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小组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小组计划范文1
一、小组合作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学生间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了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效进行组织。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有效的思考,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要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
二、学生方面,要合理分组,明确职责、优化组合
1、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们一致同意在编组时采取将不同程度的同学分在一起,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使优生带动潜能生,共同进步。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2、小组内,职责明确:程度较好的同学为组长,专门安排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活动内容、发言顺序等;中等程度的同学,一名帮潜能生解决问题,一名注意收集本组同学的意见等。为了让合作学习迅速而有效,教师要长期培养小组成员的自觉和自主意识,教小组长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等。
3、自主感悟时能让组员做到边自学边思考,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和不会的问题把它勾画出来,通过查阅资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组成员请教。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为小组学习献计献策,做到提问主动、讨论积极。
4、小组汇报,尽量多给潜能生机会,安排他先发言,然后是潜能生的辅导者,另一名中等生,最后是组长。在全班汇报时,让组长指定小组里不爱说的学生发言,老师及时表扬激励,比一比哪个小组每个同学参与学习做得好。下一次轮换不同的人代表本组同学汇报发言。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二、教师方面,要作好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方法和技巧
1、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要求人人明确。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难,要适量、适当,要根据教材和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而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无边际。
2、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3、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做到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评价自己时虚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别人。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走访,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并加强指导,在了解、指导的同时,要一同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学习小组计划范文2
工作重点: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三、辅助其他教研组建设植物园网站。四、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分解各年级教学内容。
2.制定《信息技术》教学常规,促进学科建设。
3.新聘教师视导听课,教研组交流活动。
4.筹建“市小植物园”网站。
三月份:
1.组织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优秀作品送省参加第六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
2.电教设备清理登记。
3.“市小植物园”的建设和教师网页制作培训。
4.组内听课,教学经验交流。
5.组织学生参加学科课外活动。
四月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每月听组内每位老师一节课,交流教学中的难点和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方法。
2.检查教案,检查微机室安全和卫生状况。
3.实验班网站及植物园网站的检查和指导。
4.教师计算机培训,内容待定。
5.参加市、区教研室的相关教研活动。
五月份: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学科组内交流活动。
2.收集优秀学生作品,为术科艺术节展示活动做准备。
3.植物园网站建设中期评估。
六月份:
1.优秀教案、论文、课件收集评比。
2.学科组内教研交流活动,新聘教师听课。
3. 参加术科艺术节活动。
4.参加市、区教研室相关教研活动。
七月份:
1.期末工作总结、评比。
学习小组计划范文3
关键词:课堂管理 教学管理 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70-0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自然科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它的应用性非常强。有些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下面谈谈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1)关键问题要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如果连元素周期表,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反应式都弄不明白,那学好化学就是空谈,学好化学必须掌握住:①元素,没必要背元素周期表,把课本上的记住就行,初中生要记住元素名称,怎么写化学式,原子量是多少,可以形成几价化合物等等,最好是按体系记,就是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一起记,比如卤素。②化学式.只要元素都记住了,那么它们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自己也就会写了,当然,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有很多,这就需要灵活掌握价态的知识,元素的价是很重要的,对你判断化合物的种类,写化合物的反应式都很有用。③反应式.掌握价态可以从记反应式中练习,老师把教材常用的反应式写在一张大纸上,让学生背,背不是死背,而是看其中的规律,然后记规律,反应式中举一反三这个作用最明显了。当然,有很多的同元素的化合物,这就需要灵活掌握知识,化学价是非常重要的,对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反应类型写化合物是有用的。
(2)重视课本经常预习,教材起着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是高中入学考试的一个主要来源,高中入学考试主要考察教材处理,扩展和转向。因此,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教科书,通过教科书可以获得基本化学知识,教材是最好的老师,遇到障碍,通过课本知识发现缺陷,提高知识的链接。当然,基于从书本上学习,掌握教材,逐步挖掘教材实例和潜在的功能锻炼,通过类比,延伸,扩大获得一些新的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建立课本知识网络,建成容易理解的整体框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将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材为主线,了解教材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讲,这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做到课前课后分别做到预习和回味,经常阅读,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在关注主要内容的同时,对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和选学内容也要引起重视,这些内容有对加深主要内容的理解有好处,能拓宽知识面。课外阅读要边阅读边思考,力求解决在课前课中的疑惑。“选读”指的是有目的性的阅读那些认为重要的或不好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应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从中发现化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对学习更感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3)勤预习,做好课堂笔记,推进课程的理解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因此,学生可利用暑假化学教材先看看,也许一本化学教科书,充满机智和幽默的表演将深深吸引学生。上课之前还必须准备预习,除了认真阅读新课,把不知道的知识点做标记,并尝试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如果不预习很难去听讲座,预习后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教学比较繁琐,主要的重点内容要仔细听,并在课堂上做好笔记,有效地防止走私,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重点。然而,课堂笔记必须记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记笔记要以不影响听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前提。化学课程多实验多概念,计算的符号,也是很多。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课,打好基础是关键。必须课前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认真阅读新课,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在教材上面做练习。把遇到的疑问,困难带到课堂听课中,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通过预习新生学化学时感到很大的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将是“学习化学是非常容易理解,不容易记住,很难理解,不会做”,从而彻底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其实学习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只要掌握学科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没有经验参考,没有现成的教案,所以应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中,教师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及时的肯定,鼓励,适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学中应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少教多学,六通”的要求,让中学的学生,学习更加自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学生等。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活动讨论,调查研究,家庭小实验提高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课堂指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通过课前,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加强课后巩固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是一种更有效。教学计划的实施措施。①注重课堂教学组织,突破难点,把握重点,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②是积极做实验,教师演示学生的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③及时复结,各学科知识组织成知识点,知识结构为线,“知识网络”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歌诀记忆等。④审查方式灵活,可以采取靖江,谈论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实验,联系方式,也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合作探究模式。
(5)及时做课堂的概括和总结。每次考试后。考试成绩已成为既定的历史。重要的是,从化学试卷的错题,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通过学习这些错题,把知识缺陷降到最低。但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值得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教师只要求学生写下来,但是我认为有些片面。测试误差主要是由知识或能力不足造成的,知识的缺乏导致错误只要回归课本,就可以迎刃而解。问题我认为能力是没有必要记住,记住没用,但可以类比,只有与已知的比较,了解,掌握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勤记、及时复习在课后,作业认真完成,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可以巩固课,几周后,单元复习,章节复习,全面审查等。该方法回顾分为复述听写,链接,等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牢固掌握知识。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的50或60的基本概念,需要的元素符号知识已超过20,有许多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记忆化学元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如果没有记忆,会越学越困难。化学方程式的每个知识点要清楚,所谓的基础不稳,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做题不能只求数量也得要质量,试想想,什么样的知识可以用在这样做之前,不要走弯路,自然效率也得到了改善,做好反思,看看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最好是从一个事实推断出其他的东西。有数据选择,要精不要多,两或三套足矣,以综合性较强的“VCM仿真实验”,帮助探究性学习思维的锻炼。
(6)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验。首先,每一个演示实验仔细观察老师在课堂上。其次,是实验班的好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和操作步骤。他不是一个旁观者,动手实验,实验对象在高中,事实上,不是很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少数,实验题都是高中的一些实验,过来过去,做一些小小的改变,实际上是相同的。但实验课题主要是关于细节,实验现象,如:放热反应,吸热,降水是否平整,颜色的变化等,抓住变化的小细节,可以做得很好,但前提是把握细节。例如:物理性质(颜色,密度等),化学(化学反应,反应析出等现象,颜色的变化等)。所有的知识或初中化学考试的基础,所以更需要的是把握细节。同时,学生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知识的关系,寻找记忆的有效方法。知识分布广泛但也有规律,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了解问题必须及时问老师,这样在研究中不保留障碍,没有留下任何疑问,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网络化,这样便于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定然会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化学课创设有趣、科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努力。学无定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房艳芳.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3(9):41.
[2] 牛德.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3(52):154.
学习小组计划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学习;思维对话;教学有效性
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在探析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后,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小组的分组,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载体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思考,以在基础知识简单教学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借助尝试教学法的有效作用,优化学生对于课程的准备工作
思维对话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开展,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自律性以及学习的方法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有效教学之前,可以先借助尝试教学法,通过习题的引入来对学生的数学预习进行指导,进而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发现自己学习的需求,保障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参与。
二、借助基本的数学活动,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以及逻辑性为数学课程的有效探究提供了基本的前提,现阶段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思维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如七巧板游戏、圆周率探究等小组活动来开展数学课程知识的探究,进而在课程教学的同时不断的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思考。
三、以经典习题为载体开展数学知识应用探究,提升思维对话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学习小组计划范文5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和电算化理论知识,又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但由于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操作能力却不强;有些学生在操作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方面游刃有余,但却对会计知识的应用望而却步。再加上会计电算化实训都在机房,由于软件和计算机本身的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经常会像救火员一样,不停地在解决很多简单重复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效率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
小组互助式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为了达到这一学习目的,笔者从合理分组、明确权责、任务恰当、评价科学四个环节做了积极探索。
二、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究
1. 构建合理的互助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能有效合作的保证。这样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机房课上按学号入坐,这样会导致基础差的同学坐在一块,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不能顺利完成课堂任务;会讲话的学生凑成一桌,不仅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还影响了周围认真学习的学生。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技能水平和性格特点后,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了重新分组,每组设立了组长、副组长、任务指导员、任务审核员等角色,组长、副组长由组内技能操作优秀且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任务指导员、任务审核员则不固定,由每次完成任务较快、较好地同学轮流担任。这样的重新分组为构建小组互助式学习课堂做好准备。
2. 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权责
对班级成员进行重新分组以后,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权责必不可少。针对之前设定的每个角色,都需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权责。例如,组长负责指导小组内学生的任务操作,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好登记;副组长主要负责协助组长工作,收集组内学生的问题反馈;任务指导员协助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指导检查;任务审核员协助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完成审核。组内各成员要同伴互助,每位同学在碰到问题时通过小组互助解决,即先与同桌讨论,同桌解决不了时,可以请组长或任务指导员协助完成,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每个成员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权责之后,合作的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
3. 设计恰当的合作学习任务
合理分组,权责明确后,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是小组互助学习开展的关键,课堂任务太简单,激发不起学生合作的兴趣和热情,任务太难,大多数学生解决不了,也无法开展小组互助。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牢牢把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需要分层合作,个性化完成的任务,从而建立互动共赢,层层推进的互助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逐层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化解难题,巩固强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 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机制
对小组互助式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也能使互助式学习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为此,笔者制定了小组积分制和评优秀小组两项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目的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例如:每次任务,小组所有组员都完成每人加4分,有人未完成,则所有组员都会扣相应分数,这样率先完成的同学会主动监督指导自己的组内成员。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体水平差异悬殊,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就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而是需要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根不同基础线,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学习小组计划范文6
关键词: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消化系统;组织学;形态学
中图分类号:Q959.46+9;S9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7-3804-05
Morphology and Histology Studies on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SUN Yuan,CHEN Zhen-fe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The morphology and histology structur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anatomy and light microscop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igestive tract in A. japonica was composed of buccal-pharynx cavity, esophagus,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and rectum. The buccal-pharynx cavity was large, and its mucosa was composed of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s with some goblet cells. The esophagus, stomach and intestine were composed of the mucosa, submucosa, muscularis and serosa layers. The esophagus was short, and stratified and simple columnar squamous epitheliums were identified. The stomach was expanded, Y-shaped, and composed of cardia, body of stomach and pylorus, and the gastric caecum was conspicuous. The stomach mucosa was comprised of simple columnar squamous epitheliums and the stomach gland was located in the body of the stomach. The intestines was short and included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rectum. From foregut to hindgut, the number of goblet cells and intestinal villus reduced gradually. The digestive glands were composed of the liver and the pancreas. The liver lobule was inconspicuous, but its hepatic cells were rich in fat. The pancreas was divided into the exocrine section and the endocrine section. The exocrine section of the pancreas was consisted of many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The pancreas islets were located in the exocrine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