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福利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范文1

【关键词】 北欧模式;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19-01

近十多年来的改革已使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整个传统福利制度的旧框架又还未从根本上触动,福利制度改革、发展的严重滞后局面已经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步伐,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社会福利,准确评价传统的福利制度。

在社会福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北欧模式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几种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学习和借鉴先进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点,本文重点研究了北欧模式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启示。

一、北欧模式的特征分析

北欧国家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北欧模式下长期推行的一套颇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分不开的。北欧福利制度的目的, 在于通过全面的生活保障和与收入相关的各种福利措施来保证国民的生活。

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的王翔将北欧模式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概括如下:

1.福利具有广泛性。

2.福利覆盖具有普遍性。

3.福利享受的平等性。

4.福利政策的强制性。

5.福利体系的有效性。

6.福利制度的稳定性。

二、北欧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相关措施

北欧模式社会福利制度依赖于国家的高补贴、高税收和高保护政策,归根结底依赖于国民经济的高度发达。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北欧各国经济增长的缓慢甚至停滞,这些国家的福利制度都陷入了困境,由此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福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福利制度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处理好福利、效率、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它们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因此,各福利国家都本着上述原则制定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

学者张红霞将北欧国家在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概括为两点:

1.增加社会福利的财政收入,削减和控制社会福利开支

2.弱化政府在福利制度中作用,实行社会福利项目的私有化和资本化

三、北欧模式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启示

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虽然在价值理念、制度环境和社会目标等方面都与我国有本质区别,但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其福利制度改革的经验却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应立足本国实际,从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

(一)以大力发展经济为首要前提

北欧国家能够建立和实施高福利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水平的高度发达。目前,中国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物质基础相对薄弱。要全面实施社会福利需要巨额资金,这些资金不管是来自于国家还是社会,都需要经济的迅速发展作支撑。因此,夯实经济基础是我国福利制度发展的首要前提。

(二)推进社会福利重点化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相对较少。现阶段发展福利事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不能像北欧国家那样为所有居民提供广泛而全面的福利保障,只能采取有重点、有区别的福利政策。

(三)推动福利制度社会化

任何社会保障措施的滞后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北欧国家的福利事业引人非营利机构的做法为我国福利事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不足的缺陷,有必要从国情出发,推动福利保障社会化,发展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机构,形成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福利格局。

(四)推进社会福利法制化

目前中国的社会福利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关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还偏少,还存在着许多法律空白,没有形成基本的体系。因此,我们在改造传统的福利制度时。应当从国情出发,对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调整,同时补充制定一些新的社会福利法律法规,努力形成与中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法制体系。

面对经济发展的停滞,北欧各国对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增加社会福利的财政收入、削减和控制社会福利开支的同时,弱化了政府在福利制度中作用,实行社会福利项目的私有化和资本化。

虽然社会福利制度受社会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对中国仍有借鉴作用。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重新审视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努力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范文2

近代意义的自然法学说是从格老秀斯开始的,格老秀斯不是从神的眼光而是用人的眼光去看待自然法,他在给自然法下定义时说“自然法是正当理性的命令。它根据合乎理性或者违背理性指明人的行为在道德上可行与否。”格老秀斯认为,自然法不同于人类法,人类法和神法都是来源于意志的发,而自然法是来源于理性的法。格老秀斯还认为自然法是由一些权利和内容构成的,并且提出了八条权利:生存权,也就是人们保护自己生命的权利。当一个人生命收到威胁时,他有权利进行自卫;躯体不受侵犯权,格老秀斯认为人都有进行抵抗以保卫自己免受侵害的权利;自由权,人们有支配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权利;支配权,包含财产支配权和对人的支配权;对犯罪的惩罚权;守约权;转让和结盟权。

从格老秀斯到洛克,到卢梭,都是以自然权利说作为第一原理,作为其理论逻辑演绎的第一基石,从中演绎出国家的起源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然而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继承之前斯多葛派的自然法学说时,也对其进行了改革,使它更适合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然法学思想虽说是西方近代思想家为了论证社会契约论而所构建的抽象理论前提,但是对于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天赋人权学说中自由权利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启示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平等和自由曾大声疾呼,他赞赏共和制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这种政治制度给民众以自由平等。关于自由,伏尔泰的定义是:自由就是做你愿意做的事。但伏尔泰又声称,它不是某种任意性,原因在于你的意愿并不是任意的,你愿意或不愿意干什么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伏尔泰的结论是:意志是不自由的,而行动是自由的。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洛克也是民主与自由的鼓吹者,洛克认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没有上级权利和法律的情况下的自由,即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另一种自由则是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即政治社会中的自由。然而洛克认为自由人不同于奴隶,奴隶是基于自然权利要受他们主人的绝对统辖权和专断权利支配的人,而自由人则是出卖其劳动力的人。可见洛克是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产生的必要条件――自由劳动者的出现作理论上的论证。卢梭认为,通过社会契约论人们得到了社会自由,也就是又以个人力量为界限的自由,转变成被公议约束下的自由。卢梭特别强调,人们通过契约进入社会状态之后,获得了道德的自由和服从法律的自由,在卢梭看来,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能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而唯有服从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启蒙运动时期代表人物的自由思想虽然是带有阶级色彩的,是不全面的,但是也为近代以来人们关注自由权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具有自由权利,其中包含社会生活的自由,而社会福利是保证社会生活自由的基础,因而为了保障人的自由权利,应该不断健全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三、社会契约论

1776年,杰弗逊在他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中开头这样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自明的:所有人生来平等……为了保护这些权利,人们建立了政府,政府的权利来自治下的赞同。”正如独立宣言所讲,当自然权利成为人的本质和人类理性的最基本特征,也成为社会契约论理论推演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起点。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霍布斯著有《利维坦》一书,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有死的上帝。霍布斯认为“我们在永生不朽的上帝之下获得的和平和安全保障就是从它哪里得来的。”在霍布斯看来,这就是缔约的过程,也是国家形成的过程。他认为,国家就是一个外御强敌,内求和平的集中权利。国家的本质就是某种威慑力量,是某种武力。没有这种武力,信约便是一纸空文,完全没有力量使人们得到安全保障。霍布斯认为,这种武力是某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权力。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与约翰?洛克一样,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虽然他没有定义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但他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他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社会契约论推翻了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国家和政府是由人们缔结的契约而形成的,那么政府就有责任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并且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因而政府必须提供社会福利以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

社会福利制度范文3

关 键 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可持续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2-0036-02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最早提出“持续农业”这一概念的,是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研究教育法》。之后,可持续发展农业不仅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同,而且还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可持续农业定义为: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够持续下去,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农业定义为:“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并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业体系”。“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表述为:吸收本地区传统农业或较为现代农业的精华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组织形式所建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协调与合理利用问题,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构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可持续农业将是21世纪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农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是: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是首要前提,农业经济系统可持续是根本基础,农村社会系统可持续是重要保障。

二、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农业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农村经济活动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

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我国国民经济、农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建设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和购买能力,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与农村计划生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我国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达到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目的,促使人们自觉地转变生育观,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把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同农村乡镇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工作相结合,可以为下岗分流职工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生活来源,消除人们下岗失业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农村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有利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涉及到每个农村公民和农村家庭,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受教育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利于农村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享受福利的对象大多数是经济比较困难的公民,他们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福利收入虽然不多,但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可以改善农村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的稳定机制,实施适度的农业保护,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降低农业的风险成本。当前农民收入不仅增长慢,而且很不稳定,主要是农业承担了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而且缺乏社会保障,所以通过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农民收入的市场风险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力度,使广大农民切实得到实惠。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建立稳定的种粮收益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给予补贴。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坚持开发式扶贫,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是实现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都严重缺乏,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系统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从政策和资金物质方面对农业的生态发展给予扶持和帮助。

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根据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从科技、管理以及立法等方面节约和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积极推广和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和技能,建立农村科技图书馆,用科学武装农民,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因地制宜推广种养业清洁生产技术,有效控制农村污染。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等技术,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节约型农业,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型农业和集约化生态养殖业,提高农业投入的利用效率,坚持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四、提高农村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应包括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农民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老龄化人口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安定了大多数人的心。因此,通过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势在必行。应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福利事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利用社会、国家的力量逐步建立向农村的老龄人口发放养老津贴的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改善老龄农民看病就医条件,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加大卫生支农、卫生扶贫力度,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困难。

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完善农村 “五保”供养制度,确保农村最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这是着力构筑的农村社会福利体制的最低端的一道保障线,同时也是农村社会福利的最基本要求。要综合考虑农民现金收入水平、农产品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农业生产受灾情况等因素,建立农民最低收入保障机制;根据一定的政策标准,在世贸规则允许范围内,对农民收入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直接补贴、成本补贴和价格补贴,确保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保险事业,分散农民经营风险和受灾损失,加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采取有效的支持政策推动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水平,为城乡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农村教育事业落后。由于经济贫困,不少农村家庭缺乏足够的资金送子女上学,农村的教育投入少,教育设施落后,失学率高,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步履维艰。通过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建立城市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推动城乡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完善,而在这些支持的力量中,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无疑是中坚力量,无论是在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社会福利制度范文4

为保证食品卫生,保障职工及服务对象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制定如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食堂有卫生部门发的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必须有健康证。

二、坚决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格执行“五四”卫生制度,即:

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不收、不切、不做、不售腐烂变质食品。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食物,炊事员不做腐烂变质食物,售饭口不出售腐烂变质食物。

2、炊事员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工作服。

3、炊事用具用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对食物存放“四隔离”: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药物,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5、对室内外卫生实行“四定”:定人、定时间、定物、定制度。

三、餐厅、操作间、主副食库做到“四无制度”:无蛆、无蝇、无虫、无鼠。

四、服务员工作态度要做到“三个一样”:1.职工与服务对象一样对待。2.领导在不在一样工作。3.平时与检查时间一样卫生。

五、后勤股长岗位职责

1.负责伙食团的全面工作,做好伙食团物资的采购验收工作。

2.热爱饮食服务工作,组织后勤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3.负责制定厨房工作计划,执行后勤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加强内部管理。

4.做好炊事员的思想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5.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切实落实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6.做好食品原材料采购工作,杜绝腐烂、变质和“三无”食品原材料进入食堂。

7.做好后勤股餐具、炊具等设施设备的管理使用。

8.积极抓好伙食质量,开展增收,降低成本,做好水电、燃料、食品等物资的管理工作。

9.内外事务密切配合,严格遵守采购验收签字制度,坚持采购原则。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炊事员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服从领导,听从安排,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全院人员的饮食供应,遵守职业道德,执行操作规则,听取职工、服务对象意见,提高烹调技术及服务质量,调剂好伙食。

3.文明服务,礼貌待人,对服务对象主动热情,耐心细心,态度和蔼,视服务对象为亲人。

4.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定,努力搞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工作衣,上班时间严禁戴戒指等装饰物品。食堂餐桌、地面,饭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扫,保持餐桌、餐椅的干净整齐,每周大扫除一次。

5.勤俭节约,爱护公物,搞好安全工作,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操作间和库房,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腐、防传染病工作。

6.炊事员做到“五不准”制度:不准穿背心拖鞋上岗;不准在操作间吸烟;不准用工作服擦汗;不准穿工作衣进卫生间;不准随地吐痰。

7.爱护公物,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伙食团,不私自外借或乱拿伙食团餐具、食品等。厨房各种用品、用具,用后必须及时清洗干净。冰箱(柜)内存放物品要分袋存放,定期清理。

8.严守纪律,按时上下班,按时开饭,若遇考勤人员查岗不在岗的,视为(旷工/早退)。做到服务对象用餐完毕,做好卫生工作后,方能锁门离开。对饭菜的数量、分数要做到一视同仁,按饭彩票标准打饭、打菜。

9.做好外来人员的客餐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七、采购员工作职责

1.采购人员需严格遵守单位规章制度,采购员由两人或两人以上负责对全院物资、物品的采购工作。

2.做好采购计划,报请领导审批及时采购,并保质保量、按质议价。

3.做好采购物品、物品的验收、入库、入账工作。做到交接清楚,手续完备,帐物相符。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蔬菜股长岗位职责

1.负责全院的蔬菜种植工作,与后勤股长密切配合,有计划的根据季节安排、种植好各类蔬菜,保证后勤股的日常蔬菜供应。

2.做好蔬菜股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种植人员发生意外事故。严禁乱打农药,保证蔬菜的绿色无污染。

社会福利制度范文5

第二条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工作。

财政、价格、审计、监察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相关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四条本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分别以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前一年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确定。

对非本市的公民征收社会抚养费,按照本市居民的征收标准执行。

对一次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应当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以生育一个子女计算。

第五条根据不同情节,社会抚养费按照下列标准征收:

(一)对违反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统称当事人),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二)对违反规定生育第三个子女及三个以上子女的当事人,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

(三)对非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当事人,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倍征收;

(四)对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当事人,女方生育时不满28周岁或者距生育第一个子女的间隔不满4年的,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五分之一征收。

对违反规定生育子女的当事人,其前一年实际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人均纯收入或者前三年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以下简称实际收入)高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其实际收入为基数,按照本条前三项规定的征收标准征第六条对违反规定收养子女的当事人征收社会抚养费,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征收标准执行。

第七条对违反规定生育子女的当事人,有弄虚作假、妨碍执行公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严重情形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八条社会抚养费由女方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征收。

第九条当事人一方为本市户籍、另一方为非本市户籍的,由具有本市户籍一方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

双方均为非本市户籍的当事人,生育行为发生在本市或者生育行为未发生在本市但由本市现居住地首先发现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十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部门发现有违法生育行为嫌疑的,应当立案调查,并于违法生育事实确认之日起30日内作出征收决定,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

第十一条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困难的,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分期缴纳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第一次缴纳的金额不得低于应征收社会抚养费总金额的50%。

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十三条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价格主管部门的收费许可证,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十四条社会抚养费以及滞纳金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私分。

第十五条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如实提供当事人实际收入状况。职工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农村居民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供;城镇无固定职业者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提供;个体工商户由其经营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税务部门提供。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

社会福利制度范文6

关键词:创新服务;公共气象;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1 创新建立气象服务会商制度

结合之前“汛期气象服务会商”的成功经验,在引入媒体策划服务新理念的基础上,中心今年正式形成了《公共气象服务会商制度》,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机制开展。

制度规定每周周一举行服务会商例会,遇到重大天气情况或者应急气象服务启动,采取日报制。会商参与人员为各业务科室(包括专业台、宣传中心、气信息中心、影视中心)当日值班人员。此外,中心另内设总编导、首席预报员、技术总监列席会议总把关。

2 公共气象服务会商的5个功能模块

2.1 热点分析

热点包括重大天气过程、社会热点、农事热点以及重要事件4大类。每次会商会都会对最近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形成一个服务重点,中心对外服务都围绕这个重点统一口径,打组合拳,形成合力。此外,中心今年还组织了气象防灾减灾、世界气象日、春运专题、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汛期暴雨服务、高考气象服务、中秋国庆气象服务等10多个服务专题,并配套拟定了服务方案。自主策划外,中心的记者与各大网络、报刊媒体记者保持密切联系,在遵守气象部门信息制度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与之合作,借助公共媒体平台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同时快速掌握舆论方向,及时把握话语权,引导公众及时获取正确信息,趋利避害。

2.2 联动联防

服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面对社会,服务公众,这需要我们不仅要了解百姓所需,更要与社会互动,与部门联动。为了更准确地使用预报信息,提升气象服务的效益,中心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服务会商会,务求服务准确性。2012年中心与国土、水利、电力和农业部门的联合会商,为水电部门联合调度,大型水库蓄泄兼筹提供科学建议,为后期用水高峰储备了宝贵的水资源。2012年全年统调水电电量达到260亿KW·h,创历史新高。

2.3 舆情监督

会商会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对舆情的监督,对网络、报刊、影视各类媒体受众意见反馈、舆论氛围,都可以通过会商进行交流,确保汛期气象服务宣传导向正确,统一口径,快速反应、控制处理。

3 总结与评估

通过召开服务会商,业务科室都会对上一周的服务情况进行小结,突出亮点,总结不足。积极开展气象开展服务效益调查工作,将之作为公共气象服务反馈和服务总结的重要部分。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保险气象服务调研问卷调查”、“新媒体气象业务统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等。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束后,通过会商,各部门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查找优势与不足,并形成会议纪要为来年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决策和开展提供参考。

4 科普宣传

建立气象志愿者队伍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手段,通过会商制度,把之前零散状态的气象科普串联起来,而这个引线就是“气象志愿者”。热爱摄影的,可以做一名天气拍客,为气象部门提供精细化的原始数据;热爱数学物理的,可以钻研数值预报和专家“叫板”;热心公益事业的,可以成为一位传递者,超前预警,挽救宝贵的生命。中心将精心搜集来的气象服务案例做成课件到各个行业部门宣讲,树立气象部门形象同时号召更多热爱气象的人加入到气象志愿者队伍中来。

5 创新服务方式为公共气象服务带来的显著成效

公共气象服务会商制度的建立明确了公共气象服务重点、服务要求,进一步清晰岗位职责及公共气象服务各项业务流程,强化了各项值班值守制度,统一了对外服务口径,提高了时效性、准确率,进一步优化预警服务工作模式,将气象服务与公众需求紧密挂钩,全面提升了公共气象服务能力。2012年,7月12~20日,湖南省遭受连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洪涝、江河库湖水位上涨,城市内涝以及山洪地质灾害,湖南省气象局全力做好应急气象服务,为政府决策和灾区群众自救赢得了时间。省局启动应急后,中心第一时间策划“2012年盛夏强降水气象服务专题”,内容涵盖预警预报、气象服务、防汛动态、科普知识、灾情收集、服务反馈等各个方面,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短信、微博等媒体和信息平台万箭齐发直击防汛抗灾前沿。12日晚到13日,湖南卫视频道、湖南都市频道、湖南公共频道、中国气象频道节目全部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对湘西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做重点提示,提醒相关单位科学安排调度,确保水库运行安全。

6结束语

正是有一套日臻成熟完善的公共气象服务流程和应急服务模式,湖南省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在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观摩交流会上荣获公众气象服务组第1名,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共享数据库年初起投入业务运行,得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信息中心领导专家的高度好评,通过省局组织的验收鉴定,获得省局科技开发奖并推荐参评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参考文献

[1]矫梅燕在浙江检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