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一、正确对待这次培训活动,明确学习目的很重要。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法制社会时代。做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必须做到依法办学,用法律、法规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这次学习培训有权威专家通过大量案例深入分析全国出现的安全事故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让学员确实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通过听课、记笔记、论坛、发表文章等,在网上交流互动,充分感受到网络学习给我带来的乐趣。

二、这次学习培训形式新颖、开放,有利于学员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远程教育培训,我还是第一次参加的。首先,我发现利用网络学习,学员可以随时在单位和家里学习培训。这次培训最明显的是采取了网上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让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重点地学习研究。就拿我来说,我对校园伤害事故处理上比较迷茫,也很感兴趣。我反复听了张文教授的讲座,我深刻领会的伤害处理的原则方法,从中我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学校目前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律法规做依据,如何介定学校责任大小,赔偿多少的问题?有时和家长发生争端,无能为力。其次,通过网络的学习管理平台,能有效地控制制约学员必须遵守学习时间,完成规定的学时,有时看上去比现在当面培训管理效果都要好一些。还有,平台软件的设计十分先进、科学。通过学习公告、个人主页、班级主叶作业、在线课堂、评论、发表文章、论坛等学习形式,方便学员学习交流,也促使学员能够“学与用”的结合,既有自己的学习中的感悟和工作中的经验,又有他人对你的文章或帖子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提高。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亮点。

三、这次学习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家报告指导性十分强。

从纵向看,本次安排了《安全政策与管理》,《安全预防与应对》,《安全教育技能》三个模块,系统全面地涵盖了学校安全工作,而且配备了相应的视频课堂、讲课提纲、专题讲义、辅助资料、作业考核、辅助视频影视菜单,供学员选用。

从每个主题内容看,专家能站在中国的最搞处,审视全国大的范围,汇集大量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特点、原因,总结了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的有效方法,指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要求。我想,这对于我们这些学员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一定大有帮助的。

四、这次培训成效显著,一定会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一是提高了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了我对作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通过各位专家列举大量伤亡数据,我看到每年中小学生死亡人数十分可观,令人心痛。为我们每个校长敲响了警钟,更改变了过去认为,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干完了不要”的错误看法,明确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那就是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启(701)班-7095-庞李花

半个月的网络远程教育即将结束,通过网上交流、互动,我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学到了不少课堂教学方法的好办法和优秀经验。非常感谢网络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平台,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这次的学习课程设计到认识我的网上校园网上课堂、《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思“师德”行“师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观摩与评析、幼儿教育中的师幼互动、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观摩等六方面的内容。通过每一段课程视频,我聆听了幼儿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各个专题的理解; 通过每一次的课程作业反思了自己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同时,通过与各位专家以及广大幼儿教师的网上探讨,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师的博大智慧,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寻找到了思想上的沉淀和共鸣。

在此次学习中,我认真地吸收课程专家的精彩讲述和智慧点拨,在作业赏析、在线研讨、研修感言、学员评论等栏目中流连徜徉,体会着新课程的理念、理论、方法,享受了知识和精神的丰盛大餐。各位专家、各位教师在线研讨的畅所欲言、不吝赐教,使我获益颇多。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3

一、培训层次分明,目的明确。

本次培训的诸位专家分别从识字教学、口语交际、用好教材、阅读教学、习作等方面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讲座内容涉及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培训,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注重质疑解难,突破难点。

在本次的培训中,专家们不是避重就轻,敷衍塞责,而是重点就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对教师们非常棘手的教学环节做出了有理有据的指导,的的确确为教师们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如:在讲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一板块时,专家抓住了识字教学枯燥乏味这一难点,为我们展示了在游戏中识字、在语境中巩固识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这些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并且结合徐蔚老师的《放鞭炮》一课,让我们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徐蔚老师的四则游戏:“猜猜猜”、“找朋友”、“送信(玩法一)”、“送信(玩法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课堂。

我很欣赏专家最后的结束语:要让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正所谓“生活处处皆语文”。

又如;口语交际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比较棘手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总是无话可说,老师也显得很被动,口语交际课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本次培训的讲座上,专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动起来”的口语交际课。在蒋春霞老师的《介绍一本书》一课中,学生的交际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课堂亮点。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4

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它是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我们不禁惊呼:网络改变了教育!

当今的教育应该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育,所以它也是提高和推动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泛、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通过农村远程教育能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现代远程教育对于农村教师是一门新科学、新技术,一开始使用有所畏难情绪,学校切实做好了教师学习活动,大家都有极强的求知欲,大家都希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此,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远程教育教师培训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我校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远程教育设备,为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进入村校,是个新鲜事物,对于多数是中老年教师的我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提高我校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的开展了如下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每学期组织观摩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示范课,或者组织本校教师上观摩课,看完后及时组织教师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技巧等角度思考,从中领会课中蕴含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每月开展一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体备课。远程教育资源涵盖了多门学科,是很好的备课素材。我们在备课以前选择好.体备课课题,由全校教师自行观看优秀课例,进行分析、理解,确定教学目标,.用什么教学方法,贯穿什么教学思想,怎么样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来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出备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体会议上,先说课,后.体探讨,充分交流意见,总结出共识部分;最后各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科,做出适当的调.。从实践效果来看,既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又凝聚了全体教师的.体智慧,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协作,促使教师用好、用活远程教育资源。

3、总结交流,不断提高。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后,写教学反思,思考自己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不足和缺点;探讨改进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农村广大学生,引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5

自2015年10月15日始,本人有幸打开了“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网。其间有不少的视频对本人感触颇深。诸如“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及“主题班会的设计”的视频可谓别具一格。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感想。

“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我认为既然是艺术,那就必须要做到独具匠心。正所谓匠心独远。作为教师,你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而这两点要在课堂上完成,那这节课甚至每一节课,你都要做到精心设计。要设计你的教学方法,要设计你的教学过程,甚至至于设计课堂上的每个细节。要使每一节课做到行云流水,使每一节课能够将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如水塘,要时时激起涟漪,切记出现惊涛骇浪。这样的课堂应该说才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再说“主题班会的设计”。中学阶段的三个年级学生具有三种不同的心态和生理状态。作为一个班级的主导者,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动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要能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确定班会主题。一旦主题确了,就看这个会怎么开了。如果只是班主任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时甚至也口若悬河,时不时冒出一两句幽默性的语句,这样的班会不开也罢,它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来做,自己来说,无论是自己的长处还是其他人的不足之处,班会课上学生自己说出来,指出来,定能收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不小了,老师不要也不应该老是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定向,有自己判定是非的标准,老师应该充分相信他们。班会课上让他们自由发挥,尽情讨论或辩论,那么这节班会课定会成功。

上述只是个人肤浅的认识,甚至可谓是鄙陋的认识。这些认识也只有待在以后的学习或观摩的过程中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社交媒体依赖;社会化;镜中我;自我暴露;群体性孤独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巨大变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人类已经从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作为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分别以78.7%和67.4%的使用率位列各种社交应用使用率的第一、第二位。①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社交媒体依赖的症候当中,这一问题产生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值得深究。

1 社交媒体是现代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生存,而是需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信息,并借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这是从人类祖先那里遗传至今的生存法t。“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1]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人们的空间流动和迁徙愈加频繁,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日趋减少,人们的日常交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人们的社交需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移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便捷地与他人取得联系,这种新型社交的出现使人际交往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拓宽和补充。社交媒体是现实社交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社交媒体让人们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获得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集结在一起,组成多种多样的组群或社区,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个体心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在网络社交当中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内心常常处于高压的环境中,焦虑和孤独感随之产生。在亲和动机的驱动之下,人们倾向于与他人亲密交往或加入某个群体,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和赞赏。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0年出版的专著《激励与个性》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际交往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不断向高层次需要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社交媒体的流行体现了现代人对于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逐。

2 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相互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网络社交的出现让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于网络平台,人们实现了即时传播的交流形式,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社交中人物身份的匿名性和身体的不在场,交往情境的压力大大降低,这就鼓励了交流者的自我表露行为。一些平日里性格内向、不擅长言辞交际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变得活跃起来。网络张扬了个体的个性,也拓宽了人们的交际圈。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等人“自我呈现论”的理论观点,人们会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的外在印象。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借助于言语或行动适时地向他人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即向他人表演自己,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并希冀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自我暴露是自我提升和自尊的重要手段。

人们的在线生活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是个体自我谋划的结果。人们费尽心机地在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应用上填写个性化的个人资料,精心挑选经过修整的好看的照片作为头像,选用适当的卡通形象作为虚拟代言,用心装饰个人空间以及使用时髦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表情等,力图通过适当操纵,维持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良好形象。一旦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赞同,自我暴露的热情就会提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暴露是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人们是在不断暴露自我的过程中互相认识和接受对方的。从心理健康角度看,自我暴露有助于减少与他人的疏远,抒发郁积的情感,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1]而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自我暴露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引发对方的自我暴露。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他人的空间窥视其身体和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种相互间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正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

3 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现象的反思

第一,如前所述,网络社交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而在表演成分当中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意味。为了维持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个体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而网络中的个体形象可能与其现实形象存在着一定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戴着不同的“人格面具”自由地穿梭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因此网络社交当中的真实成分到底有多少,本身就值得质疑。

第二,人们彼此联系的方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花样繁多。然而,科技虽然丰富了人们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渠道,却并没有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现实世界中,密切的私人关系总是依靠身体上的接近来维系,但身体接近的重要性在网络世界的交往中却降低了。”[2]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和移动社交应用所取代。网络社交给人们“在一起”的错觉,却没有让人们变得更亲近。说到底,这是科技对人际交往的异化――“我们更依赖于技术而非彼此”。[3]

第三,排解孤独、消解寂寞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之一。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地结识新的朋友,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群、社区,然而由于网络社交中身体的不在场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导致交流者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于是大多数所谓的“好友”沦为了泛泛之交,难以寻觅到真正的朋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媒体来摆脱孤独,结果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群体性孤独”之中。

第四,人们希望通过社交媒w来与他人实现实时在线的联系,节省彼此连接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然而也正是因为实时在线,人们必须保证自己“永远在线”。社交媒体模糊了学习、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人们因为新的群体需求而自觉地生活在“随时待命”的情境中。如今社交媒体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范围,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关系链,把人们牢牢地捆绑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因为忙碌而使用网络,但是却和技术一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之间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3]人们发现自己越发生活在被各种屏幕所包围的世界里。网络侵占了人们用于思考的时间,使得安静和独处成为了奢侈的事情。

第五,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自由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产生了依赖。网络社交成为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一些年轻人因为沉浸于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和满足感之中而对现实社交产生了排斥,他们极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成为了“宅男”、“宅女”;还有一些人从网络社交当中感染了不少阴暗心理。由于社交媒体依赖,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与世隔绝,人们既渴望摆脱孤独状态又不希望他人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时隔三十多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的“容器人”概念在当今时代依然振聋发聩。

4 结语

社交媒体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沟通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社交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过分沉迷于其中形成社交媒体依赖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科技本身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是否采取了正确的使用方式。如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排斥和远离网络社交生活,而是努力让网络社交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让科技真正地服务于人类。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科技与人类、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新的社会及媒体环境下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重拾人际交往的美好,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深刻反省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相关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