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1
关键词:林业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 就业
充分就业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大学生就业日趋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人社部统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将成为城市新增就业人口的主力军,就业的总量压力依旧很大[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调查显示,工商管理专业是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前十位的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排名第六位[2]。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之一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一、国内研究现状
自1996-1998年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很少。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从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并不高,社会对大学生还有很大的吸纳空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不是很严峻。2000年以后开始有了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研究,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升温。主要围绕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就业政策的扶持来进行。
在就业服务体系研究方面,国内最早文献是1993年发表在《南方经济》第四期的《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问题》,文章主要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和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使它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表了一些看法。而最早研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文献是2001年刘和忠的《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3]从2005年开始出现有关“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硕士论文形式的研究文献 [4][5]。
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问题和影响。张秋莹从政策设计和执行方面谈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低效的原因[6]。杨伟国基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促进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7]。杨歌舞认为在政府就业政策影响上,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选择和就业能力。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均会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8]。刘克鹏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如政策规划缺乏统一性,可行性不强、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9]。陈海林从公共政策供给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政策。张凌云认为需要在规范各行动者的行为和加强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性上进行制度创新[10]。徐燕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短期性和有限性,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规范就业市场、健全就业信息体系方面构建了长效机制[11]。
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从学生层面、高校类别、具体专业等研究视角的成果鲜有。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林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
二、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西林)工商管理专业1999年开始招生,属于二本招生。在林业院校大背景下,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人才。以下对2009-2012年该校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西林2009-2012年向社会输送了262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四年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出现了下降趋势,2012年有小幅增加。
图1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的一个变动趋势,年终就业率呈现出先下降后逐年上升的趋势,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在2010年为近四年最低。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大环境因素导致。
为便于分析林业院校就业现状,本文选择云南大学(一本院校)及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三本院校)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
1.初次就业率处于云南省中间水平
图2 西林、云大、师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对比
注:此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
从整体情况看,西林工商管理专业近四年的初次就业基本处于中间水平,稳中有升,而一本院校的该专业初次就业率有下降趋势,三本院校则稳步上升。
2.以云南为主要就业区域
经整理近四年的年终就业统计数据,按生源地情况(省内外)分别统计了就业地区,得到如下数据。
表1 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
从上表数据看,整体而言,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四年来74.78%的毕业生在云南就业,超过云南籍生源的占比约10个百分点。进一步结合生源地情况分析,云南籍毕业生到省外就业的人数非常少,四年仅有10人离开云南就业。而省外生源四年共有35人留在云南就业,由于云南经济不够发达就业岗位有限,外省学生挤占了云南就业市场,导致就业压力加剧。
3.以大中城市为主要就业地
图3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毕业生就业地
根据09-12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汇总,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是大中城市。总体比例在70%以上,但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中小城市的就业人数逐年呈现增长,说明大学生就业开始趋于理性。
4. 以私企为主的就业结构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09-11年人数比例均在一半以上,11年达到最高值62.5%。12年呈现大幅下降。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就业方向开始分散,就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图4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以私企为主的人数比例
5.自主创业及考研人数较少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掀起了我国第四次自创创业的。近四年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极少。平均每年1人创业成功。
该专业考研升学比例也较低,09年3人,2010-2012年都为2人。
三、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为探寻该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就业期望、就业管理等问题在该专业应届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问卷,有效回收48份,问卷整理出如下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获取就业信息的主动性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就业信息很了解的仅4 %;41.6%的毕业生对就业信息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就业信息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学生主动寻求就业信息的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学校对就业信息的频繁性与学生对信息获取的麻木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2.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人才,但现实经济社会中,企业的财务岗人员需要财会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源岗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行政管理需公共事业管理或文秘等专业毕业生,因此,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市场营销岗位寻求就业。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在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尚有47.6%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3.学生就业期望值高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如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等。由网上薪酬数据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2011年的平均起薪点是2900元左右。云南等二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薪资状况,刚进入企业的薪资一般在1500-2000元[13]。而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见下图),73.8%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2000-3000元。被调查人群中超过半数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偏高,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自愿性失业,或者产生更多的摩擦失业。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该校在就业工作中采取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设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建立西南林业大学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赢在协诚大学生创业文化交流中心、昆明创业青年俱乐部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们对学校的就业指导看法不一。9.6%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重要作用。65.4%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有一定作用。21.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没有太大作用。3.7%的同学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作用说不清楚。从这个数据显示结果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部分同学仍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存在一些看法。由此看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四、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的社会形势、专业特点,林业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全方位的就业扶持体系的前提下,林业高等学校应该从教学培养目标、人才定位方面寻求自己的特色,并从以上基于学生视角的就业调查中得到启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1.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多是在高年级中进行,但就业理念应该从低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校的专业教育开始就应该具有就业引导的意识,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尽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分析专业出路,了解职业空间,另一方面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做好职业规划指导。
2.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就业信息的意识
目前许多高校都是通过网络、飞信或qq进行就业需求信息的,而如前分析,目前的现状是学校信息密集而学生视而不见,信息越密集,学生越过滤各种有用信息,因此,应该加大学生对就业信息获取的主动性教育,变被动接纳信息为主动寻求信息。当然,意识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教育应渗透到各项学习和生活当中。
3.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将选拔与培养相互渗透
用人单位如果仅通过面试和简历选拔人才,可能导致对招聘人才的不满意,从而导致学生暂时性失业,而学生仅通过招聘宣讲了解企业,也可能导致后期人才流动的普遍性,继而产生较多的摩擦失业。因此,如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将企业尽早引入学校,通过实践活动、竞赛活动、论文指导、奖学金设立等多种形式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同时,邀请用人单位进行求职前的模拟面试,既可以使企业做到早选苗、早培养,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度,提高初次就业的比例,更减少后期的摩擦失业。
4.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就业过程是从职业理想走向社会现实的转变过程,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难免出现患得患失、急躁焦虑、自卑自弃等异常的求职心理,从而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制定一个相对明确、合理的求职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D].北京:现代出版社,2010
[2]陈光金、李伟.2010年学生就业蓝皮书麦可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28(5):42-45
[4]吴薇.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邬红波.宁波、香港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张秋莹.大学生就业政策低效原因及对策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4(4):43-46
[7]杨伟国.中国就业促进政策的三大支柱[J]新视野,2008,(2):18-20
[8]杨歌舞.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9]刘克鹏.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向导,2012,(8):78,121
[10]陈海林.公共政策供给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决策与信息.2012下,(7):28-29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欧洲
林业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63-07
自从1787年第一所林业学校在德国创办以来,欧洲林业高等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中国的林业高等教育诞生于1910年代,也有100年历史。本文从比较的角度综述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林业教育的创新思维和改革趋势,以期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资料。
一、博洛尼亚进程
(一)博洛尼亚进程的要点
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是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和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前者之目的是使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而后者之宗旨是改革欧洲大陆仍然支离破碎的高等教育系统,使之成为一个更强大和更综合的知识经济型教育系统。1998年法、德、意、英四国教育部长聚集法国索邦大学,签署《索邦宣言》(SorbonneDeclaration),提出构建一个更兼容和竞争力的欧洲高等教育系统,同时又保持丰富多样的教学风格与高等教育文化,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一年后,欧洲29国教育部长在博洛尼亚协商,签署《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并达成六项行动目标:(1)建立易读、可比的学位系统,通过实行“文凭补充说明”(DS),促进欧洲公民就业,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竞争力:(2)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的两阶段大学学制;(3)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CTS),促进最广泛的学生流动;(4)打破壁垒.促进自由流动的有效实现;(5)通过开发可比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方法,促进欧洲合作;(6)在课程开发、机构间合作、培训与研究等方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欧洲维度(European dimensions)。
《博洛尼亚宣言》以来,参与国教育部长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博洛尼亚进程,不断推出新举措,发表公报:(1)2001年布拉格公报,强调博洛尼亚进程三要素,即发展终身学习,促进高等学校和学生参与,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2)2003年柏林公报,提出建立学校、国家和欧洲三级质量保证制度,在2005级毕业生中实行免费文凭补充说明,将博士研究生学制纳入博洛尼亚进程;(3)2005年柏根公报,强化社会维度并消除互动壁垒,优化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制定符合欧洲高等教育地区的国家证书资格框架;(4)2007年伦敦公报,创立欧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要求报告消除教师和学生互动壁垒的国家行动,制定和优化有关强化社会维度的国家战略;(5)2009年鲁汶公报,要求各国制定切实的目标,扩大总体参与度,提出到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地区有至少20%的毕业生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将终身学习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
十年来,博洛尼亚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构建了“博洛尼亚三循环结构”。多数国家建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结构,明确了学位授予资格,有关学士学位资格。24国要求3学年180学分。13国要求4年240学分,有关硕士学位资格,26国要求2年120学分,有些国家要求1.5年90学分或1年60学分;总体上看,两阶段学制有3种模式:18个国家采用180+120学分(3+2学年),俄罗斯等6个国家采用240+120学分(4+2年),西班牙等4个国家采用240+60/90学分(4+1/1.5年)。
2 起用了“博洛尼亚工具”。该“工具”是指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ECTS)、文凭补充说明(DS)和国家证书资格框架(NQF);24国的多数高校采用了ECTS工具,25国所有学生实行了DS工具,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区证书资格框架(FQ-EHEA)正式起用,NQF也有所推进,但进展缓慢。
3 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和标准。22国建立了国家质量保证机构,2004年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联合会(ENQA),2008年启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认定了10个国家的17个非政府、非高校质量保证机构。
4 提出了社会维度的概念。明确了贫困、残疾等非代表性社会群体的定义,出台了保障非代表性社会群体享有高等教育权利的措施,监测了高等教育中的非代表性社会群体。
5 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国在校大学生数增加20%以上,亚美尼亚、立陶宛等国家的学生数翻了一番;马其顿、捷克、意大利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数目增长率达100%。
二、欧洲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世纪之交,欧洲高等教育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1 学制整合统一与特色多样的矛盾
欧洲各国国情复杂,高等教育权力收放不一,学制多元化明显。如德国的五年制vordiplom(等同学士学位)+Diplom(等同硕士学位)学位制度,按博洛尼亚协议必须废除。
2 大学自治与外部影响的矛盾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一直是欧洲大学精神的核心,随着博洛尼亚进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弱化,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将对高等学校产生深远影响。
3 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矛盾
据弗莱堡大学的毕业生调查,林业专业毕业生职业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林业、木材工业、科研和教育部门,还涉及咨询服务、IT行业、开发合作及其他更远的行业,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林业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4 丰富教育资源与生源减少的矛盾
根据WIKPEDIA网络百科全书所列《林业大学和学院》,欧洲有116个林业院系,林业院系较多的国家有芬兰(12个院系,下同)、英国(11)、德国(9)、意大利(8)、土耳其(8)和俄罗斯(8)等,然而,欧洲青年学生学习林业兴趣下降,生源萎缩。在学制、体制、专业与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二)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欧洲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但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虽然林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1%,但提供大约四千万个就业机会,约占欧洲总人口的5.5%。虽然林业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存在,但林业教育史却只有200多年。林业一直是欧洲大学有吸引力的学科专业。然而,世纪之交的高等林业教育却面临危机和挑战。
1 森林资源管理的内涵已拓展
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已向自然资源管理拓展,上世纪后半叶,自然资源管理经历了传统、过渡和人与生态系统关系三个发展阶段(表2)②。由于生态系统价值和利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林业工作者需要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调整他们的专业角色和职责,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作相应变化。
2 可持续新概念的冲击
《布伦特兰报告》定义的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新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和文化领域,传统林学课程强调经济、生态和技术,现代林学不得不引入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课程。
3 技术平台在提升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地渗透到其他学科专业,GIS、GPS和RS“3S”技术在森林调查与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在林木品种更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生层次的林学类课程不得不引入信息与生物技术课程。
三、欧洲高等林业教育改革趋势
(一)加强林业专业与课程改革
1 不断拓宽学科专业面
随着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拓展,管理不只为生态系统或为人类,而是为其复杂、多样、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关系,林业工作者需要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调整他们的专业角色和职责,林业专业范畴也越来越广泛,如维也纳自然资源和应用生物学大学,设林业科学、木材与纤维技术、环境与生物资源管理学士,以及山地林业、山地危险工程、林业科学、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木材技术与管理、环境与生物资源管理硕士;哥廷根大学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学院,设置森林科学与森林生态、分子生态系统科学学士,以及热带与国际林业、森林经理与利用、森林保护、木材生物与木材硕士。
2 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在理念层面,课程改革有新思维。弗莱堡大学在环境治理国际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中,采用了“适当性、多元化、适应性、理论论证和实验过程”五条课程设计标准,确立了“认识――理解――管理”三重结构的课程设置策略(表3)③。在实践层面,课程改革有新经验。慕尼黑工业大学重构了四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具有以下特点:通过优化专业实用性、教学服务、校园设施等措施,体现专业吸引力;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和新课程开发,体现就业竞争力;通过吸引国际学生和客座教师,体现国际化;通过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配置,体现多学科交叉;通过长远发展观的树立,体现可持续原理。培养方案重构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持续资源管理理学硕士在校生规模逐步扩大,2001年以来招收了60个不同国家的300名学生④。此外,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课程改革也有积极效果,教师反映积极,基础课教授有机会教授硕士阶段高级课程,教师有机会招收有工作经历的硕士。
3 举办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既是欧洲一些大学的教育传统,也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新要求。举办暑期学校是发展终身学习,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地区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慕尼黑工业大学为学生、校友和研究人员举办了三种类型的暑期学校:第一,从1980年代开始,与耶鲁大学合作,在康涅狄格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印第安暑期学校”;第二,面向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林业和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暑期学校”;第三,面向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硕士班毕业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举办了“可持续供应链的开发与管理暑期学校”。2005年,弗莱堡大学在森林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林业、市场和社会”国际暑期学校,20名参与学生来自巴西、智利、中国等12个国家。
(二)重视就业竞争力培养和就业调查
1 强化就业竞争力
根据博洛尼亚进程要求,将终身学习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在目前和未来变化环境下,个人获得和保持有效工作的能力,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很多,如社会技能、自我进取心、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耐力、开放性、个人发展责任、团队技能和冲突技巧等。慕尼黑工业大学重视“林业科学与资源管理”学士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校方认为在课程模块的主题选定之前,未来校友就已经发现了潜在的事业,学习目标和必备竞争力的确定,要通过咨询专家和校友,以及通过职业研究来实现。具体做法是安排八周时间和特定的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学会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和项目规划。瓦格宁根大学在森林与自然保护区学士和硕士课程建设中,非常看重能力的培养。如学士核心技能有森林与自然研究技能,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反思终身学习技能、应用知识技能、认知森林、生态和社会技能等,又如硕士核心技能有基础与应用研究、制定政策、提出忠告、设计、执行与协调等技能。
2 重视毕业生就业调查
欧洲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调查,如瓦格宁根大学,1973年开始就业市场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大学、政府决策者、校友会、雇主等。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与1992年相比,林业与自然保护专业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提高了1%。在弗莱堡大学,1995―2003年林业专业毕业生中,91%工作,7%无工作,2%从无工作;在岗毕业生中56%为固定工作,25%临时工作,19%自主创业;65%的毕业生对工作满意,毕业后12-15个月内90%的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德累斯顿科技大学的林学及相关专业2005年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时间是4.5个月,林业科学专业毕业生90%工作,60%从事所谓“绿色工作”,30%在公共管理部门。赫尔辛基大学的森林经济系2000-2006年毕业生从事职业为森林工业33%、森林工业咨询12%、大学职员10%、其他行业45%;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是2.4个月,90%的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马德里科技大学林业专业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约4个月,96%工作,89%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主要涉及林业相关丁作(46%)和森林产品开发工作(3.6%)。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林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各林业高校在调查方法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方法,如对于工作满意程度,引入了工作描述指数(JDI)和综合工作描述指数(JIG),使调查结果更科学、更具可比性⑤。
(三)建立质量保证机构和标准
欧洲林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大学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吸引优秀学生,造就卓越校友,面向世界学子。高等教育要达到这些品质必须提供优质课程,延聘合格教师,建立社会根基,强化质量控制,实现预期培养效果。欧洲采用许多举措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博洛尼亚进程实施以来,欧洲22国建立了国家质量保证机构,2004年成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联合会(ENQA),2008年启用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注册局(EQAR),认定了10个国家的17个非政府、非高校质量保证机构。欧洲普遍接受的质量保证模式是四阶段模式:独立的质量保证组织、内部自查组件、外部专家访问和公布报告。
在国家层面,英国建立了质量保证局(QAA),负责质量保证系统,并规范了深程坪价与监测过程(图1)。在学科专业领域.欧洲农业及相关学科大学校际联盟(ICA)启动了一个质量项目,即“生命科学和农村环境国际硕士学位课程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欧洲高等教育区还制定了农业及相关学科专业质量保证过程的基本标准和支撑指标的草拟框架。该框架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表4)。每个二级指标都提供了一般考察指标和特殊考察指标。如二级指标“2.1所有执业者需求”的一般考察指标为“所有利益方的需求是否都包含”,特殊考察指标为“特指国际学生及其雇主”。
(四)促进林业教育国际合作
1 建立学士一硕士两级学位体系
博洛尼亚宣言的行动目标之一,就是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的两阶段大学学制。目前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结构,明确了学位授予资格。有关学士学位资格,24国要求3学年180学分,13国要求4年240学分,有关硕士学位资格,26国要求2年120学分,有些国家要求1.5年90学分或1年60学分。总体上看,两阶段学制有3种模式:18个国家采用180+120学分(3+2学年);俄罗斯等6个国家采用240+120学分(4+2年);西班牙等4个国家采用240+60/90学分(4+1/1.5年)。这种学制的统一有利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适应这种变化部分林业院校废除原来学制,如德累斯顿科技大学,废除了传统林业专业五年制vordiplom+Diplom学位制度,确立了学士和硕士两阶段学制。
2 建立多样化林业教育网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危机中的世界林业教育机构,加强了区域和全球合作,建立了多样化林业教育网络,如欧洲林业教育协作网(SILVA,1989)、非洲混农林业教育协作网(ANAFE,1993)、东南亚混农林业教育协作网(SEANAFE,1999)、中非林业与环境培训机构协作网(RIFFEAC,2001)。这些教育网络共同主题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交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专业调和促进学生交流,通过课程开发适应新出现的林业主题,通过网络开通远程教育。
3 开展多维度的国际合作
欧洲林业教育国际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开发了许多旨在提高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合作项目。“伊拉斯莫斯世界”(Erasmus Mundus)欧洲林业科学硕士,是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要求由三个不同欧盟国家的至少三所大学提供课程支撑。“SUTROFOR”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联盟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班戈大学、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巴黎生命一食品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蒙彼利埃)和帕多瓦大学。其培养方案要点是:第一年为完整、宽广的可持续热带林业基础课程,在三所大学任何一所大学学习;第二年为自由选择五个方向之一,可在任何一所大学学习;联合的暑期课程在一个热带国家上课,实习和学位论文在热带地区进行。“SUFONAMA”是其中的另一个项目,具有类似的课程设置。注册上述两个项目的学生,学成后可获得两所大学的双学位(表5)。
四、几点启示
(一)林业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欧洲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对于高等林业院系来说甚至是危机。过去十年全球林业专业在校大学生减少了30%,牛津林业研究所的停办(并入了植物科学系),是这次危机的标志。然而,博洛尼亚进程又给欧洲高校的改革、重组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欧洲林业高等教育适时应变,又获得新的活力。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林业高等教育界思考和借鉴。
(二)林业高等教育的招生与就业
针对世纪之交招生与就业面临的问题,欧洲的林业高等教育界紧扣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强化质量保证、加强国际合作、发展终身学习等措施,切实提高林业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我国林业院校中林业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也曾经不同程度地面临类似的问题,在生源竞争中森林资源类专业处于不利地位,生源质量总体下滑;另一方面,最需要林业人才的基层单位和重点林区,难以引进林业大学生,人才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林业人才的规格类型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还有距离。欧洲林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
(三)教育质量保证
欧洲高等教育区、国家和高校三级质量保证框架体系是欧洲林业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其主要做法和运行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评估、专业认证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3
1.前言
专业硕士的培养本着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联合企业,聘请企业导师,学生深入工厂实习实践,培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学生。本学科制定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重点在跟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学术硕士相比,弱化了机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北华大学针对全日制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训、增强人才的应变能力的思路,建立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林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定位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向着校企联合培养,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准工程师方向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从事现代林业工程的某项工程职业所必需的既深又宽的技术,又要有整个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单独从事科技研发的实力,也无力承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但他们又对新技术有着旺盛的需求,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我国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创造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高校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创新。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企业解决不了但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设立项目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关切点,最终能够拿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成果,这样的项目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同时,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始终保持在理论方面的先进性,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性的知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能够和企业形成合作的首要条件。同时能够将理论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用最前沿的理论帮助企业不断发展。总之,只有校企双方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达成合作,才可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2.培养模式
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的特性出发。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就是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再结合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两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应关注的主要成分,并就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学位论文设计三个培养环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实践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采取双导师制进行培养,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北华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校内外导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推动者与指导者,导师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应该发挥特长,各尽其责,分别就实践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给予指导。校外导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了解研究生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在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1]。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践是帮助他们填平学校与企业之间这道鸿沟的有效手段。和大学生以积累社会经验为目的的校外实习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企业实践,不能只是从事一些日常性事务,需要真正进入工程项目,接触其中的研发环节,才能够达到实践培养目标。从时间上而言,不宜过短。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时间太短,学生不可能深入企业,实践也就流于形式;时间过长,又会影响后期学位论文设计。总之,鼓励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一段时间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北华大学为适应专业拓展需要,加强了林业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等。有多伦多大学特聘教授1人,东北林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人,企业合作硕士生导师7人。从学缘结构看有7人具有国外留学和合作研究的背景,队伍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最近几年,学校从国内非农林院校引进了多位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和视野,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使人才队伍得到了优化。
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采取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硕士学制2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授课、考核,同时查阅论文相关文献,做好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年,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实习,完成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解决企业生产、工程实际问题。
对学生课堂教学学校有全面的考核评价体制,师生互选;在教学中,坚持教授为研究生授课。根据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利用声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导师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若学生表现良好,毕业后就有机会留在企业工作,否则不予录用,因此学生都很努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企业方的认可。
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到现场进行讲解。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修课课程,一般2学分,由校外导师主讲。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与校外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培养我们的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校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与我们联合培养的企业有:1)北京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2)河北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3)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4)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公司。
5.实践环节的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来共同努力的事业。工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力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因为理论学习可以在学校完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培养锻炼,需要教育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目前两者的合作通常是基于项目的,项目结束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如何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合作要基于双方的需求才可能建立,学校希望完成项目,培养学生。企业则要求出成果,产生效益。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合作才可能顺利、持久[2]。
6.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北华大学将在以上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3]:
第一,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与开发,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实践环节,课程学习可以压缩,甚至忽略。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两年到两年半的学制时间内,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时间确实受到了压缩,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由此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这对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没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做基础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的,这一点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安排全日制工程硕士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接触真实的工程环境,培养实践能力,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加强校内导师对实践的指导,学生进入与校内导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践,是一种比较有利于校内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校内导师熟悉项目情况,掌控着项目的整体设计和研究进程,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指导学生提炼出实践问题,并展开实践内容。这种模式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常是共同完成课题的合作伙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容易沟通合作,合理分工。理论性的、方法性的、程序性的内容由校内导师负责,而设计项目细节,工艺流程方面的内容则由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位导师能够及时交流,共同推动实践活动的进行,确保实践的质量。
第四,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引进正高级职称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尤其是吸引海外人才。加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学高水平师资来校讲学或长短期兼职,促进师资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国家及省设备资金项目、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满足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的需要。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4
何为“TRIZ”
TRIZ是什么?它是俄文缩写转换为拉丁文字,其意义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有中国专家给它取了一个中国化的名字叫“萃智”理论。
“举个例子,要让干果、种子的外壳和果实分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专家对许多物理现象和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缓慢加压(大气压)然后瞬间减压,就可以使紧贴在一起的物理性状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掌握了这个规律,许多问题就触类旁通了。TRIZ就是这样一门研究发明创造背后的规律、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创造学专家张武城教授说。
据介绍,TRIZ理论是前苏联学者阿奇舒勒历经50多年,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和重组,建立起的一整套实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在前苏联,以TRIZ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目前美国、韩国、日本和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在高校开设TRIZ相关课程,还面向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相关创新教育。
在我国,以TRIZ理论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刚刚起步。高校开展的TRIZ理论教育培训,都选择了与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创新产品业务部总经理林岳,就是中国第一位专门研究TRIZ理论的博士。
创新理论应用成效明显
“TRIZ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理论工具,而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信息化工具,二者的结合解决了无数的工程难题,也为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现实路径。”林岳说。
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与安世亚太公司合作,引人TRIZ和CAI开展创新教育。目前,我国高校中开展的TRIZ理论相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选修课或与高校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结合,选修课一般32个学时,学生修完可获得2-3个学分;另一种形式是以TRIZ理论为指导,结合CAI,辅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辅助有课题的在校师生进行创新设计。
TRIZ作为一种舶来品,能否与中国教育顺利嫁接?林岳介绍说,前苏联国家的TRIZ教育重在数理分析,而中国高校在开展TRIZ培训时,弱化推理而强调兴趣引导,注重生活案例和工业案例分析。
在开设TRIZ课程或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具体问题,在学习期间运用TRIZ理论获得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一大批成果脱颖而出。2007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在毕业设计中引入CAI高校解决方案,学生全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刘峰完成的“手机电池弹片塑料热熔焊接机设计”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创造学课程中开展创新能力拓展培训,20余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申请了专利;东北林业大学31名博士、教授在TRIZ师资培训的过程中,申请了两项专利。
与此同时,一大批接受TRIZ培训的学生在全国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创新教育需进一步拓展范围
创新理论教育要想在高校中产生更大影响,尚需进一步拓展范围。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创新教育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TRIZ理论培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不仅仅适合理工科学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据了解,复旦大学正计划将TRIZ理论引入艺术人才的培养领域。
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一次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议上,70多所高职院校的领导表示希望引人TRIZ理论培训。将创新理论教育与高职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头脑思维灵活,富有创意。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5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Science Bas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project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raining, i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upgrading the students'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lo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experience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safeguards and operational management.
关键词: 理科基地;科研训练;管理模式
Key words: science base;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raining;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25-02
0 引言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自成立起,通过开展大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训练项目,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目前已将科研训练列为理科基地学生的必修环节。生科05盛夏同学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SCI源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之后,近四年理科基地学生在SCI上达10余篇;生科01徐振愚在Nature上发表的2篇论文,影响因子达到31.4。理科基地学生继续深造读研率达80%以上,有60余名本科毕业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校继续深造。
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十多年来,坚持学生作为创新实践的主体,在科研训练和人才培养上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1-3]。本文通过在保障措施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来阐述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的探索,既有理科基地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也有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1 科研训练的保障措施
1.1 科研训练的经费保障 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争取来确保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经费保障。近年来,理科基地的教师获得国家科研课题经费达5000多万,通过教师同意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自由、自主申请项目,审核后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2011年底,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基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400万的经费资助,基地通过“理科基地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申报形式将该基金划分为38个导师指定项目和16个学生自选项目,由学生和教师自主申报,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1.2 将科研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科研,教师是学生科研道路引路人,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介绍专业课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科研项目和实践经验;②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调动学生查阅参考文献、了解学术前沿信息,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③进行探究性的课堂讨论,在某一课题范围让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资料,并且加入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老师及时进行点评;④对优秀的科研成果应该进行展示、表扬,肯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主动性。
此外,也可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技能和科研技能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过程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科研素质能力。
1.3 推行导师制 根据教师的课题项目和学生的科研兴趣,进行老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科研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方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从实战中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及时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1.4 建立系统化科研训练体系 首先是基本科研素质培训,主要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完成。基本科研素质包括:科研主题的提出、科技前沿动态追踪、文献查阅与获取、科研项目规划与申请、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计划的执行、实验数据获取与处理、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展示、研究总结报告与科技论文的撰写等。其次是科研技能培训,应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委重点实验室以及学科教师研究室构筑的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基地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创新及实践能力为目标。
1.5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放运行 全部教学实验室向基地学生开放,为学生科研训练服务,满足学生科研训练的需求,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实验室实行个人申请和导师推荐,向具有自选项目的基地学生开放[4]。鼓励学生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出,将实验室中研究的成果付诸于实践中,这个过程可以在实习基地中实现。
2 科研训练计划的运行管理
科研训练计划运行管理体系,包括评审立项、过程监督、结题验收、汇报交流、激励制度、学分认定。
2.1 评审项目 由于大学生能力有限,且大都缺乏科研经验,因此,由专家教授和专业老师对学生的立项申请进行评审是非常必要的。评审应从立项的依据、项目可行性、主题新颖性等方面来评价。通过评审将立项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学院级,对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的支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立项评审可以使学生认真对待科研训练,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明确研究思路,细化研究计划。
2.2 过程监督 大学生虽然具有激情,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过程监督包括导师监督指导、填写中期检查表,进行中期答辩等,在课题进行期间,由导师或者研究生对项目的进展进行检查和监督;中期检查表交由学院检查,督促没有及时完成任务的项目组;中期答辩,检查项目完成情况。
2.3 结题验收 在项目完成之后,要求学生撰写结题报告。结题验收,可以使学生对科研训练项目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也可以总结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报告的撰写能力。结题报告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呈现,也是作为评价项目的一个重要依据。
2.4 汇报交流 通过汇报交流一定时期内研究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通过提出自己在项目实施阶段遇到的困难,集众人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不同小组所研究的方向不同,听取别人的汇报可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2.5 激励制度 激励应贯穿在整个项目之中。科研训练给学生发挥创新性提供了一个舞台,但是如果没有进行鼓励和认可,学生就会对科研项目失去热情。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如项目评审阶段,根据一定的评价体系,将项目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学院级,在重视程度上和经费额度上有所倾斜。项目中期检查阶段对于及时完成任务并且取得较好成绩的项目,可追加适当的经费资助。项目结题后学生提供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如专利、论文等,进行答辩,从答辩中评出一、二、三等奖,从学院人才培养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对学生、导师进行奖励。同时对在核心期刊上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量化分奖励。注重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建设,通过项目答辩会、展板、交流报告会、学院网站等形式对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成果加以宣传和展示,以此来肯定学生的成就,提高学生对科研的热情。
2.6 学分认定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基地已将科研训练纳入理科生物学基地学生的教学计划,“3学分”制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申请立项记1.0学分,完成科研任务记1.0学分,科研结果记1.0学分。理科基地学生毕业时科研训练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4]。这种学分制管理模式,进一步固化和推进了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大学二年级开始所有理科基地生均投身到科研训练中。
3 结语
科研训练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的队伍中。科研训练项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科研数据和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5]。总之,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科研训练,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以此来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田裕康,罗维平.创新实验室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30-32.
[2]刘广伟.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08-110.
[3]万华方,朱利泉,李帮秀,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68-171.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6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的回顾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张建国[1]、张於倩等[2]、罗必良等[3]、罗攀柱等[4]、季莉娅等[5]、雷庆勇等[6]、李红[7]等学者都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张建国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设置本科阶段的专业时,考虑到暂时还无法进行农林整合,所以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列,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在教学过程、学时安排上各自有所侧重即可[1]。张於倩等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备选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课程模块;要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罗攀柱等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4]。季莉娅等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习制度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同时,建议采取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抓好毕业设计环节等具体的措施,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雷庆勇等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6]。李红在阐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现行课程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择性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7]。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而缺乏基于学生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态度和需求出发,开展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修订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农林2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但是,由于农科类院校与林科类院校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2]。目前,在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院校较多。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定义:“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8]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专业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开设的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为某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修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是根据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9]。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的2007版教学大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情况详见表1所示。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满意度、看法和建议;调查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问卷的总卷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总体认知情况的综合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2部分内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又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查3个部分。大学1~4年级的调查问卷在个别题目上略有差异。本次调查向4个年级学生(共计250余名)发放问卷240份,每个年级各发放问卷60份,调查覆盖率达96%;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
(二)调查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情况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对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了解”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学生分别为66人和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和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详见图1),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级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级,这与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后对2007级学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关。图1各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了解程度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高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1、2年级的本科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3、4年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级学生,这说明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没有系统地对所学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本科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导致到了高年级才对当初的行为和选择后悔。因此,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概论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正确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
2.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针对“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计了“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结果详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查的7项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对“课程结构体系”“开课时间”和“学时安排”等3项内容,不满意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因素,调查假设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如方案、决策等。在本文中,这个变量就是“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而这些不同的“满意程度取值”又称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年级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更为满意,而2007级和2008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相对偏低。
(3)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课程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满意程度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毕业去向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5所示)可以看出,毕业后打算深造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内容更为满意;而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更为满意,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较低。
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学生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力度的看法”的调查中,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详见图2所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其次是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而认为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学生数较少。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应适当考虑加强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尤其是对英语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力度应当予以重视,以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针对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课应该在6个学期都开设的学生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43%;认为英语课程应在4个学期开设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8%;其余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包括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英语课程合理的开设时间。此外,有的被调查者提出前4个学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第5学期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否继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大学英语4级考试应该放在哪个学期”的调查,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上学期,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下学期;而认为应该放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和大学2年级下学期的被调查者分别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而言,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考虑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1年级进行,或者可以允许同年级学生有梯度地自愿选择参加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时间。在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被调查者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期待较高。而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少,仅有1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1门专业选修课“办公自动化”,这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脱节。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操作类课程;并根据经济类课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经济分析软件类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经济管理类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关“数学课程难度”的调查中,认为数学课程“很难”“较难”的被调查者分别有42人和7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和38%;认为数学课程难度“一般”的占31%;而认为数学课程“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较少,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近60%的学生认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因此,建议可以略微降低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难度,以适应更多学生的要求。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开设的6门专业基础课的开设时间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集中在本科阶段的前3个学期,其中认为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应在第1学期开设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实际上,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7版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的开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可见,管理学和经济法这2门课程的设置时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时间(第2学期)与大多数学生的要求(43%的学生要求第1学期开设)略有偏差,但总体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7%)。同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在第2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这比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际开设时间均提前了1个学期。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2大部分内容,所以应在连续的2个学期分先后开设;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学习该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大纲规定这2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认为统计学课程应该在第3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在第5学期开设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今后的调整中予以适当考虑。
尽管个别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期望趋于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的期望来看(详见图3所示),学生最希望授课内容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希望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讲授者是何种级别并不那么重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39%,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可以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闭卷测试、开卷测试、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而且选择这4种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5.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大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学概论、森工概论、林业统计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政策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交流与沟通、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保险学、发展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合同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难度的判断,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度一般”,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较难”,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难”;而认为“较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分别仅占9%和1%。由此可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难度适中,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44%,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较而言,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比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表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学生占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32%;而认为“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认为专业课“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从大学1年级到大学4年级逐级上升,而认为专业课“可以满足”和“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则逐级下降(详见图4所示)。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少、尚未对专业课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有关。而高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多,并且面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等就业压力,所以高年级尤其是大学4年级学生认为专业课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4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满足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被调查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认为应该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和有关农业、林业知识的课程相对较少而学生又希望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知识有关。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加大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要求。
四、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目前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性质和专业基本情况的总体认识不清;不少学生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同时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存有看法,有着较迫切的课程改革需求。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进一步重视专业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例如,增加专业概论课程的学时;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问题等;由院系领导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讲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来的科研方向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偏见。此外,还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大学学习学”等学习指导类课程。这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有所帮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个人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更加关注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学1年级完成英语、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89%的学生希望大学英语4级考试能够在大学1年级进行。同时,9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和统计软件应用课程。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应进行系统化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考虑进一步压缩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时,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提前到大学第2学期进行;应增设专业英语和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开设统计分析软件课程,并适当调整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协调好课程间的前后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