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原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蜀道难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蜀道难原文范文1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蜀道难原文范文2

2、锦城虽云乐出自李白诗篇中的《蜀道难》,原文如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难原文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言文;言意统一;境界

如何阅读文言文,是困绕大部分中学生的难题,如何教学文言文,是摆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面前的难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认识不足,以为学习文言文和我们关系不大,因此对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到位,对文章的词章结构不够重视,不明白它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没有认识到所学的好多文章都很经典,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教学方法不当,老师一字一句地讲,一句一句的翻译,面面俱到。学生怕听不懂,于是一字一词跟着老是抄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辛苦乏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真是得不偿失。针对这种学习状况,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该进行“言意统一”的方法。

每当手捧经典的文言文篇章,首先要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自己的这份感情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份情感,他们自己也会被经典的文本打动,这远比教给他们一些虚词、一些语法重要得多。我觉得,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文言文,让他们轻松自如地学习。

1、以“意”入文,化繁为简

把握文章的“意”能化繁就简,从容演绎。“意”即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情感。教学时,在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后我就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并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情感的体现。例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不止一次被苏轼的悲喜情感打动。他的文章结构布局严谨,流畅自然,文章由叙事开始,紧接着是精炼的写景,制造气氛,继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出主客情绪的变化,从而阐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看法。借客人之口宣泄自己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人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当主客的认识达到一致时,又自然的以叙事作结。文章环环紧扣,安排独具匠心,却不露斧凿的痕迹。无论是作者的写景感悟,还是客与主的悲喜之情,都与作者的政治失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诗人运用变化莫测、充满浪漫主义的手法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的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副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在惊险的写景氛围中,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诗人的写景抒情安排可谓恰到好处,明确了这些“意”之后,《蜀道难》的学习再不是艰涩难懂,而是在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即把握了文章的“意”就能化繁为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兴致高涨。

2、以读品“言”,咬文嚼字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也有人这样说过,品读中的“品”,是感受,是咀嚼,是欣赏。“品”要以“读”为基础,即在“读”的基础上“品”;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收获,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感受,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要用“读”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意。先“读”后“品”,“品”后再“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这就是言意统一的语文学习,或者说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知意的阶段,老师把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告诉给学生之后就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语法,重要虚词,至于这个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意”是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的,作者或清新或质朴的语言,或豪迈或哀婉的语言学生不能够体会。所以我在安排《赤壁赋》等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以读来品“言”。先范读,再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指导后再次朗读,都是对文章“言”的品味,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学生才能通过文本,通过作者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

3、意与言会,品言悟意

“言”是作者的语言形式,是他的话语方式,但不能脱离“意”而单纯谈言,两者是有机融合的,语文课应该追求意与言会,品言悟意的境界。在教授《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对文章情感的把握是引导学生回到原文朗读,品味,让他们享受品言悟意的快乐,享受经典文本带来的言意统一的美妙意境。

蜀道难原文范文4

(清)刘大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①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②,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①微之:白乐天(白居易)好友元稹的字。②知退:白乐天弟弟白行简的字。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

危:危险

B. 适自通州将北还适:刚好

C. 山川之胜胜:美景

D. 美好不外见见:显现

2.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穷山之巅

B. 留连不忍别去

C. 相继而履其地

D. 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乳而下垂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B. ①洞以此三人得名

②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 ①而地得因人以显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 ①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相当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感慨。

B. 文中写景,先写三游洞的地点,次写外貌,续写地势,最后写内景,把岩洞的景观写得特色鲜明,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C. 文章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阐发本文主旨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D. 文章最后一句关于“不幸”的感慨,不仅仅是叹惜“美好不外见”的山川,也包含着作者对自己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

5.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②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太 祖 尝 出 猎 雪 初 霁 恐 草 上 浮 雪 沾 濡 撷 衣 而 行 侍 卫 辈 私 语 曰 上 何 所 不 有 而 惜 一 衣 耶 太 祖 闻 之 笑 曰 吾 岂 无 衣 而 惜 之 吾 常 以 衣 赐 汝 等 与 其 被 雪 沾 濡 何 如 鲜 洁 为 愈 躬 行 节 俭 汝 等 正 当 效 法 耳 自 是 八 旗 臣 民 无 敢 以 衣 华 服 从 事 者

【参考答案】

1. A (危:高,高处)

2. A (A. 穷山:古意(文中)是两个词,穷,穷尽(走到尽头),山,山峰;今意形容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极差的地方。 B. 留连:舍不得离开。 C. 相继:一个接一个。 D. 流离:流落)

3. A (A. 而:表修饰,地。 B. 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身份。C. ①动词,凭借;②动词,趁着。D. ①连词,那么;②副词,原来是)

4. B (次写地势,续写外貌)

5. (1) ①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从两崖之间发出的哗哗水声。

②(我们)便弯着腰从石头中间的空隙过去。

(2)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恐草上浮雪沾濡/撷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法耳/自是八旗臣民无敢以衣华服从事者

【说文解字】

1. 危

(1) 高,高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2) 正,端正。炽炭拥炉危坐(《峨嵋山行记》)

(3) 危险。其君之危,犹累卵也(《韩非子・十过》)

(4) 屋脊。有玄鹤二八,自南方来,集于廊门之危(《论衡・感虚》)

2. 适

(1) 到……去。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2) 女子出嫁。诸葛恢大女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世说新语・方正》)

(3) 适合,适宜。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蜀道难原文范文5

诗歌作为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其简约的表达方式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蕴,正确、恰当的理解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学知识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阅读诗歌还可以借助作者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对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诗歌鉴赏活动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求抛砖引玉。

一、借助诗歌内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理解诗歌中所涵盖的内容,其中包括作者的政治抱负、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的生活态度、作者的人文理想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能力,而且他们已经接触诗歌好几年了,所以,在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和鉴赏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等等。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完善每首诗歌所真正表达的意思。真正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所要阐述的观点、所要阐明的道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还可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鉴赏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在作者描述的情境中,体会到作者惊人的艺术夸张、丰富的想象力和雄伟磅礴的气势,描绘出蜀地山川奇险壮丽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当时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忧虑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和所表达的感情中,学会热爱自然,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从而使学生的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二、在鉴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其含义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作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通感、设问、借代、用典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及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层层深入、伏笔铺垫、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等进行分析,这也是诗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也是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题目,然而,实际上学生对诗歌的特点认识不足,把握不准主题;综合分析能力弱,思路不清楚,甚至有些学生只是死搬硬套地将教师讲的一些知识拿到做题过程中,完全脱离了原文。所以,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分析诗歌,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言

志、在抒情,哪个词是这首诗歌的主题词等等,然后加以分析,使自己的分析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以正确回答问题。

例如:在鉴赏郑谷“海棠”时,有题目设计为“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还有陆游的“秋波媚”,问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等等。这些都是在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以陆游的“秋波媚”为例,下阕写遥望长安,期待胜利。“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幕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以提高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蜀道难原文范文6

1.从考查的形式看,题型以上句或下句填空为主。全国大纲卷和北京、天津、安徽、湖北、浙江、江西、广东、四川等地的试卷出现了选做题,这种形式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方向。

2.从考查的内容看,以高中教材为主,兼顾了初中教材。作品多选择名家名篇,以先秦和唐宋时代的作品为主,荀子、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的经典篇目在各地试卷中频繁出现;试题的体裁比较广泛,诗文词赋皆有涉及。

3.从分值的设置看,大多在5-8分之间,以6分为主。这相对于整张试卷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就目前激烈的高考竞争形势来看,每1分都是至关重要的。

诚然,名句名篇默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但学生失分严重,错字漏字、张冠李戴的情况不在少数,有人甚至得0分,让人咋舌。其实只要方法得当,提高此题的得分并不难。下面笔者结合2012年高考名篇名句的默写来探讨失分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明确考查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考生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对要求掌握的篇目做到心中有数。如2012年湖北高考就明确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即《考试说明》中规定考查的初中6篇和高中34篇。

考查虽有范围,但容量大,想要得满分,确有难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注重积累,讲究方法,提高效率;在背诵相关篇目时,要梳理脉络,加强理解,把握语境,准确识记。

二.分析丢分原因,做到“失而复得”

很多学生背诵名句名篇可谓滚瓜烂熟,答题时下笔神速,答案却错误百出。会背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关键还是要理解记忆,准确默写。

1.勤练生僻遂成熟。生僻字是一般不常见、使用频率低,或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的字,很多是认得写不出的。在复习时不可掉以轻心,需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多写几遍就不会陌生。例如:

(福建卷)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辽宁卷)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例句中的“徂”、“晦朔”、“蟪蛄”并非常用字,都比较易出错,考生平时要加强练习,重点记忆,答题时要格外小心。

此外,教材中像“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句中的“豗”、“砯”、“壑”都是生僻字,建议考生对类似名句中的生僻字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2.同音异义多辨析。有的学生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有口无心,只记字音不记字形,不加辨析而出错,徒劳无功。例如:

(天津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句中的“幽”因与“忧”同音,词的意思也接近,很容易写错,但如果我们加以辨析就会明白:“幽愁”在诗歌中指琵琶女郁结在心中难以言传的愁绪和苦闷,强调的是“郁结心中,难以排遣”,而“忧愁”则是我们今天常用的词,指因遭遇困难或不顺心的事而产生的忧虑和愁苦。

(北京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句中的“惟”和“唯”因读音完全相同,意思也非常接近而易混淆。二者都有“单单、只有”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用“唯”的频率较高,古诗文中用“惟”的情况较多,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也有少量用“唯”字的,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类似的情况还有“销”与“消”,“渡”与“度”,建议学生做一个梳理。

(安徽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句中的“清涟”学生易误写成“青莲”,只要明白“清涟”指的是清水,就不会出错。在复习时要强调字形,理解字义,留意表意部分。

(江苏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此句中的“作”易误写成“做”,这是因为不了解“作客”与“做客”这两个词的区别。“作客”意为寄居在别处,如“作客他乡”;“做客”是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我到朋友家做客”。杜甫长年漂泊在外,显然应是“作客”,而不是“做客”。

(天津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句中的“频烦”考生易误写成“频繁”。诗句中“频烦”除有“多次”之意外,还有“麻烦”、“劳烦”的意味,一方面表明刘备求贤若渴,以天下之计来劳烦诸葛亮,另一方面表明诸葛亮不厌其烦,耐心辅佐刘备开创基业。

3.书写通假要忘“本”。通假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古诗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平时对这类语法现象要归纳整理,背诵时注意区分,默写时忠于原文。例如:

(江西卷)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句中的“畔”通“叛”,“背叛”之意。考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通假字,可能也明白其意思,但在默写时不可混淆了本字和假借字,应按原文书写。

另外,教材上还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等常见的名句,因含有通假字答题时容易出错,建议考生对这类的名句做一个梳理。

4.识记虚词需踏实。有的学生在背诵名句时只求大概,因而出现错背、漏背的现象,特别是对文言虚词容易疏漏。因此弄清句子含义,理清虚词的作用很重要。例如:

(湖南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中的“者”解释为“……的人”,句末语气词“也”,用来加强判断语气。

另外,教材中还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两句中分别要关注“乎”、“则”、“矣”和“以”、“者”“也”等虚词。

5.句中语序不可乱。有些学生在记忆时只是跟着感觉走,默写时一紧张便颠三倒四,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例如:

(湖北卷)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周《逍遥游》)

在教材中和这句话类似的还有“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考生应该进行比较,“水之积”对应着“负大舟”,“风之积”对应着“负大翼”。

在复习备考中,有的学生还会因某些诗句与其他名句有关联容易混淆而出现错误。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冰河入梦来。(应为“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长使英雄泪满襟!(应为“千载谁堪伯仲间”)。考生在复习时要比较差别,寻找规律,有效记忆。

6.尊重选本明出处。由于教材所选诗文版本不同,个别字词可能会有不同的写法,答题时最好以教材为准。例如:

李白的《将进酒》第18句,常见版本多写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但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却写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如果考到类似名句,考生仍然要以教材为本。

7.认清结构写规范。有些学生因为粗心,或者书写不够规范,常将一些字的结构弄错,功亏一篑,非常可惜。例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的“嫠”,“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的“豗”、“砯”、“壑”,考生常因不够细心将这些字的结构写错。

三.加强有效训练,及时查缺补漏

为了提高默写的正确率,我们在复习时除了要重视识记,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默写全篇、上句或下句填空、根据情境填空、易错字填空、易错字订正,及时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