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级护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级护理论文

分级护理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分级护理医嘱的现状及医生和护士是否认同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及有无能力参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的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结果]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医生认为分级护理医嘱没有疑问;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不过7名医生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6名护士长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在参与方式上,8名医生和7名护士长认为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结论]对于分级护理由谁决策的问题上,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医生则采取默认态度,不过对护士的能力表示质疑,而大多数护士认为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

分级护理,又叫等级护理,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前辈倡导提出,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士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1-4]。为了调查医护人员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情况,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收集资料采用面对面访谈法,访谈前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获得理解和同意,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并承诺用编码替代姓名,以保护隐私;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并认真记录。时间在30min左右,每例进行l次或2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按照N1~N14和D1~D9依次给每位受访者(护士和医生)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

1.2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您对分级护理医嘱现状的认识;您认为护士是否可以参与分级护理;您认为护士是否有能力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访谈中视具体情况和个案的情绪适当调整内容和数量。

1.3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判断,利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与分析

2.1访谈对象一般情况护士长年龄41.8岁±5.1岁,工作时间21.4年±5.9年,中级4名,高级6名;医生年龄44.5岁±2.5岁,工作时间21.9年±2.8年,高级8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受访者对分级护理医嘱的争议①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有的病人危重不下一级护理,有的不重反而下一级护理”;医生认为下的分级护理“没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有时候护士提出应该改”“有的护士说不对,让我们改”。②医护对分级护理认识的角度不同。护士认为“医疗与护理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一压疮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从护士角度是一级护理,但是病人病情平稳,没有潜在危险,医嘱下为二级护理”;有的医生坦言“不了解分级护理,下达分级护理只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或者“从护士那里学的”,认为“病情重的一级护理,较重的二级护理,不重的三级护理”。

2.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5名护士长认为可行,认为“护士最了解病人”“护士认真,更敬业可以做得更好”“由护士下,护士长更专业一些”,在决策方式上,7名护士长认为与医生合作比较好。但是也有5名护士长认为不可行,因为“护士没有能力”“病人听医生的”“医疗环境不好,不愿意承担风险”“护士长、主管护师可以下,但是晚上、周六、周日,有的小科室不可能安排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护士共同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下分级护理”。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认为“也行”或者“可能可行”,认为“如果让护士参与进来,或许比现在让医生单独下好一些”“有能力的也可以,省点事”,但是强调“大医院可行,基层医院不行”;也有医生认为“谁下都无所谓。关键是病人没有问题,不投诉就行”;在护士参与决策方式上,8名医生认为是医护合作,但是“医生为主”;有的医师认为“如果让护士独立做,恐怕不行,因为护士对疾病认知与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排序,认为是医护合作>医生>护士”。

2.4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讨论6名护士长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护士受过正规教育”“护士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上的一切可以由护士做主”,但是多数护士认为“与知识层次、工作经验有关”“需要是一定资格的”“护士长一般可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还可能有能力”;在护士没有能力的原因上,护士认为“大多数护士学历低、经验不足”;“聘用护士多,流动性大,继续学习的动力不大”“护士常常转科,在一个固定科室的时间短,病情改变的判断能力较弱”;“护士有学历而尚无承担此任的相关能力”。7名医生对护士下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综合护士素质、学历、待遇等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特别是聘用护士的能力差,而且护士总是轮转,不像医生对病人那么了解,如果护士不轮转,由2名或3名护士照看1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很了解,护士也有能力决策”“护士对疾病判断程度不如医生,主要是知识缺乏”,有的医生认为“需要以一整套体系完善后才能有能力,如教育”;但是有的医师认为“有经验的护士也有能力,老护士观察病情也行”。

3讨论

由结果可知,多数护士不很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与毕慧敏等[3]、李风莲[5]的结论,说明护理级别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上,由访谈结果可知,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持默认态度,该访谈结果并不否认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与王旭梅等[6]的结论一致,与肖小文[7]、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等[4]的观点一致。在决策方式上,由结果可知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

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能力的分析上,由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护士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尽管大多数医生对其能力表示质疑。王旭梅等[8]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等各个角度分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理论上认为,护士是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的,但是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结论只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李风莲.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综合版):10-11.

[6]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

分级护理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标准在病区公示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4个病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分级护理和质量控制,实验组采取分级护理标准公示和宣传推广、巡回单的应用及质控检查等辅助质控方法。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4个季度的护理质量3项指标均相对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分级护理的了解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85.53%~98.68%护士、全院76.67%~100%护士长认为分级护理公示对护理人员素质及护理质量有正性促进作用。结论在病区实施分级护理公示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打造高质量护理服务品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促进作用。

分级护理制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也是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和综合医院评审的一项指标,同时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分级护理通常是在患者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等级护理的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2-4];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5]。鉴此,我院护理部自2006年3月开始,在住院部选取内、外、妇产、儿科4个临床病区试行分级护理标准公示,由患者、家属、社会共同参与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床位800张,年收治患者23000余例。全院护士446人,床护比为1∶0.56,护士均为女性。实验组选取神经内科、普外一科、妇产科、儿科病区,共有床位172张,护士76人,年龄19~50岁;护龄2~28年;学历:中专15人,大专43人,本科18人;职称:护士41人,护师20人,主管护师15人;床护比1∶0.44。对照组选取心血管内科、普外二科、骨二科、呼吸内科病区,共有床位170张,护士75人,年龄20~50岁;护龄1.5~29.0年;学历:中专24人,大专30人,本科21人;职称:护士39人,护师20人,主管护师16人;床护比1∶0.44。两组病区床护比,护士的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分级护理及护理质量控制[6]。实验组采取以下措施。

1.2.1.1提高护理人员“标准”意识2006年1月开始,护理部将护士掌握分级护理内容的情况纳入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及全院每季1次的理论考试中,使大家有一定的压力,能够自觉学习并熟练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增强标准意识及参与意识。

1.2.1.2分级护理标准标示牌的制作与应用①分类。共分为3类:分级护理标准标示牌,一览表标示牌,床尾标示牌。②制作。各标示牌统一由院基建科负责制作。分级护理标准标示牌采用金属铝板制成,规格、颜色统一,大小为40cm×60cm,内容为《江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的等级护理所对应的特级、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标准、指征、护理要求以及收费标准。一览表标示牌采用亚克力板,规格为0.8cm×5.4cm,特级护理用文字标明,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色,三级护理无牌。床尾标示牌采用亚克力板,规格为1.8cm×8.4cm,颜色与一览表标示牌相同。由医嘱执行护士负责落实,护士长负责指导。③应用。将分级护理标准标示牌悬挂在实验组病区醒目处,每病区1块。一览表和床尾标示牌根据相应护理级别插入一览表相对应的床号中和病区床尾处。

1.2.1.3质量控制①宣传推广。将开展“分级护理标准在病区公示”的创新服务举措刊登在院报上,同时将其内容纳入患者入院介绍和工休座谈会的常规内容中,使患者、全院职工及社会了解本举措,参与、支持和监督本举措的执行与落实。②标识的应用。实验组护士长负责检查落实标示牌应用情况,住院患者一览表及患者的床尾插入相对应的标示牌;一级护理及病重、病危患者统一佩戴黄色腕带(软塑料材质,为一次性使用,其上注明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诊断等),以促使分级护理标准的正确应用。③巡回单的使用。由护理部设计、医院统一印发,内容包括时间、内容(一般巡回,静脉输液,更换液体,测血压,测T、P、R,发药,晨间护理,晚间护理,翻身,生活护理,给氧,采血等)、签名;每个病室1张,用完续页。对病情稳定的一级护理患者每30分钟巡视1次;危重、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根据需要随时巡视,每次巡视后在巡回卡上注明巡视时间、患者的情况以及所做的护理项目,并在相应栏目内打钩签全名,以督促护士按时巡视。巡回单不随病历保存,患者出院时单独装订置病区保存,以备护理质量检查和作为举证依据。④护理部每月组织“分级护理、基础护理”组及“护理服务反馈”组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检验“分级护理制度公示”后的实施效果,促进此举措的开展和推进。

1.2.2评价方法①护理质量。取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护理部的护理质量检查资料,统计两组病区分级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②住院患者对分级护理的认知及满意度。由课题组成员设制问卷,内容为患者的护理级别、分级护理的内容等8项,采用是、否2级评价;选取上述时间段两组住院患者各3960例,由护理部干事发放问卷,讲明填写方法后由患者不记名独立完成后当场收回,分别收回有效问卷3956和3932份。③护士和护士长对分级护理公示的认知。由课题组成员设计问卷,内容为分级护理公示对护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共9项内容,采用是、否2级评价。选取全院389名护士和30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由课题组成员发放问卷,讲明填写方法后不记名完成,当场收回,分别收回有效问卷389份(提取实验组76份问卷进行分析)和30份。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2.2两组住院患者对分级护理的认知及满意度比较见表2。

2.3护士及护士长对分级护理公示的认知见表3。

3讨论

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有偿的医疗服务关系,医疗服务过程实际是一个履行合同的过程。通过“公示”,将对护理要求的规范公之于众,为护理工作提出了“诚信度”建设的高标准,使护理工作的规范和责任在患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下得以落实。从机制上强化了管理,使从上对下的直接管理转向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服务性管理,弱化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矛盾,强化了患者意识和市场意识,体现了管理机制的重大转变。

分级护理公示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患者是护理工作的第一感受者、第一目睹者、第一评价者。通过公示,患者及家属能了解自己(家人)的护理级别,知晓护理服务内容,同时促使护士按照规范实施护理措施。表2显示,实验组患者87.39%~99.39%了解自己的护理级别和内容,且认为分级护理公示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收费透明,对自己有益,对护理服务满意;对照组则较少了解自己的护理级别和内容,护理满意度低(均P<0.01),但对护理公示的认同则与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分级护理公示的直接受益者是患者,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突出了护理工作中的“患者地位”,因而获得了患者的肯定。

分级护理公示对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表1显示,同季度实验组的分级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均相对高于对照组。分级护理公示,患者一方面可据此核实自己所获得的服务和付出的费用,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安心享受医院提供的治疗、护理,作为回馈,患者会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各项服务能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因为分级护理公示,医护人员会更加规范各项操作,以防范医疗纠纷,如此相互作用,良性循环,使护理质量持续上升。从2008年开始,我院在所有病区全面开展分级护理公示举措,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都更具体、更实在,此举使患者、社会对医院的信任度逐年提高,对构建和谐医院、和谐护患关系,打造医院高质量护理服务品牌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执行分级护理要强调医护协调,医生与护士共同执行。王淑琴等[7]调查发现:31.75%住院医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68.25%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因此,在本次分级护理标准病区公示举措实施过程中,强调护士长及主管护士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医嘱,自查是否合适,如有异议,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其对不恰当的护理级别医嘱及时做出适当的修改;一方面使不当护理级别得以纠正,医生更多地了解了护理工作内涵;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的建议被采纳,体现了护理知识的价值,医护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无论是护士还是护士长,都对分级护理公示持肯定态度,如表3示,护士85.53%~98.68%认为分级护理公示对护士个人护理服务质量有正性作用,且不会增加护理工作难度及导致患者要求过高;护士长76.67%~100%认为该举措对护士长个人及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有43.33%认为可能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投诉率上升。对于护士长的担忧,笔者认为,只要全院医护人员认真按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诚心诚意为患者服务,患者就会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因此,这些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据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护士长对自己病区的护理质量没有把握,护理部应帮助她们查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护理人员快乐工作,患者安心、舒心地住院。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918.

[2]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3]杜艳丽,李亚洁.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8):79-81.

[4]刘义兰.对分级护理制的商榷[J].护理学杂志,2006,21(23):44-45.

[5]肖小文.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分级护理论文范文3

摘要:目的:掌握护理计划现状,探索推行标准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间,住院病人采用标准护理计划的随机抽样100份病历为分析对象,检查护理计划的内容及实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结果:评估缺乏连续性占50%,找不出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28%,缺乏抓时机和技巧实施健康教育占22%。结论:提高整体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抓住时机掌握技巧实施健康教育,就能促进整体护理计划的实施和护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计划;护理管理

ClinicalAnalysisof100SharesNursingCarePlan

Abstract:Objective:Toknowthepresentofnursingcareplan.Toexploretheeffectiveinterventionforstandardnursing.Method:100sharesfromsamplesrandomlyfromJul.2004toJun.2005withstandardnursingcareplan,wereexaminedthecontentsandresults.Weanalyzedtheexistquestiousandputforwardthemanagements.Result:There''''s50%withdeficiancyofcontinuousevaluationnosolvedproblemsfor28%,deficiancyofhealtheducationskillsfor22%.Conclusion:Itcanimprovethenursingqualityandwholenursingcareplantostrengthemtheabilitytousenursingprocessandtheskillsforhealtheducation.

Keywords:Nursingcareplan;Nursingmanagment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全面诊断,护理实施整体护理计划,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服务素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自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妇产科住院病案,均为女性,年龄在20~38岁间,平均年龄为28岁。

1.2方法:对产科住院病人采用标准护理计划的病案,用计算机按住院号,随机抽样100份病历作为分析样本,检查护理计划的内容及实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

2结果

2.1评估:缺乏护理计划连续性的50份占50%,在标准护理实施过程中找不出确实需要解决问题的28份占28%,缺乏抓时机和技巧实施健康教育的22份占22%。

3讨论

3.1本次抽样调查发现缺乏护理计划连续性占绝大多数。病人入院时采用标准护理计划,住院期间效果评价不及时,不符合实际,住院期间护理计划变化不大,呈固板型,因此新的护理问题提出少,这与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密切相关。护理程序是护理人员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方法,是护士工作的工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应用正确的方法评估、如评估时,应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准确无误地诊断出病人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时作出合理而适当的效果评估,及时纠正偏差,随时修改护理计划。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严格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并遵循管理学的原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修改计划―再实施,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使工作得以见效。这就需要真正提高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而目前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笔者认为要采取不同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同时护理人员要掌握病人的治疗方案,明确护理内容并深入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与患者亲密无间的交谈,就能保证病人得到主动的、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服务。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的质控,深入了解护理程序实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这样就能有效地保证护理程序的连续性,并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3.2护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千差万别的病人变化和需要处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要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实施整体护理,需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对所管病人进行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护理计划的偏差,从而保证护理质量。这就需要对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愈、康复的全过程进行不断的、系统的临床护理观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调整护理计划,循环式地评估。在实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定向观察,更要重视机遇观察,通过机遇观察,便可发现患者的心理、行为上的异常变化,去启发我们发现护理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善于思考,能及时识出护理问题,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及时地,准确地发现护理问题,使整体护理连续地落实到实处。

3.3在整体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资料抽验中发现,护理人员强调无时间去实施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没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与病人的交谈开展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没有抓住时机,掌握技巧实施健康教育。可运行护患沟通和交谈技巧,抓时机采取非正式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如抓住给病人铺床、换床褥时结合病情和急需了解的问题,或者患者和家属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此外,全面提高在岗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护患沟通和交谈技巧的讲座,促进护理观念的更新,使护士尽快掌握护患沟通和交谈技巧,不断地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整体护理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银雪,曲维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病人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53-54.

分级护理论文范文4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一种对急、危、重患者进行监测护理和治疗的组织形式,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的治疗单位,主要救治病情危重或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患者,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存活率[1]。病房中多为术后处于麻醉中、急性功能不全或意识状态不清的危重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易出现相关的的伦理道德问题。

 

1 ICU常见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

 

1.1 忽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权

 

1.1.1 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指患者或家属在获得足够的信息(疾病治疗、护理措施、预后等)并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自愿地同意或接受某些治疗护理的书面承诺[2]。

 

现今,医患关系紧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对患者知情同意介绍时,更重视的是患者同意权而忽视了患者更为重视的知情权。因此护理人员往往习惯告诉患者最危险的结果,形成“恐吓型”告知模式企图保护自己[3]。这种只注重患者书面承诺的行为,往往导致患者并未完全理解护理人员的意思或者讲述的全部内容。而护理人员这种只是履行程序的态度,更容易使医患关系紧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下降。

 

1.1.2 忽视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由于ICU中的患者与家属隔离,加之收治患者的疾病往往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如果家属对病情动态或突然变化不了解的话,就容易产生误解、怀疑,最终导致护理人员的诚信危机[4]。

 

1.2 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道德素养低

 

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注重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而且还要注重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内容繁杂、琐碎、具体、技术性强,护士上班忙碌不停, 若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很容易违反操作规范,减少工作程序,只在乎把工作做完, 而不考虑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5]。

 

1.2.1 护理人员道德素养问题 由于ICU特殊的管理模式患者与家属隔离,少数护士面对无监管的状态就不认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操守,如:不尊重患者的人格、泄露患者信息及隐私、威胁患者等。而且在很多护理工作中难以有量的确切规定和检查的可测指标,来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性,还有些工作不是有形可见,没有质和量的限制,靠的是护士的道德责任感和自觉性[5]。这就形成了护理工作监测的盲区。

 

1.2.2 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护理质量低 护理操作对患者恢复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严格认真的护理操作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反之不但无益于患者健康的恢复,而且还会阻碍患者健康的恢复。由于ICU的特殊环境,有少数护士不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不能有效做到慎独。如:不洗手就进行护理操作、不正确戴口罩、注射不消毒、拔针后不按压、不规范的口腔护理等。这些不严格的操作增加了患者医院感染、二度创伤、病情加重的机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1.3 医疗资源利用不合理

 

ICU的护理人员要在严格挑选和专业培训的基础上, 接受品德、知识、技术及能力方面的全面再教育, 才能胜任ICU的工作[6]。加上ICU的护士每天承受着比普通病房更高强度的工作、更紧张的气氛、更多层面的压力。这不仅会影响她们的身体状态、工作状态、情绪状态,最终会影响到其共同的服务对象—患者[7]。护理资源非常有限,同时,随着维持生命的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既挽救和维持大量患者的生命,又使许多临终甚至脑死亡患者依赖仪器或技术长期存活,这造成了医护人员、家属大量精力的投入和有限卫生资源的日益紧张[8]。这些状况导致ICU资源有限,已经影响到其他重症患者进到ICU接受先进的治疗。而且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不得不关注患者的经济状况,根据支付能力, 从态度上、设备上区别对待[9]。这导致资源利用面临着经济、权势、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利用受到挑战。如何合理的安排资源利用是资源利用伦理道德问题解决的关键。

 

1.4 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10]。对于患者来说,身处ICU面对全封闭的护理,加上对自己的病情发展不清楚。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无助、绝望、紧张等一系列的负面的心理。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护理人员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护理操作,更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此时人文关怀格外重要。在ICU特殊的环境下,我们更要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人文护理的质量。然而在ICU进行护理操作时,例如导尿、灌肠、肌肉注射等,需要暴露患者的身体部位,有的护理人员为了更快捷地完成任务,忽略了采取保护患者隐私的措施。更有些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口头,并没有真正地付出实际行动。

 

2 ICU存在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重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权

 

对于患者,护理人员应能够深刻感悟、体谅患者的心理痛苦,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时刻把患者当作一个真正的“人”对待[11]。在尊重同意权的同时更尊重知情权,及时准确地向患者说明护理操作的利弊、病情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责任与义务等。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出现患者不理解的情况,应耐心地多做解释,以免患者在未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同意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教育,增强其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重视。

 

经常与家属沟通增强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及时、准确地告知家属患者的状态、病情的进展等一系列情况,让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对有需要的家属,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探视时间,也可在ICU病房内安装可视设备、通讯设备,让家属随时了解患者的动态,尽可能减少伦理道德问题的发生,从而完善护理工作的质量。

 

2.2 加强护理人员道德素养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是保证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前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养是避免ICU护理伦理道德问题发生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片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自觉性。在医院管理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安装监视设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视,同时落实责任制,制定奖惩制度,完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2.3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利用问题在临床工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1)增加护理人员,做到“一病一护”甚至“一病多护”的护理模式。(2)改善交班制度,让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护理。(3)加强宣传教育,使资源利用做到透明、公平、公正。只有资源合理的利用才能挽救更多危重的患者,降低ICU的死亡率。

 

2.4 注重人文关怀

 

医院要加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相关教育,完善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要时刻谨记无论患者病情多么严重,都需要护理人员的尊重与关爱。我们可以采取触摸、倾听、沟通等方式安抚患者。适时给予解释鼓励患者,加强心理支持。还可以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及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工作中我们还要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在不违背治疗和法律的基础上,尽力遵从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进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伦理道德问题的发生。

 

3 结语

 

如今,医疗模式伴随经济模式运行,许多护理伦理道德问题随之产生,而ICU的特殊管理模式和环境更易导致护理伦理问题的产生,使医患矛盾更加严重。因此增加医患彼此信任,加强护理措施,完善管理模式,是患者恢复健康,解决护理伦理道德问题的前提。只有伦理道德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提高护理有效率,降低ICU死亡率。

分级护理论文范文5

因此,哮喘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非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和开展宣教活动。

一、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预防

控制屋尘螨滋生①使用防螨织品制成的床上用品或将床褥、枕头和棉被装入不渗透螨的封套内。②每周用热清水(55~60℃)洗被褥、床单、毛毯和其他床上用品,在阳光下晒干或用烘干器烤干。③不使用地毯。④用塑料、皮革或简单不着色的木材制成家具,不用纤维填充的家具。⑤用带滤网的吸尘器清除地毯上的尘螨,真空吸尘器应保存在相对密封的橱柜中,使用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或双层厚度的滤纸进行过滤。⑥小儿玩儿的软型(布制)尤其带绒毛的玩具应摒弃或每周将玩具先冷冻再用水煮沸1次。⑦空调注意保持清洁,用祛湿器使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50%。⑧用化学除螨剂。⑨用易洗材料的面料制成窗帘。

消灭蟑螂定期彻底打扫房间,保持清洁,用喷雾杀虫剂消灭蟑螂。喷射杀虫剂时,确保患儿不在室内,以免吸入带有刺激性气雾剂而诱发哮喘。清除真菌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祛除发霉物品,降低室内湿度,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保持相对湿度<50%。不养宠物不养猫狗等宠物,若患儿异常酷爱不愿割舍则宠物不能留在卧室内,并应每周洗澡。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避免被动或禁止主动吸烟,患儿双亲应戒烟。厨房内应装排油烟机,经常维修燃烧设备,不用木材烧火,煤炉应远离卧室。

避免与室外变应原及污染物接触①当花粉和真菌孢子在空气中飘扬的季节尽量少开门窗,呆在室内,有条件者用空调或空气过滤器,以减少变应原的吸入。②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患儿应减少在寒冷、干燥时期做户外活动。③减少或避免与灰尘、浓烟和油漆接触。④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⑤尽可能在洁净的室内生活,外出前先吸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以预防哮喘发作。

⑥若环境中污染空气持续存在或时有加重则需暂时离开.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患儿在哮喘缓解期可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于剧烈运动前先使用药物防止哮喘发作,但应尽可能减少在冷而干燥环境下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尤其竞争性比赛。鼓励患儿在夏季中午的阳光下游泳,时间以30~60分钟为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宜参加比赛,尽量选择室外游泳池。

二、心理教育鼓励患儿及其家

长参加“哮喘之家”和“哮喘俱乐部”等活动,使其了解和掌握哮喘发病的基本知识、合理防治哮喘的方法。遇到哮喘发作,泰然处理,避免惊慌失措。

预防食物过敏提倡母乳喂

养。患儿不能吃花生和坚果,也不能吃用亚硫酸盐类作防腐剂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用黄色染料处理的食物和冷饮。如果对以前没吃过的食物怀疑其过敏,应予避免。如果怀疑牛奶过敏,可将煮沸时间延长;若确诊为牛奶过敏,可给予低敏配方奶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对可疑过敏食物,可先回避2周,若症状未见改善则不能归咎于该食物,可能存在其他因素,明确过敏食物后采用回避方法来预防。

三、禁用某些致敏药物如果患

儿服用某些药物可导致哮喘发作,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一般包括口服阿司匹林或β受体阻滞剂或非甾体抗炎药、滴眼用的β受体阻滞剂等。放射性显影剂能诱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敏感患者可事先口服皮质激素和H1受体拮抗剂。

四、保护性预防

患儿应生活有规律,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清除病灶,慎防淋雨受寒,注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寒冷季节选穿高领衫,用鼻呼吸。避免被动吸烟,吸烟者戒烟。减少或避免接触香水或(和)家用电器,避免电器的电磁辐射。

五、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预防

口孝喘的预防用药,首选吸入皮质激素,它是预防哮喘药中最有效的药物,除吸入皮质激素外,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也常用;其次为第2代组胺H,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及其受俐吉抗剂炎性细胞膜稳定剂包括色甘醚内、奈多罗米等,推荐与吸入皮质激素合用,症状控制后逐渐减少甚至停用吸入皮质激素而用1种药物来维持治疗抗组胺药主要指第2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嗦(仙特敏)、氯雷他定肝瑞坦)、酮替芬等,若与吸入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哮喘发作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4n尔宁):2}-5岁服咀嚼片1片(4mg),6}-14岁服咀嚼片1片(5mg),>15岁者服普通片1片(10mg),均为1次/日,睡蒯夙1gE抗体拮抗剂包括血小板活化因子(PAI〕拮抗剂、腺昔受体拮抗剂、血栓烷受体拮抗剂、细胞因子拮抗剂等,目前国内不作为常规使用防治呼吸道感染药物呼吸道感染与小儿哮喘发作的关系甚为密切,尤其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减少和阻止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提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药物包括卡介菌多糖核酸、乳清口服液、转移因子、胸腺肤、口孝喘菌苗(气管炎菌苗)、胎盘脂多糖、核酸酪素(简称核酪)、黄茂、灭活卡介苗,还有过期麻疹疫苗和多种免疫调节齐日等针对不同病原采用抗微生物制剂①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利巴韦林、双黄连等②抗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药物:包括唬乙红霉素(又名利君沙)、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③抗生素:若哮喘确由细菌感染(如细菌性鼻旁窦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感染引起者或伴有细菌感染,则应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

分级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自动检测开关量输入开关量分类事故处理

0、引言

自动检测微机保护装置的突出优点。它具有很多自检项目,输入开关量的自检就是其中一种。当保护装置检测到某些输入开关量发生变化时会将微机保护装置的某些功能闭锁,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同时,输入开关量的自检也给我们在处理微机保护装置的事故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开关量的定义及输入开关量分类

开关量就是触点状态(接通或断开)或是逻辑电平的高低等。开关量可分为输入开关量和输出开关量,而输入开关量又可分为:

(1)内部开关量:反映安装在开关量内部触点状态的开关量,称为内部开关量。例如,各种工作方式的切换开关,保护装置在调试或运行中定期检验时使用的操作键盘触点,复位按钮及其它按钮等,其输入电路如图(a)。

(2)外部开关量:从微机保护装置的外部,通过接线端子排引入装置的触点。这类开关量主要有保护屏上的各种压板、连片、切换开关触点以及操作继电器的触点等。其输入电路如图(b),此类触点由于与外电路有联系,不能象如图(a)那样输入,而需要经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以避免由于触点输入而随之引入的干扰。

2、输入开关量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这些开关量输入各CPU之后,CPU将读取各开关量的状态,并存放在RAM区规定的地址中。在自检中不断地读入当时的输入开关量状态,并与原来开关量状态进行比较。如发现输入开关量发生变化,则发出呼唤信号,并打印出输入开关量变化前后各输入开关量的状态。我们在处理微机保护装置的事故时应该要充分利用这些开关量的变化来达到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

首先,在处理LFP-901A(或902A)保护装置的收发信机不能启动发信的故障时,应充分利用保护装置CPU1的有关开关量。我们曾经用这些开关量处理过这样的一个事故:220kV清远变电站220kV清红线A相保护(该保护装置是LFP-901A,配SF600的收发信机)收发信机用"通道试验"按钮时,收发信机不能起动发信,如下图。其处理过程是:

(1)进入CPU1的输入开关量状态子菜单,找出“CHNL”(通道试验),此时状态为“0”。当按下按钮时,“CHNL”由“0”变“1”。这说明试验按钮和+24V电源均正常,排除了按钮损坏或+24V电源不正常的可能。

(2)在输入开关量状态子菜单下再往下看发现“SX”(收信空接点)为“1”。而此时收发信机没有收到任何高频信号(用电平表在高频电缆侧测量)。由于“SX”为“1”,导致保护装置以为收发信机长期处于收信状态,而闭锁启信程序。

(3)于是拔出收发信机#10插件(解调输出插件)测量SXJ的输出空接点,发现其在正常状态都导通,接点粘死。更换另一对备用接点后,用按钮启信正常。

如果这样的事故不充分利用开关量,大部分的继保人员都以为是收发信机本身的启信回路有问题,就不能准确迅速地找出事故的原因所在,就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

其次,对于保护装置的重合闸不能充电时,应充分利用这几个开关量:HHKK(合后KK)、HYJ(压力闭锁重合闸空接点)、BSCH(闭锁重合闸压板或接点)、TWJ(跳闸位置接点)等。例如在试验LFP-900系列的110kV线路保护装置时,习惯于把模拟断路器合上,然后再把控制KK打到合后位置,就出现了“CD”灯(重合闸充电灯)不亮(即不能充电),而其它显示均正常的现象。于是进入保护装置的输入开关量状态的子菜单发现:此时HYJ为“0”;TWJ为“0”;HHKK为“0”;BSCH为“0”。可以看出重合闸不能充电的原因是HHKK为“0”。通过查阅图纸发现(如图):虽然把KK打到合后位置⑤⑧接通,但正电源不能导通使KKJ动作,于是按正常操作开关的步骤把模拟断路器合上后,CD灯亮。

有了这些开关量就有了线索,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开关量通过查看图纸来找出事故的原因,大大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

最后,对于保护装置不能动作出口的故障,应要利用保护投入的开关量。如以下这个例子:在对110kV凤城变电站#2主变保护装置(其配置是LFP-971+LFP-973A+LFP-974+LFP-973B)进行定期试验时,出现无论怎样调试都不能使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动作的问题。后来进入LFP-973A保护装置的输入开关量状态的子菜单发现:“GL”(复压过流保护投入)为“0”,这说明复压过流保护没有投入,但定值的控制字整定是复压过流Ⅰ,Ⅱ,Ⅲ段均投入了,而贴有“投过流”的保护压板却也投入了。这时我们怀疑是投错了压板,于是把所有备用压板都投入。投入“GL”就由“0”变为"1",证明是投错了压板。再把备用压板逐一退出,找出"过流保护"的压板,再试验保护正确动作。

保护投入的开关量使我们清楚地知道保护的投入情况,从而为我们处理保护装置不能动作出口的事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结束语

虽然输入开关量不多,但如果在事故处理中能充分利用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网“卫士”的作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