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品德学科 社会实践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9-0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课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品德学科社会实践课型常见问题的分析,进行了社会实践的策略探究,形成了社会实践的基本操作流程,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成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常见问题与分析
1.重“安全”,轻“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都明确规定学校有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义务,且更多文件也规定领导的相关责任。安全问责制的实施加大了领导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安全第一”这一前提也导致许多教师为保护自己和学生而取消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殊不知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由感性向理性螺旋式上升发展,品德中学到的一些道德认识如果只是宣而不为,那就很难令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
2.重“结果”,轻“过程”
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成长,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目标。可在现实的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实践成果,带来的仅仅只是一些结果汇报、成果展示,而往往忽略了实践过程、活动本身所带来的一些思考。认为实践活动无非只是一个活动而已,忽视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应有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情操,或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应尽的责任。我们往往也忽视了活动前延后续的特点,所以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锁定在结果上,而应聚焦在其过程上,和在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上。
3.重“校园”,轻“社区”
品德课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品德课教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应当“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教师与社会上特殊老师的合作。但目前,我们更多地发现,品德老师因为怕麻烦,把社会实践的范围压缩在校园里,学习《春天在哪里》,就带领学生到学校植物园里去转一圈;学习《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就组织学生到校园或校门口去捡拾白色垃圾……如此实践,学生根本就没有与社会亲密接触,学生的体验也是浅层次的。
二、实施策略与内容
1.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这个环节是社会实践课型的关键点。只有确定实践的主题,制定明晰的调查方案,学生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保证实践的质量。教师要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选好主题,并进行方案的策划。
如学习《在公共汽车上》一课,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公共汽车乘车环境的调查”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方案策划的过程中,要求用好家长资源,要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一次乘车体验,并要让学生在乘车过程中去发现值得赞扬或应当批评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带着体验走进课堂,实现与文本的沟通和对话。
2.合理分工,开展活动
在主题、方案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小组长要根据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人根据实践的要求领取任务,实践的目的就更明确。还是以《在公共汽车上》为例,学生根据主题和方案,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领取自己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进行社会实践:擅长设计调查表的,进行调查表的设计;比较会动脑筋的,就进行调查内容的策划;乐于与人交流的,就成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小记者,通过采访了解乘车环境的现状;擅长总结的就把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就准备在课堂汇报的时候进行汇报。但虽然各有分工,社会实践的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全程参与。
3.调查实践,记录信息
小组成员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下,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家长和辅导员的全程参与,确保调查实践活动的安全开展;其次,需要整合实践资源,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再次,根据事先的分工,让组员进行相关的记录,尽量把原始的数据记录清晰,或者可以用数码相机记录调查实践的过程,为小组汇总积累最原始的数据。
4.成果汇报,互动交流
小组将成员调查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从汇总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小组调查实践的结论,组长或组员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时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组与组之间进行互动,可以通过“有一说一”“你问我答”等互动的形式,把实践的目标、过程和认识说清楚、说透彻,并通过小组互动交流,实现组与组之间思维的碰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5.提升认识,课后拓展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小学从2000年建校以来狠抓语言文字工作,从名不见经传的新建学校,到2009年成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12年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人用智慧和汗水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一、做好常规,夯实基础
我校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建设,加快语言文字工作信息化进程,加大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本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标语,营造校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学校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不断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为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主任、各年级语文教师为组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各教研组、任课教师、少先队推普员组成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语言文字具体工作由教导处负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学校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新格局。对学校的实际,每学年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认真开展、稳步推进,严格评比检查。成立的教师组成的语言文字监督小组,形成了全校师生人人都是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员、个个都是纠正用字不规范的监督员的良好局面。
3、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学校在教学楼镶嵌着“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巨幅标语,时时刻刻提醒师生要说普通话,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良好的校园风尚。以学校的橱窗、墙报、标语为阵地,使之成为正确的语言文字样板,九块板面,全部是有关语言文字的宣传,班级的学习园地,都是孩子们在十五放假中在图书上或网络上搜集的有关“普通话与规范字”的资料。其次,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对学生进行对有关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宣传。推普周期间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把“说普通话”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队员们利用队日课走上街,散发宣传材料,向市民宣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全面掀起活动的。
4、学校所出的校报、资料等都能争取做到不错字、不漏字、不多字。学校的各种印章、牌名、牌匾、标准用字等都要要求做到这一点。这些用字规范的环境设置,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5、为了提高全校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推动校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坚持按计划将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师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妈妈讲故事、相声、小品表演、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并将活动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开展合格生示范生评选活动,将语言文字要求作为一项要求单列出来。
6、积极组织和参与全国推普周等重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学校紧紧抓住每年“推普宣传周”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到步行街进行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的宣传工作。向家长发放“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倡议书,查找步行街两侧店铺标牌、广告牌的不规范用字,鼓励学生在家做父母的“小老师”,帮助家长说好普通话。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用语用字水平得到锻炼提高。
7、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坚持例会学习制度,强化语言文字日常培训。每周三是学校的全体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时间,我校专门举办了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写好规范字的课题研究。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二级乙等以上,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8、坚持普通话持证上岗,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为了更好地监督教师规范用语用字,把普通话合格列入录入教师的条件之一,并把教师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在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评估时,将普通话水平视为其中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还组织教师开展“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比赛和普通话比赛。董良鸿书记来我校检查工作时,看到教师粉笔子天天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饶有兴趣看了学生练习粉笔字的园地,赞扬学校工作扎实并勉励学校要坚持不懈开展下去,进一步打造**的特色品牌。教师在暑假参加了安阳市教师书法大赛,我校有8名教师代表参赛,全部获奖,成绩骄人。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使用普通话规范字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9、认真做好汉语拼音教学的工作。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会标准普通话的基础,从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一年级教师的选拔、调配和培训。目的在于抓住儿童普通话和书写训练的最佳有效期,为学生从小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发音标准,教法灵活,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他们不但自己能准确发音,说标准的普通话,还常常主动纠正家长的错误发音,因此,经常能听到家长对此的良好评价。
10、发挥课堂教学,尤其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纳入语文教学全过程,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注重给学生创造朗读和口语表达的机会。如:低年级利用口语交际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基本能用较完整的一段话来表述一件事;在中、高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1、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实践活动。我校有不少农村学生,普通话基础较差,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说好普通话,把学生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到学校常规管理,作为“班主任职责”、“班级评比”和“学生评先、评比”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尤其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多给学生朗读和口语表达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以校、班为单位的喜闻乐见的口语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庆“教师节”诗朗诵,“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加强了对学生的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特色立校,为孩子成长奠基
(一)经典浸润童年 智慧点亮人生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学校制定了详实的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教师编写了的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这套教材按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编排,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汇编成册。内容包括:蒙学经典、成语接龙、诗词集萃、名篇撷英、地方诗选。各年级制定了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目标,学校把诵读作为常规教学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之中,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是抓好经典诵读的根本。学校把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定为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
为了配合经典诵读的开展,学校把《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掌握的七十首古诗配乐,加上插图,整理成《古诗新曲》一书。真正将诗、乐、画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融合,用音乐熏陶孩子从小热爱经典、快乐学习,轻松完成背诵古诗的任务。每月一期的校报《**花》的“经典导读园地”向全校学生推荐一首经典诗词,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
(二)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关于写字教学,我们是想让孩子在规范的书写中感受汉字的美,体味传统文化的精深,悟出做人的道理。为了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质量,提高学生书写规范字的水平,我校在2004年开始,制订了详实的《写字教学实施方案》,提出“写字不但规范,而且美观”的教学目标,全面加强写字教学。
2009年,我校把郭子伟老师编写的《硬笔写字教程》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开展规范汉字书写训练。2010年,在《硬笔写字教程》使用一年的基础上,又编写制作了《硬笔规范字教学挂图》,挂图是对教程的提纲挈领,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加以集中,将每一个知识点配上琅琅上口的歌诀,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其中的“坐姿歌”“执笔歌”“临帖歌”都配上了动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字姿势操。
学校将每天下午第一节20分钟定为全校写字课时间,由各班语文、数学老师轮周上课。同时老师们积极参加校本教材培训,开展写字教学校本教研。语文老师上写字课,语言文字专职老师,依据《硬笔规范字教学挂图》对数学老师集体进行写字培训;数学老师上写字课,语文老师集体进行写字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增强了写字的能力,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水平,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语文数学老师轮周上写字课,这样就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一开始有的老师想不通,同样是老师,我们比其他学校的老师多了诵读和写字课,课时增加了,干不好还要罚!我说:写字和诵读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事,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
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离不开严格制度约束。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普通话不达标,汉字书写不规范不得参评。严格奖惩制度,将教师三笔字、班级地书、板报橱窗让学校少先队检查,积分评比,会同学生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诵读和写字量化考评,奖优罚差。
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保障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学校免费给每个孩子发放《国学经典诵》《硬笔书法教程》《古诗新曲》校本教材,每班配备《硬笔规范字教学挂图》,《田圆格习字法硬笔教程》与教材配套有获国家专利的硬笔书法练习纸和设计精美的书法作业纸,免费供师生使用。《**花》报每月一期,人手一份全部免费。具有**特色的写字本一学期近40000本,这几项开支加起来每学年都要三十几万元。
为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举行全校性诵读经典活动
学校定期举行诵读会。在一些传统节日,我们按计划举办主题诵读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如“端午诗会”“我们的节日”“重阳敬老”等。2010年“六.一”学校组织了《吟唱古诗,传承文明》经典诗文吟唱大型汇报演出,2011年“六.一”又组织了《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庆“六·一”暨国学经典诵读大型文艺汇演。
2、年级诵读比赛月月评
各个年级按照本年级的诵读计划,每月举行“诵读之星”比赛。学期末,每年级被评为班级“诵读之星”次数最多的同学即被推荐为校级“诵读之星”,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
3、学生地书天天练
我校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在下水道的水泥板上打上格子,开辟为粉笔字练习园地,颇受学生喜欢。一位家长在《安阳日报》上发表文章,这样写:学校领导还富有创造性地在水泥板上打格子,让孩子们练粉笔字,女儿总是期盼这天的到来,轮到她写字时,我就早早地送她上学。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认认真真地写地书,真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每天清晨争先恐后练习粉笔字,现在的“地书”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硬笔字月月赛,月月展
每个月都要在全校开展一次“告别涂改液,告别橡皮擦”写字比赛,培养学生认真写字认真做事的习惯。学校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写字作品纸,每次比赛每人一张,然后将无涂改的作品进行评奖,获奖作品进行展览。月月赛、月月展,以此来激励学生写好字。如
“四月芳菲”、“五月花海”、“快乐六一”等大型的硬笔规范字展览,以赛促写,以展促写,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写字教学的文化氛围很是浓郁。
5、老师粉笔字周展
学校有两块大黑板,供全校老师粉笔字天天练。老师每人还有一块小黑板,每周进行一次同题诗文写字展览,每到星期三,老师们都主动把小黑板集中到办公楼前展览。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低年级生活识字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解决低年级孩子识字少、阅读困难这一难题史淑芹校长亲自带领我们学校的几位骨干教师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6月参加了由贵所联手举办的“科学认读”和“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培训会。并从中受益,激发了科研灵感—“生活识字”。现已研发出校本教材—“多彩生活·快乐识字”剪贴识字册。马上要加入“全国识字写字教学连盟”,希望在他们科学有效的领导下,能够博采众长,为低年级孩子们能尽快踏上阅读快车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近几年来,学校一直把阅读和写字作为我们学校的两大特色来抓,因为这是孩子们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已经声名鹊起,安阳市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表彰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把我校的经验向全市推广。安阳市、汤阴县、内黄县教体局领导及校长、老师来我校学习。我校何淑利、马利芳、冉芳老师应邀到22个乡镇巡回送课,指导交流语言文字工作。
我校在取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特色学校”的同时,还获得:“**省文明学校”“ **省绿色学校”“ **省卫生先进单位”“**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殊荣。
2011年,我校学生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语文风采大赛上获得团体第二名,学生分别获得写作之星、书法之星、语文风采之星、诵读之星的金奖、银奖。就像家长在《**花》上写的那样:感谢**,这所年轻的学校,她是那么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将写字和诵读经典纳入日常教学,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从小就感受到圣贤古风的熏陶,完善他们的人格,教孩子守信、孝悌。我多么庆幸我的孩子在**。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建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34-02
一、引言
随着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教育也引起了国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也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院校兴起。
本次教学选择三年级上学期的博览建筑进行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专题教学实践。根据博览建筑所涉及的乡土文化、科技艺术、民俗风情、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等主题,自拟设计题目。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地区,要求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气候特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二、教学方案
本次教学活动结合中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组织,历时八周,分六个阶段完成,在不同的课程设计阶段,要求达到各分项的教学目标,分步骤地完成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周)
教学重点: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实地调研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博览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教学内容:(1)专题一:绿色建筑概述,以及绿色建筑案例的讲解与分析。(2)布置任务书,讲解博览建筑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3)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的实地参观调研,4~5人一组。收集绿色建筑和博览建筑相关的设计资料。
学生作业:(1)每组完成一份实地的参观调研报告PPT。(2)收集相关资料(博览建筑的优秀案例、大师作品、绿色建筑等作品),每个学生完成一份读书笔记,要求包含2~3个典型案例分析。
(二)第二阶段(总体设计1周)
教学重点:案例解读、场地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场地日照、采光、风环境等的知识和分析模拟软件,完成总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二:场地日照、采光、IAQ、风环境的分析模拟,对绿色性能比较推敲。(2)组织学生对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成果,进行汇报讨论。(3)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汇报总平面构思和设计初步构思,确定场地布置与竖向设计,完成总体设计任务。
学生作业:(1)制作场地地形模型,分析场地的植被、水文、周边环境等,分析朝向、风向、高差、土方等对建筑的影响(场地分析图)。(2)完成总平面图的构思图(出入口位置、流线组织、场地布置等情况)。(3)完成方案的初步构思图(平面功能图)。
(三)第三阶段(概念设计1周)
教学重点:概念设计、多方案比较。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完成一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墙面与屋顶)讲解。(2)进行建筑概念设计的多方案比较,确定设计思路和框架;研究绿色建筑构成及空间设计要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制作若干构思的工作模型,推敲建筑的体量关系、体块组合形式。(2)完成一草方案平面图的构思(各功能组合、流线组织、动静分区等)。(3)完成建筑形体分析图。
(四)第四阶段(方案深化2周)
教学重点:功能深化、表皮建构。
教学目标:掌握绿色建筑材料与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完成二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四: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以及水处理等相关知识的讲解。(2)修改和深化方案,完善二草的方案设计,并确定绿色设计的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继续制作工作模型,修改一草的方案设计,完成二草的方案设计内容(平面、立面、剖面)。(2)立面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建筑表皮使用绿色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
(五)第五阶段(方案完善2周)
教学重点:绿色设计、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与绿色能源的知识,完成三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五: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暖通空调系统)的讲解。(2)继续深化方案,确定三草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方案和绿色建筑设计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完善二草,进行立面的多方案比较,查阅并搜集相关的方案资料,推敲模型。(2)制作反映建筑整体形态的模型,完成三草的方案设计内容,进行结构设计。(3)深化并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技术的节点设计图等内容)。
(六)第六阶段(成果表达1周)
教学重点:模型制作、成图绘制。
教学目标:完成最终方案成果的绘制和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1)绘制正式方案图。(2)成果模型制作。(3)评图。
学生作业:(1)绘制2~3张A1的彩色渲染图(包括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分析图、设计图等)。(2)制作正式模型,图纸上不少于2张模型照片。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观
长久以来,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建筑学教学仍然是沿用“形式与功能”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1]。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于“形式与功能”的问题上,而忽略建筑本应关注的环境协调性、室内舒适度、建筑能耗、能源资源利用、经济性等问题。由于缺乏成系统的讲解和训练,学生没有建立起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专题时,仅仅把绿色技术当作是一种装饰性的、补救的技术手段,没有把建筑的绿色性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到下一个设计专题时,又将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抛于脑后。
(二)相关课程缺少绿色建筑知识的教学
建筑学专业学了设计类课程之外,还有相关理论、法规以及技术方面的课程学习,例如建筑概论、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相关课程。在传统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构架中,设计课之外的理论及技术课程多着重介绍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和一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内容不够系统且略显陈旧教条,几乎没有介绍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
(三)各门相关课程教学脱节
虽然许多高校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相关课程,但是与建筑设计课程可谓是“各自为政”。各科教师只关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相关知识间的衔接,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与理论、设计与技术的分离,最终设计成果又落在“形式与功能”上,而忽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图和技术特征。“无效教学”与“空白教学”产生,使得绿色建筑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建议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学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从二年级开始,陆续增设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必修及选修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技术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目标,改变长久以来建筑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要从以“功能、空间与形式”为主的职业技能训练转向培养适应新时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人才。
3.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彻底改变目前建筑设计课的评分体系,把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加入到衡量学生建筑设计课的评分标准中,才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建筑设计的绿色意识。
(二)融合绿色建筑的理论技术课程教学
通过一、二年级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及绿色建筑设计观。在建筑概论中,加入关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基本理念的介绍;在二年级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课程;在中外建筑史中,引入传统民居的生态观、地域文化、被动及适宜技术的介绍;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结合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等。
通过三、四年级相关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一系列技术课程相关章节的安排,重点强调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及理念的了解与掌握;增设绿色技术、建筑节能、可持续建筑等专门课程介绍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环境模拟分析软件的教学,例如Ecotect、Revit、Doe等软件。
(三)融合绿色建筑的专题教学
在现有的以建筑类型分类的教学“纵向”教学体系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建筑设计专题与绿色技术专题相结合,组成“建筑+技术一体化设计”。通过此种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结合设计实践,学习专门性的绿色建筑知识。
另外,在设计课前期阶段,也可以通过设计分组安排不同的专题调研作为小组工作的内容,如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专题、遮阳技术专题、通风专题、水处理专题等。
(四)融合绿色建筑的其他形式教学
1.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例如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加台达杯国际太阳能竞赛、零能耗建筑竞赛等,促进学生与国内外行业内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促进了高校绿色建筑教育的发展。
2.学校举办绿色建筑的相关活动。可以学习国内外某些高校的绿色建筑教育方式,在校园中举办建造节、模型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如澳大利亚的生态小竹屋、美国的校园生态住所、天津大学的零能耗建筑等,增加学生动手、讨论、研究的环节,达到自我教学、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3.增加绿色建筑的实践研究。可以在本科三年级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环节,或者通过导师制来指导学生对绿色建筑进行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掌握绿色建筑的知识。
五、结语
发展绿色建筑,培养绿色建筑的设计人才,需要建筑教育工作者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以及各专业绿色建筑的知识,加强学生对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结构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等相关领域课程的学习,需要我们研究和建立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4
印刷材料是现代印刷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高校印刷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印刷材料与适性”是印刷工程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印刷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印刷技术得到了迅猛提升,传统胶印的市场需求正逐渐下降,而环保柔性版印刷、包装印刷、数字印刷等市场正在逐步扩大。结合印刷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全球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学内容主要着重于纸张和油墨的“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教学体系已存在内容较滞后、评价手段单一以及创新启发性较差等问题。着眼于未来的印刷工程高等教育,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课程综合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从“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创新思维启发、考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课程改革定位和教学目标
“印刷材料与适性”是讲授纸张、塑料、油墨、印刷助剂等常用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印刷适性等基本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常用印刷材料基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检测分析方法以及印刷适性的学习,学生具备分析评价印刷材料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进一步加深,为进一步研发改进印刷材料奠定一定的基础。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1.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纸张、塑料等常见承印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特性,掌握印刷纸张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表面特性等综合应用性能,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分析、评价印刷材料的能力。通过对油墨发展历程、主要组分以及性能的讲解,使学生熟悉印刷油墨的制备过程,掌握油墨的组成、特性以及印刷适性。通过对塑料、金属、玻璃等其他承印材料的讲解,拓展学生对印刷材料的学习范围。通过讲授印刷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学生初步建立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环节,以团队合作方式让学生掌握纸张性能检测方法,并对不同种类的纸张特性进行比较,了解纸张性能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工作总结与汇报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及优化目前,西安理工大学“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34学时,实验教学为6学时。多年以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纸张和油墨两大方面,涉及两种主要印刷材料的组成、基本物化性能以及印刷适性,而且大量课时都集中在以胶印为典型印刷工艺的纸张和油墨的学习上。课堂讲解主要强调印刷材料性能和印刷适性,缺乏对材料组成,尤其是结构的充分介绍,课堂教学内容形式较单一、学习氛围往往比较枯燥。基于以上诸多问题,学校对该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系统性,课程内容更新将着重突出印刷材料表观及微观结构、物理及化学性能对印刷适性的影响,对纸张、油墨、塑料等其他印刷材料模块单独形成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际的系统性教学,培养学生深层次理解课程内容的能力。二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新颖性,随着数字印刷、环保柔性版印刷、包装印刷等印刷技术市场份额逐渐加大,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胶印材料,讲解领域将进一步囊括新型数字印刷材料、包装印刷材料等领域。三是加强实用性和创新性,结合课堂讲解、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合理鉴别、选用印刷材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以及后续研发创新能力。四是突出绿色环保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绿色印刷包装材料以及印刷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印刷材料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课程体系创新,明确教学思路根据印刷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要求以及印刷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动态更新教材、教案及教学内容,以“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突出能力、面向市场”为基本思路,将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着力构建突出理论基础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适应新时期印刷行业发展需求。
2.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内容涉及纸张、油墨、塑料、橡皮布、润版液等方面,具体知识点包括植物纤维、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光学等学科领域,涉及面广泛,知识点繁多。如何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是主讲教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一系列手段提高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强化课程教学效果。首先,从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上下工夫,高度重视基于课程大纲的教学日历、课堂教案、授课PPT、板书内容精心设计以及课堂时间精确安排等基础工作;通过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引领并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其次,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更要适当突出“创新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纸张内容时,在讲课教材内容如纸张组成、植物纤维原料类型及结构的基础上,突破课本内容局限,适当讲解各类纸张研究发展历史、现状、植物纤维的其他最新前沿应用研究领域及发现现状和前景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创新发散思维。再次,对于重点难点内容,采取分组预习并总结汇报的学习模式,将选课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安排每个小组课后通过教材、查阅资料、调研等方式对不同的内容进行预习,课程系统讲解完成后,再要求每个小组对所负责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报,并将各小组总结内容补充完善后分发给全体学生,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印刷材料的热情,近年来课堂出席率均在98%以上,上课期间学生表现积极,期末考核成绩优良比例在70%以上,学生对课程的反响和评价很高。
3.基于创新思维开发的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在工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课堂教学重要的补充环节。“印刷材料与适性”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注重于要求学生熟悉印刷材料基本性能(如纸张定量、厚度、白度、光泽度、平滑度以及油墨黏性、黏度、吸墨性等)的检测方法,实验过程相对简单,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在西安理工大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主讲教师对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创新模式改革和实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本着提高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基本想法,首先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开发了“纸张成型及印刷适性综合性实验”。学生突破传统被动式检测试样的实验模式,主动设计实验,在实验室完成从纸张成型、纸张性能到印刷适性的系统检测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进一步补充了除纸张和油墨之外的其他印刷包装材料性能分析实验,在西安理工大学实验建设项目的支持下,采购并建设了塑料类材料以及薄膜类材料物理性能、微观性能检测与分析设备,并对应开发新型印刷材料特性分析及检测实验。这一系列新的综合型实验的开发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课程实验教学效果。
4.基于课程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和研究深入钻研课程重点难点内容,并以课程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笔者围绕印刷包装材料相关知识点,凝练研究方向,引导选课学生参与到科学项目研究实践中,并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近年来,笔者指导选课学生先后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学生通过亲自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研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初步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参与学生均表示受益匪浅。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可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印刷包装专业知识,而且也为其进一步攻读相关领域研究生奠定理论基础。5.考核方法系统化课程考核方法对于评价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也是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的加权值作为课程总评成绩,由于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很高,容易促使某些平时并未认真听课的学生突击学习甚至作弊,导致考核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课程改革后,基于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课程将进一步完善考核措施,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注重课堂表现、小组协作情况、实验参与及主动性、创新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查阅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建立系统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5
促进校园健康和谐发展
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工作汇报
沭阳县深圳路实验小学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日
树立健康第一办学理念
促进校园健康和谐发展
——沭阳县深圳路实验小学创建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工作汇报
沭阳县深圳路实验小学原名沭南小学,始建于1983年。新校区占地面积4.66万㎡,建筑面积2.8万㎡,生均28㎡。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1000余名在校生。学校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庭院式”建筑结构,布局精巧,环境优雅,设施先进。“随园”、“梦溪园”、“沭邑名人馆”、“江淮民俗文化馆”点结缀其间,是一所展示沭阳形象的窗口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楼3栋,行政楼、食堂、报告厅、体育馆(在建)各1栋。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书法室、劳技室、电脑室等各功能室一应俱全,设施齐备。
近期,我们在创建省健康促进学校的过程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全校师生正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打造教育精品,提升办学品位,昂扬阔步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孩子的健康是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国家昌盛的标志。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我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学校争取一切有利条件,按照健康促进学校的标准逐步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与学生健康环境设施,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整体办学工作中,深入到了老师、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取得了社区各部门及家长的广泛参与,让所有的孩子从小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育健康心灵,提升健康技能,收获健康人生。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创建目标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工作去抓。学校领导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口号。首先成立了“健康促进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搞好创建工作,学校多次召开“创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专题会议,及时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传达有关精神,使师生员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时,把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纳入其中,积极实施“健康第一”的战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另外,我校还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渠道,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具有预防疾病保护自己的能力。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倡议书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在本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健康相关内容,促使学校全体教师职工都承担起对学生健康的责任。
二、创建措施扎实有效,健康促进工作丰富多彩
1.各项健康政策完善,做到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制定了《健康促进学校章程》,并在宣传橱窗展示。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健康促进规章制度:包括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学校控烟制度、卫生室工作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制度等。同时,还制定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保护学生安全的系列应急机制等相关制度,完善了配套措施。学校从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全面详实的健康制度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学校硬件环境改善,保证师生健康发展。
我校新校区于2017年新建落成,学校建筑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预防性卫生审查。厕所设施、蹲位、小便槽,教室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室内外活动场地等均符合规范要求,系江苏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1)有完善体育活动设施,师生体育锻炼有保障
学校有塑胶田径场、篮球场、室外乒乓球运动场、体育馆,用于师生的体育器材充足。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及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艺类比赛,不光为师生提供了较好的运动平台,而且还为上级比赛输送了人才。学校被评为2017年度阳光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2)有规范的食堂管理,师生饮食安全有保证
学校食堂严格实行“五常法”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把饮食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学期组织学生对食堂的饭菜质量、卫生状况、服务态度等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与建议。食堂在原材料采购上根据相关规定,做到定点采购配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没有发生师生食物中毒等事件。
(3)有清洁、美丽的校园环境,学生健康学习有保证
学校精心设计校园内的景观文化,让学生受到了美好的感染和启迪:楼名文化独具特色,民俗文化底韵深厚,小品园林造就花园式校园。学校的环境清洁卫生实行由专人打扫与学生打扫相结合的办法,各班建立班级卫生制度,教室、包干区实行一天两扫,由学校值周教师每天检查评分,记入各班“三项”竞赛(雏鹰争章)成绩栏公布,检查结果与评优考核奖惩挂钩。
3.营造和谐环境,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1)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设师德“四项标准”,强化德育导师制,推行“五个一”制度。做一个学生欢迎的老师、做一个家长满意的老师、做一个同行佩服的老师、做一个领导放心的老师。教师结对帮扶一名特殊生,每周一次个别谈话,每月一次特殊生摸排,每月一次家校沟通,每学期一次家访和家长会。
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评选“校师德标兵”,还开展学生评选“优秀班主任”活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老师,在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教师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教师体验自己工作的成就,强化了师德与师风。
几年来,我校没有任何校园打架斗殴和欺侮事件的发生。学校还加大了对特殊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学校从抓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从改变学生的自我形象入手,使之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3)提供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
4.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学校一年多次组织各年级的家长会,同时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参加座谈会。寒暑假等节假日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和进行家访,积极向家长宣传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交通安全和溺水教育。
开展警校共建活动,主动加强与辖区的社区联系,与警、社、家、校手拉手,共建健康网络,落实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共建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为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近年来,我们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给学生和家长上法制教育课,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以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到社区义务劳动等。学校也会定期邀请社区人员参与我校开展的以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邀请社区医院来我校进行卫生知识讲座;邀请消防中队来我校进行消防演练,邀请交警中队来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营造了校社互动的健康氛围。
5.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培养学生健康观念
学校教导处组织教师疏理各学科、各年级有关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求每位教师按课标要求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并每天确保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还组织师生通过校园“深小之声”电视台收看健康知识。
6.校医务保健室工作得到加强,学校健康服务进一步改善
学校设立了卫生保健室,给学生提供了健康保障。①卫生保健室逐步完善了内部的配套设施,配备了8名兼职保健老师,给学生平时意外挫伤或身体不适等提供及时有效的的服务。保健老师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六病”(营养不良、龋齿、沙眼、肠蠕虫、肥胖、近视)的防治工作,努力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几年来,我校学生健康指标都达到相应的标准。②建立和完善了师生健康档案,及时汇总学生的体检结果并对学生体检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学校还针对师生中主要健康问题安排知识讲座活动③健全了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每天早上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保健老师负责全校的异常情况统计排查及上报。④面对各种疫病,先后制定了疫情应急预案,明确了一系列防控措施,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蔓延和交叉感染,真正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学校保健老师及协议校医积极配合学校的健康教育,并对师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的测试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掌握卫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左右,卫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左右,体育合格率近三年都在90%以上。2017年12月26日成功接受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抽查。
7.控烟宣传和措施到位,效果明显。
控烟是争创健康促进学校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控烟工作作为整个争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成立了控烟工作小组,制定了控烟相关制度和规定,使我校的控烟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8.特色活动,提升内涵
特色活动的开展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展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赋予健康促进更丰富的内涵。
1.沐浴体育阳光。
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齐上足体育课程外,还组建了多个社团。如排球、乒乓球、象棋、围棋、合唱、书法、绘画、舞蹈、器乐、花鸟字等,特别是把“鼓舞少年”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并实施,“鼓舞少年”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为阳光体育增添了无限魅力。学校领导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办学宗旨,建立激励制度,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继续抓好“阳光体育活动”,并组织人员经常性地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
2.倡导绿色环保。
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一直列为办校特色的主要目标之一,深入有效地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学校还将环保教育引进课堂,纳入经常性教育内容。如“绿色环保”黑板报和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各类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环保的热情,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环保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为获得终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的深圳路实小校园,整洁优美,绿草如茵,形成了一种较为浓厚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真可谓“喜有绿荫伴书香”。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了绿色理念,倡导了绿色行为,领悟了绿色之美。
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健康第一”理念的步伐,多途径、多渠道渗透健康促进理念,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争取顺利通过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的评比验收工作,使我校的健康促进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范文6
——区***一中汇报材料
***区一中始创于1967年,坐落于杭嘉湖平原、古运河之滨的江南古镇***(位于***镇南环路368号)。目前学校占地28703平方米,校舍面积7040平方米,绿化面积122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016人,教职工8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级职称3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1人,党员教师32人。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建设,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品牌形象逐年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学校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相融合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坚持铸就“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的校训,努力实践“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积极营造“勤奋、踏实、刻苦、活泼”的向上学风,踏实做好智慧教师、活力课堂、贴心德育、和美文化四篇文章,努力培育团结进取的教师文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学生文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了省示范性初中、省Ⅰ类标准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湖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一、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积极建设现代校园
在过去的几年发展中,学校遵循整体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和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和校园硬件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和文化园地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和礼貌待人营造文明美的思路,积极争创湖州市现代化学校。积极构建现代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走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学校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一是打造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营造整体美。多年来,学校致力于一流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完善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培育一流的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办公设施齐全,拥有完备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和学校网站,基本实现了教学网络化、数字化和现代化。艺术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做好校园美化净化亮化工程,营造环境美。近几年来,学校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对校园建筑设施、植物及绿化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建设生态景观园,增添人文石刻景观,充分彰显现代学校的外在形象。三是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塑造内涵美。我们将“绿色校园”、“阳光校园”、“人文校园”三大理念确立为我们现代校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立足学校的实际,我们精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积极举办各类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现。
二、建设敬业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学校以“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师资求提高”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打造团队精神,促进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敢于争先、不断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优秀队伍。一是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带头工作,校级领导均深入教学一线,兼课带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师徒结对工作是我校培养年轻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按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等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在历年的中考中,我校被湖中、二中公费录取的学生始终居于全市前列,真正做到了学生高兴,家长满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培育多元学生文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