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1
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妇产科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由于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妇产科针对的人群为女性,涉及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首位,占我国城镇医疗纠纷的17.2%~29.5%[1]。这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医疗纠纷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引起的,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但要有坚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很强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医疗行为能够有效及时的实施,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进入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由于我国对医患关系重视不足,在医学课程设置上也忽略了相关医患关系的教育。医患沟通技术是世界医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妇产科医学生未来能够胜任自身岗位,处理好医患关系的根本,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患沟通教育日渐凸显其行为医疗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将医患沟通教育作为高校医学基础课程十分必要,同时也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
2妇产科临床教学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实习的内容多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实习单位简介等,而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只进行笼统的培养,由于妇产科有其检查对象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即便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也是随意而为,并未形成一门课程,建立完整培养模式。
3医患沟通对于妇产科的意义远大于其他科室
妇产科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如婚前行为、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存在着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交谈和检查中,患者常常怀有害羞、惧怕心理,如果沟通不好,就会引起误会,发生医疗纠纷。所以要当好一名妇产科临床医生就必须掌握医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达到与患者交流的有效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真正和谐。
因此,我们实习医学生应从入科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
4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妇产科医学生在接诊每一位患者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如采集病史,医生只有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才能换得全面、可靠的病史;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同样依赖医生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反应,以及后期的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将在医疗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2]。因此,妇产科医学生在学校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为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5应加强实习医学生人文精神与法制素养的培养
5.1首先培养医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教育学生要把患者作为完整社会中的人来对待,不能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应培养医学生树立医有大德,大德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要有真诚的同情心,用高尚的医德情感,设身处地关心和体贴患者,待患者如亲人,从自身原因减少医患矛盾的隐患[3]。
5.2加强对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医疗工作作风和崇高的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医德医风的养成,成为精干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学生。
5.3应加强实习医学生的法制教育懂法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须要求,患者有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而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和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义务,由于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及时告知患者关于分娩方式、病情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疾病史、婚育史等隐私权缺乏应有的保护,极易引起医患纠纷。
实习医学生不仅要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应学习《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6运用沟通技巧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6.1主动倾听倾听,是医患沟通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原则和技巧[4]。只有医者对患者由衷的关心,认真倾听他人的语言,才能了解对方,从而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和解决方案。通过倾听患者说话,患者会在心理上得到的极大满足与温暖感,逐渐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并开始接纳医生和配合治疗。
6.2语言沟通技巧医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应多用生活化的口语,少用术语,不用简称,让患者真正理解医者所传达的信息,并帮助患者做出合适的选择[5]。实习医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称呼患者需要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医患沟通要求语言表達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清楚,避免措辞不当、思绪混乱、重点不突出等情况;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6.3非语言沟通技巧医患沟通过程中有大量信号通过非语言手段传递,这些信号包括肢体动作语言、言语因素和空间物体信息。妇产科接触的对象为女性患者,对这些信息的捕捉更为敏感,所以,尤其要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表达,如注意面部表情,保持目光接触,说话语调保持温柔,把握适当人际距离等等,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医生也要注意捕捉患者的非语言信号,比如患者的焦虑或疼痛,表达适当的关系[6]。
6.4师生交流会实习结束时,由科主任召集全科师生召开师生交流会,采取自主发言的形式,要求每个实习医学生发言,内容包括医患之间沟通、医护之间沟通、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沟通等话题,畅谈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沟通中遇到的障碍及运用沟通技巧取得实效的分享等,谈感受、提建议,并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提供一个无记名的沟通平台,利于医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科主任根据记录进行梳理,总结好的建议,使实习生带教工作可持续性改进。
总之,医患沟通能力是实习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它的提高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医院、实习医学生自身等多方的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和提高。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处理好日渐增多的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思琪
参考文献:
[1]刘健.妇产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医疗环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伦版,2008,29(4):61-62.
[2]钟随平.沈玉洁.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2006,2(12):1913-1914.
[3]王娟,聂秀,杨黎,等.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医学,2010,37(1):73.
[4]饶光雄,唐承红.浅谈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4):362-363.
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3
1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升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逐年增高,教师的医疗教学行为也愈显保守和谨慎,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往往采取回避态度,一些重要的临床教学内容只能在模型上或者视频录像上“纸上谈兵”,影响了教学效果。
师资不足。长期以来,临床教学工作都是由临床医生担任,没有专职教师,临床医生繁重的临床工作以及科研工作,使她们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没有时间对实习生进行系统带教,所以带教工作就成了简单地完成任务,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由于受工作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等因素的影响,在医院逐渐形成了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
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妇产科学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许多疾病直接涉及患者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等隐私问题。女性患者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接受在诸多学生面前进行相关检查,而且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普遍抗拒充当医学生的见习、实习的教学示教对象。同时,妇科检查如双合诊、三合诊等均具有侵入性,学生的操作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因此,患者往往拒绝临床实习生为她们做相关检查,以致学生没有操作机会。
教学资源欠缺。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医学生接触实际临床病例的机会也就相应的减少[1],由于教学课程安排的实习周期通常较短,医学生接触的病历有限,而且特征多数缺乏典型性,这也使得妇产科学临床带教的效果大打折扣。
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沟通能力差。目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仍为“填鸭式”教育,学生被动接受传授,主观能动性差,导致学生主动获取所需知识能力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同时,医学生尚处在学习阶段,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融会贯通,对于课堂上教授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技巧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在临床中,他们不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因其自身业务不熟,也不能给予满意的回答。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减少了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使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医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性。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的说法,对妇产科学专业选择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医学生尤其是男生对妇产科学存在着抵触情绪,临床实习热情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持轻视、回避态度,甚至抱有在妇产科混实习的错误思想。同时,由于临床实践机会少,学生经常处于只观察不动手的状态,容易产生厌倦感。并且在临床见习中,有些学生没有牢记医学工作的严肃性,过于害羞,不好意思看,不好意思听,浪费了临床见习的好机会。
2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增强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又是学生的长者和引路人[2],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初都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提出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相互传授教学中的体会和经验,尤其强调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教作用,使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针对青年教师带教能力薄弱等问题,我们集中组织他们进行教育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临床示范教学,保证临床带教效果,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多方位的教学资源,将临床实际病例、以往典型病例的分析和现场模拟诊疗相结合的方法融合到临床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探索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水平[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临床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由于妇产科疾病和患病人群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个人隐私,几乎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殖器官作为教学内容来展示,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购进了相关的妇产科实验室的设备,包括正常分娩机制标准化模拟人,孕妇产前检查模型、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妇科常规检查模型、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模型等等,增加了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具体,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建立“绿色教学通道”。由于学生课间见习与生产实习时间有限,很难完成教学大纲的病种要求。要弥补该不足,教研室建立“绿色教学通道”,即建立师生联系薄,遇到特殊病例及时通知学生回到妇产科,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妇产科常见病和急重症患者的诊治,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及沟通能力。临床医疗工作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参与式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同时,临床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培养医学生问诊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可以“问得出”,“答得上”,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水平[3]。只有通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医学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4
妇产科医生个人总结1
一、脚踏实地,从护理基础工作做起。
首先,科室人员偏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知识欠缺,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基础护理工作入手,严格执行查房程序和交班制度,将晨间护理与交接班作为交流平台,深入细致的开展专科健康知识教育,和人性化沟通,有效的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将核心制度落实作为本年度考核重点,每周考核一项,逐步规范工作流程。另外,提高服务质量,从改进工作细节入手:
1、改进查对方式,将传统的称呼病人床号、姓名,改为问病人姓名,让病人主动回答,避免查对差错发生的可能性;
2、改进备皮方法,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撤消民用备皮刀,将滑石粉备皮改为肥皂液备皮,提高工作效率和备皮效果;
3、推广使用家属陪护椅,只象征收取使用费,为病人提供很大方便;
4、建立护士交流沟通本,将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内容,传达会议内容,交接须注意事项等写入沟通本,各班参阅,减少须开会才能传达的周期长、不能及时改进的弊端,达到质量持续及时改进目的。
5、联合都市宝贝照相馆,免费为新生宝宝提供出生第一照,将新生的喜悦留给我们,也留给病人全家,取得特殊的良好效果。
二、抓制度落实,明确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
将工作细化,进行分工,文书书写由责任护士和质检员三人负责,开成管床护士责任下完成病历,责任护士把管,质检员质控的三级质控模式,有效的控制书写错误和不规范书写,提高书写质量。工休座谈、抢救药品、实习生讲课、业务学习分别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负责,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三、严格产房管理,完成布局改造。
加强产房管理,印制产科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张贴在产房内墙,强化操作流程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严格执行新生儿腕带配戴工作,建立产房交接流程并督导实施,有效加强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管,同时完善疫苗上报及查对程序,加强疫苗管理。另外,根据管理年验收标准,再次进行产房改进,配置消毒用品,调整待产室、隔离产房、及隔离待产室位置,以达到标准要求。
四、苦练技术,严把质量关。
自去年7月到医院工作,我在二十部,二十部,二十科和重症监护病房轮换,学习工作。体验式学习,通过一年的感觉,以先前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我们必须在和平时期,一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并就此与多老师教另一方面,业余的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经验要素的使用。
在同期间对癌症化疗,化疗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各类专业第三十第一次接触的x科目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如:各种形式的化疗药物在不同的外周静脉的刺激,在化疗,如泄漏的危险,应立即采取保健措施,长期的发生术后深静脉导管护理的病人长期化疗。此外,在化疗的病人会出现胃肠道,皮肤,粘膜,精神状态和化疗的一系列反应的病人,此时,我们需要为病人提供护理子护理领域的热情,尊重,耐心听病人的主诉,良好的床头交接班,给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在有关知识,在学科学习的x三十。术前准备的心理辅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切口,协助咳嗽咳痰,观察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与观察和护理等术后并发症。作为妇女事务局与特异性肿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它要求我们必须更多的耐心去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的工作。
现在我三十病房旋转,这是一个综合部门,有超声刀,介入性研究,西医和化疗。我觉得在这里学习,如很多事情:谐波手术刀病人应注意皮肤的保护,感觉活动的体温,和肢端足背脉搏等;应逐患者肢体制动干预对象,沙袋加拿大的压力,观察病人排尿。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除了与企业各部门的知识,熟悉,但我仍然注意到,在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和语言,有尊严的日常工作,文书工作,护士的专业形象,整洁的衣服,头发,没有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堵塞环,礼貌患有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和法规,对医疗的积极参与医院组织学习活动,以丰富的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法规自我保护意识。在积极和护士长严格的指导下,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通常在商业部门参加每月一次学习,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的会议上,坚持以病人护理的关键轮,护理人员为基础的培训,由部组织的关怀坚持二是技术操作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年的工作,可总是爱和奉献精神,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应急能力的质量。
当然,我 我发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应予改善。例如,在学习,有时有浮躁的情绪,感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中,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但在行动方面也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需要改进和加强的。
妇产科医生个人总结2
本人主持妇产科工作至今。始终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现将本人今年的妇产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存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力,积极缭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温和业务才能为条件,以加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巧为基本,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联合的途径,积极率领全院职工群策群力、努力工作,美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义务。
二、理论方面的学习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意识到一个及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前提。尽力提高本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批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妇幼卫生常识,写下了端详的读书笔记,丰盛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巧领导业务工作,能纯熟把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纯熟诊断处置产科失血性休克、沾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纯熟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破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规划生养手术。
工作中严格履行各种工作轨制、诊疗惯例和操作规程,精打细算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水平上防止了误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医治正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实现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余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错误的产生。
三、人才培育方面
注重人才的培育,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在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中,担当组织和教养任务,由本人详细指导培训的各级妇幼人员达5360余人次,提高了各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自己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间,严厉依照上级妇幼工作请求,认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打算,实现了妇女、儿童体系化治理,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配合主管领导,完成各项目的任务,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业务骨干,深刻各乡镇,配合各级领导,当好顾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积聚了大量的实施材料,收拾收集有关材料,书写版面,组织职员应用宣传车到各集市、乡镇宣传,披发宣扬资料,带领同志们办起宣教室,并辅助指点各乡镇办宣教室或宣传栏,进行新婚保健知识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下降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和逝世亡率,为提高我县的人口素质奠定了基础。
四、管理经验方面
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门路,通过改良院容院貌,增加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水平,使临床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增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行风建设,重视思想教导,任人唯亲,积极施展业务骨干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岗位义务制,职称评聘离开等办法的实行,极大的提高了宽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主人翁意识。
妇产科医生个人总结3
20xx年度以来,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院长的支持配合下,我院妇产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个人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多次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在工作期间,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配合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学习有关妇幼卫生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培训学习聆听上级专家学者的讲课,上半年到中医院进修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去,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产科疾病、宫颈糜烂、等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自从事妇产科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在8%以上、独立完成数例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本人在工作期间,格按照上级妇幼工作要求,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
医患沟通到位,科室人员相互理解,团结一致,对住院分娩病人的孕妇,观察产程严密,耐心做好医患沟通让孕妇及家属了解产程过程及可能发生的情况,让其心理有数,并有一个心理准备及理解过程,手术病人严格把握手术指针,对危重病人进行尽快治疗,手术严格无菌操作,无一例产褥感染。
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妇产科学;临床见习;PBL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a)-118-03
Experience and reformation of clinical clerkship teaching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N Qing, HE Lianzhi, KONG Lina, NI Guanta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Affiliated Yijishan Hospital,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the clinical clerkship teaching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Metho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approach was introduced in 2005 grade students from Wannan Medical College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clerkship teaching, it had good effect. Compared with 2004 grade students who were teached by lecture based leafing (LBL) teaching approach. Results: The scores of clinical clerkship in 2005 grad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2004 grade (P
[Key words]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clerkship;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Multimedia; Network resource
妇产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见习,促进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既可巩固理论知识,又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近年来,本校连续扩招,学生数大大增加,见习时间缩短,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已不能适应见习教学的需要,为此,笔者逐步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0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见习学生580名,25~30名为一见习组,共20组。2004级对照研究组共454名。带教老师均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任。
1.2 方法
1.2.1 设计和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住院患者实际情况,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前,精心选择典型病例,设计好问题。学生进入妇产科后,先进行集中讲授,介绍妇产科常见的典型病例,例如:妇科的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宫颈肿瘤、卵巢肿瘤等;产科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针对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提示诊断和治疗要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如针对异位妊娠可提出如下问题: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使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并可出现罕见部位的妊娠?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有哪些?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怎样的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证是什么?针对子宫肌瘤病例可提出以下问题:子宫肌瘤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肌瘤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治疗方法是什么?针对前置胎盘可提出以下问题:前置胎盘的病因和临床分类;其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前置胎盘?孕中期发现胎盘前置状态是否就是前置胎盘?如何综合评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母儿有哪些影响?
1.2.2 自学:要求见习生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针对问题查阅教材和网络资料,鼓励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解答问题或提出疑问。
1.2.3 组织讨论:带教老师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例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资料,将需要采集的病史汇总,并要求学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备方案。随机抽取2名见习同学根据讨论结果,准备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1.2.4 病史采集:5~6名为一小组,由随机抽取的见习同学进行病史采集,带教老师对病史中的缺、漏、不完善进行补充采集,并指导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1.2.5 讨论总结:先由采集病史的同学发言,介绍病史采集的情况,提出初步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其他学生可做补充,甚至展开辩论。带教老师根据讨论的具体情况,指出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不足,启发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再次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最终解决问题。
1.3 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尊师守纪、医德医风、回答问题和病历书写等五个方面,其中前4项内容各占15分,病历书写占40分,共计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2004级和2005级实习学生的平均成绩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SPSS 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
2 结果
除3名见习同学请假外,共577名学生参加了考核,平均成绩为(88.71±3.52)分,考核成绩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将2005级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与采用常规LBL教学方法的2004级学生进行了比较,454名2004级见习学生的平均考核成绩为(88.32±1.93)分,两组成绩相比,t=2.093,P=0.037,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BL教学法的2005级学生的成绩高于2004级见习学生。
3 体会
3.1 PBL教学情况介绍
PBL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了推荐[1-2]。近年来PBL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教育[1-5],并在进行授课程序标准化[3]以及量化考核方法和指标[4]的研究。P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倡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临床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2, 5-6]。与LBL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行为习惯[5-6]。
3.2 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和设计提出的问题
典型病例和提出的问题是整个PBL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本校扩招后,学生增多,见习时间缩短,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资料和讨论,保证PBL教学效果,典型病例应提前介绍给学生,为防止病源情况发生变化,带教老师应根据医院病源情况的规律,多准备一些本院住院率较高的典型病例,以确保学生见习时遇到的患者与准备的病例资料相同。如2005级13见习组在产科见习时,根据教学大纲,考虑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本院的患者一直较多,且本院鼓励自然分娩,因此,提前叫学生准备了IC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正常分娩三种典型病例,结果学生正式见习时,本来高发的ICP恰巧那两天没有住院患者,学生只见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正常分娩。
教师提出的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直接影响PBL教学效果。教师提出问题时,既要依照教学大纲,也要充分考虑典型病例的特殊性。本院是安徽皖南地区的中心医院,收治的多为疑难杂症,如果按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在自学和讨论时有一定困难,如果仅就病例本身提出问题,则不利于学生通过见习巩固所学的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应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结合临床病例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临床病例的讨论中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如我们在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曾介绍1例住院的孕妇,因“停经36周,视物模糊2 d”入院。入院时血压190/120mmHg,尿蛋白3+,眼底检查:视网膜脱落。入院后给予硫酸镁治疗,并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根据这一典型病例,结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变、诊断依据、临床分类、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并根据疾病的临床分类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使实习同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了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
3.3 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见习PBL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拥有大量动态图像(视频、动画)、静态图像(图片、图形)、文字、声音、电子模型等教学资料基础上,以电子技术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利用各种电教器材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子模型等信息的技术[7]。
多媒体教学并不简单等同于“电子幻灯片”[8],教师除利用网络等资源采集资料外,还应保存自己的临床资料,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扫描仪等数码产品,将临床上典型病例、疑难杂症及时地记录下来,补充到个人的多媒体资料库中,这样的资料比网络资料更让学生有“亲切感”。
现在患者的维权和防范意识较强,让见习学生在患者身上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9],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操作技术介绍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在产科自然分娩和妇科双合诊体检时,播放了两段视频,并通过回放,向学生介绍自然分娩的过程和双合诊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对分娩过程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并掌握了双合诊的检查手法。
3.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采用PBL 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的中小学校几乎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PBL 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会使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搜寻所需要的资料甚至不知如何查找[6]。绝大部分同学也不太可能通过查阅专业文献的途径获得资料,主要还是依赖教材和网络。为了节省学生学习的时间,通过PBL教学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取资料。
本文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妇产科病例讨论的网站,如丁香园(省略/bbs/)、妇产科学者之家(省略/)、协和医学论坛联盟(省略/bbs/)、Medical Illustrations & Animations from Nucleus(catalog.省略/catalogindex.php)等,给学生详细介绍这些网站的版面分布、重点浏览的版面和话题、资源下载的方法等,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同时,还向学生介绍网络检索知识和检索关键词,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前提下,多查阅一些资料。结果,学生讨论时采用的佐证资料绝大多数来源于网络,少数同学收集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还为带教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
本文笔者在皖南医学院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见习时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05级学生的见习成绩高于未采用PBL教学方法的2004级学生(P<0.05)。由于本校规定见习成绩算着实践教学成绩,占20%计入妇产科学课程的总成绩,教师对见习考核的评分一般较宽松,因此,这两组成绩的比较不一定能说明问题。有关PBL教学模式在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怡,吴涛,肖西峰,等.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初步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54-1056.
[2]乔宠,刘彩霞,栾南南,等.妇产科PBL教学促进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43-245.
[3]Bosse HM,Huwendiek S,Skelin S,et al.Interactive film scenes for tutor trai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dealing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J].BMC Med Educ,2010,10:52.
[4]Romero RM,Eriksen SP,Haworth IS.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assis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pharmaceutics course[J].Am J Pharm Educ,2010,74(4):66.
[5]Trappler B.Integra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neuroscience curriculum-the SUNY Downstate experience[J].BMC Med Educ,2006,6:47.
[6]王丽琼,施晓波,丁依玲.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40-941,967.
[7]杨冰,叶元.多媒体结合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教学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92-793.
[8]葛秀君.多媒体环境下妇产科学进行PBL教学改革的初探[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18,430.
妇产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6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示教课教学是妇产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临床观摩及操作为主要形式,对提高医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医疗环境的影响,传统示教课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很多妇科患者不愿接受学生的观摩及操作;同时高等医学院校普遍扩招,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增大了教学难度。学生难以通过示教观摩到足够的病例并得到充分的临床动手操作机会,非常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想胜任妇产科医师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并且可以轻松完成妇科检查及专科治疗等[1-2],因此探索更好的授课模式,争取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妇产科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
为了改进新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妇产科示教课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校尝试引入了仿真模型+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方便性抽样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0人。本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1月。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学高考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教学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原卫生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进行教学。两组的授课老师和教学学时均相同。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讲授,然后带领并指导学生在临床观摩医学诊疗活动,参与简单的妇产科检查操作。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用SP取代真实的患者,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地问诊、全身检查及腹部检查练习。而妇产科专科检查及操作由于其特殊性和私密性,不宜对SP进行操作,则由学生在仿真教学模型上完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总结。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任教老师相同,学时相同。
1.2.2.1 仿真模型 我校采用的仿真模型按照其教学功能分为示教模型与训练模型两类。前者为逼真模拟某种疾病病理改变的女性生殖器官模型,包括宫颈、子宫体、卵巢等,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妇产科疾病的大体病理改变,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后者为技能操作综合练习系统,配置有高度仿真的女性外生殖器、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双侧输卵管卵巢、子宫直肠陷窝、、直肠等,并配有与临床诊疗中完全一样的医疗器械包括妇检床、无影灯、窥阴器、采样刷、细胞保存瓶、试管、载玻片、刮板、棉签、宫内节育器、宫颈钳、探针、刮匙、取环钩等,能够栩栩如生地模拟真实操作情况并满足妇产科示教课所要求的外检查、窥阴器放置、双合诊、三合诊、肛诊、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放环、取环、清宫术、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等各项技能操作的练习要求。
1.2.2.2 编写SP病例库与SP的培训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老师编写SP病例。病例内容尽量详细,包括患者的症状、个人信息、阳性体征、检查结果等。病例编写后在妇产科教研室集体进行评议及修改,最终确定后纳入SP病例库中。
选择我校妇产科教研室的中年女老师及研究生进行SP培训,培训过程分3个步骤。首先通过讲解SP的定义、责任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接下来按照SP的年龄进行分组,使SP能够模拟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疾病类型,由培训老师在分组培训中向SP一对一地详细讲授病例中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针对面部表情、体征、情绪、语气及问诊技巧等进行具体指导。最后由SP进行提问,由培训老师回答问题,以加深SP对其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并在实际练习中由医学生提出反馈意见,SP听取意见后继续加强自我训练。
1.2.2.3 仿真模型+SP模式在示教课中的应用 由培训合格的SP参加其相应疾病的示教课。先由医学生向SP询问病史并进行全身检查、腹部检查,然后根据病史采集及查体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并建议专科检查内容,最后在仿真教学模型上观察相应的病理变化并完成妇产科专科检查及操作如直肠-腹部诊、双合诊、阴道后穹隆穿刺、清宫等,根据病史采集及查体、操作的结果最终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全过程由老师进行指导,最后组织同学讨论。讨论结束后老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相应的指导,并对该病例涉及的疾病知识点做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充分锻炼学生进行病史采集、查体、技能操作、临床思维、医患沟通及临床应变的能力,为其进入临床工作及学习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1.3 评价方法
①理论知识考试: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由教务处组织抽考,试卷由校题库随机抽题组成,两组试卷相同,满分为100分。比较两组的成绩。②技能操作考核:两组考核老师、内容和形式均一致,满分为20分。比较两组的成绩。③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自制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行评价,两组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M(P25,P75)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本研究采用难度系数P来表示该次抽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用公式P=1-X/W来计算。其中,X是全体考生该次抽考的平均得分,W是该次抽考试卷的满分值。该次抽考中X为67,故P为0.33。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均偏低考虑系由该次抽考试卷难度系数较大而造成。
2.2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认为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对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熟悉真实医疗流程、调动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考试成绩等8个方面很有帮助或有帮助者分别占实验组总人数的77.5%、82.5%、70.0%、70.0%、87.5%、82.5%、95.0%、55.0%。见表3。
3 讨论
3.1 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对妇产科示教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可以提供给学生近似真实的操作感受,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4-6]。学生可以通过在仿真模型上练习而得到在临床上难以获得的充分动手操作机会,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7]。
针对妇产科示教课传统模式中因患者不愿接受学生检查及操作而导致学生难以进行临床观摩和技能练习的弊端,在新教学模式中,老师可以用仿真模型来给每个学生提供反复多次的观摩与动手操作机会。例如学习慢性子宫颈炎时,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逼真的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子宫颈息肉等模型,再对照课本中的理论描述,加之带教老师的讲解,学生对慢性子宫颈炎这一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知识点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够达到与临床上观摩真实病例相似的教学效果。练习操作时,学生可以在技能操作练习系统上模拟对患者进行查体及操作,行窥阴器检查时可打开阴道,观察到宫颈及阴道四壁;可使用取样刷、刮板及棉签在宫颈及阴道进行细胞学检查及白带取样;双合诊时可亲手摸到逼真的宫颈和子宫体并体会宫体的位置、质地及形态等;肛诊时可经及腹壁进行检查并触及子宫体及双侧输卵管卵巢;练习清宫术及放环、取环操作时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临床的实际操作步骤使用相应的妇产科器械完成每一步具体操作,可以用探针探到宫腔的深度,体会到用刮匙在宫腔内刮取内膜时宫腔四壁由光滑到粗糙的变化过程,可以亲手将节育环放入子宫腔内或者取出宫腔。每个操作步骤都可以在模型上反复地进行规范练习,有很强的可重复性[8],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9],有助于掌握各种临床操作基本功,从而有效地减少由于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患者抵触情绪,降低医患纠纷的可能性[10],进而为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铺平了道路,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11]。
SP于1991年由Paula Stillman引入我国[12],现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SP起源和发展于美国和加拿大,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正常人或患者,可以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准确地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技能培训方面能够给予医学生全方位的规范的指导,特别是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患沟通、临床思维等教学内容上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妇产科示教课传统模式中因临床示教时间和机会有限而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学习要求的弊端,在新教学模式中,老师能够依据学生人数合理安排SP教学的时间和人次,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来练习病史采集及查体等,更好地掌握各项妇产科知识及技能。学生能够反复多次地向SP进行病史询问,在与SP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并且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此外学生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SP进行查体,在查体的练习中掌握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从而达到与在临床上对真实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及查体几乎一致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SP很好地解决了临床教学实践对象和实践机会的难题,提高了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综合能力[13],有效避免了现实医疗环境中患者因害羞或自我保护意识等不配合病史采集、查体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医疗教学质量[14],已经日渐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热点[15],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医师所承担的临床教学任务[16]。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妇产科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
3.2 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对实验组的调查显示,1人(2.5%)认为该教学模式无助于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及提高考试成绩,部分学生(5%~42.5%)认为该模式对学习的帮助尚不明确。这可能是由于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造成的:①教学经验不足。我校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老师和学生均首次接触这一模式。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仍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反复锻炼。②SP教学尚不完善。SP病例的编写有待于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根据效果反复修改从而更加便于教学使用。SP人员培训也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③老师的培训尚需加强。授课老师们肩负医疗、教学、科研重任,工作繁忙,对新模式难以迅速掌握。远期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积极灵活地达到培训目的,想方设法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经过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的应用,我校妇产科示教课的课堂气氛较以前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在课堂上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反复练习、体会,并主动提出许多问题,与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反馈也很不错,本研究结果提示,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一结果与既往的大量研究结果[17-21]一致。但在其教学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不足,老师和学生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一步的熟悉和适应,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来我们将继续尝试在妇产科示教课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并不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妇产科学示教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