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素养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素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素养论文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1

关键词:预防医学;论文;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30-02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需环节,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1,2]。就此笔者对青海某高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影响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的资料来源于某高校2003-2014届预防医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对连续12届的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

2.研究方法。对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涵盖论文研究类型、资料来源、撰写格式(题目凝练、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统计方法使用、内容以及研究意义。对即将90名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3.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2.1软件建库录入调查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789篇论文资料中,预防专业372人,占47.1%;地方病防治方向272人,占34.5%;卫生管理方向67人,占8.5%;妇幼保健方向78人,占9.9%。论文研究类型中描述性研究623篇,占79.0%;实验性研究76篇,占9.6%;分析性研究70篇,占8.9%;Meta分析16篇,占2.0%;其他类型4篇,占0.5%。其中来源于指导老师的课题(为校级或院级)20篇,占2.4%;指导老师协助下设计并完成的760篇,占97.6%;无省级及以上课题。总体来看,每年毕业论文以描述性研究居多,近年Meta分析逐渐增多。

2.写作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中,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情况最多,476篇,占60.33%。其次是正文格式有误的359篇,占45.50%,第三位的是统计图表的使用有误的127篇,占16.1%。论文整体质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2003年论文无误率仅为50.7%(36/71),2014年论文无误率达85%。

3.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90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态度是论文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性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重要,22.70%认为不是非常重要,7.60%认为不重要。对毕业论文认识的调查显示,65.10%认为是重要的实践,63.40%认为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50%认为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毕业论文撰写对科研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的人数调查显示,68.6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科研的能力,61%认为可以增加对科研的兴趣,70.30%认为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36.60%认为和学位证挂钩,涉及毕业成绩,不写论文就不能毕业,存在应付。此外,调查显示67.50%的学生认为经费不足,73.60%认为资料来源匮乏,61.90%的学生认为缺少老师指导,58.80%认为缺少设备条件,46.50%认为缺少院系支持,44.10%认为缺少政策激励。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46.20%的学生认为是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38.30%认为是指导老师的科研水平。

4.考核体系演变。整体来看论文考评体系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2007年),考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实际的意义与创新性、论文内容、写作格式及答辩环节等,其内容从论文撰写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进行考量;第二个阶段(2008―2010年),考量体系发生明显变化,涵盖了开题报告和论文两部分;第三个阶段(2011―2014年),其评价体系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趋于完善不仅注重于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还增加了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考量指标。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2

关键词:阅读;素养;学生;成才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强弱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初中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一、从考试导向上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阅读内容和设题上更加贴近新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仍会不断加大,选材内容会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语文教师重点要把握好初中生现代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两大部分。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古诗文阅读包括古代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从近几年学生答题来看,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巩固掌握都是很扎实的,语文成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阅读上。因此,抓好语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选材的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将呈增多的趋势。题型上,传统题型仍有保留,新的题型有所体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有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关注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应注意的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现实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古代诗词赏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具体为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意境描绘,品析语言风格、作者情感、诗歌表现技巧。总体来说,主要以唐宋诗词为素材进行考查,尤以唐诗为最多。从内容上看,山水田园题材最多,忧国忧民题材逐步增加。从思想上看,表现愁思的内容最多。从作者方面看,以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的名家为主。从体裁来看,以近体诗为主,尤以唐代绝句为最多。文言文主要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理解诗词大意,因此,需加强学生诵读,扩大积累,培养语感。

二、从语文课程标准上理解阅读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近几年,这方面的题目已经在说明文阅读试题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试题上淡化文体特征,重视从文本的领会感悟和探究创新的能力等角度来考查。《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说:“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并将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列入“精读的评价”要求中。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信息的处理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对文章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把握,对说明中心的概括,以及对说明顺序的梳理都是对文本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因此,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要做到:①从文本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所需要的言语信息;②合理地整理、组合信息,概括其要点,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的要求。依据这一要求和中考命题改革的实际,议论文阅读的选文大都来自课外,大都是摘自新近报刊上的时文,内容具有教育性、文学性和实效性。大部分作品体现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考生对选文内容产生共鸣,引发思考,从而准确考查考生议论文阅读的水平。议论文考查的具体内容为:论点、论据、论证、语言、体悟等,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找准论点、分析论据、明确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整体上把握议论文的能力。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3

【关键词】化学 创新实践 生态课堂 科学素养

引言

新课标提出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网络等方式和手段,创建新的课堂模式。建立生态课堂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开放、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搭建生态课堂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微型趣味化学”实验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实践活动热情

通过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而后教师和学生配合变“化学魔术”。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纸上层析”、“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自制银镜”、“滴水生烟”“水下森林”、“星光飞舞”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老师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学生也可亲自动手设计趣味化学实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

经典案例:水下森林

实验原理:

氯化亚钴、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这些小晶体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生成紫色的硅酸亚钴、蓝色的硅酸铜、红棕色的硅酸铁、淡绿色的硅酸亚铁、深绿色的硅酸镍、白色的硅酸锌。这些小晶体和硅酸钠的反应,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化学反应。当把这些小晶体投入到玻璃缸里后,它们的表面立刻生成一层不溶解于水的硅酸盐薄膜,这层带色的薄膜覆盖在晶体的表面上;然而,这层薄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物质的分子拒之门外,当水分子进入这种薄膜之后,小晶体即被水溶解而生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于薄膜之中,由此而产生了很高的压力,使薄膜鼓起直至破裂。膜内带有颜色的盐溶液流了出来,又和硅酸钠反应,生成新的薄膜,水又向膜内渗透,薄膜又重新鼓起、破裂……如此循环下去每循环一次,花的枝叶就新长出一段。只需片刻,就形成了枝叶繁茂花盛开的水下花园了。

二、“生态课堂”的构建

用化学的方法去治理环境,去积极寻找新能源。化学应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可以改善环境。通过正面引导,切身实践,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理念。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大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1.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

2.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

如上等等方式,有学生思考探究项目,老师加以指导,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并写成小论文等形式,既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提高环境意识。

三、设计最优教学过程,开发学生潜能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最优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探究的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合作、对话、探究、反思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挖掘自己的潜能。

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布置学生一个实验习题:“探究氯水的成份”。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方案的设计思想。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活动程中,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了交流、讨论的空间,而且还唤起了学生的实验意识、思维意识、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特长。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4

一、开题报告的意义 

从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角度讲,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是学位论文撰写的散射点,是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进而讨论的报告会。开题报告是一个阶段性考核,是筛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一个首要环节,也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对研究生起到定位的作用。 

从研究生的角度讲,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学位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价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同时能够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它既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分析, 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有益的实践。 

1.开题报告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这对于论文之后的书写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探讨实际应用上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选题的依据和国内外现状,用于文献综述的书写也可用做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选题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重点,研究计划和思路及工作进度;选题的创新点和预期目标,主要研究方法,所需经费、人员及物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研究的时刻表等。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题报告也是优秀的学位论文的一半。 

2.开题报告可促使研究生做好各项论文准备工作。为使开题报告能顺利通过,这就要求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需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要求系、教研室和导师对研究生的选题严格把关。对于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研究生批准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就要求再作修改补充,重做开题报告。这样才能从一开始体现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高度重视。所以搞好开题报告既是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3.开题报告可使选题范围、目的更加明确。为做好开题报告,研究生需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内外现状,还有哪些不足,研究的重点及有什么价值;了解现有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条件和手段。通过这一过程,可使研究生选题的目的更明确,才能有效的进入论文撰寫阶段。 

4.开题报告起到学术交流的作用。只有在导师以及专家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开题报告时的学术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充分了解选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二、开题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开题报告是建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要研究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初步的方案,征求导师和相关专家组的意见,再对原始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充分的论证和优化,确定出最优的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准备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论文的成败,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开题应有作用的发挥,降低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 

1.形式主义严重。学生对于开题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了解浅薄;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师生间直接交流互动相对减少,加之导师工作,导致导师时间和精力投入难以到位,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 

2.评审专家不对口。在开题报告评审专家的选择上有争议,由于时间、距离、经费等问题,难以保证评审专家的入座率,甚至有的同教研室老师也会因为课程安排冲突等问题而难以到场;有些专家与学生所研究课题专业不对口,难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导致学生开题时存在的问题难以察觉,影响之后论文撰写工作的进展。 

三、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的建议 

1.导师责任制。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自我,增强研究水平,加强科研思维。导师的职责决定了其在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所承担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学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方向、难易程度、价值性、创新性、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开题报告书写的规范性等等,都需要导师根据自身知识水平的积累和研究经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换言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既与研究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导师的指导和教育水平。所以要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与专家组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综合培养以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质量。 

2.增强学术氛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是研究生教育阶段中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思维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美国学者从教育生态学出发,呼吁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合作、理解、宽容的环境中学习,并享受一种和谐的精神生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术素养,发展学术能力,培养科研思维,营造和谐的科研氛围,不仅要确定科研导向,同时要形成一种科研态势,促进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对开题报告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做出科学、规范的规定。其次要有针对性、创新性,既要做到全校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也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未按照规定开题或开题报告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均不得进入撰写论文阶段;同时建立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各院系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院系对导师和研究生的管理和监督。每位研究生能否开题,什么时间进入开题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配合导师及时的督促和检查。 

最后针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监管,建立网络技术平台,积极介入,包括开题报告的培训教育,老师及师兄师姐的经验交流,指导答疑和评审等功能区。促进师生的互动,为学生的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提供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撰写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只有加强开题报告质量控制工作,才能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才能促进我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英美文学 教学分析 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中更加注重英美教学的引导与教育。英美文学成为部分高校英语与文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更受关注,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英美文学取得教学进展的同时,也因为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出现教学重点的偏差,重点集中于翻译理论的讲解、实用外贸英语的讲授,英美文学的生态教学与欣赏品读出现明显弱化。教师在讲解时选择性较大,内容繁杂、组织混乱等,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加强生态批评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一、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现行的英美文学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英美文学史的讲解,另一方面是英美文学选读文本。英美文学史内容庞大,贯彻了几百年的文学发展历史,在高校的授课中往往从大学三年级才开始此门课程,在两年内接受,课程安排上比较紧张,就影响到教学质量。英美文学选读课本名目多,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选读文学的学习比较吃力、紧张。整体教学存在浅尝辄止的弊端。

教学方式上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述,类似于讲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低,此外教师要求学生课下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学生自我管理与约束力低,很难定期完成教师的预习任务,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在考核评价方式上采取了两种尝试,一种是采用试卷考核的形式,考核的内容设主要是英美文学的主要文学知识,对学生文学鉴赏与阅读的能力考查不突出。另一种是论文考查的形式,注重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解读与鉴赏,因为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存在考核的限制。这几方面原因的存在严重限制干扰了应美文文学的教学开展,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素养欠缺。

二、生态批判背景下英美文学教学途径探析

生态批评下的英美文学最早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处于全球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严重的转变时期,最在由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威廉・克鲁特提出,所谓的生态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指的是将生态批评理论应用于文学阅读、写作与教学中,是生态诗学的一种。随着环境的恶化,自然自然面临枯竭,生态批判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逐渐受到重视,成为英美文学教学的新模式。开展生态批判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态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的融合

注意挖掘英美文学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做好生态批评理论的引进,注重生态批评理论的应用价值,实现其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结合,在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价值作用。针对重要作家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的资源搜索与自主预习,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学知识,节约课堂时间,将课堂重点放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与品读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担当起作为生态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之间的桥梁,进行二者之间的融合,积极关注最新的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实现教学的与时俱进。积极了解生态批评理论的最新进展,做好课堂教学跟进的准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因为视角的不同,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讲授,增强学生视角的多维性。在讲授《鲁滨逊漂流记》时除了从叙述角度、语言风格着手外,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生态角度的主题分析。

(二)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在进行英美文学的生态批评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课前做好教学目标与重点的设计,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规划,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结合生态批评的知识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实现教学内容的一目了然,网络的另一作用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比较知名的英美文学网站,丰富学生的课内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力。

(三)倡导并遵循“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目前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比较推崇的是包天仁推出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先准备,再呈现,再操练,最后产出,形成一定的学习流程,实现知识的强化。在推广“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同时将生态批评教学结合起来,从生态的角度初步分析知识点,帮助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文学转化为习题的方式安排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进行课下巩固。在最后的产出阶段,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态的角度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从而撰写相关的学习论文与情感记录。

三、结束语

生态批评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英美文学传统讲授课时少、内容多的局限,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参考与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幼儿科研素质

一、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的现状

1.教科研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幼儿教师习惯于把课题研究看作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因为课题研究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的深层次思考,即使是幼儿园教师也同样需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而把这些问题变成课题展开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教育知识比较缺乏。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方法等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无论是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是创造思维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现实中,许多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研究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理论知识和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强,不会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

3.开展教科研动力不足。首先,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责任重、压力大,日常事务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其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也是影响教科研动力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在入职初期,往往对工作充满好奇,此时专业成长速度很快,而一旦感到自己已经胜任或无法胜任工作时,职业倦怠感就会出现。最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或对自身发展认识存在偏差,造成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内在动力的缺失。

二、把科研工作内化为教师的需要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对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对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一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遥不可及;在一般人眼里幼儿园教师只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简单知识的传递者,不能与研究者划上等号。第二就是教师们自身面对相对封闭的环境,琐碎的工作,就产生了职业懈怠,对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第三就是近年来科研工作在幼儿园中得到了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幼儿园为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逼着教师写论文搞形式主义,从而使教师对教学科研活动敬而远之。那么,怎样提高教师的认识,使科研内化为教师的需要呢?关键是教学科研活动必须贴近教师,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树立起教师研究的自信心。在我们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对幼儿的活动区进行了研究,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一口常规活动,同时为教师减轻了工作强度和负担。教师们尝到了科研活动的甜头,揭开了教育科研活动的神秘面纱,使更多的教师自觉投入到研究活动中来。

三、幼儿教师职前科研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高职高专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最主要的来源地,有责任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中打造他们的科研素质,以适应幼儿园的要求。幼儿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指向了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1.走向生态的学前教育观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教育理论也被大家从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理论也从“对科学教育的崇拜到学前教育走向生态”。不再是没有批判的将一些源自于西方文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都当做“先进理念”顶礼膜拜,而是要去研究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怎样更多的去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本土文化,研究适应本幼儿园和本班幼儿的课程。而这些必须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能力去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与同事的对话和反思,去发展和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性智慧,而不是让幼儿教师按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去统一理念和规范行为。

2.新的学前教育质量观从后现代视角,早期教育机构的优劣已从质量话语―――客观统一的质量标准到意义生成话语―――教师的教学儿童的学习是否有意义。通过观察、纪录、对话、解释、反思等研究手段,深入地把握每个儿童,选择适宜于每个儿童的个别化的活动方案,并鼓励和支持幼儿生成自己的活动,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意义。嘲没有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无法实现教学有意义的。

3.园本教研的新要求园本研究是基于本园的实际,基于具体的幼儿园教学情境,研究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所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并与研究共同体一起构建一种多样性、平等性、批评性和境遇性的对话文化。它更多关注的是实践研究,意在通过教师的反思来挖掘教师的缄默知识,通过教师的行动研究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有意义。它面向的是全体幼儿教师,而不是个别的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教研不是幼儿教师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每个想提高教育质量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教育科研素养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素养之一。

四、幼儿师专学生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建议

1.加强继续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要制定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各种制度,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力争在短期内让教师做适当调整,使他们学会一些现代技术,学会制做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等相应的软件。

2.幼儿园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幼儿园要在园长的带领下,树立科研的意识,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条件,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与交流等。教育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幼儿教师有机会进行教育科研。

3.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艺术教育能力。通过有组织、有内容和一定形式的训练,让教师了解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熟练掌握不同年龄阶段艺术教育的目标,了解艺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掌握艺术教育的不同类型、特点及要求,掌握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不同类型艺术活动的组织方法。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