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世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世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1拉丁美洲
1、南美热带沙漠的成因: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南季风背风坡;②沿岸有寒流经过。
2、南美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的原因为:
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②秘鲁寒流降温降湿。
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3、亚马逊流域城市稀少的原因为:
①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人口密度小;②热带雨林茂密,陆路交通不便;③汛期两岸许多地区洪水泛滥,不便通行。
4、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为:
①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维护全球水平衡;
③影响地球大气中碳氧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是对亚马逊河流域而言的)
5、利马既是著名的“无雨”城市,
同时又被人们称为气温宜人,气候潮湿,绿树繁花,风景秀丽的“花园城市”,试分析原因。(6分)
位于低纬太平洋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多下沉气流和离岸风影响,降水少(“无雨”)的热带沙漠气候(2分);但由于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气温宜人)(2分),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形成大雾,(难以向上输送成云致雨)迷雾蒙蒙,气候潮湿(2分),虽地处热带沙漠之中,却空气清新,一尘不染。
6、(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8分)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8分)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5分)
答案 (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合作;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任答两点即可)
(2)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任答四点即可)
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牲畜;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3)地处西风带,西面紧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世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2大洋洲、澳大利亚
1、从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分析澳大利亚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和原始性的原因?
①从地理位置看:该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早,四面临海;
②地形平坦,自然条件单一,动植物进化缓慢。
2、澳大利亚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草场资源丰富;②大自流井盆地地下水丰富,为牲畜提供饮用水源;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④无大型食肉动物,缺乏天敌。
3、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
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物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荒漠。
成因:
(1)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气候炎热干燥。(2)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3)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降水季节性变化形成热带草原气候。(4)东南沿海一带,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因而比较湿润,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5)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4、混合农业的优点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5、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上游修建水库大量取水用于灌溉,对该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为:
①入海泥沙及水量减少,河口地区海水倒灌,水质下降,引发土地盐碱化,三角洲地区被波浪侵蚀,面积减少。②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生态环境恶化。③一些鱼类可能发生绝迹现象。
6、针对墨累一达令盆地降水不足的现状,在该地区发展农业的应对措施为:
①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农林牧相结合土地利用结构;③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发展耐旱农作物。
世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3两极
1、南极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
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冰雪覆盖,冰雪反射率大;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④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⑤地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季气温低。
2、北冰洋范围内气温非常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
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
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④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3、南极气温低于北极的原因?
①南极地势高,北极地势低;②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知识分子的标准,知识分子全都住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愤世嫉俗,行为古怪,并且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选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选考地理知识点1河流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考查多从区域图、等高线图、气候资料统计图和文字材料等切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 补给、气候 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
(3)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
(4)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冬汛。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 植被土质 气候 流速(流水强度) 经济活动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 例如: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
例: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冰期短,
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
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⑤ 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就河流某河段横剖面而言,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自河面至河底,流速先变大后变小,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1/10至3/10处。在曲流的凸岸和凹岸,流速与流向皆发生突变,导致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一侧坡度平缓。
东北地区的河流,包括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部分位于中温带,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华北地区的河流,包括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集中在夏季(因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大,冬季结冰;
西北地区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密切相关,水量小且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水位高,冬季断流,含沙量小,冬季结冰;
横断山区的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小,冬季不结冰;
华南地区的河流,包括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支流,台湾省各河流,珠江流域大部分河流,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汛期较早且时间较长(5~6月受梅雨影响,7~8月受台风影响),但江淮地区有夏旱,南岭以南有秋旱和冬旱。
就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年内变化)而言,我国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而且自南向北随纬度增高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越来越大,非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而季节变化大。
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对水系特征的考查多结合区域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常涉及流域内人口、聚落的分布,工业、农业、港口的区位分析等。在高考中还常出现以河流为背景,综合考查流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试题。
①河流长度、流向 受 地势 的影响 海陆轮廓、地形、面积
②流域面积 海陆轮廓、地形
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地形和降水
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水系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扇形水系 海河五大支流在天津汇合,并经由同一条干流流入海洋,形似芭蕉扇的茎与柄,树枝状水系 长江支流众多,其与干流组成的形状像树干与枝丫
向心状水系 亚马孙河,刚果盆地、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
梳状水系 淮河的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都与干流垂直,形似梳子
羽状水系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形似羽毛
属于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来水,干流在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易导致洪涝灾害
④ 河网密度 指水系中干流和支流的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可以说明水系发育程度和河流分布的疏密程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⑥ 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道弯曲程度越大,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高中选考地理知识点2河流补给类型
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
河流的开发利用
开发方向:防洪、航运、灌溉、养殖、发电、供水、旅游等
(一)河流航运价值
1、自然因素:地形:地形平坦,流速平缓
气候:降水多而均匀,流量大,汛期长(水深)、流量平稳、含沙量少(少淤)、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河道:干流长宽深、、支流多,水网密集,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
2、人为因素------资源、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河流流向与货物流向一致(俄罗斯不一致)、多种运输方式联运、水运优势
世界上航运价值大的河流:长江、莱茵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等
世界上航运价值不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北亚三河、雅鲁藏布江
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1)平原地形,水流平稳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3)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4)运河沟通天然水系,形成发达的运输网
我国南方河流比北方河流航运发达的原因有:
(1)流经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
(2)河道深、宽,通航能力大(3)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深入广大农村
(4)河水不结冰,四季可通航(5)农村经济较发达,货运量也大
11、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干流通航里程2800多千米,是我国内河运输的主动脉,沿线的石化、冶金、汽车等原材料运输对水运依赖程度高达80%。近20年来,随着中部经济与东部经济差距的拉大,长江河道治理和基础条件未得到有效改善,其运输能力仍有70%未能发挥,和欧洲的莱茵河相比,其水量是后者的10倍。但年运量仅为后者的20%。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利用程度较低。
(1)对比莱茵河,说明长江航运能力低于莱茵河的自然原因
答案:气候原因: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流量变化大;
莱茵河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流量变化小。
地形因素: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不利航运;莱茵河流经地区大部分河段地势低平,水流平稳
补充:亚马孙河比莱茵河的航运价值低的原因?
莱茵河沿岸工农业发达对航运的需求大;而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工农业不发达,对航运的需求小
(二)河流水能开发:
1、水能开发条件
水能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2)三峡与虎跳峡为什么都水能资源丰富?可是为什么首先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答案:都位于地势阶梯的交替处,落差大;都在长江干流上,径流量大。
自然原因:虎跳峡地质复杂,在板块交界处;三峡地质条件稳定,花岗岩坚固。
社会经济原因:虎跳峡处于西南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电力市场小(距离华中华东远)
水电开发需收集的资料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三)水资源利用――跨流域调水
1、中国―南水北调
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3、东北―北水南调(嫩江辽河)
4、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印度河塔尔沙漠)
①概况:“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接成“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②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对比分析
③影响:可解决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河流与农业
1.灌溉水源
黄河: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弱水(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2。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黄河谷地
3。绿洲农业:西亚、北非、西北
(五)河流与城市
1、区位
①河运的起点、终点:赣州市
②河流交汇处:宜宾(岷江)、重庆(嘉陵江)、武汉
③河口:上海、广州、伦敦、鹿特丹(莱茵河)、亚历山大(尼罗河)
④ 河流曲流处或河心岛(天然河面利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
⑤ 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2.布局
:
上游――居民、自来水厂,下游――工业区,清洁水源――微电子
3.河流对城市的作用——供水,运输,旅游
高中选考地理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1、审题
很多同学答题的误区是:做选择题直接看选项,觉得只要看到“经济条件”或者“市场广阔”等,自己常见的一些词就是正确答案。其实认真审题才是答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命题的指向,答题才能提高准确率。
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明确所要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其次是审条件限制词,这类词语往往是形容词,如“直接”、“主要”、“自然条件”等,从而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案要点;最后结合四个选项,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2、看图
近几年的选考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尤其是2020年一月的这次选考,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学选考分离考试。选择题难度增加,相比较全国卷题目数量增多,这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难度上,都对参加考试的考生有一定考验。
因此,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要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题目信息和我们日常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注意联系
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尤其我们浙江省的选考,很贴近教材。因此,在答题时应该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选择出正确选项。
二、综合论述题考试技巧
1、仔细审题。
从选考阅卷的反馈信息看,学生审题不仔细导致失分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急于答题的心理影响下,考生匆匆审题,结果答非所问,事倍功半。还有一部分学生,审题时漏掉重要信息,导致答案不全面,也会扣分。
2、知识联系。
很多学生进入选考考场后,答题紧张,审题很仔细的情况下,答题往往局限于题目信息,没有联系我们日常学习的课本内容,导致失分较多。所以课本的知识要做到烂熟于心,且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具体应用。
3、综合表述。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知识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的知识
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形状
圆,自成纬线圈
半圆
长度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0°赤道最长。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与纬度
项目
纬度
经度
零度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表示方法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
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
度数的划分和变化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向北逐渐增大至90°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半球界线
0°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
20°W往东到160°E为东半球
重要的经纬线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南北回归线:23.5°N、23.5°S
南北极圈:66.5°N、66.5°S
东、西经度划分:0°和180°
东、西半球划分:20°W、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东半球:20°W
~0°~160°E
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
0°
15°
15°
30°
30°
90°
60°
A
B
C
图一:A在B的东北方向,C在A的东南方向
;
A(
0°,
60°W)
B(30°S,
75°W)
C(30°S,
0°)
A
B
C
0°
30°
60°
图二:B在C的正北方向
A(
0°,
30°W)
B(30°N,60°E)
C(30°S,60°E)
甲:
(50°N,20°E)
北
半球、
东
半球
中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北温
带
乙:
(20°S,170°W)
南
半球、
西
半球
低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热
带
三、地球的运动
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南顺北逆
一天
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3、四季的更替——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
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时
间
序号
节
气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状况(北半球)
3月21日前后
B
春分
赤道(0°纬线)
昼夜等长
6月22日前后
C
夏至
北回归线(23.5°N)
昼长夜短
9月23日前后
D
秋分
赤道(0°纬线)
昼夜等长
12月22日前后
A
冬至
南回归线(23.5°S)
昼短夜长
4、昼夜长度的变化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所在半球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春分日3.21至秋分日9.23
北半球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点周围极昼
南极点周围极夜
秋分日9.23至次年春分日3.21
南半球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点周围极夜
南极点周围极昼
夏至日6.22
北回归线
昼最长
夜最短
昼最短
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
冬至日12.22
南回归线
昼最短
夜最长
昼最长
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
5、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
(1)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
热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6、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冬季相反;
四、地图的知识
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的知识:
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
例: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cm,实际距离是40千米
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a.如图幅相同,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
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
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C
)
A、1:200000 B、1:1000000 C、1:30000
3、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A
B
C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A
B
C
(2)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
(3)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
a.
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只有正南正北。
b.
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纬线上只有正东正西。
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a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b辨别东西:东西为相对方向,根据自转箭头指向来辨别东西方向(应根据略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º的弧定向)
A
B
C
0°
30°
20°
40°
例:
左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
右图中甲点在乙点的
正西
方向,
乙点在丙点的
正北
方向,
丙点在甲点的
东南
方向。
4、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常见的图例要能认识),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叫注记。
海平面
甲
乙
A
B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上图)
A是相对高度
B是海拔
②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
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相等。
③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④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
(山峰)
(山谷)
高弯为谷,低弯为脊
(山脊)
(
盆地)
图中A(鞍部)
⑤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⑥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工程量小,蓄水量大的优点。
⑦绘小河,判断小河流向。
6、读右图回答:
(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②;
(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
并绘出河流流向;
(3)C、D相对高度(即等高距)是
200米
。
7、读右图回答: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山峰
②
鞍部
③
陡崖
④
山脊
(2)
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坝址的是
丙
,
因为在此修建坝址工程量最小,需水量最大。
(3)甲在丁的东北方向,丁所处地形类型为盆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表海陆分布是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任意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
A是
大陆
,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
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E是
海峡
B是
半岛
,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C是
岛屿
,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岛
D是
大洋
,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3、七大洲的分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全
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
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南极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5、大洲的分界线:(课本33页图2.7)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欧洲与非洲分界线:地中海;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二、地形
1、五种地形特征: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一般高于500米,边缘陡峻;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
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两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海拔小于500米,坡度较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三、海陆变迁
1、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2、德国的
魏格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轮廓、古老底层、动物物种的相似性;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表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②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边界的类型
地貌
案例
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红海面积扩大、大西洋面积扩大
板块
碰撞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
消亡边界
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大陆板块与
大洋板块
消亡边界
海沟、岛屿、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链、
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
③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嘞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而成;
④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火山地震
①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②分布成因: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
气候
区别
1、短时间
2、多变性
1、较长时间
2、相对稳定性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云层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天气符号(课本49页图3.5)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
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向:风的来向;风力:风的强弱;
风尾,风尾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但4道风尾为7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
(西北风六级)
(北风六级)
(东北风八级)
二、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②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③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5):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递减;
②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③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
℃。
例:A地海拔720米,气温是28.8℃,B地的海拔是1520米,问:B地的气温是24℃
4、降水的主要形式为降雨,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雨
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见P65):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或内陆降水少。
原因: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降水少,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效率;策略
一、高中地理复习必须要以考试大纲为生命线,要让学生“吃透”大纲,复习要跟着大纲走
考试大纲是什么?是命题依据,是考点。部分教师在地理复习中要求学生“教材吃透,怎么考都不怕”,其实,这种复习思想是片面的,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教材只是复习的工具,但命题并不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比如,地理考试中会出现一些时事材料,而这些材料是教材所没有的,如果只按照教材复习,那么显然是不能满足备考需求的,而且很多知识点,大纲没设置,即便教材有,也是暂时不会考的。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吃透考试大纲。
二、高中地理复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复习中,地理复习的效果才会显著
高中地理复习不应该只是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大海捞针似的罗列,不应该把鲜活的地理知识变成枯燥的文字,不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高中地理复习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复习,才能切实提高地理复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地理知识进行世界地理版图的构建,能够强化他们对世界地理部分的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可以达到很好的自主探究效果,从而有助于巩固复习成果。
三、高中地理复习,教师尽“带路人之责,行监督者之实”,要鼓励学生自主复习,掌握地理复习的主动权
很多高中生在地理复习初期都显得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带路人的作用,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要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告诉学生几种常规的、科学的复习方法,给尚未制订出复习计划的学生作参考。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监督者,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复习成果,要让学生把复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注重在复习中找规律,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复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复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地理教师要把握好复习的大方向,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适合自身学习的复习方法,并做到适时点拨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氛围,切实提高高中地理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仇海庚.提高地理课堂复习效率的策略[J].地理教育,2006(4).
[2]牛贵波,孔艳玲.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地理复习效率[J].地理教学,2012(14).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9-02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授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案,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方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在多年对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发现一些教学方案,包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引入到地理教学中去,通过尝试这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初中地理课本中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加固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1]。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一、给学生主动权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来讲述对本章的认识,重点举例说明问题。例如讲述到中国长城一部分,老师应该让学生去搜索信息:长城的年代、建立者、相关的故事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主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全面,对地理内容记忆的更牢固。老师通过对学生所阐述的问题,进行总结,纠正他们认识中的错误,提出他们所述问题中的正确信息,然后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本教学中。这样的讲课会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掌握不够的知识中,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2]。如果要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就要学会让学生自己去发掘自己的潜力,这样学生才会信服老师,感谢老师,和老师做朋友。所以学习的主动权一旦给了学生,就会出现另一中现象——学生积极的查阅和搜寻信息,以达到他们在课堂上“露脸”的机会的目的。这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二、让学生自己总结
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以记忆为主的初中地理知识。这里不详细讲述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主要对新教学方案进行阐述。上课过程中,老师不仅是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学习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如何学会理清知识纹理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讲述到世界地理这一部分,老师可以将大标题和小标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让他们自己把其他的内容丰富上去。这样就会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有了很多的条理,而且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老师写的框架去很好地掌握。当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认可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标注课本的大小标题,然后通过搜索知识,去丰富这些内容。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一种自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任何一门课程中。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新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学生自己讲,老师评论式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授课中占主导地位,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令学生感觉到乏味,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自主时间是现在新教学方法的一个实现形式,这种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老师在课前留给部分同学作业,让他们通过对下节课的预习,然后在课上给同学们讲课。这样不仅使这名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牢固,更激励了其他同学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如此,让学生给学生讲课,让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新鲜感,所以上课效率就会提高很多。通过近三个月的教育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案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上学期同学的平均成绩在73左右,而这学期的小测中,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了79,可见这以教学方案的有效性。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学教学中,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学校应该大胆的创新,把这种教学方式纳入教学内容中。期待这种方法在中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增加多媒体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是有着很多的特征的[3],主要是由于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其次是学生不能直观的去观察和描述某一地理环境,这些都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局限性。近十几年多媒体教学的兴起,在各科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不受宏观与微观、时间和空间地域的限制,而且可以直观的传输给人的各种感官和思维,通过其音响、图片、色彩以及动画等内容将地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地理相关事物形象真实地表现出来。它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去观看这个世界地理现象。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而且可以使具体的事物抽象化、概念化,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复杂的地理知识,大大缩短了教学历程,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很形象的将一个事物描述的很清晰,而且可以重复的播放,来增强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到《地球的结构》一节时,多媒体可以通过演示地球结构的模型,来形象的讲述地球的详细结构。多媒体中的立体图演示,可以详细的讲述地球的地核、地幔以及地壳等知识。这可以将以往需要一周讲述的知识,在一节课内给同学讲述清楚,可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新时代的新教育方法,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对学生的潜力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形成了很好的教与学的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玲.浅谈初中地理探究教学实践[J].中外教育研究,2011(6).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效率;方法
现在的高考试题重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学生要提高能力就必须很好地掌握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掌握不牢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不可能提高的。对基础知识能否牢固掌握,关键在于第一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确定复习方向,不要盲目复习
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重要性
在《考试大纲》中明确高考目标、高考内容、范围、题型示例以及能力要求,这些都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考试大纲》共性要求必要的补充。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本省的个性化要求。在制订高三地理复习计划的时候,高三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解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其中的内容,为学生复习做好准备。
2.研究之前的高考试题,总结规律,猜测命题方向
地理教师要认真搜集本省或者别省的高考文综试题,总结出题的规律,探究题型的变化。发现新的动态趋势,为进行高效地理复习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比如,近些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具有以下特点:都是按照课程的标准的要求出题;试题倾向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试题类型比较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试题素材的来源主要有真实的文字案例、数据图像等情景材料;注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建立知识树
江苏试卷主要注重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考查,知识点大都是江苏地理科考试说明中的内容。在看了近几年的江苏地理试卷中的题型后,了解到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气候的变化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2)常见的天气系统;(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质构造和地貌;(5)人口数量变化以及影响因素;(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对于以上知识,我们一定要下很大的工夫掌握,对课本上的知识一定要全面地复习,对考过的知识也要认真地钻研和挖掘。弄清楚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分析该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做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记忆知识点,我们对重点知识一定要进行强化记忆,把这些知识点进行体统的整理,用知识树的形式将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完整地表现出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循序渐进多训练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图表主要有各种统计图、表示地理事项以及特点的数据、文字、表格等,这些主要考查学生在图表、数据或者表格如何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对其进行加工的能力。
2.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幅区域地图,认真地讲解阅读步骤、阅读的重点在哪里以及需要关注哪些重要事项,去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回答问题,使其在复习区域地理的时候既培养了区域地图的阅读能力,又学习了和区域地图有关的地理知识。统计图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通过看教材的原图,教给学生柱状图、扇形图的绘制等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统计图学到相关的理论。另外,在课本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高考中出现的新型的统计图,我们也要搜集起来给学生进行讲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们一定全面、认真地复习知识点,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伍真婷.浅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2(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