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会对英语口语教学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在口头上、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学习单词是基础,记忆单词比较繁琐,也比较乏味,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单词,既直观又便于理解。如在讲授单词dog、pig、kite等过程中,我一边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一边讲解单词,学生一看就能理解单词的含义,使每个学生都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同时这些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收到了很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

学习英语一定要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众所周知,英语不同于母语学习,学生学习英语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中进行的,缺乏真正自然的交际情境,一旦进入了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而学习环境是要靠人为地去创造的,要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长盛不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金口常开”的学习情境。信息技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创造情境,有效地提高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Module 10 Unit 1《This is his head》时,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Sing a song,教师与学生一起边唱歌边做相应的动作。这样,教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带领孩子一起融入课堂。伴随着轻松的音乐,通过师生相互的问候和吟唱歌谣等热身活动迅速地引导、复习旧知识,Point to the…,让学生走进英语世界,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

三、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不断地装备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实物投影机、VCD光盘及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不但能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而且能看到真实的英语交际场景、环境。如在学习《This is his head》时,通过播放CD-ROM上熊猫Panda的FLASH动画,不但能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聆听标准的读音,还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播放,让学生跟读练习。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并选出较好的同学到台前展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达到形成语感、培养兴趣的目的。

四、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英语教材提供的会话句型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实际英语交际的要求,也跟不上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情境的步伐。多媒体技术则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然地进入角色,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在教学有关城市这一内容如《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时,通过电脑,我设计了一个PPT课件,通过人机交互,学生自己把新学单词用鼠标拖曳到地图上相应的位置后,进行分小组讨论,编写、表演对话。学生好像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比赛中,有的对自己代表的城市说个不停;有的甚至做起了解说员,介绍起城市的情况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新旧知识的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有效而又系统地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运用知识。

五、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多样化的口语练习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2

【关键词】任务设计;信息差;新课程标准;信息输入与输出

0 引言

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直观体现之一。

虽然很多学校在经过一系列的英语课堂改革,由过去的老师一言堂,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变现在的重交际,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事实上有些转变只是浮于表面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执行“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的这个教学理念。课堂上热热闹闹的背后只是一些机械的操练和单纯的任务执行,并没有把语言交际活动放在一种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这极大地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口语能力的提高,所以任务设计在整个口语课堂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信息差任务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口语交流积极性,信息差的存在是师生和生生之间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推动力。

1 信息差的现实意义

“信息差”(information gap)也称之为“信息沟”:指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手段、交换信息,填补意象化的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使信息持有者双方的信息量缺口极大地缩小,是现实交际的动力和意义所在。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任务的执行优先于语言表达”。威多森(Widdowson 1990:173-175)是这样描述的“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但需要用语言来解决。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的‘潜势’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这与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新要求不谋而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交际水平。

2 信息差任务设计实例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尽管信息差任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些误区。

教师为了训练学生关于职业的的词汇记忆能力而制作出代表很多职业的ppt图片问学生: How many job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学生回答:actor,actress,announcer,architect,artist,professor,astronaut,attendant,auto mechanic.由于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这些明显很容易分辨的职业,交际双方的信息传递处于同一种水平,学生接受的信息是死记硬背式的,毫无创新意识。这种不具现实意义的交际,使参与者不可能 “自然地”进行下去,是一种“明知故问”式的提问与回答模式。久而久之,长此以往,非但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厌倦感,甚至不愿张嘴表达自己已知的信息,最后导致口语课堂交际的失败。

3 信息差的设计要点

根据信息差的定义,充分利用信息差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任务必须要考虑如下几个要点:

(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任务的难度逐级递进。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2)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语言水平,设计略高的可理解性输入型交际任务,确保设计的信息差能给学生提供运用多种语言功能进行交际的机会,使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去交际、传递信息,提高技能,促进言语习得,而绝不是单纯机械的语言操练。

(3)真实性是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激发学习者兴趣和应用于将来的的保证。所以信息差任务的设计要以生活经验为支撑,内容要真实,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还要注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切不可与之背道而驰。

(4)教师要参与整个任务设计和执行的过程。尽管教师为任务的实现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对整个任务执行活动的参与不但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5)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设计分组方式时应考虑学生的强弱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潜能,而不能偏颇于两头。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完成较难任务时对学生也不能使用母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一切可能讲英语。

(6)成功实施信息差的教学,教师自身要加强教学法的研究,不仅要加强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还要以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培养审美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认知规律,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最终教学目标。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信息差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氛围,使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意义。因此,根据实际教材内容,学生的专业、现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年龄心理特征,设计一些合理并有指导性的“信息差任务”开展课堂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互相填补信息空缺的过程中自然地用语言,学语言。

【参考文献】

[1]Rubin, J. 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J]. TESOL Quarterly,1975, 9: 41-51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3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英语口语言语失误

言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言语失误(speecherror)是人们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针对没有失误的、连续性的语言而言的。”桂诗春认为言语的产生要经过大脑的信息处理,在这种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错误的言语输出,即言语失误。

一、言语失误的类型

下面,笔者将从言语表达方式和英语系统的层次这两个方面来阐述英语口语中的言语失误类型。

1.言语表达方式

从言语的表达方式上来看,常见的言语失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①停顿,即在语言表达中的不连贯,在句中有不恰当的停顿现象。②重复,即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会重复部分词汇或者短语,导致整句话的不流畅。③改正,即说话者在语言表达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语失误进行改正,通常会采取插入连接词进行改正。这类的连接词有我是說……,就是……等。④习惯性加词,即由于说话者的个人习惯,会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加入诸如“嗯”“呃”等一些不必要的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头禅”。⑤口吃,即“结巴”,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

2.语言系统的层次

每种语言都有其语言系统,而语言系统又包括很多子系统。言语失误在英语的每个子系统中都可能出现。下面,笔者将归纳几种英语口语中常见的语音单位的失误:①音节失误。音节失误通常表现为在语言表达中增添或者删减某个单词的音节。②重音失误。重音失误主要表现为将某个英语单词的重音部分读成非重音,而将非重音读成了重音。③词的失误。词的失误与音节失误或者重音失误有所不同。音节失误或者重音失误造成了错误的词,而词的失误并不会造成错词,只是在使用时放到了错误的位置。④短语失误。短语失误与词的失误有些相似,都是由于没弄清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造成的。⑤语法失误。在英语口语表达中,语法失误是最常见的失误。英语中的某些人称代词、名词的单复、动词的现在式和过去式等都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二、言语失误产生的原因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说话者语言表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英语课堂中,如果某个学生突然被教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这时候他容易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而在这种紧张状态下的语言表达,是最容易出现言语失误的。当然,学生在其他场合也会出现这种紧张状态。比如上台做英语演讲、参加英语角等。除此之外,激动、胆怯等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说话者的语言表达流畅程度。

2.母语负迁移因素

外语学习者的母语会难以避免地对其学习外语产生影响。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会对学习者学习外语产生误导,以至于产生许多错误,在口语中表现为言语失误。

3.课堂环境因素

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英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重视。但是,我国的英语课堂环境对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足够的语言输入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基础。英语课堂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其次,中国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时间和机会也很少。学生主要的口语表达机会都在课堂发言中,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进行课堂发言。最后,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将重心放在了英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学习上,而忽视了英语口语的练习。

三、结语

总之,了解学生的英语言语失误类型及失误原因,能够使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所侧重,并正确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董艳萍.心里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 口语交际 兴趣 查阅话源 情景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4-02

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形式,下面我通过课堂教学实例,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多媒体教学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块“绿洲”。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夸美纽斯)。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都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如:上口语交际《小小新闻会》,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动物运动会新闻会》的课件:动物运动会新闻会直播现场,小白兔、小熊、小猴等各种动物聚集在一起,参加会议,场面十分热烈。新闻会主持人小熊出场主持,小白兔等一一上台发言,每人一则新闻。课堂上,我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新闻会的形式、场面等特点,然后让学生说说对新闻会的感受和体会,在引出话题和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交际的愿望非常强烈,新闻会的内容全面,开的特别精彩,我非常感动。教学口语交际《我们来讨论》:四幅图分别画了小朋友在马路上没有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说一说,上面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老师将四幅图的内容以动画形式出现,化静为动,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动画,那些活泼的画面更加能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他们越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更愿意说;化无声为有声,给画面配上了合适的声音,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小学生随着动态画面身临其境,注意力随即被调动起来,思维也拓展了开来,纷纷举手谈自己的看法。多媒体似神奇的魔术师,使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饱满,兴致盎然,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设置直观动态情境,设置想象联想情境,设置激趣悟道情境,设置迁移思考情境,设置启迪心智情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热情,拓展了语言思维,融声象动画为一体,艺术的再现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点亮思维的火花,如此口语交际教学,焉然不是别有一番新风景?

二、网络查阅,丰富话源

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口语交际材料有关的信息资源。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提供学生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可以尽情发挥。例如在进行《介绍世界名城》的口语交际时,有位老师先请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世界名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分工合作,于是同学们一下子就忙开了:有的打开老师提供的网页,有的打开校园网的电子图书馆,还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在网络上漫游了一圈后,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关于世界名城的各种资料,而且还将自己知道的内容也写入了文档。这样当老师点名学生起来介绍时,学生个个介绍得有条有理,生动引人。由此可见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喜说、愿说,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

三、再现情景,发挥想象

运用多媒体再现情景,通过正确的诱导,激感,使学生身临其境,降低“说话”难度,作出合理的想象,说出有丰富的语言。例如请学生来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播放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 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

如训练学生说一个集贸市场的场景,如果只是让学生凭经验和记忆去说话,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集贸市场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个模糊的印象,没有声音,没有动感,学生只能摘取市场里的一些零碎景象。这时利用电教手段,播放集贸市场中有选择地收录的声音片段:商贩的叫卖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以及鸡、鸭、鹅的鸣叫声,立刻就唤起了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思路开阔,语言流畅,言之有物,说得真实、具体。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创设情境,规范语言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5

由于环境与语言的区别,学生学习英语一般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口译的自信力不够,害怕出错,因此不敢开口,越是不开口越是口译能力差,越是能力差,越是没有自信力去开口,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学生口译的质量洼区,永远没法填平。那么有什么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口译自信力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一、 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口译自信力

在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译表现应该表现出赞扬,不论学生的口译开始进行得怎么样。若表现真的很差,也应该先赞扬,然后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气很重要,要语气温和,不要尖锐,不能刻薄,不可批评,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甚至会伤失学习口译的兴趣,变的开始讨厌课堂。

在学习新的口译内容之前,教师应该先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事先预习,事先熟悉内容,这样学生在口译过程中心里有底,教师在学生口译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以鼓励,在学生口译结束之后,要进行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并且要让其他学生知道该学生的进步与勇气,而且进一步让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行为作出相同的肯定,比如大家鼓掌表示赞同等。

对于学生进步中遇到的一些阻碍现象,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口译中没有标准译文只有最佳译文,没有完美译文只有相对较好译文。这样学生们才可能遇到困难时候也不退缩,也会勇敢的面对困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进行以上方法激励,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口译过程中的优劣势,不畏口译的困难,从而产生强烈的口译动机,并且能够有的放矢地完善口译表现,对口译也不再产生恐惧,相反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

二、 调整教学策略,增强成就动机,提高学生的口译自信力

口译对学生来说,教师不要苛求学生的十全十美,只要对全部内容没有太大的影响,则不要打断学生的进程,让学生连续翻译下去。这样,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会觉得自己没有很大的错误,有信心翻译下去。在随后的评价中,教师要求其他学生就事论事,按照练习时候的编号来进行评价,多进行鼓励与表扬,不指名道姓地进行委婉批评,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慢慢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就需要,对自己的自信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 改革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译自信力

传统的英语口译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运用课堂学习到的口译知识与口译技能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口译实践活动,即使课堂进行口译现场情景模拟,也是同学们之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家都是熟悉的面孔,但是一旦学生面临陌生的人和事情,其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就会大打折扣,这说明学生的口译自信力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真实的口译实践。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口译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内实践课程与校外实践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有更多的亲身真实环境的实践机会,亲身感受真实环境下的口译压力与紧迫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译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自己的口译自信力。

英语口语学习心得范文6

【关键词】口语学习 心理因素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044-03

当代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硬、软件条件较十年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硬件方面,十年前学校只能为英语听力课配备简单的语言实验室,用的是老式的卡式磁带,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录、放语音资料十分烦琐。只有少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可以用到多媒体语言设备。 软件方面,十年前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不高,许多大学外语教学师资队伍中还存在着近一半的教师只具备本科学历,能够出国访学的老师更是凤毛麟角。但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英语学习的各种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例如,云南大学目前所有的英语教学都可以在具备音视频、投影、电脑、网络等条件的多媒体教室中开展。教师的整体层次提升很大,几乎实现了全体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还有很多教师具有博士以上学历,三分之二的教师有过出国留学或访学的经历。在学校具备了良好的硬软件条件的同时,学生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并没用因为条件的改善而出现明显的进步。笔者带着这个困惑,在实际教学中力图探求阻碍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因素,并试图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找到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教学对策。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研究背景

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分为英语读写和英语听说两个部分。从学生接触英语开始,由于受观念、设备条件、考试、师资等多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英语读写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口语的训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英语四六级的改革、托福、雅思等语言测试体系加大了对学生口语方面的测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生活中诸如旅游、社交、工作及个人素质等各方面对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需求也逐日增加。这些变化促使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语言学,古往今来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内外有大量的语言学家在从事着包括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语义、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运用语言学等方向的研究。许多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如英国的Halliday、美国的Chomsky、吕叔湘、胡壮麟等为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外语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这项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主要的语言学理论也多由外国的语言学家提出。在我国,很长时间以来外语教学的研究相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还是落后很多,甚至有学者认为教学的研究不属于科研的范畴。而且很多英语教学的研究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研究,受众面相对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语言层面上的对外交流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各所大学加强了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的设置,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2002年《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创刊,大学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步上了正轨。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由世界知名语言学家Rebecca Hughes,Michael Rost,Phil Benson,Zoltan Dornyei等编写的书籍包括《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口语教学与研究》《应用语言学实践系列――听力教学与研究》《自主性研究与教学》《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动机研究与教学》等。2012到2013年上海外语出版社翻译

――――――――――――――――――――――――

* 云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青年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调查研究及教学对策

出版了一套国外知名学者编著的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包括《语言学习动机/世界知名语言学家论丛》《语法学习与教学》《词汇学习与教学》《语言测试》《任务型研究――表现评定与教学法》。此外,国内的束定芳教授等知名教授也做了许多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些书籍和论文为理论与实践搭起了桥梁,也为本次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发现虽然目前对于大学英语的研究已经朝着一个应用型的方向在发展,但众多的研究中缺乏实例和数据,很多研究虽然分析透彻但仍然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而没有数据的支持。本次课题希望通过多种手段和教学实践,充实应用语言学在学生层面上的实例分析,调查出大学生尤其是云南地区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心理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本校、本地区大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为语言教学研究贡献更多的素材。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观点

1.研究内容

调查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背景、心理、方法;分析这些背景、心理、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的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2.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联系,运用科学测试、问卷、课堂教学、访问、录音等各种手段收集了1000名以上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做了科学分析。结合语言学中关于动机、心理、任务、测试等理论研究,归纳出适合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对策。并将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把分析结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用对比的方式评估实验效果。

3.研究发现

经历6~10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呈现出多极化、多目标性等特点。多极化主要是指由于学生受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环境、不同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水平即使在同一班级这样的小环境下差异也十分明显。而且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还呈现不一样的分级。多目标性指的是大学生在拥有了丰富的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之后,对人生观、世界观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学学习目标明确,有的同学则还在探索当中。多极化和多目标性在英语口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的心理,并从中找到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方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经过历时近三年、针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近1347名全日制大学本科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观察和实验后,笔者发现大学生并不排斥英语口语学习。93%的同学赞同流利的口语体现一个人的素质,而且口语学习不仅对考试有帮助,对旅游、日常生活、今后的工作都很有用。针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开口说英语的问题,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以前不开口,现在也不开口。存在这种心理的同学约占调查人数的13%。这部分同学始终不开口主要是由于在中学阶段口语练习比较少。有的地方中学老师根本没有教过音标和正确的发音方法,使得同学们即使很喜欢英语,也因为发音差而不愿意开口。此外,词汇量缺乏,无法找到恰当的词汇或句型,加之自信心缺乏,导致没有勇气开口说。久而久之,逐渐养成了只听不说,或不听也不说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过来。

第二,以前不开口,现在想开口。存在这种心理的同学占了所调查人数的72%左右。一方面,在中学阶段,老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主要讲授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为了应付高考,同学们也多把精力都放在了读写上。开口的机会不多,让多数学生逐渐习惯了“哑巴英语”,而到了大学以后,考试压力减小了,英语课型丰富,口语练习的机会大大增加,方式也多样化。许多同学开始希望在大学阶段通过锻炼,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开始形成自己与他人的对比。羡慕是这部分学生的一个主要心理。这些同学往往羡慕那些能使用英语流畅交流的同学,认为口语好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羡慕是一种因喜爱他人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能达的一种心理。这种心理可以转变为一种行为动力。羡慕让学生注意观察、模仿,从而促动了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此外,现行的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测试,大部分学生到了不得不开口的地步。虽然开口的心理障碍仍然很大,但课堂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机会,逐渐让同学们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问题依然严峻,这些同学因为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口语训练,存在语言组织时间长、词汇匮乏、从众心理、聚光灯效应等因素,让同学使用英语时觉得困难重重。要么是错误太多影响理解,要么是想法简单不够深刻。这些因素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徘徊在开口与不开口之间。这部分同学所占比例最大,教学中尤其应该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发挥积极的心理因素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三,以前常开口,现在不想开口。大约6%的同学表示,进入大学后不再想说英语。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兴趣的问题。中学时一部分同学常常参加英语角,他们觉得和同龄人交流很有趣。可现在听说课常常碰上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便不想开口了。其次,是怕出丑的胆怯心理。这是影响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开口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同学之间相互熟悉,出错了也不会让他们觉得担心。但进入大学后,学生层次差别大,个人生活阅历、阅读量等大不相同。一些观点或错误的表达往往引起他人的嗤笑。与羡慕不同,胆怯让人退缩和回避,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还有是动力的问题,有的同学以前曾为了进入好的大学认真努力地学习,但进入大学后却失去了明确的学习动力。加之大学老师没有中学老师那样严格,不要求背诵、默写等。一些同学变得越来越懒,英语口语课上能躲就躲,课后自学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

第四,以前常开口,现在更爱开口。约9%的同学有强烈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这部分同学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基础好、性格开朗、喜欢主动和人交流。这些同学表示很早以前就喜欢英语了,虽然中学阶段课堂上说的机会不多,但课后这些同学喜欢参加英语角,喜欢和朋友或外国人用英语交流。到了大学后,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校园里有英语协会、英语角等,留学生也很多,有专门的口语课程,说英语的机会比原来多了很多。加上经历逐渐丰富,说的内容也越来越有深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交流。此外,调查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爱开口的这部分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示自己的口语学习受老师和美剧的影响很大,喜欢模仿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三 研究的实用价值

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因素,找到一些有效的学习对策,帮助大学生克服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提高课堂、课外学习的效率。研究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提高英语口语学习的能力。

第一,针对中学阶段严重忽略口语学习的情况,笔者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调研,调整中学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试制度。适时加大口语练习的力度。尤其是加强语音方面的练习,因为一旦错误的发音习惯养成,很难在今后的学习中改正过来。

第二,词汇量的问题是老师和同学需要共同努力的方面。一方面老师在词汇输入时应注意选择与生活、学习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例句要贴近大学生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被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分专题的词汇输入效率最高。例如,在讲艾滋病专题时,诸如免疫系统、传染、病毒、防御、体检、生活习惯、症状、病例等数百个词汇可在这个专题下输入。谈完艾滋病后,话题又可转为对普通病症的讨论。实践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词汇会被重复利用。词汇学习的效率大大高于单个词汇的死记硬背。从同学的角度讲,重复使用词汇、短语和句型是一个痛苦但十分必要的过程。需要同学们花时间、精力来大量积累。

第三,针对兴趣性的问题,老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尽量找到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话题。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喜欢音乐、电影等形式。虽然课堂上没有大量的时间听音乐、看电影,但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再安排课堂上做相关讨论。此外,课堂形式也应丰富多彩,学生的演讲、表演、情景对话、游戏、反馈等形式的使用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针对学生的惰性,老师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让大学生有进了大学就不需要学习的心理。对此,老师也要指导学生利用好课外时间,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做调查报告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例如,笔者在教学中曾布置过一个职业调查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外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份职业做调查,内容可涉及行业入门标准、薪酬、工作内容、该行业知名企业公司的相关信息等。此次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调查内容丰富多彩,角度不一。在课堂陈述、讨论或辩论时,无论是说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兴趣都不错,整体效果很好。此外,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重要,通过推荐书籍、电影,以及讲述一些老师的亲身经历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 总结

本次研究的价值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上,心理因素可以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为什么要学口语以及怎样学好口语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实际运用中,本次研究结合教学,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较为科学地分析了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本调研涉及到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多所云南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所收集的数据可以反映云南大学乃至整个云南地区学生层面上英语口语的学习情况。研究的结果可以直接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对云南大学等多所院校的英语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地处边疆,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地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Hughes.外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英〕德尔涅伊.动机研究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英〕本森.自主性研究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英〕德尔涅伊.语言学习动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