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1

一、直观法

维修人员通过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认真察看系统的各个部分,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印刷线路板。

例1: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突然出现停机。打开数控柜检查发现Y轴电机主电路保险管烧坏,经仔细观察,检查与Y轴有关的部件,最后发现Y轴电机动力线外皮被硬物划伤,损伤处碰到机床外壳上,造成短路烧断保险,更换Y轴电机动力线后,故障消除,机床恢复正常。

二、自诊断功能法

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已经成为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标,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或用发光二极管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这是维修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例2:AX15Z数控车床,配置FANUC10TE—F系统,故障显示:

FS10TE1399B

ROMTEST:END

RAMTEST:

CRT的显示表明ROM测试通过,RAM测试未能通过。RAM测试未能通过,不一定是RAM故障,可能是RAM中参数丢失或电池接触不良一起的参数丢失,经检查故障原因是由于更换电池后电池接触不良,所以一开机就出现上述故障现象。

三、功能程序测试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就是将数控系统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的方法,编制成一个功能测试程序,送入数控系统,然后让数控系统运行这个测试程序,借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

例3:采用FANUC6M系统的一台数控铣床,在对工件进行曲线加工时出现爬行现象,用自编的功能测试程序,机床能顺利运行完成各种预定动作,说明机床数控系统工作正常,于是对所用曲线加工程序进行检查,发现在编程时采用了G61指令,即每加工一段就要进行1次到未停止检查,从而使机床出现爬行现象,将G61指令改用G64(连续切削方式)指令代替之后,爬行现象就消除了

四、交换法

所谓交换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利用备用的印刷线路板、模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板或芯片一级。

例4:TH6350加工中心旋转工作台抬起后旋转不止,且无减速,无任何报警信号出现。对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旋转工件台的简易位控器故障造成的,为进一步证实故障部位,考虑到该加工中心的刀库的简易位控器与转台的基本一样。于是采用交换法进行检查,交换刀库与转台的位控器后,并按转台位控器的设定对刀库位控器进行了重新设定,交换后,刀库则出现旋转不止,而转台运行正常,证实了故障确实出在转台的位控器上。

五、原理分析法

根据CNC组成原理,从逻辑上分析各点的逻辑电平和特征参数,从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着手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部位的维修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求维修人员对整个系统或每个部件的工作原理都有清楚的、较深的了解,才可能对故障部位进行定位。

例5:PNE710数控车床出现Y轴进给失控,无论是点动或是程序进给,导轨一旦移动起来就不能停下来,直到按下紧急停止为止。

根据数控系统位置控制的基本原理,可以确定故障出在X轴的位置环上,并很可能是位置反馈信号丢失,这样,一旦数控装置给出进给量的指令位置,反馈的实际位置始终为零,位置误差始终不能消除,导致机床进给的失控,拆下位置测量装置脉冲编码器进行检查,发现编码器里灯丝已断,导致无反馈输入信号,更换Y轴编码器后,故障排除

六、参数检查法

数控系统发现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系统参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甚至使机床不能正常工作,出现故障,参数通常存放在磁泡存储器或由电池保持的CMOSRAM中,一旦外界干扰或电池电压不足,会使系统参数丢失或发生变化而引起混乱现象,通过核对,修正参数,就能排除故障。

例6:G18CP4数控磨床,数控系统是FANUC11M系统,故障现象使机床不能工作,CRT显示器无任何报警信息。

检查机床各部分,发现CNC装置及CNC与各接口的连接单元都是好的,最后分析是由于外部干扰引起磁泡存储器内存储数据混乱而造成的,因此,对磁泡存储器存储内容进行了全部清除,重新按手册送入数控系统各种参数后,数控机床即恢复正常。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检查方法外,还有测量比较法、敲击法、局部升温法,电压拉编法及开环检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维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常常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灵活运用,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以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线切割机床常见故障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排除方法

1.贮丝筒不换向,导致机器总停。行程开关SQ3或SQ2损坏。

换行程开关SQ3或SQ2。

2.贮线筒在换向时常停转。

1.电极线太松;

2.断丝保护电路故障。1.紧电极丝;

2.换断丝保护继电器。

3.丝筒不转(按下走丝开按

钮SB1无反应)。

1.外电源无电压;

2.电阻R1烧断;

3.桥式整流器VC损坏,造成保

险丝FU1熔断。1.检查外电源并排除;

2.更换电阻R1;

3.更换整流器VC,保险丝FU1。

4.丝筒不转(走丝电压有指

示且较正常工作时高)。1.碳刷磨损或转子污垢;

2.电机M电源进线断。1.更换碳刷、清洁电机转子;

2.检查进线并排除。

5.工作灯不亮。保险丝FU2断更换保险丝FU2。

6.工作液泵不转或转速慢。1.液泵工作接触器KM3不吸合;

2.工作液泵电容损坏或容量减

少;1.按下SB4,KM3线包二端若有

115V电压,则更换KM3,若

无115V电压,检查控制KM3

线包电路;

2.换同规格电容或并上一只足

够耐压的电容

7.高频电源正常,走丝正常,

无高频火花(模拟运行正常

切割时不走)。1.若高频继电器K1不工作,则

是行程开关SQ3常闭触点坏;

2.若高频继电器K1能吸合,则

是高频继电器触点坏或高频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发动机;故障排除;故障现象;分析原因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229

1 发动机结构与组成

直列4缸发动机、带顶部凸轮轴组件的发动机。做工顺序为1、3、4、2。(1)汽油发动机主要分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五大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起动系,冷却系,系,点火系;(2)燃料供给系: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3)起动系: 主要由蓄电池、起动控制与传动机构和起动机等组成 ;(4)冷却系: 冷却系统主要由冷却液、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水管、风扇等组成;(5)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机滤器、机油冷却器、机油管道;(6)点火系:电控单元(ECU)、传感器、点火线圈、高压缸线、火花塞等组成。

2 难以起动故障原因

打开点火开关,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运转,但发动机不能着火工作(难以起动)。故障可能为:(1)燃油系统的故障造成混合气过稀;(2)油路堵塞导致供油不畅;(3)某个气缸火花塞不跳火、火花太弱;(4)点火正时不对:正时皮带老化开裂、松动,传动带跳齿、张紧轮损坏;(5)发动机气缸压力太低,气缸压力应大于0.85Mpa,达不到0.85Mpa时说明气缸漏气,导致发动机难以起动;(6)电控系统故障发动机难以启动:空气流量计损坏或空气流量计之后的进气管漏气;怠速控制阀故障;个别喷油器漏油或严重雾化不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碳罐电磁阀卡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

3 难以起动的诊断与排除

(1)检查点火系统。1)检查每个气缸是否有跳火。拆下火花塞,将高压缸线插接上火花塞并搭在缸体上,启动发动机时,观察跳火情况是否跳火;2)检查继电器、保险丝是否正常;3)检查点火线圈:拔下点火线圈插接器,用万用表检查点火线圈次级线圈的电阻是否达能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需更换;4)检查控制传感器: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再检查空气流量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等。如果传感器故障有故障,就更换新传感器;5)初步观察检查ECU。有无插接器松动、ECU泡水、ECU烧焦等。

(2)检查油路。1)检查是否有油。拆下油管与油轨的连接处,打开点火开关(不起动),看是否出油。若不出油,应检查燃油系统及其电路。先检查保险丝、油泵、继电器。若都良好,应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和ECU。若有油,就检查然油压调节器是否符正常。进油管与油轨的连接处接上油压表,启动发动机,看油压应在200~300KPa之间,如果达不到200~300KPa之间,应检查燃油供给系统,检查燃油泵、燃油管、喷油器、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等;2)检查喷油器。先检测电阻。电阻为1~3欧,如果电阻为无穷大,喷油器损坏,应更换新的喷油器。电压的检测:打开点火开关,一个端子与负极线之间应有12V左右的电压,另一个端子与负极线之间有5V左右的参考电压;3)喷油器控制脉冲的检测:拆下喷油器插节器,并在插头上接上试灯,启动发动机,试灯应闪烁;4)检查喷油器喷嘴是否堵塞或雾化不好。

(3)检查气路。1)空气滤清器是否通气;2)怠速控制阀是否卡死;3)真空软管是否断裂;4)检测火花塞火花时。正时皮带是否有打滑,火花塞故障、点火模块故障、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是导致没有电火花产生或火花过弱,发动机启动故障的根本原因;5)检测启动系统。 对于发动机难以起动这类故障,首先检测发动机起动系的电路。检查起动电机以及连接这些部件的电缆是否损坏,检查点火开关、启动机继电器或电磁线圈是否损坏;6)检测防盗系统:车载防盗系统也会有故障,有些汽车在防盗系统中设置识别功能。在电控发动机的汽车上,更换防盗系统的模块,或拆卸蓄电池都会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4 发动机故障案例

捷达轿车天气寒冷时无法起动的原因分析

(1)故障现象:捷达轿车天气寒冷时无法起动。

(2)故障诊断:发动机启动三要素:有油、有电 有压缩比。首先检测油,检查发动机的燃油压力是否正常;检查喷油嘴,均能按顺序正常工作;再检测点火情况,点火正时和火花塞的跳火情况,如果都没有发现问题。用汽车解码器链接汽车读取故障码,无故障码显示。通过检查,发动机有油、有火,就是不能起动,虽然起动很多次发动机,但火花塞没有被“淹”的现象,冷车起动是由于喷油器供油过少,混合气过稀造成的。由解码器通过读取该车静态数据发现, ECU输出的冷却液温度为105℃,而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只有1℃,说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

(3)故障排除 将已损坏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更换后,故障排除。

(4)故障分析:这个故障案例实际并不复杂,但它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ECU对于电路故障是不进行记忆存储的,比如该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既没有断路,也没有短路,只是信号错误,ECU的自诊断功能就不会认为是故障。

5 结论

发动机难以起动是汽车一种常见的故障,由于其原因复杂、涉及面广,对我们的诊断故障造成困难。因此对汽车维修人员需要更高的要求。但我们许多人对发动机理论知识、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不够理解,在分析问题时不够全面以及条理弄不清楚,所以不能对症下药。目前所出现过的一些常见故障和一些简单的排除故障的方法。针对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来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对发动机更深一步的进行探索,通过在排除故障的同时逐步优化和提高发动机启动率,减少发动机启动困难现象,找出造成此类故障的原因并且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硬盘的容量和速度也在飞速增长,但由于硬盘工作原理的制约,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却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脆弱的硬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威胁着其存储数据的安全。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常用的维修方法,就可以排除一些常见故障而使硬盘继续正常工作,现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硬盘;故障;维修方法

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SCSI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由于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这里不作探讨。其中PATA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接口,目前SATA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所以传统的IDE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现就IDE硬盘、SATA硬盘和SATA+IDE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

IDE硬盘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1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2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partition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3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diskreaderroroccurred、Non-Systemdiskordiskerror,Replaceandpressanykeywhenready或Errorloadingoperating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Auto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AUTO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4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diskdrive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notfound”或“GeneralerrorinreadingdriveC”等类似错误信息。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电视 发射机 网纹

[中图分类号]TN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24-02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陪伴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一家人在闲暇时间,围坐观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最为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而电视的故障,特别是电视网纹故障严重干扰了观众的收视效果和观影心情。电视网纹是电视观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电视故障的多发性问题。电视信号产生网纹的原因多种多样,分析网纹产生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网纹的产生。快速辨别网纹产生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和准确的对故障进行排除。

一、网纹干扰是由互调引起的

对于电视机受到干扰产生的网纹故障,在排除故障之前,首先要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对于电视机网纹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是来自于系统之外的干扰,另一种是来自于系统内的自身问题。对于二者的排查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关闭电视系统内的信号源,同时输入标准信号,这时我们可以根据电视的反应判断和区别干扰的种类,是来自于系统内部还是外界。当关闭信号源后,电视的网纹现象仍然没有改善,那么,可以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产生的网纹故障。而当关闭信号源后,电视的网纹现象得到改善,那么可以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受到系统内故障而产生的网纹故障。

二、高频网纹是晶振自激形成的

在网纹的实际故障排除过程中,有着这样一种情况。当电视机刚刚打开时电视会产生网纹,但是随着电视观看时间的推移,网纹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在排查中,这种情况无论是在信号源是否关闭的情况下都难以改善。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晶振故障造成的,晶振在工作时由于自振产生了陌生的信号源频率,而当这种频率对于电视的信号产生影响,就形成了网纹故障。对于这种网纹故障的排除只要更换出现故障的晶振即能彻底和及时地解决。

三、网纹干扰是本振放大器自激造成的

放大管自激也能产生网纹,放大器的本振具有振荡相对规则的特点。同时放大器的本振大多数属于高频振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线路布置和链接不符合要求或者是由于安装不当,从而产生了信号干扰形成了网纹。对于这种故障的排除可以进行重新的安装,特别是对于布线是否合理要仔细认真地检查。解决方法一般采用通过改变电压,改变晶体的负载电容,从而改变输出频率称为“压振法”排除自激。用一只20Pf的电容,接到3DA18B的b、c两端,使其形成一个负反馈,振荡消失,整机播出的图像会立即正常。

四、网纹干扰是电路寄生振荡造成的

控制电路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是预期的非正常震荡,使正常的控制过程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之所以称之为“寄生”,是因为只要控制电路工作,非正常震荡就会出现;控制电路停止工作,非正常震荡也会停止,它总是寄生于控制电路之上。

对于网纹产生的原因的判断是排除网纹故障最为重要的途径。在判断网纹产生原因中寄生振荡是较为复杂的现象。所谓的寄生振荡是指这种干扰并不是产生于电视发射系统之内,而是产生于电视系统内部的其他环节。寄生振荡的判断主要有电源电路产生的寄生振荡、伴音产生的寄生振荡和图像通道产生的寄生振荡。这时可以运用筛查的方式进行排查,首先根据网纹的情况,观察网纹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是否是由于电源电路系统产生的寄生振荡。通过关闭和打开伴音系统,来观察网纹是否变化,来判断是否由于伴音系统产生的寄生振荡。

五、24V电源、±12V电源中的晶体管自激振荡引起的网纹

发射机中所用的24V、±12V直流稳压电源的纹波系数很小,一般要求在-80ab以下,送给激励器各小盒馈电时入各小盒后又要进行退耦滤波,严格防止影响图像和伴音的质量指标。但是这些电源中的晶体三级管往往工作在临界振荡状态之下,外电稍有变化将导致该晶体管振荡。振荡后,该振荡频率随着直流电被送到激励器各小盒。通过各级的放大将在图像画面上出现网纹。消除方法比较简单,用转接盒把电源盒接出来。松开螺钉把控制板放平,用一只0.022uf的电容两端分别云触各三级管的b、c两端。当接到某个三级管监视器上的网纹立即消失。

六、频道因有网纹

三频道图像载频fI为65.75MHZ,伴音载频fA为72.25 MHZ,接收fO为102.75MHZ,这些频点通过各晶体管、电子管,将产生众多的频谱分量。其中有一个分量是:

fV+fA-fO=65.75+72.25-102.75=35.25MHZ

该频谱正好落在中频30MHZ-40MHZ之间,与37MHZ差出一个1.75MHZ。该频谱调制在图像载频上,比起三音互调失真[(fA-fV)-fS]=[(72.25-65.75)-4.43]=2.07MHZ距fV还要近,因而危害还要大。它可以引起固有的互调失真网纹。

快速检测和判断网纹产生的原因,迅速排除故障,保障电视的观看和收视效果是电视维护和维修的重要任务。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排除各种原因产生的网纹与杂波的这一类软故障,更好地为人民优质播出。

【参考文献】

[1]吕明.电视发射机图像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6):19.

[2]陈凤华.电视发射机图象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04):28-30.

[3]何恒经.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图像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 西部广播电视,2000(10):49-51.

[4]何恒经.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图像网纹的产生与排除[J]. 电视技术,2001(02):62-63.

[5]陈伟,秦巍.浅析电视发射机网纹干扰[J].网络与信息,2011(06):37.

[6]孟庆君.发射台网纹干扰分析及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76.

[7]李海茂,杨玉年.50W差转机发射频道带外信号造成的网纹干扰分析[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2.

[8]杨玉年,李海茂.小功率电视发射机低频网纹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法[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1.

[9]卢优胜.CSD-1-Ⅰ-1型电视发射机故障的判断与排除[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3.

[10]王军.CS-1-1型1kW米波电视发射机故障检修一例[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9(05):6.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控 发动机 故障 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82-02

在现代汽车中,集中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电子控制大致可分为七部分,分别为发动机控制、传动控制、行驶/制动/转向系控制、安全保证及仪表警报、电源系统、舒适性和娱乐通讯七大部分。这七大控制系统,在不同的车型上,其组合形式和控制项目各有异同。如有的车型将发动机控制系统与自动变速控制系统共用一个ECU控制,有的车型则各用一个ECU控制;大多数车型点火控制均由发动机ECU控制。该文主要对这种电子控制汽车的发动机部分做出了各种系统维修案例方面的详细介绍,它们主要有: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点火系统。

1 空气供给系统

1.1 组成

空气供给系统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提供必需的空气。空气经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流阀体、进气总管、进气歧管进入个气缸。

在一般工况下,空气的流量有节流阀体中的节流阀控制,它由油门踏板操作。在怠速工作时装在节流阀体内的怠速电机通过微量调整节阀开度来调节空气流量,从而调节发动机怠速转速。怠速电机有控制单元(ECU)控制。

1.2 实例

凌志LS400轿车发动机油耗过大,排气管冒黑烟

(1)车型:丰田凌志LS400。

(2)故障症状:一辆丰田凌志LS400轿车发动机油耗过大,排气管冒黑烟,低速运转明显抖动。

(3)检测与排除:根据故障现象,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

①检查燃油系统压力是否过高。

采用在冷启动喷嘴上安装压力表的方法,测得发动机怠速、全油门、5min保压3种情况下燃油系统的压力,其结果均正常。

②检查各缸喷油嘴是否密封不良。

喷油器是电压驱动型的,电阻较大,约为12~16 Ω。直接用12 V电源测试喷油嘴工作状况,测得各喷油器的喷油量,结果都为45 mL左右,符合标准(标准值为40~50 mL);各缸喷油器油量之差小于5 mL,也符合标准;⑤断开喷油器电源后,检查喷油嘴有无滴漏燃油现象,结果表明没有。这些说明缸的喷油器是好的。

③检查附加空气阀在热车时阀门是否关闭。

冷车时开启,热车时应关闭,经检查,热车时阀门也处于开启位置。

换上一个新的附加空气阀,故障被排除。

(4)理论分析:附加空气阀中的闸状阀门是由双金属弹簧片控制的,发动机冷车启动时,阀门处于开启位置,旁通空气量最大;发动机启动后,双金属片上的电热丝通电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变形,阀门逐渐关小,使旁通空气量逐渐减小,直至为0。而此车在热车时阀门也处于开启位置。会使怠速过高,混合气过浓。

(5)实验验证:将换下来的附加空气阀,装在另一无故障车上,发动机同样出现机油耗过大,排气管冒黑烟,低速运转明显抖动。在环一新空气阀后,故障消失。

2 燃油供给系统

2.1 组成

燃油供给系统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汽油压力调节器、汽油分配管等组成。汽油由汽油泵从油箱中泵出,经过汽油滤清器除去杂质及水分后,送到汽油分配管,在经各供油歧管送到各缸喷油器。

2.2 实例

发动机动力不足,加速时车身后部伴有“嗡嗡”声

(1)车型:捷达王。

(2)故障症状:最高时速只能达到120km/h,加速时发闷,而且车身后部伴有“嗡嗡”声。

(3)诊断与排除:加油时车身后部的“嗡嗡”声是燃油箱中电动燃油泵发出的噪音,属于非正常现象。在检查燃油泵之前,首先检测燃油系统供油压力,发现加速时供油压力较低,这是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加速不良的主要原因。导致燃油系统供油压力不足的原因:根据以往经验判断,可能是燃油箱中燃油品质不好,带有异物,将电动泵滤网堵塞,致使燃油通过性不好,导致燃油系统供油压力不足。拆下电动燃油泵并进行检查。

发现滤网果然堵塞(共3个滤网),一层黑色粘状物罩在滤网外部。用清洗剂清除滤网上的脏物,重新正确安装汽油泵,更换汽油滤清器,清洗燃油喷嘴,试车,故障排除。

(4)理论分析:由于汽油泵堵了,造成燃油系统供油压力不足,使混合气变稀,所以发动机动力不足。

(5)实验验证:在完好的汽油泵虑网上,贴上3块塑料,使三个虑网堵死,同样出现发动机动。

3 电子控制系统

3.1 组成

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单元(ECU)、执行机构组成。为了建立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必需具备正确反映发动机状态的各种传感器,根据传感器输入信号计算发动机最佳控制结果的微机控制装置,以及直接操纵发动机的执行机构。本论文将重点讲述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子控制单元等故障现象对汽车的影响。

3.2 实例

热车不易起动

(1)车型:捷达王。

(2)故障症状:该车前段时间清洗过节流阀体,之后就 出现热车不易起动的故障现象,每次热车时都需要起动好 多次才能着火。

(3)检测:用VAG1551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故障查询,显示进气温度传感器断路/对正极短路。

(4)诊断与排除:根据经验,产生上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①燃油品质不好,热车时产生气阻。②发动机进气温度传感器损坏或插头松动。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或插头松动。

检查进气温度传感器,发现其插头脱落,可能是清洗节流阀体时,拔掉后忘记插接了。重新正确连接,试车,热车起动正常。

(5)理论分析:发动机电控单元根据其阻值的变化确定进气的温度,从而准确控制喷油量和修正点火时间。若传感器坏了就会导致上述故障,同时还会导致废气排放值升高。

(6)实验验证:将无故障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插头拔下,用VAG1551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故障查询,显示进气温度传感器断路/对正极短路。起动试车,同样出现上述故障。装好插头再试车,故障消失。

4 点火控制系统

4.1 组成

点火系统采用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LI)。该系统是采用没用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统,它把点火线圈的次级高压直接送到火花塞。

点火系统由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及高压导线等组成。ECU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转速、节气门位置、水温等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需要点火的气缸和点火定时,并将此结果送到电子点火器,由电子点火器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的接通和断开。

点火控制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控制、通电时间控制和爆震控制。

4.2 实例

(1)怠速不稳,加速不顺,故障灯亮起

①车型:凌志400轿车。

②故障症状:一辆凌志LS400轿车,怠速不稳,加速不顺,故障灯亮起。

③检测:用K80读取故障码为21、29号码,为左主、右副氧传感器不良。

(2)故障分析与排除:经检查确认更换后,故障灯熄灭,但怠速仍然不稳、抖动,加速不畅,检查跳火及喷油嘴,线路均无异常,但发现6缸和8缸火花塞工作状况况不好,有积碳,怀疑6缸和8缸喷油嘴堵塞,进行清洗,仍未解决问题,后来在检查点火秩序时发现6缸和8缸高压线插反了,调换后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吴森主,何耀华.捷达・捷达王轿车构造与维修[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曹利民.捷大轿车维修实例[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纪永秋,戴梦萍,戴林,等.现代汽车电气系统故障检修300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4] 李东江.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结构与维修[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李东江,张大成,胡飞.汽车电控系统的万用表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故障排除技术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故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文中针对网络故障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个网络管理系统有五大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其中,故障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如果网络服务意外中止,将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故障管理策略,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现在一些网管软件趋向于将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中。提高网络故障的智能水平有助于网络高效、可靠地运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针对网络故障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立事件知识库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技术研究

(1)故障管理概述

故障是指软、硬件的缺陷;错误则是软硬件的不正确输出;失效是指所有和某故障有关的错误造成的网络的非正常运行。网络故障按生命周期可分为永久故障、暂时故障和瞬间故障三类;按故障对网络造成的空间失效范围的大小,可将失效分为四类:任务失效、基本网络部件失效、结点失效和子网失效。故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排除网络故障。一般说来,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故障监测和捕获故障产生相关的事件和报警;定位分析故障、记录故障日志;如有可能排除故障等。

(2)故障管理的类型

故障类型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征的故障的分类。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来源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两大类,即硬故障(harderrors)和软故障(softerrors)。

硬故障是指网络的硬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与该设备的作用有密切关系,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设备的多样性而体现出来的。根据这网络设备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故障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①连接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现象主要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也可以称为通路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缆线断开、收发器断开或不能正常工作以及其它连接设备间的接口出问题等等。根据这类故障的来源不同,我们又可以将该类型的故障细分为线路故障、网络接口故障、收发器故障、路由器故障等等,该类故障是故障管理的最主要对象。

②共享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表现是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出现问题,不能提供或享受所需的服务。同样,该类型的故障也可以细分为服务器故障(打印机故障、文件服务器故障等)、工作站故障等等。

③其它设备故障。包括电源故障、监控器故障、测试仪故障、分析仪故障等等。

软故障是指网络系统软件运行出错。软故障的发现和处理是在管理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因为软件属于一种无形的东西,问题的表现不如硬件那么直观。从这个意义上看,软故障的识别和诊断更加困难。故障管理中所处理的软故障主要针对与网络通讯和服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它可以直接根据网络软件来划分,包括通讯协议软件故障、网络文件系统(FNS)故障、文件传输软件故障、域名服务系统(DNS)等等,其中通讯协议软件故障是系统研究的重点。这种错误通常是在协议软件运行时遇到某个异常条件(如缓冲队列满)或协议软件本身未提供可靠机制而导致传输失败,报文丢失。

故障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网络在复杂性和规模上提高,网络故障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技术、设备的应用使故障的类型、故障原因、故障源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故障管理系统必须增加新的内容。

(3)故障管理的功能

故障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排除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系统至少必须具备检测、隔离和纠正故障的能力。

故障检测(detection)是指对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根据结果和一定的识别规则判断系统是否故障。故障检测要求管理系统监视网络的工作,考查网络的状态及其变化,一旦发现系统出现故障马上进行报警。

故障隔离(isolation)是指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通俗地说就是指出谁发生了故障,如哪个子网、哪个设备或者设备的哪个部件,对于软故障则指明哪个系统出了问题。由于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故障类型、原因、故障源多种多样,而且不同故障的表现可能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了故障隔离的复杂性。隔离系统应当尽可能地缩小故障源的范围。

故障纠正(correction)是指纠正所发生的错误,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故障纠正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目前所采取的手段除了进行硬件维修、系统重启、一定程度的恢复外,还包括一些非技术性的活动,如人员的使用和技术培训以及设备生产厂商的支持等。

(4)影响故障管理的因素

与网络管理一样,故障管理也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过程、设备和工具、人员。成功的故障管理策略是这三者的完整结合,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过程主要指为实现故障管理功能而进行的操作,下一节介绍的内容就属于故障管理的过程。了解管理的一般过程是开发一个实用的故障管理系统的基础。

设备和工具指的是进行故障管理的软硬件工具,包括故障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实用的故障管理系统等。设备和工具在故障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管理员和工程师实施管理功能,排除故障,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转。下面介绍的就是几种专用的物理设备:

①时间域反射测量仪(TDR)。通过显示物理介质传输信号的波形表明设备或链路是否故障。

②网络监视器。监视网络上各结点的状态,得到网络的各种统计数字,以确定是否故障。

③网络分析仪。实时分析结点的收发报文,帮助管理者跟踪和隔离故障。管理人员在故障管理中的任务主要是维护管理系统和工具的运行,并在它们的帮助下完成故障排除和系统恢复工作。

2.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各种大型复杂的网络进行管理,许多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虽然全面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网络管理的特定领域实施智能化,尤其是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管理是可行的。

用于故障管理的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以其实时性、协作管理、层次性等特点,特别适合用在网络的故障管理领域。但同时专家系统也面临一些难题:

(1)动态的网络变化可能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库。

(2)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相关到其它许多事件,很难确定与某一症状相关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解释和综合消息复杂。

(3)可能需要大量的指令用以标识实际的网络状态,并且专家系统需要和它们接口。

(4)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一直以来是瓶颈所在,要想成功地获取网络故障知识,需要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

在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时,还必须把握系统复杂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将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要考虑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3.事件知识库的研究

在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表示有逻辑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规则表示法、特性表示法、框架表示法和过程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即规则表示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示法。其特点是模块性、一致性和自然。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包括概念、事实和规则只部分,缺一不可。

为了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可以建立事件知识库(EKB,EventKnowledgeBase,

用于存储所有己知事件的类型、产生事件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一些细节的静态描述。这个EKB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库,它的数据仅仅包含了属性值与元组,而属性值表示概念,元组表示事实。但研究EKB可以为今后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奠定基础。

在EKB中存储了己经确定事件。最初,被确定的事件仅限于一些标准事件和措施。随着网络的运行和系统的反馈,EKB的内容将不断增加。

理想状态是能够确定所有的事件。

下面是EKB涉及到的只种基本的数据库表:

(1)事件类型表:该表中主要存储了事件的静态定义。

EKB中保存了己确定的事件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如事件类别(如:性能、系统、网络、应用事件或其它)、严重程度(如:严重、主要、次要、警告等)、产生事件的设备标识、指明设备的类型、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如:影响网速、单个用户不能访问等)、故障排除参考策略、上次更新的时期/时间、关于这个事件的备注信息、事件的详细描述等。

(2)实时事件表: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的实时事件。

实时事件表中提供可能用的一些字段,用于记录网络运行中发生的事件,如:设备的ID(从IP地址或查询设备表可以获得)、实时事件的状态(如:新增、确认、清除等)、根据故障票ID获得的相应的故障票信息等。

(3)设备信息表:存储了网络中设备的实际参数。

设备信息表主要记录了每个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设备ID号、IP地址、设备名称、厂商、类型、重要性级别等。

EKB中存储的相关事件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专家。开发人员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与故障管理相关的系统中,根据不同系统的需要分配相应的知识,以提高系统性能。虽然EKB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但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和修正EKB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

4.结论

文中分析了网络故障的类型,提出将事件知识库用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实验表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提供了基于知识的决策手段,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更高的决策水平,为专家系统技术在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方面更加广泛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囡等.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M].现代情报.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