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设计 整车销售接待流程

中职教育突出的是对学生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中职教育的难点和热点。学习情境设计是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化要求,所以应当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这样才能深入地体现学习领域向工作领域的转换。笔者以汽车销售顾问的典型工作任务――整车销售接待流程来做分析,并以此来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和探讨。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具体典型的工作任务

整车销售接待流程。

2.工作岗位情况

汽车营销人员属于销售部门,岗位位于4s店的销售展厅,环境优雅,氛围和谐,并提供免费的茶水报刊,展厅停放若干辆展车,墙面上贴着最新资讯和促销信息。整个工作环境让人感觉干净优雅、轻松、专业。

3.工作的流程

在实际工作工程中,营销人员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来介绍车型,回答他们的问题,来解决他们的疑虑和不解,建立起信任才能最终达到成交的目的。当然,整个的过程除了要遵循销售的核心流程外还要注意礼仪规范,做到真诚与顾客进行沟通并巧妙化解小的意外,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1)熟悉产品,用心分析。首先,要对销售的车型进行了解分析,包括车型参数、性能配置、亮点及缺点,除此之外还要了解竞品车辆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并对顾客提出的问题能技巧性地用专业销售话术来进行回答。

(2)潜在客户,不容忽视。平日对来店的顾客或是其他场合认识的顾客都要注意培养感情,搜集客户信息,如电话,预算金额,着装,职业等,建起一条隐形的桥梁以备事后分析挖掘潜在的客户目标。

(3)展厅接待,规范灵活。一般情况下,顾客愿意到展厅大多数都是有购车欲望的,规范热情的服务,轻松地购车环境会消除顾客的疑虑和戒备,有助于对品牌的信任,为交易做好铺垫。

(4)需求分析,一针见血。顾客买车的需求可能是来自多方面的,要弄清顾客的来意、需要的车型、购买的重点、购买角色及顾客类型是非常重要的五个方面。

(5)六方位绕车,专业介绍。通过需求分析后确定一款为顾客介绍的车型,利用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为顾客按照“六方位绕车介绍法”介绍车辆的特点,

(6)试乘试驾,动态展示。对顾客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汽车的性能无非就是在专业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试乘试驾活动,而通过试乘试驾活动也可让顾客增强购买的信心指数提高对产品的认同,甚至使顾客产生已拥有的感觉,有利于激发顾客订单的欲望。

(7)报价签约,成功不远。这一环节涉及报价技巧,销售人员要表现出价格合理、公平透明,来增强顾客对性价比高的认识,同时,要敏感地把握成交的信号来趁热打铁促成交易,以提高销售的成功率。

(8)递交新车,完美激动。给顾客递交新车是销售人员最具有成就感的时刻,说明销售人员按照销售的服务流程让顾客满意并认可了他的服务而最终完成交易。在这个过程中,汽车销售人员要让顾客充分了解车的使用操作及后续保养服务流程,通过热情细致的服务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展现汽车品牌的魅力。

(9)售后跟踪,有始有终。为顾客提供“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老顾客带来更多新的客源,为公司的发展赢得后市场,最终使顾客信任、依赖并成为忠诚的顾客。

4.工作对象、工具与材料及劳动组织形式

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分析,加上营销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再结合品牌销售话术的六方位介绍及亲历的试乘试驾活动,并站在顾客的角度和顾客一起分析同档次的竞品,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达到销售的最终目的。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汽车宣传手册、品牌专业销售话术手册、展车、试乘试驾专用车辆、顾客来访(回访)登记表及必备的笔和笔记本等。

展厅介绍一般为营销人员独立完成,视顾客人数的多少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人手,试乘试驾、交款和交车等环节需要一个小组或一个团队共同合作来完成。

5.对工作的要求

首先,汽车营销人员应注重礼仪,穿着整洁,稳重大方,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谈吐有风度、有礼貌,这样才能给顾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其次,扎实的专业文化基础、对所销售品牌的了解,及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自我提高奋进的精神也非常重要。

二、学习情境设计方案

“整车销售店内接待流程”作为汽车销售领域一项典型工作任务,可将其转化为一项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来使学生实习后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所以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和要求来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来实施教学。

1.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以下几点:能以规范的语言、着装等礼仪来接待顾客;学会分析顾客的心理,分析顾客的类型从而找到和顾客最佳的交流切入点;能使用专业的“六方位绕车法”等来介绍车辆的卖点及性能;和团队安排好为顾客进行试乘试驾活动体验;能与顾客进行价格谈判,和团队做好缴费、交车等后续工作;善于总结工作,分析自己的不足。

(2)教学内容及过程。

内容:①分析所销售的产品。②分析顾客的心理及需求。③店内展车的介绍。④试乘试驾的安排及过程中的产品介绍。⑤和顾客进行价格的磋商及谈判。⑥订单成功,交车手续。⑦让顾客了解售后的相关内容。⑧进行定期的电话回访及信息反馈工作。

所需工具:

4s店销售话术、宣传资料、竞品的相关资料、来店顾客登记表、试乘试驾登记表、电话回访表及名片、文件夹、笔等。

(3)学习方法。课堂上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及分组分角色进行工作情景模拟,由学生自主讨论分配角色任务,如销售经理、销售人员等。

教学资源环境:

①教师安排:理论主讲及实习指导老师各一名。

②教学地点:汽车营销实训车间。

③资料:《汽车及配件营销实训》《汽车营销礼仪实训》、实训课的任务工单、互评自评表、顾客来店登记表、顾客电话回访表、销售合同、宣传资料、名片等。

④设备:实训车辆3辆;多媒体教学汽车营销教学软件及学生用机房;销售接待台;汽车价格牌;圆桌、座椅;茶杯、饮水机及果盘;功能区域的划分如财务室等。

(4)教学评价。以学生先自我评价、组内相互评价、组外相互评价及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2.课程实施方法

(1)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先由老师讲解课程内容,然后学生分组在实训车间及4s店模拟角色完成任务,评价表评分比例为自我评价30%,组内互评20%,组外互评20%,教师点评10%。

(2)教材以李刚主编的《汽车及配件营销实训》和石虹主编的《汽车营销礼仪实训》为主。

三、小结

典型的工作任务的设计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安排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现出了当今流行的中职学校工学交替一体化模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为学生在今后顺利地和企业进行无缝对接打下坚实而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刚.汽车及配件营销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石虹.汽车营销礼仪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行动导向 汽车营销基础

与实务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46-03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我国汽车销量雄踞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汽车交易中心,而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营销人才作为连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日愈稀缺,被教育部等六部委列为技能紧缺人才。此外,由于我国汽车消费者消费观念日臻成熟和汽车营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汽车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营销企业和汽车生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汽车营销队伍的营销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只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课程开发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课程的开发从借鉴英国的BTEC课程、德国的“双元制”,发展到模块课程、核心课程、主题课程、项目课程等目前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作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新范式,通过行动来学习,即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这种“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注重实践技能”的课程开发最能反映高职教育的特征,也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开发,成为目前高职课程开发的主流模式,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汽车营销能力。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该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未能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的实施上,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能力的发展。

对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使教学活动由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完成代替传统的注重理论教学,通过任务分析法对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开发具体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取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学为企业所用,职业能力和后续拓展能力大大提高,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岗能力。

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步骤

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开发理念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学习任务为汽车销售企业整车销售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同时,教学环境尽量贴近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销售环境,保证课程开发“三个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遵循企业汽车整车销售岗位销售流程所包含的8个环节(客户开发、展厅接待、需求分析、产品介绍、试乘试驾、报价成交、交车流程、售后跟踪)的次序,并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教师参与度由多到少进行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的设计。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每次下发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有效信息、制订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并由学习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实施学习计划,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任务完成的各个环节,由教学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咨询者和组织者。最后在学习效果的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并引入学生评价的指标。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开发,可使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获取汽车营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能力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以上的课程开发理念,该门课程的开发步骤如下:第一,确定行动领域:通过汽车销售企业调研,召开汽车销售企业营销专家工作过程分析会,进行汽车营销职业和岗位能力分析,共同确定整车销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由本课程开发小组对整车销售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对每个汽车营销学习任务的实施进行学习方法和手段的设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第四,评价体系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设计科学、合理、开放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

1.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开发,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以汽车营销能力为主线,将汽车营销所应具备的汽车营销市场分析、汽车营销活动策划、汽车整车销售、汽车电话营销、汽车网络营销能力,划分为等“汽车展厅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分析汽车营销市场”、“认识汽车分销渠道”、“汽车营销活动策划”、“汽车网络营销与电话营销”六个具体的项目,开发了15个学习任务,设计了31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根据完成这6个综合项目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点,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内容,将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保证了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与同类型的课程相比,该课程的内容上,不仅加大了汽车整车销售的实践技能训练,还引入了汽车营销企业的标准流程,使课程内容贴近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此外,还增加当前迅速发展的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相关内容,使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汽车营销行业用人需要。

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将教学项目转化为对应的学习情境。从来自汽车销售企业与汽车营销工作过程相关的“汽车展厅销售”、“汽车售后跟踪服务”、“汽车营销活动策划”等6个典型工作项目进行分析,将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开发了“潜在客户开发与管理”、“展厅接待顾客”、“新车推介”、“新车交易”等15个学习任务,并设计了“开发潜在客户”、“管理潜在客户”等31个具体的学习情境。这31个学习情境由汽车营销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模仿企业汽车营销综合业务流程,引入企业汽车营销的业务标准,并尽量贴近汽车营销企业的工作环境,保证课程开发的实用性、适应性和职业性。同时根据每个项目能力培养的难度、技能形成所需时间,对每个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给出了参考的课时,如表1所示。

(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开发组从汽车营销岗位能力出发,以企业汽车营销涵盖的汽车销售实务、汽车营销市场分析、营销活动分析、汽车网络营销及电话营销等实际工作业务,为学习情境设计的主线,共设计了31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中,内容上尽量模仿汽车营销工作实际,在学习环境上尽可能贴近汽车营销实际工作环境,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学生参与度由少到多,教师参与度由多到少。此外,还根据完成学习情境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构建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对每个学习情境设计了后续拓展能力教学内容。

(3)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行动引领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6个教学环节,完成来自汽车营销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解决汽车营销实际工作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资助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职业能力和后续拓展能力。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实践性强、业务流程标准和学生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行动引领式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完成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来获取汽车营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思考。

4.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不仅可使教师掌握教学的效果,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的方法,同时对学生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为了使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加合理、科学,该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实训考核与理论知识考核、专兼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且更加注重实训的过程性考核,这与高职教育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的原则是相一致的。

三、课程的特色

(一)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以“以汽车营销能力”为主线,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所开发的6个学习项目、15个学习任务均来自汽车营销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通过营造学习环境贴近汽车营销真实工作环境,并引入企业汽车销售的标准业务流程,保证所学即为企业所用,体现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同时,强化实训环节,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汽车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汽车营销能力。

(二)吸收前沿营销理论和营销方法,紧跟汽车营销行业发展

该课程吸收了目前发展迅速的汽车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的相关内容,同时吸纳了企业常用的潜在顾客判别与评估的相关理论,以及4R和4C等营销理论,使得课程内容能够紧跟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

(三)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加合理、科学

该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实训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专兼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加大过程性评价―课内实训考核分值在总评成绩的比例,同时引入兼职教师―企业营销专家的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体现了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开放性,同时符合“注重实践技能”的高职教育特色,使效果评价更科学、合理。

基于行动导向的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开发,“学中做、做中学”贯穿整个学习任务完成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获取汽车营销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后续拓展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汽车营销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教育技术,2008(33)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教育,2008(27)

[3]李燕.基于“6+2”为基本原则的高职课程整体设计[J].广西教育,2012(1C)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培养模式

一、汽车科技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随之增加。根据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4亿辆,而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仅有2400万辆,2014年汽车保有量数据较十年期提高了29.9%。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新技术、新科技也日新月异,比如:奥迪最新开发的GFRP玻璃纤维复合材质悬架弹簧,复合材质悬架弹簧的操控反应有所提升,且比传统弹簧轻40%;绿色新能源汽车以及零尾气排放等环保技术;路虎捷豹受到赛车启发,设计虚拟风挡玻璃系统,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和辅助功能,让行车更安全、便捷,无人驾驶概念机的研发。目前汽车行业新技术众多,本文不一一列举。新科技、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汽车的维修及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类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科技发展的合格汽修工作人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汽车维修业现状及从业人员概况

随着汽车的逐步大众化,也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面对庞大的维修市场,许多汽车企业逐渐抢占国内市场,例如博士公司在我国建立了500多家汽车维修厂,德国等汽车用品制造商也逐步加大国内汽车维修店的数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汽车维修企业约50万家,相应从业人员约300万左右,但是当前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汽车保有量的需求,这使得汽车维修人员成为近些年的紧缺型人才。汽车逐步向智能化、人性化、高效化发展,也迫使相应维修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而我国汽车维修人员的现状,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发展的需求,首先长期从事汽车维修行业的人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技术素养偏低,其次传统汽修行业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环境较差,直接影响维修人员的进一步学习。调查显示,我国汽修工作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38.5%,高中阶段学历占51.5%,目前达到技师的比例仅占8%,这就造成了从事汽修工作的人员严重紧缺的局面。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本人实际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实际调查,并结合我国高职类汽修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总结该专业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选取方面,首先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高效的接收:其次有些专业教材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科技,新工艺,直接导致了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化汽车的发展完全不适应。

2、教学过程中,首先大多数专业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往往一门专业课程仅设置―周实训课,甚至没有实训课,这样脱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的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受制于高职类院校本身客观条件的约束,部分院校不能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而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陈旧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接收更加困难。最后,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师的缺乏师,也是制约本专业发展的―个重要因素。

3、实训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训工厂设备陈旧是我国大部分高职类院校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实训过程拆装陈旧的发动机,不仅不能适应目前汽车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学生的技能

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国内部分高职类院校采用校内实训工厂和校外企业联合实训的培养方式,校外企业部分设备虽然先进,但是其实训场地有限,学生不能同时参加实训,从而学生实训技能的锻炼也参差不齐。

四、现代化汽修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1、高等教育与新科学技术相并存。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高等教育作为新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而高职教育又使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不能脱离,应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标。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对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又独到的研究,比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致力于研究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洁净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轿车虚拟匹配开发技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汽车成套制造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汽车设计方法技术研究、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等等。目前研究或者实施的新技术,对汽车业的制造和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穿插介绍相关新技术,适当引入,以保证学生能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可将目前行业先进科学技术整合,并积极与相应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尝试选修课线上教学的方法,将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发展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学生,使其准确掌握行业动向。

2、引进企业的先进维修技术进课堂

引进一些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企业,比如“奇瑞”、“江淮”等自主品牌,让学生及时了解研发的新技术、新动态使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或者聘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走进课堂”进行指导,以便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同时,院校应该积极与维修设备厂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培训或者聘维修厂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先进汽车维修仪器的操作方法,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拓展了维修厂的市场。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汽车 舒适 检修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测与维修》是“汽车技术工程”方向针对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重要领域。学生在学习本领域之前要先修《汽车认识实训》、《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领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安全与舒适系统各零部件的名称在实车上找到安装位置并说明其作用和功能。能够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对该系统进行拆装,通过本领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的《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整车拆装实训》等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 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取得了可喜成就。中国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就是从借鉴和学习德国的经验开始的。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汽车职业教育开拓者一个很好的例证。长期以来,致力引进德国的汽车职业教育资源,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合作,在国内与德资汽车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开展教育工作,经过五年的探索,结合我国国情,成功地引进和改造了德国汽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测与维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任务教学法实施教学:将汽车舒适系统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来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估。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接下来我们就以本领域的一个任务为案例来体现任务驱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教学六步骤。

情境2:舒适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任务2:中央控制锁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项目五:初始化遥控器

情境导入

车型:帕萨特1.8T 故障现象:遥控器失灵

教师在上课前先对实训车辆进行故障设置,用诊断仪抹除遥控钥匙记忆。然后在上课过程中以一个真实的故障为导入进行开课。首先教师描述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标的学习,课后能够通过对照,找到该节课所欠缺的内容。

一、咨询

学生根据教师所描述的故障,教师引导学生自组提问根据此故障需要知道哪些知识点(如:舒适系统的组成部分、原理、怎么进行匹配等)。此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做到知识够用为原则。

二、决策

教师根据检测设备、工具、工位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各小组分别选出小组长,小组长分别对本次任务进行小组成员合理任务的分工,做到人人有任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原则。如:每组按照7人,A、B组员:准备工具及车辆防护用品;C组员:查询维修手册;D、E组员:实施;F组员:记录;G组员:组长,负责整个组工作的安排及协调。分组完后向由组长向教师汇报分工结果。

三、计划

A、B组员准备工具并对实车铺设防护用品;D组员常规检查,如:蓄电池电压;C组员用遥控器验证故障,发现遥控器失灵,但机械钥匙控制车门锁正常;D组员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钥匙超过自适应极限;然后全体回到座位,根据验证的故障, C组员查询维修手册,根据维修手册的内容,故障原因分3种:①遥控器纽扣电池没电;②遥控器未匹配;③在射程以外时,钥匙开启200次以上;F组员全程记录,最后组长带领着大家制定出合理的可实施工作计划。并由各小组代表上台向其他组员阐述本组所做计划。各组根据其他组所提意见,商讨补充本组计划。教师在此过程中倾听学生所做计划,遵循在实施计划中保证人身、设备设施安全的前提下计划都合格,教师将不再做评估。[2]

四、实施

根据老师认可的计划,各小组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首先由D、E组员对遥控器的纽扣电池电压的检测,正常,然后用诊断仪按照维修手册要求对遥控器钥匙进行重新匹配,最终故障排除。

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计划之外的问题,询问教师,此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本小组没有解决方案可咨询其他小组,如最后所有小组都没有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可向教师进行二次咨询,得到解决方案后继续按计划实施。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制定实施计划,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方法,比传统讲解更能发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及保证学生的正确实施和安全。

五、检查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导各个组首先内部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次进行组与组之间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互相讨论各组的任务完成过程。最后由教师检查任务是否完成。检查结束后,各小组按照5S标准针对自己的实施工位进行现场恢复,以保障下次课程的正常使用。

六、评估

1.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总体评价,使学生了解在本次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法的运用;

2.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故障树”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程的总结;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逐步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学习并有目标的完成任务,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这一学习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相一致,保障了学生进入企业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

参考文献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非常规能力;汽车电子;培养模式

引言:在知识驱动的全球经济下,一个公司最主要的财富(据估计超过半数)是人力资源或知识资源,20年后的典型大企业将有一半人员从事管理,由各种专家组成的跨功能团队将承担大部分企业工作,就业模式将从工人+办事员变为知识型工人,成功的企业会不断地创造新知识,这些新知识被特定组织广为传播,并很快融入企业和产品,工作在这样的组织中的劳动者都是知识型工人。

一、什么是非常规能力

常规:Conventional 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非常规:非常规就是非标的意思,与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不同。所谓“非常规能力,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是指解决没有现成解决方法、步骤的问题的能力[2]。例如:在销售汽车的时候,如果你面对的是想买车的客户时,你可以直接问他是否买车,他说想买,那么你就可以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按照卖车的步骤,给他介绍他有兴趣的车型,进而把车卖出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规能力。但是当你面对看车但不想买车的客户时,有两种情况,其中第一种情况就是应用常规能力:你直接问他是否买车,他说不买,这个常规过程就完事儿了;第二种情况:你也直接问他是否买车,他说不买,但是你并没有因为他说不买就结束了,而是通过给他介绍汽车的性能、装饰等来引起客户的兴趣,最终决定买车,进而达到自己的目标。由上边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要想具备非常规能力,思维方法就必须改变。现在思维方法大体分为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两大类,相对而言,非常规思维是探索性、创造性更强的思维。就目前中国的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注重的是学生常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非常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较薄弱。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非常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若仍按照传统的培养方式进行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更适应不了社会工作环境和竞争。

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非常规能力现状分析

(一)在交流能力方面。根据对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调研情况的分析,发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80%左右的学生在常规交流方面还可以,能够进行正常沟通,但在非常规交流能力方面只有不到20%的学生具备。

(二)在动手能力方面。我院的培养要求就是实践第一,所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常规动手能力方面较强,但在非常规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尤其是在创新方面尤为突出。

(三)在认知能力方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常规的学习方面相对比较强,但是在比较抽象的知识方面的学习相对比较吃力。

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在学生非常能力培养方面的措施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首先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入手,对专业课程进行初步的整合,是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同时,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加入学生非常规能力培养的专项内容。

(二)在课程建设方面。督促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实施课程改革,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入学生非常规能力培养方面的训练内容。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各门课程的课程改革方面,以《专业英语》课程取得的效果尤为明显,在这门课程中,以扑克牌学英语的模式训练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理解、听说等方面的能力,达到了娱乐性学习、快乐性评价的目的,同时学生在非常规认知能力和非常规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在实训课程方面。各任课教师设置的实训项目主要是以常规动手操作为主,以非常规能力培养为辅,同时,要设置独立的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培养学生非常规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在实习方面。在实习过程中主要以独立的实习项目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非常规动手能力和非常规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习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实习项目问题的所在以及自己解决此问题所要采用的方法,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非常规动手能力和非常规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五)在技能大赛方面。专业组织的技能大赛要侧重学生非常规能力的训练,例如辩论大赛、汽车模型设计大赛、汽车整车检测大赛TRIZ大赛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非常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比如说面对同样一个问题,非常规能力较弱而常规能力较强的学生按照常规的办法可能办不成,而非常规能力较强的人,利用多沟通、为企业讲解利弊等方法却能办成,这就是常规能力和非常规能力的一个具体的体现。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要锻炼自身的常规能力,还要着重训练自身的非常规能力,那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对非常规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汽车整车实训总结范文6

校企互融,合作育人

几年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在与企业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等工作中发现:“校企互融、订单培养”的关键在于组织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应做到既有校企双方关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合作的管理制度,又有根据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形式和内容所建立的具体操作流程。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造就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校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参与对“订单”企业相应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分析,将企业文化、职业素质的养成及岗位技能的训练等直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汽车生产四大工艺和现代化汽车制造装备为主线的“奔驰生产”专业课程体系和以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为主线的“奔驰售后”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始终贯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订单”岗位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

合作管理教学过程。企业全程参与“订单培养”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把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请进学校,让他们在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担任主讲或指导教师。为了合作项目的实施,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专门从德国选派了一名职业教育专家来“培训中心”工作,奔驰中国也先后选派多名中外专家来中心工作。学院教师和中外专家共同备课、共同教学,保证了原汁原味的德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另一方面,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学院指定专人参与学生管理,企业派专人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其实习成绩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共同评定,并直接纳入学校的学籍成绩管理,以保证学生在“订单”企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达到“订单”要求。

合作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校企联合“捆绑”式教学团队,以工艺流程或产品为载体,依据岗位技能、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职业资格和职业素质要求开发学习领域课程,“解构”原来学科系统性的课程结构,“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形成行动体系课程。课程目标体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体现学生“工学结合”、教师“内外融合”、实训“校企组合”的三者合一。

奔驰生产班的“乌尼莫克车模制作”“压力机制作”等综合项目课程涵盖了汽车制造技术工人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奔驰售后班的教学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总成到汽车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教学项目。课程体系中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校企联合开发的课程体系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五个要素有机融合,实现了贴近技术、贴近生产、贴近工艺,充分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合作参与质量考核与评价。对奔驰试验班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双评价”的共同评价方式,注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过程考核。根据每个人的自我评价表,学生相互评价表、小组活动评价表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表,给出学生成长性评价。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作为订单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按照下面的方式进行考核。首先,在企业师傅和学院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作为徒弟,按照岗位工作规范要求,承担与企业员工一样的工作任务,积累工作经验,并完成周记;然后,师傅要在周记上签字确认,学院教师检查整理后反馈给企业的常驻学校专家,专家及时将意见反馈给实习企业,作为校企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调整生产性实践内容和安排;最后,学生实践回校后,企业安排工作人员与学院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总结和指出学生在生产性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使学生更加明确真实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几年来,奔驰试验班的生产性实践环节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岗位开发与安排,共同进行工作指导与监督以及成绩评定与总结,保证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

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内容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订单”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同时,企业积极跟踪实习生、毕业生的业绩表现,配合学院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及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反馈。

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可以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通过“订单培养”这个合作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资与设施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和岗位实习培训中的技术与设施优势。

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施“校企互融、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为了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要求,以校企共建、资源共享、运行共管为原则,兼顾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学校教学流程的双重功能,学院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实训内容,配置通用和专用设备,建成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的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学院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建了发动机装配生产线、汽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和汽车焊装工业机器人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引进了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营造了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形成了具有很强企业化特征的实训中心。

目前,校企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正在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最终使其成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校内“汽车工厂”和“汽车4S店”。

合作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学院通过制定有关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坚持把“走出去,请进来”落到实处。一是要求奔驰试验班专任教师以调研、兼职的方式走向“订单”企业,与企业共同解决一些管理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定期将专任教师送往国内院校或国外企业学校进行4-6周的短期培训,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三是聘请“订单”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培训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提高其执教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订单”企业的技术优势,建立起一支由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责任共担,合作就业

学生参与订单班学习很大程度是考虑到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则是要获得自身需要的适用人才。因此在招生及学生入学后要做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订单培养内涵要求的教育,要让学生和家长对“订单培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合理兼顾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利益,构建共同发展、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

构建订单培养的选拔、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首先,“订单班”组建之前,学院向学生介绍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订单班的培养目标、选拔条件;然后由学院和用人单位共同组成选拔考核小组,对自愿报名者进行理论测试、实操测试、面试和体检;学生被正式录取后,学院打破学生入学时的专业限制,由企业和学校根据订单企业及岗位的要求,共同来考察学生作为“订单培养”的基本条件,以确定学生的专业方向(奔驰生产或奔驰售后),为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打下基础。

第二,尝试与订单企业一起共建订单培养的激励机制。一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和表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二是订单企业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三是将学生在校及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作为学生入职企业时定岗定薪的依据。

同时,构建风险机制。即订单班学生与学校、企业签订的三方协议中,要明确规定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及要承担的责任,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就业压力。同时,对违约的学生也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条款,以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