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 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 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 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 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旅游企业管理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广泛应用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之前,主管先要掌握员工行为的实际水平拟定培训将要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演讲、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员工自身行为的变化表现为预期结果。如果员工表现出目标行为,主管可根据强化论及时给予强化,使员工的目标行为得到巩固。比如导游培训,可以专门组织导游技能大赛,让导游通过模拟现场景点讲解,展示才能,从而全面了解导游们的素质特点,以便进行针对培训。获奖者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强化。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技能落后是员工必须面对的难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学习和行为塑造原理进行。根据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产生良好的工作情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追求卓越的斗志反之亦反。另外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主管和员工个人应明确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具体职业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拿酒店业来举例,酒店不仅应让员工有充电的机会,并且有持续的充电机会,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员工建立培训档案,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规划,将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倡导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员工感觉到这个酒店的氛围可以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经验。
2.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薪酬发放中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薪酬是员工行为的重要强化物之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报酬,但物质报酬是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因为员工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有些公司的薪酬计划看上去很华丽即注重未来的薪金报酬和奖励的增长幅度,但与员工实际需要相差太远不能产生强化效果。公司薪酬方案如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则薪酬底线应该明确奖励标准和尺度应该科学合理且得到员工认同。例如酒店业,薪酬支付的时间也是有技巧的,支付的时间不同,产生激励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员工年龄的增长,经济状况的改变和酒店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薪酬的支付效果。例如,对年轻的员工必须即时支付,无论是发奖金还是给予休假,给予奖励或表扬都必须即时。另外当员工情绪低落时,也应该采取即时的薪酬支付,而情绪高涨时则可采取延迟支付,这样有利于保持员工稳定情绪。
3.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景区规划上的应用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针对旅游业,一个景区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其环境是否让游客舒适满意就成了必要条件。如果游客来到一个景区,接受到的都是一些有悖于自己认知、有违于内心预先期待的刺激,那必然产生抵触情绪,且会延续很久。所以景区规划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便利,给游客以舒服安全便利的环境。
4.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反馈上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品德心理;发展动力;心理学流派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34―03
一、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动力是指推动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力量,多指向前的推动力,而不指阻力,但是这是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角度来定义的。如果从消极的角度,阻力同样也是一种动力,只不过是让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已。因此,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只要是能够让事物产生变化的都是动力。本文所涉及的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广泛意义上的动力。
品德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目前较为普遍和一致的观点也是基于唯物辩证法的描述,认为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产生的新需要与原有品德结构的矛盾”,“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或品德结构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从心理发展角度,前苏联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表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认为儿童已有的能力和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动力。朱智贤教授也认为,“在儿童不断积极的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论者多从上述观点出发,阐释个体道德发生的动力问题。个体道德是在个体与外部道德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这是个体道德发生动力说的逻辑上的出发点。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得以发生发展的真正终极原因。具体而言,个体道德的发生过程,归根结底是个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个体已有的道德水平与外部道德主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是个体道德发生的内部矛盾和根本动力。
这种“矛盾动力观”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仅是从哲学概念上进行界定,而缺乏对这一矛盾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探寻。品德心理的发展应该是各种动力因素和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二、探寻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意义
人们在研究品德心理发展时,习惯于将人的品德心理作为一个结构来研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品德心理结构的观点。的确,品德心理的发展就是品德心理结构从萌芽到成熟的一个动态过程,那么,推动或拉动这种结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就对它关注,由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十分复杂,具体到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动力是推动品德心理结构生成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品德心理的研究,必然不能缺少对动力因素的探寻和动力机制的揭示。从动力角度人手,对于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的寻找与研究,可以开启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新视角,进一步深化对品德心理结构的认识,同时可以为当前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发现道德教育的新路子,建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道德教育模式。
品德应该是人格的一种附着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道德特征的人格是不存在的。目前几个主要心理学流派并没有哪个学派或个人对于品德发展的动力问题有过完整的论述,他们仅是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为了厘清品德发展动力的因素,我们将目光转向西方心理学各主要流派,从他们关于人格动力和心理动力的思想中寻找品德心理动力的线索。
三、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心理学流派考察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动力观”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环境的因素,强调学习与强化对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早期的行为主义者华生以及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强调学习是人的行为习得的基本方式,强化是行为习得的决定因素。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格特质是以先天组织和习惯系统为基础的一群特殊反应。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习得某种行为的过程就是儿童学习的过程。那么影响儿童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所谓强化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有机体某种行为概率的过程,而强化物指的是能增强有机体行为概率的具体事物。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对我们发生行为进行奖赏的结果,强化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法力无边的行为法则,是行为塑造的关键。你要增强某种行为,就要奖赏他;你要取消某种不良行为,你就要取消奖赏,让其自然消退或给予处罚。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驱力、线索、反应、强化是学习的四大基础。这里的驱力并不是个体的内在需求而是指引有机体行为的强烈刺激。线索起指示行为采取适当方向的作用,它决定个体何时、何地做出反应和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里强调的是学习不仅需要强化,而且要注意通过设置某种情境来激发学习的驱力,并提供学习的线索,这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可以看出,行为主义是一种环境决定论,在行为主义者的眼里,品德(人格)的形成动力主要源于学习和强化,源于外部环境的力量。环境或教育可以塑造人的行为、性格和德行。
在道德教育上,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为主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品德甚至整个人格都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人们各种行为习惯的最终产物。因此,强调只有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他们重视行为训练、环境因素、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客观条件对品德行为的影响,而忽视了让学生懂得道德行为的依据。这将会导致学生在道德评价中是非不明、道德行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道德行为的迁移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在道德行为中还会出现盲目的行动,有时甚至会出现“好人办错事”的情况(如帮助坏人,对敌人“诚实”等)。在这里,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创设。
2.精神分析学派的“动力观”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本能决定人的行为,在品德(人格)的形成、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以弗洛依德为代表,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弗洛依德的生物本能观点占主导地位。他把本能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力比多,在早期,他把力比多主要看作性本能,后来弗洛依德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概念。生的本能代表爱与创造的力量,包括生存本能与性本能;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的力量,代表有机体返回自己先前无机状态的倾向。他认为,当本能的能量受阻,能量不能顺利释放时,就会移置到其它地方,选择其它对象,这就
是精神分析关于行为机制的普遍原则。弗洛依德认为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可以从本能移置作用来解释,如儿童的社会化是力比多移置到社会活动的结果。科学、艺术、宗教、文化成就等也被认为是满足各种一般的生理要求和特殊的需要的移置作用的产物。
尽管新精神分析学派对于弗洛依德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一定程度的纠正,从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到霍妮、沙利文、卡丁纳以及弗洛姆等人开创的社会文化学派,总的来讲仍然没有脱离本能决定论的苑囿。由此可见,在精神分析学派那里,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的本能。
3.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动力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在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们认为,健康的人将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戈尔德斯坦的自我实现驱力,罗杰斯的潜能发挥以及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等等,都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自我实现,主张通过个体需要的满足,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使人依靠自我的内部动力发展成为“自由选择”的“充分发挥作用”的独特个体,达到人格的完善和自我实现。
他们认为人格发展的力量源于个体内部(强烈要求成长的“似本能”),个体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而发展起自己独特的参考框架和经验世界,人类本性中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就是动力之源。戈尔德斯坦既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动力论,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外部动力论,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在机体内部,重视机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罗洛・梅指出“宗教道德感”是促使人格不断变化完善的动力因素,“自我世界”是人存在的方式之一,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和把握自我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它是好的,我们不应该压抑它,而是促进它,让它表现出来,并指引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健康成长。这种内在本性主要表现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趋向,并指出,人“内在的良心”和“内在的有罪感”有终极的生物根源;弗兰克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在天赋资质和环境的限制之下自我成长与发展。
尽管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生物学基础,没有脱离本能论,但是,它所宣扬的本能已经不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了,而是一种残存的本能或者是似本能――人的内在能力、天赋和特质在人的内部所具有的生物基础。代表人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全面表述了人类不但有自然的本能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4.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动力观”
认知心理学主要用认知来解释人的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对事物的知觉和解释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强调认知因素对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描述道德推理、道德判断或者个体的思维发展来研究道德。皮亚杰对个体道德发生机制的心理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生和发展,他把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知识和判断看作道德的核心成分,他认为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经验的自我建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发展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理论,并进一步指出,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认知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推理能力构成了认知上的挑战,不太成熟的个体通过同化别人的逻辑适应这种挑战,因此促进了道德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了“个人构念系统”,强调人的认知对行为起决定作用。认为“构念”就是人格单元,甚至直接指出认知结构就是人格结构,认为个体能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构念系统,认识世界,并预测未来。米契尔也用认知来解释人的行为原因,他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单元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我们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类努力在观点、态度、知识、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调和、一致及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存在一种朝向认知间协调的驱力”。人与环境的不断互动,认知间的失调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产生了减少失调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人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平衡认知式的失调。在他看来,失调本身是一个动机因素,失调是一种动机状态。勒温、皮亚杰和海德的研究也表明,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
因此,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认为人的品德形成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智力与道德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将品德发展归于认知因素的作用,‘认知失调是品德改变的先决条件”。认为大部分不道德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慨念所形成的。
简单说来,道德需要和动机是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但是进一步探索道德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各家各派则带有或生物论倾向,或环境论倾向,或文化论倾向。值得指出的是,各个心理学流派虽然带着明显的生物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色彩,但是他们之间并非壁垒森严,呈现出交叉融合的态势。就连早期的行为主义者的桑代克也认为人性有某种原本趋向,通过选择性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德品质,他也并不否认“选择性反应”这类潜能的作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思想有着极为明显的融合的趋势。多拉德和米勒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赫尔德内驱力理论进行了有机综合,“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具体到道德的发展动力,柯尔伯格既反对成熟论又反对学习论,而主张相互作用的“建构论”,建构主义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建构的动力来自人际情境,人际交往中,角色之间的相互转换成为人格建构的动力。目前建构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认识。由于西方比较重视人格的研究,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很多,除了皮亚杰、柯尔伯格等少数心理学家外,直接关于品德发展的动力的论述比较少。本文从人格动力的角度,简单论述了几个主要心理学流派对于人格形成的动力所持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学派关于品德发展动力的主要思想,以期引起人们对品德发展动力的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08―111.
[2]柳布林斯卡娅.儿童心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66.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8.
[3]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07.
[4][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郑全全译.杭州:浙江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4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复杂性和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性的社会职业和专业人才。新世纪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琼·托马斯曾经说过:“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支持必须体现在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掌握上。因此,培养和培训大量高素质、具有专业化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和巩固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前提,而这些离不开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有很多,随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观念的发展,它们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从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作出如下探讨。
一、哲学观念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哲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主要在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引导、支配的。
每一种学校课程都隐含着课程设计者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一定凸现罢了。一般地说,哲学命题理念上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程观上的巨大差异。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各种师范教育的课程创新研究及设置,极大的受制于哲学的理念。例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创造力,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近几年来,知识及知识本身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很多学者从哲学的层面上探讨知识的发生、扩展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同样,知识观的更新也引起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知性和理性。知性知识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理性知识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且理性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根据形式与质料的研究,把知识分成四类:逻辑学、理论科学、时间科学、纯技术的指示。随后,许多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等,都受培根的影响,并把培根的指示论和方法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中,逐渐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推动了近代学校课程理论的发展。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进行“通识课程”的设置也是受了培根知识观的影响。很多国家主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文理渗透、拓宽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体育,这些课程占总课程的37.7%。
从上表可以看到,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教师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避免教师教育课程的“专门职业化”倾向、“科学主义”倾向和“传授知识”倾向,构建完美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扩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核能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心理学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当代,对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有: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
1.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说是影响20世纪西方学校课程设置最大的心理学流派。20世纪60~70年代对课程与教学影响较大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两大类,前者的代表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成刺激和反应,这种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后者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教师的教不是给学生传授教师自己的行为,而是帮助学生建构适合某种环境的行为。
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以及师范院校的课堂上,常采用程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上要求目标管理,学生以相同的步伐前进;考试注重记忆,强调记忆性知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很注重“三字一话”以及教学技能和教师行为的训练,所采用的方式也是训练—奖励一再训练一再奖励。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2O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认知心理学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意义,把课程看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生活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
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课程理论者提倡一种合成课程(con—lfuentcurriculum)。但是,这种课程应如何把学生个人成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至今也没有很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大陆以及台湾基础教育都在进行课程综合或称“课程统整”,事实上就是受了人本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只是一个理念,用于课程设计实际操作还很难,所以也没有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的一套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但从当今教育领域提倡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人本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更应充分重视人性、人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培养的课程,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不单单是“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培养,“教师人格”已不仅仅属于教师个人,而是一种“教材”,是一个“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品质量,如现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哲学、师德、人文学科、美术教育等。
3.建构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所谓“建构”就是个人用来解释或说明自己经验时所使用的种思想、一种观点或看法。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用以解释和组织个人生活经验的意义类型观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这样的观点,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知识的形成,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心理学影响了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为基础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尽管教育学及其理论对现实教育现象的解释经常受到批判,但随着人们对微观教育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人们对教育现象做出判断以及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越来越产生积极的效应。教育目标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的研究和课程理论的发展上,新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以及课程理论的更新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育目标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般地说,大到整个课程设置,小到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教学计划、一本教材都有其既定的目标。教育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内容来完成培养什么样人的过程。随着我国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未来师资的培养上,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进行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以培养教育技能为主还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根本任务呢?这些关系到师资培养目标的基本问题仍有争论,政策上也经常出现摇摆,所以直接影响到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另外,即使课程目标明确了,在课程设置时尤其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经常脱离或偏离目标,这可能是我国当前课程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
2.课程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选择一些知识传给下一代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各样思想理论流派的影响,同时产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课程理论流派。其中,对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有以下几种:
1)学科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它是以课程类型来划分的一种理论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总成”。哄渊源为古希腊的“七艺”课程和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我国当今的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的课程,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强调各个科目是由单一、独特的内容所组成,各学科都相对独立、封闭,自成体系,这样的设计倾向于割裂知识,割裂了整体的事物,使学生的理解力有了断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指示区域综合化,大量的新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这种课程设计有点穷于应付。同时,学科课程只着眼于知识本身,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追使学生脱离自己的愿望进行学习,而且不注重以实际生活的联系,只是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符号,学生缺少完整的理解,了解不了其真谛,削减了学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如同工厂生产的商品一样都是同一规格,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但是,学科课程的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以传统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学生容易吸收。
这种在师范院校的学科课程设置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基础深、知识面窄、规范而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创造力差;而国外的学生有些基础不是很扎实,但知识面广、灵活而富于想象,适应性和创造力强。
2)经验课程理论
19世纪末,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设计出一套以儿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成为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直到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是主张以儿童为出发点,其根本方法是: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就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做,不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学,即“从做中学”。
实施这样的课程计划,也会极大地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因为教师在课程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怎么样教学,都受此课程计划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是偏向于综合性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杜威自己并没有尝试去构建一套以他的课程观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甚至后人也没有。但是,不能说我们现在就可以不受杜威课程观的影响。如今我国按学科课程和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如何教中小学的“综合活动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做中学”?因为综合活动课程,需要教师有着融会贯通的综合性知识和综合性能力,甚至需要杜威当时开设的课程如“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缝纫、编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我们现在的教师能上吗?如果不能,那谁来上综合课?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必定参考杜威的课程观,毋庸置疑。
3)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教育(essentialism education)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弥补进步主义教育缺陷而出现的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也称“新传统教育”,以巴格莱为主要代表人物。巴格莱认为人类的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文化的共同要素”,它主要包括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以及共同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他强调应把“文化的共同因素”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并大力提倡全国统一课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5
一、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理论基础之一;而英语教学则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主要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联想心理学
它主张学外语先听后说,不主张先见文字;不经本族语的翻译;不主张系统地学习语法。
1. 联想是记忆的基础。
2. 动觉记忆是联想心理学在外语记忆中的体现。记忆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耳听、口念、眼看、手写、心想,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比单一的视觉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所以,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辅之以直观手段,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言语动觉器官都充分动员起来,一起开动运用,有利于记忆。
3. 用联想加强记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
(三)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的习得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言结构;学习句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学习语言要有意识地学。它主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中操练外语,那种无意义的模仿记忆、不理解而过多的死记硬背都是不可取的。在处理听说读写关系方面,反对听说领先,主张口语和书面语同时并进,一开始就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但要恰到好处,不可滥用,讲解语法时,可用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二、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外语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提高。为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像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2. 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教学目的应兼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在目的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外在目的。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彩浓厚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觉兴趣表现为求知欲;潜在兴趣表现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加强信心,产生学习动机,并培养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3. 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由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决定的。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①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②课堂教学注意直观性和游戏性。③多用启发式,多提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④师生关系要平等、互爱,团结合作,互相促进。总之,教师要教书育人,教学中做到动之以情,寓教于情,教与学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6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结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影响着“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单纯地以教材的知识为对象,而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而要为他们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思维的空间:
1、阅读自学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与静心地阅读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2、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主说出解决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也不应忙于裁决,而应适当地启发学生再思考一番,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引导学生自已去认识自己的地位,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地学习。
3、动手实践的机会。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定的练习,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交流的机会。认识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讨论,也要平等地参与讨论,暴露思维的过程,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从中寻得乐趣。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少数同学对教师提供的参与机会不重视,投入不专注,偶尔还流露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提出的问题缺少启发性,学生不感兴趣或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为此,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其主体地位,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如:在进行对数的教学中,可利用问题悬念设计问题情境:“一张纸的厚度是0.0863mm,折叠50次后,有多高?”这样,就将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2、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的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解决一些不很复杂的习题和问题,他们也会象完成了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之感,此时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了稳定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使他们体味到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意。
三、引导学生保障其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尽管居于主体地位,但他们对自己所处的主体地位往往认识不足,甚至有的一无所知,习惯于依赖教师、迷信教材。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已的主体地位。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已在学习中的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主要靠自已,教材只是为自已提供一个知识的原型,教师只是把自已引进学门的向导,只有通过自已的努力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不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社会动机,还是成就动机,只有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且乐在其中。
3、引导学生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整理教材知识,构建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中去获得某种满足感;引导学生以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数学知识和问题,从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究数学规律,乐于独立地回答或解决问题。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正如前面所说,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是指人类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处理和客体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对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