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教科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教科书范文1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 性别问题 女性 性别公平化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和指针,教科书在传授知识要点的同时,也传递着与内容相应的价值观,它在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教学和纯史学是不同的,历史教育考虑更多的是选取哪些史料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所以只要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科书内容可以有选择上的弹性。
妇女历史地位的低下、妇女史料的缺乏并不等于现代的历史教科书不能给妇女史料以应有的地位。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之评价是建立在当今社会性别公平化标准之上的,而性别公平化的社会标准并不等同于两性对自我角色的满意感。另外,纠正现有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倾向问题并不是一味地提高女性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出场率”,而是要将历史女性的形象真实全面地展现出来,不仅让学习者看到女性在历史中的进步作用与正面意义,还要看到女性所遭受的痛苦、女性的不足与进步等,从而让学习者真正体会男女历史人物的地位与作用。以传统关点来看,历史女性的总体形象并不像男性那样丰富多彩、轰轰烈烈,但女性这半边天在我国这个有着悠久男尊女卑历史的国家里的奋斗历程与所获感悟是素质教育很好的素材,也就是说,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开始探寻性别问题,所带来的将远不止是历史教科书编撰方面的进步。
1、国外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研究。
20世纪40年代西方学界就开始对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给予关注,在此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古今中外的教科书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它们传递的是男性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以及男权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国内外专家学者发现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已然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性问题。以性别为视角,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进行性别分析,在西方社会已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研究范畴,它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性别问题和性别观念的变革上,而且体现为一种全新看待历史、社会、文化甚至知识传统的性别视角的出现。
2、大陆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研究。
后,对妇女问题投入了较大的关注,并从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这自然是好事情,但同时也使人们被表象迷惑,忽视了实际存在的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所以,大陆对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的关注确实比国外迟了许多,而且也不及其来得热衷与深邃。大陆对教科书中性别问题进行了审视。专家有崔建氏、张德、朱晓斌和曾天山等人,相关论著从多个角度对教科书的性别问题进行了审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譬如,曾天山在作了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五个国家教科书的大跨度研究后指出,历史教科书强调了男子的文治武功,而女性则难占一席之地;在分析了原因之后,曾先生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主要以分析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为基础展开的。2l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大陆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研究日渐兴盛起来。
余艳曾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探讨教科书中的性别政治意识形态问题。通过对六套教科书和一套教参的分析查阅后得出,只有符合传统男性标准的极少数女性被写进历史教科书,而她们往往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和不足;教科书中的女性难以获得与男性同样的社会生存环境,她们只是附庸和牺牲品,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甚至被异化或沦入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境地。王玉民在《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女性材料培养高中女生女性角色意识》一文中指出,要还教材中“妖魔化”女性以本来面目,重建历史真实,从而努力做到客观评价教材中的反面或从政治角度定义为负面的女性;教师还要丰富教材中杰出女性的材料,并开设以女性内容为主的扩展型课程。朱煜和龚奇柱均在撰文评价“川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时充分肯定了其增加女性活动内容一举,认为其体现了性别平等的新理念。
除以上这些专家学者外,还有很多学者在谈及历史教科书及历史教学问题时也或多或少提及女性问题,如北京大学的史春风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韩雪老师等。这些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中学历史教科书进行着多视角的解读与检视,对正值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是现在国内关于教科书中的性别研究大多选取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本作为研究对象,关于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之系统研究还处于基本空白状态;另外,对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之零散、片段式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定性研究。
历史教科书中对两性人物呈现的差异不仅表现为数量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选择和再现问题上。而通过后者,人们可以发现教科书是否因性别的不同而对社会贡献的多样化有不同的描述;在展示积极的社会贡献方面是否因性别而有所不同;在叙述典范人物例子时,有无平均分配给两性等等。教科书在这些问题上的体现往往可以给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性别分析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教科书人物的品质特征,就是指教科书中出现的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思想、认识和品性。众多研究表明,学习者往往会认同和模仿同性人物在书本中的表现,所以历史教科书中的男女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教科书对某一性别的人物品质展示呈现明显的倾向性,这不仅会影响同性学习者的性别认同,而且也会限制另一性别学习者的角色归属和社会地位的确定,从而形成性别刻板印象,甚至会导致极度的性别优越或自暴自弃。
参考文献:
[1]杜芳帮,王政.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韩隆福.中国女性历史文化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教材改革之路[C].人民教育出版社
[4]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高中教科书范文2
摘要:现行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各具特色:岳麓版教科书体例构建最具创新,人民版和人教版教科书增加课标以外的内容较多,人民版教科书历史表述的真实性方面较有功力,人教版历史表述最为简洁。但是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历史表述生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内容选择;历史表述;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2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研究”[批准号:GS(2010)G0988]的阶段研究成果。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初审通过了4个版本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现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总体看来,四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依据课标,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编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对课标的理解不同以及出版社的传统各有差异,所以教科书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试图就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在体例构建、内容选择和历史表述方面的特点做一些比较,并结合对教科书使用的调查和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科书体例的构建
根据课标的要求,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整体都采用“古今中外”合编的“模块—专题”体例。在这个大的体例框架内,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又各具特色。
人民版教科书是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严格遵循课标的结构体系,先中国后西方,注重历史的时序性。就必修部分来看,人民版教科书与课标规定的三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的内容和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专题名称上稍有改动。从其体例安排来看,编写者显然主张在模块内中外分开编写。
大象版教科书与课标模块及专题的安排也基本相同,只是在必修1中,将课标列出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两个专题整合成为“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一个单元。这一整合非常必要也很有益,有利于实现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整体性和时序性,避免了两个专题独立开以后时序的颠倒和内容的割裂。
人教版对课标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即模块内把古代和近现代的中西历史按时期有限混编在一起,强调有限混编,是因为教科书虽然把某一时期中西历史编到了一起,但是在逻辑结构和内容上却未将中西历史交融在一起。相对于人民版和大象版模块内将中西历史截然分开,有限混编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历史进行比较学习。
岳麓版教科书创新体例建构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教科书结构体系。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对课标内容标准所提出的的专题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和重组。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共时性和中外交往,对共同的历史专题进行中外比较,从而体现出历史内在的发展、互动关系和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科书从体例到内容的中外合编。
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根据课标的要求,四个版本教科书都要选择课标“内容标准”列出的内容,但是由于“内容标准”只是列出各模块的“学习要点”,而且有许多“学习要点”的表述比较模糊,这就为各版本教科书具体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教科书在组织“内容标准”时大多分为四个层次,即单元、课、子目和具体知识,单元层次主要列出“内容标准”中的专题,选择余地不大。课、子目和具体知识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大。比较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来看,人教版增加的课和子目很少。
从增加的内容来看,三个版本的教科书对内容的选择都各有特色:
人民版必修1增加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和边疆政策,完善了课标提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此外,还比较重视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必修2重点写出了世界各种文明从分散走向融合的过程。
岳麓版必修1也增加了监察与谏议制度。对古希腊文明的追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明多样性的理解,而对五四精神的多角度考察,则体现出了历史的时代精神。必修2关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及重心南移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但却被其他三个版本教科书所忽略,从而成为了岳麓版教科书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内容的补充,则比其他三个版本更全面地反映了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大象版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进一步巩固的内容。课标没有列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各界的批评,大象版的这一探索是对课标内容的有益补充。
三、教科书的历史表述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指出:“真实、凝练、生动这三个基本条件,在历史表述上是应该具备的。”白老先生提出的要求虽然是针对历史著作,但历史教科书更应该满足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1.教科书的历史表述首先要真实,这样才能贯彻“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才能体现教科书的科学性原则。为了更真实地表述历史,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主要从两方面做了努力和尝试:一是引入大量史料,特别是原始史料,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图片资料、照片资料等。在引用史料方面,人民版是最具特色的。人民版专门设计了“资料卡片”栏目,大量引入史料来佐证正文部分历史表述的真实性。据笔者统计,仅仅是必修部分,“资料卡片”就多达152处,其中绝大多数是原始史料。另外,课文中还引入考古资料图片和历史照片260多处,这显然有助于表现历史的真实性。二是尽量客观叙述历史,少做议论和评价,寓论断于叙事中。
2.凝练主要是尚简,“简”不是简单,而是简要、简洁。历史教科书要做到“简”,首先就必须重点突出,要选择课标“内容标准”中的重要“学习要点”,即要抓住重要制度、事件、人物和现象来写。其次,要史料充分,客观论述,让史实说话,做到论从史出。从这两方面来考察,人民版稍显繁复,人教版最为简洁,岳麓版和大象版间于其中。在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人民版的内容是最多的。就必修部分来算,三册书535页,共74.4万字,而人教版三册书只有381页,共54.5万字。人教版的历史表述最为简洁:首先,人教版没有增加课标内容标准以外的内容。另外,人教版从课到子目的设置比较考究,抓住课标“学习要点”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逻辑性、概括性较强。
3.生动,“是指熟悉表述对象,言之有物,有感人的生活气息。”历史教科书要在真实和凝练的基础上做到生动,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要通俗易懂,二是要有文采。从历史表述的生动性方面来考虑,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做得都不太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显示,“教科书内容容量和难度偏大,认为内容难度‘偏大’和‘过大’的学生、教师和教研员比例分别为23.8%、67.8%、58.8%”、“仅有51.7%的学生、52.5%的教师和59.2%的教研员对‘新教科书的学习情境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表示‘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显然,各个版本教科书在历史表述的生动有趣方面确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曹大伟,赵世瑜,李伏媛.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A].车华玲.改革与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与使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高中教科书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体裁体例章节体专题形式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成果 批准号:GS(2010)G0988.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6-01
就一般历史书籍而言,体裁、体例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体裁,是“史书在表述上的形式” [1],是“就各类史书之间之不同的表现形式说的” [2]。我国传统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记事本末体、学案体、表、图、评论等。到了近代,历史书籍大多采用章节体。体例,是“关于一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 [3]。涉及到断限、标目、编次、记事、记地、记人、载言、载文、征引、议论、注释等。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裁、体例问题,向来存在争议,而且对体裁和体例之间的界限不是太清楚。到目前为止,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裁和体例的叫法有,“新的通史体裁”“通史章节体裁”“章节体”“历史教科书体”“通史体裁”“专题形式”。这些叫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通史”从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一种体裁形式。《辞海》解释“通史”是:“贯通古今的书”。《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解释“通史”为:“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当代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认为,“通史作为传统,既是中国史学体例的一种表现也是史学精神的一种展现” [4],通史体例主要是指要做到“时贯古今”,通史精神是指要能够“通古今之变”。关于“通史体例”,刘家和先生还强调“古今历时性纵向之通”和“空间里的共时性的横向之通” [5]。综合上述的分析来看,一种史学著作可以称之为通史体例,但不能称之为通史体裁,因为通史相对于断代史,是就时间的断限这一体例而言的。编年体、纪传体、记事本体、典制体、章节体等都可以有通史。
其次,把历史教科书称之为“历史教科书体”似乎也不够恰当。这样的叫法虽然能突出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从而使之区别于其它历史著作,但却不能区别各种不同体裁形式的历史教科书。因为历史教科书是就其专门用于历史教育这一特定功能来说的,其体裁形式是多样的、不断发展的。
总的来看,“章节体”是历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比较认同的称法。白寿彝先生指出:“近代流行的划分章节的体裁,我们可以称之为章节体,大概开始于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这书写于一九零二――一九零四年。”[6]实际上自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以后,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基本上采用章节体的写法。
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又是什么体裁呢?就其总体结构来讲,实际上仍旧没有摆脱“章节体”的窠臼,只不过将“章”换成“单元”,将“节”变为“课”。 因为“章节体是归纳逻辑在史书编撰上的体现。它既综合贯通,又分门别类,适于表述历史发展过程中纵横交错的因果关系,比旧体裁的史书容量大,系统性强。”[7]章节体主要体现在“既综合贯通,又分门别类”上,“综合”强调整体性,“贯通”强调时序性,“分门别类”则是说历史事实的主次层次和不同领域。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每册《编者的话》中对“单元”和“课”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但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另外,有些“单元”之间也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总的看来,“单元”和“课”的设置要解决的还是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总的时序性问题,以及历史知识的主次层次问题。所以,尽管采用“单元”和“课”,但在实质的逻辑关系上仍是章节体体裁的逻辑关系。由此来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的体裁在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
关于历史教科书的体例,也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有的历史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引用汉语辞典的解释:“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来界定历史教科书的体例。这样的界定过于笼统。历史教育学专家于友西认为:“书籍的结构是指体例,或曰类例,即在一定的体裁形式下所采用的组织规则和方法。历史著作的结构是由许多类例组成的,例如正文前有序作、前言、凡例、目录等,正文之中有标题、注释、点评等,正文之后有跋、书目、索引、附录等。”[8]并进一步认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是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课文,即教科书的正文内容;另一部分是课文辅助的部分,包括目录、课前提要、补充文、图片及图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注释、作业练习、附录等。”[9]以上界定虽然比较具体,但没有涵盖教科书体例的其它一些主要内容。比如,几乎所有历史著作都要涉及到的断限(时间的起讫)、标目(各级标题的命名)、编次问题(对历史事实进行内容上的分类和顺序上的编排),历史事实的选择标准问题,文字表述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有的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解决的问题,但却也是历史教科书所必须考虑和认真处理的问题。综合以上分析来看,历史教科书的体例是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表述形式。具体来讲,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课文,也即教科书的正文内容;二是课文辅助部分,包括目录、课前提要、补充文、图片及图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注释、作业练习、附录等。就其课文部分来讲,涉及到全书总体的时间起讫和局部的时间起讫问题,各级标题的命名问题,对历史事实进行选择的问题,文字表述的问题。就课文辅助部分来说,涉及到各体例间相互配合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涉及到课文部分和课文辅助部分的互为表里,相互配合的问题。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历史教科书的体例是多样的,并且是不断发展逐步改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文献:
[1] [2] [3]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4] [5]刘家和.论通史[J]史学史研究.2002(11).
[6]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7]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9]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高中教科书范文4
关键词:新旧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选材;比较
内容选材是教科书编写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所以要从中选取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又具有典型性,还要体现历史教科书教育功能的历史材料实属不易,人民教育出版社藏嵘先生曾说:“几乎所有编写过教科书的人都认为,历史教科书编写中最大的难题就是选材。”①内容选材的不同体现着教科书编写的不同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教科书的质量。
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2003年4月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用以代替以往实行多年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每套共九本,目前,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编写的,简称为: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
在本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新版教材在内容选材上有一定的变化,因为历史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的。高中教科书在对繁多的能反映知识点的历史材料和历史人物进行选择时,即使是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描述,不同的编写者在不同编写思想的指导和个人主观想法的左右下,也会有描述角度、侧重点和详略程度的不同。这就体现在教科书的具体内容选材和呈现方式的差异上。因此,本文以人教版03版旧历史教科书和07版新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为例,试分析比较二者在内容选材上的差异。
2003版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描述,教科书采用了大量的文字从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交代了革命前英国国内的形势。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兴起的经济根源,教科书用文字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促发的海外贸易和掠夺及国内的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这样详细的文字讲述,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经济根源交代得很清楚。在描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时,教科书选取了一首关于工人劳动的16世纪的英国民歌在文字后面做补充,以进一步体现当时的圈地运动导致农民与土地分离,农村阶级关系改变,英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在描述当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宗教专制时,教科书紧接着用楷体文补充介绍了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描述,其中选材和呈现方式如下表:
其次是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03版教科书在介绍议会斗争时,补充了一段楷体文简要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形成;在介绍英国内战时,教科书运用了两幅历史图片,分别是英国内战形势图和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的图片。通过内战形势图,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时英国内战的形势;接着,教材还用文字详细的介绍了护国主政治时期的克伦威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等人的具体做法,并附上了一张克伦威尔驱散议会的图片,在光荣革命方面,教科书介绍了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詹姆士二世,迎接威廉玛丽的过程,并附上了一张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图。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的描述,其中选材和呈现方式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版教科书对于历史事件经过的描述比背景的介绍要重视。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的文字描述很详尽,并且选取了多幅历史图片加强对正文的介绍。形成一种重过程,轻原因、结果的高中历史教书的模式。
2007版历史教科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知识点的处理,与2003版区别甚大。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新的内容:“责任内阁的形成”。具体在内容选材和呈现方式上,2007版教科书分为三目:光荣革命、议会权力的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光荣革命这一目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在分析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时,只以两句话的文字概括,却只字未提圈地运动。在介绍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时,也仅仅以文字简单概括,未介绍统治者实行宗教专制的宗教背景。在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时也未详细介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具体行径。
2007版教科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的选材和呈现方式如下表:
第二子目议会权力的确立,这一子目是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在介绍《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时,教材进行了原始文献史料的补充,在学思之窗栏目选取了一段《权利法案》的原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权利法案》的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权力的变化。
2007版教科书与旧版相比还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在这个子目中,教科书详细介绍了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发展,选取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沃尔波尔的图片,并且用楷体文补充介绍了英国党派的形成和演变,最后,在历史纵横栏目,补充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内容选材上的侧重点不一样。
首先,2003版教科书侧重于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07版教材则侧重于让学生探究历史问题。例如在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03版教材还涉及介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圈地运动。而07版教材对圈地运动只字未提。在介绍革命过程时,03版教材详尽介绍了议会斗争期、内战期、共和国期、护国主政治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和光荣革命。而07版教材只简单介绍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对克伦威尔的护国主政治时期只字未提。07版教材更注重的是让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如关于《权利法案》,07版教材给出了一段原始史料,并且针对史料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而0 3版教材只是单纯总结性的介绍了一下法案的内容。
其次,2007版教材更侧重于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取材。例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与03版教材相比07版教材更侧重介绍英国的议会权力和责任制内阁,着力于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近现代化。
总的来说,2003版教科书和2007版教科书在内容选材上各有优劣,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相互借鉴。
高中教科书范文5
1.在数学学科本身的应用。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逻辑严密的特点,前面知识的学习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做准备。换句话说,前面的知识要应用到后面知识的学习中。
2.在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特别是物理及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3.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由于高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毕竟还是有限的,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的现实问题,与应用数学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相比,充其量是个“准数学问题”,至少是“半数学化”的问题,是一个经过人为加工的“数学半成品”。
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四者之间,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要求最高的。能够解决已经“数学化”了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是个技能化的过程。而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则是一个能力问题。
二、应用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对高中学生来讲,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应该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应用是以掌握数学知识为前提的。应用不仅仅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过程,即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树立起数学应用意识,认识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特点和应用价值,具备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操作性能力,而且还要切切实实让学生在应用数学中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很难想象,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谈何应用?
三、应用与计算机(器)
计算机(器)的普及,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先进的计算工具,更便于处理实际数据,使应用问题更加真实,切合实际;良好的演示平台,使数学应用有了广阔的空间,计算机能够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直观化,使人们的思维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
四、从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看“应用”
高中教科书范文6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在编写时本身就具有一种比较的眼光。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好地体现了经典性、时代性和流派的传承性,具有“世界文学”的眼光。编排作品体例则遵循了跨民族、跨文化的原则,同一板块内常常将主题、体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中西文章相互搭配。比如必修三“祖国土”专题“颂歌的变奏”板块中选择了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和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四首中外抒情诗,都是带着深深的悲剧感和忧患意识抒发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刻的爱。“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选择了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和杨绛的散文《老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底层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殉道者之歌”板块则用三首中外名诗《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展现了屈原、十二月党人和林肯在历史重大事件中的人格追求。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下“执子之手”中就选择了《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中一外、一离一聚、一悲一喜两个戏剧选段,对应了爱情这一人文话题。“旧日时光”则选了彭斯的《旧日的时光》、朗费罗的《箭与歌》和冯至的《别离》三首抒情诗歌,传达友情这个人文话题。“直面人生”专题“苦难的尊严”中则选编了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两篇充满人生智慧的论说文,探讨了如何面对逆境的话题,在读本的相应板块内又选择了丁大同的《庸人》和王蒙的《人生三境》对人生中的顺境、俗境进行探讨。
外国文学实质上是翻译文学,是经过译者第二次创作的作品,译作不可避免地打上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不同的译本所呈现的文学样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外国文学作品的这一特征也带来了一种必然的比较,即译本的比较。当然我们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式的去评判译文孰优孰劣,是否准确,而是应该从语文学习的目的出发,有效地利用对不同译文的比较,加深对原作的理解,进一步去体会原作的精妙之处,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如《鸟啼》的教学可以引进马澜的译文与苏教版于晓丹的译文进行比较阅读。有一句于晓丹译为“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马澜译为“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笨拙”与“呆板”相比多含一份可爱天真,“不间断”和“一声不停歇”相较多了一种连绵而柔弱的意味,更形象地写出了弱小生命中蕴含的生机,更突显以死为背景的更为顽强的生。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教材中所选的胡赵译文和比较常见的郑译文,在句式、语气和用词上有不少差异,前者更为忠实,而后者文学色彩更浓,可以让学生借此比较进一步来领会作者的观点。《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类原文较为浅近的作品也可以将原文、教材译本和通行译本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原作形式、内容等多方面的妙处,甚至可以采用必修五《箭与歌》的课后文本研习中所提供的方法,即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原文,来展示学生对这些作品的个人化解读。二、 教学设计中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每每到了高三复习,遇到与前两年所学内容相似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曾在何时何处学过,只有极少数人还能记起,大多数已是一脸茫然,老师们大多很是无奈。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学科课程依照内在的逻辑要求,被拆分成若干专题、板块,并最终借由单个课堂组成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学生需要从局部到整体归纳、建构知识体系。繁重芜杂的学习内容,对整体知识体系的一无所知,从一开始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盲目性和松散性,想要依靠单个的课堂串联起三年学习生活的记忆,实在强人所难。“比较”可以更高效地串联起松散的教学片断,由点及面地不断将新知与旧识相勾连,让学生融会贯通。而外国文学作品中常会出现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的文学相似性,而这些异同常常就是各个民族不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反映。用一种宏观的比较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文学现象,一方面寻找某些具有共性的文学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感受各民族、各文化的不同面貌,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应对能力。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1. 平行研究的方法
平行研究是指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平行的比较。
同母题、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挖掘作品内涵,展现不同的文学风貌。“殉道者之歌”三首诗的比较可以反映同一母题下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重点和基调,《离骚》的自信、忧虑与昂扬,《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的深情、哀痛与悲壮,《致西伯利亚囚徒》的高亢,豪迈与奔放。戏剧选修中的《悭吝人》的教学设计则可以将阿巴贡、初中教材中的夏洛克和名著阅读中的葛朗台进行比较,使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对同一母题的不同处理而显示出的不同艺术风格和各国社会历史风貌,而且通过这几个人物形象可看到一幅粗略的欧洲近代文学地图——其背后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三大文学主流及其重大代表作家及作品。
同审美趣味、艺术技巧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将陌生转化为熟悉,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比如把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王维的诗歌和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加以比较,就会让学生发现看似陌生的日本写景作品虽然和中国借景抒“人事”情怀、展现人心的传统写景作品不同,但那种不含人世间烟火味,将自我内在之情移入外在自然,个体融入了宇宙万物获得至高的精神愉悦的“静美”和“禅意”实质上与盛唐的山水诗,特别是王维的诗是一脉相承的。
而同文体的作品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展审美视野,更好地掌握文体特征。在教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在最后让学生将它和板块中的《长亭送别》从戏剧形式、意象及语言风格方面比较差异。《长》以唱词为主,全套曲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具有一种意境美;选择的景物意象,带着浓浓的愁绪,情由于景的渲染烘托而表现得更突出;语言深沉内敛,表达含蓄优雅,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不写实的极致抒情的优美的审美趣味。《罗》则更多的采用感情浓烈、富有诗意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色彩;意象不是为了构成意境,而只是优美巧妙的比喻;语句直白大胆,句式反复排比,多感叹句,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表现炽烈爱情,表现人物在悲剧面前的生命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爱情剧的异同,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亡”的公式,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比较《茶馆》与《俄狄浦斯王》的不同之处,实质上是对戏剧结构特点的理性概括,是“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和“闭合式”戏剧结构的比较。
2. 影响研究的方法
影响研究是指比较研究跨越语境或民族的界限,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情感方面的彼此渗透。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雷雨》和《俄狄浦斯王》,我们会发现的《雷雨》从取材上看,明显受到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即反映的是关于人的命运的悲剧,这样才能较为深入和准确地看到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揭示了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才能发现《俄狄浦斯王》中所使用的“发现”和“突转”手法在后世大量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比如《雷雨》《玩偶之家》,比如“欧·亨利式结尾”。通过影响研究,学生才能了解意识流的《墙上的斑点》、荒诞派的《等待戈多》实质上都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他们看似迷乱晦涩的形式下实际是对内心生活的真实表现,这种注重内心心理的描摹我们也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到。运用影响研究,我们了解了冯至深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诗人在作品中自觉而深刻地对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探求,他的作品中含有浓郁的中古罗曼风味,在教学中可以比较《别离》和中国传统别离诗表现主题与写作手法的不同,实质上就是对东西方思维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比较。东方以形象思维见长,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以意象的串联构建全诗,描情状物,营造一种意境之美,强调“言之有味”,主题侧重抒发个人情感,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也是建立在对自我经历的关照之上的;西方以抽象哲学思维见长,西方诗歌创作强调“言之有理”,思辨色彩浓厚,具有理性之美,主题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进行人生、存在、意义等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思索。这样的比较研究很好地将文学、文化、审美的视野加以拓展,丰富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3.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本质上就是生活,而在今天的文化高速发展融合的背景下,学科的界限也更为模糊,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应当有意识地注意跨学科研究。比如哲学思潮会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就像前文所说的《等待戈多》和《墙上的斑点》。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与其所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肖邦故园》的课后练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题目:“《肖邦故园》有许多地方对肖邦的音乐进行了文学化的再现和诠释。请仔细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乐转换为文字的,并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一些曲目(如《a小调玛祖卡舞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等)进行欣赏,写下你的感想,与肖邦促膝谈心。”这显然是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从专题人文内涵理解入手,用语言文字将音乐形象、作品主题和审美感受表达出来,用音乐关照文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