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 创业意向 大学生 创业行为倾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92

0 引言

创业意向是一种能引导创业者投入时间、精力等成本来追求创业目标的心理状态,只有具备了相当的创业意向,才可能会有创业行为。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毕业时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他们通常没有工作经验,并且一直是学生身份,由学生到工作者的转变需要心理、技能等多种准备;再者,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收入情况掌握的信息不多,而职业意向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因此容易在决策的过程中迷惑、犹豫;另外,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意向往往会影响他们在大学中的学习状况,同时,大学的学习状况又会反过来影响职业意向。据调查,目前我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仅为3%,①相对于每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能够将自主创业作为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大学生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向,鼓励他们走上创业之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问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问卷》,以福建工程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2.73%。其中,男生212人,女生94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创业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的途径(表1)。从表中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是自己的事情,不论是为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是理想和追求的实现,都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而较少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6.21%)。

2.2 关于创业可能性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可以接受将创业作为一种就业方式的选择,谈到将来创业的可能性,60%左右的同学认为有可能,如果仅从兴趣的角度出发,37.25%的同学更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创业。同时,也有20%的同学对创业持完全拒绝的态度,在谈到拒绝的理由时,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即使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不高(表2)。

2.3 关于创新思维培养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时,70%以上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一般,而当问及认为高校是否有必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时,90%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很有必要。针对“你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实现的目标是?”这一问题,64.05%的被调查者也认为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如果说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就业环境的了解少的话,那么大学生接触创业的机会就更加寥寥了。而在经济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找一个单位谋求一份职业不再是唯一的职业选择,就业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许多高校纷纷相应号召,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逐渐进入高校课程设置中,这其中,尤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为主要方向。

2.4 关于创业教育与技能提升

根据调查结果,合作伙伴、项目、资金及个人心理的成熟都被认为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其中,资金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创业条件。当被问及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时,首当其冲也是资金和经验,可见,资金问题俨然已经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拦路虎。

针对创业教育开展的形式,被调查者们从学生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有效、易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方式是专项培训和实地考察,对创业能力提升有帮助的校内外活动主要是创业竞赛和模拟商业活动。而对创业课程、讲座、论坛等则缺乏兴趣,认为价值不大(表6、表7)。

3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3.1 注重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高校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3.2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从观念上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只对少数人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3.3 提升创业通识教育的含金量,不遗余力做好个性化指导

创新创业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上具有系统性、辐射面广的优势,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根据前述调查的数据结果,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创业课程对个人帮助不大,这说明目前的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想使创新创业课程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在时效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使W生感受到在创新创业课程上有东西可学,学到的东西可用。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希望能够得到专门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高效的,实操的,但同时,他对指导者的精力、能力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创新创业指导投入力度,高校教师提高职业指导能力和职业服务意识,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指导学生更好的发展,更大的进步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3.4 以实践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合理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加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使学生得到市场磨炼。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 创新训练项目 指导教师 外语专业

笔者于2013-2015两个学年中指导了三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总结了点滴经验,可以大致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三个引导、四个重视”,分享如下:

一、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实践活动是保障上述理论的支撑点。国内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因专业特点,历来缺乏实践机会和实践空间,而学校团委提供了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的优秀平台,为所有学生搭起了平等舞台。阿语系2011级黄世宇等四位学生珍惜并且抓住这次机会,组建起“斯芬克斯团队”,创造性地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契机,变所学为所用,尝试将阿拉伯语语言基础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积淀运用到社会实践调查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笔者亦在多数场合鼓励各年级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将书本上的阿拉伯语变成嘴边的阿拉伯语,将理论上的跨文化交流变成实践中的思想碰撞,认识周边的外国朋友,构建未来的职场模型。之后,学生抓住省教育厅立项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申报上述计划,课题题目为“阿拉伯语网络信息资讯平台建设”,并成功获得立项。

2013年,这个学生团队以周密的调研报告、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密切的团队协作,在考核中成绩突出,顺利结项。紧接着,2012级阿拉伯语系的另外两个学生团队受到启发和鼓励,也成功获得该计划立项。两个立项项目分别是“面向阿语学习者的阿拉伯人文视听体验中心建设”和“阿拉伯风情主题餐厅的市场调研”。

二、两个基点:即以语言文化为基点,以市场需求为基点。

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应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语言文化的特色,不仅仅是懂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会说阿拉伯语,更应是以此为立足点,掌握阿拉伯朋友的思维习惯,调查厘清他们的生活需求,从而做到社会调查所需的适用性。将这两个基点融为一体,是笔者鼓励学生和督促学生的主要思路。

在实践活动中,这三个学生团队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融合网络技术、掌上媒体、新闻宣传、市场营销、教育技术等手段,实现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斯芬克斯”团队为例,他们在成功获得省级立项后,迅速建设并运营面向南京市内的阿拉伯人的网络咨询平台,并且与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同学组建运行团队,参加南京大学“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受到了不少商家的青睐。

三、三个引导:即引导学生规范团队分工、引导学生做好调查记录、引导学生“打磨”调查报告。

合理的团队分工是实践团队赖以为生的根本保障。以“斯芬克斯”团队为例,四名成员是2011级阿语系的学生骨干,团队负责人黄世宇是外院的团总支副书记,笔者对这样一支力量感到满意甚至羡慕。在成团之前和成团之后,笔者和这个团队进行了几次集体会议协商,对团队分工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调查记录是团队调查活动的主体,没有清晰的记录,就不会形成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因此,为本科学生进行合适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成团之后和实践进行过程中,笔者通过不同的形式,例如会议和网络交流与团队成员进行协商,提供指导。

调查报告是优秀团队皇冠上的“明珠”,唯有写好调查报告,实践活动的价值才能凸显。因此,指导和“打磨”学生的调查报告,是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上述三支学生团队在两年的时间里发表了四篇论文,分别是《南京及周边地区阿拉伯人交通、交流、饮食等情况的调研》(黄世宇、郭丽萍)、《“面向阿语学习者的阿拉伯语人文视听体验中心”建设的探索》(项毛毛、许若梦、曾雪芳、杨雪露)、《阿拉伯主题餐厅市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钱淑玲、陈靖钧)和《国内阿拉伯主题餐厅现状调研分析》(陈柏锦、李昱),发表在《考试周刊》杂志上。

四、四个重视:即重视以“点”带“面”、重视原型启发、重视整合资源、重视巩固成果。

调查活动应有的放矢,以重点带全面,从重点突破全局,例如针对阿拉伯留学生聚集的部分高校采取大面积数据采集,针对义乌地区阿拉伯商人采取走访式调查等。以“斯芬克斯”团队为例,重视原型启发,就是以外国语学院成功的事件调查案例作为原型,鼓励学生学习领悟。整合资源尤为重要,利用南京已有的外教和穆斯林学者的资源,为调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条件。巩固成果,就是将这一批学生实践的优秀经验传承下去,为更多的学生实践团队提供可信赖的导航。

总之,通过两年来指导的三项外语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让笔者更深刻地领悟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本科人才培养途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柏锦,李昱.国内阿拉伯主题餐厅现状调研分析[J].考试周刊,2015(53).

[2]崔林杰.阿拉伯语口译课程的宏观设计[J].考试周刊,2014(87).

[3]崔林杰.全面学分制下阿拉伯语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若干尝试―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3(82).

[4]黄世宇,郭丽萍.南京及周边地区阿拉伯人交通、交流、饮食等情况的调研[J].考试周刊,2014(60).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3

旧经济彼此消长的重要指标

6月24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下称“创交会”)开幕,在创交会新闻中心还举行了“双创指数和新经济指数”新闻会,由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科技局、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次的双创指数,从关注指标、科技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人才指标5个维度,量化评估成都的创新工作进展和创业成果,对成都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判断。新经济指数,就是以大数据为基础,衡量结构调整步伐,判读总体经济走势,把握投资机会,更加适合互联网+时资分析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负责人王亚松介绍道,从指数内容上看,双创指数选取了与双创工作关联度最大的五个影响因素,形成了五个一级指标及其下面的各个细分指标,可以全面的反映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级的创新、创业情况,并且可以分析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通过比较各因素变化情况,还可以分析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王亚松表示,首次为成都双创“体检”,21个月增至基数2.8倍。总体而言,双创指数就是依托海量数据资源整合能力、数据交易与创新平台优势和先进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一套以企业、用户、政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的科学评价体系,来反映全国各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形成对多行业、企业发展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体系和调查报告。双创指数可为创业者找到合适的地点落地创业,为投资人找到合理的投资区域,以及为政府创新创业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现实依据。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4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5年11月

户 口: 兰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毕业时间: 20xx年07月

所学专业: 社会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批发、零售(商场、专卖店、百货、超市)、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市场、广告、公关

期望职位: 业务拓展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市场专员/助理、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跟单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xx-4000

教育经历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兰州大学 社会政治类 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培训经历

20xx/7--20xx/8: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

工作经验

20xx/7---20xx/11: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担任项目部专员职务,熟悉相关业务流程,能独立操作相关业务。

20xx/10--20xx/3: 爱心活动 | 长期辅助孤寡老人;组织“心灵有约”献爱心活动;策划并参与了“师生共建哲社林”大型植树活动

20xx/6--20xx/9: 毕业实习 |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xx级毕业生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

20xx/5--20xx/6: 市场调研 | 策划并组织了《兰州大学学生收入与消费状况调查》项目

20xx/6--20xx/8: 暑期实践 |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专业技能

熟悉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能熟练操作word.wps.ppt等专业办公文件

熟练掌握了office.excel等专业办公软件

工作业绩

20xx/6--20xx/10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学校20xx元的资助奖励金,而后撰写的调查论文被收入学院的优秀学术论文集

20xx/6--20xx/9: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xx级毕业生实习计划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独立撰写了实习报告,被评为本学院优秀实习报告

20xx/11--20xx/5 自己独立设计并独立完成的兰州大学毕业生论文被评为全校优秀毕业论文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能及时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任务;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学科竞赛 高校学风 创新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本科高校学生学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23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5-01

学科竞赛嵌入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过程中,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独特的育人作用,将对高校学科专业品牌的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学科竞赛开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学科竞赛是集中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理解、实践应用的过程。通过理顺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体制,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对地方高校人才模式创新具有引领作用。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遵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和参赛等环节,在人才培养中贯彻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将学生培养成基础强、宽口径、重实践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有利于优良学风和校园文化的构建

目前学科竞赛类型中团体参赛项目多于个人参赛项目,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通过指导教师的学术指导、朋辈的示范影响,提高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意识,增强团队学习和合作意识。无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数和频度的增加,会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风。而竞赛文化氛围的浓厚,也会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新一轮学风建设的助推器。

3.有利于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科竞赛要求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这就“倒逼”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教育教学方面的革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深刻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意义,自觉通过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层面应整合实验室、仿真室、创新实践基地等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学科竞赛的前沿动态,通过专业设计、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做好学科竞赛的演练。

二、当前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特点

1.学科竞赛种类日益多样,呈现学科交叉的趋势

大学生传统学科竞赛除了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外,作为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比赛自1999年举办以来得到高校和广大学子的认可,作品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发明。目前诸如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影响力和辐射面也很大。

2.学科竞赛内容综合化,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科竞赛中学科交叉、交融日趋明显,紧贴时展,紧扣社会热点,考察大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如2015年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旨在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参赛项目涉及“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等。项目涉及传统产业、人工智能、教育医疗等,有力引导教师、学生要关注社会发展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抓好学科竞赛,推进学风建设

1.整合学科竞赛资源,理顺学科竞赛管理体制

当前地方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的突出问题是学科竞赛是多头管理、学科竞赛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如很多高校还采取原有的学科竞赛的组织方式,即将组织权交由学科竞赛所依托学科,这在学科竞赛初始阶段是可行的,随着学科竞赛内容和影响力的扩大,就会出现仅凭学校中某个学科组或者学院推进学科竞赛,往往备赛、参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假如学科竞赛涉及到多个学科就会出现无人牵头的尴尬境地。另外,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学科竞赛其实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仅仅狭隘的认识学科竞赛是学生拿奖、学校出名的机会,没有将在国际国内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有效整合、统一规划,致使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随机性很大,也会冲击到设定的教学计划安排。

为了提高学校学科竞赛的水平,建议学校联合教务部门、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根据本学校的学科特点、管理模式和发展愿景,系统谋划好学科竞赛,使得学科竞赛切实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活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让教师、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这就需要学校要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为引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如加强课程建设,重视研究性、实践性课程建设;重视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校内外教师的联动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教学方法研讨,通过项目组教学、案例式教学,建设自由讨论和敢于质疑的课堂氛围;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领计划,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构建学科竞赛参与机制,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强调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以学科竞赛取代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并不意味着功利性的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要本着“筑牢基础、层层递进、有机衔接、注重培育”的原则,将学科竞赛与学生在大学几年的学生生活精心设计、有机嵌入、教学相长、促进成长。

大一主要是教育学生认知学科竞赛,通过入学教育和专业入门学习,大致清楚大学中的学科竞赛种类;大二主要应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组或者参赛团队中,通过校内学科竞赛,让学生亲身体会学科竞赛的流程和内容,鼓励有能力的同学报名参加高级别竞赛;大三、大四主要是结合专业学习的深入,有重点培育学科竞赛团队,吸引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让自主创业的浪潮席卷全社会,各项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纷纷出台,为创业者服务的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不同机构举办的创业路演此起彼伏,投资人也犹如赶场子一样穿梭其间。在创业大潮中,大学生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

创业本身具有高风险

当下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常常被贴上“活力、充满激情、敢于冒险、奇思妙想”的标签。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90后大学生群体不再拘泥于成为传统的上班族,他们创业的动力主要是理想、兴趣与自由。“90后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内心的快乐。”专家表示。

这既是当下年轻人所具有的特点,也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资本。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业项目本应该出现一批充满巧妙构思甚至于打破常规的产品或模式,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往往是自己熟知的校园,这有环境熟悉、容易落地、方便推广等因素。但由于校园市场和社会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校园里面的成功经验很难在社会上复制,这就导致创业者的心理落差。

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很多大学生仅凭一时兴趣,或者头脑一时发热,甚至跟风走,折腾了半天却发现项目不被市场需要。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大学生社会阅历欠缺,在创业过程中,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创业的经验,面对团队建设和管理、市场行情分析、企业融资等方面问题,往往因准备不足导致创业举步维艰。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00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然而,创业的路也并不好走,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80%左右,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而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5%。

智联招聘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显然,如此高的创业失败率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创业热情也不如以往。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情,涉及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团队组建等多方面,大学生应理性看待创业。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学生有创业想法是好的,但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清晰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做好自我评估,包括性格、环境、自身条件等,还要做好对创业项目的评估,做好对创业项目周密的调查和规划,再来实施项目。

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对其创业行为具有指引和调节作用,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点。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比较宽松闲适的环境中生活、成长,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独立性和自立意识普遍较差,创业意志不坚让许多大学生创业初期激情万丈,可是在真正操作的时候,困难重重,稍不如意就产生放弃的想法。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败时抗压能力较差,大大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始终保持对创业热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学校角色至关重要

2016年的毕业季即将到来,又有一批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同样面临的问题就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根据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从历年趋势看,2016年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2015年的71.2%上升为75.6%。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只有0.7%的人创业,3年后的比例达到2.8%;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创业的有1.6%,3年后达到6.9%。由此可见,更多的学生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而不是刚毕业就创业。

专家建议,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最好先找到一个与创业有关的工作方向,积累经验以后再去创业。在这期间,以学习工作经验为主要目的,深入地了解将来所要创业的行业市场状况,同时还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很多实践操作经验,结识业内人士,这对自己将来的创业大有好处。

自主创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于与大学生最为密切的大学校园,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邵新军表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科研单位,如果能在学校与大学生创业中找到一个契合点,这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大学教授很多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但是老师不善于市场化运作,这就可以让学生做市场化工作,以教授技术为核心,以学生为商业精英班底,把老师的项目和市场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在团队组建上,管理专业的人负责管理,营销专业的人负责营销,财务专业的人来做财务总监,这样一个团队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会在创业中有很强的竞争力。”

如今,全国多所大学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上尝试各种努力,去年5月,国家专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而今已有20余省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改革方案。

河南今年3月份启动大学生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活动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等送进校园。例如,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每人可获得5000元创业补贴;对创业团队主要为大中专学生、注册5年以内的小微企业,根据情况给予2万至15万元的扶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