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1

"鬼"节,相信大家一听便知,这是一个鬼的节日。

没错!这鬼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在这个节日里,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会举办各种祭祀活动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中最极于隆重的便是"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四处漂泊。至于这其中的目的么,有一个传说最能诠释:

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能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如果在这一天若是能托着一盏河灯,就能托生"。这河灯就像茫茫大海中孤岛上面的灯塔,照亮前进的路。

大家会说了:那这鬼节的由来呢?其实关于鬼节的由来,是有很多的说法的。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地藏菩萨救母"。

话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了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于是在这天人们会烧纸钱,摆供品给死去的亡灵。

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是人世间常有的孝顺与亲情。这句话,这故事是最能表达"鬼节"的喻义。

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可信不可信。但是,古老的传统是不能违背的,所以这些活动还是传到了至今。可见,人们还是很注重这节日的。或许,我们可以将此当作一种古老的乐趣。

在这个节日里--

我们,可以放河灯,去祝愿那些亡灵早日归阳。

我们,可以摆供品,去抚慰那些亡灵享受饱饭。

我们,可以烧纸钱,去祝福那些亡灵少受苦难。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2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嵩山少林寺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嵩山少林寺导游词1各位来宾,我们现在要去参观游览的地方就是中国禅宗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

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嵩山少林寺导游词2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嵩山少林寺导游词3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嵩山少林寺导游词4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

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说起达摩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诵。同时,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

达摩亭东侧的为文殊殿,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下面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少林寺最高的大殿,当然也是最珍贵的殿堂。

嵩山少林寺导游词5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卢阁,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的最大佛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毗卢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龛上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是清乾隆皇帝御书,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画,出自明代无名画家之手画意精美,设计大胆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我们往地上看,殿内砖铺底面上有4排48个站桩坑,他们是历年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从这些脚坑我们可见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东面是观音殿又名锤谱殿,殿内供奉白衣大士,即观音菩萨。殿内墙壁上是清中晚期绘制的少林寺拳谱。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侧的为答辩长老,北侧的为道明和尚,殿内南北两面墙壁绘制的是“十殿阎君”,西面墙壁绘制的是“二十四孝图”。各位朋友,请大家按原路返回,我们下面参观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坟茔,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其余为清塔和宋代不详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群,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层级、形制是根据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学造诣、佛徒数量、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历史条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禅师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长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书法、艺术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贵宝藏。下面我们继续到初祖庵参观。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3

盛唐古建天台庵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北25公里的实会乡王曲村,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正殿座不大的佛殿,建筑在村中坛孤山上,四周青石砌岸,松柏为墙,距地平线高8余米,坛东西宽15米,南北长26米,面积390平方米。现仅存正殿三间和唐碑一通,虽规模不大,却是我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中极其珍贵的实例,是全国仅存四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庵的创建年代及其沿革史书记载不多,由于地处偏僻,寺宇规模较小,也不是县邑名刹,志书上没有记述。人们到此,总想从唐碑上觅得建筑年代等资信,但由于风化过甚,字迹漫漶不清,已难辨认。虽然如此,天台庵正殿因其完整地保留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征,已被国内外古建筑专家确定为唐代晚期建筑。

天台庵正殿座北向南,面宽三间,通面宽6.95米,进深三问六架椽屋,总进深6.95米,平面为正方形,屋顶为单檐九脊殿式,即清代歇山顶,歇山收分较大,屋顶坡度非常平缓。为现存宋以前同类建筑中孤例。明间开间较大,两次间仅及明间之半。这是我国现存早期建筑平面中极为少见的例子。檐柱一周十二根,皆为圆柱,柱底以自然料石作柱础,柱头卷刹高度6—8厘米,较宋代规制和缓,柱头上有栏额相互联系,无普柏枋,至转角处栏额不出头,也是唐宋之制,柱头斗棋简洁,以斗口跳承托檐部荷载,即栌斗口内出华棋一跳,跳头上设替木承撩檐榑,无令棋亦无耍头。四椽袱两端伸至前后檐外做成华拱形制,将斗棋梁架构为一体,简练有力,与中唐时期重建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相同。补间铺作,为后人修缮时增置。四周只当心间一攒,两次间仅在柱头枋上隐刻出斗棋的形状,略似“一斗三升”之制。转角铺作由正侧两面柱头枋外端制成华棋搭交,无角棋和由昂之设,手法简练,棋枋用材高18厘米,宽12厘米,契高9厘米,约合宋《营造法式》六等材尺度。

殿内无金柱,四椽袱通达前后檐外,袱上设驼峰承角梁后尾,梁尾置大斗负重平梁。平梁两端设托脚,平梁之上有驼峰、侏儒柱、大叉手和捧节令棋承负脊榑和脊部荷载,两山施丁袱,后尾搭在四椽袱上,转角处设大角梁和仔角梁挑承翼角全部荷载,大角梁后尾压于平梁之下,仔角梁后尾隐于续角梁底皮,结架合理,负重有力。整个殿宇构架简洁纯朴,相交严实,既无重叠构件,也无虚设之弊,造型手法与五台南禅寺大殿相同,为我国唐代小型佛殿中的杰作。平梁之上原为大叉手和捧节令棋负重,构造严谨,现有的驼峰和侏儒柱,为后人所置。

古建筑上的斗棋,是我国建筑发展演变进程中,时代特征极为明显的标志。天台庵佛殿上的斗棋,结构简洁,手法朴古,棋枋用材断面颇不一致,用材比例与宋代刊《营造法式》中的规格有差异,说明晚唐时古代建筑的模数制在偏僻山村还未统一。天台庵和南禅寺两殿的对比,天台庵无疑是唐制至宋制的过度实例。

古代建筑造型和结构模数的形式与发展,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到唐代已逐渐标准化、科学化。但在一些偏僻山区,限于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条件。进化略慢于文化发达地区。天台庵虽然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挺立于这苍茫天地之中,日月变幻,斗转星移,它依然讲述着古老的奇迹。

壁画天宫大云院

大云院初名仙严院,又名大云寺,位于平顺县西北23公里的实会村北隅山腰,坐北向南。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弥陀殿、后殿和寺外七宝塔。弥陀殿居中心位置。前院有天王殿、左右配殿,殿内分别奉观音、地藏二菩萨。后院东西殿堂早已毁坏,仅存后殿五间,为明清所建。

大云院始创于五代,据寺内现存宋天禧四年《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记载:“天福三年戊戌岁,降迹褂锡于双峰山下,洗心并修住持。至天福庚子岁,牒请住下王宗、王贵、王密等,充十方都维那,盖早佛殿方丈室。”可以得知寺院创始于后晋天福三年,至天福五年建造大佛殿,后周世宗时下诏废佛,佛教势力大衰,七宝塔也被掩埋。宋太祖建隆元年,降诏修复佛法,寺院随之又兴盛起来。宋咸平二年《敕赐大云禅院铭记》载“自创以来殿宇有一百余间,公德及五百余事。幸蒙皇王大惠,潜赐鸿恩,于太平兴国八年三月七日特降敕额,改仙严院为大云禅院”。宋、元两代,无修建寺院的记载。明代后,附属建筑山门、厢房等逐渐毁损,只有弥陀殿巍然独存,后经明成化、万历、清顺治、康熙等几次修建,逐渐形成今日规模。大云院历经沧桑,屡经修缮,变化很大,然而弥陀殿却古貌仍旧,原构依然保留了原有雄姿。

弥陀殿,面宽、进深皆为三问,开间较大,殿前无月台。殿身施檐柱一周,除前后檐当心间二平柱露半径外,其余都筑入墙内。柱头卷刹和缓,侧脚升起显著,柱头相互间除阑额连接外,加施普拍枋一道,与栏额叠架一起,致断面成“丁”字形,这是古建筑用普拍枋之始。柱上设斗棋承托屋檐,斗棋比例适中,制作规整严谨,五铺作,双杪偷心造,耍头砍成短促的斜批耍头。殿内仅设金柱两根,位置恰在佛坛后部扇面墙两侧,既不妨碍视线,亦不影响瞻仰者行走。殿内空间较宽,给礼佛活动带来了方便。殿内梁架为四椽袱对后乳袱用三柱。殿内架上所有驼峰,按其不同规格和形状达八种之多,为别处所罕见之例。

除建筑外,大云院的五代壁画弥足珍贵,壁画存于殿内东壁和扇面墙上。东壁绘”维摩变相”,紫殿红楼,流云环绕,富有传奇色彩。伎乐天边奏乐、边起舞,表现出超凡的神态仙姿。扇面墙正面绘一佛二菩萨,即弥陀佛,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所绘人物体态丰盈,神姿娴静:佛像上面飞天乘云遨游长空,飘逸自如。扇面墙背面画“西方净土变”,上部天宫楼阁层叠,下部诸天菩萨朝会,画面内容丰富,场景宏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虽然年代久远,色泽线条依然清晰。我国现存五代寺观壁画极为少现,而佛教内容壁画除敦煌莫高窟外,全国仅存此例。

寺外西南隅,建有八角石雕七宝塔一座。宝塔总高约6米,分为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各占高度的三分之一。基座为束腰须弥式,下部雕宝装覆莲瓣,每面雕跑兽各一个,束腰处雕壶门,内置乐舞伎二身或三身。塔身正面辟门,中空,内侧有盘龙伎柱,柱后雕二金刚持剑而立。背面雕假板门,盘龙、金刚,门扉半掩半开。一妇人欲行又止,这种形式在宋、金墓室砖石门上雕刻中屡有发现,而在五代佛寺石塔上属于初例。塔檐浅雕飞天,舒展自如,凌空而翔,檐头及上部椽飞、瓦垄、博脊俱全。刹座雕六角形云叶墩,上置方柱雕刻花纹,柱上置二层出檐,檐上置仰莲、覆钵、相轮,唯宝珠已失。我国五代石塔遗存极少,七宝塔比例适当,雕造精美,且有确切纪年可考,实属稀世之作。另有宋天禧四年和咸平二年记事碑刻与各类石雕均为五代至宋初的艺术珍品。

大云院建筑、壁画、宝塔、碑碣,如此众多的珍宝汇于一寺,无不令人为之惊叹。在这里通过各类艺术欣赏,给人们带来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与地域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享受。

舍利宝刹法兴寺

法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山环水绕,松柏苍翠,景色迷人,堪称三晋之名刹。原址座落于长子县东南20公里处的慈林山坳,故因山而得名日:慈林寺,亦称古慈寺。唐上元元年,高宗李治改赐寺额为“广德寺”。宋治平年间,赵曙皇帝又将其更名为“法兴寺”,沿用至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寺院地基因煤矿采空严重下陷,裂缝纵深交错,殿宇走闪倾斜变形,经国家与省文物局批准,遂迁建于原址对面的翠云山上。法兴寺搬迁复建工程于1984年破土动工,到1996年10月竣工。

搬迁后的法兴寺,座落于长子县张店乡翠云山南坡崔庄村北,占地六十亩,是原寺面积的十倍。整个建筑依山随势布局,从石阶、山门、舍利塔、圆觉殿至毗卢殿,层层升高,错落有致。完整保留了原古建筑特有的风韵。新迁后的法兴寺,满山翠柏簇拥着壮丽的古刹,清澈的丹河水萦绕着山峦,古朴典雅,雄浑庄重的古建筑群与古意盎然的石棋桥及一百零八步石阶浑然一体,相映生辉,身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

步入山门,位于中轴线上的便是唐代石舍利塔。此塔在法兴寺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记载,唐咸亨四年,唐高祖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刺史时,曾到法兴寺观光,他看到这里山寺壮丽,风景幽雅,便大施钱财扩建,并亲自主持建造了这座石塔。还将自已珍藏的37颗舍利子和大藏经赠送给寺院,被保存在这座石塔之内。他主持建造的石塔,虽经千年风吹雨蚀,至今仍完美无缺,矗立如故。此塔通体沙石构建,平面呈“回”字正方形,迭涩式出檐,内部顶端构成四方藻井,藻井内浮雕八瓣莲花,因其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故也称回字塔,“回”字又暗寓佛教六道轮回的思想。

该舍利塔破常规佛塔形制,方方正正,颇似殿堂。殿堂本应有大梁,然而此舍利塔内却无一根大梁,故又称无梁殿。舍利塔前,左右两侧对称而立着两座形制相似、规格相近的唐代石塔。二塔与舍利塔同时代所建。塔檐由下而上逐层收分,轮廓线条优美,结构匀称,比例协调,简练明快之中更蕴几分小巧玲珑之感,是我国诸多塔林中一座不易多得的石塔遗存。

舍利塔后,圆觉殿前,有一座燃灯塔,俗名长明灯、灯幢,是佛教的六种供具之一。此塔通体青石构建,海棠须弥座束腰处,雕刻有六组情态各异的伎乐人,或酣弹琵琶,或轻拨琴弦,或横吹梅笛,或蹁跹而舞……人物刻画细腻,线条流畅简洁,造型优真,有呼之欲出之势,充分展示出我国古代民间雕刻匠师们高深的艺术造诣。国内现存唐代石灯塔仅三座,而法兴寺这座石灯塔造型最精巧,雕刻最工细,保存最完整,被誉为古代石雕的珍品。

举目北望,气势恢宏的园觉殿跃入眼帘。圆觉殿是寺内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宋元丰三年。殿高约8米,六架椽屋,明间青石门框,硬木板门。复杂厚重的大屋顶由纵横排列的石柱、木柱支承,斗棋肥硕,飞檐腾空,雄浑庄重,气势非凡。屋顶为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殿内环墙而砌的佛台上端坐着被誉为全国“宋塑之冠”的十二圆觉像。十二圆觉像重塑于宋政和元年,圆觉像上身披衣半裸,衣纹起伏流畅,服饰色彩柔和。头梳高鬓,柳眉凤目,面丰颐满,肩阔腰细,活泼自然,思想内涵丰富,人情味十足虽为宋塑,却继承和吸收了唐塑的风韵。若同晋祠圣母殿的宋塑仕女相比,则显得气质典雅,雍容高贵。

仔细观赏,十二圆觉像个个妙相端庄,仪态华贵,充分展示出盛唐时代美人的风采,气质奔放而不失清雅,体态丰满而不失秀丽,身型肥腴又不显得雍肿。盛唐时代所崇尚的“丰满”美和宋代所追慕的“纤秀”美,在这里通过古代雕塑家的双手,得到了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的表达。尤其是东侧第四尊一手托腮作思考状的圆觉像,神情溢于眉梢,流于口角,造型别致,栩栩如生,是现存九尊圆觉像中最为精致的一件。

整组塑像技艺娴熟,意境深远,唐塑“理想化的风格”与“宋塑世俗化、民族化的风格”浑然相融,艺术上达到了无以伦比的高度,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形象,更为我们研究唐宋时期彩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已成为专家学者考察研究的重点,旅游观光的胜地。

千佛圣殿崇庆寺

崇庆寺,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20公里处的紫云山山腰,寺庙东、西、北三面环山,寺址规模不大,坐北向南,寺前青松翠柏簇拥,寺后山峰环耸如屏。全寺由天王殿、千佛殿、卧佛殿、大士殿、地藏殿等殿堂组成一个四合院布局。寺院南侧和东侧分置关帝殿、给孤长者殿及方丈禅院等。山门与天王殿为一殿两用,是该寺院的正门。现走偏门,经方丈院,过月亮门而入寺院。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殿是寺内主殿,为宋大中祥符九年兴建,原构依旧,殿内塑像亦是同时塑造。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九脊殿式屋顶(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明间设板门,次间安破子棂窗,四周檐柱向内倾斜,形成侧脚,角柱增高,造成升起,使屋顶荷重向当心聚集,以增强建筑的稳固力。檐下柱头间阑额、普拍枋俱全,柱上仅施柱头斗棋,无补间铺作,简洁疏朗,古朴大方。斗棋棋头卷瓣显著,斗幽较深,制作手法尚袭唐代遗风。

千佛殿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六架椽屋,四椽袱对后乳袱用三柱,梁架绝大多数构件为宋代原构,结架合理,制作规范。千佛殿梁架,既无虚设构件,亦无重复配置,技巧娴熟,手法洗练,负重均衡适度,结构合理有力,是我国宋代小型殿宇中具有代表性的遗作。殿顶琉璃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窗棂式样苍古,仍为宋人旧作。殿内佛坛束腰须弥式,束腰剔地突起雕花草纹,间柱上雕兽面,乃宋制无疑。坛上一佛二菩萨及背面侧座观音像,虽经后人重装,面相、衣饰、手法以及华丽无比的泥塑背光为明代雕塑,但彩塑的布列位置,躯体造型,头上发髻等,仍保留了宋代风格。

三大士殿,俗称西配殿,也叫罗汉殿,西阔三间,悬山式顶,虽经后人修葺,外观已为清式风格,而殿内梁、枋、柱、额几乎全是宋代原物。殿内佛台较低,上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菩萨像两侧为十八罗汉,大小比例与真人略同,肌肉丰润,骨骼健壮,衣褶婉转流畅,神态生动自然,与俊秀而清逸的菩萨聚集一堂,刚柔相济,风格迥异。佛坛前沿砖雕束腰处,留有两方刻字,铭记着造像年代及布施者姓名,证实了塑像制作的确切年代,历经九百多年,保存完好,这在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史和雕塑史上,确为难得的珍品。

地藏殿,位于千佛殿南侧,三开间,悬山顶。殿宇较小,结构简单,檐头斗棋四铺作。殿顶琉璃及门窗装修,皆为明代遗物。殿内塑地藏菩萨及侍者,左右塑十殿阎王,两山墙塑六曹判官,上部悬塑佛、菩萨、天王、弟子、明王等,都是明代作品,塑工高超,保存完好。殿顶脊刹背面龛内题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五月十五日本寺僧人明钟烧琉璃一堂。”殿内脊板下墨书题字:“大明嘉靖二十七年丙辰月癸卯日崇庆寺建立十王殿僧……”两处题记,为研究该殿建筑与彩塑确切的年代记录。

整个寺院,彩塑华贵而庄重,建筑古雅而幽静,院内正殿阶前甬道两旁,各有一丛千年牡丹花。如果四月到此游览,还会欣赏到鲜艳盛开、芳香四溢的宋代牡丹。

崇庆寺南面不远处还有一座明代庙堂,曰“灵贶王庙”,为祀奉羿的殿堂,也称前寺。庙内建筑完整,碑刻多通,庙前山坡上有白皮松40余株,树冠不大,造型奇特,树龄500余年。灵贶王庙与崇庆寺,一前一后,一宋一明,一佛一道,反映出当时紫云山的宗教繁荣景况和乡民信仰文化意识。

明塑之冠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长治市西郊梁家庄村西,距市区约3公里,创建于明万历十年,距今已有420多年的历史,是长治市内保存较好的一处寺院。院内正殿中设计精妙,手法精湛、造型精美的彩塑、悬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历史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观音堂经过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市博物馆的多次修缮,妥善管理,已逐步对外开放,成为长治市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一处人民群众喜爱的旅游场所。

观音堂座东向西,现存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香亭、观音殿。钟鼓楼位居山门两侧,左右配殿对峙,院内的一株古桧柏,已有千年历史,挺拔茂盛,郁郁葱葱。

观音殿为寺院中的正殿,广三间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殿顶黄绿两色琉璃吻脊,纹饰为蟠龙与西番莲纹样,形象逼真,典雅大方,属明代遗物。门楣之上,悬挂着刻有“观音堂”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为明万历十一年,诰封兵部侍郎郜钦所题,保存至今,实为可贵。

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现存约五百尊塑像,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悬椽望,它们有的雄健威武,气势逼人:有的雍容典雅,富丽华贵:有的安静慈祥,泰然自若:有的神情俊逸,仪态万千。可谓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在殿堂正中的佛坛上,是佛教中的“三大士”,即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位菩萨后面的正壁则是取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关于善财童子四处拜师求教,历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五十三参,即生成佛、灵山会等佛传故事,人物造型,姿态万千,塔阁楼观,精巧瑰丽。

当心间正面后金柱顶部,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儒、释、道三教鼻祖共坐中央,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列左右,充分体现了自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共融的文化现象。释迦牟尼结咖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为“说法像”:老子为道长装束,仿佛在论经讲道:孔子儒生服饰,正襟危坐向从众弟子讲学。三教济济一堂,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大梁和平梁之上,巧妙的利用梁架的高差塑出金碧辉煌的楼阁,以西方极乐世界内容为题材,数十位佛端坐其中。

殿内两侧的佛台之上,分别塑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十八罗汉,有睡罗汉、哑罗汉、静罗汉、长眉罗汉、伏虎罗汉、弥勒罗汉、病罗汉等。它们或文静沉思,或孔武豪放,或性格内秀,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或机敏乖巧,或大智若愚,或坐禅说法,或静目养神。姿态各异,刻画入微。

罗汉之上为二十四诸天尊神,二十四诸天为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佛国的守护神。它们有的评事述理,讲其佛法:有的拉弓射箭,习练武功:有的竖眉怒目,威武雄壮:有的攥拳抱杵,威振一方。威风凛凛,个个气度不凡,捍卫着佛法,似保护佛国尊严不受侵犯。

内壁三层塑有十二圆觉菩萨,它们是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钢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诸业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缺一)。这十二尊菩萨神态娴静秀雅,花冠、璎珞细致精美,服饰线条流畅,所驾的麒麟、狮子、大象等坐骑,形色各异,生动传神,仿佛无时不在巡游说法的境界,虽是佛家的故事,却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4

崇祯年间,徐溶舍园为寺,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为弘扬“律宗”,改名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寺”,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在佛教禅林中独树一帜。经茂林律师及以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可惜于清咸丰十年,毁于兵燹,只剩下残垣颓壁、荒草萋萋。 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同时倡议修复西园寺,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修缮工作。广慧法师自承担大任之后,任劳任怨,他托钵四方,化缘重建戒幢律寺。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等殿宇,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及完成了内部塑像的工程。现在看到的寺院几乎就是当初的模样了,其格局并无多大改变。

西园寺门对护城河,对岸立一照壁,福德桥和智慧桥跨于河上,门前广场古木参天,黄墙黛瓦的围墙衬托出寺庙的庄严。寺前巨大的牌坊上“赐西园戒幢律寺”,柱子楹联“佛日增辉重开阊阖,宗风振律大啓丛林。”寺门正上方“戒幢律寺”四个大字透出刚劲威严,与树木森森的广场印证律宗的兴盛。

西园寺面积不大,可布局极其严谨,进门场地开阔,名木松柏苍劲参天,绿荫如盖。大雄宝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前后有四大天王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藏经楼等建筑无不透出庄严之气。现任住持普仁法师率寺中执事班子颇具开拓精神,以“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殿宇进行重新整修,尤其是罗汉堂,将其屋顶升高60公分,并加了斗拱,使堂内的空气对流,既利于塑像文物的保护,又使整体美观大方。普仁法师在寺内还创办了戒幢佛学院,授徒弘法,并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寺院正中的大雄宝殿高大雄壮,重檐歇山式的屋顶,高台列阶,气宇轩昂。殿内供奉着香樟木雕刻的三尊大佛---三世佛,正中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在释迦牟尼佛两旁侍立着他的两位弟子迦叶和阿难。三世佛前站立二位天神,威风凛凛,一位是毗沙门天王,一位是韦驮。大殿内共有佛像110多尊,三尊大佛端坐安详,慈眉善目。背面是一座大型的立体彩塑--海岛观音像,图壁上祥云满天,海浪汹涌,观音站立在鱼头上,手拿净瓶、柳枝。两侧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周围分布着十八罗汉和彩塑诸天、天女散花等。这座海岛观音泥塑构思精巧,观音慈祥和蔼,罗汉诸天神姿态各异,人物个个都雕塑得精美绝伦,神色自然,使得整个殿宇满壁生辉。

西园寺是古城规模最具完整的寺院建筑,寺院格局严谨有序,殿宇庄严宏伟,大殿两侧及前后有观音殿、天王殿、金刚殿、钟楼、鼓楼、藏经楼、罗汉堂、法云堂、诵经堂等,具有大型寺院的特色。藏经楼中藏有完整的《龙藏》四部,元朝善继法师血书的《华严经》等佛经八万余册。

在后院是大多数寺院必有的放生池,园内池水荡漾,垂柳成荫,环境幽雅,树木葱郁,清新宜人,池边假山上有亭台,四周回廊环通于亭榭间,小桥跨过小溪,进入繁盛的树丛,满目青翠欲滴,绿意盎然。蝌蚪状大池中央设有一八角亭,称之为“湖心亭”,匾额为“月照潭心”,翼然屹立水中,以曲桥贯通两岸,构筑颇为巧妙。亭台楼榭环绕池边,花木掩映,拥有江南灵秀,苏州园林的小巧玲珑,其风格也融进了寺院建筑之中,使得西园寺更显得寺中有园,含蓄隽永,富于传统的文化色彩。

水池中鱼儿悠游,穿行在山石小桥间,鱼儿多为佛教信徒所放。鸽子掠过水面,穿梭在树丛间,停留在岩石上。池中养有数只珍贵的龟鳖,为别处所无,偶有几只常浮出水面,仰头观望,其憨态可爱至极。听说池中还有一只大鼋,重达数百斤,寿命已历400余年,应该经历了明清两朝了。大鼋只在春秋之际,偶尔出水一现,非常珍贵,可惜无缘与之一见。

大殿西侧的五百罗汉堂是东南沿海地区所仅有的,是西园寺内最独特处,其规模宏大,三进四十八间,以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罗汉像,大逾常人,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构成一组完整的罗汉塑像群,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民族性的特征。罗汉堂创建于明代末叶,在清咸丰十年几乎毁于兵燹。现在仅存第一进石拱门的圆框,雕刻精美,刀法娴熟,为明代遗物。其余建筑多为清同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的。罗汉堂佛像极具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五百罗汉的名号不同,神态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在广大民众中被视作力量和吉祥的象征,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蕴藏着中国佛教及中华文化丰厚的内涵。在1986年,曾对寺院佛像全面进行贴金,其中五百罗汉像还加罩玻璃佛龛保护,护栏一律换成石雕栏,栏杆望柱装饰浮雕莲瓣。

罗汉堂中的建筑格局及雕塑独具特色,沿“田”字四壁排列的木质金身五百罗汉,刻工仿照苏州“甪直保圣寺”中“塑圣”杨惠之的手法,进行创作。五百罗汉雕刻得都大过于人,各具神态,有瘦削清癯的老者、清姿秀骨的少者,也有威武勇猛的强者,慈悲心肠的善者。有的慈眉低垂,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屈膝箕踞,有的拈珠托钵,有的降龙伏虎。整群雕塑构思奇特,其工艺之精巧,笔法之圆润,神态之生动,无以复出。整个群像栩栩如生,堪称是明清时期的中国佛像木雕艺术中的精品。

罗汉堂进门堂中央即是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高达13米,观音分四面,又称“四面千手观音”,有4个身体,每面有250只手,合起来恰好是1000只手,每只手上还有一只眼睛,故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这是堂内最引人注目的,也是为大众所喜爱雕像之一。距离千手千眼观音不远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它4面有4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了,其传神眼睛与妙趣横生的神态令人为之倾倒,是无可比拟的杰作。

第二进是以“四大佛山”塑座为中心,正面是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坐在莲花座上,背面是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坐在神犬上谛听,北面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骑在青狮上,南面是峨眉山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四大佛山的南北两侧则是济公和疯僧的雕像,都是独具匠心艺术之作。

疯僧和济颠和尚是在整个罗汉堂塑像中最神奇的,是大家最喜爱的艺术形象,他的传说故事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疯僧的塑像取材于“疯僧扫秦”的民间故事,说的是秦桧到灵隐寺敬香,疯僧一手拿帚,一手拿吹火筒,声称要扫除奸臣,并指斥秦桧“私通番邦,搞得狼烟四起”。这座塑像着意塑造了疯僧的疯态,被称为“十不全和尚”,即癫痢头、斗鸡眼、歪嘴、翘脚、驼背等十样毛病,形象生动自然。济公的塑像尽管不是传统的罗汉,但他们的言行受到民众的赞许,被视为活罗汉。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同时也使佛教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参观者感到亲切、生动,更具魅力。

见其神态,便使人联想到当年疯僧作弄和痛斥奸臣国贼的情景济公原名道济,是南宋杭州灵隐寺的著名高僧,他善诗文,潇洒自然,不畏,乐于扶助弱小。这尊济公像富有浪漫色彩,形象逼真,面部表情奇特,右侧望去“笑容可掬”,左侧看来“愁容满面”,居中观,则是“啼笑皆非”之状。而且他的眼睛烔烔有神,能表达内心感情,不论从那个角度看,他都瞧着你。

相传塑造五百罗汉中的疯僧与济癫是两位带班兄弟鲍子云与吴晓芳的比试之作。鲍子云先雕塑了疯僧形象:疯僧是杭州灵隐寺的和尚,瘌痢头、倒眉毛、半鸡眼、招风耳、塌鼻梁、歪嘴巴、高低肩、鸡胸、反剪手、跛脚,号称“十不全”。他形貌导陋,但心灵明净。疯僧一手拿着吹火筒,一手拿着扫帚,面带微笑,栩栩如生。让人称绝的是疯僧腰上的带子,结头似一拉就可松开的样子,极其逼真。

师兄的杰作让师弟吴晓芳的如此神奇之作,也不甘示弱。他塑的济公像,着意刻画了他的面部神态,从右侧看满面笑容,从左边看忧愁烦恼,从正面看似喜非喜、似愁非愁。特别是那双眼睛,极为传神,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去,好像都在盯着你瞧,你都无法逃离他的目光,应该对那些不良之辈有警示作用,尤其深受人们的喜受。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5

摘 要:佛经故事《弃老国缘》是一个经典的佛教孝道故事。佛教独特的孝道思想与对中华文化影响甚大的儒家孝道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然而两者在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共同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之中。在现代社会,仍可以看到这两种孝道文化的痕迹。

关键词:佛经故事《弃老国缘》佛教孝道思想儒家孝道思想

佛经故事《弃老国缘》体现的孝道思想

《杂宝藏经》卷一的《弃老国缘》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国家名为“弃老”,其风俗是把老人带到偏远的地方抛弃。有一个大臣孝顺,舍不得将老父亲按惯例赶走,就偷偷在地底下挖了一件密室,将父亲安置在里边随时孝养。当时来了个天神对这个国家进行考验。所出的难题众人皆无法解答,这时,大臣回去请教老父亲,在危机的时候挽救了国家。事后,国王知道了是大臣的父亲的功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尊大臣之父为师,并普告天下,废弃弃老的习俗,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都当加大罪。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明确地宣扬了孝道的思想,而其中天神给国王出的几个难题和老父亲的解答更是突出地反映了佛教的孝道思想。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要敬信三宝,供养父母师长。故事中,天神变成一个连骸拄骨的饿人,问国王,世界上还有比他更饥穷瘦苦的人?大臣的父亲说道“世间有人,悭贪嫉,不信三宝,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将来之世,堕饿鬼中,百千万岁,不闻水谷之名,身如太山,腹如大谷,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身至脚,举动之时,支节火然。如此之人,剧汝饥苦,百千万倍。”①形象地描绘出不愿供养父母师长之人在地狱将遭受的痛苦。由此告诫世人要善对父母,为来世积福报。之后又从正面肯定敬信三宝,孝顺父母,精进持戒的人能获得福报,转生天上,胜过常人百千万倍。

第二,认为不但要供养父母师长,更要由孝到信,由信到忠。故事里天神变成一个身披枷锁铁链,全身冒火的人,问国王,世界上还有比他更苦的人么?大臣的父亲答道:“世间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师长,叛于夫主,诽谤三尊,将来之世,堕如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如是众苦,无量无边,不可计数,以此方之,剧汝困苦,百千万倍。”②在这里,佛经把不孝引申到不信,不忠。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更难做到对朋友信,对君主忠。这与《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

第三,指出了行孝的根源在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故事中天神问国王如何分辨两只外表一样马谁母谁子?大臣的父亲答道:“与草令食。若是母者,必推草与子。”③正是因为父母恩情重如山,儿女后代难完报。父母在养育儿女时,受了无数艰难困苦,作为后代,应该生起感恩心,以报父母之深恩。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将母恩归为十种:一者怀胎守护恩,二者临产受苦恩;三者生子忘忧恩,四者咽苦吐甘恩;五者回干就湿恩,六者哺乳养育恩;七者洗濯不净恩,八者远行忆念恩;九者深加体恤恩,十者究竟怜悯恩。④而佛教的报恩不仅讲今世,而且注重来世,由此推及到对一切众生起好感,生慈心。因为万物都可能是过去父母的精神所化成的,所以要戒杀。这也是出于孝心的表现。

总之,佛教的孝道思想认为孝行应该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层面,并且需要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高度。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认为行孝是持戒的基础和前提,而持戒又是善的源泉,归根结底,孝是众善之本,持戒和行孝的关系至为密切。各种戒律在外道之人看来可能太过严苛,但是佛家宣扬行善尽孝的思想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儒家“孝道”思想与佛教“孝道”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合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儒家正统的非难,儒家认为佛门弟子,违背父母意愿,辞亲别祖,不娶不嫁,绝嗣无后,是为大不孝。但是在古代,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捍卫正统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被“知识分子”所接受,而佛教向往极乐世界,为来世积福祉的主张却在广大的穷苦劳动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和佛教都是兼容性比较强的学说,并没有盲目排外,因此,在将近两千年的互相碰撞、磨合中,两者出现了一些融合的产物。

第一,佛教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早在三国时的康僧会,就把佛教的持戒与世俗的尽孝联系起来,认为戒酒是“奉孝不醉”。由此,中国佛教历来有倡导持戒与行孝统一,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⑤说的就是,行孝便是持戒,行孝与持戒都有一样的功德,持戒与尽孝合而为一。首先孝为戒先,行孝就是持戒;其次戒为孝蕴,持戒就是尽孝。大戒以孝为先,众善由戒而生,如无戒,善无从生,而无孝,戒无所依。故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佛遗教三经要义丁四说劝修戒利益》⑥

第二,佛教将轮回报应与孝道结合起来。佛经通过描述不孝之人将要受到的种种地狱苦难,和持孝之人将要获得的种种天堂福祉来从两方面告诫世人,应该敬信三宝,孝顺父母。而佛门之中又有众多感人至深的孝亲事迹,众高僧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指引众生。佛教伟大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为报父母深恩,曾在父母生命垂危时,连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来供养父母。后来又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在皇宫为父阐扬净土,令其闻法生信,超升三界。又如弘一大师每逢“母难日”,必于佛前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先母。有一次,他在听静权法师讲《地藏经》时,禁不住痛哭失声,忆及先母生前为他所受的种种折磨,比他自己过着无柴无米的日子还难受。

第三,送子观音的偶像崇拜融合了佛教与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虽然佛教宣扬超脱红尘,无念无欲,不嫁不娶。但是由於佛教宣称观音慈悲为怀,救助众生,中国人民便在她的众多神通中增加了送子的神通,而且信徒众多,特别受还没怀孕的妇女推崇。这正是儒家注重子嗣繁衍的思想对佛教的影响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孔子代表的儒家的孝道思想与佛教的孝道思想在本质是的一致的,都是为了对父母报恩,尊敬,供养父母。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各有其特点,孔子更强调对父母的尊敬之心,以及通过严守礼的规定,传承父母的血脉,继承发展父母的功业等方面来表现孝道;而佛教更注重为父母积福报,不仅在今生供养父母,而且为了不误伤的前世父母而戒杀生,并对一切生灵怀有敬畏之心。两者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的孝道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有重大贡献。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这两者的孝道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陶冶审视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②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③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20页.

④ 释证严讲述.父母恩重难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页.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范文6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表明拥护清政府治藏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的坚定立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启程东行,为乾隆皇帝祝寿,在承德祝寿毕,便于当年九月初二日到京,驻锡西黄寺,十一月初二日下午,因病在西黄寺内圆寂。乾隆皇帝为之辍朝以示哀悼,并令京城各寺为六世班禅诵经49天。然后亲率王公大臣到西黄寺致祭,向班禅法体敬献哈达、金碗、玉器等供品。

为表彰六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无量功德,乾隆下令于西黄寺西偏建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塔内葬六世班禅大师衣冠经咒等物,以志胜因。十一月二十九日,即在六世班禅圆寂后的第二十七天,乾隆御批造龛一座,内装六世班禅衣冠等物,俟新塔造竣安放。十二月十六日乾隆御批清净化城塔铜顶通高7丈6寸,塔院大殿加重檐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十八日,乾隆谕旨清净化城塔及塔院工程全面动工,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塔及塔院建成,乾隆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以示纪念。

所谓“清净化城”为佛教术语,含义深刻。佛经《俱合论》言:“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则说:“三业(身、语、意)无过为清净”。而密宗则以无贪等垢、具一切无垢光明为清净。“化城”,根据佛教的观点,是佛为化导众生成佛而变化的城池。佛教认为,成佛的道路艰难遥远,佛恐众生力不能支,故于途中变化城池以供止息。因此,“清净化城”意即远离一切烦恼、尘垢、罪恶等,不染尘俗,能接引众生成佛的场所。

从外观上看,清净化城塔是仿印度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式样而设立的金刚宝座塔,即在一块方形的高台之上建立起五座方、圆形密檐塔,中间一座大塔为主塔,四角有四座小塔。

所谓菩提迦耶,又称菩提道场、佛陀迦耶、摩诃菩提、菩提场等,是释迦牟尼佛成正觉之地,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佛陀人寂之后,有人在菩提伽耶佛成道处的菩提树北建造了大塔(也称大觉塔)以作供养,塔四周雕有佛像佛龛等,由此形成菩提伽耶式佛塔,被各地佛教徒所纷纷效仿。在明代以后,此种佛塔建筑形式在我国各地兴起,如云南昆明的妙湛寺塔、北京五塔寺塔以及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等,清净化城塔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座。

从布局上看,清净化城塔建筑群由塔前牌楼、护塔兽、塔、塔后牌楼以及东西碑亭组成。

牌楼呈屋宇式建筑形式,全部以汉白玉石建成,前后牌楼内外两侧均有乾隆御笔楹联,并雕有梵文“六字真言”和精美的“八瑞相”图案,即右旋海螺、吉祥结、宝伞、、胜利幢、双金鱼、宝瓶、莲花。门上浮雕上有“二龙戏珠”图,下有“二凤腾云”图,寓意“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图两端各雕有一只雪山狮子,造型十分优美。牌楼顶部以整石雕成班杵、屋檐、瓦顶、吻兽、鸱吻,形似砖木结构,精工逼真,浑然一体。

过塔前牌楼中门,有石阶直达于金刚宝座之上,石阶左右两端用玉石雕成护栏。护栏两侧的金刚宝座之前置有一对“朝天狃”,张口吐舌,仰天长啸,姿态非凡,气势冲天。据说朝天狃是龙生九子之一,有守望习性,常立于华表和房顶。

金刚宝座高约3米余,四周共有十二角。座上四周有玉石护栏,座面上建有五塔,正中是藏式主塔建筑,该塔由基座(须弥座)、塔阶、宝瓶、塔刹和塔顶宝莲组成,整个主塔塔身高约20余米,连同金刚宝座一起,整塔高约24.82米。

宝座之上的主塔塔基四周有近一米余宽的海洋浮雕,波澜壮阔,刻划出了大海的磅礴气势。海中雕有各种生物、动物造型,如龙、鱼、螺、海狮、海马、海豚、海牛、螃蟹以及海龟、蛙类等,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主塔基座也称须弥座,底层为塔台,依塔势呈八角形。八面外侧均雕有凤凰和莲花图案。塔台台面之上以花纹和“d”字吉祥符号相饰。须弥座底层装饰着卷草、莲瓣、云彩、蝙蝠等纹饰。

须弥座正座呈八角形,每角各有一位力士造型,其身体呈半蹲姿势,双手向上托举,像在托起宝瓶(宝塔)、塔刹等塔身建筑。力士在藏传佛教中属于“六灵捧座”之一,佛经上说,捧举诸佛宝座的有六种灵物雕像,称为“捧座”,即雄狮、大象、宝马、孔雀、共命鸟、力士。

须弥座的八面各雕有一幅佛陀传记故事图,是整座佛塔雕刻的精华部分,画面人物、动物、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连成一气,形象地反映出了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一生的重要活动,是我国建筑家创造性地吸收外来文化所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完美而精湛的雕刻艺术品。

面南正中第一幅为“佛母成孕”图。此图有两组画面,左侧菩提树旁一只白象身驮莲花宝座之上的佛陀形象踏云而来:右侧皇宫内佛母端坐楼上,身旁及楼下有仆人活动。此图描绘的是佛祖入孕情景。相传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梵王王后摩耶夫人45岁时在一天夜里梦见一只白象驮一英俊少年人其腹中,遂有身孕,是为后来的佛祖。

右行第二幅为“太子降生”图。本图有三组画面,描绘悉达太子降生情形。左侧为摩耶夫人率领随员离宫外走:中间为无忧树下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右边为梵天沐浴。依照古印度习俗,女人要回到娘家去生子,摩耶夫人是古印度拘利族天臂国公主。相传在公元前565年4月15日她回家生子途经古印度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即蓝毗尼园时,太子于无忧树下从佛母右肋骨下降生。当时有四大梵天使者为其接生沐浴。太子生后即能说话,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第三幅为“出游四门”图。共由两图组成,左侧为太子骑马出城造型,右侧为“诸苦图”,即老、病、死苦及沙门造型。相传,太子29岁时出城郊游,于城东门见一老人发白面皱,曲背扶杖,行路艰难;于南门见一病人,面黄骨瘦,形容枯槁,倒在路旁;于西门见一死人,身体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秽难闻;于北门见一沙门(出家学道者),圆顶缁袍,十分威仪。太子恭问,答言以“真如”道破生死根本:勤修戒、定、慧,降伏贪、嗔、痴,不贪染色、声、香、味、触、法、脱离老、病、死诸般苦恼。安住清净所在,修习解脱法门,到于彼岸,故称沙门。言毕不见。太子得此开示,遂生出家之念。

第四幅为“入山修学”图。共由三图组成,左侧是太子逾城后由仆人引马前行;中为两位后妃形象,旁有仆人;右侧太子结跏趺坐于娑罗树间修法,其侧 有鹿。相传太子29岁时不顾父王阻止,于半夜逾墙出城。抚养太子的姨母摩诃波阁波提和太子妃耶输陀罗等十分悲痛。净梵王遣懦陈如、O稗、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5人秘密跟随太子。太子辗转来到灵鹫山(般荼婆山)等地修法。

第五幅为“佛成道”图。共由两图组成,左侧为太子结跏趺坐于菩提树间莲花宝座上及奉献吉祥草的童子形象;右侧为牧女蒸糜。相传太子成道前来到尼连禅河边,洗衣浴身。恰有两名牧女在河边放牧,便以牛乳蒸成乳糜,奉献太子。太子遂于摩竭陀国伽耶城南毕钵罗树下,由吉祥童子献长茅草做成金刚宝座,趺坐49天后示现种种禅定境界,大悟过去、未来十方世界中一切事情,得无上正等正觉和一切种智的佛果号曰“释迦牟尼佛”,译曰“能仁”、“寂默”。因此,佛成道所坐的长茅草被称为“吉祥草”,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觉树”),佛成道的地方伽耶城被称为“菩提伽耶”或“佛陀伽耶”,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牧女献糜在我国演变为吃“腊八粥”的习俗。

第六幅为“初转”图。为释迦端坐于菩提树间莲花宝座上说法和众弟子听法造型。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为懦陈如等人讲授“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使懦陈如等漏尽意解,获阿罗汉果。这是佛陀第一次讲经说法,是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被称为“初转”。因此,鹿野苑作为初转处,也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第七幅为“神变”图。释迦结跏趺坐于宝座之上,双手结定印,周身放光,任凭四周各路妖魔鬼怪的刀、枪、棍、棒袭击和进攻而安然不动,微笑而坐。相传佛成道后,魔王波旬自恃神通势力,发动全部魔军前去攻战。面对无数狰狞可怕的魑魅魍魉、夜叉恶兽,世尊巍然不动,示显神通变化,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

第八幅为“涅示寂”图。由两组雕刻组成,右侧为释迦卧于床上形象,众弟子围侍:左侧为释迦示寂后金棺、佛的形象,众弟子作悲痛状。相传释迦示寂前在末罗国阿夷罗跋提河边的拘尸那迦罗城郊娑罗双树间为众弟子最后讲说遗教经,叮嘱弟子依止山林,清净自守,少欲知足,精勤修学,严摄六根,以戒为师。然后安详而灭,这一天是公元前486年4月15日中夜,世尊世寿80岁。从此,拘尸那迦罗城作为佛陀涅桨处,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诸弟子在金棺之中供养法体7日,迦叶头陀等五百比丘举火焚化,得“舍利”8斛4斗,被古印度8个国王均分,这便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八王分舍利”。以后,五百罗汉在阿难尊者的率领下,将佛所讲经法重加诵述笔记,形成经卷,故经、戒、论三藏法宝于焉蔚成,弘传后世。

须弥座之上是塔阶部分。塔阶分东、南、西、北四面,呈长方形立体造型,在这四面之间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各加一个三角立体造型,共有12角。东、南、西、北四面,每面雕有8尊佛像,共32尊。

塔阶之上是宝瓶部分,也称塔瓶,因其形制类似宝瓶而得名。宝瓶的正南面雕有3尊佛像,与塔阶之上的32尊一起共为35尊,这便是佛教所崇尚的释迦牟尼佛、金刚不坏佛和宝光佛等“三十五佛”造型,即《决定毗尼经》中所说的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三十五佛。

宝瓶四周雕有巨大的“菩萨”立像,从正面三尊佛起,自左向右依次为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和普贤菩萨。

宝瓶之上是塔刹部分,为圆形十三相轮造型,意为,底大上小,层层上拱,直冲塔顶。最上塔顶以溜金铜顶莲花装饰。其上为上小下大的两个珠状物,正像两朵尚未开放的花苞,称为宝莲,象征着佛法清净无染。

主塔四角的四座小塔,其规模及造型、装饰相同,均为八角密檐塔,塔,刻有汉文经咒,分别是西南小塔为观音大悲咒、西北为药师本愿功德经、东北为金刚经、东南为楞严咒。塔身上半部分雕有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