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1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少先队员来到野外植树,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活场景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首现代诗歌,描绘了少年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展示积累,激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树木的成语、古诗、谚语、歇后语等,现在让我们先来展示一下关于树木的古诗吧。(出示古诗《咏柳》、《大林寺桃花》等,齐读。)

2.除了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呢?(学生交流。)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先检查生字的预习,再美读词组。

和煦的春风 轻快的脚步

青翠的小树 快乐的音符

清新的空气 美丽的版图

绿色的希望 参天的大树

2.读诗歌第一、二小节。

(1)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去植树时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3.从课文中,你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谁能读给大家听听。(同桌交流,然后指名读出诗句。)

出示课文描写树木作用的三小节诗歌,指导朗读。

4.你还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吗?(学生结合平时了解的课外知识和生活中的相关体验自由交流。教师小结植树造林的诸多好处。)

5.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感情朗读:“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6.你能用有感情地朗读告诉老师,你已经能很熟练地朗读这首诗了吗?(检查朗读,多种形式诵读诗歌。)

7.练习背诵课文。在多读的基础上,个人练习,个人或小组分节“开火车”背诵,最后达到当堂能背诵课文的目的。

【评析:不断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是理解诗歌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诗歌的品读过程中能体会作者情感,边读边悟边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这才是品读诗歌完整的过程。在教学时,强调的是把诗歌语言还原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树木的用处和植树的快乐,这是对诗歌内涵的进一步内化。】

三、植树动员,训练表达

1.家庭动员:同学们,春天到了,眼下正是植树的最好时机,你愿意为家乡添一片新绿吗?赶快动员家里的亲人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吧!想一想:你将怎么动员他们?注意讲清植树的意义和好处。

2.社会动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呢?(写标语、做广告、分小组各家各户宣传……)那么,用你擅长的一种方式来动员大家吧!

3.集体评议:谁的动员方式最巧妙,效果最有效。

【评析:“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句话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前后照应。这句话很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号召少先队员在大好春光里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号召,并能把这种号召传递开去。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形式多样,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延伸课外,亲身体验

师: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大家植树的热情。春天里,你最想植下一棵什么树呢?请利用你课前搜集的资料,把这种树木介绍给大家。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2

摘 要: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无疑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师的心声。要想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教师要明白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的必要性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出一条条有自身教学特色、可以高效提升古诗文课质量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文学素养;自信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77-01

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点,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也是所有教师共同的心愿。但是,这一目标的达成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多方位、多角度认真审视自身教学的艺术。我们不但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压力有哪些,更要清楚我们可以为学生做些什么,或者说给予学生哪些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一、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教师上好一节古诗文课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必要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把古诗文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要记忆消化很多的诗文段落;二是学生觉得这些诗文学习之后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学生把古诗文学习当作“苦差事”,那么他们的学习压力一定不少。而新课改倡导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减压,从为学生减压的角度来讲,教师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把其精彩之处呈现在学生面前是非常必要的。

2、夯实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学习古诗文首先有助于他们文学素养的提升,缺少了古诗文底蕴的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不完整、也是不夯实的,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生活中与人交流、还是工作中与人合作,或是使用白话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诗文就无用武之地了,学生通过接触、学习和感悟古诗文,可以提升自身语言等很多方面的修养、开阔视野眼界、反思历史得失等等。

3、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之美、感受学习古诗文之乐。在韵律上,古诗文要么铿锵有力、要么优美舒缓,总是给人以震撼与感染。在措辞上,古诗文遣词造句无不经典准确,让人看之欲醉、爱不释手。在写作的用意上,古诗文的主题或以民族大业为重、或以历史发展感叹,大气真挚、发人深省。总之,古诗文之美,是显而易见、尤其珍贵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似乎很少真正感受到其无处不在的美妙,只把学习古诗文当作是任务,更没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是非常可惜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更是与教学主旨背道而驰的。所以,从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之美、感受学习古诗文之乐的角度来说,教师尽自己最大努力上好古诗文课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4、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古诗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部分。所以,对古诗文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初中阶段的学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果我们上好了古诗文课,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效就可以有所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就强化了。只有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学好古诗文,可以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他们的学习之旅就多了些自信的快乐、少了些自卑的落寞,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更好。

二、上好每一节古诗文课的必经之路

不同的初中语文教师,因为各自个性的差异、风格的多样以及经历的不同,在古诗文教学上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个性化的主张。但是,我认为,无论教师具体怎样上好一节古诗文课,以下四个方面是必须要思考的、是提升古诗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1、导入形式要多姿多彩。学生觉得古诗文学习是个“苦差事”,他们就会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或心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是不高的。所以,教师把握好导入这一环节,变换出多姿多彩的导入形式是很关键的。比如说,有一次在讲解新的古诗文的时候,我是这样作开场白的:“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手里的这把扇子了吗?上面写着什么字,春风得意。因为古代文人每逢春天,都喜欢作诗,那么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诗,谁总结得最多,老师就把这把扇子奖励给谁。”学生们听了之后就开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之后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与春天有关的诗词,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XX页。”这样的导入就比较有新意,结果证明,当堂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2、讲授模式要富于变化。传统的古诗文讲解,教师主要就是对诗文进行解释,对中心思想进行概括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因为学生都忙着在书本上做笔记。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只使用这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逐渐感觉到乏味和单调,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降低。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模式一定要富于变化,除了教师主讲的模式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新的内容,或者是与学生变换角色等等。具体的实践中,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脱离了一成不变的轨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稳定长久。

3、频繁互动必不可少。有教师说过:“缺少了互动,我们的课堂就缺少了生气。”互动是增进师生感情、生生感情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我们上好一节古诗文课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情况,也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潜力。

4、作业布置要力争别开生面。有人说,布置作业是最简单的,只要让学生读读背背抄抄写写就好了,其实,我认为,古诗文教学中布置作业是最不简单的,是最检验教师教学艺术的。怎么布置作业才可以让学生温习到最多的知识、才可以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等,都是颇显教师教学功力的。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3

典 型 例 题

(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错 答 列 举

错例一 这一联写渭北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江东日暮时分,白云自由飘荡,形象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之情。其中用了比喻手法,把李白诗歌比做“春天树”和“日暮云”,突出了“清新”“俊逸”的特点。

错例二 诗人眼看渭北冬去春来,树又变绿了,于是遥望李白所在的江东,想见那里日暮时云儿四处飘散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诗句中用了象征手法,“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

错例三 春天一到,杜甫看到渭北原野上的树一片青葱;江东日暮,李白还在夕阳映照的云下吟唱友谊:此情此景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的思想。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巧妙而又意蕴深长。

错 因 分 析

例一在想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所写的情景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而又错误地联系了上一联的内容。因此,在其想象的画面中没有出现杜甫和李白的影子,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对李白诗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象描述,甚至误认为“春天树”和“日暮云”是两个比喻。

错例二对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进行想象时,确实注意了“渭北、江东”的注释,可是在想象过程中又只侧重于景物,而忽视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想象,所以在领会这一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竟然毫无根据地臆想出“树”和“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了答案的明显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想象不合“度”。

错例三在想象两幅画面时,已经分别把杜甫和李白放在重要位置,甚至无中生有地想象出李白在“吟唱友谊”。然而,不足的是没能结合诗题“春日忆李白”和最后一联,来对人物心理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以致于无法正确把握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于是便产生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这一牵强附会的说法。

正 确 答 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答 案 解 析

从注释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应是分别写杜甫和李白所在之地的景象,而诗题“春日忆李白”已经点明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由此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渭北春天的树旁,杜甫思念着远在江东的李白;而江东日暮的云下,李白也在思念着杜甫。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得格外鲜明而深刻。

解 题 思 路

解答这一道题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描写了两幅画面,解题的第一步是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诗句极为凝练,只用了“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这六个词语,由此而展开的想象,有着非常广阔的自由空间,几乎可以从心所欲。那么,如何把握想象的“度”呢?首先,应注意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这一注释提示:在想象时,“渭北”的画面中应活动着杜甫的身影,而“江东”的画面中应出现李白的形象。然后,应进一步想象画面中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至于想象的“度”,由诗题“春日忆李白”即可得到重要提示;而诗中对李白诗歌及才能的高度赞美,以及渴望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则一再提示了想象的“度”。通过合“度”的想象,理解了诗中人物的心理,第二步才可考虑这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及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矫 正 方 案

1. 基于文本,杜绝无中生有。

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文本是一切想象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脱离了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仅对理解诗意没有什么帮助,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误读。因此,解答古诗鉴赏题时,应杜绝那种脱离文本的无中生有的想象。比如例题中,想象第二幅画面所依据的文本是“江东”“日暮”“云”这三个词语,想象中出现的应是江东地区日暮时的一般景象,其中最突出的意象是“云”,以及云下的李白。除此之外,不必特意在想象中增添其他物象或情节了。而错例三中说李白在“吟唱友谊”,则纯属无中生有。

2. 合乎语境,防止节外生枝。

通过想象来解读诗句,还要注意合乎语境,就是要结合诗句前后的内容来作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刻地领会诗意,并防止在想象中节外生枝,臆想出诗句中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错例二中,说“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认为渭北春来树又变绿象征了“时光飞逝”,而江东日暮云儿飘散象征了“友人离散”,这是没有考虑语境而臆造的所谓象征。本诗前半部分赞美李白的诗歌及才能,末尾则表达跟李白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怎能节外生枝地想象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呢?

3. 顺应主旨,避免牵强附会。

对于古诗中情感内容的想象,通常要顺应全诗的主旨;主旨引导着想象,同时也限定了想象的“度”;一旦想象超出了这个“度”,就难免会牵强附会。比如例题中要想象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就先得明确全诗的主旨,即诗题中的“忆李白”。“忆”是怀想、思念的意思,于是很容易就想象出杜甫在渭北春天的树旁,正苦苦思念着李白,而在他的想象中,远在江东的李白也思念着自己。这样的想象顺应了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因而是合“度”的。只有以合“度”的想象为基础,才能避免那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鱼跳龙门往上游。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 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这首作于除夕之夜的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山 店

卢 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注】 松火:点燃松树枝用以照明的松明火。

2. 这首诗句句写景状物,从中也可体会到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听角思归

顾 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3.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抒写思归之情的诗,其中是如何生动、曲折地表达情感的?

(上接第17页)

用法

词类活用

易错题型

例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新修”;“更”是动词,译为“重新”,“题”也是动词,译为“命名或题名”。

翻译 我为你新修这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易错之处 “新”等词性的活用没落实,还按现代汉语词性翻译。

方法指津

理解词性活用,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做语法分析和语境推断。

答题要点归纳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该句中的“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使……穷困”。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贤”为意动用法,以之为贤,认为他贤良。翻译:(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3. 名词用作动词。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分析该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译为“闻名”。

4. 名词用作状语。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4

一、读拼音,写汉字。(10分)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6分)

三、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6分)

四、变一变,再组词。(3分)

五、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3分)

1.失败乃成功之母。

2.春天气候温暖,冬天气候寒冷。

3.在小林眼里,“花伞”渐渐模糊,眼前清晰地出现了一件件下摆张开的雨衣。

六、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6分)

1.梅花 荷花 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 父亲 伯父 爷爷 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默写古诗《草》。(5分)

八、老鹰会抓到哪只小鸡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1.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舞台上演员优美的舞姿使观众__________不已。

3.大雨过后,天空______________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4.在森林里,我们_____________了几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

九、用“\”划去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西瓜 南瓜 冬瓜 苦瓜 丝瓜

2.天安门 长城 故宫 景点 天坛

3.萝卜 蔬菜 白菜 豆角 辣椒

4.称呼 老师 伯父 哥哥 爷爷

十、句子加工厂。(8分)

1.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比喻句)

2.终于 自己 卡罗尔 一只 的 小猫 有了 她 (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飘落下来。(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我是小判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古诗《草》是南宋杰出的诗人杨万里写的。 ( )

2.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 )

3.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 )

4.《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讲的是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

5.邮票打孔机是爱因斯坦发明的。 ( )

十二、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十三、阅读城堡。(12分)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

月亮姐姐跟着地球妈妈,日日夜夜不停地转。

一天,她发现身边来了一个新伙伴。月亮姐姐问:“你是谁?为什么飞上天?”

“我是一棵人造卫星,人们把我送上天。我会转播电视新闻,我会贞察飞机、军舰,我会报告天气变化,我会寻找地下的石油、煤炭。”

听了人造卫星的话,月亮姐姐露出了笑脸,说:“欢迎你!地球上来的新伙伴。”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分)

2.第三自然段是( )说的话。(2分)

3.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是( )。(2分)

4.请用“ ”找出短文中的2个错别字,并更正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5.在括号中填上搭配恰当的词语。(4分)

( )飞机、军舰 ( )石油、煤炭

( )电视新闻 ( )天气变化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5

描写母亲的经典古诗

1、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2、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6、思母

宋·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7、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8、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9、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0、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范文6

【环节一】叩问词句,发散思维

……

师:诗人久叩柴门不开,你们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我想可能是主人怕进园子的人太多,会弄坏园子,所以故意不开门吧。

生:我想主人一定不在家,也许他也和诗人一样出门访友去了。

生:我联系后两句诗,猜想主人也许正在园内欣赏春景,陶醉在其中了,根本没有听见诗人的敲门声。

师:不管何原因,诗人终究进不去了,此时诗人心情如何?谁能读出这种感受来?

(合作学习后两行诗。)

师:这一枝粉红的杏花出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便断定那满园春色关不住了。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想像到园内会有哪些景物,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园内百花齐放,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生:小草绿油油的,像给花园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辛勤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蜜。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上杏花以外的其他景物改写最后一行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下一句怎么接?有困难的可以组内合作改写。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阵阵花香扑鼻来。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蜜蜂蝴蝶翩翩来。

……

(反思: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教学中,猜想“柴门久扣而不开的原因”是问题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像和思维的空间。“改写最后一行诗”这一处有难度的教学内容,采用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同时也为后面尝试写诗做好了铺垫。)

【环节二】品读赏析,发现特点

师:我们刚才学古诗是按作者游园的顺序及想法来学的,我们再来看看(出示PPT)“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

(生个别读、齐读)

师:大家好像读的不顺畅,气出不来,读的有点别扭,是吧?什么原因?

生:老师,你出示在屏幕上的诗句和书上的不一样,都倒过来了。

师:你们都看出来了,真聪明,但我是按诗人拜访友人的先后顺序写的呀。想想,叶绍翁的诗句读起来为什么就顺口了呢?我们再来读读原诗。

(出示PPT)“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老师,这样好读多了。

生:古诗讲究押韵,强调韵律,句式是很严格的。

生:平仄都是固定的,不变的。但为了满足要求,写作时要进行灵活处理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换的。师:对,这就是古诗的要求,要讲韵律,讲节奏等,古诗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此。

……

(反思:古诗讲究韵律、平仄的严谨,句式的工整,进入高年级渗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怎样做到不生硬,不硬塞给孩子,怎样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去琢磨,备课时进行了一番思考。我把诗打乱教学,但又有序,我按诗人“拜访——不见——离开”的顺序进行教学,呈现的诗完全是前后颠倒的。看着学生惊诧的表情,读着时那个皱眉的样子时,相机追问:为什么读的不顺气?韵脚有什么变化?一下子就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或沉思、或交头接耳,课堂变得热闹起来,在学生的探究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由而然地知晓了古诗的特点。为什么颠倒出现诗句,学生方才恍然大悟,惊叹老师的别具匠心的设计。)

【环节三】整合梳理,发展语言

师:春天,给人温暖,充满勃勃生机,又含有很深的寓意,自古至今都是作家笔下讴歌的赞美的对象,本单元的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师: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我概括了一下,即兴写下:

其一:

一路春风一路笑,唱着歌谣去植树。铁锨镐头叮当响,千山万壑变绿洲。

其二:

扛着锨镐去植树,翻山越岭不怕苦。等得幼苗成荫后,山山岭岭好去处。

师:同学们,老师写的怎样?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第一首,把孩子们植树时的欢乐与兴奋之情写出来了,但不押韵,不符合诗的要求。

生:第二首诗更有些特点,朗朗上口,但押的韵也不够响亮。

师:点评的挺到位、挺准确的嘛,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写诗的要求及规律。学的不错。接下来我要请我们班的小“红杏”们也来露一手,看看能不能把第一单元中的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早》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浓缩在几句诗里?

(屏幕呈现这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图片,播放轻音乐)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邀请听课的老师参与我们一起研究。

生:我们第一小组温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大家共同合作写成了这样几句:

颐和园内儿童多,游人见了笑呵呵。寻找春天请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我们第二小组温习了《早》大家共同合作写成了这样几句:

酿雪深冬腊梅开,三味书屋清香来。鲁迅桌上刻早字,时时事事都要早。

师:一首诗里用了两个“早”字,有点不妥,怎改?请课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你们写诗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是大家共同合作、推敲的的结果。学写诗,就要仔细去推敲,养成斟酌字句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