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科复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科复习计划范文1
1、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内容
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7、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教师关心辅导以外,还可以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
学科复习计划范文2
1 前言
化学实验课是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形成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深入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化学实验复习课是化学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提升的使命。
学校及教师都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复习课,但传统的化学实验复习课存在许多不足。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复习全部学生基础实验:1)复习用时多,工作量大;2)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有效地查缺补漏、巩固提升;3)浪费资源,不够环保,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立足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超时空性等优点,积极探索实践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复习课整合的“专题网站+仿真化学实验室”模式,着力给予克服,切实提高化学实验复习课的效率与质量。
2 搭建化学实验复习专题网站,拓宽复习时空
复习网站设有复习专题、达标检测、中考题集三个内容模块,用户登录、留言板两个功能模块。
2.1 复习专题
复习专题下设:1)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2)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5)探究燃烧的条件;6)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7)酸、碱的化学性质;8)溶液酸碱性的检验;9)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10)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子模块。
每个子模块下设:
1)实验目的。以简明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或再现实验的理论知识、观察及操作部分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减少复习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实验用品。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实验用仪器、药品及其他用品,生动直观地帮助学生为实验做好准备。
3)实战环节,使用二维表格展示。①实验步骤,准确有序地展示出实验操作指令。为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在必要处给出温馨提示,提示内容可链接演示动画、图片等。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为加深学生印象,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这种危险、失败的实验结果。②实验现象和结果。③分析与结论。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从实验点拨、实验拓展、生活中的实验几个方面对实验进行画龙点睛、提升拓展,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达到能够迁移应用的目标。②③这两部分内容初始设为空白,放置按钮,点击弹出答案窗口,供基础好的学生自我检查、基础差的学生学习。
4)达标检测、中考试题链接按钮。点击跳转到相应的检测与中考题,以使学生通过习题及时得到复习反馈。
5)为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战环节分别配上视频讲解。每一部分的脚本组织全校化学教师共同编写,安排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在学生熟悉的学校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讲解、演示操作并录制,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增加视频讲解的亲和性。
这样每一个复习专题在内容呈现上实现图文并茂、动态静态互映的最佳状态,既能实现对学习者多种感官施加影响以提升复习效果,又能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复习途径;内容的编排上有学有练,练习有基础有提升,复习导向明确,反馈及时。
2.2 达标检测与中考题集
达标检测内容按复习专题设置,其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达成度,题型有选择、填空与简答,难度在中等以下;中考题集有针对专题的内容也有综合性的,精选一些中考试题,检测学生复习效果,指引复习方向。每一检测页面由表单把学生完成情况提交给服务器,供教师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以指导学生复习,同时打开给出答案的检测题页面供学生核对。
达标检测与中考题集单独设置是为了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直奔主题,快速地了解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3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活动的大致情况;留言板用于师生、生生之间解疑答难,交流情感,相互激励。
此网站的目标在于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尽快从认知层面掌握基础实验内容,并为进行仿真与实际实验操作准备原型;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快速重现实验知识与技能,巩固相关化学知识,提升应用实验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站搭建在学校服务器上,通过学校网站主页链接打开,学生可以在校内外随时访问,开展复习。这样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主复习,学生可以在复习课上以此为蓝本进行复习。为加强对学生复习的指导,教师有计划地开放复习内容,每次开放2个专题内容,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跟上,基础好的学生也能吃饱。
3 走进化学仿真实验室,打开广阔探究空间
化学实验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学生手、眼、耳、鼻、脑多器官参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长。在实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复习专题网站对相关实验专题进行认知层面的学习、巩固与提升。但学生的感性表象还存在不够清晰、记忆不深刻的问题,有的学生通过复习又有了许多新的探究问题,也没有得到实验的佐证,复习课不能没有学生的实验操作。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体验过实际实验操作,一些学生的新的探究活动又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节约资源,消除安全隐患,把学生引进化学仿真实验室。
学科复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复习有机推断与合成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内蒙古从2009年实行人教版新课程,新课程实施后,高考理综考试中化学选考题中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出题形式主要是有机推断与合成题。复习选修5《有机推断与合成》之前,我已将人教版新课标2010~2011年的高考题认真做过,发现选考题中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这个题目既注重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临场模仿能力。比起课改前的有机推断高考题,少了些偏、难、怪题,多出了很多新课程的新考点,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读出信息、会识别键线式结构等。下面是我学习新课标高考大纲,理解有机推断与合成题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要理解有机推断与合成题的特点,让学生领悟有机化学学什么
1. 有机推断与合成题出题的主流形式是通过框图的形式,以有机合成为主线,推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新课程实行后,加大了以重要工业原料为反应物,结合农药和树脂的合成为背景,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选取从原料到中间产物、目标产物的合成以及副产物的分离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的素材,围绕合成路线设计有一定梯度的问题。主要考查常见官能团和新引入官能团(羰基、酯基、醚键)的名称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结构简式的书写、分子式的计算和分子结构的确定、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及书写、有机实验操作和现象、合成有机高分子的方法——逆合成方法等。
2. 主流题型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特征反应条件及相互关系,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进行推断。
3. 很多试题还提供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陌生信息,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有临时模仿能力外,还要有获取、应用信息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 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考察以碳碳双键、三键、苯环、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为中心的相互转化和性质。
二、教师在教学生解有机推断与合成题时,要明确不同阶段训练学生什么
1.第一阶段教学中必须重视主干核心基础知识的夯实、梳理 新课程实施后,由于有机推断与合成这个题目要凸显高中有机化学的所有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所考内容虽都是较为基本、较为典型的知识,但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较课改前,加大了对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缜密性的考查力度。所以有机推断与合成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首先,在学生答题中,我们要让学生高度重视规范表达,如官能团名称、符号的书写是否正确,书写方程式时要注意规范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反应条件不能漏写,以及小分子物质水等不能写丢。
其次,教师要做到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分不同小专题梳理有机知识,使核心知识结构化,实现有效的知识运用。最低起点是学完《烃的含氧衍生物》后教师要让学生抓住“一官一代一衍变”,做各类烃及烃的衍生物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表格总结,即各类有机物通式、代表物官能团结构、性质,奠定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思路及体系。
再次,帮助学生做涉及衔接机化学反应的几种无机物的重要反应辨析小专题并熟练应用。另外,我还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解密”官能团、点析三类羟基、有机推断“题眼”等多个小专题进行了整合教学,我认为不要因时间紧而忽略这部分的训练。
2. 第二阶段要善于抓住有机推断中的核心问题
问题1:寻找推断题的突破口——典型现象、典型条件
问题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整合教学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整合教学可从(1)烷基异构法:丙基(2)、丁基(4)、戊基(8)异构体书写反复训练、检测;(2)加加减减(残基)法;(3)基团灵动翻转、插入、拆分法:凡是书写、判断多氧烃的含氧衍生物要想到用“灵动翻转、插入”法书写,有酯的结构的同分异构体要想到“拆分法”。一定结合典型例题重点练好C3H6O2、C4H8O2、C5H10O2、C7H6O2、C7H6O3、C7H8O、C8H8OX、C9H10OX (x=2、3)等含有-COO-、-COOH、-OH、-CHO等官能团的类别、位置、碳链、限制性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书写与判断。
同分异构体的复习技巧,要能从实际情境中剥离出同分异构体的高考考点并以此设计问题突破难点,再放回到综合情境题中去训练学生。
问题3:强调能形成环状有机物的反应
能形成环状有机物的反应有二元醇和二元羧酸酯化反应、羟基羧酸分子间或分子内酯化反应、氨基酸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多元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
在这些成环反应考查中,往往都会在起始时给个分子式或最后给个分子式,解决这类题的最好方法是熟练应用不饱和度,在教学中根据分子式的不饱和度,来推算成环前和成环后的结构。
问题4:充分利用不饱和度
在解题中,往往会在推断框架图中会出现有机物的分子式,这时,我们不仅要通过该物质的连续反应来判断存在的官能团,还要充分利用不饱和度,来确定该物质的具体结构。
3.第三阶段要不断训练学生明确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与合成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确定物质的结构。所以,必须在全面掌握有机物代表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及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的前提下,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审清题意、用足信息、积极思考。
A.审题 (四看):通读整个题目,信息与设问
(1)分子式:求不饱和度—预测官能团
(2)结构简式:观察官能团种类、位置、碳链—从分类想性质
(3)框图: 找特征反应试剂、条件、新信息标志;分子式、结构式的变化—想转化
(4)文字:可以转化为框图
B.解题:记录局部—界定、拆解问题—寻找突破口、上下求索—接受、吸收、整合信息
C.答题(四会):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中文字(名称、数字、文字、答题)
D.解题方法与策略应用—从不同角度用好每一道典题,例如2010年北京高考题28(解题方法、策略、题型特征见下面表格):
28.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 )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 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 ,其结构简式是 。
(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扁桃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CH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6)F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
(7)N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学科复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孵化器 功能
概述
科技企业孵化器又叫创业中心或者创业辅导中心。一般来讲,企业孵化器是指一个可以为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支援服务的商业发展服务设施以及可以创造成功的、创新型的新企业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成功地协助创业家创造出充满创新战略的企业,及时地为那些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企业有组织地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其有步骤地迅速发展。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方式以及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促进新企业创业的目的,在世界各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的孵化器实践始于1987年,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起点。目前,全国孵化器总数居世界第2位。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等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形式,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种,也是在社会变革、知识经济大力兴起的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延伸。如今,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园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脱颖而出。截至2007年2月底,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62家。已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在孵企业5700多家,累计合格企业1400多家,获授权专利2000多项,提供就业岗位7万多个,吸引留学人员2000多人,大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作为企业和高校联系最紧密的大学科技园,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科技部、教育部近日决定在今后几年,新建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使总数达80个,总孵化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源动力。可以看到,我国高校科技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而作为高校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重视科技园工作,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落实到实处,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孵化器是培育和和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予以解决:1.加强领导,确立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在科技与经济工作中的地位。2.增加投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扩大孵化器的整体规模。3.拓展功能,强化孵化器的孵化、抚育能力。4.突出重点,强化孵化器的“投资人”角色。5.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孵化器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6.促进合作,重点加快孵化器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建设。7.完善组织,促进孵化器的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由此可见,孵化器的功能一共有如下几点:
1.提供物理空间与基础设施。孵化器一般都需要拥有相对独立的孵化场地及厂房,从几百平方米到几万平方米不等,供企业办公、科研及生产用房。还有会议室、接待室、展览厅;电话、传真、打字、网络、复印、停车、保安、保洁、住宿、餐饮、水、电、气等公用设施,以及相对便宜的用房成本,减低初创企业的投入成本。
2.提供服务支持。这里面的服务包括帮助企业办理注册、财务、项目评估、年度审计、成果鉴定等,还包括帮助企业进行政策咨询、人才培训,最重要的是提供融资服务,通过引进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种渠道为在孵企业提供资金保证。
3.促进成果转化。这是科技企业孵化期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扶植企业、培育企业的方法,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直接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作贡献。
4.培育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了最多的就业机会,最高的平均生产率。美国99%的企业平均雇员不到100人,90.1%企业的雇员不到20人,单个小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较之大企业要高2.4倍。但是小企业失败率却高得惊人,它的高失败率产生了中小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低下。企业孵化器就是要培育新兴的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及配套措施,减少初始成本、降低成长风险等方法,使新兴中小企业由产生到慢慢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完善的企业。培养企业的同时也培养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培养成功的企业家。
5.发挥区域和产业发展先导地位。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落实区域和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辐射和带动中能发挥重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所谓先导产业,是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可能成为新一轮主导产业,但目前尚处于幼稚期的产业。培育和发展先导产业,是培育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积极作为的重要方面。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在先导产业的培育起步阶段,谁抓得早、力度大,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使之立得住、站得稳、做得大、做得强。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植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使其迅速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先导产业,进一步成长为区域优势增长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校的特点及其创新优势
我国高校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之可以成为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温床,而与其密切联系的孵化器也尤其重要。
首先,高校有丰富的项目资源,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高校每年获得国家级、省市级项目不胜枚数,大部分最新的项目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这些成果技术水平高,技术集成度高,供开发和孵化的可选择性大。
其次,高校有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我国高校专职教师超百万,其中从事专职科研机构的人员有三万多人,仅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就有17万多人,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千万计的本科生,此外还有无数毕业生和留学生与母校保持着天然的联系,这是其他科研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再次,高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高校通常都有非常完备的图书馆和信息网络,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数据库储备为科研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最丰富、最前沿的信息。
此外,高校有强大的硬件支持。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无数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多种技术测试和开发平台。其中有很多都是一般的企业梦寐以求而难以获得的。
三、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
依托高校的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在一般企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提供物理空间与基础设施。由于大学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科研项目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和完善的研究场所,其提供的主要场地应该是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办公场所。此外,教师创业可能主要问题还是资金问题,因此提供的办公场所价格也不能太高。
2.提供服务支持。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管理者大多为高校教师,他们精于技术开发而疏于企业管理,因此提供的服务应该重点侧重企业管理、政策咨询、财务等等这些方面。让师生员工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同时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渠道,包括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种渠道迅速、充足地给教师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依靠市场资源,与各中介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使在园的教师或企业家获得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还应经常性地提供管理培训和咨询辅导,让广大师生员工不仅获得技能培训,更能获得创业观念和精神上的提升,培养创业精神。
3.促进成果转化。高校的科学研究大部分走在科研最前沿,因此也是高新技术成果最集中的地方。对这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任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科技园要注重对企业入园的把关,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为大学服务的功能。
4.培育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大学科技园中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大学教师,他们都是“学者型企业家”,身负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和利益(课题组利益和企业利益)。企业家在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创业者拥有企业家精神,是大学孵化器的重要功能。企业家精神从何而来?经验事实表明,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企业家,除取决于其个性特质外,还取决于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因此,大学科技园还承担建立良好的“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环境与机制的功能。而培育的企业应依托于所在大学的科研工作,使产学研真正联系在一起。同时,大学科技园还能给依托大学的科研创新工作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促进大学科研工作的创新。
5.发挥区域和产业发展先导地位。大学通常在所在区域的某些学科、科研领域走在最前沿,其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也处于领先水平,必然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处于先导地位。
6.加强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大学教授的人力资源,发挥其在学科、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影响力,加大对内对外交流、沟通,大大有利于孵化器的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服务素质与水平,以日常操作的职业性、行业性、规范性,同时面向海外,探索、实践和完善国际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海外科技园等各种合作模式,可以使科技园走出国门,在项目和企业层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按照国际标准创建高水平的孵化组织。这些也是一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较难做到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科技园较之科技企业孵化器具有项目、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对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地。高校只有做好大学科技园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震.企业孵化器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1,(2):33-35.
[2] 李永顺.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建设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2):21-22.
[3] 李昕.试析大学孵化器的孵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23-26.
学科复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意义以及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丰富化学课堂,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达到丰富化学课堂的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加知识储备,扩大课堂容量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九年级化学教材有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动,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更丰富,但教材上展现的知识点更浅显,这就意味着需要教师不断扩充课堂容量。而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加化学知识的储备,达到扩大化学课堂容量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也会增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能营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是教师教学最常用的方式,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入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开启化学之门这一章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它是陌生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展示神奇的化学小魔术,可以展示化学的发展史,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激发他们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提升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出形象的画面或视频,使静态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例如,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中,物质由微粒构成,单靠传统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深刻认识,但是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显微镜下的世界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通过这种视觉直观感受,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概念,有效掌握知识点。
四、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实验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美国华盛顿的教育场所,有这样一句标语:“听了,我知道,看了,我理解,做了,我知道。”这句话就简明地阐述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必要的化学实验是需要让学生或教师做演示的,但一些有危险性、耗时长、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利用表现力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效果会更好,效率也更高。让学生即使没有动手操作,也能了解实验现象,加强他们的认知。例如,水的电解实验,光靠讲述无法加深学生的认知,而演示实验受条件限制较难实施,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氧气的制取中有很多细小的实验关键点,可以运用多媒体将需关注的现象截图展示,这样就不会有遗漏。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
“没有重复就没有记忆。”学生对课堂新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通过一定量的检测练习才知道。理科都需要一定的练习,课堂练习是教学设计环节的一部分,是检测学生知识理解和学习能力,反馈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通常课堂练习安排在课堂结束之前,这时候长时间的知识灌输,使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也比较疲惫,练习的质量也就一般。这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与问题相关的趣味性图片、视频,或是配点轻松的背景音乐,进行针对性练习,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巩固新知识。例如,在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学生接受概念不是特别深刻,容易辨别不清,在讲授完后,出示一组练习,将各个变化的图片进行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辨别能力。
六、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互动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担当讲授者,一味地传授知识,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在认识元素周期表的时候,采用多媒体设置幻灯片触发器随机点击元素周期表,让学生猜出对应位置的元素,在弹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元素的相关知识,加强了知识的关联性,也更好地让学生参与互动。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化学课堂,找到信息技术“催化”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利用,达到最佳效果,丰富化学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学科复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读教材;结论性语句;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每年都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一份有效的高考试卷其难度应该遵循3:5:2的规律,约有60%是基础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些基础知识都在教材中。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辅资料相比,教材是由全国最有经验的专家编写的,教材中的每一章节、每一实例、每一复习题都是经过他们精心挑选、精心设计而成,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对教材的把关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在多年使用的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可以说是精品。在高三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最好的参考书,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科学使用教材,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教会学生读教材
对高中生物总复习来说,教材是纲,教材是本,教材内容高度浓缩,简明扼要。学生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阅读教材。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生物知识,然而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通读教材有助于整体把握基础知识。在复习中,很多学生不会看书,不知道看什么,或者看不出哪些知识是重点,不能真正理解教材知识的涵义,以致做题时用到教材上的知识点仍然不会。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教材。
1.将教材读“厚”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命题和备考的依据。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备考复习中,学生首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高考复习范围,然后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包括教材的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等,认真做每一道题,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实例,逐个突破知识点。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缺陷,有些知识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或者在复习完一个章节后,合上书,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想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一看,从而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通过通读,重点突破知识点方面的缺陷,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或者做一些配套练习来加强理解,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进行深探细究,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将教材读“薄”
就是学习者归纳、总结基础知识,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经过第一轮读教材,学生对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掌握,接下来就是提炼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关键字和关键词,并对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出现知识漏洞,因为生物知识涉及的面很广,而高考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章、节标题,引导学生回顾、归纳、互相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看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重要章节知识点的归纳,教师把关,力争全面、准确。
例如:“细胞膜”可归纳为如下知识点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②细胞膜的结构;
③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④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条件、实例;
⑤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条件、实例、意义;
⑥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⑦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3.列知识清单,构建知识网络
要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全面梳理知识点,把内在规律条理化,细化知识点,列出知识清单,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细胞膜”的知识清单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I.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在膜的中间是________,构成了细胞膜的________。
II.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________,而是可以________。
III.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I.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II.细胞膜的功能特性:________________。
III.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二、强化记忆教材中的结论性语句
生物知识零散,有文科的性质,不易灵活出题,有些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熟练记忆,做到每提到一个知识,就能立刻说出这是哪章哪节的内容,并能指出这章这节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的问题背景是新的,但其落脚点一般在课本上,即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所以学生在复习中,要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比如课间、睡前等,及时回顾每天、每章、每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不留知识盲点。只有牢固记忆基础知识才能做到应用自如。
强化记忆不仅在于背,还在于平时总结,学生在读教材的过程中及时归纳出一些结论性语句,作为高考答题的落脚点,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
例如:“细胞膜”可归纳出以下结论性语句。
①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的。
②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大都用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等作为研究材料。
③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③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三、回归教材,提高解题能力
2008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课本材料为背景设计的题目居多,学生会发现试题比较熟悉,但是课本内并没有原答案,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深挖和钻研,转换角度和方向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论。试题透露出一定的引导性,提示学生和教师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