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级经济师论文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部城市发展

一、中部城市发展的现状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2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3

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现代计算技术的综合性较强的信息技术,兴起于本世纪初期,发展势头良好,具有高度的实际应用价值。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立足于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转换,通过将图形学、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三者融合,输入现实工程的各项具体参数,在计算机上形成虚拟的三维模型,赋予设计方案更多的变动空间,颠覆了传统的交互方法,临场感更加强烈,高度的构想性更是赋予了虚拟现实技术理想的浸没感,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自然反馈更加明显而强烈。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然而我国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在实际应用方面发展较为缓慢,最初是应用于城市设计方面,所取得的设计效果非常理想,然而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实用性与功能性,这与风景园林设计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虽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运用当中尚欠缺足够成熟的经验,然而整体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2.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2.1三维模型初步发展

风景园林设计与其他的建筑工程设计存在较的区别,对环境变化有着更高的灵敏度要求,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就对周围环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念。在虚拟现实技术出现之前,为了满足上述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采用的是建立沙盘进行分析,然而严谨性不足,将人的主观感受与设计理念分隔开来使得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存在先天的不足。虚拟现实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三维模型,将人的主观感受与设计理念紧紧相连,三维模型的核心技术原理就是数学几何表达形式,由多个单面组成,单面数量与所模拟的实物体态复杂性成正比例关系,如: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常涉及到的石头与假山等,体态复杂性非常高,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的难度也较大。当前,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模型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理论上可以实现对体态复杂的实物的外观模拟,只是由于单面数量较多,所需的模拟时间较长,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势必会得到更高程度的完善。

2.2图形语言与虚拟场景的进步

虚拟现实技术图形语言与虚拟场景的实现主要是基于VRML以及3DSMAX两种技术,这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VRML通过虚拟技术以图形语言的方式描绘出风景园林的建成效果,搭建虚拟世界,设计人员可在这个虚拟世界当中发现原有设计方案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转变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手工绘图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严谨性。而3DSMAX比VRML技术更为先进,输入与输出的转换更为方便,通过摄像头还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内的导航效果,浏览内容更加丰富,根据人体的感受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参数进行变更,落实到细节方面,促使风景园林设计在美感与调理两个方面实现更加完美的平衡。此外,由于风景园林最大的存在意义在于其观赏性,寒暑更迭,四季变换,园林内的主体色彩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图形语言与虚拟场景的进步实现了以四季的变换为标准进行色彩编辑的想法,强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美感特性。

3.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3.1进一步突破二维模式的形式禁锢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时间并不长,目前仍处于上升的阶段,有待完善。受传统设计方法与理念的制约,三维模型虽然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是未能完全突破二维模式的形式禁锢,设计信息不够丰富。鉴于此,风景园林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的多维性特征,虚拟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空间的变化与色彩的编辑,更应该向声音、感官等面发展,实现全方位的虚拟,使设计信息更加丰富。二维模式的形式被时代淘汰已经是大势所趋的方向了,风景园林设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应当进一步突破二维模式的形式禁锢,向着三维模型的方向发展。

3.2促使物质性信息载体更加多元化

风景园林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内部用以装饰的景物非常复杂,传统的设计方法使其更显单一性,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具有高度的信息性,多元化特征明显,以三维模型、图形语言、虚拟场景等为途径,使单一的物质性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使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得到更好的展示平台,充分利用VRML以及3DSMAX技术,落实于色彩的编辑、空间的规划、声音的虚拟等环节,完善设计方案,保证风景园林在建成之后能够给予游人更加丰富的美感体验,进一步完善虚拟效果。

4.结语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4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试论政府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试论政府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试论政府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5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and economy anis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plan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its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is related closel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ity planning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city plann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23-02

0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它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

近年来,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和经济并没有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1 城市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多,而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城市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和升级。

在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中,城市环境污染也在不断蔓延,从而产生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但在目前社会发展中,我国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部门在城市建设中对于环境的认识和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比较欠缺,从而导致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整体规划的环境保护认识较少,引起了较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导致环境恶化。

2 城市规划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出现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2.1 环保意识差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领导层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上,严重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还影响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未将环境成本考虑在内,致使城市陷入环境危机中。并且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在城市中污染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

2.2 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妥善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在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大约有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1]。在我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河流的治理和规划措施是当前的主要规划和控制措施。

2.3 大气污染严重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工业,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和水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产生的大量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与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城市居民在家庭生活中产生的能源消耗,使用的喷雾剂等产生的废气,也不同程度的对空气造成污染;在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中,土建工程的施工也产生了大量的尘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2.4 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产生的污染,这些废弃物大多是由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废弃物造成的。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弃物大多是露天堆积,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2]。如果这些固体废弃物不及时进行收集处理,会引起大气、水体、土壤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最终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的威胁与影响。

2.5 噪声污染普遍存在

噪声污染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已经成为城市主要污染。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噪音污染主要可以分为高强度污染和低强度污染两种。一般来说低强度污染是对人体身心健康不会造成影响,而高强度的噪声污染能够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比如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

3 针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开始运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我们认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1 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首先要做好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尤其是认真收集详细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它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水文、气象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检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分等。

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并且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注重区域化和整体化,把城市性质、环境、人口、城市规模及布局进行综合协调考虑[3]。

3.2 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要全面体现人民意愿,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比如交通、教育、医疗等),把最终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积极创建宜居的民居环境,注重发展特色的地方文化,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要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要节约保护水资源,提升环保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3.3 根据城市性质和发展阶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存在一定的压力,不同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的环境压力也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比较大,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潜在压力相对较小,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保护的难易程度,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势在必行的。

3.4 加强科学管理,及时治理环境污染

在目前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发展趋势,根据气体最大排放限度、污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限制排放量和排放标准,制定相应的排放规划;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加强对污水的治理;扩大城市绿化面积,选择耐污性好的树木品种,有效达到植物净化;对于固体废弃物等城市垃圾,要尽可能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并且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

3.5 提升居民素质

培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形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人人有责的认识,并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

4 结束语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质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环境质量对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影响该城市招商引资的能力,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管理,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等.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J].科技资讯,2006.

[2]张佳丽.环境容载力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应用研究——以乌鲁木齐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为例[D].2008,06.

[3]汪亮等.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李有,吴迪.对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整治措施的简要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5]宋云龙.浅析城市环境及生态型园林城市的规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6]范先明.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7]孙亚铃.浅谈如何加强对城市环境及生态园林的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8]王剑男.浅谈如何加强对城市环境及生态园林的规划[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中级经济师论文范文6

鉴于目前中国煤炭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煤炭市场需求逐年下降,加之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中势必加强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因此,必须加大去产能力度,实现净产能下降,促进煤炭生产良陛发展;通过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督查及问责,严控新增产能;发展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低的先进产能,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应。

钢铁行业需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去僵尸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调整产业布局,打通产业链。另外,需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减少损耗并逐步实现零损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有色金属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方向是严控冶炼产能扩张、大力发展高端材料、实施公平用电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和企业利润。

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任务主要是通过建立市场监督机制等措施遏制新增产能;运用政策量化去产能指标和市场运行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政府有效引导错峰生产;提高水泥实物质量、减少资源消耗、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做好水泥区域市场建设和协调工作。

电力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要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的实际发展,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调整电源结构、合理引导新能源发展、扩大有效供给能力、激发转型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