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1

 

工商管理学科是实践性和社会性要求都比较高的学科,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顶端,是培养顶尖专门人才的活动,因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实践,唯有此才可以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要求。然而,目前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仍然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

 

一、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实践创新型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显著。而如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也已引起了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大部分多科性大学虽然都做出了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如下:

 

1、实践教学观念滞后,重视不足

 

实践教学既是对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检验,也是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复合型人才的最终途径。但是,由于许多偏工科性的多科性大学往往只重视自己的优势学科,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等弱势学科的发展容易忽视,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更是持有可有可无的态度。同时,我国的教育教学观念自古以来都是更侧重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工商管理学科亦如此,而关于实践教学对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以至于教学实践环节不系统、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2、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

 

国内大多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模块。一般来说,课程设置的门数偏多、学时较长,但课程内容较为简单,交叉重复多,缺乏前沿性研究。从课程广度来看,专业领域理论课程占比较大,而对边缘学科、跨学科课程涉猎很少,实践性课程缺乏重视,学生发展自主性受到限制。此外,对应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情况的案例普遍较少,无法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生缺少了实践模拟的机会。

 

3、校内实践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设施,并且需要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性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比如工商管理学科涉及到的 ERP模拟实验室等。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环境,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但是,从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多科性大学,由于各高校在经费方面的限制,管理类的实践教学经费一般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导致实验设备添置不足,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从而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就难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性教学需要。

 

4、缺乏校外实践基地

 

目前看来,硕士的培养一般是三年制,而第一年就会将所有课程学习完毕,不同于理工类学科的实验操作型培养模式,工商管理学科随后两学年时间支配比较自由,因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研究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良性循环平台。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很少主动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合作。

 

二、国外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经验

 

国外知名高校云集,国外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学校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国家多科性大学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学习和借鉴。

 

1、教学实践多元化

 

美国高校在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实现了多元化。美国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始终围绕着理论结合实际的目标进行展开。在这一目标下,课内实践教学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如将“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方式引入课程教学。典型做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战略模拟、情景模拟软件、企业竞争模拟软件。课外实践教学则是主张采取研究生俱乐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的管理,深入体会如何组织一个部门、激励组织成员等管理技巧。此外,为解决模拟环境和实际环境的差距,美国商学院普遍开展社会实践,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查或者实习,在实际调查和实习过程中了解工作过程、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如哈佛商学院的“基于领域的学习项目”。

 

2、“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高校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企业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实践场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师生合作要求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因此毕业生就业能力强,深受企业的欢迎。

 

3、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德国高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约为1:1,并且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训练不能少于两个学期。因此他们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老师在企业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并且具备较敏锐的课题挖掘能力与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与职业应用能力。

 

三、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的创新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吸取国外先进教训经验的精华,结合国内多科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下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围绕实践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单元模块化

 

从培养目标来看,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要与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对接,高校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体系来培养学生,才能为企业输送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体现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上为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必修课,与理论课程设置同等学分,从思想观念上给予研究生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此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块的侧重点也应该随着企业的需求而改变。

 

(2)强化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

 

对于校内实践教学课堂,可取众多教材之所长,努力提炼课堂讲授内容,讲精华,讲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由学生组建各种俱乐部来加强学术交流。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结合产学研建立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多科性大学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制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建立校内外无缝衔接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1)多角度透视教学法

 

多角度透视教学法是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面,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通过对“问题”多角度的透视分析,使问题阐述得更加的透彻清晰,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知识面扩大,视野开阔,思维逐渐缜密,以培养学生养成“琢磨”、“推敲”的习惯。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工商管理实务要求经验性很强,而研究生的教学也常常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思维模式陷入传统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与创新性。因此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采用启翻转课堂、实战模拟、角色分组、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简练准确地发现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地解决重点问题,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培养学生对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从而能实现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教学课堂的主客体循环换位。例如学校可以广泛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一些企业的CEO等来校园做各种学术讲座或报告,组织工商管理学生参与研究生论坛学术论文竞赛等活动,扩大实践教学信息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的研究积极性,开拓其解决问题的视野。

 

3、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其重要部分,因此多科性大学要加大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投人。要加大对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有针对性的展开,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合作单位,寻找校企的的合作契机与共同利益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本学科实践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以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目标,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校和企业双赢的产物。

 

4、多元化考评方式

 

在期末考核中,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而作为实践教学的考核,必须要打破传统方法,寻求考核评价学生方式的多元化,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因此考核方法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笔试、直接回答以及操作等的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将考核的内容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模块来进行。尤其要注重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同时,实践能力的考核也必须贯穿于整学期实践教学的始终。这种考核发式的多元化将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学会操作,也将改变学生在传统方式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

 

结论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人才输出质量的关键。多科性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方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以为社会输出合格人才为导向,充分统筹校企资源,调动师生的实践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创新素养。

 

作者简介:张原(1973-),男,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学。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2

1993年周卫中赴日留学,他在完成语言学校的学习后进入日本明治大学管理学院学习,1998年成为该院第一位从本科三年级跳级进入研究生院的学生,1999年被选拔为日本政府奖学生。研究生期间,师从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小笠原英司教授和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山田雄一教授。1999~2003年任明治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助教、三井化学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特别研究员。2003年3月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工作。

回国之后,他于2003年被聘为中央财经大学讲师,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获得中央财经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奖。先后担任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主任、中日创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2007年起担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学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等职务至今。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伦理、纺织服装流通和创业教育,曾在《企业管理》、《中国青年科技》、《中国市场》等学术理论期刊上公开发表 “商业模式误区及其解决之道”、“大荣:一个商业神话的破灭”等学术论文25篇,在日本学术刊物上8篇,编著教材《创业学》、《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4年至今,他任《中国服饰报》日本版专栏作者,发表有关日本纺织服装流通论文数十篇,并参与了服装尾货市场相关论坛和技术标准的评审工作。

近几年,周卫中主持或参与了众多教学与科研项目,主要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基地》、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项目《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央财经大学教改项目《创业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央财经大学教学改革基金特别重点支持项目《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自主品牌创新发展白皮书》与《中关村自主品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央财经大学121青年博士创新基金课题《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基于管理哲学的视角》、商务部《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模式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国企业管理改革的框架性研究――基于巴纳德理论的分析》等。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在《管理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以管理理论为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影响了《管理学》教学效果。根据《管理学》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性质,鼓励学生全面参与,以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实践教学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的一种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深化。《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综合运用管理学课程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重要步骤,因而是达到管理学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是经济与管理两大类学科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已成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它起着引导学生认识工商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和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作用。由于管理学科的实践性、艺术性与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抽象性、刻板性之间的冲突,使得学生管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困难,也是《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最大难点。鼓励学生全面参与,自我控制,以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我国高校传统《管理学》教学存在重视传授书本知识、轻视兴趣培养,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少,讲授课时多、实践技能训练相对不足的现象。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实践教学大多深度不够,浮于表面。

2.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传统《管理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演练、学生练习,没有师生互动,这大大限制了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在讲授内容上更是与实际脱节,很多都是纸上谈兵,设计性、综合性训练太少。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课外实践活动难以大面积开展。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经营模拟、角色扮演、市场调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余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但是在数量上还只占较小的比重,单一化、灌输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很少,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管理学》课时少、班级人数多,难以进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实践环节学生比较难控制,而且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管理学》课时少、班级人数多的现象,现有的实践主要含在理论教学中,实践课时远远不够,加上由于实践教学过程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分散性的特点,学校扩招后往往会降低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放松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4.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西方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任职。我国的教师来源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弱、实践能力普遍欠缺,有些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使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5.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不规范,评价不科学。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课本知识考核严格,而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不到位,不能全方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及时反馈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二、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1.调整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课时。在更新和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明确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目标,设计一套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实践教学课时。

2.创造并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除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外,可以采用一些自主式、探究性、互动性和仿真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专题辩论、团队练习、角色扮演、调查与访问、管理游戏、情景模拟、游戏竞赛等,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受到软件应用、模拟和仿真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针对管理学的核心知识点,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如涉及最新管理理论和管理创新内容,可组织专题研讨,进行探究性学习;涉及组织、激励和沟通等内容,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剧和角色扮演;涉及决策、计划等内容,一般通过管理决策模拟仿真方法等;涉及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采用ERP“实战式”训练。在讲到“领导”这一章时,组织学生观看《首席执行官》《集结号》《珍珠港》《巴顿将军》《亮剑》等影片和电视剧片段,既让学生对管理感兴趣,也让他们分享蕴含其中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如团队发展、上下级关系、执行力等问题,在情景中去模拟电影中将军的独特领导风格和指挥艺术,体悟管理的真谛。

3.创新《管理学》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社会支撑体系。首先,支持实践教学改革,改善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建立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添置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软件,保证购置的仪器设备真正用于教学,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次,突破课堂界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优化实践教学社会环境,促进与企业界的合作。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是学生对所学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检验,是管理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现场实习难的问题,也保证了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再次,开辟《管理学》的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书大赛、管理知识竞赛,演讲赛、案例分析大赛、辩论赛、学术论文比赛,吸引学生的参与。也可以组建大学生模拟公司,由学生独立组织公司日常运行、成员换届等工作,模拟开展推销、调研、企划等系列活动。最后,通过邀请企业家进行学术讲座和任教,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等方式,丰富实践教学。

4.根据教师擅长的章节建立组合授课团队,引入团队教学法。团队教学法是指多位教师根据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特点,共同承担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团队授课法可以解决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同教师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解读专业知识,更大改善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5.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标准。由于管理学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关于学生对实践部分的掌握程度很难通过卷面分数体现出来。所以,对《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评定,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建立基于能力评价的考核体系,采用阶段考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从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独立完成实训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

《管理学》“自主式”“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型”教育模式,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深度参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观念,对于培养我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管理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问题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苗雨君,邵仲岩,陈红梅.管理学课程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4):126-127.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分制 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

[作者简介]曹雪梅(197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光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吉林 长春 1300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141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45-0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进一步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腾飞。引进人才,实现自我改造是中国传统企业弥补缺陷的唯一出路,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共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升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持续看好。但是,很多独立学院脱离母体转设为民办高校后,其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母体院校的模式来设置,致使学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彰显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一、学分制对构建课程体系的要求

1.学分制的含义。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以导师制、班主任制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学生必须修读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的一种教育模式。学分制是一种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学生选课也选择了教师,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性知识组合系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课程体系优化是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学源特点,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素质、知识和能力并重,依据岗位群设置课程,根据工作过程取舍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及课程间的比例,使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按照学时计算达到43.52.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按学分计算达到31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按学分计算达到81 ,使课程体系达到动态平衡。

3.学分制对构建课程体系的要求。学分制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前提的,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开设的课程,必须满足社会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重需要。学分制将激励竞争机制引入教与学,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足之处

1.专业方向模糊,没有特色。工商管理是一级学科,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和旅游管理等二级学科,不同学校可设置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不同专业。可见工商管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些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专业方向,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得不精深,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特色,难以满足社会个性化的需求,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由于公办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其着重为社会培养研究型人才,二本院校着重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而民办高校多数属于三本院校,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必然制约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极强,其主干学科为管理学、经济学。除教育部规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主干课程外,虽设置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选修课程,但这些选修课程多与相近专业的课程在名称、学时、学分及授课教师等方面趋同,缺少按课程模块细化专业方向的课程,致使特色不鲜明。同时,由于受学年制、生源数量及聘任教师难易程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点来选择课程,而是指定学生学习某几门选修课程,失去了选修课存在的意义。因此,现有课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3.实践教学环节较少且保证不了质量。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仅包括企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缺少专业技能训练及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训练。同时,由于社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在校学生去其单位实习,致使企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足,而社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实践经验,到岗后就能胜任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三、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出发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管理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总体思路如下:

1.把握专业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将人才培养定位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结合民办院校学源特点,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2.明确专业培养规格。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方面,具备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知识平台;在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法律应用技能、创新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机技能和外语运用技能等。

3.构建基于学分制的“平台+模块”模式的课程体系。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按照“科学定位、面向应用、突出特色、保证规格”的总体思路,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构建符合市场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平台+模块”模式的课程体系,实现分类分级培养。(1)公共课程平台。为了提高全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搭建的平台。平台由 “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大学数学和大学计算机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组成。针对学校所有专业开设,要求全校学生必须研读。同时,根据民办院校学源特点,对于数学、外语等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体现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2)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构建专业知识支柱结构,使本专业人才初具雏形,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搭建的平台。平台由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组成,要求同一专业学生必须研读,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专、尖”特色。(3)专业课程平台。为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将其打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设置了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等。同时,对于社会确有需要的某些特殊人才,可在专业内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业运营管理等方向模块,每个方向模块课程群学分数相等,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方向模块,实现分流培养,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4)任选课程模块。为了拓宽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激发学生潜能,根据集体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学分制,可开设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如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与艺术、消费者行为学等。要求学生选修相应的学分,体现人才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实践教学模块。为了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应构建认知与验证性、综合与仿真性、设计与创新性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块,既独立于理论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它主要包括认识实习、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ERP实训、创业管理模拟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开展的创业大赛、学生学术研究和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均以学分形式认定,重视实习环节安排,做到四年不间断。通过采用聘请企业高管来校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在实验室仿真模拟企业运营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做结合,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工作技能,体现实践育人理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课程体系框架总体设计。其一,学制、学时与学分安排。(1)学制:本科标准学制为四年。(2)学分:理论课每18学时为1学分;实验(训)课每36学时为1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周为1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总学分应控制在180学分以内,其中课内总学分(含选修课学分,不含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一般应控制在150学分以内。学生达到本专业所要求的最低学分方可毕业。(3)理论课程周学时前三个学年一般应控制在22学时左右,最多不得超过25学时。

其二,各类课程所占比例。(1)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按学时计,一般为4.03.52.5。(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按学分计,一般为7.03.0。(3)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比例按学分计,一般为7.52.5。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课、跨类任选课。“专业方向课”与“跨类任选课+创新学分”的学分比例一般为1.51.0。

其三,相关课程安排建议。(1)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及其他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长发挥,可设立创新学分。创新学分包括科技创新、学术论文、著作、作品、职业化教育证书、各级各类竞赛、表演等。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5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2)根据需要与可能,可在专业课程中指定5~10门跨类任选课,供非本专业类学生任选。(3)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般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4)为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以“课程+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选修,2学分。(5)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安全课。选修,0.5学分。(6)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其具备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开设信息检索课。选修,2学分。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改革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在继承原有课程体系合理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分制对构建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形成以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为地基,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为支柱和栋梁,专业课程平台为栋梁上面的“金字塔”,实践教学环节为墙壁的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凸显专业特色,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适合社会各单位对应用型管理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本科;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65-02

随着多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一大批高校也升格为本科院校,而教育主管部门只是简单地将高校分类为“985”、“211”和普通本科院校。后起的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上长期以来也是沿袭传统本科院校,没有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更没有体现出不同高校的差异化竞争,使得人才层次、知识和能力结构趋同化,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所谓“人才过剩”现象。为了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十多年前有专家又将后期的本科院校基本归属到“教学型大学”之列。近年来又有专家将前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后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但是,具体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培养模式是什么,特别是具体到专业的会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什么,还是一个争论不休、缺乏指导性目标的概念。笔者结合自己曾在国外学习和二十多年来对于会计教学历史的熟悉以及自身积累的经验,力图在这个方面有所探讨并加以具体化。

1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内涵

首先,应用型人才一定区别于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研究性人才应侧重于基础和理论发展的研究和创新,是以学科为支撑平台的,而应用型人才则应以专业为导向,侧重于将现有理论应用到具体和变化的专业工作环境之中,技能型人才则侧重于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反复训练和操作,不强调理论的深度理解。如果,简单地将这三类人才定位的话,即科学家—工程师—技师的职业特征是其较为形象化的体现。

会计人才最早曾经属于单纯的社会科学应用人才,但是,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实际上会计学科更属于复合型学科了,它是社会科学和工程及信息技术的结合。这不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体现在与行业、产业及生产工艺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了会计学、计算机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才,才能成为不仅发挥会计基础核算功能,更能发挥会计管理、控制、决策功能的高层次人才,也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会计人员不懂具体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如何能设计出符合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如果不懂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环节,如何能将产品核算阶段、步骤划分,更不能进行作业动因分析和成本控制;如果不懂设备的技术经济功能和参数,如何能进行生产设备组合优化;如果不懂产品功能质量又如何能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应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一个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必须是和上述知识相关的复合型人才。

鉴于上述要求,笔者认为,高层次会计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有些“工程师”的职业特征的,会计学本科的招生需改变以文科生为主的招生模式,加大理工科学生招生比重,使得招生结构更加合理化。

2与小行业挂钩的课程体系设计

会计学既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则要求其课程体系应首先涵盖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理论,同时要对工商企业的业务及工程技术背景有所了解。现在大多现有的本科会计学课程体系属于所谓“通识教育”对于应用型会计本科来说过于宽泛,缺乏行业针对性的深化,虽然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就业的适用面,但同时也造成学生上手慢,缺乏对企业背景的深层了解。尽管应用型会计本科一般不能如职业学院那样,采用面向特定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但借鉴其思想也是有益的。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所在地的产业优势规模以及本校资源优势,选择若干小行业作为专业方向来设计课程体系,如果是文理兼收的会计专业,应按照文理分班,即不同的文理科学生特长来因材施教。同时,每年根据市场变化来灵活确定当年的专业方向。例如:某校是建筑工程大学,并且当地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也很大,则该校的会计学专业可以下设房地产会计方向,其课程体系除了开设必要的会计学主干课程,应开设工程施工、项目预算及管理、材料估价、房地产开发等专业方向课程;如果某地区机械制造业较发达,则可以下设机械制造业会计方向,增设机械制图、生产现场管理、生产工艺、商品学等课程;再如:某地区会计服务业较发达,则可以考虑开设注册会计师方向,增设或强化资本运作、CPA考试深化课程、记账业务、税务咨询申报等课程。由于许多专业方向课程并不属于传统经济管理类课程,就需要和其他相关系部加强合作和系际交流沟通。

总之,与小行业挂钩的应用型会计本科课程体系,既避免了不设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过于宽泛又避免了纯粹订单式培养过于狭窄的局限性。应是此类高校最合适且科学的选择。

3应用型会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笔者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培养应采用本硕连读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从一开始就不应成为考研的预备班,它应是为就业市场直接培养职业实用人才的。尽管,它不排斥学生学历的后续提高,但其深造也应针对专业硕士的方向进行。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即教学存在两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但两者有时也是互换的。应用型会计本科的教学首先要有适合于这个教学体系的师资。当前,许多普通高校的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自身缺乏会计工作实务的素质和经历,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教学体系的要求。笔者曾经学习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hule),其教师除了学历要求一般为博士外,同时要求必须在相关企业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才能应聘。为了改变国内这一师资现状,一是可以将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强制派送或挂职到相关企业去锻炼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二是直接从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且在企业相关岗位有较长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中招聘;三是大量聘用高水平的企业客座教授来兼职授课。

本科阶段借鉴国外MBA案例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局面。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或者有些课程在理论学习之前,通过大量案例剖析来启发学生思维和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是答疑、解惑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围绕案例向老师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问题,由教师当场解答,这样一来,也就倒逼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教学的机械、刻板和僵化,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

加大实践和实验教学学时比重。可以考虑在每门具有实务内容的主干课程里,强制安排实践或实验教学计划课时,教学的方式既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也可以走向社会或直接去企业来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把学生放到那里去增强感性和情景化的专业认知。

改变一卷定成绩的学业评价方式。长期以来,许多课程就是期末教师出一份试卷,学生考一份试卷来直接给出成绩。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松懈、临时突击背诵过关,考过就丢,基础不扎实的结果。应采取多样化的学习过程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在整个成绩的权重。如:增加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大作业、小论文、期中测验等考核形式。督促和鞭策学生的课下和平时学习。

毕业论文的改革。应用型会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性论文。其论文选题必须是和毕业实习单位实际结合的选题,其选题首先是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课题。这类论文应借鉴研究报告的形式而非学术论文的形式,其数据资料必须有学生亲自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而非大量引用资料,要求学生有较长的实习时间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可考虑提前一个月就安排实习,应用型会计本科论文篇幅上一般也应多于学术性论文,理论无须单独论述,只需将其贯穿和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总之,应用型会计本科教学的改革是可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每一个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学术论文范文6

吉林坤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董事长张玉坤,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吉林工贸学院营销专业学士,中华中医学会会员、中国医促会、国际交流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治未病健康干预指导手册副主编。发表有《辩症施治,骨关节健康之本》《调防并举定型施宜,干预治疗糖尿病》《中风偏瘫针刺临床效疗观察》等专业学术论文。多年来专注致力于百年祖传风湿骨病、心血管、糖尿病等治疗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并不断完善与创新。

坤鹏科技始终秉承科技创新、互惠共赢的企业宗旨,追求返璞归真,崇尚绿色自然的企业文化,以勤勉创业进而带动就业为经营理念,以优质的产品,先进的营销模式树立品牌,以更大的发展回馈社会。

(1)骨必康系坤鹏科技独家研发、纯中药十倍萃取提纯的内服制剂。百年秘方,国家GMP认证,中国医促会指定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专治: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肩周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股骨头坏死(中轻度)等,配合药王神液与专用膏药(十分钟解除各种酸、麻、胀、痛),纯中药熏蒸剂,外敷剂及系列技法等配合使用,针对不同病种辨证施治,通过内调五脏,外治病灶,而达到补肝肾、益气血、健脾胃、化瘀滞、通经络、风湿、溶骨刺、止疼痛的目的,不仅解决了局部病变的损害,更可通过调节全身状态达到整体治疗的目的,疗效稳定,愈后不复发。

(2)紫苏胶囊系坤鹏科技最新中药降压新成果。GMP认证,准字号产品。6-10天服一次,专攻各类型顽固性高血压,无依赖,无需长期服用。配合公司组合亚麻酸、日本进口纳豆等系列产品,可在短期内彻底解除以下诸症:高血压、心脏病、血粘稠、高血脂、脂肪肝、中风偏瘫中早期、心脑梗塞等诸症,两至三疗程康复,不复发。

(3)糖尿病集成药纯中药浓缩粹取提纯,针对给药,完全突破了常规激素降糖,滥用胰岛素所导致的脏器功能衰竭而出现的系列并发症,3-7天即可改善临床症状,并逐步减停降糖药,两至三疗程修复脏器与受损的胰岛腺细胞,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消除占位,从而实现临床康复。

(4)天然纯露饮液纯天然草本植物低温萃取,保证了高活性及有效成份精华,具有清、泄、排、调、补五大功效于一身,对现代人群高发的,中风偏瘫,心脑疾病,糖尿病,风湿骨病,胃肠疾病,肝肾功能低下,男女减退,肥胖及各类亚健康人群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服用当天,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粘稠、血尿酸、胆结石、心慌胸闷等症状就有极大的改善,服用三疗程中风偏瘫患者可以站立行走。

特别说明:本产品除自有的神奇功效外,还可增加任何一种,中药或保健品的功效1-3倍,服用当天就能看到自身排出的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毒素,及松散型胆结石痛风尿酸结晶片,沙粒状毒素等(可签约治疗)。

为实现三年内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发展目标,坤鹏科技高薪聘请清华大学营销管理学院、美国哈佛大学MBA工商管理学院双硕士研究生导师。营销策划奇才章成才教授,近一年的精准策划。现隆重推出――限额投入、收入保底,上不封顶的营销方案。高度整合了国际最先进的市场营销开发新模式,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运用这套模式,可确保每位与坤鹏合作的创业者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入,且此模式推广的时间越长,市场发展越快。

一、申请要求:

1、性别、学历、城乡不限,年龄20岁以上。2、开发运作有无店铺均可。3、需到公司接受专业化免费系统培训(不接受函授,公司配有专职客服专员定期为您免费指导)。4、签定成功包保及最低保底收入和产品疗效承诺书。5、确信能够找到2―4名治疗患者。

二、合作方式:

乡镇:2880元,聘为组长(3-6个月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县城:6880元,聘为主任(3-6个月收入可达1.5-3万元),市级:14880元,聘为经理(5-15万元),区域:64800元,聘为总监(3个月回本,年收入可达10万―100万之间,业绩突出者公司奖励轿车一台。),按对应价格公司全额配送产品任意组合。

三、坤鹏科技技能免费培训

(一)穴位刮痧(二)泄血疗法及泄血液、泄血粉配方(三)闪罐、走罐(四)颈、腰椎特色复位、开督脉术(五)临床与辩症(六)足浴疗法(赠送60种配方)(七)特效膏药配方及制作(八)颁发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调理医师行业资格证(九)免费赠送13本光碟及两本专业技术手册

特别说明:

1、本公司拥有本活动知识产权禁防仿冒。

2、本公司企业网站近日将由中企动力进行全面技术升级。

3、为保证市场平稳均衡发展本公司有权对合作人数及区域进行限量控制。

欢迎垂询(拒收短信咨询)考察合作,与坤鹏同创大业,共铸辉煌!

地址:吉林省磐石市振兴大街41号坤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疑难病综合疗法研发中心)

卫生许可证号:吉Y证字2010第0175号

网址:省略

电话:400-705-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