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摄影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摄影技术论文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1

女主角高卫红,有着清秀的面容和倔强的个性。梳着两条小辫,穿着白衬衫,蓝色的裙子。她孤独,渴望自由,拒绝单调乏味的管束,有自己的天真的爱情幻想。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都是在那个时代中最无奈的情感宣泄。性格内向,工作不得意,梦想破灭,低沉的家庭气氛,让一个女孩子无法正常的倾诉青春所带来的种种苦闷。就像孔雀在求恋的季节,没看到雄孔雀开屏,无法平静的释放激情所带来的尴尬。她孤独袒露个性,不停的幻想,然后破灭,在想象中以各种方式逃避现状。片段一:姐姐待业在家。梳着两条小辫,穿浅蓝色短袖长裙编织卷帘。画面带有青春淡淡的孤傲,很年轻,却又不再属于校园,姐姐待业在家。撞到门上,撩起卷帘,暗示了后面的波折。片段二:姐姐在幼儿园工作。梳着两条小辫,穿白色的帽子和短袖衬衣,黑色的粗布裤子,白色袜子,带扣布鞋,坐在小木凳上摆弄玩具琴。画面中衣着简单明了,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人人都穿着相似的款式,相似的颜色,淹没了个性。姐姐既生活在当下,却又时时显现出对这种统一的反抗。片段三:姐姐追逐理想。梳着两条小辫,穿着白色衬衣,藏蓝色长裙,白色袜子和布鞋,把红番茄装到玻璃瓶子里,骑自行车到处晃。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现状,穿裙子是一种时髦和个性,姐姐的衣着反映她身上的一些叛逆和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坚决付出的个性,执拗且强硬。自行车的应用,体现了当时的物质状况。片段四:姐姐在工厂刷瓶子。仍旧是梳着两条小辫,但有些松散,穿着蓝色粗布外套,酱蓝色围裙,奶黄色手套,手拿玻璃瓶。头发散乱证明这份工作的辛苦,姐姐对这份工作的不喜欢和敷衍,有一些没有耐心,散漫的心情。衣着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姐姐与这里的不协调,显得苍老,更显现出姐姐对这份工作的不适应。片段五:姐姐与干爹。两条小辫,穿着深蓝色长袖外套,蓝色围巾,深灰色的粗布裤子,黑色鞋子,手提网兜蔬菜。姐姐漫无目的行走在街上,被悠扬的乐器声音吸引。宽大外套遮蔽住了姐姐瘦弱的身体,却遮不住姐姐游离的心。暗示了她与干爹之间似有似无的情感,其实是两颗寻求交流与慰藉的心。片段六:姐姐的恋爱与婚姻。烫过的短发,穿着草绿色长袖,藏蓝色长裤;粉色纱巾、手表是他们的爱情信物。由小辫到短发的转变,是那个时代的潮流,也是姐姐从青春步入婚姻的转折。衣着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道具却至关重要。粉色纱巾是姐姐的婚姻,像梦一样轻薄,与服饰搭配起来显得突兀,不自然。暗示了婚姻的不幸。姐姐送出的手表是对青春的终结,是对从前的诀别。片段七:姐姐偶遇初恋情人。挽起的发髻,穿着蓝色粗布外褂,手提菜篮子买西红柿。挽起的发髻显示出姐姐的年龄和经历。外褂的衣着让人感觉苍老。提着篮子是要去买菜,说明她现在的身份和围绕的事情。姐姐偶遇初恋情人在菜摊边痛苦,涨的通红的面孔与菜摊上的新鲜番茄又是那样的相似,可惜,她已经不新鲜,不是十年前的那个女孩……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是所有人的宿命。

二、影片中场景的美术设计

(一)走廊

影片中一家人坐在走廊矮矮的桌凳上吃饭,姐姐在走廊上切西红柿装瓶,姐弟两跪在走廊上受罚,姐姐离婚在走廊上抱着行李穿过……筒子楼见证了人们成长的岁月,那个时代里特殊的建筑,长长的走廊似乎看不到尽头,人们在走廊里聊天、吃饭、洗衣、玩耍,奏响生活交响曲。以简洁而有表现力的日常场景表现人物内心和时代氛围。

(二)街道

姐姐在大街上展示自制的降落伞,弟弟奔跑在街道上叫爸爸去救哥哥,姐姐在街道上遇到初恋情人。街道的建筑和行人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提醒观众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多的是一种冷漠和寂寥,掺杂着淡淡的怀念与愁绪。画面注重色彩和镜头的运动,例如姐姐带着降落伞的出现,让原本平静一层不变的街道突然明亮起来。

(三)客厅

影片中客厅作为主场景之一,也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傍晚一家五口在客厅里各自忙碌,妈妈的钱掉了询问每个人,妈妈给落选的姐姐打镇定针,姐姐告诉父母她要结婚了,父亲发现了弟弟画的女人。家本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在影片中,客厅作为家的核心部分,没有家庭成员的沟通,更多的是相互的冷漠、猜疑、强迫和不满。导演注重画面构图和色彩的把控,把人物分隔在各自的区域,昏暗的灯光,陈旧的家具,压抑填满了整个画面。

三、影片中故事情节的美术设计

对姐姐这个人有着特别的情愫,似乎是在看一部电影,又似乎是看到真实的自己。片头有一段描写姐姐低头摆弄风琴,非常漂亮的画面。一边轻轻摇摆着身体,一边轻轻的弹奏着。她弹得不好,也不是那么热爱音乐,但是她高兴,她享受此刻的年轻,生命仿佛音符一样缓缓流淌。身旁是一锅沸腾的水,呼呼沸腾好一会,她虽然看见了,却并没有理会。导演用一个非常缓慢的镜头来表达这一刻,让观众隐约感到不安,而这片刻的停留也正是注定了故事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开始。姐姐制作了一个巨大的降落伞,骑着单车在街上尽情的展示,蓝蓝的降落伞在镜头画面里,从一个点,逐渐放大,逐渐布满,心里满满的都是对理想的追求不顾一切的感动。只是可惜的是,母亲紧张的阻止了这一次短暂的追逐。姐姐的性格决定了色彩和画面的设计,让理想和感动充斥了观众的视觉和心理。影片在表现原本很残酷的情景时,选择了一种平淡的叙述。姐姐和弟弟年少,嫉妒父母更多疼爱的哥哥,他们买来药老鼠的药水想毒死哥哥。母亲当着全家人的面将毒鼠药放到水杯中,然后把哥哥养的鹅抓来试验,那只中毒的鹅剧烈的抽搐着,伴随着母亲同样因痛苦而痛哭和抽搐脸,还有全家人的惊怖眼神,画面没有对白,甚至没有花俏的镜头变化,以近乎凝滞的慢速度,伴随着哀惋伤感的音乐,深刻且清晰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四、结语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2

这个部分总课时为84学时,通过学习铸造、焊接、钳工、车工、铣工这些工种后,我们特意设计了一套包含这些工种的实用工具(套丝扳手和攻丝扳手)。经过这一套零件加工,学生别学习了这些工种牵涉的各种机床使用和安全操作方法,接触了钻床、车床、铣床、齿轮加工机床和内外磨床,掌握了工艺制定方法、加工方法及保证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各种技术要求。在这一课题中,我们重点训练了孔加工、螺纹加工及尺寸精度控制等项目,每个学生逐一过关,并对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按照图纸重新进行加工,而对于一些次要项目只要求符合图纸要求。当学生把他们加工的零件组装成一件能使用的产品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甜美的笑容。

二、数字加工技术训练

在这一课题中,我们分为两个部分数控车和数控铣。设计课时为56学时,在数控车中,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常用指令、熟练地编程,加工中避免出现不安全的冒险动作和操作。把重点放在高效加工工艺确定、准确的走刀路线使用、程序的最佳优化上。在这样的训练后,让学生按图加工一个(手用千斤顶),不但包含数控车加工的内容,还是一个很美观的小工具。在数控铣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精美的(首饰盒),这个产品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平面、台阶面、内型腔、V型槽、螺纹等项目的加工。要求学生考虑工件的装夹、工艺的确定、保证获得较高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最后组装成一个小巧可爱的工艺品。

三、拓展创新加工训练

这一课题为28学时,起初阶段我们首先介绍了三轴、五轴加工中心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方法。紧接着给学生布置拓展内容,拓展中要求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只要学过的知识点都可以设计在要加工的工件中,按照这样的思路先设计产品,简述产品设计思路,再画出CAD图纸、拟定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在这些内容基本完成后教给指导老师审核,在指导老师认可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产品加工。在这一课题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些还很先进,符合拓展学习要求,如有的学生设计加工出西湖的“三潭”、荷兰风车、国际象棋……

四、实施方法及成绩评定

一般把六位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在设计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在操作中又可以分工合作,最终成绩评定中又是“风雨同舟”。不断提高互相合作、患难与共的精神。如果一组成绩被老师评定后,那这六个人的成绩都是同一层次的。打分前,老师会对设计思路、工艺、加工易难程度当着学生的面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给予分析解答,并指出修改思路,使学生彻底掌握最优化的工艺和加工流程。通过我院数控11241和数控11242两个班级的实践,总体效果如下:

1.实训课时安排充分,一共178学时。

2.涉及机械加工中的所有工种,面广量大。

3.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拓展创新教学法。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发扬集体的智慧。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3

胡金铨与电影的结缘,似乎是机缘巧合,1949年从内地到香港后,因为从小会画画,就进了一家小广告公司画海报和广告牌。最初画的广告牌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的电影版,或许就是此时奠定了他一生另外一个重要的兴趣所在—研究老舍。后来,胡金铨还在吴性栽和费穆开的龙马电影公司做过短期的广告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在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美工科帮忙。而当时美工科的主任恰好是被称为中国动画之父的导演万古蟾。由此,胡金铨从最基础的电影美工开始,进入了电影圈。他为永华电影公司导演严俊的《吃耳光的人》做美术和装饰时被看重,当了男主角。当然之后与李翰祥之间的种种合作,更使他能在电影事业中更进一步。《江山美人》作为邵氏及李翰祥当年的扛鼎之作,获奖无数,作为男二号的胡金铨还因此获得了最佳配角的奖项。《玉堂春》是他成为导演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但受各种条件制约,这部电影仍然可以看作是李翰祥风格的延续。真正让他开始迸发创作激情的,还是之后的一系列新武侠电影。在这些作品中,胡金铨终于可以逐渐摆脱邵氏电影的美术风格。当时的邵氏因为黄梅调电影的拍摄,整体的美术风格戏曲化、程式化。其中又以李翰祥为代表。李翰祥也是有美工基础的导演,因此他的电影美术大都非常讲究。李翰祥对胡金铨的影响在其之后的作品中也非常明显。胡金铨在开始执导电影之后,除了绘制拍摄时必要的勘景速写、分镜稿以外,也时常在工作之余画一些中国山水、人物或写书法。从这些作品来看,中国绘画艺术的神韵被很好地融入了电影中。20世纪80年代定居美国后,胡金铨在其电影创作步入低谷后画了大量四格漫画。出于对绘画的兴趣,又因曾师从万古蟾,胡金铨从1984年起筹拍古典动画片《张羽煮海》。为此有10年时间都在陆续进行这部动画片相关的角色和分镜设计。有些造型的设计与《大闹天宫》颇有相通之处,也揭示了他与万氏兄弟的渊源。可惜这部动画片因故未能按计划拍成。

二、胡氏电影美术风格的特点

在评述胡氏电影的特点时,大都会提到胡金铨的禅机。实际上,日本早期的古典主义电影最早将东方的禅意融入电影中。如通过转场空间或“轴枕镜头”穿插静止画面来营造一种悠然的叙事与诗意。这些东方特点的电影不仅引起了西方的关注,也同时影响了香港的电影。胡金铨早期所在的邵氏曾经为演职人员大量放映日本电影来学习。而其中的日本剑戟片也成为影响新武侠电影的重要因素。在胡金铨的新武侠电影中也能看到这些因素的体现。胡金铨在吸收了中国传统美术的营养,再加上日本及好莱坞电影的种种元素之后,终于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电影的美术风格。胡金铨的电影美术特点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很好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如胡金铨个人艺术创作巅峰之作的《山中传奇》,编剧钟玲曾在《鬼气、美感与文化》一文中指出,胡金铨在展现风景时多采用观画者看山水手卷的方式,“银幕上出现书生在大自然中徒步长途行走,他大多从银幕的左方出场,走向右方。此时,壮丽的风景即随着书生的移动以水平方向呈现在观众面前”。像元明时期的山水长卷一样,《山中传奇》中的人物往往从属于自然景观,在构图中居于画中一隅,虽如此,但整个画面却变得气韵生动。另外,文人画里的留白技巧也在影片中得到广泛使用,如庄依云的出场,山色溪光,倩影绰绰,似真似幻惹人遐想,可谓美不胜收。影片中的特效受制于当时条件而应用寥寥,但即便如此,还是大量使用了烟雾来营造一种特别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恰似中国山水画中的朦胧。胡金铨电影美术中令人称道的另外一点就是态度的严谨。徐克曾经说:“他依照他的感觉,在现场捕捉气氛,一步步把画面营造出来。那时候的导演,真的是有他坚持的信念。”在他的电影中,美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他常常亲力亲为。胡金铨自述文章《从拍古装电影找资料谈起》中,我们能看到胡金铨的“考据”作风。我们现在依然能看到大量人物衣饰考据记录的手稿。在拍摄著名的影片《龙门客栈》时,因为讲述的是发生在明朝中期的故事,胡金铨从《古今名画300种》《古今名画大观》等书中摘录和临摹了许多内容。所列便有仇英的《春游晚归图》《风壑曳舟图》《桐阴清居图》,蓝瑛的《西山雪霁图》,以及青花瓶上的图案等,并一一注明从该资料中可以借鉴衣、帽还是带的设计。由于明代服装仿自唐宋,他甚至从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寻找灵感。设计完成后,胡金铨还让研究历代服装的权威王宇清评判,后者仅仅对个别地方提出了更改。当然胡金铨的电影美术也并非无懈可击,《山中传奇》的场景设定与剧本就有一定的出入,这或许与当时无法进入内地取景有一定的关系。

三、胡氏电影美术风格对华语电影的影响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4

当今社会,我国关于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生态技术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是倡导彻底回到原始的建筑装饰设计中去。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基于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与依恋,而当今各种各样的建筑违背生态环保的理念,对自然的破坏十分严重,于是人类试图通过返回到原始的建筑模式中去以减小对自然的破坏,恢复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应该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推进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努力发展形成一种新的生态环保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态建筑模式。首先,第一种观点认识到了原始生态建筑的优势与价值,但态度比较消极,观点呈静止状态,没有在原始建筑的基础上努力谋求新的发展。后一种观点相对来讲比较科学合理,重视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和谐,有利于建筑、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三重可持续发展。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非常的细致深入,调整建筑的造型体量、选用家具材质、选择外墙包覆材料以及设计室内绿化等都在建筑装饰设计的范围内。选用的生态技术应该适用于建筑装饰设计的各个环节,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是生态合理的,时时处处都体现、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而自然发展规律具有几个显著的特性,主要包括整体关联性、开放性、双极控制性、高效性与智能性。

2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具体应用

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生态技术是通过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与水能等天然绿色的能源实现的,设计系统遵循循环使用的原则,和外部自然与社会环境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要尽量降低矿物能源的使用率,保护好外界的自然环境,同时打造一个生态宜人的内部环境。下面我们将就建筑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具体应用一一展开进行详细论述。

2.1墙面的围护结构设计

建筑装饰的室内环境带给人的舒适程度是由室内的视觉环境和物理环境共同决定的,其中物理环境即包括有热、湿、光、声环境。建筑装饰的室内与室外的湿热因子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围护结构实现的,进而引起室内和室外的质量迁移与能量的传递。在寒冷的冬季,能量自室内传向室外,室内的能量损失,因此室内必须进行采暖以实现能量的补充;在炎热的夏季,情况正好相反,能量自室外传向室内,室内的能量增多温度升高,甚至因能量的过剩导致温度过高,于是人们不得不采取制冷措施以抵消室内过多的能量。假如建筑装饰设计的围护结构保温与隔热性能足够好,便可以省去冬天的采暖与夏天的制冷,进而节省能源。

2.2光能的顶棚装饰设计

光能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生态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将光能转换为热能以及其他能源等,并且是可以直接进行使用的洁净能源,让洁净的热能或其他能源加入到建筑装饰设计的能量循环中去,尽量降低建筑装饰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矿物或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则是尽最大可能使用自然光线,以此减少建筑室内用于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在进行建筑采光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将诱导式采光应用在顶棚的设计中,在确保光照充足的基础上尽最大限度使用自然光,降低用于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

2.3地面的装饰设计

建筑的地面设计主要体现在对室内整体的生态系统的调节上。在国外,对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分层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很大范围内被采用。室内的温度可以通过隔空地面来进行调节,并在隔空的夹层中安装引风系统,通过自室外通入的新鲜空气的多少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在国外另一种比较普遍的地面装饰设计是地板的加热系统。地板整体被加热,借此使室内的整体环境处于一种均衡状态,避免空调系统或传统供暖中经常出现的室内各处气温不一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室内环境的水平。地板加热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热利用率较高,更加节约能源。就人体结构来讲,热量从足部得到更加科学健康。

3小结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5

(一)影像技术的跨界研究

将图像打印在布料上的这种技术兴起以后,走在前列的荷兰、奥地利、日本和美国,由于技术尚不够成熟,一时未能全面推广,国内现阶段也只限于通过纺织品转印这种技术来完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170多年前“利用了一个黑暗的屋子的一堵墙上的孔,将外面的景物投射到了平面上”的这种传统拍摄照片方式相结合,将会在服装领域中开创全新的影像技术模式。

(二)服装面料研究

相纸是最为传统的显影材质。在服装设计中面料就相当于相纸一样,属于影像技术的根基。根据质地均匀且不易变形的纤维纸基、增加洁白度的薄层氧化钡、阻止冲洗相纸时化学液体进入纸基的树脂层、感光乳剂层以及相纸表面保护层的这五层相纸构造的原理,选择能够承载影像技术实施的面料就显得极为重要。依据市场考察以及对面料的特殊要求,材质的选用应具备以下特性:

1.经纬纱线细密,布面上没有纤维过于稀疏造成的洞眼(窟窿多的面料会造成化学药剂的渗漏,不适合制作)。

2.布面平整,带有清晰的粗纹理肌理,纺织过程中由于接线过多造成的线头疙瘩越少越好。

3.具有高纯度的面料材质,且纤维含量越高,变形程度越小。

4.酸碱度适中,在面料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化学物质加以漂洗等,如果化学物质残留过度,就会导致酸性或碱性过高,会使药剂在保存过程中的损毁加速。

5.色泽自然最佳,在新型面料完成之前必然会涂刷底料,所以材质本身的颜色应对显影的影响不大。在选购过程中,最好不采用过分白或颜色不自然的面料,很可能是加工过程不规范导致化学试剂使用过度造成的结果。

(三)工艺流程研究

用现代与传统暗房工艺的流程在面料上“拍摄”独一无二的画面,让人们大为赞叹。首先是将新型面料“曝光”,形成看不到的影像或“潜影”。再于黑暗中将不同的显影药品涂抹于面料上,使其在普通光线下持久显示更真实的影像。然后去除上面没有感光的乳剂后,进行清洗和干燥。最后是印相即有图案的面料装在立式投影机中,用放大镜头在新型布料上形成影像。因面料颜色、材质不同的特性,制出的成衣主要有两大区别。浅色面料可按正常工艺流程进行,然而深色面料因有易变色的局限性,所以,在最终印相的过程中放张可以反复使用的隔离纸,成像后取出即可。

二、影像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

在影像技术迅猛发展更新的今天,把传统工艺保留并延续在影像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与之前不同的成像载体和新兴的影像技术相结合方式运用在服装领域中,将会呈现一个全新的影像视觉效果。

(一)多元化的技术手段

随着保留传统工艺并延续影像手法的技术革新,影像质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它解决了制作工艺粗劣、对小批量个性化服装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了人们对服装带有独具一格特性的需求。也可以在质地松软的皮革、无机物或变化多端、成分复杂的有机物上显影。技术的完善对材质有了更多更好的兼容。

(二)新颖的显影材质

一是新型面料的生产解决了传统影像技术只适用于表层是聚酯纤维及棉质含量极高衣服的现象。这不仅可以对化纤服装进行“拍摄”成像,还可选用亚麻布、涤纶等材质的面料服装。其次,不会出现类似用专用打印机经过高温熨压后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如白色会变黄。制作完成后深色面料品质稳定,药剂与纤维完美融合会使图样的色泽与原来相同。再次,增加了布料的通气性和柔软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最后,既提高了图案的色彩真实性,又使韧性更强,并富有强烈的层次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横向拉扯导致图案出现小细纹的可能性。

(三)完善的工艺流程

市面上常见的纺织品转印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按照深、浅色面料分两大类型,一般采用含有胶质的转印纸或特殊升华材料生产服装。但现代与传统暗房的制作流程大大克服了国内印刷设备缺陷的问题,例如颜色多了不会化色,细线变粗、漏色等现象均可较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蓝点、红点等问题,材质本身有纹理也能够有清晰的人物类、风景类等细腻图样出现。

(四)独特的显影效果

照片冲洗后即为固有的影像,而面料上显影效果是随材质的软硬程度或曝光时间长短变化。若整件衣服中从衣身到袖口部分的柔软程度逐渐递增,在制作过程中曝光时间也较短,则图样会出现渐变的效果。在定影过程中面料发生平面转动也能达到如幻影般的不清晰图案。或者,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喜好量身定制不同图案效果的新型面料,从而裁剪出各种廓形的个性化服装。经过以上的分析及考量,在传统影像技术基础上的创新是通过进一步对影像技术、面料材质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新型布料的纹理赋予服装的深度和立体感是普通纸张无法实现的。尝试投射影像在布料上经过“曝光”后显影成像,最终根据不同的服装设计手法进一步完善裁剪,这就像一件珍贵的原创艺术品。

三、结语

摄影技术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现代平面设计招贴广告标志设计中国设计

中国五千年积聚下来的文化,是历史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或移花接木、或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元素,其创作和发展也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

一、中国传统艺术概述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形语言。中国传统艺术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二、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在我国,平面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矛与盾”的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描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的。西方设计发展了百余年,而在中国。真正意义的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是十分频繁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人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三、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1.我国传统艺术对招贴广告的影响

招贴广告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广告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把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而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人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是有选择,有重点,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我们从来不曾用如实的描写、逼真的再现要求过中国传统艺术,没有人指责某些山水画不符合焦点透视的原则,也没有人批评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内涵,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其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说法和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说法是相通的。再看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就形象的简明与富于概括这一点来衡量。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某些概括的形象显然与素材有很大的差别.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这种特点正符合了招贴广告的要求。观众欣赏画,主要不是欣赏艺术家画的是什么,而是主要欣赏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欣赏的着眼点在于笔墨、章法、气韵、意境,正如同观众欣赏传统京剧,主要是欣赏演员的技艺和“唱、念、做、打”的功夫。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在国际“水”主题招贴艺术展中.“水一生命一文化”招贴图形作品,将极其强烈的民族装饰风格化的图形形象作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整个画面以黑白极色加以艺术表现.形成了形与色的对立与协调、冲突与融合的视觉效果.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形象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

我们从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具有文化气息,更具有民族特色,以此强化设计的感染力度。

2.我国传统文化对标志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