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1
2.学习动力方面,由于高中的终极目标是高考,学生所面对的是多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因此或多或少对未来都是乐观的。而大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社会竞争所产生的种种现象随着大学的逐步开放渐渐渗透到大学生活中,其中消极的一面尤其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目标以及前景的清晰,使得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都敢于投入资本进行运作,学生的学习动力也由三方面共同得来。如学生自己的大学憧憬,家长对学生鼓励以及奖励制度,学校对于优等生的种种特殊待遇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大学,则变得截然不同:首先,学校方面的动力消失。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学校的前途、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都已列入大学生的考虑范围,学生对学校失去了高中阶段的绝对信赖,因此,学校方面的支持效果普遍下降。虽然有奖学金等制度的刺激,但追根芥蒂,学生更关心的未来的发展前途,而不是完成学校的所谓各种“指标”;其次,是家长方面动力的削弱。由于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失去了来自父母方面的直接关心,心理上属于薄弱阶段。一方面,来自家庭的生活方面的支持突然消失,让许多习惯的高中衣食无忧的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学生不由自主将注意力分散到生活中,造成学习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支配感空前加强,使之对高中增经(部分)适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盲目的怀疑,而急于找到一种独立于从前的大学学习方法。这个因素因人而异,如果在寻找过程中产生焦躁情绪,则也会造成学习动力的下降。最后,由于部分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迷失方向,奋斗目标也不清晰,造成学习动力下降。
3.学习习惯方面,高中的学习体制与小学、初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大多是由多年的累积继承而来。而大学由于学习的体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加之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学习习惯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
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我初中就已经到外面读书,因此很早就过着一种集体生活,所以我比较会理解别人,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可是最我我觉得自豪的是,进大学以来,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坚持自己洗衣服,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惰性这样东西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给它一次机会,它就永远没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东西了。还有的是,我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思想方面,由于加入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使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密切联系,使我深化、升华自己对于祖国和学习的认识,坚定了我对党和人民的信心。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医学教育;儿科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0(c)-120-02
在临床医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多数课程的教学时数跨度为一个学期。该学期结束时,常为一门课程理论教学计划的完成。临床理论课程通常按系统或疾病纵向讲授,多数教学单位的课程中,最后一节课也往往是某一系统或疾病的理论讲授,并无归纳或总结。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医学教学,以及在多年的教研室管理过程中发现,在最后一堂课进行归纳与总结的意义非常重要。现将发现的问题、有关思考,以及所采用的对策与效果,简要归纳与总结如下:
1 背景与方法
1.1 学期末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1.1.1 缺乏总体归纳能力一门课程经过一个学期或周期的教学,将涵盖较多内容。目前医学生学业繁忙,平时难以进行阶段性归纳与整理,学期结束时常缺乏对该课程所授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与把握。
1.1.2 难以进行横向联系临床理论课程通常按系统或疾病纵向讲授,在未进入临床实习,缺乏实践经验之前,学生难以独立地将各系统疾病进行详细地横向对比与理解[1]。
1.1.3 容易出现课程间混淆在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往往有几门临床学科同时学习,各门课程中同一系统疾病内容常有雷同之处,如内科与外科、儿科与内科等,在缺乏实际临床经验之前,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常易出现混淆[2]。
1.1.4 紧张与焦虑情绪学期将尽,考试在即。在缺乏足够临床实践经验之前,理论内容绝大多数依靠记忆。目前医学生课程繁多,平时难有足够时间进行复习与整理,故大考之前有较多内容需要归纳与背诵,难免产生紧张情绪,降低复习效率[3]。
1.1.5 外部环境影响考试之后将迎来较长假期,目前业余生活比较丰富,某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难免受到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或因思考与计划假期生活,而影响复习质量[3]。
1.2 笔者教研室所采用的对策
虽然因目前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各门课程的学时数有所减少,如儿科学总时数为81个学时,见习与理论课时数之比为1∶2。虽然可供安排的理论课程时间有限,但教研室在课程安排上仍保留最后一堂课为归纳与总结,共2个学时,详细计划各部分内容具体时数(表1),由课程主讲教师担任授课,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述讲解:
1.2.1 纵向归纳采用PPT列表形式对整个学期儿科学所授内容进行归纳,简要罗列所有课程主要内容后,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提出各系统疾病的要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所有教学内容的全面了解。
1.2.2 横向整理对于曾经独立授课的各系统疾病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①新生儿各常见疾病的相互关系:以新生儿窒息为主线,联系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与感染性疾病相互间的关系;②小儿各系统疾病的相互影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线,联系常见传染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其他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③以某一常见症状(如惊厥)为主线,列举各年龄段的常见病因,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手足搐搦症、各种类型中枢感染等。
1.2.3 概括儿童与成人各系统疾病的区别将容易与成人内科某些章节混淆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归纳,如心力衰竭、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常见病因、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转归等。在上述“横向整理”阶段,适当解说。
1.2.4 难点解读前几届学生理论考试中答题错误概率较高的内容,往往是学生的难点。由此,课前进行认真归纳,找出3~4处常见难点进行认真解释,帮助与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弥补理论授课时可能存在的缺陷。此法并非片面提高考分,主要是为了教学质量。
1.2.5 提高答题能力目前的考卷中的考题形式存在多样化,可有多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题、问答题和病例分析等诸多形式。如果学生缺乏对于各类型考题的解答要求理解力或正确答题的能力,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仍有可能影响在试卷上的表达能力,而不能客观正确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需简要告知各种体型的答题基本要求,尤其是问答题与病例分析等内容较为丰富的体型。如问答题需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回答切题。病例分析解题过程中,避免只表达主要诊断,而遗漏次要诊断;诊断依据需显示分析思路,答题将具有逻辑性,也能避免疏漏;治疗方面突出重点等。
1.2.6 人文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人为本,以正确的方式、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认真复习、舒缓焦虑与紧张情绪、正确面对外部影响,端正学习态度。
1.2.7 讨论与答疑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进行详细解答。酌情出题或进行启发,增加师生互动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2 作用
2.1 学生学习质量提高
学生在对儿科学整个课程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①重点内容掌握程度;②综合分析思维能力:③复习阶段自我归纳整理质量;④解题能力等方面均可有明显提高。通过充分讨论答疑,解决教师未能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可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儿科教研室自从采用这种,在学期最后一堂课进行归纳与总结的教学方式后,在教材与试卷题库未作改变的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2.2 为了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通过整个儿科学理论课程内容的纵向整理与横向比较,教师在课堂上所提供一系列归纳式表格与思维线路图,在实习阶段也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学生能够对照具体病例随时参考,加深理解,拓宽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2.3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教学质量提高,降低了学生复习迎考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应考自信心,是学生能够更积极地进行全面复习与自习整理,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不利因素干扰。
2.4 提高教研室教学质量
①以归纳与总结形式上最后一堂之前,教研室必须检验前一学期试卷中,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教学质量缺陷,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理解错误的共性问题。②主讲教师在该堂课中与学生讨论答疑,进行充分互动之中,可以发现其他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或见习实践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教研室及时进行总结与整改。③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质量督查作用,提高了对于每一门课程授课教师的态度与质量要求,有利于促进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端正教学态度,自觉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
3 讨论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与交流,临床医学教育的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也得到积极地的探索与实施,如BPL教学、医学模拟教学、各种先进的电子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等,然而课堂理论教学仍然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医学生要求的提高,需要临床医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4-5]。笔者作为儿科教研室主任,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在历年教学总结时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上好学期最后一堂课”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安排,以及最后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上进行了系统准备,并认真付诸实施。实践结果,显示对于提高儿科理论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笔者体会如下:
3.1 课程安排
虽然根据目前的教学要求,为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自学时间,并为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归纳能力,各科的学时数有所精简。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对其它各系统理论课程进一步加以精简,以便留有最后一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
3.2 教学课件
最后一堂课的PPT制作质量非常重要。由于仅有2个学时,内容涵盖系统回顾、横向比较与重点解读等多个方面。因此,PPT文字需要精炼,许多内容需要列表归纳,以及思维线路图,并辅以必要的图片和教学模具,提高讲课效率。
3.3 主讲教师
最后一堂课内容较多,需要突出重点,并准确解答学生的问题,需要教师非常熟悉整个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因此,以教研室主任或本学期主讲教师承担这堂课的教学。必要时,教学秘书与见习带教负责教师一起参与,以确保教学质量。
3.4 教学目的
由于涉及到讨论与答题技巧。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归纳与加深理解的宗旨,避免使学生产生本堂课仅仅是考试前准备的误解。
3.5 教学总结
考试结束以后,需要根据考试成绩与考卷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在临床实习阶段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教研室需要对“最后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丽红,南克勉,王增田,等.解读问题式教学中的师生角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27-28.
[2]朱舜.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6,5(8):493-494.
[3]孙红艳,谭静,董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十项结合”措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83-86.
[4]谢晓恬,傅晓燕,唐晋清,等.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综合技能的教学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4.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3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是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或“灌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进步的需要、自居作用和同伴间相互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协作能力,教师主要提供学习情境和指导作用,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在我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基础课程的兴趣。
二、建构主义在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教学改革的对象
目前我校设置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八年制招生,这个专业的特点是临床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以促进现代中医药的发展。首先我们对该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目的是对我校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入学之前均为理科生,在高中学习过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果我们课堂上只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会使他们觉得大学的医学生物学和高中的没有多大区别,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大。
(2)均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并能将生物学很好的和中医药相结合。
(3)均为硕士毕业,要求培养具有较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对医学生物学教学现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八年制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八年制学生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其他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照,以基于教材基本知识教学为指导,结合学生自主课堂、知识竞赛等方法,进行医学生物学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程设计及安排: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医学生物学教学大纲的改革,将医学生物学中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进行讨论,将每个教学章节中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内容挑选出来,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学习情境”,如在“细胞膜基本特性”一节中提出“细胞膜的基本特性如果出现问题细胞会怎样”,“有机体会有如何的改变”等问题,然后请大家去查阅相关的一些文献,看看何种过程改变会对细胞及机体造成哪些影响。
(2)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过程: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自由分组,每组6个人,分成5组,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期刊和网络资源去查阅相关资料,就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自己查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进行分组讨论,完成自主和协作学习过程。
(3)学生自主课堂过程:每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抽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学生讲解、提问及归纳总结。然后学生从不角度进行评分包括:讲解的过程、讲解的内容以及资料的前沿性等方面。
(4)知识竞赛:学生自己就课堂所学内容及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后,每组出一份知识竞赛题目,教师进行监督管理,组织知识竞赛。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探索,我们发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不仅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了改变了他们思考科学问题的方式,很多同学因此申请了大学生科研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效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医学生物学教学后,课堂效果较好,实验班级的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随时会有同学举手提问,在老师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们也会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并接着提出问题及质疑,有不同意见时,课后学生会主动查询相关文献解决问题,课堂气氛及学习气氛较好。此外,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在文献检索、获得前沿知识的能力以及增加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了解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及时了解目前生物学发展的动态,主动抓住前沿知识,培养其科研兴趣。
三、结语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人文教育;医学化学教学;导入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75-02
化学各科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预防、影像、麻醉、法医、护理等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以开设在临床等各本科专业的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有机化学》为例,这是一门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学科,该课程从分子水平研究与生命的物质基础有关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并从分子和分子集合体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为医学生后续学习生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打好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是使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起步。
一、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如今,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不仅应该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1]。长期以来,我们的医学教育存在“重专业重技能,轻道德轻人文”的缺陷,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已经使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医患关系纠纷个案中,27%与医学伦理问题有关,18%与法律问题有关,20%与情感问题有关。患者择医意向,47%以上与医务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与法律意识有关[2]。因此,在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更深入、更持久,学生也乐于接受[3]。
二、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研究的内容
我们课题组分别在贵阳医学院本科2012级、2013级卓越医师教学改革班,2012级预防医学班,2013级临床定向甲班,2013级护理丙班,还有三本的2013级医学检验的化学教学中进行了人文教育研究和初步实践。
1.研究思路。
2.具体内容。(1)组织课题组中德育学、心理学、医事法律、化学等多方面的专家,研究对医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2)化学教学设计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要求教师除了讲授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作用外,还分析该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使用不当或滥用对医学、环境、食品卫生、人体健康的影响。明确化学物质既可以成为挽救生命的良药,也可以成为损害人类的利器。(3)采用导入式自主学习的方式。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共同关注的人文社会现实问题,要求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咨询专家后进行总结,并制作PPT在班级汇报。(4)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化学实验室和化学药品安全使用的考核。把《贵阳医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及《贵阳医学院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的学习和执行情况纳入学生实验考核中,监督学生做好危险化学药品的取用记录。教导学生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精准、规范、合理、科学取用化学药品。(5)课题组的专家为任课教师和医学生提供德育学、心理学、医事法律等多方面人文知识的辅导和咨询服务。
3.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教学学时有限,以我校的临床医学本科各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但教学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选题、资料查找、分析讨论,到制作PPT、班级汇报,很多工作需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由于采用导入式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在选题初期无从下手,选题进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加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有能力和经验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同时还要抽出较多课外时间来指导,怀着平等、博爱的心去关注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研究的效果
在这两年的医学化学教学中,针对人文教育研究我们共进行了4次课题研讨;组织了4次人文教育专题讲座;收到了140份学生策划案和对应的PPT,学生们都进行了课堂讲解。针对这两年来的教学改革,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收回的459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在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研究和实践,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法律、敬畏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导入式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团队合作的精神。初步建立了医学化学教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为新型课程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青峰,朱红.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成才――兼谈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医药学刊,2006,24(6):1113-1114.
[2]祝娇娇,卢建华.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6):152-153.
[3]张婉莹.高等药学教育与人文精神[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862-1871.
[4]鲁艺,禄颖,钟相根,等.药理教学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12,20(10):24-25.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introductiontoclinicalmedicine,简称ICM)是医学培养过程中关于临床医学概况的课程,课程目的是使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明确医学的目的、发展历史、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实现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临床前期课程,为后期的临床学习奠定基础。重庆医科大学自2002年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以来,课程组在14年课程建设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随着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和教育部提出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课程更加明确了改革方向,深化早期临床教育,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动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本文在“医教协同”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双重背景下,从课程目标理念、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评体系、创新点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应用效果7个方面加以总结,探讨本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改革的实践。
1课程目标及理念的设置
课题组在原有的单一的以“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为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教协同政策[1-3],把医学的社会性、医学-人才道德的塑造和人文教育的教化作用融入本课程,竭力培养具备整体医学观、关爱患者、尊重生命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医学毕业生[4-5]。
2课程内容的改革
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医学教育、医学创新性思维、医学生学习策略、医学心理学、中西方医学教育比较、疾病诊治与预防、生命健康与疾病、医学生成长培养、现代医学发展、医患关系与医学责任等10个方面,现以“医学、医生、疾病、患者”为中心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医学人文教育、医学史等内容,加强学生对疾病过程的理解,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精神;以深化早期接触临床为目的,将临床见习改为医学社会实践;五年制本科在第三学期要求医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团队的方式开展志愿者服务、医学社会调查或实习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医生角色,并写出实习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6]。
3师资队伍培养
通过自愿报名与考核遴选相结合的方式在临床科室选拔组建了一支稳定、敬业、教学热情高的教学团队。紧紧围绕临床学院“一中心三体系”师资培养模式,着重从临床专业能力、教学综合能力和教师基本素质三方面对师资开展系统化培养、常态化考核,提升教师岗位胜任力。课程组先后多次开展专题研讨会、集体备课、名师讲堂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讨论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落实,总结经验,交流想法。在老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青年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4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4.1拍摄情景剧,开展情景教学课题组取材于日常临床工作实际,自编自导自演一系列教学视频,如《不良的医患沟通》、《临床工作“忌语”》、《零距离沟通》等。拍摄的情景剧同时制作“错误版”和“正确参考版”两个版本,并应用于课程情景教学。4.2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微信群、QQ群等方式增加医学人文课程系列讲座,医学前沿知识,丰富完善课程内容,逐渐形成学生-教师互动学习模式。4.3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采取情景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团队导向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参观医院、社会调查、社区活动、观看录像、医护劳动、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不同途径使学生体验临床,不同视角塑造医患关系,审视并促进医患关系,使学生受益终生[6-7]。
5考评体系改革
课题组改变了以往单纯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形式,构建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8-9]。主要通过引入网络课程作业、英文文献翻译、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现场答辩等形成性评价环节,对学生实施全过程评定;同时将传统期末的笔试考核改革为学生学习收获现场答辩,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6课程应用效果
6.1教学成果的获得2014年,课程组建设的《以人文视野透视医生素养——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凭借出色的教师团队、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优越的教学条件以及学校与医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国203门申报课程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荣获国家级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A类课程;2015年,课题组又凭借多年教学实战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方式与效果,荣获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2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课题组自编自导自演教学视频的情景教学法受到学生好评,每轮课程结束后,课程组都会发放《临床医学导论》学生满意度调查表,从教师授课内容、考试改革可行性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调查学生意见。课程组分析了4个年级(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600份调查表,其中548名(91.3%)学生认为教师利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教学视频进行情景教学,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帮助;560名(93.4%)学生认为利于加强医学人文修养;564名(94.0%)学生认为利于加强课堂效果,形象生动。详见表1。6.3网络评价效果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专家的认可,自2014年我院所有理论教学课程纳入学校网络评价后,《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已参加3次网评。统计分析3次学生网评数据,我校83门课程学生网评平均分是(88.67±1.26)分,而《临床医学导论》学生网评分数是(90.83±1.85)分,高于其他门课程。6.4青年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教学素质高课程组青年教师在老专家的指导和培养下,积极钻研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本课程组青年教师实现了院级、校级、国家级各类讲课比赛奖项全覆盖。其中院级一等奖5人次,校级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国家级二等奖2人次。课题组在研究期间获校级优秀教师7人次,最终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素质高的青年教师队伍。
7课程创新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PBL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44
[中图分类号]TP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医学院校也在调整着本科生的培养方向,由原来的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因此学校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下面,我们来比较原有课程状况和改革后的状况。
1 医学生大学计算机课程现状
大学计算机课程名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是所有各类院校共同学习的通识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软硬件结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等课程内容。教材选用上,选择任意的普通教材。从课程内容和教材选用上,没有特色和针对性。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讲授方式主要以讲练,验证性为主。这些课程,有的学校在小学、初中、高中就开设过,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很多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效果差。在考核方式上,采用一次性终结考试为主,学生不及格率高。
2 医学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2.1 课程体系改革
由原来单一的一门课程,划分为办公自动化与应用软件、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2.2 课程内容改革
在办公自动化与应用软件课程中,加入医学生常用的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并根据实用性改革了原有知识的侧重点。
(1)增加了医学图像处理知识部分,主要讲授Photoshop软件、GIF图像处理、通过直方图进行观察和分析等内容,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对医学图像处理的专业识别能力和操作能力。
(2)增加了医学动画处理知识部分,主要讲授Flash软件、3ds max软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通过动画的形式清晰直观的反映医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二维建模和三维建模的基本能力。
(3)增加了医学信息系统及医药类常用软件使用知识部分,让医学生提前接触、熟悉医生的业务操作、管理方式,以及日后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前培养其应用技能。
(4)增加了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知识部分,主要讲授网络的基本知识、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上传与下载操作、网站管理、网页制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和掌握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5)增加了3D打印的基本知识,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做好良好的铺垫。
(6)增加了影音处理知识部分,主要讲授Premiere软件、After Effect软件、Camtasia studio软件等内容,培养了医学生对医学影音资料的处理能力。
(7)在原有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操作知识部分,保留了原来普通的基本操作练习,调整了侧重点,注重对以后工作学习涉及的知识点更加强化,如Word操作中长文档操作、表格操作、论文写作排版;Excel中数据的统计计算、医学数据分析;PowerPoint中模版的更换、动画、视频、音频的引入等等。
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划分三个模块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逻辑思维等综合性能力。
(1)基础知识模块,主要讲授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类型、数据模型、函数、表达式等,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操作方法,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数据分析模块,主要讲授表的基本操作,命令方式和菜单方式,SQL命令操作、查询和视图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数据计算、查询、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3)逻辑分析模块,主要讲授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以及表单的建立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结构流程的方法,逐步培养其逻辑分析和思维能力。
2.3 教材改革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的重大变化,原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已完全不符合时代的需要,所以,重新编写了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相关教材,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分别的指导。
2.4 教学方式改革
原有的讲练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验的验证过程感到非常的枯燥,注意力难于集中,经常的溜号,新的教学方式采用讲授、验证、启发式、PBL教学混合模式,对于以基础知识为侧重点的极少数课程,还是延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演练为辅的学习模式。对于以应用知识为侧重点的课程,先由教师简略地介绍一下知识点,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对于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侧重点的课程主要以PBL教学为主,教师先讲解必要的知识点,然后由学生建立学习团队或者个人自由发挥,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创新点,在全体同学面前逐一进行总结汇报,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
2.5 考核方式改革
对于一次性终结考试的考核模式,大多数学生采取的都是考前突击的形式,基本上都是考试前迅速记忆,考试后迅速忘记,学生对知识只是进行了临时记忆,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核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综合性的过程性考核模式。
第一部分,课内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出勤分数:学生的出勤是学习的基本保证,严格掌握学生出缺席,有利于课题纪律的保证,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
平时提问:平时提问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课上学习态度的掌握,是学生学习认真与否的一个判断依据,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完成情况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可以根据该指标进行调整课程进度和难易程度,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
第二部分,课外考核,占总成绩的30%。
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对学生课后复习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强化记忆,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
自主学习平台:要求学生主动通过自主学习平台进行预习和复习、模拟测试,巩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
竞赛成绩:鼓励学生参加各级竞赛,提高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此部分占总成绩的10%。
第三部分,终结考核,占总成绩的40%。
期末终结性考试:以机考的形式,综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考核,此部分占总成绩的40%。
此三部分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期末的最终成绩。
3 结 语
医学院校的大小计算机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不但可以把握重点,而且对医学生来说具有实用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针对联系实际的学习内容也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配以启发式教学和PBL教学法,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深入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性的考核方式,也能更科学、客观地衡量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进度,做好每一步骤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得到真实的评价。我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学习效果显著,真正地让学生学到了实用的计算机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树煜,张筠莉.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与实践[J].前沿,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