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金融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金融论文范文1
【关键词】货币资金政策金融
一、货币资金运行(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传导机制的角度看,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能够高效率地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促使最终支出和名义收入等最终目标逐步达到均衡,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顺畅。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后,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的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理论上,货币政策通过四条途径进行传导。下面就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方式分析其与宏观金融效率的关系。
利率途径一贯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凯恩斯主义者的重视。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流动性偏好下,货币冲击通过改变资产市场的均衡,来影响消费意愿和投资支出,最后影响整个经济的产出和价格。
凯恩斯认为金融市场的所有资产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货币,另一类是债券。人们在这两类资产之间进行资产组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打破两者之间的均衡,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率的相应变化使金融领域重归均衡;同时利率的变化会在真实领域里通过资本成本效应引致投资变化,再通过乘数效应导致社会总支出的更大变化,从而影响产出和价格。这一传导机制的核心就是流动性效应。
利率传导机制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会对宏观金融效率产生影响:
第一,利率传导渠道在经济萧条时期是低效率的。这主要是由于投资支出的利率弹性低下和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第二,利率传导效果的不确定性干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这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对利率的最初冲击效应和最终效应可能不一致。
第三,利率传导过程的推进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经济主体的预期以及由此造成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异;市场上存在的闲置资源的状况等。
第四,利率信息的不充分性。
第五,利率管制会扭曲和切断利率传导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制约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其传输的效率则取决于三个因素:
其一,现有资产数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其二,现有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总需求波动的影响程度。一般说来,资产价值的变动程度越高、融资消费比重越大、资产价值变动的持续预期越短,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于消费活动和总需求波动的影响就越大。
其三,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对总需求波动的影响程度。首先,资产收益率和市场利率的变动会改变不同形式的投资行为。一般地,长期投资比短期投资具有更高的利率弹性,私人投资比公共投资的利率弹性高,投资活动的外源融资比内源融资的利率弹性高。其次,资产收益率和市场利率的变动会改变资产持有者和资产发行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收入状况。
结合宏观金融效率可以看出,在资产市场上,如果融资消费大、长期投资、私人投资以外源融资所占比重较大,资产价值变动的持续预期短,货币政策通过财富渠道发挥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二、影响贷款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制约宏观金融效率的因素
1.金融中介体系的反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不能为金融中介体系所认同,那么,货币政策就未必会有效地影响到金融中介体系的贷款活动,如商业银行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抵消准备金调整等货币政策的效率。
2.社会信用供给总量的结构。即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和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首先,若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在整个社会信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于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则试图影响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货币政策必然是低效的。
其次,如果银行信用供给总量与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存在替代关系,则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抵消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如果这种替代关系是完全充分的,则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动就不能影响社会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从而使货币政策无效率。
3.资金需求者的行为。只有在相当比例的资金需求者依赖于银行贷款,同时在银行紧缩贷款时难以获得其他资金来源时,货币政策的效率才会较高。如果企业寻求其他资金来源的能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效率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传导,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特定的方式,影响到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从而影响到借款人的投资活动。影响资产负债表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制约宏观金融效率的因素主要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格的波动。由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内在风险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稳定形成威胁,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格外注意对风险的调节和防范。
三、货币政策时滞与宏观金融效率
在宏观金融政策的运行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确定调节目标、选择政策工具、筛选中介指标、调整政策工具等环节。这些环节的运行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这就是宏观金融政策的时滞。一般而言,政策时滞越短,宏观金融效率就越高。同时,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也必须以准确把握宏观金融政策时滞及其变动规律和趋势为前提。
1.时滞的多主体决策特征增大了货币政策的难度,决定时滞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等诸多主体,如果调控当局无法有效把握时滞的形成规律,则货币政策效率将受到影响。
2.时滞较长且多变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率。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宏观金融政策时滞长且易变,中央银行很难准确地预测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变化趋势、时滞变化趋势和政策效果。另一方面,影响时滞的诸多因素也多处于变化之中,这也会对时滞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金融政策效率。
3.不均匀、不确定的时滞分布制约了金融政策效率的提高。实际表明,金融政策时滞分布极不均匀,十分容易受到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对于宏观当局来讲,准确地掌握货币政策措施实施后在每一个政策时距内所产生的影响、影响的力度等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不仅难以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显然,宏观金融效率也无法提高。由此可见,尽可能缩短时滞,减少时滞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于宏观金融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宏观金融论文范文2
关键词:银行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防范措施
在2011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总体看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人们注意到,央行这次并未提及“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首次提到了“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银行风险中,影响及危害最大的是银行系统性风险,它的传染及逐级扩大效应使得单个银行危机演变成整个银行业的危机,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银行业务不再局限于一国,而是扩展到世界范围。所以,对我国的银行业进行有效地监管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稳定性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 研究意义
目前,关于银行风险的研究比较多,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专题研究还不够系统。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大多是在银行风险、金融危机等研究中附带说明,而系统性风险的降低或消除对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上述分析考虑,本文将着重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及防范进行研究,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银行业已经提出了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这一计划,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深化,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己十分重要和紧迫,阻止或减弱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需要我们制定更加稳健的政策和增强危机处理的化解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中国经济沿着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
二、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1)涵义
目前国际上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尚未明确定论。通过了解银行之间的相互联系及风险传染,这里,将银行系统性风险理解为,个别银行或某几个银行受到其他不利冲击,其损失给系统中的其他银行带来负外部性,当这种负外部性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使整个银行系统的基本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的可能性。
(2)特征
银行系统性风险既有一般银行风险所具有的特征,如风险的客观性、经济性等,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染性;逐级扩大性;外部性;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
三、 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的问题
1、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
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遭受巨大损失,这与银行自身的特点相联系。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递实际上与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与客户之间契约的类型有关。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银行业倒闭危机频现,在恐慌情绪呈弥漫态势之下,次贷危机引致的又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逐渐显露并在整个银行体系内扩散。同时,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来自美国、欧亚等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需求更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
2、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银行的债务比重极高,债务资本比率更高。如此高的负债比率也预示着银行是一个相对脆弱的部门,其脆弱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银行负债的流动性与资产的非流动性特征形成特有的经营风险;二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存款本身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某单个银行的失败,极有可能导致其债权银行的失败,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银行的失败。
3、监管手段不协调
银行监管的不同手段通常分开来单独讨论。Acharya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解决银行失败的事后政策如何与事前的资本充足率相协调。在一个风险转移模型中,他阐述了监管手段的不协调实际上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他认为遭受不同政权体制救助政策的世界范围内国际银行的统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事实上将会增加系统性风险。从单一机构考察的监管一旦转移到系统的角度,便会引发新的问题,尽管这种问题在单一机构并不存在。
四、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银行监管效率较高,银行体系也较为稳健,短期内并不具备由于系统性风险引发银行危机,但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相当一部分由国家控股,大部分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行为模式以及风险暴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仍然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因此,从长期来看,也有必要建立我国银行业的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维护我国银行系统的稳定。
第一,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微观审慎监管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构建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最重要的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在这一点上,微观审慎监管能力和效率应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应与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协调。一方面,要加快金融监管法规、制度和机制建设,严防出现严重的“监管死角”;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人才储备,提高监管当局对资产负债、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等的监管能力和对风险的预警、防范和控制能力;再一方面,要逐步升级监管技术和方法,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风险予以甄别、防范和处置。
第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架构。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框架,微观审慎监管职能主要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承担,中央银行也承担了少量的微观审慎监管职能。可以说, 这种监管构架使微观审慎监管机构很难在未来处于主导地位,三会中的任何一家都不具备处于主导地位的条件。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主导部门,必须具备能够宏观把控全局、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并及时处理金融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以保证金融业的安全、稳健发展。在此,中央银行显然最符合这方面要求。不仅如此,由于中央银行独具最后贷款人职能,所以它具有维护金融稳定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天然优势。在新的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中,政府应明确中央银行为责任机构,与微观审慎监管机构应实现信息共享,让其负责监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并定期将分析结果及建议反馈给微观审慎监管机构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第三,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目前对于系统性风险指标和宏观审慎监管指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这些检测指标并不适合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情况。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 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同时,可以运用宏观压力测试估计出现危机时经济系统可能遭受的损失;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将上述指标及预期损失情况反馈给银行业监管部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银行业监管部门根据指标情况及建议实施具体的监管政策。另外, 基于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发展迅猛,而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远远不够的现实,宏观审慎监管当局需要针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求,通过强化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表内表外业务以及金融体系的清算支付系统的监管,设计一个既能促进金融创新又能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指标体系。
第四,注重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也就是,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要强调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性。随着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实力增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形成,我国出现了混业经营的格局,有可能出现类似美国的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制度性矛盾。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类机构的监管。一是强化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严防其杠杆率过度上升,确保大型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二是注重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和资产进行动态监管,协调好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关系,以防止金融机构的海外风险敞口过大;三是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宏观金融论文范文3
经济论文的语言必须质朴、平实,以保持科学论著的严肃性,这也是经济论文文体自身的客观要求。首先,经济论文强调的是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性渲染,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其价值大小,取决于理性分析开掘的广度与深度。因此,语言表述应直截了当,一语中的。当然,理性分析也需要借助生动的语言。例如:“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从事货币经营的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类似这种比喻,通常用来阐释经济科学的某种概念,说明经济活动的某种态势,赋予事物可知性,以增强论证说理效果。它与记叙性文体中运用形象思维,借比喻赋予事物可感性有着严格区别。其次,经济论文体现的是朴素、庄重的文章风格。经济论文写作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求实精神,科学地反映客观实际,有效地指导人们经济实践活动。经济论文与现实结合的紧密程度,既为文章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谓“文附质”“质待文”,同时也要求其语言表达与文章风格趋向一致。经济论文语言质朴、平实的具体要求为:一是不追求套饰的词藻;二是不猎取生僻的字眼;三是杜绝虚妄之词。
二、精确
所谓精确,首先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精密性。经济论文的语言一般信息量大、内涵深,所以表述时必须从对象自身的特殊性出发,达到对经济现象及本质的精微区别是细密界定。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相互衔接,促进区域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运用经济手段实行间接调控为主的国家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加强,搞好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保持币值稳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1997年第1期《银行与企业》)这段文字,从“市场体系”和“调控手段”两方面阐述了经济体制的取向,由于作者准确把握了“市场体系”的构建形式,以“城乡市场密切结合”反映“市场体系”的“统一”面,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反映“市场体系”的“开放”面,达到对“市场体系”内容的精密阐释。同时,“市场取向”、“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等概念的前置词都充分显示了精细的限定与修饰,表述既内涵丰富,又丝丝入扣。其次,精确是指语言要有准确性。语言的准确基于思维的严谨。准确性始终是经济论文表述的最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论文语言具有专业特色,概念的确指性很强,使用时需辨明差异。例如:“资产”、“资金”、“资本利润率”、“资产利用率”等。第二,经济论文对事物的定性与定量都要准确。定性准确,是指对经济活动现象予以正确的定义和解释,中肯的判断与分析。定量准确,即所用数据必须真实、确凿。数字语言是经济论文语言的特殊形式,具有独特功能。因此,使用数据必须精心选择,反复核实。第三,经济论文句式较长,表述要合乎语法规则与逻辑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就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修养。
三、简明
一是指言简意赅,二是指通俗明快。前者体现文意的精粹性,后者体现篇章的可读性。具体要求的内蕴是:首先,用词精炼,力去杂芜。笔者认为,写作应把好如下遣词关:(1)慎用关联词语。经济论文句与句、段与段依文气相接,依意脉贯通。因此,各种表因果、转折、选择、并列、条件等关系的关联词语除非不可者外,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切忌赘笔败文。(2)“的”字不得滥用。从语法角度看,“的”字对构句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就论证效果而言,经济论文始终以论证为核心,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强烈的论辩色彩,因此“的”字使用不得过多过滥,否则会成为附赘悬疣。(3)第一人称不应反复出现。经济论文写作均为第一人称,诸如“我认为”、“个人认为”、“笔者认为”等,在文中常出现由序论向本论部分过渡时,或由本论向结论部分转换时,又可刻意强调,突出主旨。但第一人称不应反复出现。否则,就会造成对文章内在逻辑构成的人为破坏。其次,精心炼句,力求文气相接,意脉贯通。文无“气”不立,“气”足而成“势”,经济论文应以气势取胜,正所谓:意奋而笔纵,气盛则理强。因此,要注意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形式,同时,句与句之间,要防止出现板滞生涩,条理不清等毛病。
宏观金融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着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 结语
宏观金融论文范文5
一、本届年会主题――回顾与展望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汽车职业教育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在教育部“紧缺人才工程”等一系列大政方略的引领及推动下,全国汽车职业教育从规模到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十年突飞猛进的增长,站上了世界产销量第一的位置。
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宏观描述;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必将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在以上大背景下。中国汽车职业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机构如何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未来。本届年会将请您与有关领导及业界权威一起“回顾与展望”。
二、年会内容
1、主题宏观报告(战略层面)
拟邀请教育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领导及相关业界权威专家围绕以下内容做主题宏观报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部分解析;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展望;
中国汽车科技人才发展研究(制造、维修、营销三大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十年趋势分析,本科、高职、中职三大领域培养现状及未来十年趋势分析)。
2、专题微观研讨(战术层面)
围绕“回顾与展望”主题,从汽车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等各个方面组织研讨。和往届一样,研讨发言除安排少数专家外,大部分拟从所征集论文中选出。
3、“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赛项点评
由教育部等部委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广大职业院校关注大赛,积极参与大赛,希望以此推动自身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本届年会将安排相关专家对“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和中职组汽车赛项进行点评,为大家解惑释疑。
4、校企合作项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而自2007年会推出“校企合作项目”板块以来,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今年年会主办方又有新项目推出。
5、书面论文交流
年会将出版论文集及光盘,供代表书面交流。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论文集将第一次采取正式出版方式,以杂志专刊形式推出,一方面为论文作者提升稿件价值。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年会影响。
6、考察参观
年会将组织代表考察当地学校,并安排参观上海世博会。
三、征文要求
1、论文主题
围绕“回顾与展望”主题,从微观操作层面阐述汽车职业教育各个方面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汽车职业教育师资标准;
汽车职业教育专业拓展;
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
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
汽车整形专业实训教学。
2、内容要求
(1)必须结合自身实践,既有实际操作,又有理论升华。
(2)有关实训教学的论文应有一定的可借鉴性,论文中应包含至少一个实训项目教学案例。
3、其他要求
(1)篇幅最好在3000~5000字(包括文、图、表),图表要清晰美观,外交字母大小写、上下角标及各种符号要书写正确。
(2)论文书写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四、征文报送与录取
1、征文截止日期为2010年9月20日。
2、征文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接收邮箱为。
3、组委会将组成专家组,对征集的论文进行评审,选出书面交流论文和大会发言论文,分别编入论文集和组织在大会上发言,同时评出优秀论文,给作者颁发证书。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有问题可与我会联系。
联系人:张宏庆、韩伟
电话:010 63345599-870,010-63345599―837
宏观金融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顺周期效应; 文献评述; 宏观动态
在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使用。所谓公允价值会计就是对受市场行情变化敏感的资产、负债按最近报告期时点的公允价值计量,将最近报告期时点与上一报告期时点的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确认为损益。
我国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已达六年之久,而在执行初期就赶上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许多企业破产倒闭。人们寻找危机的诱因是把目光聚焦在“公允价值会计”上,许多专业人士试图找到因公允价值计量、确认的财务报告对人们感知产生的效应。学术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国是否存在顺周期效应?市场危机期间公允价值会计的采用是化解金融风险的工具,还是产生证券价格下跌的传染效应的推手?本文拟对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思路和线索。
一、关于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经济学释义
在经济学中,描述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采用“顺周期效应和反周期效应”这两个术语。从宏观上看,顺周期效应是指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是指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顺应与加强;反周期效应是指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之间是负相关关系。那么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则是指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顺应”与“加强”两种效应。“顺应”效应指的是公允价值会计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加强”效应是指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正向反馈作用。从统计上来讲顺周期效应代表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经济波动是否正向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和确认的损益;另一方面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和确认的损益是否会对经济波动具有正向反馈效应。
二、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理论上的争鸣
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成为金融机构攻击会计界的主要依据,会计界面临公允价值会计的废存问题,因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自然就成为研究的热点。
陈旭东和逯东(2009)、黄世忠(2009、2010)、王守海(2009)、刘思淼(2009)、潘秀丽(2009)、于永生(2009)、韩俊华(2011)等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根源、传导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其中关于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最有影响的研究论文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该文通过分析现行会计准则对银行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计量目标和计量要求,得出了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业产生顺周期效应的机理,并且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主要通过资本监管、风险管理和心理反应这三个机制传导顺周期效应,建立了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理论基础;从会计层面和监管层面分析了FASB、IASB、FSB、IMF和FSA提出的应对策略的利弊,对我国会计监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黄亭亭(2009)分析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于永生(2009)认为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是顺周期效应的根源。韩俊华(2011)认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根源是银行家功利的态度、金融系统管理行为及管理方式的顺周期性、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和资本市场的混响效应。
三、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方法上的争鸣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以剩余收益模型或者会计理论为基础的线性回归方法、统计基本指标相关系数法、Logit模型法、Probit模型法,但是实证结果却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
部分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效应。孙敏慧、孙杨清、徐诗奕和朱朝晖(2011)通过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认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效应,但整体影响不明显。徐经长和曾雪云(2011)借鉴Hodder et al.(2006)的模型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显著地增强了资产价格波动性;金融资产规模越大,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关联性越大,这显示出了金融脆弱性会间接地受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利影响。谭洪涛、蔡利和蔡春(2011)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结果表明:(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市过度反应显著相关;(2)对金融业来说,市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会显著放大股市波动,股票回报对公允价值的过度反应程度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呈现出非对称性;(3)过度反应不是存在于事件窗口而是存在于估计窗口。胡奕明和刘奕均(2012)采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研究发现在市场波动期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波动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比在平稳期更加显著;波动率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正相关性主要出现在长周期上。周丽聪和青爽(2012)采用Probit模型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收益项目与金融行业景气程度交互影响,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使得公司股价被传染,进而引起了资产价格循环。管考磊(2012)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引发顺周期效应。
部分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在我国并没有表现,或者认为顺周期效应的存在取决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刘贵生(2009)收集了在我国A股上市的14家银行2007年的财务报告,系统地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财务波动性的影响。结论是公允价值计量从整体上尚未对我国上市银行的业绩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影响了个别上市银行财务的波动性。作者运用大样本数据对银行业的财务波动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仅仅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刘奕均和胡奕明(2010)以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市场波动的增加是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和交易导致的,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却减小了市场波动,这吻合了我国基金普遍存在短视和羊群行为的现象。刘斌和罗楠(2010)分别从牛市、熊市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准则影响市场同步性的内在机理,并对2007、2008年的市场交易状况做了均值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牛市中公允价值准则的运用会提高市场同步性(即推动市场整体上涨),但是在熊市中两者关系不显著。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的评述
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公允价值”与“顺周期”作为关键字进行索引,发现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的实证论文都是从微观实体的会计数据着手,研究每个微观实体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价格波动的关系。此类实证研究有两个困难需要克服:一是检验微观个体的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必须要能获得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资产详细数据,并且需要同时能够获得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而这在我国现有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现状下是非常困难的①;二是衡量微观实体的资产价格波动率主要采用“日收益率的变化”来反映,反映的是短期的波动,这一衡量方法却无法“捕捉”公允价值对资产价格反馈循环导致的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对于第一个困难,国外已有Bhat等人(2011)通过研究银行“抵押资产证券(MBS)”的持有量变动与MBS的价格来解决。对于第二个困难,胡奕明和刘奕均(2012)通过改进“波动率”取值范围,尝试“捕捉”公允价值对资产价格反馈循环导致的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目前理论界大部分研究仍集中在从微观个体的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波动性的微观领域来研究顺周期效应,研究的是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加强”效应,采用的是静态相关分析,大部分研究方法是通过回归分析的解释变量系数符号和显著性、相关系数来判断,而分析顺周期“顺应”效应在本文所做的国内文献搜索整理中尚未发现,对公允价值与经济波动的交互作用关系、顺周期效应的持续时间并没有深入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需要宏观经济模型的支撑和一定样本量的数据支撑的,因而从宏观方面研究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很少。然而从宏观方面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才是真正对我国会计政策和金融政策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方向。
五、宏观动态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研究的未来
随着我国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资本市场将逐步得到完善,这会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而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范围将会不断增大。此外,随着新会计准则执行的深入,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施指南和配套制度的出台,公允价值会计执行得更加规范,公允价值会计披露的数据也会不断增加,这就为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宏观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仅仅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现象本身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更加关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短期”效应,但是短期效应对政策制定所秉持的长期可持续的原则是相悖的,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长期”效应。此外不仅需要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加强”效应,同时需要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顺应”效应;不仅需要研究和借鉴国外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应用实践和经验,稳步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更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进行对我国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研究。从宏观层面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同时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顺应”效应与“加强”效应进行研究,引入宏观动态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方法,进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与经济周期波动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相互反馈关系及相互作用时长,从而找到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时长,才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学者们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动态的角度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理论和实务进行研究才是公允价值会计服务于政策制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23-29.
[2] 黄亭亭.公允价值争议:计量可靠性与顺周期性的分析[J].武汉金融,2009(4):33-35.
[3] 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9):22-28.
[4] 韩俊华.以消除金融顺周期效应为主题论公允价值的计量[J].统计与决策,2011(2):138-141.
[5] 孙敏慧,孙杨清,徐诗奕,等.中国金融业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16-19.
[6] 徐经长,曾雪云.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价格波动[C].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2011.
[7] 谭洪涛,蔡利,蔡春.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C].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2011.
[8] 胡奕明,刘奕均.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J].会计研究,2012(6):12-16.
[9] 周丽聪,青爽.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传染性——基于上市金融企业2007—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2(2):11-15.
[10] 管考磊.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J].财政监督,2012(5):27-28.
[11] 刘贵生.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财务波动性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银行2007年年报数据的分析[J].西部金融,2009(1):3-6.
[12] 刘奕均,胡奕明.机构投资者、公允价值与市场波动——基于我国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2):110-120.
[13] 刘斌,罗楠.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剧市场同涨同跌吗?——论公允价值准则与市场同步性的关系[J].证券市场导报,2010(9):4-11.
[14] Bhat,G.,R.Frankel and X.Martin.Panacea:Pandora’s Box,or Placebo:Feedback in Bank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Holdings and Fair Value Accoun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1,52(2-3):153-173.
[15] 陈旭东,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9(1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