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记叙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1
【关键词】要素清楚;条理清晰;叙述生动;语言形象;真情实感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初中学生就会连连摇头、咳声叹气,在他们的眼里,作文就是一座大山,写作文成了他们的头疼事。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但是有一些是共同的,他们的语文功底差,阅读量太少,对生活缺乏认真地观察和体验,平日的练笔马马虎虎、态度不端正等等。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我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出一些方法,我们先从记叙文说起。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如果只是走马观花、隔河观柳,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在课外阅读中,应该把好词佳句、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注明出自哪一本书,有条件的制作成卡片;默读和朗读有机结合,好的段落可以大声朗读,有的段落要细心品味;一般的课外读物,通过泛读、略读、快速浏览,以达到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的目的。短而精的书,要多读几遍;有助于扩大知识面的书,要多读若干遍,以增加知识积累;篇幅比较长或者内容复杂的课外读物,可写阅读提要,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在读完整本书后,必须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把自己读书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产生的感想和见解整理出来,可以使我们在阅读中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
勤观察、勤动笔,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三言两语,可以是一个片断,可以是流水账。只要人人都动起笔来,每天都写一点,做到语句通顺,交脉贯通就行。
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记叙要素要交代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因果要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把这六个方面都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叙述中一定要把这三方面写好,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记叙的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2 写作内容要真实,切忌胡编乱造,要以真情感人。
这里的“真情实意”要靠平时的观察、体验、感悟积累所成。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首先材料要从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或是感受最深的生活中去选取,不要一味追求新奇、编造故事。其次,表达要自然,切忌矫揉造作。第三,叙述中要融情于事,融情于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描写的对象之中,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3 写事要有点波澜。
有波澜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但是,事件本身的波澜不能生硬为之,要善于利用事件的曲折性、复杂性,并运用一些方法才能巧妙地展示出事件的波澜。
3.1 悬念法。
它是为了激发读者那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活动,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这种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两方面。所谓“设悬”就是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情,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所谓“解悬”也叫“释悬”,指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3.2 抑扬法。
“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叙述中先让情况尽量向某一个方向发展,造成对后面情节的一种反向蓄势,然后使情况向相反的方向陡转,从而形成落差和波澜,给人以感情冲击和心灵震撼,进而使读者得到充分的审美满足和享受。抑扬法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
3.3 伏笔法。
伏笔,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人或事作的提示或暗示,有伏笔就有照应。伏笔的巧妙使用,使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被一根时断时续、明断暗续的主线贯穿始终,结构更加严谨
4 在叙事中进行生动描写。
记叙文形象化的表现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描写。描写内容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其中人物描写最多,又可分为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等等;按手法可分为:白描描写、细节描写;按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掌握并运用了生动细致的描法,就能使记叙文形象生动、丰满、人物性格鲜明,有力地表现主题。在描写时除了细致之外还要注意善于捕捉人或事物之间的美学特征,学会恰当地安排叙述与描写。凡是与主题关系不是很密切的,但又必须交代的内容,用叙述;那些对文章主题有重要意义的的内容,用描写。另外注意安排情节。在情节过程中设计起伏,别让情节进行得那么顺利,在矛盾中现主旨;或写两件以上的事,让两件以上的事前后构成一正一反的对比曲折,在对比中见精神。
5 做到语言形象化。
5.1句式灵活。语言的鲜活和生动有时表现为一种变化之美,即通过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多种形式的灵活搭配,追求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感。
5.2 善用修辞。善用修辞会使文章内容丰富,气势充沛,辞采华茂,形象富丽。修辞是用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所以修辞方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可以表现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方法,属于积极修辞,它本身就是作者为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主观地调动艺术手法去表现。比喻可以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3 找到更有表现力的字词 ,精心选择富有感彩的词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记叙文中,要使语言生动形象,除直接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外,行文中注意选择有鲜明的感彩的词语,也很重要。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 写作策略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当下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一般说来摆脱不了识记字词、了解作者、弄清思路、把握感情、完成练习这样的套路。其中行文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材料的合理剪裁、语言的文采斐然、作者写作技法的使用和对优美语言的驾驭,对人物的多角度描写,环境描写如何烘托人物心情等,往往只成为积累阅读理解题技能的材料,不能很好地化为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在对传统经验的继承和扬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有效汲取文章的精华,为我所用,为写作所用,提高初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一、读写结合和记叙文的基本理论
笔者从以下三点阐发:
第一,阅读与写作的概念。阅读实际上就是主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以及作者的主观愿望经过作者的头脑加工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行为过程,是作者具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言语操作过程。
第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1]P55明确指出了“吸收”与“倾吐”相辅相成,写作的技能、本领应该是从阅读中来的。由此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离开阅读,写作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开始。重视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是记载和叙述事情原委、描绘事物情景和状态的文章,所以记叙文的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以叙述性而言,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它要求文章交代清楚,叙事完整,线索清楚,剪裁得当。以具象性而言,是就描写而言的,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事物的面貌描述出来,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举一例:有些没有形体的东西,如音响、气流、光波等,在绘画中是难以描摹的,但都可以用语言描写出来。如:《荷塘月色》,朱自清用了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绘画无法表达的荷塘全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有着和谐的旋律”的“光和影”,“笼着轻纱的梦”,“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洲缕缕清香”,“像闪电般的洲颤动”,叶子底下的“脉脉的流水”。由此可见,语言不仅能绘色、绘形,还能绘声,能写出情态的发展变化。
二、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本人在2010年9月对本校初三学生328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研究材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第一,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现状。笔者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如下调查结果:1.从写作兴趣、写作目的来看,大部分的学生(57%)不太喜欢写作文,他们写作文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任务,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只有少数的学生(31%)会记在日记本上,许多学生缺少写作文的主动性。2.从阅读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读书,也认识到阅读对写作文有帮助,但阅读时存在很大问题,读书无计划,不经常读课外书。很少一部分学生读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他们只通读全书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摘抄的习惯。3.从学生作文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想写记叙文,但写不好,只能凭空编造;从取材范围来看,对自己家里或亲人发生的事情较关心,但对我们国家或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和对我们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关心程度一般。
第二,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可分成两点:1.写作主体方面。要指导中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可现状让人担忧。如初中生阅读量过少,作文词汇贫乏;初中生阅读量小,作文素材的积累严重不足;初中生课外积累少,文化积淀不够。由此可见,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从学生个性表达的需要出发来组织作文教学过程和写作过程,教学的模式化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使作文教学成为令人生畏的“老大难”问题。2.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相关不足之处:首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我们不否认“读写结合”对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文本的体裁、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风格等的分析,看起来是注重“读写结合”,其实,“读”与“写”并未真正结合。其次,初中记叙文写作缺乏具体细致的指导。许多人对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和编撰,历来注重阅读方面,而多少忽视了写作方面,真正能当作文教科书使用的实在是凤毛麟角,作文教科书的编撰长期以来一片空白。最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本身有限,而大多数的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当中往往把记叙文的写法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却忽视了对生活现象的剖析认识,使得许多初中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面临同样的问题:明明知道该怎么写,就是没东西可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空话大话满纸,毫无感染力。
三、读写结合是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途径
笔者从策略、步骤和操作方法两方面来谈谈。
第一,记叙文中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可分为以下四点:1.采撷百花,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要想写出成功的作文,除了需要文思敏捷外,材料的积累更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博览是丰富文化知识,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勤加练习,多写作一些记事、记人的记叙文,所有我们平时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可以为我所用,还可随机应用。如记事一类的记叙文,要注意体现事情、情节的阶段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要把事情、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这类文章,事情是重点,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述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2.多看静思,激发记叙文写作激情。作为一般的学生,对生活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具有浓厚感情的文艺作品,体验间接的生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而自化,再返观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其充实,从而激起其高尚纯美的感情和写作的冲动。3.熟读成诵,发现记叙文写作秘诀。对文章多看精思,熟读成诵,才能进入文章的美妙意境之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感,进而对作者的构思、立意、观点、感情,有逐层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沟通与作者的感情,引发大量的联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引导学生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能够增加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积累,这些对于学习写作都是必要的准备。在博览中应注意记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名言(诗、文)、警句、谚语、格言、佳句(指含排比、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内容健康的句子)、鲜活生动的口语、典型的人和事;精辟而独到的见解、精彩的描绘片断、颇具特色的顺口溜。4.品味鉴赏,感悟记叙文写作技巧。学生要写出好的记叙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能否掌握写作技巧密切相关。文章各有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各具特色。所以,对于学写文章的学生来说,就要善于从阅读材料中吸取他人写作的技法和写作经验,真正做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比如选择较小的切入点,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范文《往下走,往上走》把切入点放到了楼道里的一扇铁门上,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第二,记叙文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步骤和操作方法。先从训练步骤说起:初一阶段:1.指导学生妥善处理材料,选择材料可围绕和突出主题、真实而又典型、新颖而又生动这三个原则来进行。2.指导学生学会构思,有如下方法:A.选例典型,以事感人。B.抓住特点,写出个性。C.正面描写,侧面烘托。D.小中见大,引申升华。以B为例,学习《藤野先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勾勒,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征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初二阶段:1.要求学生讲究感情真挚。感情的真实往往寄寓于一定的事情中,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还包括作者所想,只要符合“四点”——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视为“真”。如可以带领学生仔细体味朱自清的《背影》中的四次流泪,深刻体会浓浓的父子之情。2.要求学生描写具体形象。具体可引导学生做到:A.调动多种感觉,使描写细致入微。对学生有必要进行“五官训练”(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和身(触觉)),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什么写得那么耐人寻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五觉”都写进去了。B.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人物栩栩如生。写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时,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用上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中的两三种,一定要尽可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向读者传达最准确、最翔实的信息,用自己的审美的眼光来裁剪生活中的“美”。初三阶段:1.注重细节描写,即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如朱自请的叙事散文《背影》中有一段有名的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在整个送行的过程中,作者抓住了这一感人的细节,不惜笔墨,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述。描述中这位慈祥的父亲的爱意跃然纸上,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情浸透纸背,因此他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这位慈祥的父亲的爱意回旋在我们的胸间,使我们为之感动。2.正与变相对比,抑与扬相映衬。要使文章惊澜四起,就要注意写法的变化。“正与变”相对比,就是逆反用笔,就是苏轼所说的“反常合道”。它在看上去不可思议、毫无道理的事理中显示事物的价值和深意,从而造成波澜起伏的效果。如《平凡人的新鲜事》为了反映老太太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作者没有写老太太忍着口渴的煎熬、坚持早出晚归不请假、工作从不出错的生动事迹,却偏偏选取了违反常态的几件事:为了工作平时从不喝水,今天却喝水了;平时从不迟到早退,今天却提前下班了;工作从来不出差错,今天居然出错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在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无比感动的事实:老太太在丈夫患脑血栓、病情危急情况下仍然坚守紧缺人手的工作岗位。这样逆反用笔,比从正面表现老太太的敬业精神更有艺术效果。“抑与扬”相映衬,就是欲扬先抑,抑的目的是为了扬,使文章波澜起伏,给读者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即是欲扬先抑法。由于运用此手法,因此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正与变”、“抑与扬”在对比映衬中实现了统一,文章就张弛有度、波澜起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鲜明的艺术效果。
再从记叙文中读写结合的操作方法说起。读写结合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从总体上把握序列的“线”,明确每个训练的“点”在“线”上的位置。循序渐进,以“读写结合点”为小目标,以文章为例子,以读写训练为途径,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标。具体操作方法有:1.借鉴创造,照猫画虎。即学生根据范文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教师应精选出那些文质兼美,学生易于和乐于模仿的文章,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充分体会和琢磨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理出思路,并确立模仿的对象或框题,教给学生模仿的方法,进行仿写。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增加创新的成分,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来。2.具体补白,无中生有。补白拓展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依托课文语言文字,无中生有,虚中生实,浮想联翩;此过程又伴随着学生的理解、感悟。具体做法: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表达上都有写得简略或省略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或拓展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想象,给文章简略或空白处加以补充。点滴的补白,点滴的培养,点滴的训练,潜移默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3.联读悟写,改换门庭。联读悟写,强调用读来掌握知识,用写来运用知识,用联来调动知识,用悟来巩固知识。“联”的内容有:联系课内知识、联系课外知识、联系新旧知识、联系实际。此外,还可以按方法分为各种联想:如由一事物想到和它相类似的事物的相似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和它相反事物的对比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和它接近事物的接近联想等,是联读悟写中“联”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改换门庭,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改写的类型有:内容、结构、人称、语言的改写。以“语言的改写”为例,常见的是把文言作品改用现代汉语来写。如把文言文《愚公移山》改写成现代文的记叙文。4.心有所动,抒写随感。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感练笔,一因习作空间广阔,随意性大,无“规矩”束缚;二因“感”皆源自学生本人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有材料可写,所以学生写起来不怵。这样,可谓一举三得——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随感中同步提高。
综上,本文从分析当前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现状入手,以前人在读写结合教学方面的研究为依据,指出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了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以为,如果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能进一步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提升阅读品位,读和写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3
高中作文教学记叙文文体回归意义分析作文写作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将来的深造、工作等成长的角度看,写作能力是其人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将自己的思想与别人交流,因此,写作训练的中心就是能够恰当的表达。各种文体就是恰当表达的各种形式。高中作文教学从何种文体入手才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才更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现实背景?这值得高中语文教师深思熟虑。
一、从面向两个实际(高考和现阶段高中校园生活实际)的意义上,作文教学训练必须回归记叙文为主
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高考成为了高中教学的一根指挥棒。新课标实施以来,高考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作文命题也逐年贴近生活,贴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主要是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尽管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两种文体都会写,尽管两种文体的写作难度大致相当,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议论文写作从来都是高考学生的弱项。因为,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并做出自己总体上的判断。这是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在人生的道路上尝过许多酸甜苦辣,摔过几次大筋斗,是难以讲出多么深刻的道理来的!高三学生的年纪都在18岁上下,如今又基本上被“圈”在学校里,“茅庐”还没有“初出”,要他们发表人生的见解,分析事物的“内里”和“外在”,委实是难为他们了!说明白一点,这是“赶鸭子上架”!从这些年来的作文答卷情况看,选择记叙文写作的学生作文整体情况比写议论文相对较好。
二、回归记叙文为主,高中作文教学训练的具体做法的教学意义探究
明确了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回归到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接下来就要思考,在作文教学的训练中,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解决“怎样训练,训练的指标与内涵”的问题。笔者认为,多年来,许多教师先后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抛砖引玉,粗议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在作文的文体形式上要训练学生写好“完整记叙文”
所谓“完整记叙文”,是相对“单项描述为主”的“小作文”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有头有尾、记人叙事比较完整的记叙文。高中作文教学必须努力挣脱。当然,要想写好“完整记叙文”,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要认真审题。由于命题往往是一个词,如《雨后》《眼睛》《寻找》《手》等,所以,显得有虚、有实,既确定又不完全确定。这就要求考生在下笔前吃透这个词的含意。譬如《尝试》,就一定要抓住两个要点来写:第一次作为;主动作为。否则就走题了。
文体感要强。通篇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得大发议论。为了防止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妨“断其后路”:通篇不发议论,只靠记叙、描写和适当的抒情。
要以情动人。所选的生活题材,必须是能让作者自己十分感动的。就是说,在高考考场上,一想起这个人、这件事,作者就十分动情。自己都不感动,怎么能打动阅卷教师呢?
2.在作文写作技巧中要训练学生练好记叙文写作的“常见功夫”,不要盲目追求“新、奇、怪”
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强调训练学生练好记叙文写作的“常见功夫”,不要盲目追求“新、奇、怪”。不排除学生作文出现“新”、“奇”、“怪”,但是,这得建立在练好记叙文写作的“常见功夫”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弄巧成拙。
记人记事要顺乎自然。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小学生的记叙文写得比初中生有味,初中生的记叙文写得比高中生有味。这里所说的“味”,非指词汇量和文字基本功,而是指文章给读者带来的真实感、亲切感和生活美感。中学生大哥哥、大姐姐就会比小学生小弟弟、小妹妹更会“做人”、“做文”,更会“摆平”各种人际关系,更容易说“套话”,更容易“拔高”和“贬低”,于是,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犯了作文的一大忌:做作,不自然。貌似平平常常的记叙,纯然是家常话语,但它有时能把亲情、爱情、友情,把当代世俗生活中活泼可爱的各种感情的“浪花”,天然无邪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原汁原味,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清水出芙蓉”,这就是“天然去雕饰”。
要用“小石子”激起“大波澜”。记叙文的感情力度要大,但激起感情“波澜”的“石子”要小;还是那句老话:要以小见大,一以当十。激起感情“波澜”的“小石子”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它常常是一个动作,一样东西,一种眼神,一两句话……这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活细节一旦冒出来,就能够诱发我们的思路,叩响我们的心弦,只要投放得当,击中生活的漩涡,其写作效果是颇为理想的。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向记叙文的回归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实际的行为操作可能。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为学生终身能力构建最基础的能力保障,这就是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真正实现新课标的理念。
参考文献: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4
关键词: 记叙文 叙述 描写
初中生写记叙文,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大段大段的叙述,而且平铺直叙,像记流水账一样,缺少必要的描写,以致文章干瘪枯燥、内涵简单、不生动,更不用说摇曳多姿、催人泪下了。
先看一位同学的作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片段:“老师把月考时间公布在黑板上,我没有一丝紧迫感,甚至连书也懒得去翻,总以为自己一向都是第一,这次应该没有问题。可是,那次月考,我考得很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但很幸运,我没有等到‘老大’再‘伤悲’,而是从此次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这段文字也算通顺、明白,但作为记叙文,只有叙述,缺少必要描写,显得直白平淡、索然无味,缺少具体可感的内容,难以感动读者,自然无法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避免记叙文写作的平铺直叙、枯燥呆板、平淡无味?如何让文章更生动、更感人些呢?笔者认为记叙文写作中应该少点叙述、多点描写。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点人物描写
还以上面那位同学的作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例,不妨把它加以改动:
“‘同学们,下周一要进行月考,请大家回去认真准备!’”当一向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用他那一贯严肃神情向我们宣布这一消息时,同学们虽然久经沙场,身经不止百战,但还是引起了一片‘哇’叫,遍野哀鸿。“怕是又要吃爸爸的竹笋炒肉丝啦!”胖子李子强更是大声叫苦。而我则正襟危坐、泰然处之、处变不惊,“自己一向都是第一,这次应该没有问题。”我没有一丝紧迫感,甚至连书也懒得翻。过几天,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的成绩直线下滑,由第一跌落到十七。“骄傲的‘公主’,看你两眼红红的,真像一只受伤的小兔子。”同桌珊妮半玩笑半调侃,“算了,看开点啦!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她的话分明让我感到丝丝凉意。“这是不努力的结果,我认了!”我狠狠地瞪了珊妮一眼,暗暗下了决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下次一定拿回第一”。
经过这样一改,基本内容没变,但文章语言一下子活泼起来,读起来生动有趣、耐人寻味。为什么呢?因为改后的文段插入了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人物性格跃然纸上,人物形象鲜明丰满,读来有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二、多点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不仅能丰富人物的性格,还能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我们学过初中课文《差半车麦秸》,这篇文章对差半车麦秸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如“他拭去了大眼角上的白色排泄物,向前边挪了几步,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垃,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坷垃捻碎,细细地看了一看,拿近鼻尖闻闻,再放到舌尖上品品滋味,然后把头垂下去轻轻地点几点,喃喃地说道‘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这是一段极具个性化特征的细节描写,用“捻、看、闻、品、点”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主人公对土地痴迷般的热爱,这只能是世代以土地为生的中国农民才会有的动作、神情、语言。同时,这个细节描写表达了差半车麦秸的质朴及对和平的向往。
又如为反映差半车麦秸这个人物的真实性,课文中有许多极富个性特色的细节描写,“队长终于吩咐我们把差半车麦秸手上的绳子解开。一解开绳子,差半车麦秸就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这时我才发现他穿着一双半新的黑布鞋,鞋尖和鞋后跟涂抹着厚厚的一层已干的和未干的鼻涕,干的地方微微发亮。”“有一次,差半车麦秸吃晚饭,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打了一个饱嗝,用右手食指甲往牙上一刮,又一弹,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这些细节描写真实地表现了其身上具有许多陋习、毛病,这样写,更符合人物的身份,更真实地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再如“在晚上出发的时候,差半车麦秸在我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一下,用非常低的声音叫道:‘同志!’随即又羞涩的,象小孩子似的笑了起来。”这个细节把“差半车麦秸”质朴、憨厚的特征表现得很充分,表明了他慢慢开始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称呼,只是开始时显得有些不习惯,先试探地叫一叫“同志”。
以上细节描写的成功运用,真实地反映了差半车麦秸如何在革命大熔炉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参加游击队前,“差半车麦秸”是个落后的农民,他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无知,自私、狭隘又有许多陋习。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从这点上看,王哑也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这个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中国儿女”子孙们身上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潜力,作品的社会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三、多点景物描写
再来看初中课文鲁迅的《故乡》。小说一开头就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景物描写笔墨虽然不多,但这几句话概括性强,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死气沉沉的景象。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横”字更突出了荒村的颓败、破落,毫无生气,好像倦卧的病人横躺着,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景象,从而交代了小说的社会背景。这段景物描写既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毫无生机的现实,又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此外,《故乡》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亦很精彩,“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段景物描写,不仅再现了记忆中故乡的美丽画面,还表达了“我”对创造新生活的热切愿望。《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无论是对眼前故乡荒凉景色的描写,还是对记忆中砍乡神异景色的描绘,都透露出人物的种种心绪,对表达人物思想起着映衬和烘托作用。
由此看来,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丰富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
总之,初中生要写好记叙文,尤其写好考场记叙文,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作文时尽量减少平铺直叙,尽量多些细致、精彩的描写。不仅让文章生动,还能获得读者的好感。只要学生能记住这点,在如何提高描写水平上多下点工夫,多熟练掌握一些记叙文描写方法,那么,就不愁记叙文写作水平不会提高了。
参考文献:
[1]魏俊助.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电子课文.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5
一、明确记叙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概括总结得太多,感受鉴赏得太少,导致美学形象的割裂化和符号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有如下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段话针对的是文学作品,就是《标准》中所说的虚构作品,也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艺类作品(叶老对语文教学文体类型的分类:文艺类和非文艺类)。在这一类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它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文学作品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品位。教学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和感悟上。这种体验和感悟以语言为媒介,注重语言的表意功能和美学特征,这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即是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明确了这一基本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目标”理解作答记叙文阅读题。
二、帮助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关于阅读方法,《标准》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旨在有效地把握文章中有价值的内容,所以有精读与略读(浏览可归入略读的范畴)之分。朗读可以检查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初中阶段正是一个过渡期,朗读教学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它先求准确,再求生动。前者指的是读音标准、节奏无误、语调规范;后者指的是能体会文字的感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利于心境的沉潜。它是注目会心的过程,因为没有口诵耳闻这个中间环节,速度要快得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解答记叙文阅读题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刻意闭嘴,控制眼球的运动,教会学生一目十行的扫读方法。略读和浏览的能力,在考试中做记叙文阅读题时相当重要。因为在中考考场中,在阅读时间受到限定的情况下,提高阅读效率,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让学生迅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遴选最佳答案,最大可能地实现阅读理解的优化,从而提高得分率。
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标准》中两次提到“鉴赏”一词:“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初中生阅读水平和欣赏能力有限,更不用说评鉴能力,所以只能说“初步”了。文学鉴赏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后一个段位,同时,它又是语文课之所以成为语文课、语文课之所以有语文情味的一个前提。如果教师不能在解读文本时从鉴赏的高度来把握文学作品,学生就意识不到文章有多好,学它有什么趣味,甚而觉得它 “面目可憎”。
鉴赏能力如此重要,当务之急倒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是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师自己对于文本的美学特征深有体会,就可以根据学情,在讲解时可详可略,可深可浅。教师有史学的修养,方可知人论世,以知其文;有哲学的修养,方可高屋建瓴,明辨是非;有文学的修养,方可体察情味,曲尽其妙。其要领唯在多读书,“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侧重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侧重批判性阅读,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侧重反复涵泳,有助于感受文章的艺术特征。如此种种,都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在解答记叙文阅读题时形成相应的答题能力。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6
关键词:记叙文;阅读教学;阅读技能
现行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初中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主要是学生对阅读技能的把握和运用不尽如人意。如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值得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与研究。本文以记叙文阅读中常见的四个作用类考点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标题作用的教学
在记叙文中,标题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品主题、文章线索的体现,或设置悬念,或引起读者思考等。笔者在教授《地毯下的尘土》(七年级下册)标题“地毯下的尘土”的作用时,首先授予学生分析标题作用的方法、思路,让其揣摩并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这一标题不但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重要情节,即揭示了主题。并将之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以中考考题“盐城卷第18题(文本《做客》):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和“菏泽卷第17题(文本《苦瓜》):文章以“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为范例,做如下点拨:盐城卷试题考查标题“揭示作品主题、激发读者思考”等作用:“做客”可理解为“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菏泽卷试题考查标题“体现文章线索、揭示作品主题”等作用:①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再辅以“重庆卷第13题(文本《在冬夜里歌唱的鱼》):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什么?题目起什么作用?为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比较、去揣摩,明白其实课外阅读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寻的,是有方向性的!借此确立“立足于课内,服务于课外”的理念。
二、文章首段作用的教学
在记叙文中,首段的作用:或开篇点题,或总领全文,或点明主旨,或体现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或引出下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等。笔者是这样分析《忆读书》(七年级上册)的首段:作者开篇就写到“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总领全文,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短短一句话抓住了读者,激起了读者往下看的兴趣。并以“菏泽卷第14题(文本《苦瓜》)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为例。授予学生分析思路:本试题考查了“首段点明主旨、引出下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这些作用。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让学生去感知、去探索、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完成练习:考题“天水市第25题(文本《温暖的书然诺》):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附文本:窗外是久违的春天,明媚而和煦;案上是我喜欢的书,《诗经》《楚辞》《论语》《史记》……)。学生通过课内讲解、引例分析、课外巩固这一系列环节的训练,发展了知识迁移能力。
三、环境描写作用的教学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它们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以景物的优美衬托人物美好的心情;或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物悲惨的命运等。笔者结合《孔乙己》(九年级上册)第1~3自然段来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社会环境的描写,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以第11自然段为例来分析自然环境的作用:“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这一自然环境描写,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为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的出场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继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河南省卷第9题(文本《漓江情韵》):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附文本: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为例,做如下分析:本试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最后以“重庆卷第15题(文本《在冬夜里歌唱的鱼》)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和“上海市卷”第17题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附文本: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浙江义乌西乡山区的天气还相当冷……当晚霞在西山架上一消失,村庄便由沉沉的黑夜主宰了一切,死寂得只听见偶尔的狗吠。)来巩固。通过反复练习就会大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较好地掌握这些阅读技能,做起题目来得心应手,在课外阅读中受益匪浅。
四、修辞方法作用的教学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拟人、比喻、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夸张等。拟人是把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还便于语义的层层递进;反复可以突出语义或强调情感。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仅以拟人和比喻为例来说明,笔者在《石榴》(七年级下册)第6段“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还看见过吗?”这一段文字的课堂教学中是如此分析的:本句话写石榴的果实,作者兼用拟人和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样子(似“破口大笑”)和石榴籽的形状、色泽(如“透明光嫩的皓齿”),语言准确传神而又生动活泼,更加突出了石榴的“可爱”。并以河南省卷第11题(文本《漓江情韵》):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附a句: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b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为范例,加以说明,分析如下:a句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朦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b句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总之,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相应的中考试题为延伸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迁移、创新,从而使课堂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快地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