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社会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1
2016年5月17日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社科基金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基金,高校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阵地。NSSFC是NationalSocialScienceFoundationCommittee(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缩写。NSSFC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简称。高校是NSSFC项目的主要获得者,占资助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年度项目高校系统占比更大,占五分之四左右。2015年,高校系统年度项目(含青年项目)共立项3287项,占总立项数3777项的87%。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高校在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表现为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1]对NSSFC项目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要进行研究假设与数据选择,其次是数据整理与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假设与数据选择
为了研究NSSFC项目数量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首先,进行研究假设,即假设高校获批的NSSFC项目数量与其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然后,收集研究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系数公式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年度项目是NSSFC项目的主体,本课题选择NSSFC年度项目(含青年项目),作为NSSFC项目研究样本。因为从2013年起,国家社科基金原年度项目分为年度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两类,青年项目首次单列。为了保持统计数据的前后一致性,本研究所述2013年以后的年度项目均包含青年项目。根据查找的资料分析,综合比较国内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排行榜的研究数据,发现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数据最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第一,由于本课题中的NSSFC项目具有本土化的特征,而国外大学评价组织提供的数据库中,极少有涉及到与我国NSSFC项目的相关研究。第二,我国国内的研究如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提供的高校排行榜主要针对世界知名大学,涉及的中国高校相对比较少。因此,选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数据和高校获批的NSSFC项目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具有相配性、代表性、可得性和可行性。
二数据整理与分析计算
(一)数据整理
根据2014年研发的“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2]以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统计的2011年至2015年这五年获批的NSSFC项目数据,整理出研究样本数据。由于篇幅所限,只列出前100强数据,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获批项目年度总和、五年总和列出来填入统计表中(为了节省篇幅,此表在此省略),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并将这些高校分为不同类别,即理工、师范、文法、综合等四大类计算分类相关系数,而农林、民族等类型由于数据比较少,在计算分类相关系数时均列于其他类型中。
(二)计算分析
根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据,应用前面列出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了节省篇幅,计算过程省略,计算相关系数直接使用Excel表格中的统计函数等软件进行),计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对应的“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五年总计的相关系数为0.77,接近0.8,表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接近高度相关,如果剔除个别特殊数据,则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高度相关。此处特殊数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北京大学由于获得比其它高校更多的资源,即使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比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少,也不影响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部分理工类高校专心致志发展其理工科,对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去刻意发展,所以,部分理工类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比较少,但由于这些理工类高校有数学等学科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管理工程等学科,通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等项目,提升了这些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三是部分特殊类型高校,如民族类、农林类、财经类等高校,由于情况特殊,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与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完全一致。基于这种考虑,考虑到不同类型高校可能的区别,本研究分年度分类(理工类、师范类、文法类和综合类)计算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列于图1如下:计算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对应的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或接近高度正相关,其中:理工类、师范类、文法类和综合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对应的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特别是17所师范类和7所文法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对应的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之间,无论是年度分类还是五年合计分类均为高度正相关。因此,除个别特殊情况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对应的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关系十分稳定。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与对应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分析可知,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与对应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之间为显著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关系,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这种正相关关系比较稳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与对应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之间为显著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关系表明,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之间具有良性互动关系,即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获批更多的NSSFC年度项目;反过来,高校获批更多的NSSFC年度项目对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二者良性互动,对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师范类、文法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分值与对应的高校获批的NSSFC年度项目数量之间,无论是年度分类还是五年合计分类均为高度正相关,且五年合计分类相关系数比年度分类相关系数更大,说明五年合计数据对特殊情况具有减轻或剔除作用,师范类、文法类高校在成功申报NSSFC年度项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二)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课题组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地方社科基金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社科基金项目,特别要加大国家社科基金向中西部高校的倾斜力度,不断提升中西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第二,建议在国家和地方社科基金中,出台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政策,利用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出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培养出高素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第三,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多种形式的联合社科基金政策,鼓励高校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投入,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茂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5):45-58.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2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01-02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 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 Bauti 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戈文鲁.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0,(6):22.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3
一、考试内容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
与大多数以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传统考试不同的是,具有人文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的考试内容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考试同样如此,不应当是考查非理智知识和认识堆积的程度。
二、题目形式应以开放性的主观题为主
开放性的主观题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和已有答案的限制,一方面给予考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场所,考生可以通过这类题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态度等。另外,主观题比如论述题,它是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能够直接反映考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创造性、逻辑思维、文字表达、综合和评价等能力。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现成答案和唯一答案,教师无法划范围,考生无法临时抱佛脚,不得不放弃对书本的依赖,养成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习惯。考试所得到的必然是考生最真实的状况。
三、考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罗素曾经提出过对教师的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教师应当设计考卷,这些考卷只有在机敏地领会书中的要点之后才能答出。”[3]考题要具有探究性,那么考试则要更加注重和鼓励学生对本学科相关问题进行开放性思考,使考试不再只是个简单的知识再现或程序再适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向未知领域发现的过程。试题的设计应当让学生在回答或解决试题中的问题时经历一定的探究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不同探究行为,鉴别其能力水平。
四、考试内容应强调考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考生能够发挥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首先,使考试从设计开始就不是远离学生的,学生在考试时能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习得成果接受检验。“我们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创造潜力的、有可能完成的创造活动……如果一次又一次遭受这样的打击,学生原有的创造热情包括创造的潜能将因此而丧失,最终成为一个自卑和自暴自弃的人”[4]。的确如此,有选择,才有创造。对于考试而言,考试内容往往只是一张试卷而已,考试的内容未必是每个考生最擅长的东西,对于某个方面也许A考生擅长,B考生不擅长,这样的考试内容对于B考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他丧失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试题的设计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所有考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五、试题应反映不同学科的本质属性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指出:“试题应当反映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5]这不仅是对试题的要求,而且是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教学也应当反映学科、专业的内容和要求”[6]。学科不同,考试的目的则不同。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教育目的,有不同的培养目标。“高校应鼓励教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从深入、确切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7],选择反映不同学科本质属性的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的目的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涵养精神、启迪智慧、塑造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这个考试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具有人文性的考试内容为前提。
参考文献:
[1]UNESCO.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ISCED1997[EB/OL].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1997)[2009-4-27].http://unesco.org/education/information/nfsunesco/doc/isced_1997.htm.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
[3]罗素,伯特兰.教育与美好生活[M].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203.
[4]姜国钧.创造教育三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7(7):31.
[5]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6.
[6]朱莉萍,杨锦瑜.一份研究生入学试题引发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46.
[7]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6.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基金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LKS[2013]49号)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2c222)。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新疆大学
主办单位:新疆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2820
国内刊号:65-1034/G4
邮发代号:58-1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5
英文名称: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主管单位: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海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1710
国内刊号:46-1012/C
邮发代号:84-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人文社会科学范文6
关键词 科研数据 数据管理 人文社会科学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e-Research概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科研范式朝着数据密集、跨领域合作的方向不断前进。在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领域,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树立实证观念和数据意识成为研究人员的必备素养,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成为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文社科数据主要包括民意调查、投票记录、家庭增长与收入调查、社交网络数据、政府统计数据和指标,以及衡量人类活动的地理信息数据等。然而,大量的数据却未能得到有效管理。据PARSEInsight项目对全世界跨领域的1270名科研人员处理科研数据模式的调查,81%的科研数据被存放在科研人员自己的电脑上,并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进行分享。随着数据的不断累积,保存和分享就会越来越困难,同时还存在遗失与格式变化的风险,加强数据管理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数据是信息资源的一种类型,图书馆作为信息保障机构,开展数据管理是应尽之责。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稳定存在的机构,有必要的人员、设备和经费保障,同时,馆员拥有信息管理的专业技能,在数据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而言,面对人文社会科学在e-Research环境下的快速发展,如何吸取国外经验,开展数据管理,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 北美人文社科数据管理的现状及其特点
从1946年埃尔莫·罗珀(Elmo Roper)创办世界上第一个社科数据管理项目——罗珀民意研究中心(The Roper Center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至今,北美已建立了众多的人文社科数据管理项目,为我国开展数据管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项目,分析其特点。
ICPSR:政治与社会研究校际联盟(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于1962年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建立,采用会员制,至今已有700余家会员机构。其目的在于收集、保存社科研究数据资源,并提供数据再利用;通过用户辅导,使研究人员在量化研究中能有效运用数据。目前,ICPSR收录6300多个研究主题的50多万件数据资料,包含数据的原始文件、描述文件及相关文件档,部分免费使用,部分仅限会员使用;同时,收集了63000多件引用其数据的文献,这些文献相互关联,供研究人员二次使用时参考。ICPSR采用DDI(Data Documentation Initiative)元数据标准,其数据被所有主流搜索引擎索引,使得数据更易被发现,从而扩大了数据的影响力。
SSDC:斯坦福大学社会科学数据与软件中心(Social Science Data and Software),隶属于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社会科学资源中心,着重收集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数据,并为师生提供数据采集、数据监护、数据保存等服务。SSDC的数据主要来源于ICPSR、Roper和光盘数据库;提供SPSS、SAS、Sta-ta等社会科学数据分析软件,同时,在研究人员的不同研究阶段提供相应服务,如数据分析软件的选择与辅导、协助数据处理及数据修改、数据格式转换等服务。此外,SSDC提供的DEWI(Data Extraction Web Interface)系统可供研究人员在Web界面直接提取该中心数据资源中的数字型数据。
ARDA:宗教数据档案协会(Association ofReligion Data Archives),成立于1997年,隶属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社会学系,受该大学和莉莉基金会(Lilly Endowment)等机构共同资助。ARDA旨在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记者和宗教团体收集高质量宗教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全球最重要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目前有750余个数据集,主要是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在数据检索功能方面,ARDA提供检索、分类浏览和题名浏览等功能,同时,推荐最新数据和使用最多的数据;此外,还提供GIS数据分析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免费下载SPSS、Stata、Co-debook等不同格式的数据。
CPANDA:文化政策与艺术国家数据中心(Cultural Policy&the Arts National Data Ar-chive),于2001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和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建立,旨在采集、归档和保存高质量的艺术与文化政策数据,促进数据公开与平等利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再利用,促进知识创新。CPANDA目前收录250余个数据集,以调查数据为主,提供题名浏览和主题浏览功能,同时提供布尔逻辑检索;此外,还提供在线分析工具。用户可根据需要,免费下载SPSS、Stata等不同格式的数据。其元数据标准采用。
Abacus: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等四所大学图书馆共同建立的社科数据管理项目,成立于1972年,是ICPSR、Roper的会员。数据广泛来源于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私立机构、商业数据公司,以及其他数据管理项目等,目前共有1600余条数据集,分为农业、考古、经济、司法、教育等30个主题,采用会员制方式提供利用。系统提供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和多途径浏览功能,同时,还提供GIS和Nesstar数据分析工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还设置GIS数据实验室,供师生进行数据分析。
从上述几个项目来看,北美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从数据属性层面上看,以上项目所收录的数据学科范围覆盖广泛,基本上涵盖了人文社科的各个学科门类。既有综合性的数据管理系统,如ICPSR;也有单一学科数据管理系统,如ARDA;且数据的管理方式多以数据集为单元。从数据类型上看,大多以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为主。在数据来源方面,既有本单位研究项目产生的数据,也有其他研究人员或研究机构捐赠的数据、科研资助机构指定监护的数据、购买的商业数据、政府机构的数据等,来源广泛。
(2)从交流合作层面上看,各项目机构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有同一单位内图书馆同其他部门的合作,如CPANDA;也有图书馆同行间的合作,如Abacus;还有多种不同性质机构间的合作,如ICPSR。
(3)从项目标准化建设层面上看,以上几个项目的元数据标准多采用DDI,有利于项目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扩大了数据的影响力。
(4)从技术层面上看,在数据检索方面,均同时提供检索和多途径浏览等功能。在数据信息揭示方面,除提供原始数据,全部或部分地提供元数据、数据说明文件、数据分析结果。在数据利用方面,以开放或半开放的方式提供原始数据;采用会员制服务方式的多为半开放方式。在数据分析方面,均提供数据分析工具,以方便研究人员对数据的分析与再利用,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3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项目,但是这些调查数据大多掌握在项目组,互不共享,导致了数据利用率低下和大量重复调查,延缓了学术进步。进入21世纪后,受国外数据管理的影响,我国的人文社科数据管理逐步得到重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已着手规划、实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CSSOD)、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社科院的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以及教育部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建设的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等,如表1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起步晚、规模小,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1)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在国家层面,除教育部提出了建设人文社科数据平台的指导性政策外,其他部委尚未见到类似政策;在机构层面,仅复旦大学等少数高校提出了数据管理发展规划;作为数据管理重要推手的科研资助机构和出版社均未提出完善的数据管理政策。
(2)缺乏系统的标准规范。除中国人民大学明确采用DDI元数据标准外,其他项目的元数据标准、数据资源的分类体系、标引规则、数据的选择与清理标准、格式转换与长期保存、数据引用规范等均缺乏明确的规定,对今后项目间数据交换与共享造成了障碍。
(3)学科范围狭窄。目前的数据管理项目主要局限于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且多为社会调查数据。
(4)缺乏有效的合作。从已有项目来看,除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同国外建立了合作关系之外,国内各项目间尚缺乏有效合作。
(5)图书馆参与度低。同国外图书馆广泛地参与数据管理项目相比,我国除复旦大学图书馆参与了该校人文社科数据中心的建设外,其他高校的相关项目均缺乏图书馆的有效参与,导致人文社科数据资源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形成分立状态,给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增添了障碍。
在存在诸多不足的同时,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中国人民大学同ICPSR的合作,使其成为ICPSR的中国节点。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社科院在数据库中,引入GIS技术,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专题数据库。
4 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的发展策略
4.1 制度层面
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推动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良好发展的必要前提,包括政策和规范两个方面。
政策是实施数据管理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应在国家、科研资助单位、出版社和机构四个层次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政策。在国家层面,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并使之成为完整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其他相关部委亦可参照提出相关数据管理政策。在科研资助单位层面,我国的各级各类科研资助单位可参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数据管理模式,提出相应的数据管理政策。学术期刊出版社在数据管理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研究,在50种高被引期刊的数据管理政策中,88%的期刊均要求作者公开数据,有的要求附上必要时可以提供数据的声明,有的则要求将数据提交至公开典藏库中。因此,我国相关出版社亦可提出相应的数据管理政策,要求作者将论文所涉数据提交至指定的数据管理系统中。在机构层级,复旦大学在其《“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建设校级人文社科数据中心,可作为其他院校的参考。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具有机构稳定、资源密集、人员专业等优势,是实施数据管理的最佳部门,上述四个层级的数据管理推动部门,均可在数据管理政策中以指定或委托的方式明确要求图书馆或图书馆组织(如CASHL)承担具体的数据管理任务。
规范是数据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应具有完整的体系,包括数据的采集原则、鉴定标准、数据格式转换、元数据标准、长期保存、数据引用格式等。我国图书馆界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部分规范可直接应用于人文社科数据管理之中。此外,人文社科数据管理规范的制定,应根据人文社科数据的特点,加强同数字图书馆已有规范的衔接,以便数据的互通与共享。
4.2 规划层面
数据管理的实施,宜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共建共享”为原则。在我国,高校和社科院系统是人文社科数据的主要生产与消费单位,因此人文社科数据管理的规划应以这两个系统为核心。在高校系统,CASHL作为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资源中心,可将数据管理纳入其建设规划之中,在教育部领导下,依托现有的组织体系,统筹规划各大学的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在社科院系统,可由中国社科院图书馆统筹规划各地方社科院的数据管理;其他科研机构可作为会员加入社科院数据管理系统之中,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CASHL和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可进一步合作,从而建立我国一体化的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平台。有必要指出的是,人文社科数据类型复杂,在规划过程中,可根据数据特点,设立一些专题性的数据管理中心,如中国社科院建设的GIS数据管理平台。
4.3 机构合作层面
合作是北美人文社科数据管理的显著特点。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在机构合作方面应在指导机构和实施机构两个层面展开。在指导机构层面,国内主要人文社科科研资助部门间应加强协调,共同提出我国数据管理的远景规划,组成指导联盟的核心;权威出版社作为数据管理的重要推手,亦应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在实施机构层面,我国当前的合作局限于机构内跨部门的合作,如高校内不同院系间的合作。北美的实践表明,图书馆作为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实施机构,应积极加强同校内外的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以及图书馆同行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的发展。
4.4 建设与服务层面
数据资源建设与数据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建设是手段,服务是目标,二者密不可分。图书馆应将人文社科数据资源建设纳入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其建设内容包括数据回溯、数据监护和数据导航三个方面。数据回溯是对已有数据进行采集、鉴别、保存并提供再利用;该项工作可以结合当前研究所需,对已有数据进行回溯建库;对那些遗失风险较大的数据,应予优先回溯建库;对重要研究项目或权威学者的已有数据亦应优先回溯建库。数据监护是对当前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以利于研究的验证,同时也通过数据共享方式,避免重复研究。数据导航是对网上数据管理项目进行采集、分类并提供检索、利用,从而方便研究人员快速获取所需数据资源,该项目可纳入我国CALIS网络资源导航子项目进行整体建设。
数据服务主要包括数据保存服务、数据发现与获取服务、数据咨询服务。数据保存服务应同数据监护工作相结合,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保存空间,并提供长期保存服务。数据发现与获取服务则是在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帮助研究人员从本机构内外获取所需数据资源。数据咨询服务是根据研究人员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管理咨询服务,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数据处理与数据修改等服务项目,它是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新发展;数据咨询服务可在科研伊始即嵌入其中,为科研团队提供数据管理规划及数据收集、加工、保存、、长期保存服务,从而融入科研活动之中,成为研究人员的科研伙伴。
4.5 技术层面
主要涉及元数据标准、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模式,以及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技术研发等方面。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有助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DDI元数据标准在人文社科数据管理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公认的标准,应作为我国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元数据标准的首选。在数据管理平台的选择上,开源软件因其免费、开放、弹性、自由传播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北美使用较多的这类平台主要有DSpace、Fedora,以及结合二者优点的DuraSpace等。图书馆应将数据管理平台与其他资源管理平台进行集成,为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资源服务。在数据库建设模式方面,需考虑同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关系。国外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模式,集中式是在原有的机构知识库中增加数据管理的功能,如麻省理工学院的DSpace@MIT项目;分散式则是将数据管理系统和机构知识库分离,单独建设,如爱丁堡大学的数据管理项目DataShare同其机构知识库Research Archive分开建设,二者在收录对象、系统功能和建设单位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我国高校在人文社科数据管理实践中,应结合本校、本馆实际,综合考虑数据产生量、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建设模式。此外,在技术层面上还应积极采用新技术,使研究人员能便捷地获取、使用、分析数据,提高数据利用率,并扩大其影响力。
4.6 人才培养层面
学科馆员长期从事学科信息服务,对学者的数据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是从事数据管理的最佳人选。图书馆在数据管理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对其进行数据管理技能培训,将其培养成数据人文学者,使之成为图书馆和e-Research之间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借鉴ICPSR经验,将数据管理纳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通过文检课、信息素养讲座、暑期班等途径,加强数据管理的宣传、推广与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数据管理意识和数据使用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展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