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1
现在,在相当一部分干部的思想中存在着把培训当作一种福利待遇的现象,认为参加培训无非是听听讲座、参观考察、休息疗养而已。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也常常遇到“忙人不培训、闲人常培训”等情况。同时还存在着参加培训与使用脱节、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培训经费难以落实等现象。
基于以上的现状,我们认为在干部培训的制度框架确定之后,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软硬件建设直接决定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率。要做好干部培训,需加强三方面建设:
教材和内容是培训的载体,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培训的生命力,教材建设对培训取得良好效果至关重要。在做好公务员的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等四类培训的基础上,对其他培训项目及内容的设计,可以在每年年初进行征集、论证和筛选,通过建立“培训项目超市”的形式,由各行业、各系统根据本部门干部的业务实际,有针对性的、本着“以学为用、促进工作”的原则,在“培训项目超市”自行选择。对条件成熟的培训科目组织有关人员编定培训教材。重点建设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诚信与职业道德、政务英语、政务礼仪、行政决策、应对突发事件、终身学习、心理压力调适和服务“三农”等方面精品教材。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2
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代表省委八届委员会向省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强调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来谋划和推进。
把加强领导干部理论武装摆在首位。要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必须切实抓好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始终用发展着的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既要坚持和发展“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通过合理设置班次,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的教学及时体现和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把学习和传播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教学的始终,又要分层次分类别办好有关专题班、研究班,及时组织各级干部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战略思想进行深入学习研讨,使广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和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四个能力”。省委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加强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组织推进自主创新、管理社会、依法办事的能力”。这“四个能力”,反映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对领导干部能力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心所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搭建开放的学习平台,综合运用党校(行政院校、干部院校)调训、专题研讨、社会化选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掌握科技发展、自主创新的内在规律;引导广大干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强对社会建设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教育广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诚信守法,知荣明耻,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省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是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牢牢把握的着力方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来谋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力求有更大作为;要落实中央战略决策和省委重大部署进党校制度,及时安排将省委的战略部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的教学内容,引导各级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省委战略部署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从大局中思考和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切入点与着力点,紧紧围绕“四项任务”、“四个跨越”来策划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开展针对性培训,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大力加强学风建设。既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建立和落实教育培训管理、评估、考核等激励约束制度,引导和促进干部发扬良好学风;又要指导和督促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把学风建设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设计课程、安排内容、组织教学、实施管理;更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地学,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创新工作的本领、领导工作的能力,切实做好“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各项工作。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3
第二条后备干部的选拔范围:全区干部,对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或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第三条后备干部应是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干净干事,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基本条件。
第四条正科级后备干部总数按照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正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1:2比例确定。
第五条副科级后备干部总数按照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副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1:1比例确定。
第六条正科级后备干部年龄以40周岁左右为主体,副科级后备干部年龄以35周岁左右为主体;根据工作需要形成合理的专业和知识结构。
第七条后备干部的选拔程序
(一)民主推荐。一般结合干部年度考核,采取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方式。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是: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干部,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监察室主任、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区直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以及机关科局主要领导或负责人。
(二)确定初步人选。区纪委常委会根据推荐结果和平时综合表现情况,在征求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意见后,研究确定后备干部初步人选。
(三)组织考察。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组成考察组,对知识测试合格后的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考察。
(四)确定人选。区纪委常委会听取考察汇报,确定后备干部推荐人选,由区委组织部按规定提交区委研究确定正式人选。
第八条后备干部的管理
(一)教育培训。注重对后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区纪委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集中对后备干部进行培训;优先推荐后备干部到各级党校、干校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采取岗位轮换、跟班学习方式,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
(二)定期谈话。建立后备干部定期谈话制度,区纪委领导每年与正科级、副科级后备干部谈话不少于一次,及时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
(三)动态管理。建立后备干部人选信息库,保持总量不变,对后备干部实行一年一次的滚动管理。
(四)建立档案。后备干部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后备干部简要情况表、考察材料、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年度考核及奖惩情况等。
第九条后备干部的推荐使用
(一)区纪检监察系统科级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从全区后备干部中推荐使用,对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或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现实需要以及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实践工作,依据干部成长规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和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等现代教学理论,对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进行探讨。
一、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列为干训工作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关注学员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目前,气象部门领导干部队伍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他们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培训方法,寻找适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以及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干训工作教学方式的改进,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以译作“结构主义”,它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地位,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KoIb经验学习圈
美国学者David·A·Kolb经过研究发现成人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学习循环圈说明成人学习是一种白导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
(三)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rua)“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为“人境交互决定论”。它把影响人心理技能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人的因素。班杜拉认为:这三者之间,每二者都具有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个体机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任何一个人的机能活动的现实表现都是其三元交互系统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根据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够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促进人心理机制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
学的规律是教的出发点,学员学习的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进教师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能力的目的。
三、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是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干部培训的核心班型,为期三个月。
(一)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计,目前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以“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学习”、“业务系列课程学习”四个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从教学实施效果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切实可用的应对方略;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学员普遍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
在模块式教学相对固定、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根据干部培训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作为教学重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例如设立“十七大学习专题”和“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专题”,这种第一时问、专题教学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干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员在培训需求反馈中的要求,还在培训班尝试开展菜单式教学,在同一时间提供不同课程供学员选择,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肯定。
由此,我们提出建立“4+Z+X”的领导干部培训教学课程结构体系:“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和“业务系列课程四个课程模块是较为稳定的核心教学内容:“类”教学内容则是以不断体现与时俱进要求或研究式教学的专题课程;“X类”教学内容是运用菜单式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选修类课程。
(二)教学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参与式培训的最基本形式。康德指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在和人交往状态中会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小组合作学习正好适应了人的这种心理倾向,更可以使学员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理解。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成人学习特征的解释,实践效果很好。
目前,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各类班型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研讨主题、分组讨论、班级内分组汇报、班级内交流研讨、总结点评。其中,分组讨论是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使组员参与比较充分,小组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出现喜欢说话的人独占小组活动时间,其它学员根本轮不上发言的情况。小组讨论定要形成真正的讨论局面,小组各成员共同就某些话题进行研讨,发言内容间有逻辑关联,有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发言,各说各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组织讨论的通病)。讨论后要形成小组汇报、班级内汇报,否则无法对前面的讨论起到巩固效果的作用。
2.研究式学习
我们将尝试在此类培训时间较长的核心班型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式学习活动。学员可事先就自己工作范围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在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培训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课题研究;也可以几个学员选定一个课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样的培训,既锻炼了学员开展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员自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5
说到这些,就不得不先说一下水利网络教育培训的现状。
水利网络教育培训平台一般面向行业开展网络教育培训,它是我国水利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惠及各区域、流域、层级水利干部职工的重要网络学习平台。
近年来得益于各项有效措施的不断实施,水利网络教育培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培训覆盖范围方面,从水利部机关和七个流域机构到地方各级水利部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精准度方面,水利网络教育培训各类课程已达643门,具体课程内容多种多样,比如: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为重点,开展党政干部培训;以服务水利中心工作为出发点,为广大水利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法律法规、水库运行管理等各类“短、平、快”的水利业务网络培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目前,水利网络教育培训至少在两个方面仍旧面临瓶颈。一是平台技术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比如学员、管理员登录时容易出现卡顿、白屏、闪退等问题;在下载一些辅助软件时用户常常会遇到诸如因为360软件拦截等原因造成的无法下载问题,而平台有时并未做进一步图文说明等。二是互动模式和运行机制还需深入研究和探索。比如平台在学员、管理方之间意见建议等方面的交流渠道不够通畅。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移动化、碎片化、信息化”特点,缺少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APP)培训学习平台,这就容易给时间愈发碎片化的学员学习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世间万物,不进则退。所以,要保持水利网络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那么,路在何方?
笔者认为,针对水利网络教育培训的现状,要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与学员需求,应重点实施两步走战略。一是近期发展战略,二是远期发展战略。
应该先贯彻实施近期发展战略,这一周期为2~5年。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方面实施整体性改造。在“移动化、碎片化、本地化、社交化”的社会趋势下,加大力度创新培训形式,比如可以重点开发微课、微信公众号、在线直播三种培训形式,发挥它们的移动“轻骑兵”功能,进而促进学员更充分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此外,在创新培训内容方面,在坚持“注重分类、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以水利干部职工网络培训需求为导向,以水利特色精品课程开发为重点,编制和水利专业课程目录、水利远程网络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规范。这也意味着建设覆盖政治理论、水利业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职业技能、综合管理等内容模块并遵循国际通行标准的水利远程网络教育培训课程,从而构建集党政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层水利职工培训、经营管理人员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水利远程网络培训课程体系。
在近期发展战略成功实施后,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实施远期发展战略(AR战略)了。笔者认为,这才是未来水利网络教育培训的制高点。因为,在未来的5~10年内,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将极有可能颠覆性地重塑水利网络教育培训生态。
A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传感数据输入声音、视频、图片、GPS、GIS等基础信息,进而营造一种富于视、听、力、触、动等逼真感觉的沉浸式虚拟环境,最终实现用户和环境、用户与用户之间直接进行零距离式交流的技术。
那么,这一设想到底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呢?笔者认为,它是具有极大的现实可能性的。一是随着时展,第一批“数字原住民”开始逐渐走向社会各行各业,大大提高了AR技术普及的接受度和适应性;二是AR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手机等移动网络平台的成熟促使两者走向融合的速度大大加快;三是近期的水利网络教育培训无论在理念还是行动上都在开始注重微信公众号、微课、慕课等移动化教育培训方式,这就为AR技术的颠覆性融入奠定了理念与技术基础。
目前,谷歌、三星、HTC、华为、联想等移动巨头都在进行移动AR产业上下游生态链的布局谋划。近期,联想公司了全球首个搭载谷歌Tango技术的AR大屏智能手机PHAB2 Pro。它能将手机镜头扫描到的现实场景叠加到虚拟环境中,并具有实现与其他处于同一虚拟场景中的人员拥有共同感知的潜在开发功能。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借助于普及化低成本的传感设备,水利网络教育培训平台的移动端学员将实现自主选择课堂场景并与同时在线的学员、教员“现场互动交流”。从本质上来说,届时,这将是水利教育培训的终极形态――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无差别式融合。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范文6
关键词:档案教育培训;调查;档案人员
一、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培训情况,笔者于2017年6月至8月间,依托省、市档案局,对广东省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档案馆(室)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个人信息,包括专业、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二是调查对象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情况及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整理,最终数据基本完整齐全、回答属实的有118份问卷,视为有效问卷。从调查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72.9%的人所学专业与档案专业及计算机专业无关;一些单位不太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干部中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偏多,占调查者的59.3%;档案管理队伍流动性较大,队伍不太稳定,调查中有64.3%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不足10年。
二、档案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规范的培训机制
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一人兼多岗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没有一定的培训机制作保障,有些单位领导以工作较忙为理由不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离岗培训,导致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一年或几年才参加一次教育培训。
(二)档案培训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以大培训班、大型会议培训为主。这种短时间内不分层次的上大课的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一般以公共“通识”理论教育为主,与档案工作的具体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缺乏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业务水平等情况进行的培训,特别是缺乏档案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一般是在培训前临时抽调的,主要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兼任,这些兼职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授课艺术与专职老师相比有所欠缺,讲课吸引力不足[2]。此外,师资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优秀的一线档案工作者参与教学。
三、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措施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专业人员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3]。在目前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也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尤显重要。因此,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是档案行政机关面临的任务。
(一)建立全员化的档案教育培训的机制[4]
首先是规范化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能为新聘档案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后开展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从零开始并逐步适应本岗位要求而接受档案教育的一个过程。因此,新聘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学历高低、专业背景如何都应该接受岗前培训。其次是强化业务提高培训,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协会、学会组织应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除了上述岗位培训外,有关单位还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如专业证书班、学历教育班、继续教育班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拓展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兼职人员,工作较多,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学习培训。针对这种情况,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培训机构应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培训形式,提供一些人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在线培训课程、面对面培训、案例研讨会、工作实习等培训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解决“工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