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1
1、社会实践报告的涵义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社会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的实践成果。
2、社会实践报告的特点
社会实践报告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
2)针对性。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践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调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4)系统性或完整性。实践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的,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
总的来说,实践报告要做到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3、社会实践报告的语言风格
实践报告可以叙事为主,也可以说明为主,或者叙述和议论兼有,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原貌。在语言风格上,虽然讲究辞章,但以准确、简练、平实、生动为本,一般不用或较少使用比喻、夸张、含蓄等修辞方式,也不采用华丽的辞藻,避免一切浮词虚言等语言表达方式。
4、实践报告的撰写
一、实践目的: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二、实践内容: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2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203-02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来源与定义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是以言行事的理论,强调的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及其社会功能,是语言运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Austin.J.L)于190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WilliamJames系列演讲时将该理论作为一种哲学分析工具提出,并在随后的系列演讲中逐渐发展成形。后经他的学生——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等众多语言学家不断总结、创新和规范后形成一个系统。奥斯汀在他的《HowtoDoThingswithWords》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该理论的框架和基本思想。奥斯汀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thelocutionaryact),也有学者把其称作话语行为(或说话行为),即以言指事;言外行为(theillocutionaryact),指说话者靠说出的话语本身所实施的行为,如承诺、命令、施行洗礼或逮捕等;言后行为(theperlocutionaryact),指语现行动(或施事行为),以言行事、语导行动(或取效行为),即以言成事。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起了大量哲学家的争论。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顾曰国,1994),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J.R.Searle,1975)塞尔还进一步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和非规约性两种。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语句的字面用意和话语用意不相一致的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祈使句不是祈使,疑问句不是疑问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的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意思。也就是说,间接施为言语行为表达出来的不是句子的字面意义,而是说话人的意向。例(1)Canyouclosethewindow?例(2)A---Doesyourmotherknowthatyou’vebrokenthewindow?B---Mysisterisatalkativegirl.例(3)A---liMingiswaitingforyou.B---I’mbusy.例(4)Itishotintheroom.例(1)的表面含义是疑问句式,其字面意义是询问对方有没有能力关窗,其言外之意在于表示一种请求或命令;例(2)中,B表面上想表达的意思是他妹妹是个多嘴多舌的人,但实际上想表达的是他母亲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例(3)中说话者B表面上是陈述其正忙这个事实,但其真实意图却是告诉A他不想见李明;例(4)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并不是在谈论温度问题,其目的可能是请对方把门或者窗户打开。
二、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约翰奥斯汀之前的实证哲学家认为,句子只能用于描述某种情况或陈述某种事实,因此只适用于正确或错误的价值。然而言语行为理论家却指出话语具备在现实中行事的能力,正是这种以言行事的主张使得言语行为理论脱颖而出。言语行为理论学家指出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说话人”的主体作用和“听话人”的反应都是言语行为理论强调和研究的范围,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言语行为理论对教师英语教学方法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是“以言行事或以言成事”,强调的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即语言的言外之意而非字面意义。语言研究的重点应由语言形式、句法关系转向语言运用、语义和语言的社会功能等。这个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给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给予了一些新的启示,而且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便言语行为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及参与者”上来,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力求做到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力图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不仅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还能从文化素养层面具备英语交际的能力。3.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西方的一些音频及视频材料,如电视、电影及歌曲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听各种专题报告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力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及实习机会,加快语言从理论向实际转化的速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了解自己,查缺补漏,从而不断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学生的启发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语学习者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言转换过程中一个非常具有实用性的理论,在跨文化交流中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利用这个理论有利于学习特别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的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学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立足实用,强调能力的应用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有所用,这样才能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一定要求真务实,不能纸上谈兵,要不断地实践,从实践中求进步。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学生应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在加强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基础上,尽量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换。2.学生可以选修西方国家概况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尽量扩充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实交流中的文化冲突。3.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收听英文广播(例如:VOA、BBC及一些专题报告等),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等。充分利用英特网信息量丰富、速度快的优势,了解西方国家的发展动态。
三、结语
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及其社会功能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给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以新的启发,而且也给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GillianBrown&GeorgeYule.DiscourseAnalysi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梁育全.实用英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曹务堂.语言学概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3
【关键词】 实证主义 ;证据为本;反思;人文精神
一、何谓证据为本的实践
证据为本思潮的兴起是与西方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的,最初把证据为本的思想运用与临床是医学实践领域。所谓证据为本的实践,站在哲学的角度上分析,指的是根据实证主义或者经验主义,在通过各种探究后,研究者能够找出某案主系统的有效接入方式,同时这种接入方式能够在相同内容的案主系统接入上有着适应性。证据为本的实践,产生于西方国家,是西方学者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和相关研究工作后,给出的系统理念和操作模式。
在证据为本的实践中,有着三个原则需要牢牢遵循;第一是实践者需要对研究后总结出的结论加以论述和利用;第二是实践者在工作中,需要根据科学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第三是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认知,需要让更多的实践者所知晓。
二、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出现的争论
1、知识论的分殊,适切性的差异
在“问题”和“证据”上,不同的理论范式给出的解释也存在差异。什么是证据?是谁的证据?什么才是最好的证据?如果从不同的知识论起点出发,那么对证据的理解就会不一样。在实证主义架构下,证据似乎是有层级的。层级最高的是实验性研究设计,层级最低的为个案报告。但这一排序的视角太过于依赖定量分析数据,从而忽视了案主问题中的人性层面。
另外,在社会构造主义中,“证据”并不被认可,在该学派的观点中,证据,仅仅是凭借科学范式的途径获取霸权的社会建构。鉴于此,证据有着政治性,会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动而变动。在某个部落中存在的证据,就另一个部落来说,该证据可能会失去其适用性。证据为本的实践发源于西方和美国心理咨询范式,其和西方以及美国的历史文化是统一的,尤其是美国实用主义等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与证据为本的实践非常融合。对于中国来说,证据为本的实践是否可以适应中国的文化,还有待验证。
2、社工价值观与证据为本的实践之间的冲突
这里“证据”即为我们通过实验论证得到的经验,经验是知识在时间上的沉淀,是经过一定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如何在价值与知识之间取得平衡?
平卡斯和米纳汗(Pincus & Minahan,1973)精确地界定了价值和知识间的区别:价值是关于什么东西是对人(人类)合意的或者好的信念、倾向和假定。这种信念的一个例子是:社会有责任帮助每一个人发挥他的最大的潜能。它们并非有关世界是怎样的和我们对其知道些什么的断言,而是世界应当如何的认定。既如此,价值陈述不可能被科学地检验,它们必须作为信仰加以接受。这样,我们把某一价值说成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仅仅是在它与作为标准使用的特定的信念体系或者伦理规范相联系的意义上而言的。
相反,我们倾向于作为知识陈述的东西是那些有关能够被证实的世界和人(人类)的观察。一个例子是,在美国,黑人的期望寿命较白人短。当我们把某以科学陈述说成正确的或者错误时,我们所指的是这种断言通过客观的调查所被证实的程度。[1]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能够在知识和价值之间做出区别并认识到二者各自在工作实务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重要的。案例中,当面临实际问题和困惑的时候,不是实证研究给社工指引,而是专业理念和知识在引导他们。证据为本的实践过于依赖经验的指示性,程序化地从“数据”或“证据”出发,可能会侵蚀社工的基本伦理与价值,违背社工的人性关怀。
3、理想模式与实际运作之间的矛盾
这涉及进行证据为本的实践可行性与可能性。证据为本的实践要求社工在做出临床决定之前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并且要评估各个研究报告的效度、信度和适用性,这无疑加大了前线社工的工作量。在全新的管理注意制度中,社工需要进行的工作非常多,在大量且沉重的工作中,并不能够完全遵循证据为本的实践流程。
证据为本的实践使用严格的排他标准,使用单一判断而排斥所有的复合判断,需要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同时又符合来访者特点的介入方法。这些都增加了证据为本的实践的难度,因此,证据为本的实践往往难以真正完成。在学者Corrigan的观点中,认为辅导员虽然认可某些技术并不能够真正的具有实用性,或者并没有掌握熟练的技巧,但是依然会结合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行工作,即使工作中所选择的方式并不会带来实际效果。鉴于此,最佳方法和最多方法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证据为本的实践有着排他性,这种性质促使其在操作过程中遭到困难。
三、实证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反思
1、多维思考预设层次
“预设”是社会科学论证中最为一般的元素,定义为:社会科学家研究人的行动的性质及其如何组合成模式化的安排时所使用的假设。[2]有着行动和秩序的问题。站在假设层次上进行分析,一维的思考经常被某种形式化的化约论所掩盖,即将行动的问题化约为秩序问题。社会学唯心主义与社会学唯物主义往往――实际上,几乎从来都是――认为,只有以工具论的或规范论的方式,才能以集体主义的而非个体主义的进路来研究行动。这一简化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却是错误的。行动与秩序的问题本身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尽管它们又是完全相互依赖的。对行动的规范论的和工具论的理解可以都是集体主义的,也都可以是个体主义的。
所以多维思考的理论威力要胜过唯心主义的或唯物主义的思考。批判有助于这两种一维的思考形式,但使其自身渐趋衰弱的弱点已经使它们在理论上不再被接受了。
2、进行有意义的陈述,避免形而上学
卡尔纳普告诫我们,在有意义的陈述和不可证实的陈述之间进行区分,并将后者视为纯粹表达性的或抒情的说法;他督促我们不要将只是表达性的某些东西与还有意义的某些东西相混淆,因而要避免将在形而上学、宗教或评价的词语表达中所包含的感情态度看作真正的信念。[3]
作为一种职业或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本身并不是纯粹的事实资料的简单积累的结果,它需要有主观性的介入,在此,社会工作者所探究的内容需要与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同时借助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展开探究。鉴于此,就需要社会工作研究上,需要对研究者的个人处境、对周围的感知以及自身认知程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实现研究的情境化和语境化。在研究中,将主观因素纳入其中,是经验主义者所反对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会促使研究者给出的研究结论上,科学性被降低。反而言之,各种证据本身并不是经验主义的研究独有的,其次,即使在某些问题上,并不存在科学的证据,然而JamesHoffmeier曾经说过,证据不够,并不等同于不存在证据。因此在研究活动中,过度强调证据也是不可取的做法。比如在理论家的观点中,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研究工作可能会变与科学化和革新相背离的活动。[4]
3、完善评估机制,实行多方参与式评估
第一,建立高效合理的评估体系首先要分清楚各群体所扮演的角色,资助机构在整个评估中起的是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不直接参与到评估的过程当中,因此它对整个评估是宏观把握,制订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量表。而社工组织、社工、督导、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直接参与到该评估当中,为评估工作给出可供参考的资料,进一步能够对社工服务进行准确且全面的评析。
第二,评估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是对社工工作量的评估;二是对社工工作质的评估。评估类型可分为过程评估、结果评估。而对于质与量两方面的评估具体又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权重的分配。
第三,要实行多方参与式评估,这样就提供了一个评估者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的环境,同时也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小组关系。进一步促使社会群众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宣召发展机会以及辨识能源的能动者,这些能动者可以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来促使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被用作参考的证据数量会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白,证据为本的实践上,怎样选择证据,应该选择哪些证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流程,必须十分谨慎,而不能仅靠凭借经验来指导实践,一定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标准。
总之,社会工作者属于专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三种:第一,在科学进步的前提下重新审视社会工作的使命;第二,需要结合社会理论以及具体的实践,来对社会现实的可观性和主观性下形成的不同结论展开研究;第三,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需要结合现有的研究工作案例以及自身知识系统,对新的问题进行反思,社会工作者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他们必须摆脱经验主义进而扩大自己的视野,并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进一步更好的完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5]
【注 释】
[1] [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七版),晏凤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9.
[2]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三卷),何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
[3]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张彤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93.
[4] Mohan,2002:166;1999:56;also van Wormer,2003.139-40.
[5] [美]Mohan Brij:社会工作研究的人文精神――对以实证主义为导向的美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批判,盛露妮译,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2002.41.
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4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鹤壁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鹤壁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5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平顶山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平顶山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社会实践陈述报告范文6
教育话语与教育学话语,则是在教育学领域当中的话语的适用。具体来说,教育话语更倾向于实践角度的主体(是从事于和实施教育事业的任何人,也包括受益于教育活动的任何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活动而展开的的主体意志的实践性表述。本文对话语概念的分析引进到教育学领域则主要是在理论角度上,主体对于教育以及教育学的主体意志的实践性表达。它更多的是教育学者或者教育研究者的学术性论文以及著作等。一方面教育学话语是主体在教育学理论的思考与反思过程中所使用的术语,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话语的结果。李锐曾指出,话语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的界限意味着思想的界限,话语的贫困意味着思想的贫困。教育学的话语即人们在思考、表达教育学问题时的习惯性用语。[3]7本文虽不同意将教育学领域中的话语直接定义为习惯性用语的范畴之内,但话语的确是教育研究者思想的体现。项贤明曾对教育学话语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教育科学其实也不过是关于教育现象或教育话语的一门解释学。纯粹客观的教育事实是无法直接把握或不可言说———一旦言说即成言语、话语或文本,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是作为人们关于这种客观事实的外部表达的教育现象、教育话语或教育文本。这些关于教育的现象、话语和文本并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某种附属物,而是我们人所能把握和言说的教育事实的本身。但是教育科学的教育话语和文本的解释并不是主观的臆断,它仍然要回到与历史的联系当中去,要在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话语和教育文本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对其作出解释。
二、教育学话语的方式
教育学话语的方式主要是在教育学研究领域中所出现的教育学话语的形式与内在逻辑。谭斌将教育学话语划分为教育学的话语(如元教育学的研究),也包括教育学中的话语(如普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各门分支学科中的研究),还包括教育实践中的话语(如对教师的课堂用语进行的研究)[5]12。本文在教育学话语的方式的分类中将教育学话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话语方式:教育学话语以话语方式的语言环境、语境以及主体为基础,主要分为西方教育学话语与东方教育学话语;基于社会学领域构建与阐释的教育学话语,心理学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话语还有哲学基础上的教育哲学话语等;依据主体不同划分的官方教育学话语、民众话语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话语。首先,教育学话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教育学话语方式,是依据语言种类的不同和语言语法规则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学话语。诸如,教育一词在不同国家地区名称的不同(德语Erziehung,英语education,法语éducation等),在此基础上,“教育学”从最初的“pedagogy”(意为“教仆”)亦产生了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表述:德语paedogogik,英语education,法语pedagogic,意大利语pcdagogia,西班牙语pedagogia等。二十世纪末期,出现了“educology”(我国译为“教理学”以异于“教育学”)取代“pedagogy”之势。与此同时,不同语言种类的教育学话语是教育学话语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教育学理论的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在教育学的历程中最早的教育学话语体现在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等主要哲学家的教育学话语和古希腊哲学领域中所产生的教育学话语。例如,不同国家语言体系下产生的教育学著作:《论语》,《学记》,《理想国》,《普通教育学》等等。其次,教育学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教育学话语,“教育学研究者基于教育学理和逻辑规则,由高度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有关教育活动和教育学发展的基本的、一般性的教育认识、主张和思想观点”[6]33。教育学话语是对教育基本问题的“形而上”的话语,是以一种思辨的方式对教育学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解答。教育学话语的方式,一方面依据不同的学科体系背景,产生了教育心理学话语、教育体育学话语、教育人类学以及教育社会学话语等等,体现着从一门学科角度的立场出发而产生的教育学与其学科之间的关系即理论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在教育学学科的总体反思基础上所产生的教育学话语。它主要是在受到哲学领域的元分析影响下所开始的对教育学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结构等领域的教育学话语。此外,还包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所存在的特定的教育学话语(它为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最后,按照教育学话语的主体来分,可分为政府为主体的官方话语、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话语还有大众的民众话语。官方话语,主要是政府机关等针对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所提出的话语,例如政府机构颁布的教育宗旨、教育法规以及对教师评价体系等话语。官方往往通过教育宗旨、教育法规等的制订、贯彻、实施和修订,以及对教育评价、学术评判等的规约或舆论引导,传达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控制及统一真理标准,并通过教育隐蔽地调控人的生活,引导人的发展走向,它标示着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7]7-20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话语主要是在针对教育学理论等主题的理性论述。一方面由于主体为理性的代表者,是科学地对教育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的主要工作者。此主体主要依据学术专业用语和主要概念范畴的界定基础上通过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以及教育专著等话语方式进行教育论理。他们的教育学话语一般来讲,对于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与学术权威性而被官方话语和民众话语所使用。另一方面,实践是主体对教育理论问题表述和分析的源头之一。主体通过对来自于实践的表达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对教育原则、教育规律等进行了理论话语的陈述。此外,则是教育的最大受益群体以及最具有发言权利的民众话语,他们代表了教育实践领域当中的普通大众对于教育理论发展的观点。关于民众话语主要是在教育话语领域的研究范畴之内,当然也涉及一部分具有理论性质的话语可划归为教育学话语的内容之内。民众话语一方面主要受官方话语的指引,并翘首企盼教育理论研究者学术话语的指导;另一方面民众话语作为教育活动的对象和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切实关心着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
三、教育学话语的结构
教育学话语的结构主要是教育学话语在不同话语方式中所普遍存在的内在的话语结构与逻辑。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讲话语主要是语用学领域内的基本概念,话语的构成单位则主要包括词、句、篇、章。福柯在话语的分析中曾指出,语言是在语言学当中由音声等诸要素组合的结果,而话语主要是由针对对象而进行的陈述(énoncé)和陈述组合而成的命题,以及在诸命题构成的场域构成。其中陈述是话语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包含着词句和词句之间诸关系的总体,而对于话语的分析则主要是分析话语在历史进程诸多变化的形式。萨义德在分析福柯与德里达二人对于文本理解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二者对于方法论的选择,即将文本与外在联系的分析以及文本内在结构的分析。在《福柯的思想轨迹》一书中,中川久嗣认为德里达在对福柯理论批判的过程中,曾以西洋和东洋区分为例论述过“在西洋理性对于东洋理性的理解中首先要将其还原为西洋理性语言体系当中”。而在这还原的过程即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要首先遵循语言系统中的基本结构与规则,同时这个过程也成为对东洋理性的束缚,他称作这种翻译的行为即为福柯的“监禁”。教育学领域话语的结构,除了具备语言结构中最基本的词句和语言规则等还具备话语自身的内在方式即包含着主体和语境。谢登斌在《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中也分析了话语的结构与维度,他指出话语是具有权力与价值的对话性语言。话语,一般地来讲包括三个基本维度,一是文本,是指话语的书面表现形式,即以文字符号呈现的事件或实例,这是话语的具体性的表现;二是理解,强调对文本意义的解释过程,这是话语的对话性的表现;三是意义,是指话语反映的态度、价值取向以及建构的意义,这是话语的价值属性的表现。[8]3其中,意义主要是主体在针对研究对象等问题论述中主体价值与观念的表达,是主体主体性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教育学话语的结构主要包括:(1)词和语句,是对研究对象的文本式表达的最基本结构;(2)术语,专属于学术领域的概念与范畴,是在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中不断科学化地形成的理性概括;(3)文本,最终的话语呈现形式与存在方式,它由主体通过词句和术语的建构所组成;(4)知识,是教育学话语的语境为话语的陈述提供了一个“场”。在知识的场域,将针对对象的术语和词句的表述中所存在的和主体试图表达的观点给予一种学术意义。社会学家彼得•伯杰曾在论述社会建构的过程中指出社会文化背景对于话语陈述中的重要意义。
四、教育学话语的特征
(一)教育学话语具有科学性与普适性
教育学自学科产生以来,科学性与独立性一直是其学科追寻的目标。这一历史过程中不仅有卢梭给教育学预留的科学之位,赫尔巴特给予教育学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成其科学之名,当然也包括教育学所经历的实用教育学、精神教育学以及元教育学的过程都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而对于教育学的话语陈述则是这一历程中的具体展现,它不仅在话语中陈述了主体对于教育学理论发展的省察之思,而且也呈现了教育事实与教育本真之论。海德格尔在其哲学思辨中也曾阐释过话语与理性思辨的关系,他曾指出话语、语言、理性、上帝、思想是同一回事,它们共同的本质就在于让存在显示,而“让某东西显示”正是话语(语言)的最主要功能。[9]张永祥将我国教育学话语分为常识性话语和理论话语,其中理论话语主要是由专业人员所掌握的遵循科学世界的逻辑和原则而开展的“科学话语”。虽然在主体上张永祥的教育学理论话语单纯地是指那些受到系统化和专业化训练的研究学者,但其在此基础上也阐述了教育学理论话语中的特征。他指出:教育学理论话语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逐渐远离日常教育生活,它要对日常教育事实和教育经验作出提炼、概括、加工和抽象,使之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和一般化的特点。理论话语的教育学重视理性法则,以理性为中心,演绎构建抽象的逻辑体系。理论话语的教育学则具有逻辑上教育学话语的方式、结构与特征的内在联系性和一致性,是系统化、综合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理论话语的教育则遵从科学世界的逻辑和原则。理论话语形态的教育学则遵从科学理性。理论话语的教育学则是用“科学话语”来表达的。[10]129-130与教育学话语的科学性特征相应的则是教育学话语所具有的普适性———一方面是指,教育学话语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被教育主体广为使用,并可在知识体系上可被广大民众所理解的特征;另一方面是指对于教育问题的理性阐释的教育学话语,不仅在具体的教育问题当中而且在具有共性特征的一类教育问题当中具有指导作用。它不是对于具体事件的经验性解释,而是对于日常经验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科学阐述。从历史上看,我国教育学历史上教师职业与教育活动的开展直接促进了“儒”的产生,而儒学理论中发展的最著名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封建社会人人诵读《五经》和《四书》传承着儒教理论。《四书》和《五经》无论是从政治角度上说是科举的内容之一,还是从教育的层面上谈是教育内容之一,当然现代来讲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学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之一。但是,其著作当中所含有的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目的等的论点也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话语之一。从现实社会上看,教育理论研究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以及对于教育问题改进策略话语等通过期刊、杂志和专著以及网络手段的传播很快能为人们所关注和理解。一方面在于教育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之一,教育的功用与价值不仅在教育理论研究者而且在与教育息息相关的广大民众来讲都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例如“教育先行”,“生命教育”早以为广大民众所津津乐道。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学话语的实际指向,其话语的科学与合理性都需要实践活动这一标准的检验。因此教育学话语必然需要在广大民众(教育学话语的倾听者)中通过传播与知识的普及以及广大民众的理性认知来实现教育学话语的科学性地体现。而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育学话语逐渐发展着自身话语的普适性以有助于自身在实践上适用,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的进程中推动着教育学话语的科学性发展。此外,教育学话语的科学性与普适性并不冲突,实际上正是教育学话语对于教育基本理论的科学性论述,才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教育学话语普适性的可能。
(二)教育学话语具有规范性与实践性
首先,教育学话语本身所依赖的自然是不同国家地域中的语言体系与语法规范系统,而语言体系则从外在性上直接赋予了教育学话语的规范性特征。与此同时,教育学话语所根植于的社会领域也制约着教育学话语的内容手段与论述方式,它正是通过一定社会文化领域当中的知识体系来实现着话语主体的主体意志。追溯教育学的历程即可发现,教育学话语在传统教育学阶段倾向于对基本教育原则的阐释,其话语强调教师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而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则为教育学话语提供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实践性话语平台,拉伊则为教育学更多地赋予了实验心理学的话语特征等等,这些都在教育学话语的发展中赋予了那一时代的规范特征。同时,话语在人类交往的语言体系中规范着人类的知识的内容与手段,同时也以文字等形式展现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而这种话语也在人类文明开化的进程中被人们所使用,并贯穿着人类的共识与主体的意志。徐辉等人认为话语是在一定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在社会情景中的关于社会交往的言谈方式。人类的话语方式包含了其对社会环境的理解,是人类认知与传递世界认知的特殊形式的话语。它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决定因素,包含着那些了解世界的人的权力关系网络话语。此外,教育学话语本身对于专业概念与范畴的解析,是教育学话语规范性的另一种体现。教育学话语针对具体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专业理论阐释,赋予教育学理论独有的定义标准和原则,属于教育学整个学科立足的基础之一,支撑着整个学科理论的构建与发展。其次,话语本身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主体对于社会事实的表达。教育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传递人类社会文化知识经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教育学话语针对教育事实和教育活动的研究对象,是对教育事实的实践性陈述。话语作为主体意志的实践性表达,是对日常生活的事实与价值的解释,它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结构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反思作用。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中也表明“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且其主体的意图在于将语言使用当成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但是主体的话语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或情景变量的简单折射。“话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行为形式———以这种形式,人们与世界产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第二,话语和社会结构是一种辩证的存在关系。话语由社会所构成,并受到社会的规范和制约,在社会意义上它具有建构性。”[11]与此同时,教育学话语不仅植根于社会生活实践,同时教育学话语的最终指向是教育实践,它以解决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发展的问题为目标,从而促进着教育学话语的理性发展。当然,教育学话语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理性解说,它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刘铁芳在分析教育学范式的问题及话语的变革时曾指出“既成的教育理论跟真实的教育生活相比总是僵化的,滞后的,流变的教育生活与生活世界才是教育话语活的源泉”[12]17-21。
(三)教育学话语具有民族性与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