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方法 “教学做”三位一体化
财务会计类专业是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而高职院校培养的财会人才不同于本科院校或普通专科院校,他们毕业后更多会在企业直接从事一线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强化专业技能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根据会计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现状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作用
(一)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其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可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会计主管等。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财务会计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这是由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会计的真账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如何整合财务会计相关课程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财会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思考,本人认为会计专业课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毕业即上岗”的水平。
(二)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
1. 深化加强会计理论知识
由于实行三位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策略,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2.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抽象变得形象,理性变为感性,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3. 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老师和社会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实践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4.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5.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源于实践,学生在记账公司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三、 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
财务会计课程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四、结语
财务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通过循序渐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一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J].财会月刊,2008(4):92-94.
[3]蔡秀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模拟实训[J].会计之友,2007(23):36.
[4]沈应仙.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6):89-90.
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技能;会计专业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要求来看,技能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课程开设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一门以企业典型经济业务案例为依托,融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于一体,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会计综合能力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就课程体系来说,《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通过该课程,不仅强化了前续课程的专业技能,而且以实际工作为切入点,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大大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方面。在知识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能力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及会计核算的内容,具备担任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在素质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塑造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耐心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无论从课程体系完整性的角度还是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的角度,都很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通过《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开设,为学生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和收入增长率架桥铺路。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设立的虚拟生产型企业实体为平台,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设计一个月的百余笔典型的经济业务,通过建账、凭证处理、登账、出具报表等手工会计处理和系统管理、总账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UFO报表处理等电算化会计处理,让学生根据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按“一人多岗”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析,最终完成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处理过程。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手工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会计实务基本并行。比如说,周一安排四个学时的手工会计实务对1~10日记账凭证进行编制,周二再安排四个学时让学生在实训室通过财务软件进行1~10日记账凭证的录入。在课时分配上手工和电算基本各占50%。(表1)
三、教学方法
针对《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情景仿真与实际操作为教学活动形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反思教学法、拓展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1、六步教学法。所谓六步教学法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了解企业,进入角色。学生对仿真实训企业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建立职业概念,进入岗位角色;第二步,识辨业务,任务安排。学生对实训资料中的原始凭证进行识别,判断是何种经济业务,需要完成哪些会计核算任务;第三步,讲解分析,知识储备。教师针对实训内容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几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第四步,实务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主的辨识和教师的讲解,自己动手进行实务操作,教师从旁进行个别指导;第五步,点评反思。每阶段完成经济业务处理后,学生参考教师公布的答案进行自我检验,教师总结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点评讲解,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正;第六步,总结答辩。完成整个实训后,教师依据实训资料,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账簿、报表进行答辩。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学习态度、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作出相应评价。
2、直观演示法。对于每一个典型的操作实训内容,通过录像、教学课件和教师课堂直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直接掌握。直观演示法生动形象,对规范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3、反思教学法。在实训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相关环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某些障碍,通过对前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来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完成任务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在会做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巧做。
4、拓展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应该借“题”发挥、拓展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该任务创设出一系列延伸性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联想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解决这些拓展任务的同时,又能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而实务中又很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全面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适应会计岗位工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凝练三个方面。
1、课前准备。主要体现在三个备:即备内容、备学生、备策略。所谓备内容,就是通过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和研读参考资料,将教材内容还原为工作任务,设计任务情境,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所谓备学生,就是了解教学对象的层次,充分了解授课对象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和学的尺度。所谓备策略,就是根据课程内容考虑以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表达方式来开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课堂组织。课堂教学围绕六步法为主线,以任务安排、知识储备、实务操作、总结反思为主要环节。下面以手工总账登记为例介绍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第一步是任务安排:根据模拟企业的核算要求,需要对当月业务按旬进行业务汇总并采用科目汇总表程序进行总账登记。在学生完成1~10日业务的记账凭证编制及明细账登记后,就可以对各学习组提出任务要求,根据模拟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要求进行总账登记。
第二步是知识储备: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复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关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科目汇总表程序登记总账的方法及技巧,并选取2~3个账户进行举例说明。
第三步是实务操作:各学习组根据理论知识及实训资料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完成实训任务。学习组成员之间以及各学习组之间可以通过比对、检查等方法进行数据准确性的核查。
第四步是总结反思:在完成总账登记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将记账凭证中的数据以不同的方法分别登记到明细账和总账的理由是什么?进而为下面的对账工作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安排集中讲授、多媒体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组合,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凝练。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强化与拓展,以巩固学习成果。这一点可以借助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固化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模仿提升为应变。这一点主要是通过总结答辩进行的。完成整个实训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实训心得,就实训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进行总结。同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总结内容出发,结合实训资料,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进行回答。
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改革;实训;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1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们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是相当不错的。我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这些成果是和我们学校实施的教学改革分不开的。
一、我校教学改革之初学生实习分配状况
教学改革以前,我系学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学生最初走向工作岗位心里有恐惧感,不自信。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压力比较大。致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流动性比较大,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二、针对就业现状实施教学改革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我校本着“教学为就业服务”的宗旨,针对学生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使课堂理论与实训密切结合,并将其渗透到各个工作岗位;结合会计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模块化学习中,按照工作过程进入相关岗位,为学生拉近课堂和就业岗位间的距离。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以下侧重点:
(一)充分做好企业调研
我们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取得不同岗位的就业资料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企业需要的是职业素质强、能够直接上岗的、业务熟练的实用性人才。
经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学生就业初期会出现工作流程不明确的现象,出现对岗位环境的不适应、技能的不熟练、实际操作生疏的情况。
我们对这些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深入了解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了解财务岗位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情景和工作内容,明确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为教学改革找到了最直接的依据。
(二)确定教学改革的重点
经过大量的基础调研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应重点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生在具备了会计认知能力后,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会计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出工作过程,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系统的会计综合业务实操训练。
1.教材的整合。目前会计综合实训教材是按照不同模块设计的,比如会计认知、商品购进核算与管理、商品销售核算与管理、会计业务综合模拟等多个模块。从结构上看,能够满足不同岗位训练的需要,但是从工作过程上看还需要做进一步调整,教材的整合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基础,以职业任务为逻辑依据,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借鉴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式的职业教材理念,将会计核算流程与岗位结合,将每个模块进行再整合。比如将商品购进与销售模块整合,按照实际业务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编制,再现工作情境,突出实际操作。
2.教法的选用。根据会计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模块,恰当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中,除必要的程序性知识传授之外,主要是通过符合实际工作的行为方式来训练。“行为导向”教学理论是一种围绕某一问题或项目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使教与学的过程在一种行为情境中实施,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因此,行为导向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以实践任务为内容和以活动为方法的特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完成实践行为的过程中主动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为导向教学法实际上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一定要根据课程、课型以及训练目标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效。例如: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大部分知识模块的教学就非常适合使用项目教学法。而中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为了更好地突出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显著。所以会计专业课的教师要注重教法的正确选用。
3.增加实训比例,突出实际操作。会计专业课原来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现在会计实训课占会计专业课总课时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30%左右提高到65%左右,实训量大幅度提高,包括出纳、会计、银行柜员、报税员、中小企业综合实训模拟等多方面的系统训练,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实际接轨的实训课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将教学改革重点落在会计业务的实训操作上,使我们的课堂与实际工作越来越近。学校课堂与工作岗位近可能地缩短距离。增强学生适应性,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做到毕业生直接上岗。
(三)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加大实训量后如何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会计模拟综合实训的课堂设计。
(1)岗位角色的设置。会计模拟课堂综合实训中要按照财务工作的岗位设置角色,不同的财务工作,设计的岗位不同。教师要按照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模块设计岗位,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岗位角色。
(2)工作过程中体验。在岗位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充分为学生创设情景,再现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对学生的操作行动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互动形式,请学生演示并一起制作流程图。
(3)引导学生进行业务操作。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对不同模块在区分角色的前提下进行完整业务操作。在业务操作中以小组为单位。
①小组内合作,在完成自己所担负任务的同时,体会自己的任务环境。各小组以单据传递为主线,展示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不同技术点的衔接性,将能力点与技术结合,在操作中明确责任,认知每个模块内的工作过程,完成业务操作。
②引导各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接受不同角色带来的不同任务及所涉及到的不同的工作环境。教师的行动导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所布置的任务要以实训操作为目标,并且突出能力训练的典型性。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
(四)改进教学评价的方法,引进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必然带来其考评机制的改革,建立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模拟综合实训课上,其传统的考核形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如何进行考评机制的改革是会计教改的重要内容,根据综合实训课的特点,应该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教学评价内容多样化,包括学生学习表现、过程记录和成果展示等内容,学生自我评价落实在总结收获,展示成果和需改进的方面。小组评价重点要求学生考虑,出现的错误如何承担责任,组内团队意识如何进一步增强等等,按企业财务部门的责任制规范和评价小组内部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和评价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责任的重担,获得健康发展。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不同,使学生明确只要努力,只要进步都能达到的要求,顺利就业,从而加强各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就业自信心。
如何将考评工作渗透到教学改革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认知考评的作用。考评的作用表现为:通过考评达到反思行为、了解状态、肯定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弥补。
2.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估任务。在考评过程中,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使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相结合,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过程很关键,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包括评估工作效果、评估工作内容、评估工作表现、评估工作效率和能力等。在评估过程中,除自我评估外,组间评估与教师点评也十分重要。通过科学的量化考核,使每位成员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能够进行合理定位,找出不足;最后的教师点评是总结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成果展示,完成整个行动导向,对每位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出科学评判,制定下一阶段的努力目标,同时也要将这个环节的任务进行总结,既作为前项工作过程的结束也作为下一项工作过程的开始。
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会计模拟实训 教学特点 成绩评定 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业务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这就决定了会计教育必须要在学生的能力上、素质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在尚未参加工作之前,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会计岗位的“实战演习”。《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高职会计专业在第五个学期开设的、融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我院学生多年的实践,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看,学生从这门课中受益匪浅,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进入角色。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对该门课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本文拟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成绩评定入手,总结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实施
1.实训准备阶段
(1)实训动员准备。主要内容包括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时间等,让学生对实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本门课的考核方式及实训环节的评分标准。这种思想上的动员相当重要,因为会计实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开课之前,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实训是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条件。(2)分组准备。采取按岗分组,每3~4人为一组,分别模拟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并且要求定期轮岗。(3)实训物品准备。主要包括实训教材、凭证、账薄、报表、科目汇总表、大头针、回形针、直尺、小刀、胶水等资料和物品。
2.教学实施阶段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模拟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核算过程程序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最后编出会计报表,完成一个会计循环过程。具体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1)建账:主要内容是熟悉企业基本情况,了解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开设账户并登记期初余额。(2)填制会计凭证:主要内容是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这一过程很重要,影响到下个环节,要求学生填制完凭证教师应与学生核对,保证凭证填制正确无误。(3)登记会计账薄:主要内容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账,并进行对账和结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操作规范、账薄整洁。(4)编制会计报表:主要内容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要求学生学会各种报表的仿制方法,熟悉各种报表格式。(5)整理装订凭证、账页和报表:主要内容是学会会计凭证的装订方法。
本阶段是整个实践性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关键,每个环节集中体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根本特点。因为涉及内容多,授课时间长,在内容的安排上,可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和演练,如将一个月的业务分解为上、中、下旬,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项实验,便于每组学生同步进行。
3.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
学生对自己在实训中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写出书面的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找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实习纪律、实结评定成绩。
二、课程教学特点与方法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实训目标、方法、进度、要求以及考核方法,实训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实训的有序性。(2)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从建账――凭证――账薄――报表的全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并随时提醒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由于该门课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因此很可能出现遗忘的情况,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点拨学生,把会计专业各门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每一步骤的操作。
2.分组轮岗,力求有序有效
以往会计模拟实训往往是给学生每人一套实训资料,学生一个人充当企业各种角色,既是会计、出纳,又是会计主管,给学生一种混乱的感觉。从实训教学效果看,采用分组轮岗形式,即数人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轮流变换会计工作岗位,定期变化操作内容,大大提高模拟实训的效率和效果。(1)分组轮岗,可让学生体验到企业财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通过交叉变换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2)分组轮岗,在每个小组内实行分工协作,可以促进相互间的帮助、交流,取长补短,从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3)分组轮岗,可提高实训效率,每一次的实训内容由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内容。每次岗位轮换可与教学内容同步,即按上、中、下旬每旬轮换一次,让学生亲自尝试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
3.手工、电算化相结合
一方面,手工实训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是综合实训的重要环节。通过手工制作,掌握手工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学生在基础课和各专业课曾经进行分阶段专项训练,但在综合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对登账及账户性质、结构及账户对应关系和成本计算知识生疏,反映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缺失。因此,综合实训要重视手工的账务处理,加强手工账务处理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全盘账务处理程序。(2)目前有许多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因此,手工实训结束后再安排电算化实训,把手工实训资料作为电算化模拟实训资料,学生手工记账结果的准确性再通过电算化的验证,从而比较手工会计系统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操作循环过程。可选用当前常用的一种财务软件,如用友或金蝶软件,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能熟练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做到一套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成绩考核与评定
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指导教师要根据训练时学生的实训态度、动手能力和实训结果进行评定,把实训过程的各个环节纳入考核要素中。(1)实训态度最重要,它影响到整个实训过程,并且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把它纳入考核内容。(2)动手能力是关键,它反映学生现场动手和操作能力,包括能否正确、协调、快速完成实训,能否对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判断分析和处理,因此它是成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3)实训结果是最终,它反映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实训作业是否规范、清楚、整洁,能否按会计各个岗位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因此它也是成绩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首先根据学生交来的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情况,给出每个小组的基准分,然后根据实际训练时学生的考勤情况和认真程度、参与程度等对个人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分数等级:优+:90分以上;优:85―89分;良:80―84分;良-:75―79分;中:70―74分;中-:65―69分;及格:60―6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2.扣分标准:(1)正确性。要求正确进行实习,每错一笔分录扣5分。(2)及时性。要求按时交实习作业和报告,每超过规定一天扣2分。(3)整洁、规范化。填制凭证、登记账薄及编制报表,要求书写整齐、清楚,不得涂改,必须按规范化要求,如不合格要求,每处扣1分。(4)实习态度和纪律。必须自己动手做,不能抄袭,上课时不能迟到、早退、旷课,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课每次扣2分。
四、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1.实训课的实际容量超过实训教材容量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对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阅,综合了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系列课程,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的内容,而大部分学生已将所学不少专业知识内容遗忘,基础也不够稳固,学生在进行综合模拟实训时感觉比较吃力,故教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不断要进行重温知识,工作量之大显而易见。(1)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重点讲解、指导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及成本的核算、报表的编制,对如试算平衡、科目总汇表编制、账簿的登记、重点说明其理论原理,让学生能在课余进行操作。(2)教师在巡回观察学生操作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用5―10分钟时间进行集中讲解指导,对每个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操作技巧过程中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完成实训内容。
2.会计制度变更制约实训教材使用
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先后颁布并修订了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实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存在着时间性差异和内容的差异,受会计法规颁布与实施及会计教材更新期的制约,教材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实训教材的选用应定期修订或选订,注意知识的更新,选用教材尽量采用以真实的或者仿真模拟材料编写的教材,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和报表进行演练。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变化,会使学生知识僵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要。
3.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要求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实践的综合训练,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检验,该课程涉及会计专业各门主干课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实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即需要比较全面的素质,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样需要扎实的会计实务能力。我国会计处于转轨时期,政策变化较快,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作为财会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拓宽自身的业务技能,认真学习有关会计方面的法规政策,多渠道了解会计信息,注重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之能胜任教学相关工作。
4.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实训成绩的高低,除了与学生自身有关外,还与成绩评定者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训的整个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做好考勤以及各组记账情况记录,了解学生完成进度情况,从而在心中给每位学生“定位”打分,对于最后的分数注重“过程”和“实践”的评价。
五、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策略的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学生操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积极地动口动手。(2)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操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有探究学习精神。
2.对教师的要求
(1)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技巧,熟练操作,对授课内容进行认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操作内容能贯通全局地开展;(2)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仿真的实训环境
(1)实训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改变“教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与教师交流,形成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致于处于被动状态。(2)应在实训室按会计操作工作规范要求,配置全套模拟手工会计操作的软硬件,包括会计处理程序挂图、工作台、投影仪、装订机、图章等,实训用的凭证、账簿、报表都应和企业财会部门使用的一样。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良好的氛围、真实的会计用品,为完成会计模拟实训提供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逸平:对会计学科实践性环节的评价方法初探[J].会计之友,2006,(3)
[2]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06,(3)
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5
一、高职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也不断调整,试图突破“压缩型本科”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道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成本会计课程设计仍没有完全突破学科型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会计教改的深入程度不够,课程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
成本会计课程特点是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这样的特点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操作,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现阶段成本会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课程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以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虽然课堂上也应用了案例导入、项目实训、课堂练习等手段,但是效果不理想,学生参与度与兴趣值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在实训教学中,分知识点、分章节进行实训,与财务会计实训无本质区别,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实际成本管理,对成本岗位认知程度模糊缺乏感性认识,实训中只能生搬硬套,为完成实训而实训,将成本核算当做数学计算,不能领会数据来源,达不到成本核算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成本会计课程特色,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在高职大部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教材的理论叙述为主线进行学习,缺乏成本会计课程特色,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三)缺乏真正可操作性的成本会计教材与配套实训
目前,成本会计理论教学教材非常多,但是具备真正可操作性的成本会计教材与配套实训极度缺乏。教材内容有的还按照章节设置,或者换成所谓的任务驱动式,但仍然是原来的教材换了标题,通常按照材料费用核算、工资费用核算、其他费用核算、辅助成本核算、完工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以及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核算。这样的教材现阶段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与学习热情。
(四)成本会计师资实践教学水平亟需提高
高职会计教师队伍,基本来源是从毕业学校到所在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客观渠道,缺少相关专业实践经验,没有经过企业成本核算实践,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进行再传递,当学生深究一个问题时,往往由于实践知识不足而无法应对。
二、提高成本会计教学对策
(一)深入进行课改,将学科模式转为为任务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学科模式,转变成以任务驱动为主导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具体的成本核算项目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融入到成本核算工作情景中,从而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重点发展成本核算能力。项目设计可以以制造业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成本计算、报表编制、成本分析为课程主线,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以任务为驱动,按照“设置与登记账簿—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成本分析”进行营造成本会计岗位职业氛围,将理论训练与职业训练及实践操作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增强岗位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具体可以将每一个知识点设置成“工作任务—对应知识点—训练项目—课程要求—情景设计”,以工作任务驱动带动理论学习,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对难点疑点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随堂进行答疑解惑。
(二)搬迁课堂,注重成本会计实训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论教学可以采用导学案训练,穿插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理论知识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成本实践教学应采用校内实训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双重实训模式,先校内后校外,最后再回到校内进行实训总结,谈认知,谈收获。在校内实训时,地点放在专门的成本核算实训室,实训配备电脑、网络、投影、企业生产流程模型展示台、成本会计实训操作软件,成本核算需要的原始凭证、多栏式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让学生先完成手工实训再完成软件操作。在校外实训时,地点选择在已构建较好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行业要选择制造业,因为会计行业职业特点和商业机密保密性的需求,校外实训模式更多的是采用参观、观察等手段进行浅层次的实训,尽管就是这样的实训也会不断提升学生会计职业能力、成本岗位的认知度。
(三)构建设计基于工作流程的成本会计教材
要进行教材的构建,首先要做好本门课程乃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背景及就业前景的调研、论证和人才需求分析,对本门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与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调研,基于工作过程分解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常见就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标准,围绕职业能力标准重新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和行业特点选取、重构教学内容,提出课程的设计思路。教材编写可以分成项目一计算单一产品的成本、项目二计算跨月完工产品成本、项目三计算多品种生产成本、项目四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项目五成本计算方法—分批法、项目六成本计算方法—分步法、项目七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在每一个项目下再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
(四)引入“慕课”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参与度
慕课教学起源于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将学科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以微课程的形式授课,进行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具体可以将成本会计理论制作成若干个知识微视频,课前以网络形式发送给学生,每一个视频对应成本会计一个主要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并在视频中嵌入过关大比拼,设置成游戏过关模式,答对上一个视频知识点才能够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闯关多者进行奖励。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视频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教师随堂进行答疑解惑。
(五)重视成本会计师资建设
会计岗位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顶岗实习
近年来,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章非常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见解。闫灵萍(2007)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缩短上岗适应期的观点。张文林(2006)提出了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的会计专业财务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吕秀娥等(2010)提出按照贯穿一条主线、设计两个层次、实现三个结合、达到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来构建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使实训环境、实训内容与实际岗位对接,实训过程与教学过程整体贯通,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培养于一体的实训体系。
在借鉴和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提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进行系统重构的思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体系,同时提出实施该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一、实训教学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实训教学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技能会计人才,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到岗即能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因此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专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的业务处理能力均有赖于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的支撑。
2.实训教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最佳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耕。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回访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是会计理论学得再好,没有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学生也不可能一到工作岗位就能上手操作,更谈不上正确的操作;很多会计技能无法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掌握,如最基本的原始凭证的审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学生,主要应该从合理性和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核,但是面对具体的业务,也就是放在面前的各种原始凭证(发票),学生一开始根本无法分析判断凭证合理、合法性的关键点在哪里,因为实务中的即使同一类业务也有很多种凭证,且始终处于变化中;同样的对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如果没有实训的过程,学生也很难真正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勾稽关系,所有这一切,只有让学生置身具体的职业环境,告诉其具体的判断要点,并不断重复,才能让学生逐步明白和掌握;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更是如此。这也造成学生即使在校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一想到去工作就觉得心理没底的原因所在,他们无法想象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实施让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会计技能实训,特别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或到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对走上工作岗位也很有信心。
3.实训教学也是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八个方面。无论从会计的基本职能的要求,还是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严重后果和经济犯罪案例都让我们明白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怎样使这些抽象的要求具体化为会计人日常工作的行动?教育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会计实践却更具有说服力,以爱岗敬业、提高技能为例,通过具体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从一笔笔的业务审核和处理、报表编制以及纳税申报事项中明白其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疏漏,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后果,从中体会作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严谨工作作风,以及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如学生在实训时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期末结账的时候账对不上了,试算平衡的时候平衡不了,于是开始检查,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时往往花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原因所在,但这种挫折却让他们体会到严谨工作作风和扎实专业技能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性。
因此,实训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如何具体安排学生的实训教学,怎样使实训教学体系做到既有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又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并最终能与学生毕业就业顺利衔接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实训内容散、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室仿真单项实训到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再到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最后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借助政府提供平台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梯次进行的实训体系。说明如下:
1.校内实训室的单项实训和岗位课程的综合实训
这是建立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求基础之上的初级实训,既包括课程内的分项目和模块实训,也包括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专业需要进行技能操作实训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实务以及纳税申报等。在课程安排上,一般第一学期进行基础会计技能实训,第二学期进行财务会计实训和管理会计实训;第三、四学期进行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审计实训以及纳税申报实训。这些课程中的分项目实训以及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均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室的仿真模拟加以解决。在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后,对同样的内容再进行一次电算化实训。
本梯次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论与实务之间进行衔接,明确会计理论与实际账务处理之间的关系,如正确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使用并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会计岗位所需的技能按照岗位需要进行实训,达到学生对同样的业务能从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思维方式进行操作的目的。实实在在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做账,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情况。
2.引企入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与工科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由于专业性质、特点的原因,一直以来,经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多只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即上述校内实训室的仿真实习,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差的尴尬,但它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很大区别,实务中的很多内容并不能象模拟实训那样可以由教师向学生交代的非常清楚和规范,而且很多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可能都不是老师在上课时甚至教材中能涉及到,它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职业判断,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和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这其实也是为什么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要实践经验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际做账的操作,给学生一个真实企业一个循环(即一个月)的全部真实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至少做连续3个月,即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进行手工账的处理,也能通过电算化完成,以进行验证。而且是完成全部从凭证取得到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的全部过程。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主要操作技能,可以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际的会计做账,也即进入第三个梯次――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实训
在完成了校内的模拟实训和实际做账的训练后,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以及纳税申报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实际操作。同校内实训基地的实习不同,校外实训基地多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性质决定了一是不可能让一个学生进行账务处理全过程的操作,二是一个企业不可能安排太多的学生。每个学生也只能分解到各个会计岗位进行岗位工作的操作,这时轮岗和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就成为校外顶岗位实训的一个重要条件。
经过以上实训教学体系的实习后,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中小企业基础性会计岗位所需技能,到岗后立即就可以开展工作,对学生本人而言,其工作信心会更强,对用人单位而言,所聘用的财务人员到岗就能进行工作,省却了培训环节,对学校而言则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施该实训教学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实施上述实训教学体系,必须要解决的实训条件包括:一是实训基地建设,二是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实训教材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
这也是目前高职实训教学改革中难度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如果说校内实训基地中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对学生是否具备会计操作技能的一次检验和更进一步的实习,实习环境很多就是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该环境完全不在老师的掌握之中。由于一个企业接收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数量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取得足够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能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从上到下都在倡导高职学生应该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实训、去体验,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学校有很迫切的要求,而企业却不太欢迎。怎样使校外实训由学院的单向需求变成学院与企业的双向愿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可能会使企业在员工队伍建设上更多地倾向使用高职学生;同时政府在其中更是大有可为。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为高校与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到2011年为止已确认四批共计264家企业作为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为方便管理和联系,杭州市政府还建设了专门的网络平台。据悉,报名参训的大学生经过与企业实训基地的双向选择后签订协议书,杭州市人事局将统一为每位上岗实训的学生及时办理人身意外保险。企业实训结束后,给予实训后留用的毕业生以实训期间市区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生活补贴。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校内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际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任务,首先必须取得真实完整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其他基本资料,而且必须是多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鉴于会计资料的特殊性,一般企业都不可能提供自己的会计资料作为教学之用,更不能是连续几个月的会计资料,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引企入校,特别是成立目前市场上运作已比较良好的记账公司的校内子公司或分公司,这样就可以拥有很多客户的会计资料,也就有了学生校内实训的条件,可以满足学生连续几个月对一个公司的账务进行做账和纳税申报等的需要,达到实训的目的。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记账公司,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专业教师兼有教师和企业财务人员双重身份。
2.师资队伍建设
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会计专业技术过硬并擅长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校内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特别是专业上的动手能力;而校外兼职教师不仅要懂技术懂专业,还得懂教学。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校内专业教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通过下企业锻炼得到提升,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实践和与校内专业教师沟通协商中得到提升。
3.教材建设
目前校内实训中的单项模拟实训和岗位课程综合实训的教材已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有一个提高和完善的问题,校外企业的顶岗实训不涉及教材建设问题,主要是校内实训基地上所需教材的建设问题,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本人以为从引企入校的企业具体业务中进行不断的筛选、完善和更新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闫灵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的探旁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8):36-37.
[2]张文林.充分利用高职院内资源为专业实训教学服务[J].辽宁高职学报,2006,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