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1

关键词:便梁 纵梁 制造 技术

1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的构造特点

D24型施工便梁纵梁由翼缘板、翼缘板加强板、腹板、隔板、连接板焊接组成,为钢箱梁结构。根据强度设计要求,将连接四块外板的4条焊缝分段加工成局部焊透坡口和全焊透坡口。断面小、强度要求不高的钢箱梁结构可采用局部焊透坡口;而断面和跨度较大的钢箱梁结构则要采取全焊透坡口(如图1)。将内隔板装设在箱型梁两端和有连接件的部位,以增加构件强度。运用手工电弧焊与融化嘴焊两种焊接技术来焊接隔板。分段制造大跨度钢箱梁,工厂先通过拼接、对接的方式制造出半成品梁段,运抵现场对接或高强度螺栓承压型拼接,最终完成大跨度施工便梁的制造。

2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制作工艺流程

制造施工便梁的工序繁多,主要包括翼缘板的加工、隔板的加工、腹板的加工与隔板的组装、隔板焊接、施工便梁腹板焊接、无损探伤检验及工地现场拼接等。

3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零部件切割余量的加放原则

施工便梁设计图往往只标注设计尺寸,没有给出制作加工余量和焊接收缩余量。鉴于此,在下料时对于零部件的实际切割尺寸,应在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加放一定的切割加工余量及焊接收缩余量。余量的加放原则是在构件长度方向上只加放焊接收缩补偿值和机加工余量,不需加放装配余量,随着工序的逐步延伸,预留的余量也应该逐步缩减,进而在切割工序结束时达到零误差的操作标准。

3.1 在焊接过程中,施工便梁上的4条外焊缝会使便梁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发生收缩。鉴于此,在翼缘板与腹板下料过程中,需在长度方向上增加0.5mm/m的焊缝补偿值,通过设置内隔板加放余量定位控制宽度方向的收缩。

3.2 在两块翼缘板和两块腹板这四块外板中,若用套裁下料,则要接长外板条,进而出现对接平焊缝,所以每条焊缝的外板条长度方向需加放4mm的拼接收缩余量;然后分别在两块翼缘板的宽度方向上加放2mm的余量,两块腹板其中一块不加余量,另一块窄板宽度必须为负偏差,需在宽度方向上缩减2mm的负量。

3.3 施工时主要根据箱内隔板的标准来定位控制施工便梁的几何尺寸,因此需在箱内融化嘴焊的隔板整体部件的边缘分别加放4mm的机加工余量,在边缘机加工后,每边要预留1mm的收缩余量。焊接4条焊缝时,施工便梁纵梁断面的几何尺寸会减小,可在隔板长宽方向加放一定的收缩余量对纵梁断面尺寸进行定位控制。

3.4 零部件的下料尺寸是设计尺寸加上述余量,为了找准箱型梁内的隔板和箱型梁外接连接板之间的安装位置,切忌加放的余量集于加放一端,尤其要注意翼缘板上熔化嘴焊孔的位置,在原定焊孔之间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加设一定的补偿值,同时在适当的位置加放余量便于加工和切割,也就是通过预制钻孔位置样板来进行定位控制。

4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长板条的下料与校正

采用多头高精度门式数控切割机切割板条。板条下料前,要按设计的板条宽度尺寸定尺配料,以减少边料浪费,使材料损耗在可控范围以内;根据设计要求处理原材料钢板的轧制偏差,操作过程中如发生轧制偏差,一般会造成卷边毛边和边线不垂直的问题,划线时必须将毛边去掉;割缝间必须参照割嘴精度和板条厚度来确定加放多少补偿值(正常情况为2mm)。

切割规范:腹板的长边是焊缝熔合边,边缘表面的粗糙度应小于50×10-6m;翼缘板的两长边是自由边,因此表面粗糙度也要小于100×10-6m;割缝边缘垂直度误差控制在2mm以内;板条宽度尺寸允许误差±1mm,腹板宽度应为负公差。

先将构件切割边缘的毛刺打磨干净,如果自由边存在缺陷,可在预热后人工补焊,预热时先用割炬火焰将局部加热至150℃,手工补焊待其自然冷却后用磨光机磨平;补焊的方式不可用于处理坡口内的缺陷,要通过磨光机磨成光顺凹坑使其圆滑过渡。完成板条切割以后加以矫正再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操作,以确保板条平整,消除应力。D24型施工便梁纵梁的起拱尺寸如图2,故翼缘板和腹板的下料尺寸必须满足起拱要求。

5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制作过程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由中间段480×1260×11380及两端段480×1260×6550组成,工作时三段用翼缘板拼接板和腹板拼接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D24型施工便梁纵梁制作过程如下:①组装施工便梁纵梁段前,参照纵梁段的长宽尺寸制作组装胎架,胎架上表面水平度误差允许偏差±1mm。②将一块翼缘板吊上胎架,采用划线样板划出中心线、梁内隔板位置线及连接板的位置线,并标明腹板安装位置线。③安装内隔板。隔板中心线对准翼缘板的中心线,所有隔板边缘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定位焊接,焊前火焰局部预热至150℃。④吊装1块腹板,将腹板按翼缘板上的定位线安放到翼缘板上,并使其内隔板线与内隔板重合,在保证位置精度后点焊。按图纸要求焊接内隔板,焊接时利用胎、夹具防止变形。用同样的方法组装另一块腹板。⑤将划好腹板位置线的翼缘板吊装至划线位置点焊定位。⑥自动焊焊接外部4条焊缝。焊接好4条焊缝后,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查,如有缺陷,可通过碳弧刨将缺陷部位刨除再补焊。⑦加强板组焊,在上、下翼缘板上划出加强板的位置线后将加强板点焊定位在翼缘板上,进行焊接。⑧初步检查成型的便梁纵梁段的外观及其长宽尺寸,并检查其变形情况,如变形情况超出限定范围,及时采取纠偏措施。⑨纵梁段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钢梁放在平台上,采用划线样板划线,划出四个面的中心线、两端头铣切加工的控制线、连接板和附件安装的位置线,再送下一工序铣端头。半成品梁段焊接完成后,钻两端梁和中梁的连接孔。a将端梁和中梁立放于拼装平台上,测量对接间隙和翼缘板水平、高低连接的平滑度、其错边量要求

6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6.1 利用拼接D24型施工便梁进行既有线路或站场的桥涵施工,不仅便于运输和拆装,而且不会对路面通车产生太大的影响。便梁分为D6、D9、D12、D16甲、D20、D24等型号,其跨度分别为lp=6m、lp=12.06m、lp=6m、lp=16.08m、lp=20.1m、lp=24.12m以适用于各种跨度的桥涵施工。此次制造的D24型低高式便梁的拼接式纵梁,为6550mm+(10mm)+11380mm+(10mm)+6550mm,其总长为24500mm,支座中心跨度24120mm,采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6.2 拼接式D24型施工便梁纵梁在梁段拼接连接前,应平整拼接场地。

7 结语

钢构件的加工工序包括切割下料、装配、焊接、矫正和探伤等。成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力度。对于D24型施工便梁纵梁的制造来说,它的制造精度则取决于加工工厂的制作以及现场拼接两方面的配合,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合理设定加放余量,尽量减小误差、消除变形,保证成品便梁合格。

参考文献:

[1]《D24型施工便梁设计图》.

[2]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2

关键词:并置双单线梁;预压方案;观测记录;检测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当今铁路桥梁梁体施工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梁体数量、设计理念等,有梁场集中预制、支架现浇、墩梁式施工、移动模架即造桥机等多种施工方案。在有些特殊地段譬如桥路、桥隧过渡段,需满足线路线间距的变化,桥梁由标准双线过渡为左右单线,从而形成了一种新颖复杂的桥梁结构形式,称之为“并置双单线梁”结构。

(东)莞惠(州)城际铁路东莞水道特大桥GDK8+840~GDK9+736段,总长896m范围内线间距由5.404渐变成7.237,梁部设计为并置双单线简支箱梁,共计31孔62片,具体梁部设计按线间距不同分为如下三种工况(表1)。

表1 梁部设计按线间距不同的三种工况

通过莞惠城际铁路东莞水道特大桥95#墩~惠台31孔并置双单线箱梁的施工,我们创新的采用了新型移动模架一次浇筑的施工工法,结合桥梁结构形式、技术特点和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探索出了各个关键技术实现的有效方法,为新型移动模架一次施工城际铁路并置双单线箱梁这一新工法提供了一整套先进、科学的综合技术方案。

对于并置双单线箱梁,每孔梁由左右线两片梁组成,且两片梁间距很近,内侧翼缘板边最小间距10cm,最大间距60cm。若按照传统的移动模架一次现浇单片梁的工法,左右两片梁必须分先后顺序施工,那么在施工完单线一片梁之后,与之并置的另一片梁则由于空间小影响移动模架正常开模而无法施工。所以,必须通过技术攻关,对传统的移动模架设计、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及创新,发明新型移动模架,使之满足一次同时施工左右线两片梁,从而解决并置双单线梁施工工法这个难题。

2 新型移动模架的预压测试目的

(1)对新型移动模架加载预压是整个安装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工作之一,是投入混凝土梁浇筑之前,对机体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构件连接、模板结构及整机质量、安全效果一次全面检验。

(2)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得出荷载-挠度曲线,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以求得混凝土梁施工的准确参数。

(3)提前发现机体结构及构件加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调整和整修,防患于未然。

3 预压检测项目及观测点布置

3.1预压检测项目(图1)

图1 预压检测项目

3.2新型移动模架预压观测点布置

⑴主梁预压实验观测点。主梁观测点主要设置在两主梁端部、中部、支点处与三分之一节点处(图2)。

图2 移动模架主梁观测点示意图

⑵横梁及模板预压实验观测点。横梁观测点设置在支点处与外侧模板受力处,模板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底部中间模板连接位置与底模转角处。

4 预压方案及方法

4.1 预压前的准备工作

⑴检查所有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是否齐全和牢固。

⑵检查模架主梁内横梁下螺旋顶的顶紧和固定情况。

⑶安装对拉螺杆。

⑷拉紧牛腿下拉杆,限位块限位。

⑸安装翼缘走道板。

⑹模板撑杆间的花篮螺丝揽风安装。

⑺设置挠度测量观测点(同时复检预拱度设置)。

⑻在模架主梁内的横隔板事先设置排水孔(直径60mm)。

⑼设置(加载)水位线,检查砂袋挡水墙的重量(高度)不得超出设计荷载(在梁端处设置挡水墙)。

⑽必须防范水进入液电机体和主梁箱体内。

⑾整理清除杂物,以防落物伤人。

⑿准备足够的砂和袋,以及水源和隔水布、抽水和吊装机械等。

4.2布设挠度测量观测点

按预拱度设置点见表2,即于主梁纵向的横梁处布设测挠点。

表2 移动模架挠度值、预拱度值汇总表

⑴主梁净挠度--在机体自重和混凝土梁的载荷下,计算所得主梁的净变形量。

⑵理论反拱度―混凝土梁张拉后最大反拱度值(梁跨中)mm计,其余布分点按二次抛物线型计算反拱值。

⑶对各主件(主梁、导梁、横梁)节段连接处,涂以红漆,以观测预压后的变形量。

⑷对牛腿及与墩位固连的销梁处设置观测点。

⑸待新型移动模架系统于桥墩跨位上全部组装,观测点设置完成后,即做机体的加载试验。

⑹荷载布置:堆载时根据混凝土箱梁腹板、顶底板和翼板处荷载各不同,应尽量保证新型移动模架系统的受力与实际浇筑混凝土时一致。

⑺试验采用砂袋堆载配合水压的方法逐级加载,直至加至与混凝土等载(可超至5%),切不可盲目超载。

⑻持荷72h。

⑼始终(注意加水)保持(水位线)持荷的稳定。

⑽观测模架各构件、零部件的变形量和沉降量,并做好记录。

⑾观测主梁横梁和模板的挠度变形值,直至变形值稳定,终于加载试验完毕。

⑿做好一切观测记录,并在结构件图上定位标准值。

⒀卸载:达至持荷时限,并各部件、部位变形稳定后,即采取纵横向均匀同步卸载。

⒁确定预拱度: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挠度值与理论计算挠度值(由模架设计单位提供理论计算数据),对比、确定第一孔的预拱度调整值(浇筑第一孔后再测量实际值,以后浇筑可依据实际值调整)。

⒂汇编整理观测记录和相关资料,为会审、鉴定和验收做好准备,新型移动模架主梁、横梁及模板预压观测结果分别见表3、表4、表5。

表3新型移动模架主梁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表 4 新型移动模架横梁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表3.3-5新型移动模架模板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表5 新型移动模架模板预压观测记录汇总表

5 预压前预拱度(理论)值的布设

(1)主梁净挠度理论值见表2。

(2)混凝土梁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支点间按抛物线计算),由本桥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3)预拱度(理论值)是新型移动模架主梁净挠度(理论)值与混凝土梁张拉反拱值综合计算而得(表2)。

(4)混凝土简支梁第1跨理论预拱度值,依据上述计算值(表2),按其布点。

(5)预拱度的设定,是由操作设于主梁腹内、每榀横梁下的螺旋千斤顶来完成的,设定中,须复核无误后,予以锁定。

6 预拱度调整

(1)通过预压测得实际挠度值,然后与表2中的理论反拱值相计算,则得出预压后的(第一阶段)预拱度值。

(2)按照上述预拱度值,调整模板的预拱度,并据此浇筑第一跨混凝土梁。

(3)浇筑第一跨梁后,则复测模架主梁挠度和混凝土梁底纵预拱度,并据此而作相应调整。

(4)浇筑第二跨梁后,再照上述复测,进一步精确调整到位。

(5)预拱度调整均由调整横梁的螺旋千斤顶来完成,分为“三个阶段”、“四步程序”:①三阶段:安装预调(理论值)―预压后复调(实测值)―制梁(第1、2孔)后终调(施工预拱度值)。②四步程序:松开支于主横梁上的支撑螺杆;调节横梁下的螺旋顶(同时注意横坡的控制),达标后固定之;紧固主梁和横梁上的支撑螺杆(复检外模轮廓尺寸和纵横向平整度后实施或调整);浇筑混凝土梁过程中,须复检微调。

7 试运行及检验

试运行检验是在新型移动模架运行作业,即处于动态下所进行的机体结构、性能、功能和质量安全的检验,突出检验功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分三阶段进行。

7.1第一阶段:安装就位试运转初验

7.1.1过程

主体结构安装就位完毕,即就位于牛腿推进平车上,且导梁就位于前支撑横梁上,安装调试全部相关液压电气设备后,即于跨位上实施试运转。

7.1.2试运转项目

(1)主梁顶升及下落(含自锁)。

(2)主梁里外横移,同时带动横梁运行和模板开启闭合。

(3)横梁连接和模板接合。

(4)推进小车及前支撑横梁顶升和下落主梁、导梁。

7.1.3试运转检验

(1)整机全荷载状态:主梁及模板挠度(预拱度)变化;各结构件的变形(尤以主梁、牛腿);构件节点、焊缝状况;横梁、中横梁、前横梁吊重状况;液压系统自锁状况;模板接缝、支撑体系变化;悬臂端模板与混凝土结合效果;整机稳定性。

(2)安全防护:机体纵横移限位;竖向顶升(降)液压缸自锁;液压系统安全溢流阀;漏电保护、操作电源隔离;施工防护(操作平台、人行道、上下梯);防雷击及防台风预警装置。

7.2第二阶段:整机过孔运行检验

浇筑第一跨梁的混凝土、完成第一次预应力张拉等工序后,即于墩顶上实施操作整机过孔运行。

7.2.1整机过孔分两步运行

第一步:牛腿小车前移。①下挂梁于主梁后端、中横梁于主梁前端(混凝土梁前端)吊起主梁;②小车竖向液压缸将牛腿提紧;③牛腿卸掉上下拉杆,向外横移,再纵移到前方桥墩定位安装。

第二步:主梁承载机体前移。①主导梁落位牛腿小车上,后端横梁倒T梁吊住主梁后部;②下挂梁和中横梁抽出吊杆,主梁横开外移,带动外模脱开混凝土梁于墩身外;③纵移主梁(横梁后吊主梁移动),带动外模移至下一孔;④定位后,主梁向内横移,外模闭合;⑤后横梁于混凝土梁悬臂端吊住主梁,并通过竖向液压缸顶升横梁带动主梁上的模板贴紧混凝土梁(注:2台竖向油缸对悬臂端模板各施加20T竖向预紧力,使前后混凝土梁底腹板表面错台控制≤5mm)。

7.2.2过孔运行检验

整机全荷载状态、安全防护及整机运行(主梁、横梁纵横移及竖向升降;机体运行中的稳定性;前支撑梁、中横梁顶升;牛腿横移、升降及自行;液压电气系统运行状况;外模对位、开闭、调坡)。

7.3第三阶段:整机全项目运行复检

⑴于第二孔制梁中及其后,重复进行上述整机运转和运行复检,至此全部运行检验完成,可终评验收。

⑵检验内容:整机全荷载状态、安全防护及整机运行。

8浇筑混凝土全负荷检验

浇筑箱梁混凝土及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是对新型移动模架预压后再一次进行相对静态负荷的全面检验,此时机体处于全方面满荷载之中,突出检验机体结构和制梁质量,是实检,予以认真进行。为了慎重起见,不仅于第一孔混凝土梁部施工时进行检验,还要对第2孔进行复验和补检,主要是:第一,整机全荷载状态、安全防护,以核实、对比其变化程度,最终确认机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构件质量、模板制梁效果等。第二,当两跨混凝土梁浇筑段长度不一时,且须取得如下不同的和补充的检验结果:①下挂梁和后横梁全负荷下吊重能力和模板贴紧后混凝土梁的效果。②不同跨段即不同(纵向)范围段的负荷所反映的机体及模板的变化,得出不同变化量、挠度值,达到更接近施工实际状况下的预拱度(值)。

9 安全防护设施检验

(1)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和符合施工的要求。

(2)通过预压检验、运行过程三阶段和浇筑混凝土梁(负荷)施工过程的实施和检验,全面检评安全防护设施的质量、效果和可靠性。

(3)检验项目和内容:安全防护。

10 认证及验收

10.1认证

按照规定,准备认证资料,提供检验结果,为质检、安检评定提供依据。

10.2验收

⑴验收是在完成了上述的试验、检测、复验及质检、安检评定结论(合格)且认证后,方按“合同”规定进行验收。

⑵验收前还应提供构件、机件、主设备清单,易损易坏件清单,随机工具清单以及保修期内的服务措施等。

⑶验收是在业主、总监办的公证、监督下完成。

11 结语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预应力技术;深基坑支当技术:混凝土结构;地基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既反映了土木工程科技的水平和质量,又是土木工程施工操作的具体指导,特别在新材料和新思想的影响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土木工程施工队伍必须牢固掌握的关键和要素。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可以划分为传统技术和新型技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对传统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但是对土木工程施工新型技术尚存在着认识和应用上的不足,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应该在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的前提下,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传统技术的运用,提高对土木工程施工新型技术的推广,更好地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实践、丰富理论的作用。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应该基于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的科学了解基础上,做好对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工作,寻求土木工程施工新型技术运用的要点,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和发展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总结,并形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上的展望。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科技理论和土木工程施工实际的中间体,具有实践土木工建设科技理论的作用,也有指导土木工程施工实践的作用,作为土木工程施工方和管理方必须高度重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性研究。只有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中找出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科研发展。

1.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固定性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着很多固定性技术,如钢结构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这些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变化不明显,是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必须掌握的技术。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渐变性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技术体系,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本身就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系统,同时,其他行业和科技方面的进步也会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带来影响,最终形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表现出渐变性。

1.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整体性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分支和子系统,特别是由于土木工程不同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是实质上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只是外部上表现不同而已,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系统性并没有被改变。

2 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根据常见的划分方法土木工程施工基桩技术有两种类型,即摩擦型桩施工技术和端承型桩施工技术,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是由桩侧摩阻承受;端承摩擦桩在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则是由桩侧阻力承受主要部分,在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仅要主要单根桩的施工质量,而且要综合考虑群桩基础的整体效益,更要考虑避免桩柱的沉降性,还要考虑桩柱施工的成本,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应加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技术运用。

2.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可按照施工中浇制混凝土的地点分为预制法和现浇法。预制法具有成本低廉、性能出色等特点,但需确保预制模的尺寸准确,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浇法具有应用广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但是存在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等问题。

2.3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构件的吊装,在施工前要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道路修筑、基础准备、构件运输、检查装备等。吊装前应该核准构件标号、位置。并清除表面,摩擦面要保持干燥清洁。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关键在于处理连接问题,所以,要牢固连接钢结构。

3 新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3.1深基坑支挡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抗震与人防的需要和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再加上大型深埋设备基础的施工,深基坑支挡问题越来越多。在这些需求和障碍的促进下,出现了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墙一体化等深基坑支当技术,使施工速度得到提高,投资效果得到加强,资源得到节约,得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另外,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一旋挖已经投入使用,使成孔质量得到保证,减小认为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2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两种主要体系。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这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无疑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建筑行业人士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由于人对美的要求不断提升,对建筑外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需要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改善,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基本流程

(一)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管理的相应规定,制定相应管理章程,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出现技术管理问题时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整个施工过程在技术管理稳定进行。

(二)专业完善施工队伍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拥有专业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组织团队,拥有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相应的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专业的班组施工人员等,要求进场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顺序。

(三)科学的施工流程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时,要在施工前根据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操作工艺流程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依据相应的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严格验收,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工作总结管理。在施工前一定要明确技术管理的标准和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在施工现场进行科学指导,而相应的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施工作业流程及相应的工种技术要领。方可保证施工在安全、有序下的条件下。

(四)进行资料存档

对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施工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的施工技术资料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各项实验报告数据记录完整;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等资料记录完整;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的控制与安全事故的处理资料要进行存档。保证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数据记录的真实性。

二、工程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的重点工作

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在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都要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要在施工前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还要在竣工完成后做好相应的检查验收与资料归档记录,为日后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提供大量实践数据资料。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一)施工前的掌握

在施工前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整个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管理管理过程中要明确整个建筑施工方案的意图和要求,最要加以关注的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在正常建筑施工建设流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与建设单位进行及时沟通,设计的要求与意图,并对施工工人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前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二)施工进行时的要点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会选择多种施工方案,而且在建筑施工不同阶段,会编制各阶段相应的施工方案。所以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多项施工,交叉施工,这样相互交叉的施工方式需要由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进行全面管理,有效的将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下去,这样才不会影响工程工期的要求,既保证质量要求又有效的降低施工生产的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工程的质量是建筑施工的心脏,只有在质量合格基础上才能进行外观的设计或是达到其他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加强注重施工的质量,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人员在确定设计要求的同时注意质量的把关,对采用的新工艺与新技术的施工处理要采取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施工,绝对不能大意,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在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上也要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原材料及设备严禁用于工程中,并加以记录。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也要严格进行检查,在施工过冲中,若发现问题要采取及时有效处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竣工后的相应工作

建筑工程在竣工后,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忽视总结过程。而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竣工完成后,这次项目建设管理记录与总结,吸取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成功经验、将典型技术方面的数据资料记录下来。

建筑工程的项目设计变更及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的管理资料都要进行存档。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要对竣工的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参建各方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并签字盖章。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及时将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存档。

三、科学有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实,发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有价值,要充分了解各项工程方案的的图纸设计及详细的工程规划。在科学技术管理过程中对工程技术进行细化了解,并做出相应的变更,对施工生产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查。

进行施工建设的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及其与验收管理,工程的结构设计的检查与验收,施工结束后的验收与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程质量的评定等实行严格的科学的控制。

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相当复杂的,一支优秀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队伍需要要求更高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仅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规范,还要结合自身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特点,在工程实践时要对各项技术加以不断的改进,优化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定期检查,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记录与总结,开发新型建筑设计,加强施工人员的创新能力,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培养技术人员培训,并选择优秀的技术人员加以提拔,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更好投入到建筑行业中来。

结语:

相信在信息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推动建筑工程行业,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进行改善和提升。建筑工程事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加上丰富的建筑工程经验总结,未来的建筑管理人员及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一定会将建筑事业发展的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8).

[2]沙金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5(03).

[3]李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科技展望,2014(21).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5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建筑体系!形成个分工明确的建筑职能和系统的建筑理念。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也在弥补我国对于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上的诸多空白。但是即使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我们知道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质量问题,抛去监控力度、材料强度等等因素不谈,单单说建筑施工技术的原因,我们仍会发现许多问题。在建筑阶段发生的问题诸如建筑会出现移位、变形、漏水,以及精确度发生偏差等等,这些就是在我们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操作不当或技术欠佳,才会导致问题的发生。

一、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有着直接影响的,而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就是通过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性有着重大的意义。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从成本、质量、工期、安全等指标作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尤其是在一些高空作业中是事故的多发环节,而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最大化的避免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当今土建工程施工现场中,经常出现材料浪费,人员技术偏低、施工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不仅会对工程施工质量、成本以及安全造成影响,还会拖延工期,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合同的交工条款。而通过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对这些不利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合理有效的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督促施工合同的履行率等有着一定的意义。

二、施工技术分类

1、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经常被采用的是混凝土施工。这就导致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一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必然会导致整体的工程建筑施工出现质量的下滑和偏差,极易出现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在日常报纸、杂志上,我们不难看到诸多相关的报道。所以,我们已经认清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经过不算的总结,现在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技术链条。在准备期间,我们一般事先准备诸多材料。包括浇筑设备、混凝土运输工具等等。此外,还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工艺加以保证。

2、钢筋工程技术

如今,我们在报纸上经常能看到安全事故的报道。这说明,我们现阶段的建筑安全理念以及措施还不够完善、合理、而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最为基本的原因,则是由于钢筋工程技术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钢筋焊接质量的不过关,或者达不到相关的质量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合理安全的工作理念,以及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建筑态度。最为主要的则是要不断地加强和提高钢筋工程技术,才能有效地保证事故的减少。

3、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前面说到经常见诸报端的安全事故,不仅仅都是由于钢筋工程技术的不足引起的,这只是我国在土木建筑领域不足的一个方面!相当多的是由于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不足引起的。我们知道,在土木建设工程当中,为了防止漏水等质量问题,一般都会进行专门的防水工程施工作。但是还是由于技术不过关,以及在质量、监督方面出现的诸多漏洞,才直接导致问题的发生。由此,我们才痛定思痛,在防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采用新型的防水材料和科学的防水工程流程,从此行之有效的避免漏水等问题的发生。

三、土建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土建施工技术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建筑企业在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土建施工技术,导致我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种类特别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参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技术和施工状况有一定的差距,延缓了施工工期和达不到预期施工效果。

2、土建施工技术的安全问题

土建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统一管理,同时土建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负担,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快速完成施工任务,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监理力度不足,这不仅为施工的顺利进行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1、图纸会审

项目开工前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参加,对全套施工图纸共同进行检查与核对就是图纸会审。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图纸学习与自审,在得到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后,施工单位应马上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学习和研究,并且施工单位在学习、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要进行自审;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一起会审;图纸会审纪要,应由施工单位整理有关图纸会审的会议纪要,要会签图纸会审的记录,会后,对于审查中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组织会审的单位要根据记录写成会议纪要或正式文件,以备施工或修改设计时的需要。

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是上建工程设计图纸的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交底是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保证上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向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向各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组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技术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明自质量控制点,从而保证上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安排专人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只有质量合格的施工原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要在施工现场建立临时仓库,根据施工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保存,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损坏和丢失,从而减低施工材料成本。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设各的口常保养,确保施工设各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减少设各维修费用。

3、优化施工方案

为了施工分期分批地进行,防止过分集中,使高峰工作量得到有效地削减,使临时设施减少,防止劳力、材料、机械的大进大出,使施工有节奏、有计划地推进,施工进度安排就要建设程序为依据安排好施工的先后顺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应该使流水作业得到广泛推行,还应该让专业队或多工种的混合作业队参与施工。为了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就要使现有的机械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得到结合使中小型机械和大型机械得到结合。

4、施工结束后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上建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对上建工程的各项分工程的质量、特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对工程质量做出判断,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加固、补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上建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技术管理包括度量、比较、判断、处理等四方而,度量就是对利用各种于段进行质量检测:比较就是将检测结果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就是对工程质量合格与否做出判断:处理就是对不合格的工程进行补救。

五、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1、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守上小下人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建筑上部要设计刚度人的框架柱,建筑下部要设计刚度小的剪力墙。例如在某市政工程安置房工程楼改建中,该工程的地下室为混凝上结构,二层为架空结构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系列上建施工技术对该工程楼进行强化,提高了地下室混凝上的强度等级,加强了建筑筒体的厚度,提高了该工程楼的抗震能力。

2、泵送混凝上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上建施工具有施工规模人、设计复杂、施工投资人等特点,泵送混凝上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上泵、管道等设各,将混凝上送到需要浇筑的位置,完成一次性混凝上浇筑任务,泵送混凝上施工技术具有输送效率高、输送量人、施工方便等特点,在高层建筑上建施工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某商住一体综合建筑,地下2层,地上32层,混凝上向上最人输送高度为140m,如果采用塔吊施工很难满足一次性浇筑混凝上的要求,采用拉力泵送技术不仅需要投入人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协调控制,而采用泵送混凝上施工技术能有效的满足施工需求。使用泵送混凝上施工技术时要注意,混凝上的流动性、粘聚性、可泵性要强,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凝上离析现象。

六、施工技术的改进

1、新型高分子材料

正是由于在当今建筑过程中问题的不断频发,我们才必须要对建筑技术进行革命性的创新。不断加强自身的建筑质量、提高建筑的坚固性以及耐久性。这是而对现实,所作出的必然性选择,以便加强建筑质量。土建工程是与诸多领域都有联系的。这就为我们技术的提高提

供了良好的技术储各和可能。

正是因为如此,新型高分子材料因为自身的特性。从而能够显著的提高其建筑的承载力。所以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所认可,也逐渐在建筑工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不仅如此,其新型高分子材料能够更好地阻隔地下水。也能有效地保护地基的安全,进而更好限度的保护建筑的安全,以及提高建筑的年限。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使用材料的元老,已经在建筑领域中人量使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产生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更人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特性,也提高了建筑的坚固性和耐久性。

不仅如此,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也能行之有效的抗震性能。从而能够最人限度的保护建筑,并且能够延长建筑的自身使用年限。

目前为止,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已经被人量运用到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

3、土工复合物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在不断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保护措施。由此衍生出了土工复合物。而土工复合物最人的作用就是建筑,其自身特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强度。不仅如此,土工复合物会明显改善建筑自身的排水性以及承压力。就是因为这个特性,土工复合物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建筑的各个领域。

4、杭震技术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对此我国在房屋抗震级数的设定上也有具体的表述。相对于地处在地震带上,诸如四川等地,和身处平原的房屋抗震级数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如此,我们对于防御地震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总结和提高。可以说,土木建筑技术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抗震技术。如果土木建设是处于地震带上的时候,在抗震结构设计上一定会采用复杂的抗震结构设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抗震技术经验,这相当人程度的为我们抗震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吃速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用良好的土建施工技术,同时要加强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土建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要制定合理的措施,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子坚.试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4,19:289-290.

[2]薛斐.浅谈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若干措施[J].江西建材,2014,14:257.

[3]郑斯进.土建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14,16:265.

施工技术质量总结范文6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家对公路的投入不断加大,公路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为了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社会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从系统的角度来讲是构成公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以及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活动,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其目的是维持正常的工程技术活动,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将技术责任细化到人和具体的工艺流程,是公路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首先,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是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直接体现,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公路质量,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其次,应提高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增强公路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措施。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施工技术,技术参数等的管理,对工程质量起到有效的监控作用,是公路质量有力保障;最后,在公路建设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公路施工企业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国家对公路施工监管不力

我国在对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管理方式始终处于放任、粗线条的管理状态,导致一些不正当的施工手段在公路施工的工作中趁虚而入。管理监督的薄弱让施工单位有恃无恐,不仅降低了对公路施工的资金投入,也降低了施工质量。

2、公路施工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投入不到位,根本不能满足公路施工的基本要求。这就让公路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并且,对参数控制方面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这就让公路技术管理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的施工承包商的施工技术不够高,就让公路施工的质量受到更大的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提高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路质量是公路建设的核心,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突发的概况,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有些工程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公路建设质量不达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公路主管单位严格投标,严防幕后的暗箱操作,选取符合法律、科学技术规定的计划,将工程承包给实力雄厚的建造公司。在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监理单位派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监督的同时施工单位也应选派工作小组对工程进行严格把关,使管理,监查工作有序展开。提高质量控制的严格性,使监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将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合理结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检测的宣传教育,树立质量意识,使严把质量管深入人心,在施工过程中积极,负责并严格按要求操作。

2、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意识,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使的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无法严格落实,培养经验丰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与公路工程技术管理的蓬勃发展,加强与国际先进公路工程机构的联系,输送管理人员在先进的机构进修,从而应用于日益多元化的公路建设过程中。每年重点扶持、资助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调动大多数人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借此来逐步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3、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

图纸会审是为了避免图纸本身的错误导致施工的严重后果。要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各方意见统一后以文字记录下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施工依据。要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审查路基、路面等设计图有否矛盾,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质量、规格、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4、建立技术的交底工作制度,并管理好技术档案

技术的交底工作必须分级的进行,分级的管理,其目的就是使所有参与施工的职工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避免盲目的施工。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是在公路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技术的档案管理也包括了交给建设单位所保管的竣工的资料以及施工的单位所保存的相关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各个方面的技术档案,都应该按照档案的管理的要求来进行归档。包括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查和试验数据;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表;施工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对质量事故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证明文件。另一方面,为公路施工企业管理需要保存技术资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各种定额执行情况;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施工总结材料;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措施;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等。

5、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公路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能够固步自封,也不能够止步不前,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紧跟时展的需求,需要公路施丁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以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优化现场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对于施工的技术所组织的实施工作主要是提高高速公路实施工作中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化的水平,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的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技术的责任制度。最终实行技术的责任制目的,其实就是保证各个技术的岗位都有具体的技术负责人,来杜绝因施工中的责任不清或是无人负责的现象。

6、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工程完工后,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公路进行全面检测,并撰写竣工报告与技术总结。在此过程中,应严格审核合同中约定的工程设计与其他各项内容是否完成;查看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是否完整;检查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等是否有进场试验报告等。待验收合格后再交付使用,确保工程符合合同约定的各项工程质量标准。

结束语

总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集管理与技术于一身的工作,在实际施工当中,必须从技术管理上下功夫,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使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科学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管理工作当中,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