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1

人类的教育在奔波了二千多年以后,现在正走向转折点。我们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人的态度,才能根本上改变对教育的态度。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教育要回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的理念上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的教育摆脱功利主义的纠缠而真正实现为人谋幸福的理想。

当今人类的教育变革,不仅需要对教育经验作出现象学阐释,而且更需要对人类几千年教育经验进行理性反思,并提炼出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的经验是灰色的,唯有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之树长青。没有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必然是盲目的、片面的、事倍功半的,很容易被现实中的功利主义所左右而使教育失去为人谋幸福的理想主义的光辉。

教育最高精神成就的真正基础应该在教育的本质中去寻找。教育的科学化,首先应该确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也就是要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困扰古今中外教育界的世界学术难题。我的观点是:“美是教育的本质。”那么,如果美是教育的本质,对改进我们当今的人类教育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呢?

一、美与教育的本质

简单的回答就是,它表达了一种普遍性,意味着人类教育有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发源地,教育的中心由认知转向了情感,使教育的本体论产生了转向;意味着人类教育要按“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根本规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建立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新体系;意味着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材编写与教育实践要整体地发生朝向美的转变;意味着为人类的教育建立了共同的基础,为实现人类教育的统一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教育应围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这两个维度展开。内心要有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去掌握求生存的专业技能,也就是“内圣外王”是人类教育的共同信念――人类的教育需要经过“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个收缩点,才能确立一个新的存在,即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在此教育思想的彻照和穿透下,教育内容的五育结构,就应该是“美、德、智、体、劳”的有序结构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教育的实践就应该在“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审美为立人之本”这三大信念的主导下,以培养学生“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为目标,围绕建构人生的三重境界,即“审美境界、天地境界、功利境界”全面而系统地展开。

总的来说,教育的核心理念决定了个人、民族与国家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就需要把“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这一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通过教育实践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体验并受益其中,让更多的人体验并理解。

审美教育是一种最大程度超越功利的为人谋幸福的教育;是一种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感性与理性、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充分协调起来的教育;是一种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至0尽可能和谐的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力的教育,即美教会我们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该继承什么,该遗弃什么;教会我们对待世界文化,该拿来什么、该回避什么;教会我们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价值世界里,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进而学会艺术化的生活。因而,审美教育也就构成了“人类最高境界的与最完美的教育”。不仅如此,境由心造,我们还需要整体地建立起“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的生存信念,并把这一信念贯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全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教育永远有一个最根本的目的,这就是为人最大程度谋幸福。

二、教育美学三阶段

人生需要有根本,教育必须要从人生的根本上下功夫,循序渐进,个体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教育就像种树一样,最关键的就是根部的培育,根部茂盛与扎根深入,生命的种子才能长大成材。

从根本上看,教育就是训练身体与陶冶心灵。用玩耍与体育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文学、美术来陶冶心灵。生命要“野性而又高贵”,这一教育思想应作为灵魂贯穿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中。

玩耍与体育使人“野性”,音乐、文学、美术使人“高贵”;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这一奠基性的品格,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了强大的精神基础,这是一切杰出人才的共同素质。好的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主要就是围绕这两个维度展开的。这是教育的普遍法则。

突出了以上建设教育根部的重点,现在我们还需要对教育更上一层楼地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观与新的方法论”――教育要以人的幸福为中心。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来自内心对学习、工作与生活之美的体验;人的心理是“情、知、行”合一的结构,情感为本、认知为末,与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相对应。从宏观上看,教育是围绕“情、知、行”合一这一结构而展开的,情感是主体认识与行动的动力,主体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情感活动主导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情感活动的强弱,决定认识活动的深浅程度,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向与大小。

就培养人的过程来说,教育根本的规律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人类的教育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与健康的价值观主要产生于密切接触伟大的文学、艺术与哲学作品的过程之中。伟大的名著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名著是许多为美、真理与正义而献身的高尚心灵的创造,在于它怀着爱与崇高的情感保存了人类最多最丰富的美、真、善、爱的价值,是人类价值体系承上启下的最坚实、最完美与最可信赖的纽带,对人类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起永恒的价值导向作用。

就全面培养人来说,美感的培养永远是教育的逻辑起点。美感由内而外地激发人们对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热爱并使人心领神会地享受其中;美感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教育需要通过审美把激情、诗意、意象、冥想与概念、判断、推理、体系引入人的感觉,以发展出一个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新的需要系统,这个新的需要系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系统,它使人既能享受感性的狂欢又能享受理性的狂欢。

人类的教育实践要以培养人的美感为中心而阶梯式的系统地展开:人的美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美的内化到美的外化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被动感受――主动接受――实际表现三个阶段,与此相应的教育也可大致划分为感美――立美――创美这么三个阶段。婴儿时期主要着重进行感美的教育,即侧重用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形式来培养小孩感受美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美的

观念;幼儿与小学时期要以培养审美的人为中心,着重进行“立美”的教育,即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使儿童已萌发的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得到确立,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创造美的活动(课程主要有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生态世界观、公民与社会、数学、科学、朗诵、写作、手工、游戏、运动、自由活动、野外体验式学习等);进入中学后要以培养具有审美精神的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中心,着重用世界文化的精品来进一步提高感美与立美的水平并重点进行“创美”的教育(课程主要有人文学科的课程: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摄影、戏剧表演、艺术史、公民与社会、中西人生哲学、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宗教、科技发展史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外语、历史、地理、艺术设计学、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等;活动课程:体育、劳育、实验、社会研究、兴趣活动小组、野外体验学习、各类型的专题讲座、参与寒暑假的各种训练营等),即逐步使学生们的审美意识的冲动在对世界文化精品的欣赏、模仿与创造性的表现中,在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综合理解中,得到较复杂和较高级的实现;进入大学后就要以培养具有世界文化胸怀的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为中心,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审美空间,更全面地提高学生们的感美、立美与创美的水平并向熟练应用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课程主要有人文学科的课程:中西哲学史、中外艺术史、科技发展史、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美学、宗教、伦理学、文学、音乐、绘画、设计艺术、舞蹈、道的哲学、禅的艺术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系统科学等,外语、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军事学、逻辑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专业技术课程:理、工、农、医、文、史、哲、教、法、财、金、管、音、美、体、舞等专业课程)。在这一课程结构中,人文学科课程是核心、是灵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是理论基础、是方法,专业技术课程是理论联系现实的实践、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训练、是多向度的拓展。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应把人文学科的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建设放到核心、灵魂与本体的地位。因为人文是埋在地下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必须的精神土壤;人文、民主与科学是一个整体,人文能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为个人灌注有浪漫、有深度、有品味的精神生活,为民主灌注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为科学灌注充满创新精神的审美价值,为社会灌注生态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抱持健康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个体。这就是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我还要进一步重点强调的是美育、德育与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在我看来,人的内在道德力量是靠完美人性的培养来完成的;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美确定方向,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向导;一个人与一个社会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从美育开始。美育、德育与宗教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建立人类超越个人功利的崇高信仰。信仰就是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的恒定不变的内心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审美的价值判断,是人生摆脱精神空虚、走向幸福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具有无限自我意识的有限自我对人生与宇宙的一种把握方式。

人类走向健康的信仰主要有三条道路:

(一)由美育模式走向信仰: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崇高形象的启示而走向对美、真、善、爱的信仰。

(二)由理性模式走向信仰:受人生哲学、科学、道德伦理、政治信条的启示而走向对美、真、善、爱的信仰。如对“人生即选择”的信仰、科学信仰、伦理道德信仰、绿色和平信仰等。

(三)由宗教模式走向信仰:受启示而走向对美、真、善、爱的信仰。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对美、真、善、爱的崇高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所谓道德就是内在美、真、善、爱价值的自律。以上的教育结构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核心的教育结构。审美情感是一种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心理动力,它鼓励人们冲破结构性的生存,追求自由,追求变化、多样与创新,追求动与静的内心体验,追求动态平衡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美育已突显为整个教育的中心,教育就其本质上来说只有发展到美育的高度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美育,就是美的教育,也就是以美为中心来实施的一切教育。

三、美与我们的生活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2

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

1、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按照师德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坚持原则,诚实正直,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具有良好的职业审美情感。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修饰打扮适合教师身份,做到了仪表端庄,整洁得体。4、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制度变迁;经济增长;内在关系;实证检验;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5―0018―09

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制度看作是既定不变的,所以无法认识到制度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社会和制度变革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动因?为什么在资源、人口、技术都没有巨大变化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为什么有些贫穷国家在最近的几十年里能获得快速的增长,而有些国家却仍在零增长线上挣扎?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究。本文就是想通过对中国经济转轨和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试着说明这一问题。

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回顾

人们对于当今经济增长模型批评最多的是,模型在强调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制度要素。诺斯在评价内生增长模型时指出:“这些模型都取决于一个能驱动模型的暗含的激励结构的存在,如果不将制度中派生出来的激励结构作为这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对我来说将是一个无结果的试验”。[1]诺斯从制度安排的]进角度,提出了经济增长由制度“启动”的论断,科斯也把交易成本作为解释和比较不同制度或体制效率的重要因素。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引入,极大地扩展了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和应用空间,它揭示了制度的动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

从目前来看,关注制度与增长间关系最多的还是新制度经济学家。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制度与增长间关系的必要。当然,其他一些主流学者也从相关研究中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如Schulley的经验研究就证明了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Jones and Keeper则用考虑有制度背景的影响模型和实证检验突出了这一点;Acemoglu,Johnson and Robinson发现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是互相促进的,两者并不能截然分开;而lener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Tomell和Eicher分别从产权制度和制度实施效率这个角度分析了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3][4][5]

除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外,一些国内学者也在考虑制度与增长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如卢荻、沈坤荣、张军、林毅夫和雷钦礼等学者都对该问题做了一些研究。[6][7][8][9][10]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易于在短期内被人们观察到,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表现不明显或者不易衡量,这可能是许多经济学家忽略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他们还从不同的视角考虑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国内的一些学者通过把制度因素引入到内生增长模型来进而揭示制度与增长的关系,如雷钦礼在其博士论文中做了一个尝试;刘红和唐元虎、皮建才,王泽填等青年学者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和尝试。[10][11][12][13]但总的来看,关于制度和增长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还是一个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就想换一个思路,通过检验当代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来揭示这一问题。下面,本文就通过把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当作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来探究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二、转型指标的设定及量化标准

把经济体制转型作为制度变迁的实例来研究,首先必须量化转型指标。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编制的改革进展指数(IRP)指标体系中,包括了企业、市场与交换、金融体制和法律改革4个领域的共10项指标。在世界银行完成的《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From Plan to Market》)报告中,世界银行对经济转型进展与评估是分类独立进行的。[14]世界银行对经济转型的评估集中在四个领域,分四大类着手考察,它们分别是自由化、财产权和私有化、机构以及社会政策。

卢中原、胡鞍钢选择了投资市场化指数、价格市场化指数、生产市场化指数、商业市场化指数四个单项的市场化指标。[15]国家计委课题组是从商品市场化程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进程测算向市场体制转型的程度,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按劳动力和资金市场化程度考察,劳动力程度由市场化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决定,资金市场化程度由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程度来近似反映。陈宗胜等学者通过对企业、政府、市场三个方面的考察来测度市场化进程[16]。

在构造转型指标时必须做到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结合,即所构建的转型指标应该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转型的实际进程和结果。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呈现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趋势是同步的,这种耦合的趋势可以很好地揭示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经济转型)的内在关系。在刻画中国经济转型的指标方面,我们参考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17]、陈宗胜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其他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见解,我们把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的量化指标确定为以下四个方面(见图1):

(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NL)。本文用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中非国有工业的总产值(或增加值)来表示。公式如下:NL:非国有工业的总产值(或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

(2)市场化程度(ML)。目前衡量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方法很多,我们选取投资的市场化指数来表示,即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三项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来表示,公式如下:ML=(外资+自筹资金+其他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

(3)对外开放程度(OL)。反映经济外向型的程度,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公式如下:OL=(GDP-进出口总额)/GDP。

(4)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GL)。我们以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地方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变化程度。

参照ERBD对改革进展指数(IRP)编制所设定的权重系数和国内、外学者对上述指标重要性的排序情况,我们设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NL)、市场化程度(ML)、对外开放程度(OL)和政府干预程度(GL)对转型进展的刻画重要性分别为:0.4,0.4,0.2和0.2。那么转型进程综合指数(TL)可以表示为(见图2):

三、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我们可以用图3来表示经济增长指数与经济转型进展指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仅从图中很难确定二者之间内在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对二者之间进行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来进一步确定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经济增长指数是指把GDP以1978年设定为100计算的各年可比价格比增长指数)。

本文的实证检验分4个步骤完成:第一,利用单位根检验确定时间序列lnGDP(GDP指数数据的自然对数形式),和lnTL(经济转型进程指数数据的自然对数形式)的平稳性;第二,确定lnGDP和lnTL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第三,采用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考察lnGDP和lnTL之间的因果关系;第四通过VAR模型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内在关系。本文所有检验结果均使用Eviews4.0计量经济分析软件进行了多次回归分析而得。

1.变量平稳性检验

数据选取本文采用前文计算的经济转型进程综合指数和历年经济增长指数的变化数据作为样本数据。lnGDP和lnTL按照有关数据计算而得,其中,以上2个变量均取自然对数,是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样本空间确定为1978―2004年,主要原因是想对中国整个经济转型期做一个全面和完整的考察。

本文将利用单位根检验来确定lnIF和lnFDI两个变量的平稳性,具体采用的是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方法,其模型为

按照AIC最小值法则选择最佳滞后期项数(2期),见如表2。从VAR模型拟合结果也可以看出(见表3),经济转型确实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种较弱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时间较长,且不会在短时间内衰减;而经济增长却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决定因素,并且这种决定因素会在较短时间内衰减。

LnGDP(经济增长)与LnTL(经济转型)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单向因果关系,这从表1和表2的检验结果就可以看出,LnGDP和LnTL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增长关系。由于LnGDP和LnTL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故GDP与TL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由表2和表3知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带动经济转型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转型并不是引致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二者的协整关系和VAR模型也充分说明,虽然经济转型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经济转型对经济增长确实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如滞后1期与滞后2期影响系数比较接近)。

四、结论与启示

很多人认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会起到决定作用,如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现象。但我们通过二者的内在关系分析却发现,结果恰好相反,正是经济增长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而不是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这也说明诺斯的推论是有疑问的。当然,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也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长期相关关系,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

我们再透过20世纪末期以来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经济转型问题上提倡“华盛顿共识”的学者认为,所有的经济问题实际上都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市场无疑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最有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快速走向市场化的策略,转型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成功走向市场体制。但事实证明“华盛顿共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把目光局限在“为转型而转型”的狭隘目标以及忽略增长取向的实现途径上。本文的研究也说明,经济增长对经济转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把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同步考虑,只有在增长中来推动转型才是有效和重要的。而这正是“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内在涵义。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告诉我们,为了经济增长而重视制度创新是必要的,但过分倚重制度创新来达到经济增长的决策是没有根据的。制度变迁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说明在推动经济增长中仅靠制度变革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制度变革达到提高有效劳动、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改善才能达到。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和VAR模型关系也说明,在经济增长中制度变迁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这种作用还是不能忽视的,并且制度因素还会通过对其他增长因素的影响来长期影响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79-180.

[2]SCULLY, GERALD W.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8,(3):652-662.

[3]RODRIK, DANI. Institutions for High-Quality Growth:: What They Are and How to Acquire them[J].Cambridge M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7540.

[4]ACEMOGLU, DARON and SIMON JOHNSON.Unbundling Institutions Rand [J].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87):68-103.

[5]GERARD ROLAND.Transition and Economics[M].Prefac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0.

[6]卢荻.变革性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结构与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沈坤荣.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1).

[9]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C].林毅夫发展论坛讨论稿,2002.

[10]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1]刘红,唐元虎.现代经济增长:一个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的模型[J].预测,2001,(10).

[12]皮建才.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J].公共经济研究,2005,(5).

[13]王泽填,卢二坡.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C].厦门大学2005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打印稿,2005.

[14]世界银行.1996年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6.

[15]卢中原,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3,(12).

[16]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冯舜华等.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4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教育管理 基本理念 具体方法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之一,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直接面临着就业。如何使学生迅速地实现由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渗透进工作环境,是院校领导及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院校利用工学结合的方法与教育管理进行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二者之间结合的具体理念,然后又具体谈论了二者结合的方法,以求推动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对于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理念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中职院校承担了大部分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而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的逐渐提升,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校、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推动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对于各项能力的全面掌握是极其必要的。而中职院校为了培养能够充分应对社会需求的人才,当前正在着力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方式。本文对中职院校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进到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理念进行了分析。

首先,中职院校之所以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到教育管理中,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保证其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改革及发展的需求。就目前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来讲,其人才必须在掌握新颖而且够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突出而且实用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有优良的道德素质。所以,当前的中职院校在开展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适当的加入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特定岗位的素质需求等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而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则正好满足了此种需求。

其次,中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是为了将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结合来构建开放的教育平台,以在教学中达到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学习内容的目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部分都需要直接参与工作,而学校要想切实地提升其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努力地推动学校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及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开放性,使社会上各种力量能够更加深入地达到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有效掌握。而且,学校还要主动地了解人才市场与职业需求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吸引社会上的重大企业力量来投资办学及签订人才定向就业合同等,进而达到对学生就业的有效帮助。

再次,中职院校将工学结合的方式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是为了能够使学校教育在更高的程度上转向市场职业需求,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一线职业人才。工学结合将行业、企业、应用及市场等“工”的要素与学校、学生、教学等“学”的因素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其在与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相结合时,能够使“学”的各项因素全面地向“工”的因素发展,进而实现教学对市场及岗位续期的贴近,学生在学习期间便能够达到对于各种职业以及职业技能、素质等的培养,进而能够使其在毕业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对于职业的接受。

二、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二者结合的具体方法

1.完善二者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

中职院校要想使工学结合的方式为教育管理发挥更高的作用,就必须为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的开展设置完善创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其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使学校的专业课程能够随着社会职业需求较大的新变化来同步转变。而且,其针对职业而开展课程还要在基础的知识理论以及职业技能、素质和具体职业实践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教育,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全面地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具备工与学双方面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要培养此种教师队伍,可以通过引进企业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定期来校任教来实现,也可以将骨干教师及教育带头人员等送到企业就职等来推动,使参加教育的教师能够同时获得教师及企业技能人员的双重身份。

2.充分建立适当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

中职院校要使工学结合的方式发挥作用,还必须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变革创新,使二者能够为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发挥辅助作用。首先,就教师建立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讲,教师可以着力构建贴近专业性质及职业需求的项目化以及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使理论教学能够充分地利用适当的职业情境或职业案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对特定职业的介绍来鼓励学生去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的技术问题,或者是帮助他们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等,以使教学始终能够与职业的实践教育同步开展。其次,就教师建立良好的考核方式来讲,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考评方式转变为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平时学习表现、全面发展状况等的考评,并将考核主导者的权利一部分放给企业,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企业的有效衡量,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导向应对职业需求的状态中。

3.全面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力度

当前时期,中职院校应通过签订定向的就业合同来引进企业力量以建立教学实训基地,或者是直接引导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全面掌握到其自身参加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技能等。而针对实习的具体设置来讲,院校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侧重理论学习的第一、二个学年开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着力在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而另一方面,学校要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学年全面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进而帮助其提前一年熟悉职业状况,避免学生毕业之后面对就业的手足无措状况的出现。而中职院校为学生设置顶岗实习的阶段,主要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职业中发现其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要求他们进行定期的总结、汇报达到对问题的及时解决。而且,顶岗实习阶段的设置,还致力于由学校与企业一起在学生的实习期间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纪律意识,并通过适当的职业考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三、结语

中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能够在诸多方面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有效的帮助,从而使学校在当前时代环境中更加健康地发展。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人员必须着力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工学结合与教育管理的更深程度地结合。

参考文献:

[1]陶榕.建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吕艳,王金宏.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0).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5

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写作格式指导介绍,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对您有所启示。

作为教师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写一份教学计划。但就教师们写的教学计划,仔细看看,再细心想想,没有任何意义。其原因是,都是一些套话,白话,对教学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计划是计划,教学是教学,两层皮。要想使计划在教师头脑中留下痕迹,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让教师能坐下来认真的想仔细地写,把计划和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但不管学校怎么规定总有应付了事的教师,但我们应考虑到大多数想进步想干事的教师,为他们引路创造学习成长的机会。让教育中的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教师先富起来。不要让教育自生自灭,让教育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蒸蒸日上,让闲下来的有心之人重焕活力,给教育以新生。

因此,我认为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班级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措施等。教师如果认真按这几方面去写,最起码对学生教材学段教学目标有所了解,比不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的瞎教要好得多。如果教师能按教学目标及学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教学质量必有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这才是教师的本业。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实验教学平台;课程实验平台;开放实验平台;创新创业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112-0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和趋势下,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实验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明显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实验教学仍然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未能落到实处;实验教学平台功能定位单一,局限于第一课堂实验教学,第二课堂开放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验教学平台封闭建设和运行,与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实验教学平台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呆板。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低,实验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推进。

针对上述现状,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大胆探索,提出了“一中心,六结合,三平台,四保障”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高素质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了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示范辐射作用。

一 以理念为先导,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心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创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努力打造“开放性、复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概括为“1634”,即:围绕“一中心”,坚持“六结合”,搭建“三平台”,做好“四保障”。思路框架如图1所示。

1、围绕“一中心”。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坚持能力导向原则。

2、坚持“六结合”。一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统筹协调,相辅相成;二是模拟实验与全真实战结合,推动实验教学深入发展;三是实验教学与创业教育结合,将创业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四是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五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两个课堂互动交融;六是学校与企业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3、搭建“三平台”。即课程实验平台、开放实验平台和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三大平台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同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4、做好“四保障”。一是管理体制保障,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实验队伍保障,建立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协调互动的实验队伍;三是实验条件保障,包括实验设备和软件:四是质量监控保障,监督和保证实验教学平台高效运行。

二 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分层递进的实验课程教学平台

课程实验平台是三大实验教学平台的核心,其质量状况决定着第一课堂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中心坚持能力导向,构建了分层递进的、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教学平台。

1、独立设置实验课程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两个途径、两种手段。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避免理论教学挤占实验教学时间,中心尽量做到独立设置实验课程,构建与理论教学相互平行又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典型的“双体系”格局。目前,中心独立设置实验课程126门,在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最多,这种模式较好地保证了我校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能力导向设计实验课程

为了将能力导向落到实处,中心按照“人才需求调研一提炼能力标准一设计实验项目一整合实验课程”的思路,对所有28个经管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或重构。首先调研专业能力标准,然后分析能力培养对应的实验项目,再将若干实验项目按照一定逻辑组合形成实验课程。

3、分层递进构建实验课程平台

中心在设置实验课程时,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大学年级)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逐步形成了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和创新创业实验构成的分层递进的实验课程平台(如图2所示)。

国内多数高校一般只开设了前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我校以前也是如此。我们认识到,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从2007年开始,中心相继研发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3S与区域经济综合实训”、“SCM模式下物流与商务综合实训”、“创业综合模拟实训”、“投资理财模拟实训”等六大学科综合实验平台,以及“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模拟实训”等两门创新创业模拟实验课程,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五层次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目前,我校六大学科综合实验平台已经成功运行三届,效果良好,成为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一个突出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 以学生为主体,搭建立体互动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平台资源,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创新开放实验形式,搭建立体互动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3”:3个维度、3个平台、3个互动。具体框架如图3所示。

1、“三维立体”全面推进开放实验

中心从三个维度实现全面开放:一是时间开放,既有24小时的全天候开放(如网络在线开放),也有规定时间的定时开放,或者不定时的预约开放;二是空间开放,所有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三是资源开放,包括实验项目、实验软件、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全部面向学生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