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

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范文1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仿写训练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语言表达。表达的基础是积累语言。而积累的基础是理解运用语言。新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学段目标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其中的课文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脉络清晰,词汇丰富,语言优美,是值得学生模仿的范文。这是随文仿写课题最现实的意义之一。

教师是“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让学生迁移什么?实践什么?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教材教给学生什么?这是语文随文仿写课题实验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确立随文仿说、仿写的训练点,既要依据课标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也要关注教科书编者的意图。下面我以二年级上册为例具体说说在低年级如何确立仿写训练的点。我认为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四个关注:

一、关注课文中的新词语

根据课标要求中不同学段的侧重点,第一学段主要是字、词、句的教学;第二学段主要是词、句、段的教学;第三学段则主要是句、段、篇的教学。教学时不能盲目拔高和“越位”,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主要关注的应该是词语和句子的教学。教材中陆陆续续地出现一些新的词语,如,《坐井观天》一课中的“无边无际”,《酸的和甜的》一课中的“迫不及待”,《北京》一课中的四字词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川流不息”等词语。教学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重点理解,并通过仿说、仿写的训练实现对这些词语的掌握,达成教学目标。

二、关注课文中有特点的词语、短语

除了新出现的难于理解的词语外,教材中还会逐渐出现有特点的词语。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中出现了大量的叠词:“绿绿的、细细的、弯弯曲曲的”,《窗前的气球》一课中出现“静静地、呆呆地、摇摇摆摆地、叽叽喳喳地”,《父亲和鸟》一课中出现的“雾蒙蒙、浓浓的、热腾腾”等。这些词语中有单个字叠加的,有ABB式的和AABB式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生动、优美,更是汉语文化中亮丽的特点,因此,教学中围绕这样的词语进行仿说、仿写训练是很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词语,而且可以拓展学生在生活中或阅读中读到的类似的词语,达到真正意义的积累。

随着教材的学习,还会慢慢出现一些有特点的短语,由此构成的句子非常精美。如,《难忘的日子》中就出现了很多表示“怎么样的干什么”的短语,如,“高兴地点头、仔细地看、亲切地问、紧紧地握住、顺利地打出、兴奋地走、赞许地再次握手、沉着地操纵”,《红领巾真好》一课中出现的表示“什么样的什么”的短语:“机灵的小鸟、翠绿的树苗、蓬松的羽毛、崭新的木牌”,教学中要把这样有特点的短语作为训练点,并通过对比阅读去发现不同,让学生初步感受“地”与“的”的区别。

三、关注课文中语句的特点

句子是有其特点的,有的是一种句式,有的存在意思的关联,有的使用了修辞手法等等。通过关联词连接起来的,如,《植物妈妈办法》一课中两次出现“只要……就……”,《我是什么》一课中三次出现的“有时候……有时候……”。《清澈的湖水》一课中的比喻句“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挑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秋天的图画》中的比拟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像这些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学生初次接触,需要作为仿写训练的重点。在学生仿说仿写过程中,就能慢慢地去感受语言的特点,并在模仿中进行、创造,进而学会运用语言。

四、关注课后题中的编者意图

如,《我们成功了》一课,在课后习题中有三句话“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要求学生读一读。如果不仔细看,就以为读一读就可以了,但三个句子在内容上相同的特点是说明什么地方,怎么样,我想这应该也是教科书编者要传达的意图。再如,《称赞》课后安排的用“一( )比一( )”的格式说短语训练,《回声》课后安排的抄写句子: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则是引导学生学习引用人物语言时标点符号如何使用。只有研究了编者的意图,才能较好地设计教学的目标。课后题中编者特意安排的必然是教学的重点,即仿说、仿写的重点。

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范文2

一、抓住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关注生活创写童话

童话最突出、最根本的特征是幻想,而少年儿童恰恰最喜欢幻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幻想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从实际生活捕捉材料,编写童话,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让他们在编写童话的世界里受到高效教育,得到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有位小同学,看见班上大多同学都很爱护公物,用了两年多的课桌仍光洁平滑,但也有个别同学用指甲抠桌子,用刀刻桌子,结果桌面油漆脱落,出现印痕,于是他就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桌子和椅子》。这个童话故事赞扬了爱护公物的行为,批评了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大家读了很受教育。因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启发他们想象和思考,他们创编的灵感就会“泉涌”而出,都能即兴创编故事,并在结尾处说出一个简单道理,使作文不仅成为思维、表达能力训练的窗口,而且成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根据儿童喜欢玩具的特点,巧用玩具编写童话

对于儿童来说,玩具是他们的宠物,是他们的上帝。他们为了得到喜爱的玩具会想方设法,为了保护自己喜爱的玩具更是绞尽脑汁。他们为了某一喜爱的玩具,有时甚至会跟同伴吵闹乃至打架。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哪个小朋友不喜欢玩具的。喜爱玩具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里比较孤单,一个人在家有时会抱着玩具玩上一整天,有时会把玩具当小孩、当病人……总之想法稀奇古怪。如果能根据他们的这些爱好,引导他们编写童话故事,他们是乐意的,是有极大兴趣的。苏教版第五册第八次习作就是两个相同的熊猫玩具,只不过是一大一小而已。同学们读了书上的例子后想象力可丰富了:有的想象大小熊猫在讲故事比赛,有的想象小熊猫不讲卫生,大熊猫妈妈教育小熊猫等等。当老师要求学生把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和同桌一起编写童话故事时,课堂的气氛可活跃了,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之后,一个一个有趣的故事使你简直不能相信是从十来岁的孩子想象出来的。

三、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紧扣范文仿写童话

模仿是儿童的最初学习形式,任何人的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学生学写童话作文也不例外,初学习作的低中年级的儿童正是扶栏学步的阶段,指导学生作文从仿写童话起步,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此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正如茅盾先生所说:“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我们提倡儿童仿写童话,用意不在刻意模仿,而在于加入儿童的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例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课后,让学生再想想,除了在瓶中放石子外,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瓶里的水呢?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踊跃,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根吸管吸水;有的说乌鸦可以将瓶子斜靠在旁边的大石头上,让水流出来;还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片叶子,把瓶里的水倒在叶子上喝……学生在改编童话的过程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口头练说之后,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加以整理写下来,初步学会完成口头语向书面语转换的训练。起初阶段,可能有个别学生会出现大同小异或雷同的现象,这也不足为怪,不能因此而责怪学生,这就像自然界中植物的种子一样,在最初的发芽阶段,都是两片叶子,天长日久,他们吸收了阳光雨露长大后,就会千姿百态。关键是要让学生有兴趣,敢动笔,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和最高的奖赏。

四、结合儿童好奇、爱问的天性,围绕课文续写童话

苏教版中年级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小稻秧脱险记》《蒲公英》《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等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一定的哲理,童话因素多,富有情趣,结尾又往往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孩子们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此时,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我们可以为他们架起一个支点,让他们的想象有所依托,趁热打铁地进行续编。学完一个童话故事后,我让学生再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去编一个故事,故事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也可以借助童话故事书,让自己所编的故事中的“人物”上天入地,让故事中的“人物”说同学们想要说的话,第二天,利用时间对学生所编的童话进行检查,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组讲、同桌讲、前后桌讲、好伙伴讲……教师对于讲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结合习作进行教学,让他们在习作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只要持之以恒,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发潜在的潜能,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范文3

一、结合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积累词语并连词成话

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是生字的教学,低年级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同时,也要求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而积累词语,是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基础。我们知道生字不能离开词语,词语又不能离开句子。而有的生词连起来就是课文的梗概,有的生词连起来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把部分生字,词语串起来说完整的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真可谓一举多得。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时,等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就可以结合拼音、识字、识词进行说句子训练。可以看拼音说句、用词说句、补充说句、看图说句等学说方式。当然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语说话,例如,《囫囵吞枣》一课中有“热情”、“接待”、“吃梨”、“抓起”、“有益”、“若有所悟”、“肚子”。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词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既训练了学生用词说话能力又明白了主要内容,之后再让学生写下来,可谓早期的“缩写”训练。再如复习时,把几课的生词放在一起,让学生连成一句话,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施展,各种新奇的想法冒出来并跃然纸上。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也由此变得生动起来。

二、读文得法,趣中仿写

对于初涉作文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是一个很有效的捷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好多好词好句,名家名篇,而且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写法相似,非常适合学生进行仿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计运用课文词语,运用课文句子,运用课文句群,运用表达方法和调动以往积累的练习。这种表达练习可以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者写一段话,可以创设新的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话和写话,还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话写话。比如:二年级的课文中像《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看雪》等文中,都有很多的好句段,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着说一说,练一练。总的来说,就是学生每学完一课,就有一些新的词语,句子,读写经验等“进帐”。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适当渗透一些写作的小方法,比如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用了哪些好词好句。孩子们渐渐地有了些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生动的小文。

三、展开想象,插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加强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年级孩子对图画的感知力较强,看图写话能力亟待培养。在我们教学中随手即得的可利用的插图资源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新教材的语文教科书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是训练学生写话极好的素材。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让学生给书上插图配文。每单元的综合学习中的口语交际都配有新奇有趣的画面,可在交际之前先让学生写一写,想象一下,然后再进行交际,也使学生对交际内容有了一定的思考。这种图画既帮助孩子们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写话能力,使孩子们受益匪浅。

四、拓展课内,续编故事

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学生爱听故事并很容易产生编故事的强烈欲望。而低年级课文篇篇精美,故事性极强,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学生学完之后常常有很多话要说,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继续编故事,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故事的结局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学完《月光下的琴声》一课,孩子们说出了蜘蛛爸爸的想法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他会怎样给太太写信,或想象一下蜘蛛儿子长大后的情况,学生有的说蜘蛛儿子长大后成了音乐家,有的则想象他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各有特色。

植物妈妈有办法仿写范文4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方法应从教学的内容音、形、义三方面来阐述。

1.字音教学的方法。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方法还有三种:

(1)形声字找声旁

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若形声字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同音字),读准了声分就读准了字音,如:“递”、“柿”。若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声旁与形声字字音的比较,弄清什么不同,然后再读准形声字字音。如米──迷(声调不同),朱──殊(声母不同),回──徊(韵母不同)。

(2)音近字比较辨析

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如:“妈”、“蚂”、“骂”;有的是形近字,如:“巳”、“已”、“己”;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身”、“深”。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分析,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帮助记忆。

(3)多音字据词定音

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按义定音。如“几个茶几”,“还不还钱”。

2.字义教学的方法。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演示法

朱智贤教授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讲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教师在字义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记忆。对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插图、板画、模型、投影等来直观说明;对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用手势、动作、表情来演示。

(2)组词造句法

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简便方法。如教“认”的字义时,可让学生扩成词“认识”,再造成句子:“与人说话就算认识了。”像这种用字组词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叫组词造句法。

(3)联系实际法

也称举例说明法。如教“认”的字义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组成词语“认真”后,出示两份作业,一份写得认真,一份写得潦草,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不仅用了直观的方法,而且也联系了学生的作业实际,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4)结合课文法

这是随文识字最常用来理解字义的方法。如一位老师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更”字。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的3种不同的方法。蒲公英要靠风来传播,苍耳要靠动物来传播,而豌豆呢,只要太阳一晒就能传播。同学们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好,最容易?

生:豌豆的传播方法最好。

师:书上是用哪个字来说明豌豆的办法比其它两种好的呢?

生:更。

师:对呀,“更”就是越发,愈加突出的意思,所以我们读“更”字时,要突出它,读重音。

(5)利用规律法

古人用“六书”造字,确为一大创举。我们可利用造字规律教学字义。如象形字要抓住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点,用分析字形或展示实物图画的方法来揭示字义。如会意字要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手理解字义。例“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如形声字,要抓住形旁来理解字义。例“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6)比较辨析法

教形似的形声字与近义词、反义词均可用比较辨析的方法,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生字。一位教师在教小语一册《画》时,先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远──近”,“有──无”,“来──去”的意思,最后又用找反义词的练习,集中比较辨析三组反义词,效果很好。

(7)同义替换法

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认识同义词,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如学习小语一册24课《小山羊》最后一句“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同”组成的新词“一同”时,请学生用替换法,即换一个词语帮助理解,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用“一块儿”、“一起”等来替换。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变化多样,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从而又进行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教育。

3.字形教学的方法。

(1)笔画部件法

这是字形教学的最基本方法。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九──丿乙,先教学生念笔顺,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四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要用分析部件或分析笔画、部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字形。

(2)利用规律法

汉字的构成有规律可循。在字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构字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把无意识记变成有意识记。如一位教师教象形字“山”、“水”时,利用字形和实物的相似点学习字形。他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竖的画一条小河,连着画三座小山,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把小河演变成“水”字,把小山演变成“山”字,然后再按笔顺分析笔画,识记字形。

(3)儿歌字谜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如两则儿歌:“双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记我心。”“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辨,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

字谜:重逢(又见);好女子(娘);又在村中(树);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4)直观形象法

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但知觉不精确的特点,教师的字形教学中可运用直观形象法。如一位教师教“看”字时,手搭凉棚放在眼上方,向远处望,问学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纷纷说:“老师在学孙悟空看远方呢。”教师边写边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看”字,上面是一个“手”字,下面是一个“目”字。这位教师抓住字形的特点,身体力行地作直观表演,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字形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无意识记。

(5)形近比较法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将形近易混字,通过以熟字带生字辨析比较,区别异同。如学《难忘的泼水节》中区别“辛”、“幸”二字时,可以抓住“辛”、“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用“辛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沟通形、义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清楚地区别了字形,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