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特点分析
(1)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教材中建议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图形变换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
(2)重视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中,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为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二)教学对象分析
农村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及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我校课题“因材施教,当堂达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辅导—指导—讲评—归纳”有目的地辅助学生学习。
(三)教学环境分析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选择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边的大小和角的度数及演示平行四边形的旋转。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体验探究成功后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全等三角形。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温故知新
1.情境引入:多媒体出示一个谜语:猜猜看,我是谁?
教学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指明了学习任务,又理解了四边形和特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引出本节课活动的主题。
2.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举出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探索新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做了如下活动设计: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接着提出两个问题:
(1)你拼出了怎样的四边形?请展示一下你所拼出的图形。
(2)面对学生拼出的平行四边形,我又做出这样的提问,平行四边形对边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拿着你的图形指给同学们看,你能证明吗?学生积极回答,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板书。
教学设计意图:这样动手实践活动,学生强化了对定义的理解,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与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环节二:提出问题,组织探究
1.提出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吗?(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组织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加深学生的理解。
环节三:实际应用,提高能力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垂直于CD,E为垂足。如果∠B=55°,那么∠D与∠DAE分别等于多少度。
教学设计意图:这道题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简单应用,相对下面的题较为简单,通过此题一方面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另一方面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
2.为了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先将课本中的习题重组,设计了一道开放式习题,如下:平行四边形ABCD中,∠A比∠B大40度,AB=8,周长等于24,从这些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教学设计意图:这样一道开放式习题,既符合中考命题原则,也可让学生充分运用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BE平分∠ABC,AB=5cm,BC=9cm,求ED的长。
教学设计意图:练习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带有综合性,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环节四: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环节五:布置作业
六、学习效果反馈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通过是否能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考查学生对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理解掌握程度。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材分析
面面垂直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苏教版)第一章第§1.2.4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本段内容拟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二面角的概念与度量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立体几何的空间位置关系中,垂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另一个是平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主要方法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实际教学时拟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面面垂直”.
二、学情分析
垂直关系,学生之前已经研究过“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已能初步运用垂直证明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在知识上已有所储备.作为美术专业学生,他们在空间上的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数学领悟力不是很到位,因此教学设计时尝试以实例引入,强化基本概念的辨识与训练,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定理、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每节课授课的起点,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终点,研究起点和终点的落差及达成措施便成为教学思考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
与以往的立体几何教学要求相比,本模块在几何推理证明方面的教学要求大大降低了,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了定理的数量,删去了大量的几何证明题,淡化了几何证明的技巧.因此教学中注重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2)符号化与形式化的思想;(3)化归思想等.涉及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分析、综合、抽象等.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活动的过程,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认识数学实现意义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2.理解和掌握直二面角的概念;
3.会求二面角的大小;
4.理解和掌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及求法.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理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借助对图片(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黄道平面的交角)、实例(汽车上坡时坡度不同的影响)的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二面角的定义.提出问题“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不是简单抛出概念,而是通过提供资源给学生观察,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师生互动,建构数学
1.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发言,通过回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含义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的参与中获得的感性知识、情感体验以及应用意识,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特征。个体性特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的个体感悟上形成的,同一个数学活动,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获得不同的经验。实践性特征,是指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获得的认识。现实性特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的数学经验,是逐渐把生活现实抽象为数学现实的过程。
影响因素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受学生个人、教师以及环境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人因素,主要是指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生不同的感悟能力差异。教师因素,主要指教师的教学观念、能力及素养,教师对课程、学生的认识。环境因素,包括学生生活的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影响。
案例分析
充分挖掘教材,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 小学教材在编撰上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就要对教材进行充分把握。比如:五年级教材中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的相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把握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对教材的设计进行把握,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记住图形面积公式。求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虚线辅助画出三角形的另一半,组成平行四边形,再根据之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作半的计算规律。通过这种转换,学生可以在追忆自己已学的基本数学经验之余,激活其他学习经验,提升自身的推理能力和迁移水平。
关注生活情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材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数学现象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目的地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观察生活事物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比如:学校召开运动会,在60米赛跑中,第二名的成绩出现了7"98,成绩公布后引起了学生的议论:“分和秒之间的进位不是60吗?”“怎么会出现98呢?”发现情况后,教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了解答,告诉他们时间中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但是比它们小的还有毫秒、微妙、纳秒,而毫秒、微妙、纳秒的进位不是60,所以出现了那样的结果。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惑,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抓住、掌握数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受数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比如:“平行与垂直”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折长方形纸、让学生在纸上画长方形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平行和垂直的关系;还可以借助直尺、三角板教学生画平行线、垂直线,在让学生认识数学教具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牢牢记住了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画法,获得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进行互动,还要注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增强课堂的精彩。比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每人课前准备一个12厘米长的小棒,让他们自行谈论怎么利用这个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几分钟过去后,班级有5名同学没有成功将小棒摆成三角形,教师通过全班学生对没有成功的同学的边长安排分析,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在整个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时发现问题,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的数学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性学习,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促进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索时间,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考,构建充满生机的数学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 赵健,金莺莲,汤雪平.非正式学习:学习研究的新空间[J].上海教育,2013(12).
[2] 刘同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导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4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只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却忽视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对课堂教学进行扩充,致使数学教学只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校内外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很多教师以为,教材有限的教育内容使数学教学死气沉沉,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探究性,也熄灭了教师创造性智慧的火花。数学教学应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一些条件性和素材性的教学资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通过对数学教学资源概念的阐释,明确整合数学教学资源的目的及对教师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家庭、学生和网络等数学教学资源,以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偏旧,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枯燥无味和神秘难学之感。其实,初中数学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设计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能够使教学充满趣味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学资源的开发将给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教学资源的扩展,教师选择的余地加大,选择的机会增多。这样的优势是能够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但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数学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教学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的能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一、充分设计开发与利用数学教材资源 数学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数学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学校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科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学资源是教学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资源除了文本的教材、教师用书这种资源以外,更多的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是来源于教师、学生及他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与实践。我们应大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尤其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个人能力、个体差异、个体的特殊功能,更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因地制宜,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共同促进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对于设计开发利用数学教材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设计情境,开发教材的趣味性运用多媒体、幻灯等电教手段,启迪学生思维,激发联想,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便于学生观察、欣赏和体验感受,把形、情、境、理熔在一起,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变换》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做猜字游戏,给出汉字的一半,猜是什么汉字,或给出水中车牌号的倒影,猜出车牌号,绘出镜中钟表时间、服装号码,猜实际的时间和号码等,有效地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开发教材的趣味性,学生也学得很主动。2.重组、补充和拓宽教材,开发教材的探索性受传统教学观(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核心)的影响,许多教师过于重视课内资源,忽视了课外资源的拓展和利用;过于重视教的资源,忽视了学生学的资源。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还会导致教学脱离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学生很难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拓展和延伸,根据学习实际,布置课外实践作业等。通过课外实践,补充和拓宽所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体验生活,培养了能力。3.实践体验,开发教材内容的生活性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学习垂直和平行时,让学生自己找出身边的垂直和平行的东西,如黑板、桌椅的对边、十字架、书本、墙角、门窗等,学生可以找出很多。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掌握和理解了概念。二、校内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教学资源和教室外的教学资源两类。充分挖掘校内具有一定才艺的教师的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校园绿化地规划、布置教室和画廊等;举办学生图案设计小竞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可以给课堂教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三、家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学习“相交线”“平行线”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加以运用,可让学生们回家的时候观察家里的房子的结构,并设计一张平面图,按一定比例尺画好,看看哪些线是平行的,哪些是相交的。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是主角,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好家庭资源,充分挖掘家庭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四、开发网络信息中的课程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它成为教师了解社会的平台,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从而使数学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首先,教师应通过网络进行数学教学,有条件的教师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去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如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查找下载有代表性的题目,或历年中考题进行解答,或在计算机上做数学题等,这些都不失为很好的学习方式。其次,考题要建立数学信息资源库。教师要通过创建校园数学网站或个人网站,建立起数学信息资源库,链接外校及其他教育网站,特别是数学教育网站,师生共同了解数学信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要开发和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多媒体课堂与学生交流,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
参考文献:
[1]叶少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219-22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10-12.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图.(图略,可选不同类型的题目,参考习题精选5、6、7题形式)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图5-2-3,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5-2-4,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和异同.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相同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点
(原因)反射面不同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结果)反射光方向不同
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
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
(现象)人的感觉不同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实例
黑板反光
灯下看书反光
平静的水面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
一般非光滑物体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光的反射现象,对于光的反射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三线、两角的关系),并在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解释它的物理本质,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过程的理解,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潜望镜
【活动目的】
潜望镜的用途很广,在步兵的战壕里观察前方的战况以及在坦克的驾驶室及炮长的瞄准都用到了潜望镜.同学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可以加深理解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路设计原理.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设计光路图,准备用具,制作过程,交流与合作,装置改进.
【参考方案】
准备两块小镜子.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或方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如图5-2-16所示),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备注】
1、写出制作计划、制作过程及结果分析报告.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选用;整合;提升;改编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建立起新概念、习得规律之后,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逐步形成技能、技巧,不断提高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发展学生能力、建构学生认知结构、训练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体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落实……经历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逐步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数学教材,研究其各类练习题的配备,吃透习题设计的意图,把握习题的实施要求。选取典型适度的习题,精心组织,变有限为无限,让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的数学课堂练习中触类旁通、观微知著、自醒自悟,既能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又能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并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探究,浅谈数学课本习题有效使用的几点策略。
一、有的放矢,灵活选用课本习题
课本习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练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如何实现有效“突破”,占领“目标”,教师的“排兵布阵”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发展的规律,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到提高的原则,灵活选用课本练习习题,提高习题练习的质量。
例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时,在学生基本形成“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后,结合课本习题安排了如下练习
环节:
1.尝试:找出18和27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怎样才能既不遗漏又按顺序地找到18和27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找一找。
(1)10和15的公因数有 。
(2)14和49的最大公因数是 。
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6和32 30和45
4.选一选。
(1)8和20的公因数有( )。
①4 ②2,4 ③1,2,4
(2)一个数是13,另一个数比它大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①2 ②1 ③7
5.解决问题。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个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以上练习安排,是将书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灵活处理,这样的习题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有一些变式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拓展学生思路,有利于学生加强实践应用,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循序渐进,整合提升课本习题
刘加霞博士指出,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充满智慧的组织与控制,否则,不可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结构,充分利用教材的习题资源,对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和提升,对习题作出适度而有效的开发,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各部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提高教材的“附加值”。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在练习环节的设计中,为了使练习的效率和价值更高,把82页练习十五中的1~4题进行了整合提升,改编如下题。
1.练一练:下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单位:米)
(1)你能求出这个花坛的面积吗?
(2)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课件呈现数据)
(3)BC长是多少米?
(4)如果这个花坛的底和高都是整米数,且面积是24平方米,那么底和高分别是多少米?
(5)底和高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
(6)当底是24米,高是1米时,这个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
根据课本4个习题的安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上改编整合,题(1)让学生思考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数据,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如要求面积需要先测量哪些数据;题(2)则是让学生在计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应该选择怎样的数据,明确只有底和高对应时才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以上2小题是对课本前两题的整合,让学生经历设问、思考、选择、解决的过程,学习活动更为丰富。
题(3)是对课本第3题的应用,当学生计算出这个花坛的面积后,再求BC边的长度,放手让学生解决,在操作、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如:
师:把你们解决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24÷6=4(米),因为花坛的面积是24平方米,知道了BC边上的高是6,要求这条高对应的底,只要面积除以高就可以啦!
生:我是用方程解决的。把BC边的长度设为x米,列出方程6x=24,再求出x=4就可以啦。
生:我是直接8÷2=4(米)。
师:你的方法很特别,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花坛的面积不会变,刚才的底边上的高是3米,而BC边上的高是6米,是3米的两倍,那BC边的长度就应该是刚才底边的一半,所以直接用8÷2来计算。
生:老师,我发现底和高之间的倍数关系是相反的,一条底边是另一条底边的几倍,而另一条高是这条高的几倍。(一个学生兴奋地指着屏幕发表自己的意见。)
……
生: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一样,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就缩小几倍。
……
这样的设计,比起书本中单纯的已知面积和底,让学生逆向求高的习题,知识结构清晰,思维含量丰富。题(4)~(6)的练习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积极,其中不但体现了有序思考、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且通过想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练习环节的设计注重层次,循序渐进,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让学生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逐步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三、注重开放,有效改编课本习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因此,练习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增强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练习的开放性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分析、学会探索、学会思考,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第100页题5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教学中做出如下的改编:
(1)下图中的两条线段是什么关系?(互相垂直)
(2)如果水平线段的长度是垂直线段长度的2倍,根据这幅图你能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3)如果水平线段长4厘米,你能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吗?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六年级“平面图形的整理与复习”这一课的目的在于学生对所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做出整理。因此,设计这样的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地复习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的特征,以长方形为基本的元素主动构建各种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更关注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各个图形的面积=母线×高),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不但巩固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了知识网络,而且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和数学思想。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练习不但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习题教学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应注重根据教材编排的习题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习题,提高练习效率,不能局限于机械操作,而应以其灵活的设计形式和丰富的练习内容,使数学习题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数学活动的价值得到不断提升。让孩子在触摸数学中,激活自己的灵性,在思考问题中感受思维之美,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体验学习之乐,真正追求智慧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师,2011(04).
[2]吴登文.从分数知识的教学看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教学,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