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家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家故事范文1
今天,我读了《数学家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985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小时候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可是对数学却很感兴趣。他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从此华罗庚失学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卖点小东西生活。
不能上学并没有阻挡华罗庚爱数学的势头,他从此以后便自己学,一年到头华罗庚几乎每天都要用十几个小时来学习,勤奋好学的他走进了数学王国。1930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图书管理员,他一人干几个人的事,却还在继续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终于成了我国着名的数学家!
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那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年级:董亦樵
数学家故事范文2
关键词:开放大学;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自我评估
作者简介:孙传远(1968-),男,安徽明光人,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刘玉梅(1968-),女,上海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董丽敏(1971-),女,上海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金项目:2015年上海开放大学学科研究文科重点课题“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基金资助(编号:JF1502),主持人:孙传远。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4-0054-07
一、问题提出
“教学学术”的概念最早出自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在1990年出版的《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的报告,他首次从综合的角度阐述了教学学术的含义和类型,认为教授的工作主要包含四种形式的学术――发现学术、综合学术、应用学术和教学学术,其中,教学学术是指教师以本学科的认识论为基础,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将研究结果公开,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接受同行评价并能够让同行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的活动(吕达,周满生,2004)[1]。从此,“教学作为学术”的观念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关于大学教学学术的内涵、要素、模型建构及其评价标准等的研究也逐步得到深化和拓展。
国外学者对学术工作评价标准的探讨是评价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理论依据。大多学者提出的教学学术评价标准或模型都比较完整,且重点关注教学交流和教学成果的公开和应用。例如,查尔斯・格拉塞克等(Charles Glassick, et al,1997)[2]1997年撰写的《学术水平评估》中认为,不论什么形式的学术都应该有六个标准: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方法适当、结果显著、表达有效、批判反思。卡罗琳・克莱博(Kreber,2002)[3]认为对教学学术作出判断可以参照六个方面的标准:高水平的与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性、知识可以复制或详尽描述、可以用文献或资料予以证明(包括教案和关于自己教学的反思性论文)、教学能被同行评论(发表有关学科教学的研究论文)、产生了重要影响。舒尔曼(Shulman,2000)[4]结合教学学术的独有特征,将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明确为三点:能够公开;能够被其他同事评价与批判;能够被其他同事使用、发展与完善。英国学者特里格威尔等人(Keith Trigwell,et al,2000)[5]以澳大利亚大学的20名学者为对象,通过以“对教学学术的理解”为主题展开访谈,抽象出一个教学学术程度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从四个维度对教学的学术性程度加以衡量:知识、反思、交流、观念。
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大学教学学术内涵及评估还处在理论阐述和探索阶段。例如,王玉衡(王玉衡,2012)[6]运用帕森斯社会系统论专门探讨了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产生的过程以及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为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宋燕(宋燕,2013)[7]研究了大学教学学术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保障,认为我国目前大学教学的学术性程度不高,需要内外制度的合力保障。还有研究者专门探讨了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袁维新,2008;周光礼,马海泉,2013)[8][9],如,袁维新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应以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为核心,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关于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研究主要有:严冰(2011)[10]认为开放大学应高度重视教学学术,远程教育应该寻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钟志贤(2012)[11]探讨了开放大学教学学术的内涵、意义及方法后认为,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必须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深入开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总体看,我国对开放大学教学学术的研究还很少,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目前对于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价标准的实证研究还很缺乏。针对开放大学目前的转型发展及其远程教学质量保证的特殊性需求,认为关于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及其评估框架的研究既是迫切的,又是十分重要的。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教学学术主要指开放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从事发现、交流、改造和创新等的活动。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活动既要完成大学教师基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还要以远程教学为特色,从事重要的服务社会和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活动。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的制定是开放远程教育的重要保证,从教师自身角度评价教学学术活动和建构科学的评估框架,无疑对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良性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问卷结构
本次研究使用自编的教师教学学术评估问卷开展调查。调查问卷遵循一般的问卷结构,主要包括封面信、个人基本信息、调查题项、结束语等几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部分主要了解开放大学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任教学科等,调查题项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教学研究与创新、教学反思与交流、教学学术规范与伦理8个一级指标问卷,以及由此框架而形成的38个二级指标问卷。答案设计成五级量表的形式。
(二)调查对象
上海开放大学系统由总校和分布在各个区县的44所分校组成。截至2015年1月,系统内共有专任教师1075人,兼职教师1052人;总校7个院系共有专任教师111人。2015年5月,研究者对上海开放大学总校及其6所分校的专任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3份,回收问卷222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88.29%。本问卷统计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和表2。由表1可见,专任教师中,女教师(66.3%)相当于男教师(33.7%)的两倍;中青年教师是专任教师的主体;中级职称(讲师)教师占多数(64.8%)(调查对象中没有教授职称教师);教师学历以本科(41.8%)和硕士研究生(51%)为主体。在13个学科中,由于受开放大学招生专业的局限,没有教师从事农学、军事学和艺术学等三个学科,教师获得最后学位学科与现在所任教学科不太一致,主要表现在理学、教育学为主要教师“输出”学科,工学、管理学为主要教师“输入”学科。
(三)因子分析
通过对问卷中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二级指标38个题项分别进行项目分析,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所有题项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所有题项均适合调查研究。然后对38道题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KMO检验值为0.918,适合作因子分析。再经Bartlett Test球形检验,其值分别为5569.009,自由度(df)为703,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也证明其适合作因子分析。
经两次正交旋转、碎石图检验法(Scree Plot)和因子负荷值的检验,只筛选掉1个题项(“远程教学的认知能力”),剩余37个题项,得到7个因子,且每个因子包含3个以上的题项,每个题项的负荷值均在0.4以上。最后对每个因子进行重新命名。分析结果见表3。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问卷采用Cronbach’s Alpha(α)系数(即内部一致性估计方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4。表4中各因素的α系数均在0.725―0.932之间,说明本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本问卷效度检验主要看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教师教学学术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在0.733―0.841之间,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结果描述与分析
描述统计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因子内各题项的平均值(mean)反映出来。相对来说,平均值越高,表明教师越看重该项学术的价值。由图1可见,教师在“学术研究规范”方面整体得分较高,其中,“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和“对自己研究成果负责”得分最高(m=4.321),这充分说明教师对他人以及自己学术成果的尊重;在“用通用方式呈现教学成果”得分最低(m=3.903),说明教师在呈现教学研究成果方面不太赞同所谓的通用方式,而认可多样化的公开方式。
由图2可见,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实践”方面整体得分较低,其中,“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得分最高(m=3.908),在“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得分最低(m=3.653),这说明开放大学教师认为研究重在参与,而不是都要主持研究项目。实际上教师能够主持教学研究项目的机会不多,主持项目的能力也略显不足。由图3可见,教师在“对远程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方面得分最高(m=4.066),说明教师非常认同远程教育教师职业,而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在选择这一职业之前就已经具备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了;而对于“远程教学评估能力”准备不足(m=3.837),或觉得自己评估能力欠缺,应由外请专家进行评估等。
由图4可见,教师在因子“教学理念创新”方面整体得分较高,尤其是“奉行开放大学办学理念”(m=4.311)得分最高,这说明开放大学教师比较能够遵循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遵守开放大学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勇于实践和创新。由图5可见,教师在“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高”(m=4.255)、“学习者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m=4.174)、“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m=4.174)等方面得分较高,说明教师认为学习者在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和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方面认可度比较高;而在“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增强”(m=3.821)、“远程教学创新能力”(m=3.842)等方面得分较低,说明教师认为在远程教学方面的创新非常艰难,而且实践中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教学成果。
由图6可见,教师在“远程教学实践”方面,教师负责“课程教学”得分最高(m=4.174),而在“努力组建和形成教学团队”得分较低(m=3.796),这说明开放大学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不是其他,同时也揭示出教师从事远程教学时往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政,不能组成合作性教学团队,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由图7可见,教师在“教学知识基础”方面整体得分较高,其中,“所教学科知识”(m=4.418)、“远程教学的教授能力”(m=4.204)方面得分偏高,说明教师教学主要凭借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知识,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而对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准备不足(m=3.964),或觉得目前还比较欠缺。
(二)差异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结果与分析
经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检验,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在各个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经方差检验,(1)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学术研究规范”上只有中级职称(m=37.339)和副高职称(m=35.182)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差异为2.157,显著性为0.038)。这说明中级职称的教师未来存在较大的升职空间,对学术研究规范比较重视;而副高职称教师因学历学位的限制在开放大学几乎没有升职空间。(2)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术研究规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36-40岁的教师评价最高(m=38.267),51岁以上的教师评价最低(m=31.800)(见表6)。从表6可见,31-40岁的教师平均值较高,处于“峰顶”状态,说明他们正处于教学、研究等事业顶峰时期,有较大的升职空间和机会,相比31岁以下和41岁以上的教师来说较为关注教学学术评价。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本研究因子分析结果框架可用于评估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根据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的结果可知,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的稳定性较高。依据因子分析的贡献率(解释率)赋予各级指标权重系数(见表3),可以用来评估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但此框架比较适合教师自我评估,真正科学的评估框架体系还需要专家意见、同侪评议、学生评教等综合构成。而且,依据教师评价的结果看,目前教师对教学学术的理解比较偏重“学术研究”,而不太认可“教学作为学术”观念,存在将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分裂开来理解的认知倾向,这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不断调研,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径。
2.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估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着弱点和劣势。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和平均值的比较发现,开放大学教师眼中的教学学术主要表现为职业认同感强、注重学术研究规范、积极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关注学习者的满意度等,但同时也不太关注学术成果表达的通用方式、教学实践创新、组建教学团队和具备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等应该关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在遵守“学术研究规范”方面,教师比较尊重学术研究成果和维护学术权利,而不太看重成果表达的通用形式;(2)在“学术研究实践”方面,教师认为参与研究项目比较重要,而主持研究项目的任务不是大多数教师赞同或看重的;(3)在“相关知识基础”方面,教师比较重视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高;(4)在“教学理念创新”方面,教师认为自身的职责是奉行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而不是进行诸多实践创新;(5)在“远程教学效果”方面,教师认为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和让学生满意十分重要,而对于创新不太看重,也缺少一定的创新教学成果;(6)在“远程教学实践”方面,教师认为远程教学实践非常重要,而不看重组建教学团队;(7)在“教学知识基础”方面,教师认为最重要的是具备学科知识和教授能力,而不是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此外,不同年龄的教师在遵守“学术研究规范”的评价方面差异显著,51岁及以上的教师与其他各年龄段教师间差异显著,说明开放大学教师在临近退休的几年里对于学术规范的认识存在所谓的“退化期”。
(二)改进建议
1.尽快构建科学的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体系。开放大学教师的创造性工作主要体现在远程教学上,具体表现为“面授教学+在线教学”的混合模式,但国内大多数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长期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教师的工作量(出勤率、上课时数)往往是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尺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当前需要结合绩效工资制度等的改革,从内外多种角度(如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教、专家评议等)开展对开放大学专任教师的教学学术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开放远程教学质量。
2.加快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开放大学教师属于大学学术职业的一部分,但其学术职业地位偏低,职业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必须要与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紧密联系,同时要遵循开放远程教育领域自身的特色和发展规律。开放大学教师的学历主要以硕士学位为主,而大多学校教师的正高级职称的评聘需要博士学位,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热情。因此开放大学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给予在教学和研究上有突出成绩的教师以恰当的职称评聘,有效激发开放大学教师群体的教学动力和职业发展热情。此外,开放大学教师的学科和教学学术领域也因受学校招生制度的市场调节机制而频繁变换,其职称评聘方式也应分层次、分类别和多样化。
3.有效开展教师研究型教学或探究性教学实践及研究。开放大学在国际远程教育领域里属于“远程教学型”大学,在中国属于开展远程开放教育为特色的“新型大学”。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对“教学作为学术”的观念尚缺乏足够的和正确的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急需增强。当前首先需要增强远程教育教师研究机构的功能,增加资助研究经费,同时增强教师对教学与研究、社会服务等的相互关系的认识,有效开展开放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型教学或探究性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远程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远程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素质。
4.协调进行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处于大学学术职业的“边缘地带”,处境极其不利,因此,当前需要协调进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等学校等在内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和提高开放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权利和地位,对开放大学教师来说,要在学校的转型发展中逐步明确大学的核心功能和价值所在,尽快从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教学的教师角色中转变过来,着重基于多学科领域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
[2]Glassick C E, & Huber M T, Maeroff G I.. Scholarship Assessed: 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orate[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7. 6-7,36.
[3]Kreber, C.. Controversy and consensus on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7(2). 2002. 151-167.
[4]Shulman, L.S.. From Minsk to Pinsk: why a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Scholarship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JoSoTL).1(1).2000.48-53.
[5]Trigwell, K., Martin, E., Benjamin, J. & Prosser, M..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 model.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2000.155-168.
[6]袁维新.教学学术:一个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2008(1):22-25.
[7]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9]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37-47.
数学家故事范文3
我们的生活可以反映出各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各方面的内容。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数学可以说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学生不仅可以从生活中学到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我们从小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也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如基本的数数能力,有多少个人、多少件东西、多少辆汽车等,这些内容都通过数量关系来进行表达,数字的使用方法就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因此,我们是在学习数学也是在学习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体验生活趣味。
2.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我们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最终要回归到实践中,只有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对生活的作用。如公式的归纳则是前人经过无数的实践得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再应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时,说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进入更深的阶段,这也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重要前提――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更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生活中应用和巩固知识能起到化难为简的良好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二、从生活中应用与巩固数学知识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数学现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细心留意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数学的踪影。如小学生喜欢逛商场,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降价打折时,就会产生一股想要买的冲动,但这时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要买这一商品是否划算。在人教版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材中,百分比的学习所涉及的多是商品买卖、打折销售的内容,让小学生运用学到的百分比知识学会精打细算,体验社会消费的乐趣。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动手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的出发点是为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教材中,有时候也会列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我们怎样思考解决。例如,以计算长方形游泳池周长为例,我们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边,给学生提供测量工具,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现有的各种计算工具制定实验方案,尝试如何测量出游泳池的周长,然后再使用公式进行计算验证,如果测量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出现不一致,要及时找出错误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知识理论与实验结果相得益彰,既引导学生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又让学生体会到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的快乐,这也是在生活中加强数学知识应用与巩固的教学策略之一。
3.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加强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的学习讲究灵活性和运用性,仅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特性,生活特性也会影响到学习个性的形成,如性格坚韧的人在学习上也会孜孜不倦,坚持对知识的学习与探讨。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对小学生的生活特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针对小学生的共性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性着手。如果能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家故事范文4
免费经济学的研究目前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免费商品、免费顾客和免费经济模式。首先,Anderson(2009)从免费商品的角度开创了免费经济学的研究。其次,免费顾客是免费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免费经济模式是免费经济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完全免费模式下如何赢利是免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王建国(2007)认为,当且仅当免费的过程伴随着新价值的产生,并且所有的免费顾客都能分享到这一新价值时,完全免费才是可行并能产生利润的。他指出由于价值的内在关联性促使越免费新价值就越大,并提出了1P模型。王氏强调了三方共赢的免费模式和边际非稀缺资源的定义,并把免费置于商业经营范式的视角下,如特许经营、赠品发放等。而Anderson(2009)则强调了新的经济价值观,提出“注意力经济”(AttentionEconomy)和‘‘声誉经济”(ReputationEconomy),认为注意力和声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货币而成为市场上两个最重要的交易符号。无论是注意力经济还是声誉经济,最终价值都通过免费顾客的网络价值来体现。尽管免费经济包括不完全免费的经济模式,但由于完全免费经济模式才是免费经济学的核心与精髓,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免费顾客均指在完全免费经济模式下的免费顾客。免费经济学视角下衍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免费商品、免费顾客、免费模式下赢利机制以及理论模式等(Anderson,2009;Gloria,2010;盛晓白,2006;王建国,2007;傅强,2008;李大凯、孙曰瑶,2010)。尽管在理论与实践领域,探讨完全免费理论和方法的学者越来越多,但对基于免费而形成的免费顾客这组特殊群体的分析还比较有限。作为免费经济模式最重要的载体,免费顾客价值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Gupta&Mela,2008)。
二、免费顾客
(一)免费顾客概念
Gupta&Mela(2008)认为,免费顾客是支付很少或不支付费用而由第三方付费者(如顾客或企业)补贴的客户。显然,对一组顾客只收取少许费用甚至免费,让他们的人数迅速累积到关键多数,从而足以吸引第三方付费者(顾客或企业),由此获得的收入远高于吸引和服务免费顾客所花的成本(Gupta&Mela,2008;Anderson,2009;Guptaetal,2009)。到目前为止,已有文献对免费顾客的界定大多依据Gupta等人的观点,基于此,本文提出:所谓免费顾客,是指完全免费模式下支付远低于成本或完全不支付费用而获得产品/服务的顾客。
(二)免费顾客重要性
由于免费顾客对企业不即时贡献收益,常常被企业所忽视。哈佛商学院长期进行顾客价值研究的教授Gupta&Mela(2008)指出,捕捉免费顾客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顾客可能恰恰就是那个什么东西都没买的人。事实上,分析互动环境中的免费顾客价值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Guptaetal(2009)将经济学领域中的网络效应概念移植到免费顾客价值研究领域,提出了免费顾客价值的研究新模型。该模型试图通过计算新增加的免费顾客所吸引的其他顾客的数量(无论是否付费),以及计算这些被吸引顾客所产生的涟漪效应,进而尽可能精确地计算出免费顾客对企业的长期贡献。他们以一个拍卖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免费顾客所产生的网络效应对企业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付费顾客更有价值(Gupta&Mela,2008)。因此,在免费经济学视角下探析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指导性意义。
三、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研究评述
顾客价值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Woodruff,1997)。文献回顾表明,对顾客价值的研究要么从顾客的角度切入讨论顾客感知价值,要么从企业的角度切入分析顾客资产价值。其中,对顾客资产价值的研究正从关注顾客过去和现在为企业带来的贡献拓展至关注顾客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一)传统顾客价值理论
国外学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评估顾客价值的理论模型,其中有代表性且被广泛运用的理论包括,Kotler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Woodruff的顾客价值层次模型,Weingand的顾客层次模型以及Jeanke,Ron&Onno的顾客价值模型(胡旭初、孟丽君,2004,王怀林等,2010)。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侧重于支持顾客感知价值观,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产品/服务的供应方所决定的,因此,顾客价值实际就是顾客感知价值。
(二)顾客终身价值理论
虽然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能够帮助理解顾客价值,但是,在面对顾客价值这个抽象的动态概念时,尤其是当从企业角度将顾客价值看作企业资产一部分的时候,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评估需要,企业亟须一套更符合实际的量化工具。顾客终身价值就是一个正在受到追捧的热门概念工具(Kumaretal,2010),比较有代表性的顾客终身价值计算模型主要有Dwyer方法和顾客事件预测法(顾琪,2007)。前者只能预测一组顾客的终身价值或每个顾客的平均终身价值,无法具体评估某个顾客对企业的终身价值;而后者对未来事件预测的精准度并不能完全保证。与传统的顾客价值评估方法不同,顾客终身价值不仅评估顾客过去和现在为企业带来的贡献,还评估顾客未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即,顾客终身价值试图对顾客整个生命周期为企业贡献的收益总和进行量化,包括历史价值、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Kumaretal,2010)。总的来说,顾客终身价值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对企业而言,通常需要考虑顾客维持时间、顾客份额以及顾客范围三个维度。如今,基于顾客终身价值视角的顾客价值评估模型已经被广泛认同,现存有大量对顾客终身价值进行测量、计算与监测的分析资料。
(三)免费顾客网络价值
顾客终身价值主要捕捉顾客交易行为(购买行为、交叉购买行为以及升级购买行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财务贡献,也就是顾客对企业的持续购买、更多购买和更深入购买的倾向(王永贵、张炜,2006;Kumaretal,2010)。然而,从交易本身来看,免费顾客与企业之间虽有交易行为,但其交易本身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直接收益,甚至可能是企业需要负担的成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免费顾客对企业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战略价值。因为免费顾客,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了;因为免费顾客,企业获取付费顾客的营销费用减少了(Guptaetal,2009)。显然,成本的降低与利润率的提高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这正是免费顾客数量增加所形成的网络效应促使付费顾客为企业带来财务贡献的直接体现。实质上,免费顾客终身价值对付费顾客所带来的现金流的净现值有加乘效应,这取决于免费顾客吸引其他付费或免费顾客的程度,以及那些被吸引顾客对别的顾客的涟漪效应。当网络效应足够大时,付款开始流向企业,此时,免费顾客终身价值增加了(Guptaetal,2009)。因此,对企业而言,增加的这部分免费顾客价值就是免费顾客网络价值。换句话说,对免费顾客而言,其终身价值主要表现为免费顾客网络价值。
近年来,网络效应的研究迅速发展。Kata和Shapiro(1985)认为,所谓网络效应是指随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普遍性扩大(兼容或相关产品的人数增加),网络随之扩大,从而带给使用者更大的价值。研究表明,消费者只需加入网络,成为其中的成员,而无需对产品进一步消费,就会对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曲振涛等,2010)。对免费顾客而言,吸引更多免费顾客与更多付费顾客是其网络效应的具体显现,能否衍生交易关系的关键在于现有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是否足够。不仅如此,现有免费顾客还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观众,即,少数付费顾客从大量免费顾客那里获得了声誉价值的回报。免费顾客声誉价值促使了更多免费顾客升级成为付费顾客,为企业带来即时利润。另外,免费顾客自身也是企业的潜在付费顾客,即“跨越观众成为演员”。基于顾客终身价值理论,免费顾客预期财务价值是企业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本文认为,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包括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声誉价值和预期财务价值。
1.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1997年美国学者Michael—H—Goldhaber在《连线》杂志上首次提出“注意力经济”的概念。他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信息与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的确,人们无法同时关注许多不同的信息与事物,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取舍间,注意力产生了机会成本,也诞生了价值。有关顾客的注意力价值在学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Deighton&Blattbery,1996;黄志平,2010)。对于免费顾客而言,其注意力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免费顾客数量的增加会吸引更多的免费顾客。以电子商务市场为例,买家是否接受服务平台,不但关注卖方的多寡,更关注评价者的多少,评价者越多,买家更愿意接受该平台。另一方面,注意力的规模效应会吸引更多的第三方付费者,以三方市场为例,免费顾客注意力是否足够对第三方付费者(顾客或企业)至关重要。显然,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对其他免费顾客与第三方付费顾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在免费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时代,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仅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已经不够,还需要将免费顾客作为企业资产来进行有效管理,增加其退出消费的心理与社会壁垒,通过促进延续消费来获得更多的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Anderson,2009)。
2.免费顾客声誉价值。声誉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Anderson(2009)认为,“声誉经济”是指企业的声望和信誉。然而,在免费经济学视角下,免费顾客的声誉价值带给企业的收益也不容忽视。因为,免费顾客声誉价值会对其中某些免费顾客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即,由于免费顾客这一观众群体的存在,促使某些免费顾客在期望被尊重与仰视的动因下升级为付费顾客。尽管在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下,搭便车被认为是“免费午餐的魔鬼”但在免费经济学视角下,搭便车不但不再是问题,而且,大量免费顾客的存在使得付费顾客购买升级版本变得时髦而高级(Anderson,2009)。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预示着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众多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价格低廉的升级产品使得免费顾客转变为付费顾客的经济成本降到最低。企业要充分利用免费顾客的声誉价值,并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强调付费顾客的尊贵、面子等来增加其心理与社会收益,从而促使更多的免费顾客转化为付费顾客。
3.免费顾客预期财务价值。在顾客终身价值视角下,衡量顾客资产价值还应关注未来可能的购买行为。由于免费顾客不仅具有注意力价值与声誉价值,其本身就是潜在的付费顾客(Anderson,2009),因此,免费顾客预期财务价值也是其网络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捕捉免费顾客网络价值时,还应衡量免费交易行为基础上他/她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做出追加或交叉购买行为的可能性(Guptaetal,2009)。
免费顾客作为潜在付费顾客虽然没有即时购买行为,但是,免费顾客通过其注意力价值、声誉价值和预期财务价值不但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免费与付费顾客,还能提高其忠诚度。因此,准确识别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实现顾客细分,不但有利于企业合理地选择免费顾客,而且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价值的免费顾客分配资源与制定差异化营销战略(Venkatersan&Kumar,2004;顾琪,2007)。免费经济学视角下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的研究对顾客管理理论和实践均有积极影响。
四、简评及未来研究方向
在免费经济学的视角下探讨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可以发现免费顾客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的资产。免费顾客价值首先体现为注意力价值所带来的第三方付费所产生的收益,其次体现为声誉价值所带来的某些免费顾客升级为付费顾客所产生的收益,最后还体现在作为潜在付费顾客而产生的预期财务收益。尽管基于网络效应解读免费顾客价值是令人振奋的前沿性研究,然而网络效应的计算困难重重,需要有多年的历史数据。因此,对于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的实证性研究成果还只是凤毛麟角。为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给企业提供可操作化的指导意见,本文对未来研究提出以下三个关注重点。
首先,建议从免费顾客投入行为入手来测量免费顾客价值。Doom等人(2010)指出,顾客投入行为是在购买行为之外,基于某种动机所产生的对企业或品牌的推荐、口碑或博客撰写等行为。由此可见,在使用或持续使用免费产品或服务之后,免费顾客通过个人博客或公共网络等渠道对免费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推荐等都是免费顾客投入行为的具体体现。由于免费顾客价值与其投入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捕捉免费顾客个体价值或群体总价值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探询免费顾客向付费顾客转变的核心动机。为什么有些免费顾客愿意支付费用成为付费顾客呢?其深层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机制是什么?等等。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准确评估免费顾客总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家故事范文5
【关键词】 膝关节成形术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中改变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技术对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潜在影响,指导术中进行正确的胫股旋转对线,以减少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取9个新鲜冷冻人膝关节做实验,自行设计膝关节实验架,与Instron 8501生物力学测试仪共同搭建实验平台,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自站立位屈膝下蹲的动作。人工膝关节采用LPS全膝系统,手术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实施以控制实验误差,比较以胫骨结节内、中1/3交界为标志(胫骨结节对线技术)和以股骨假置(ROM对线技术)确定胫骨假体旋转的2种技术所获得的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指标,选择30°、60°、90°、120°为实验的观察角度进行各组实验,应用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超低敏感型压敏片、低敏感型压敏片测定髌股关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最后用FPD305E、FPD306E压力测定仪和电脑软件处理后得到数字化结果。[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结节对线技术组与ROM对线技术组所获得的髌股关节的平均峰值接触压、平均接触面积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10)。[结论]全膝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参照经股骨上髁轴确定旋转方位后,采用胫骨结节对线技术抑或ROM对线技术来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对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未见显著差异。对于旋转限制性较高的假体,ROM技术能够在正确的胫股旋转对线和良好的髌骨轨迹之间作出平衡。
关键词:膝关节成形术;经股骨上髁轴;髌股关节;实验研究;生物力学
Biomechanical effect of axial rotational alignment technique of tibial component on patellofemoral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biomechanical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rotational alignment techniques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on patellofemoral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demonstrated on autopsy specimens[Method]Nine fresh frozen autopsy knee specimens without gross deformities or instabilities were mounted on a patellofemoral joint testing jig connecting to a Model 8501 Instron machine (Instron Corporation,Canton,MA)and simulated the action of squatting from the standing oppositionStandard TKA was performed in each specimen by the same senior surgeon by using the LPS total knee systems (Zimmer Corporation)Alter rot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was referred on the medialmiddle 1/3 part of the tibial tuberosity and on the rot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femoral component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the transepicondylar axis separatelyThe biomechanics of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s was studied when the knee flexion pressure of 30,60,90,120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Fuji pressure sensitive filmThe digital values were obtained by the handheld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s (FPD305E,FPD306E)and special software[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ellofemoral biomechanics between the group referring on the tibial tuberosity and the group referring on the femoral compon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demonstrated on autopsy specimens (P>010)[Conclusion]After determining the rot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femoral component referring on the transepicondylar axi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patellofemoral biomechanics,whether using the ROM technique or the tibial tuberosity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rot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in TKAEspecially for the highrestrictively rotational designed prosthesis,this technique could get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both on the tibialfemoral match and on the patellofemoral biomechanics
Key words:Arthroplasty; Transepicondylar axis; Patellofemorel joint; Experimental study;Biomechanics
近年来,伴随全膝置换术(TKA)数量的快速增长,翻修病例也急剧增加。其中因髌股关节并发症而需要翻修的病例占到人工膝关节翻修总数的第1位〔1~3〕。TKA术后影响髌骨轨迹的因素除了假体设计和病人的因素以外,术中的胫股旋转对线技术也对结果产生直接影响。Insall提倡使用的以胫骨结节内、中1/3交界处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技术使用至今,临床报告褒贬不一。因其对线原则是与伸膝装置相联系的,所以在术后髌骨轨迹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但这种方法可能产生胫股旋转对线不良,使聚乙烯磨损增加。随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技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ROM技术,即依据股骨假体的旋转方向来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术中先安装好股骨假体试件,然后插入胫骨假体试件,屈伸膝关节数次,找到胫股旋转对线的合适位置,此法对于减少聚乙烯磨损较为满意,但也有医生认为可能会产生髌骨轨迹不良〔4、5〕。作者设计本实验,以新鲜冷冻的人膝关节标本模拟人的下蹲动作,比较2种方法对全膝置换术后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准备
取7具正常国人新鲜冷冻尸体的9个膝关节,5个左膝,4个右膝,其中4个膝来自2具尸体;死者年龄:18~64岁,平均48岁;男4例,女3例;所有关节无肉眼所见畸形,关节软骨完整,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无限制,关节稳定性良好。室温下解冻后,切除所有皮肤、皮下脂肪,保留关节囊、侧副韧带、髌旁支持带组织、股四头肌腱及髌腱,去除胫骨、股骨后方的所有肌性组织。股四头肌自股骨后侧起点处(股骨粗线)掀起下翻,下翻至股骨前侧近髌上水平,保留股四头肌腱性部分供钳夹牵引用。股骨干于关节线水平上方20~30 cm处离断,胫骨在胫骨结节下方15~25 cm处离断,邻近胫腓上关节水平截断腓骨于以保护外侧副韧带,胫腓骨以1枚35 mm×24 mm皮质骨螺钉固定。标本准备完毕后安装在实验架上。
12 膝关节实验平台的架构
膝关节实验架能够提供股骨2个自由度(1个水平移动自由度,1个矢状面的旋转自由度)、胫骨3个自由度(3个平面的旋转自由度),分别模拟人体的髋关节和踝关节。将膝关节实验架的上、下髓内固定杆分别插入胫骨和股骨的髓腔内(已经扩髓准备),用锁钉旋紧固定,髓内固定杆置于胫骨和股骨的髓腔中央,因此在矢状面上作者可以用髓内固定杆的长轴替代骨性解剖轴,使用大的量角器(精确至05°)直接测量2个髓内杆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即为膝关节的屈曲角度。每个标本的股骨侧长度控制在45 cm(髓内固定杆外露部分与股骨的总长),每个标本的胫骨侧长度控制在30 cm(髓内固定杆外露部分与胫骨的总长)。然后将此带标本的实验架通过其两端的带螺纹的突出部固定安装在Instron材料测试仪(model 8501,Instron Corporation,Canton,MA)上构建实验平台,在实验架的上端横杆上安装一滑轮,滑轮可以水平移动以适应各标本不同的Q角。本实验,作者规定Q角为伸膝位无外加负荷时髌腱长轴与股骨解剖轴在额状面上的夹角,股四头肌腱用一夹持装置钳夹后通过一金属线缆连接至Instron材料测试仪的液压负荷加载装置。实验时,lnstron仪通过与实验架的连接部施加30 kg的垂直向下的负荷以模拟人体单侧下肢承受的正常体重负荷,膝关节自伸直位开始屈曲,选择30°、60°、90°、120°为观察角度,在上述角度膝关节获得力学平衡,进行各组实验。
13 髌股接触面积与髌股接触压的测定
采用超低敏感型压敏片(05~25 MPa)测定接触面积,低敏感型压敏片(25~10 MPa)测定接触压(Fuji Photo Film Company,Tokyo,Japan)。压敏片(50 cm×50 cm)密封于聚乙烯薄膜袋内,压敏片和聚乙烯袋的总厚度为250 μm。步骤是:先加载负荷(模拟体重、股四头肌牵引力),在膝关节到达所需的角度并平衡后卸载负荷,维持角度不变,一助手将压敏片经髌旁内侧切口插入髌股关节之间,严密缝合切开的髌内侧支持带,然后加载原平衡时的负荷,持续2 min后卸载取出压敏片。作者测量2次以确定实验的重复性,另外,如压敏片有起皱则弃用。所获得的压敏片图像经FPD305E、FPD306E压力测定仪读取后转换成数字结果,压敏片图像扫描输入电脑后应用Autocad软件测量接触面积。分析髌股接触面积(cm2)、峰值接触压(MPa),通过预试验将测定误差控制在1%范围内。
1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采用LPS全膝系统(Zimmer公司,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设计,固定衬垫型假体)。手术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实施以控制实验误差。股骨侧参照经股骨上髁轴进行前后髁截骨确定股骨假体的轴向旋转,按照操作手册完成其余截骨,以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胫骨侧先以试件插入然后屈伸膝关节6次,屈伸范围为0~135°,获得胫骨假体在屈曲位的旋转位和伸直位的旋转位(以试件上的标记线为参照),取中间位置,然后用骨水泥固定胫骨假体(假体柄不固定,以方便取下假体)。测定结束后,再取下胫骨假体,以胫骨结节内、中1/3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位置,进行测定。本实验不置换髌骨,以消除髌骨置换技术差异带来的实验误差。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刚SA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为010。
2 结果
在实验观察角度下测得的髌股接触面积大致在03 cm×03 cm~20 cm× 20 cm范围。膝关节屈曲30°、60°时,8个标本的髌股接触区呈连续的带状,只有1个标本在屈膝60°时,髌股内、外侧接触区接近分离。当膝关节屈曲90°、120°时,全部标本的髌股接触区已分离成内、外2部分,且外侧接触面积逐渐减小。实验测得的髌股关节峰值接触压力大致在05~8 MPa范围,随屈膝角度增大而显著升高,外侧接触区的峰值接触压升高更明显(图1)。经检验,胫骨结节技术组与ROM技术组所测得的髌股关节的平均峰值接触压、平均接触面积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10)(图2~5)。
3 讨 论
人类胫股关节的相对旋转运动受骨、半月板、软组织等多种结构限制和制约,TKA手术后,膝关节的骨性限制结构被假体的内在旋转限制性所替代,软组织限制结构虽然也被改变,但仍对旋转稳定起着作用。假体的旋转限制程度与假体的胫股接触面设计和聚乙烯衬垫的可活动性有关,胫股关节的旋转对线是否合适直接影响TKA术后的临床结果,若胫股旋转对线不良,术后可出现聚乙烯衬垫磨损和髌骨轨迹不良两大主要并发症〔6、7〕。
目前的研究表明:TKA手术时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胫股旋转对线以达到上述两方面的最优化结果;并且,膝关节屈伸过程中胫股关节的旋转关系是变化的,因此,临床上只能选择合适的胫股旋转对线技术尽可能减少上述2种并发症〔8、9〕。
现代的人工膝关节均适度增加胫骨聚乙烯衬垫与股骨假体的匹配性,以加大接触面积,减少聚乙烯磨损,胫股关节面在侧面和正面观呈圆弧――圆弧的接触设计,所以假体均有一定的旋转限制度,若术后出现髌骨轨迹不良,很难通过假体的旋转来调整。Insall以胫骨结节内、中1/3交界处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技术使用至今,其对线原则是与伸膝装置相联系的,所以在术后髌骨轨迹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但这种方法可能产生胫股旋转对线不良,使聚乙烯磨损增加。所以,有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胫骨假体的对线技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ROM技术,即依据股骨假体的旋转方位来确定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术中先安装好股骨假体试件,然后插入胫骨假体试件,屈伸膝关节数次,找到胫股旋转对线的合适位置〔4〕。
实验时,股骨假体在额状面上的旋转方向是与经股骨上髁轴(股骨内、外上髁的连线)相平行的。经股骨上髁轴接近于膝关节的理想屈伸轴,受股骨发育和关节病变的影响较小,且在翻修手术时也能使用,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均支持其为股骨远端前、后髁截骨的理想参照。
髌股关节的峰值接触压是影响人工关节术后临床结果的重要力学指标,其意义大于平均接触压。髌股接触面积是由股骨滑车与髌骨关节面的形态决定的,两者越匹配,髌股接触面积就越大,髌股接触压就越小,因此股骨滑车的形态设计需保证在膝关节的伸屈过程中始终与髌骨有良好的接触。由于本实验未置换髌骨,各标本的髌骨关节面形态不同,因此测得的髌股接触面积变化范围较大。通过建立模拟人膝关节下蹲动作的生物力学模型以及高检验水准的统计学分析,作者的实验结果表明:股骨假体参照经股骨上髁轴确定旋转对线后,无论采用胫骨结节对线技术还是ROM对线技术,TKA手术后的髌股关节生物力学指标(峰值接触压、接触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对于目前使用仍较广泛的有一定胫股旋转限制度的假体,ROM技术能够在正确的胫股旋转对线和良好的髌骨轨迹之间作出平衡。
参考文献
〔1〕Larson CM,Lachiewicz PE.Patellofemoral complications with the InsallBurstein Ⅱ posteriorstabilize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 Arthroplasty,1999,14(3):288292.
〔2〕Liau JJ,Cheng CK,Huang CH,et al.The effect of malalignment on stresses in polyethylene component of total knee prostheses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Clin Biomech,2002,17(2):140146.
〔3〕Barrack RL,Schrader T,Bertot AJ,et al.Component rotation and anterior knee pai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Clin Orthop,2001,392:4655.
〔4〕储小兵,吴海山.全膝置换术后髌股关节的运动力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8):629631.
〔5〕Bindelglass DF.Rot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Orthopedics,2001,24(11):10491051.
〔6〕Romero J,Stahelin T,Wyss T,et al.Significance of axial rotation alignment of components of knee prostheses[J].Orthopade,2003,32(6):461468.
〔7〕Pagnano MW,Trousdale RT,Stuart MJ,et al.Rotating platform knees did not improve patellar tracking:a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 of 240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J].Clin Orthop,2004,428:221227.
数学家故事范文6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体育院校;术科青年教师;专家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C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090-0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教育”阶段。无庸置疑,高校招收规模的扩张,势必导致我国各个高校专业教师的严重不足;教育部所采取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势必促使我国各个高校必须正视科学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问题!显然,提高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继《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深入探讨和研制具有导向功能的《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的同时,通过对2004年度武汉体院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工作的实证分析,旨为全面提高我国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和即将迎接教育部水平评估的各个体育院校,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04年度武汉体育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的16位优秀术科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构建体育院校术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初步设计《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量表》;然后,通过选择体育院校专家为两轮调查对象。第一轮发放专家咨询表28份。回收有效咨询表24份;第二轮发放专家
2.2 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 为验证体青年教师课堂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效果,2004年度10―11月份对武汉体育学院参加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决赛的优秀术科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受评对象16人,共由四位教授组成评估组,对青年教师随机抽查,根据本文制定的评估量表,集体逐一评估。
2.2.1 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流程 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过程分三个阶段:试评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试评阶段是为了准确把握评估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多次现场试评以统一评估尺度;实施阶段是随机抽样,实施评估工作,即专家根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逐项进行课堂评估并独立填写评估量表;反馈阶段是专家评估组运用模糊评估方法推导评估结果之后定性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意见。
2.2、2 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结果 经专家评估,16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统计结果见表3。
2.2.3 评估结果的指标比较分析 评估术科课堂教学质量的5个指标在质量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原始得分不能简单体现指标因素在评估中的作用,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本文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原始数据均转换为评估标准值,即各指标值都处于一个数量级别上,可以进行评定分析。16位术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因素原始数据无量纲化,所得标准评估值按其大小顺序进行排列见表4。
构成术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的评估水平依次为;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组织、教学准备、教学负荷。相对而言,教学态度是5个评估因素中实施最好的一个指标,正与青年教师参赛的积极态度相吻合。教学准备、教学负荷落实相对欠缺。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较难准确掌握课的负荷;部分青年教师昔遍存在教案编写不够规范。由此可见,当前必须严格抓好青年教师教案编写和课的负荷安排。
2.2,4 评估结果的类别比较分析
2.2.4.1 普修和专选课评定结裹的比较分析 为研究青年教师在普修和专选技术课中的差别与共同点,本实验对16名青年教师按课的类型不同分为普修和专选技术课,并对其技术课教学质量评定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5所示:
从表5可见:普修与专选术科课堂教学质量的5个一级评估指标的结果差异不大(P>0.05);N-K多重比较检验表明,教学负荷评定因素方面有一定差异;由于本文属于术科层面的研究,可以忽略普修与专选负荷的具体差异。如有必要可对昔修与专选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