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1

1.选取适合案例教学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大纲和构建教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通信工程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特点,选取适合专业课程或者某门专业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来实施案例教学。教学内容选取的原则是看案例能否通过其移植性涵盖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和理论,以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通常,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等理论性强且各知识点高度相关的专业课适合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工程应用性课程更适合案例教学;除理论课外,部分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也适合引入案例教学。

2.编写或选取合适的案例案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编写或选取合适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通常先从课程教学内容中提炼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设计出对应的案例,这些成系列的案例关联在一起就能完成知识建构。好的案例需要具有完备性(包括真实性、典型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移植参照性和综合性。

3.把握好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要点(1)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即要当好“演员”,又要当好“导演”。作为“演员”能解说、分析好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提问、倾听、反馈工作;作为“导演”能把控好教学流程,能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教学轨道中,防止课堂成为一个漫无目的的闲聊场所。(2)发挥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在课前做好前期知识的储备学习,另一方面在课中要积极参与讨论,善于观察与思考,适时给出自己的分析,多和教师以及同学进行交互,课后还要做好知识的提炼和归纳工作,为今后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3)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尽量营造与教学相长的课堂情境。教学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表达,使之更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课堂传递的信息量,并保障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可以采用网络讨论、交流的方式延伸案例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思考和分析,给出的方案将会更精细、全面;方案上传到网上表述更明确、清晰,有利于学生讨论、查验。

二、长沙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案例教学实践

长沙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加强其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了案例教学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研究,制订计划,打好基础,稳步开展案例教学方法改革为开展好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通信工程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过专题研究和学习,掌握了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课堂场景构建方法、实施教学的具体流程、案例构建原则和方法,研究了案例教学在通信工程专业课教学的适应性问题。在2011年、2013年两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在提炼教学内容和归纳知识点的基础上,开设出一些全案例教学的专业课,如移动终端应用技术开发、移动通信网络工程、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等;决定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SDH原理与技术等12门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教学案例。

2.积极培养适应案例教学的师资从以传授知识、呈现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过渡到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案例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也表现出不适应。为此,展开了针对性的师资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以兼职的形式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增加其工程经验;另一方面采用观摩、专题培训的方式使教师掌握案例教学的流程和教学技巧。

3.建立案例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不能和传统教学方法一样采用试卷测试的方式来进行,需要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方案提交、实践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再就是对案例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包括对教师的前期准备情况、案例质量、教学实施过程和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判。

三、工科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长沙学院的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适用于工科教学,能发挥很好的效能。但也要把握以下几点:

1.抓住案例教学的本质,而不是其教学形式智慧是不可传授的,而是需要学习者去“悟”。案例教学提供的是一种亲验型或准亲验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分析、讨论和实践中去提高能力并获得知识。不要将其简单处理为理论课中的举例教学以及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其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案例的真实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摆脱案例教学对象的局限性,发挥其优长研究表明,案例教学在小班教学和职业教育中能更好地发挥效能,因此它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和职业院校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中,就要尽量在高年级本科的专业课程中开设。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课程 教学思路

在职业教育呈现大众化态势的趋势中,许多职业院校面临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在通信信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职业院校构建通信信息工程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中的重大课题。

一、通信专业设置的基本培训原则

笔者结合通信专业设置的基本培训原则进行如下构建。

1.文化基础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与一般文化基础课的平台基本相符,有数学、语文、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体育课等共计七门课程,但是这七门课程之中的学习时间和课时分配因学生学制的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中等职业技能学生(三年中技生)的课时数量约为1213课时,高等职业技能学生(四年高技生)的课时数量约为1611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进行调整。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学制的层次不同分为两个通用课程平台。

中等职业技能学生(三年中技生)成为一个通用课程平台,其中专业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数字通信技术、通信网基础、程控交换原理与设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无线寻呼机原理与维修这八门课程。还有低压电工实训、无线电工实训、单片机应用实训、EDA技术实训、通信用户终端设备维修实训、通信手机维修实训这六门实习训练课程以及参与企业顶岗实习,最终的毕业设计等。

高等职业技能学生(四年高技生)在中等职业技能学生基础上增加了工程制图/CAD、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有线电视技术、彩色电视机原理、C语言、专业英语这六门课程。在实习训练课程上增加了电子设备整机维修实训、钳工实训两门实训内容。中等职业技能学生(三年中技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合计约为1711课时,高等职业技能学生(四年高技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合计约为2327课时。

二、构建相符合的教育教学基本思路

针对如上的课程设置方案还需构建相符合的教育教学基本思路,笔者从教学概念、教育模式、一体化结合和教学标准五个方面进行如下构建。

1.提高教学概念

提高教学概念可以解释为让学生开创新颖的思路和设计与开发意识。所以,相对于在校园组织的其他活动,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电子设计大赛之类的活动,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准备设计的思路,包括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及原理。教师还可以鼓励那些单片机及电路知识学得好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做个“板子”玩玩,为毕业后找份单片机开发工作做准备,然后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学习嵌入式系统知识、技术路线,这样做还是比较合适的。

2.进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必须在专业课教学时让学生做到了解通信工程、掌握一定的技术水平,把通信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进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虽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决不意味着仅限于照本宣科。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制作、分组研讨、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进行实操考核、口试、笔试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才能让学生找出书本理论知识与专业工程实况的差别。

3.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我们要以实训项目为中心,科学、有机地融入通信工程核心学科理论,把实训车间变成既是实训的场所,又是理论教学的课堂,使学生做到“干中学”和“学中干”的互动,工学结合,扎实掌握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与市场同步的教学标准

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规范、和市场的应用需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同步,并让学生在校内获得的国家技能鉴定类证书与工作岗位上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相互关联,有利于学生更便捷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3

关键词:通信工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59-02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Curriculu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YU Nuo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iming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we optimize the computer curriculu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also, we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du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

通信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通信相关行业的快速兴起。基于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1]。随着相关产业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通信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高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就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其核心内容是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2]。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符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并能满足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需求。一方面,从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其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3][4]。软件定义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新技术不断涌现,而这些新技术都依赖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网络优化等计算机技术[5]。另一方面,从行业应用需求来看,通信产业目前正从传统以设备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为核心[6]。这就要求通信专业人才在掌握通信设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通信网络管理、运营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而要从事现代化的通信网络运维与网络应用开发,通信技术人员必需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因此,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针对目前本科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通信行业应用需求,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两方面,提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通信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优化方案。

1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O现状

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会参考一些重点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综合实力、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无法直接照搬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虽然自本专业开办以来,已经多次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以电路分析与设计为中心,开设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专业必修课以通信系统信号处理为核心,开设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专业方向课包括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多媒体通信技术、光纤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等。而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只有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其中还有部分是选修课。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课程体系侧重信号分析与处理,重理论轻应用。但是随着现代通信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有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相关就业调查结果和毕业生反馈情况,目前普通高校通信工程毕业生从事信号处理及相关工作的不到四分之一,而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通信网络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及运维等工作[7][8]。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特别是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建设。

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课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计划等。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配合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课程实验。这些实验主要使用实验箱完成,只能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综合大实验和课程设计也主要采用实验箱并结合Matlab、SystemView等仿真环境完成,缺少设计型实验。而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科竞赛等教学活动虽然能较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能参与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在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开设普及面广、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优化设置,需要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对现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于目前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的学时有一定总量限制,在保持现有总学时不发生较大变动的前提下,要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部分课程进行课时压缩,例如信号处理方向的几门专业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一定重叠,可以考虑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一定的授课学时,用于安排少量新开计算机类课程;二是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之后的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类,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现有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上需要加强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计算机类课程打好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新开课程,由于应用软件设计普遍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而原有课程体系缺少了这一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C++或Java语言进行讲授,主要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并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应用。

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包括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现有电路硬件设计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没有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需要加强无线通信相关电子线路设计的内容,还可以融合微波电路设计,开展综合性实验。而通过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软硬件结合,开发实际应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能力。

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新技术专题。计算机网络为现有课程,但是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需要调整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网络知识是通信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原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影响了后续通信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路由方法和网络协议等基本原理,还要注重网络应用,增加课程实验学时。现有通信网络技术新专题内容调整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和物联网相关专题。这些新技术是通信工程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接触到的产业技术背景,其最大特点就是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和虚拟化。

4)通信W络软件开发类,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设计。根据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必要加强通信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能力培养。在无法增加更多新课程的条件下,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纳入实践教学环节。网络编程主要包括Socket编程、B/S、C/S架构程序设计等,可以将其纳入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无线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等。课程内容主要为iOS或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开发,可以作为通信工程综合实验的一部分。

由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同样的计算机课程对通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有区别。以上计算机类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考虑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不能直接照搬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软件类课程以通信网络软件系统开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为主线,硬件类课程以无线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为核心内容。

3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点,有助于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中,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大,综合性实验设置欠缺,而且各实践环节之间缺乏相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设置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时,应尽量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并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优化调整后的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类。

1)课程实验: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三门课程的课程实验。其中C语言实验主要让学生建立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规范和程序调试技巧,具备实现基础算法的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具备利用C++/Java编程环境开发实际应用程序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设备使用、调试和组网的同时,能够利用工具软件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并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

2)课程设计:将现有硬件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整合为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增加网络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两项计算机类课程设计。其中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使用面向对象和网络编程技术,开发C/S、B/S架构下的网络应用软件系统,积累整体性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综合了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两门课程的内容,利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让学生掌握典型嵌入式硬件平台上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3)综合性大实验: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两项综合性实验。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学习和掌握iOS 或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方法,结合网络编程知识,开发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利用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多媒体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内容,完成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收发端硬件设计和相关嵌入式软件开发。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

养的重要阶段,在设计选题上要尽量减少理论型和仿真研究型课题,以通信软硬件系统开发类课题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结合专业教师自身研究方向和课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所学通信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积极引导部分学有所长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智能制造挑战赛、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大赛和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等多种学科竞赛。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 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需求。随着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本文针对现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实践。今后将继续以应用创新型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优化相关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洪全,冯进玫,郭继坤. 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9):33-34.

[2] 丁文飞,孙会楠,郭秀娥. 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101-103.

[3] 杨亚萍,梁丰,刘高平,等.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6):8-10.

[4] 朱宇光,严伟忠,闵立清,等.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26(2):85-88.

[5]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5):551-563.

[6] 刘建航.李世宝.张锡岭. 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规划[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37-238.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4

关键词:通信技术;工作过程;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TN911-4

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如今即将步入4G时代,在网络通信为人们带来方便快捷、人性化服务的同时,社会对通信技术领域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市场饱和度的增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通信产业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尤其在无线通信、光通信、移动终端等业务领域尤为明显。中兴、华为等国内知名通信公司,纷纷在西安高新区布点,区内现已聚集的几百家通信企业。急需大批专业的通信产品应用部门的设备管理与维护、通信业务部门的营销、服务、管理及设备维护、通信网络和终端的维护与管理、通信产品测试、销售与售后服务与维修、通信工程公司的工程设计、施工及现场调试等方面的人才。

如今,我国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已形成了由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此外,还有相关通信专业培训机构的加入也更加丰富了培养机制。各个层次的院校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其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均有所不同,当前按照市场需求;应用型及实践型人才是目前社会最急需的。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通信技术人才,相关培养院校应当在其课程体系上依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1.1 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原则

对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设置,首先应依据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确定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把工作过程中复杂的工作内容结构化,以学生为主体,以从业者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素质为主要目标和要求,开发实践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进行教学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要求的“职业能力”本质上是知识、技能、方法、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体现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项要素。其课程标准应对相关“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具体描述,同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学结合特征,强调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通过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并能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1]。

1.2 通信技术专业岗位群分析

对于通信技术专业,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了解到,在通信行业的企业中,有很多岗位非常需要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岗位群分析如表1所示:

主要就业行业(企业) 主要就业岗位(群)

通信运营企业 电信营业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等

通信设备/产品制造企业 测试工程师、维护工程师等

通信工程及代维企业 安装调试工程师、维护工程师等

通信产品流通企业 市场营销工程师、售后工程师等

表1 通信技术专业岗位群分析

1.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信技术课程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3.1 通信终端生产与维修

主要有专用工具如手机综测仪等的使用;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设备故障诊断;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设备检测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使用测试仪器等专用仪器与工具的能力、诊断通信终端设备故障的能力、检测通信终端设备的能力以及维修通信终端设备的能力。

1.3.2 通信设备及产品的营销

主要有通信产品咨询;通信产品演示;各部门协调;客户销售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掌握通信产品的特点与用途的能力、熟练操作通信产品各项功能的能力、进行良好的计划、沟通的能力以及进行通信产品销售的能力[2]。

1.3.3 程控交换运行维护

主要有本局配置;开局出局配置;设备安装;设备维护;业务管理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配置程控交换机的能力、能安装维护程控交换设备的能力、管理程控交换业务的能力和撰写维护报告的能力。

1.3.4 传输设备维护

主要有传输设备工程安装;传输设备工程调试;传输网日常管理;业务配置与网络保护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安装调试传输设备的能力、进行传输网日常管理的能力、进行传输业务配置的能力和撰写维护报告的能力。

1.3.5 通信工程监理

主要有通信系统规划;通信设备安装指导;通信线缆铺设指导;监理报告撰写等工作任务。对应这些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有熟悉电信工程实施规范的能力、指导通信设备的安装的能力、撰写工程报告的能力以及进行初步的工程概预算的能力。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置

鉴于以上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的分析,主要对课程进行两个体系的设置:

2.1 通信技术专业通识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体系开发归纳、总结学生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形成了全面提升学生中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全面锻炼学生身心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包括基础应用英语等18门课,通识课程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如图1所示)

图1 通识课程体系设置

2.2 通信技术专业

通信技术专业方向按照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形成了有利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且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和12门专业支撑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 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化课程的实现与评价

课程实施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重视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涵盖专业能力要点,更应关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职业素养要点,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点等诸多方面。

图3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4 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设置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与知识体系,重视校企合作,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良好对接,能够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专业通信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青泉.通信类高职新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8(02)

[2]徐献灵,李靖,李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作者简介:王(1980.12-),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字通信技术,学前教育。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5

关键词:教学改革;微波技术与天线;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49-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波与射频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工业、科研、军事的各个领域。如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车载防撞雷达、广播和电视直播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超宽带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以及微波遥感系统等。射频与微波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紧缺人才。1873年麦克斯韦总结了拉普拉斯、泊松、法拉第、高斯等人的研究,提出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和电磁波传播的假说,并指出光也是电磁能量的一种形式。由麦克斯韦等人建立和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后由赫兹在1887—1891年做了一系列实验,完全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今天,所有电磁理论的应用,包括无线电、电视、雷达和微波技术都归功于麦克斯韦方程。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微波技术是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是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中的一个,为日后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此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到相关理论知识,从中遇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著提高,而且为日后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工作做了一些铺垫。在学习此课程过程中,由于需要的理论知识比较强,学习内容比较复杂抽象,不容易分析其中的一些内容方法,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比较高,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感到吃力,掌握不到位。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从实际出发通过结合此课程的特点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高等数学、电子线路和电磁场等理论的基础知识。在学习中运用一句好的名言对学生学习也是有一定帮助,通过一句话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究意识,所以要用心挑选出课堂引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打破以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微波技术基本理论的透彻分析以及与实际应用的链接,通过认识了解到我校学生的状况,在教学中要注意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意识,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二、学生作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树立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教师不辞辛劳授课,学生却总是抱怨、厌恶、甚至憎恨老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在学校教育中屡见不鲜。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就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教育的视野要从“知识”转向“人”、转向“生命”、转向“学生”,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能够更进一步的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能够立足于学生的身份来理解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会觉得,课堂教学效果质量会直接作用于学生能否在一个良好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而作为教师,课堂是其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体现出他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动性。课堂是应该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教师则没有存在的价值。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作为一名从旁协助的老师要能够真正从学生本身出发,做到真正的心中有学生,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进度来进行相关教学设计,重点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的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共同进步,能够让每个学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进而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推动教育前进的动力。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根据自身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形成良好的自主协作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学生自我评价的研究。这样使学生不断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学习目的性的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教学改革为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对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新生入学普遍的文化基础比较差,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学生入学后会适当放松,学习动力明显下降,进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为解决学生这一问题在教学上就需要加入一些策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究其原因制定相关教学计划,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适合当代市场人才的需要。就我校学生现状而言,要综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跟适应能力,能够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拥有一定优势。首先是课程体系改革。为完整体现现代微波科学技术体系,吸收现代化新知识;注重基础知识,加强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沿袭习题课的运用,讲练结合,精心挑选设计习题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习题操作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就是实验方法改革。高校学生要想真正把现代微波技术学好,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即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软件和微波实验训练。如果学生通过微波软件进行微波设计,得出结果后,会使兴趣大增,采用的微波实验训练可使学生提高对微波现象的直觉感知能力,增强对微波物理概念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基本上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性实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将工程软件如Ansoft HFSS和Microwave office等的应用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其应用能力,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后是考试方法改革。针对该课程特点,采用合适考试方式,考试时不要出难题、怪题。让学习努力的学生考试都得到高分有利无害,这样可以减少恐惧心理,增加亲近感。让学生感到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可让更多的学生选择上微波技术课。而且好分数对就业有利,增加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问题的信心。考试采用多种形式,笔试是一种重要的考试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我们加强平时习题作业的训练,并适当提高平时的成绩,例如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平时表现5%,再如开展小测验、教与学的交流、课堂讨论、课程小组平时面试小测验、或面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面试小测验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这样使总的平时成绩可达到45%,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压力。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压力减少,平时学习也会感到轻松自如。

随着现代电子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需要更多更好的电子与通信技术方面的人才,以适应其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需要。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教育模式的发展也不例外。教学没有定法,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在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克服“教师为中心、一言堂、统一要求、知识灌输、教师主角”等传统的行为习惯,在备课中既备教材也备人,集中精力改进教法,研究学法,从善于教到善于指导学生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立娟,陈宇,杨立波.浅谈“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30):137-138.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 景

通信工程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能够用来设计、分析与维护通信系统。因此,作为信息类专业核心学科基础课,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肩负着专业入门和兴趣培养的重任。

2 编程语言类教学模式的改革背景与意义

针对编程语言类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书本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陈旧。以单纯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待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虽然省时、见效快、能系统地传递知识,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灌输”的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②学习主体缺位。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只看成是“听众”和被动接受的群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缺乏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造成学生即使进入课堂,但没有进入到学习状态的现象。③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语法知识,注重语法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案例都是以辅助讲解语法规则为目的,既抽象又枯燥无味。对大学低年级?W生而言,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效果不佳,不能真正理解程序设计的精髓。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国外高校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美国高校,通常对大三、大四学生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这在我国的研究生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对大一、大二学生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辅以小班展开讨论。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课堂实验和独立项目研究。英国大学的课堂核心是学生汇报,教师提问问题,带着问题下课。教师的讲授是以讲座和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包括调研、案例设计、社会能力、合作精神、领导力。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中心”和“重视合作学习”是国外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

随着网络科技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联合,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在全球迅速升温,先是美国顶尖大学创办了多个MOOC平台,然后是欧洲、亚洲、澳洲的一些国家争先恐后地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清华大学也了“学堂在线”,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由于慕课不设先修条件,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成为慕课注册率高、完成率低的重要原因 [1]。针对这一问题,近来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学府正在尝试一种相对慕课更为精致的课程类型――微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该课程形式要求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进来。微课仍然像慕课一样属于免费在线课程,全球学习者都可以申请,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 [1-2]。

3 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在线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3部分内容。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我们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试点,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3.1 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

借鉴微课的教学思想,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学生学习流程如下:课前去在线学习平台领取学习任务,围绕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包括看老师提供的在线视频、学习资料或教材,有问题可以在线提问,老师会集中时间回复;课堂上根据学生对任务的掌握程度进行讲解、选取重点案例讲解,还会有部分针对任务的讨论课。实验课内容分为小项目和综合项目两部分,综合项目会要求学生分组,分工不同,最后交上来的项目通过答辩验收。课后在线提交作业和实验报告。

针对提供学习资源这一问题,调查问卷反馈:有76.32%的学生喜欢与课程相关的视音频资料,68.42%的学生喜欢教师的视频录像,50%的学生喜欢文本资料。这与微课的理念相吻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上传教学视频,以知识点为主。有76.32%的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掌握50%的内容,再通过课堂讲解例题,92.11%的学生反映知识点能够吸收。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程序设计竞赛的积极性,信息学院开发了青岛科技大学OJ(Online Judge)平台。利用该系统,给学生布置编程任务,课下在线提交在线打分,既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促进效果,又为考核提供了参考依据 [3]。

3.2 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手段采用CDIO的思想和模式,CDIO是一种源自国外的工程教育模式,这个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欧美理工学科20多年来教育改革的理念。CDIO是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于一身,从而达到“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4]。通过调查问卷,有78.95%的学生希望课堂上多讲实例,因而课堂教学采用了以下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1)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是培养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初学者的好奇心理,选择一些有趣、有实际意义、难度适中的“任务”或经典算法布置下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渗透概念,对于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如果课程一开始就引入枯燥难懂的概念,势必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与任务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完成任务,然后趁热打铁将概念与实际任务联系起来,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是分解难点,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分解,适时、适量地渗透到各个任务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问题纠错教学法。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通过传统教学模式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似乎能听懂,但大部分是一知半解。当需要编写代码上机调试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调试运行程序的过程难于代码编写。调试时能够迅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是一个合格的编程人员所必备的能力,因此,给出一些错误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改正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编程经验。

(3)一?}多练教学法。学习程序的奇妙和乐趣在于对于一项任务,可以通过多种编程方法去实现它。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上机练习题目时,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每学完一项新的内容或概念后,再回过头来看过去做过的练习,尝试用新方法实现;改变并增加教材例题和练习题并重新实现。例如某上机实验题目要求分别使用do…while、while、for循环实现;教材上某例题讲解了如何求解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我们要求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的实现方法。该教学法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养成运用动态思维来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编程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

此外,将讨论、答辩、专题等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既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发挥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3.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该课程水平的检验。C语言与C++程序设计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死记硬背各种语法规则和语句格式,而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程考核应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将多样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本课程的考核拟采用理论考试、上机考试与综合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C语言与C++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考核成绩都是由以下4部分组成:①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堂讨论问题成绩、课堂作业成绩、实验课问题解决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②理论考试(闭卷):题目类型包括基础知识考查(选择题、判断题)、程序改错、程序结果分析、编程等。③OJ平台编程作业成绩。④综合项目考核:采用分组的方式,以通信工程2015级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两个班级共59人,设置了难度相当、类型不同的10个题目,每个题目要求开发一个应用系统。5个人做同一个项目。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形式验收学生的作品,答辩又分为小组答辩和个人答辩,最后给出个人综合成绩。这一项考核学生反映效果很好,同学们在交流讨论中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项目的分工合作上锻炼了团队合团能力。

4 教学改革的初步成绩与问题

通过学生成绩对比和学习调查问卷,改革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学习成绩来看,2014级学生实行改革前的培养方案,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了通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该课程综合了C语言的面向过程和C++的面向对象两种方法,96学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015级学生实行了改革后的新一轮培养方案,大一上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本学期开设“C++程序设计(56学时),按照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授课。2014级通信程序设计基础与2015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的综合成绩对比,如图2所示。2014级80分以上的比例为55.6%,2015级80分以上占学生总数的72.9%,成绩有很大提升。

通过学习调查问卷,学生普遍认为“视频教学好,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细致”“多讲例题”“授课效果好”。

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当“听众”、被动接受的现状很难根本转变,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4.21%的学生不预习,21.05%的学生不复习,仍有57.89%的学生依靠课堂教授受益最大。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调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教学互动,布置提前看书做练习,尽量达到进教室即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