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职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我职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我职业总结

自我职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职业化素养教育;管理

护理作为一项服务性的职业,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程度直接影响她们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1]。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整体的职业素养则决定了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及医患关系的大背景下,护理管理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护士进行职业人格培训,使护士自身人格缺陷逐步得到补偿和纠正,从而接近或符合护士职业人格[2]。我院妇产科率先在全院实行护理人员职业化素养教育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发生在科室护理人员本身的典型事例,结合职业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引导护理人员树立职业化精神意识。

1.2 护理缺陷分析 每月召开1次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公布本月的护理缺陷,将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频次及类别进行分类处理,找出共性及差异性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1.3 典型病案讨论及分析 对科室重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护理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及专科护理水平。

1.4 责任护士查房经验总结交流 科室每月组织2次责任护士查房,并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首先由责任护士报告病人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其他人员提出护理措施,最后护士长做出总结。

1.5 自我管理考核 建立自我管理考核体系及自我管理考核内容,护理人员每天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重点总结本班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工作,形成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质量改进体系。

1.6 职业礼仪培训 聘请职业礼仪培训专家从护理人员的坐、立、行等方面规范日常的护理行为。

2 结果

通过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与管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提高至98%,护理缺陷由10%降至5%。

3 讨论

3.1 职业化素养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让每一位护理人员明白:职业不应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可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通过培训要让护理人员树立职业化意识、职业化行为、职业化精神,引导她们树立敬业上进的职业心态,懂得责任比职责更重要。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感,维持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护理查房、责任护士经验交流、典型病案讨论分析、本专业急救专业知识及技能竞赛,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业务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专科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3.2 进行职业化行为管理 有利于使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有效管理自我情绪,善于与他人沟通,懂得换位思考[3]。同时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白自己的言行和工作态度不仅代表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代表医院的行为。只有拥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才能提高沟通和协作的效率。

3.3 职业礼仪培训 可以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特征和外在魅力的以强化。完备的现代职业礼仪,能够充分体现对病人的尊重。护理人员优雅大方的仪表,规范的行为举止,健康得体的谈吐,能够更清晰的展现职业形象。

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素养教育与管理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拓展自身资源的内涵,开发职业发展空间,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是防范医疗纠纷的良好途径和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蒋小剑,蒋冬梅.长沙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14.

自我职业总结范文2

培训方法不应存在于培训师的喜好之中,而要基于学员的学习需求,顾及学员所在学校发展需要,遵循成人学习规律,结合培训内容类型探寻培训模式。

(一)以例释理

同伴的经验能增加学员对新知的认可度。培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进行新知识、新观点的传授,比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教学方式更利于让学员接受。培训教师做为引导者,给出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自主合作探讨,通过思维碰撞,共同寻求知识新规律,并在学员讨论基础上引导其总结新知、完善体系、上升理论。以例释理学习方式的起点是学员自我分析、自我探寻、自我推理,终点是学员自我归纳、自我寻求结论。这种方式有利于其观念的转变,促使其创新人格的生成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以研促学

让同一层次、同一类别,并有统一观点、统一目标的职业教育教师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能使培训时间更灵活、培训内容更深入、培训结果更实效。在培训中,课题研究是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受训者在任务中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培训任务必须通过正式的结题程序,结题的压力促使学员不得不对原有的理念进行批判性反思,重组知识,以便得出改进教育方式的新观点。做为课题参与者,将课题成果在实践教学中验证、运用推广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验证的过程就是学员自觉将成果内化的过程。

(三)以境启智

有效学习需要学员“听、看、做”等多感官同时参与,让理论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训练和验证。在各级有关职业教师培训文件中,均要求培训学员在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但在现实职师培训中,企业对职师培训积极性不高,高校和企业培训目的脱节。创建模拟现代企业,将企业要素融入模拟企业平台,是现代职业教师培训模式探究的新突破。职业教师在培训中可通过模拟现代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感知企业文化,熟知企业知识,强化企业技能,树立企业意识,预知企业发展。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建成的全国首家高仿真先进制造模拟工厂,完全能满足职业教师了解现代工厂所有管理、生产要素,使培训不需要依托企业就能达到以境启智的效果。

(四)以用促变

在职教培训中,承接产品加工,参与企业开发项目、企业托管、顶岗挂职等形式能使教师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提高。在实际运用中感知企业文化、丰富企业经验,不仅训练了职业教师熟知企业各种技能,还在职业教师过硬的技能基础上训练其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运用能力以及统筹管理的能力,从而改变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企业需求。

(五)以终为始

培训除了关注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外,更深层次目标是强调学员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加工、内化提升并转化为工作方式。终极目标是学员的行为改变影响到所在学校及单位同事,并在一定程度促使学校教学质量、同事工作方式产生改变。因此,培训结束是学员学习成果内化的开始;是学员将知识转化,付诸行动的开始;是学员所在学校教学改革转折点的开始。

二、总结

自我职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

追求职业成功,获取职业成功感,是每个在职人员的共同价值取向。在西方的学术文献中,职业成功就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所累积起来的积极的心理上的或是与工作相关的成果或成就”,而对自己职业发展获得成功的主观体验就是职业成功感。所以,职业成功感是一个人从事某一职业的内在心理需求。满足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既是长期安心从事该职业的动力与保证,更是激发创造力的前提。按照麦克雷格的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要挖掘自己潜能并展示自己才华的需求,每个人的从职行为也是在这样的潜意识支配下而努力的。但是,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使得整个需求链发生了断裂或错位,引发人的心理需求的失衡,导致心理上无形压力的增大。所以,职业成功感是人们快乐的最有效的催化剂。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他在其社会学习理论别强调人的认知对学习和行为调节的影响,认为人的认知即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判断,是人的自我调节得以持续的心理动因。他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即“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班杜拉的理论引导着个体不断去关注自己行为能力的信心程度,而不仅仅是关注自己所拥有技能的多寡与高低。他认定,只有当人们感到能胜任某些活动或判定自己在这方面是有能力时,才会产生内在动机。大量实证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自我评价高、信心强、喜欢挑战,常选择难度较大的任务,抗挫折的耐受力强,对理想更执著,成功率更大。班杜拉的研究结果还证实,不同的影响方式都能够提高和增强效能的自我知觉,亲身经历的行为成功在建立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效果要超过言语说服、情感以及替代性的影响。

保险营销人员所面对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很可能要承受比其他许多行业更高频率的挫折与失败。在不断遭到拒绝的情况下能否坚持下去,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自己拥有职业成功感?影响他们职业成功感的因素又有哪些?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成功感有何影响?这是许多心理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但目前这方面研究甚少。笔者试图通过一些调查,探索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功感之间的关系。如果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功感成正相关,就可以通过实施有效影响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职业成功感。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保险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福州市及福州周边县市的人寿、财产保险公司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样本对象主要为毕业2-3年的大、中专学生和从事财产寿险的展业营销人员。具体表现为性别分布主要是女性,占了62.80%,年龄主要是30岁以下,占55.10%,而工作年限在4年以下占71.00%,从事人身保险的占81.80%,外勤工作占了80.70%,职称尚未评的占了69.30%,学历也主要分布在大专以下学历,占总样本的83.70%,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的占了74.7%。

(二)测量工具

1、个人资料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收集性别、年龄、岗位、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单位性质等保险营销人员的特征变量。

2、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量表。这是根据凌文铨等人的《保险推销员(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修改而成的。经过信度、效度检验,表明量表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预测效度是理想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项目组成的构想模型对原始数据均有很好的拟合。该量表由32个项目、6个因素构成,即知识掌握、晤谈技巧、毅力、仪态、计划总结、前期准备。每一个项目均有8点评分等级,“1”表示“几乎做不到”,“8”表示“能做得非常好”。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3、职业成功感量表。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影响职业成功感的变量。分别由Kanungo(1982)的8个项目的工作重要性量表、Nixon(1985)的“工作权利”中抽取出的3个项目反映工作疏离感量表、Greenhaus等人(1990)的量表中改编而成的5个项目的职业满意感量表、Porteretal(1976)修订的9个项目组织忠诚感量表等构成,其中根据需要做了一些相应修改。共有26道题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以五分量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排列。分数越高意味着职业成功感越强。

(三)施测过程

调查以现场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测试,要求受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份问卷,基本上保证了问卷调查过程的严密性。所有数据输入微机并采用SPSS13软件包完成统计工作。

二、研究结果

(一)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作为受试的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普遍比较高,平均得分在5.6以上。职业成功感的相对得分也较高(M职业成功感=3.09)略高于中等水平。

(二)保险营销人员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性别、岗位差异比较

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功感两个因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男性在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上均高于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O.O5);两个因变量在岗位上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外勤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功感均高于内勤,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O.O5)(见表2)。

(三)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的双尾检验法,对保险营销人员的自我效能感、职业成功感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相关数均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由表3可见,自我效能感六因素和总效能与工作重要性、职业满意感、组织忠诚感、职业成功感均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工作疏离感呈负相关,其中知识掌握、仪态与工作疏离感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而晤谈技巧、计划总结与工作疏离感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四)职业成功感与自我效能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自我职业总结范文4

我很荣幸于2016年6月20日被单位派选到自治区党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培训,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天,但我的收获或许用两年的时间也换不来。下面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终身教育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理念日受重视,生涯发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方面,进而扩大到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挥。教师逐渐体会到在职进修的必要性,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实在很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进修,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最大程度地扩大个人自我潜能。

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在于教师能否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志业,或是将教学工作当作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

因此,教师必须有自我发展需要和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规划自我发展就是“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教师发展传统的模式是学校要求—学校组织学习—教师实践—总结。教师发展应有的模式:“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

3.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

上班已接近五年时间的我,过去缺乏生涯设计的概念和意识,也了解到不少教师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阶段等等问题,往往是模糊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在工作上,就是听从领导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自己的追求,态度被动;当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没有办法克服困难。

所以,生涯规划,可化被动为主动,在追求中体会快乐人生。

4.有助于教师适应未来的竞争与社会需求

处于世纪的转型期,教师面临的问题将愈来愈复杂,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学校内部教学的事情,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科技、家庭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对生涯发展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

5.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有多方面的症状和表现。首先,精力耗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早晨去上班常常感到畏惧;其次,人格缺失,对学生抱消极态度,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学生的联系,见到学生也不理睬;成就感降低,对自己的工作看不到成就,对困难不愿努力去克服,甚至产生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造成的。一些教师由于缺少有意识地训练,因而教学水平和能力往往处于高原状态,没有成就感和发展感,这样很快就会出现职业的倦怠和退缩。职业倦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我们发现,在教师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我相信:一个能做好生涯规划的教师,必能有目的、积极主动并快乐地投入教学,使学生学习具有效率。

自我职业总结范文5

自主学学生引导机制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市场对其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正面引导等问题。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其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快速适应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自主学习能力最早由Henri Holec在1981年提出,他把“自主”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制定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Arnold在1999年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由心理支持和技术支持组成,心理支持是学习指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技术支持是指学习者确定目标的能力、选择方法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选择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可以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度、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偿,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观点和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时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具体包括学习动力的自我激发能力、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能力、学习方法的自行设计能力、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能力、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管能力、学习结果的总结评价能力等几个方面。简单地概括,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评估反馈四个闭环控制环节。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一种心理能力,而且是一种社会能力,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是一种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的构建

1.唤醒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自主学习意义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早已习惯于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思想懈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正面引导、不会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其掌握终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始终保持其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大一阶段就应引导他们对大学生活甚至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然而,新生刚入学后就马上开展生涯规划是很难进行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生活特点、专业状况等问题还不了解,他们首先应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所以,在第一学期应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和生涯规划知识的宣讲工作,唤醒他们的规划意识,通过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认识和了解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活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激发学习动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引发其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良好的学业基础就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进行专业的学业生涯规划更为现实和必要。学业生涯规划,即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而确定职业生涯路线,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确保其自身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的过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适应期之后再实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时机最适宜。在第二学期初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立项,根据学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设定自己的事业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大学四年的学业发展规划,即引导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力。

3.绘制“大学成长路线图”供学生参考

在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路线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点,将宏观的职业目标逐级分解为若干分目标,绘制出大学四年的成长路线图,让学生知道每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会遇到什么事情以及用什么方式面对和处理等,使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个预先的概括性的了解,以帮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发展规划以及阶段性的学习计划。

以笔者绘制的大学成长路线图为例,将某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大学生活按学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学期一个阶段,列举出每个阶段结束时学生实现的分目标或达到的某种能力、状态,这里称为“节点”,把这些节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毕业生的大学成长路径。根据优秀毕业生的特点不同,每个阶段的节点也不同,可绘制出多种成长路径,从这些路径中找出规律和因果关系,并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该专业大学生的成长路线图,它是一个多阶段多目标的动态规划图。

4.分类指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监管能力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但取决于学习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更取决于计划能否得到充分的执行。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比较欠缺,因此学习过程的督导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目标、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因素将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团队,通过团队自主运行的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还可以引入心理学上团体辅导的形式,从专业的角度促进团队成员的自我认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5.阶段性评估反馈

自主学习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随着学习生活的进展应定期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检验取得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但把他们的学习活动做客观的记录,更要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记录他们自我总结评价的情况。一方面,是为了对计划进行适时和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使他们通过总结有所提高,以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语

充分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学习、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的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对大学生涯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引导机制,即唤醒意识――生涯规划――分类指导――评估反馈的四步闭环自主学习引导模式。这种模式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实施三年以来,不仅使学生快速地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且使他们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并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摆脱了对于专业和职业的迷茫状态,学习目标清晰,学习活动有效,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自我职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职机电 教学 改革措施

为了顺应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深化改革。当今社会需要那些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然而实践证明,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因此中职机电专业的教育者必须就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改革。

一、改革现有实践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为了满足当今教育对学校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学内容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了增加机电专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增加实验的比例

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专业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一纸空谈,尤其是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切身融入到实践当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无异于纸上谈兵,增强社会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实验的比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不断总结与创新,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此外,教育者要稳住阵脚,切忌在改革浪潮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在需要舍弃的时候毫不犹豫,减少以往理论讲解所占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增加演示、验证实验的比例,由此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时刻谨记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和独特性,从而针对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引入生产环节

机电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不应架空在抽象的理论之上,实践内容也应与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把讲述的基本理论知识放入到生产过程当中,授课时可以把生产工件带入课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生产车间,观察实物运行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了解。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课程需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简单明了的解释语言,又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

(三)完善考核体系

事实证明,中职教育为了永葆青春与活力,就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谨记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现今考核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考核结构不合理、考核内容不全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考核体系的完整性。为了完善实践考核体系,首先实践课程的考核理念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只有拥有正确的向导和核心目标,才不会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始终一致,在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实践特点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从而评估实践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考核要进行分类,以分类教学为发展方向,弘扬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落实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深化中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是组建良好的教师团队,教学即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这两个主体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组建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师团队是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加速学校的发展,以其优秀的教学业绩、扎实的教学作风、过硬的教学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来感染每位学子,能够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共生、共创、共享的效果。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处理与学生间关系并且授之所学,优秀的教师团队给教师间相互沟通交流教学经验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教师本身的发展与进步。

三、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中职机电专业教育目标突出了职业岗位的重要性,旨在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考虑到学生择业和转岗能力,机电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一般的职业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日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国中职机电专业的课程安排仍未形成最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安排课程之前必须经过大量横向纵向的比较,课程前后要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循序渐进或接近企业工作实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为以“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从而实现教育与工作的完美结合。其次,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就要改革现有教学方法,不能一味追求专业知识而忽视对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模式改为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此外,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教师应把课堂中心由老师转变为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导过程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需要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抓住机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这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总结的机会总是十分宝贵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既要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即要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又要把实践教学置于核心位置,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摒弃传统“填鸭式”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从而迎合中国现阶段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出一批良好专业技能与高尚职业道德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红平.浅析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技能大赛引导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4,(9):65-66.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4.09.047.

[2]陶存和.基于技能大赛的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2,(11):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