接受各种培训。教师要发挥协作互助精神,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共同钻研教材;积极参与“听、说、上、评”系列研训活动,在研训活动中学习同行成功的教育实践,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先进观念,学习同行思考、实践现代教育观念的思想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向同行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是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一条捷径。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往往是别人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学习、借鉴他人实践经验,或许会使我们在黑暗中的摸索变得豁然开朗。

2.在反思中提升。自己或别人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留心积累,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不仅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还是帮助我们突破“高原现象”的良方。一方面,要反思成功处,对自己教学实践中恰当的教学设计、敏锐的教学机智、成功的教学个例进行梳理,写成教后记、案例分析等,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去扬长。另一方面,要反思失败处,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因而影响教学的动态因素很多,教师很难把握每一个细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之处。我们要客观地面对失败,及时记录、思考,寻找问题的根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补短。反思记录写好后,不能束之高阁,要与他人共同探讨,在探讨中更好地得到提升。

3.在科研中收获。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着力点就是要把教育理论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教学实践之中,使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得以充分交融。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学习和运用一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在科研过程中,要把低层的经验升华为高层的理论,就一定要勤于动笔,把在工作中的思考和探索提炼出来,写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学反思录、经验总结、论文等都是实现这种升华的很好形式。这些写作看似事小,如果贵在坚持,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获得不小的收获。

4.在博客中交流。“博客”这个网络新兴宠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教师的生活。借助教育博客,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教育文章,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它促使教师自觉地进行网络阅读,从而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教师要及时记载下日常教学的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并坚持通过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课题成果等形式,将教学中的得与失写下来,在博客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自己的教学潜力,形成属于自己的资源积淀,而这个积淀的过程,也正是专业发展的过程。

机制激励是保障

1.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急需改革。在我国现行的小学教师职务系列中仅设有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小学高级教师为中级职务,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为初级职务,另外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评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一般称之为小中高)取得高级职称。但这种高级职务在小学设置比例少得可怜,如目前我省的小中高的设置比例仅为1.5%,远远落后于中学中高级职务的设置比例,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并且评定须由省级层面操作。这种现象对小学教师而言很不公平,也不利于小学高级教师的专业发展。试想一个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分配到小学任教,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的话,6年便可评上小学高级,可能因为再向上评高级职称条件的苛刻而望而却步。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难免会处于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在“高原”上迷失努力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刻不容缓,去年上海市把小学高级职称的比例调整为10%~15%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案例。

2.完善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机制是激励教师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是学校为了及时掌握每个教师的思想状况、业务水平,找出他们的个人优势与不足,甄别他们的工作效能和个人才能。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规范和强化进入“高原”状态的小学高级教师的职责行为,增强其责任感,调动他们履行现职职责的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应以“促进发展,体验成功”为目的,通过教代会不断完善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同时运用“发展记录袋”为每个教师记载一学期来的工作足迹,举行发展档案展评,既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体验成功的乐趣,又让他们看到同事的发展进步,激励自己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身边的榜样”,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和欲望。

3.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过去,我国学校分配制度中劳资管理仍是以身份管理为主。职称、职务到了哪一级,工资也就到了哪一档,即教师的工资跟职称、职务挂钩,其收入单调地随着年龄和参加工作的时间增长而缓慢地增加,从而失去了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无助于对小学高级教师“高原现象”的解决。自2006年7月实施的工资制度改革,在教师职务结构层次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每一个职务岗位上的工作积极性,还将每一职务岗位分成若干等级(例如设置了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二级岗位……),同一职务不同的岗位级别所达到的工作目标及享受的工资待遇不同。这种岗位收入差距激励教师的做法,是避免教师“高原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急需加大力度予以落实。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实际完善校内结构工资制度,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以有效克服“高原现象”。

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如果说教学过程是课改的核心,那么提问的有效性就是教学过程的关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教师运用精心预设的问题,在恰当的时机生成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质疑,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生物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谈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成才。

一、提问预设的有效性

(1)问题的难度。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当然,每个层次的认知提问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和意义,如果一味地停留在提问较多知识记忆性问题(难度较低)的层面上,那么学生就变成了一个装载知识的容器,教师变成了灌输工人,学生在思维、沟通、合作、语言等方面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自身也不会在教学中获得更快的成长。如果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根本回答不出,久而久之,也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成为了无效提问。笔者认为,在一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全体学生,预设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让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地渗入教学进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温旧中知新,在知新中发展,才能实现问题预设的有效性。

例如在模块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中,一堂课的时间里笔者总共提问了如下几个问题(见下表):

(2)问题的密度。问题的密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次提问时要提出几个问题最合适呢?有的教师或许认为“问题串儿”更会促进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却不知“问题串儿”也会容易扰乱学生的思维,可能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问题的核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答案,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明辨慎思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如果提出要让学生及时回答的问题,那么提出问题的数量就要少些,最好为1个。如果提出问题后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或相互讨论,问题的数量就可以多些,且最好将问题呈现于学案或PPT中,以备学生随时查找和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3)问题的清晰度。“有研究表明,教师表述问题的清晰度和明确性,会影响到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这一点上,不光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要求教师在提问预设的过程中思考周全,选用精准的词语、恰当的语气语调,自然通俗并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以便学生能准确把握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迅速组织相关信息,准确回答出问题。

例如在高三一轮复习到模块一第二单元第三讲“细胞器”时,笔者在问题预设时这样问:“哪几种细胞器参与了低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增殖过程?”结果在问题实施时,却没有表达清晰,变为:“哪几种细胞器参与了植物细胞的细胞增殖过程?”很明显,学生的答案与自己提问的用意(强调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不一致,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极大地降低了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提问实施的有效性

(1)叫答的方式。叫答,是指教师叫学生回答其所提出的问题。叫答的时机和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回答的效果。叫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叫起学生,后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先提出问题,后叫起学生。“先提出问题,后叫起学生”的方式,给全体学生相同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思考时间,都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更增加了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自信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先叫起学生,后提出问题”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引起某位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注意,更好地管理课堂,有着积极的一面。但这种方式更多的剥夺了指定学生的思考时间,造成紧张心理,从而影响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高三一轮复习到模块二第三单元第一讲“生物的变异”(如图1)时,发现一位同学一直盯着窗外,便先把他叫起,再问:“染色体易位与四分体交叉互换有什么不同呢?”虽然该同学的注意力回归课堂了,但他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回答非常令人不满意。在该学生回答的同时,意外发现他隔壁的同学直接把教材放下,头趴在课桌上做放松状,貌似这个问题与他无关了。可见这种提问方式还存在着另一隐患,就是当教师事先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其他学生非常有可能认为此问题已经于己无关便不再去积极思考,也算是变相剥夺了其他学生思考的权利,从而降低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叫答的时机。“开始上课的前15分钟和随着课堂进行的25分钟到40分钟的这段时间里是学生脑力的最佳状态,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传授知识的最佳时间。”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精心预设,上课时应按学生的兴奋变化规律,在学生精神振奋、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水平处于最佳状态时提出问题,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此外,教师也要在学生通其未通、懂其未懂时质疑发问,这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提高了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在高三一轮复习到模块一第四单元第一讲“细胞的生命历程”时,让学生对下面图1和图2这两幅曲线图进行比较,回答各图中每一区段所代表的细胞分裂时期有哪些。

面对图2,学生们回答起来正确率比较高。面对仅y轴坐标含义不同的图3时,可明显感受到学生的疑惑神情,当然回答问题的错误率也明显提高了。在这种学生受旧知影响,无法顺利迁移到新知时,趁机发问:“在fg区段,每条染色体DNA为2C,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是哪一种呢?” 此刻及时呈现图4的染色体形态图,让学生进行辨识和回答后,再进一步追问:“处于这种形态的染色体可以出现在哪种分裂方式的什么时期呢?”这样,能让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通过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来确定染色体的形态,进而确定这种形态的染色体出现在哪种分裂方式的哪一时期,从而顺利突破高考的易失分点。

(3)候答的把握。候答,指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一直到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段时间的间隔。首先,不论高水平问题还是低水平问题,都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从而给出创造性答案的概率也越大。其次,候答的时间间隔以多长时间为宜呢?笔者认为,低水平的问题间隔时间可以短些,3秒~5秒左右;高水平的问题则要间隔时间长些,5秒~15秒左右。教师要准确把握候答的时间,既给学生时间思考又绝不浪费时间,紧凑教学节奏,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笔者教高三(8)班和(12)班两个平行免试班,在去年模块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时,提出这样一个总结性问题:“下丘脑的功能有哪些呢?”在(8)班,没有候答时间,被叫答的学生回答不全面,只回答出了“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的中枢”这一功能。再到(12)班上课时,提出相同的问题后,给出了大约15秒的候答时间,被叫答学生的回答思路清晰、自信有力,且答出了下丘脑4个功能中的3个(内分泌枢纽功能、分泌功能、调节中枢功能),大大提高了回答的正确率,从而提高了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提问评价的有效性――理答

理答,就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回答问题后给出的指导、反馈和评价。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和从错误中学习的义务。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精神作出肯定,以期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会失去信心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与否作出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在给予充分表扬的同时,还可更深一层的追问,以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进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更深理解。

例如在模块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

师问:如何让T2噬菌体标记上32P或35S呢?

生答(主动举手):在含有32P或35S的培养液中培养T2噬

菌体。

师答:通过含32P或35S的原料来培养T2噬菌体这一想法是正确的。

师追问(鼓励的语气):可是T2噬菌体能直接在培养液中生活吗?请回忆下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

生答(思考后):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中生活、增殖。

(突然恍然大悟)道:可以用标记有32P或35S的细菌来培养T2噬菌体

师(赞赏的点头)追问:可如何让细菌标记上32P或35S呢?

最后,在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中得出了该问题的最佳答案。可见,对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启发,通过眼神、语气或手势的表达来鼓励学生,或是转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也可让周围的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肯定其回答正确的地方,指出回答的不足之处,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从而顺利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总之,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能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也可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进程,把握最好的教学时机,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型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皇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郑兆顺.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

业出版社,2006.

[4]冯光庭.数学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5]施良方,崔允.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