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星星的孩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星星的孩子范文1
名词解释: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前多笼统地称之为孤独症(自闭症),之所以引入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概念,是因为临床上逐渐发现,很多患者未必全部具备典型孤独症的“三联症”(即社会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比如有些患者没有刻板行为等等,够不上典型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但是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缺陷,因难以用一个特定的“标签”来命名,所以把孤独的相关行为表现看成是一个谱系,程度由低到高,低端的就是“典型孤独症”,高端的逐渐接近普通人群。引入谱系概念之后,就可以说,只要具备了“三联症”特征的一部分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而对于典型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边缘、孤独症疑似等)的区别则是指在谱系内的缺损程度的深度。下文中我们笼统地使用孤独症(自闭症)这一概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出生,且每年呈20%的趋势增多。美国疾病控制与研究中心2012年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儿童自闭症患病率已经达到1.14%,其中男孩居多,每56个男孩中就有一个是自闭症患者。美国卫生署将自闭症列为十大难症之首。
2014年4月2日是第七个世界自闭症日,今年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是“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自闭症,为了让更多的父母能树立应对自闭症的正确观念,早发现,早治疗,让更多“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本刊特约儿童青少年行为矫治相关专家解析自闭症,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这群孩子不一样的世界。
星星的孩子
“不会说话或回避与人沟通交流”,这可能是很多人脑海里对自闭症孩子的描述,其实自闭症的孩子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言语的障碍。
故事一 “我的世界我做主”
阳阳3岁前总是喜欢一个人玩耍,且对父母给他新买的玩具毫无兴趣,只喜欢一些盘子之类的圆形玩具,无论妈妈怎么逗他,他总是无动于衷。即使爸爸妈妈外出或者回来,阳阳也从来不留恋或者给一个热情的欢呼,开始父母觉得是不是自己工作过于忙碌,带孩子太少的原因。当时阳阳爸妈总是想到送他到幼儿园多和其他孩子接触会要好些。可是阳阳满了3岁送到幼儿园后,幼儿园老师告诉他们,阳阳依然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玩耍,对同学的热情呼唤毫不理睬。且阳阳也从不愿意和老师或同学进行目光的交流。
故事二 “我是个不愿说话的孩子”
涵涵一岁多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开始涵涵爸妈都没太在意,心想可能是怀孕时涵涵妈挑食造成的营养不良,孩子发育不好。甚至周围有人说,贵人语迟。可是快两岁了,涵涵依然叫不出爸爸妈妈。且涵涵妈还发现涵涵有一个特点:就是只玩家里沙发上一个毛绒绒的垫子,对其它玩具不感兴趣。
故事三 “我不喜欢热闹”
婷婷似乎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爱安静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时,妈妈带着她到超市里去,到了人多的地方,她就会大哭,后来大了,能走路了,带她到人多的地方,她也会大发脾气,甚至大喊大叫。父母只能不带她去人多的地方,可是婷婷的这个特点也让家人很是苦恼。因婷婷不仅拒绝出去,也不喜欢家里多来客人。来了客人,她甚至将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有时客人不理解,觉得婷婷爸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有问题。
对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电影《雨人》里患有自闭症的雷蒙・巴比特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水银蒸发令》里患自闭症的9岁男孩西蒙是个智力超常的孩子,破解了军方的密码;牛顿、爱因斯坦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 这些都似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闭症患者都是天才。事实真的如此吗?
黄广文(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
很多不熟悉自闭症的人误以为自闭症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其实这是对自闭症的一个很大的误解,事实是约有50%患儿处于中、重度智力低下(IQ低于49),25%为轻度(IQ为50~70),还有25%可在正常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对自闭症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一:性格孤僻就是自闭症
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或者到了两三岁了说话还结结巴巴,父母就怀疑是自闭症前兆,其实自闭症不是性格问题,性格孤僻并非是自闭症。
误区二:自闭症是智力低下的表现
虽然约有75%的自闭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但是孤独症儿童不等同于一般的智力低下儿童,两者的表现有很多不同:一是两者对刺激的反应不同。智力低下儿童对外在刺激有反应,但比较迟缓,给人以发呆、迟钝的感觉,而自闭症儿童对有的刺激无动于衷,对有的刺激则反应敏锐,甚至为正常儿童所不及。二是婴幼儿早期症状不同。智力低下儿童首先出现动作发育落后,而自闭症患儿大多数早期发育是正常的,首发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当的目光对视或对家长的接近毫无反应或反应不适当等。三是兴趣与行为模式不同。两者虽然都常有兴趣缺乏、行为刻板的特点,但智力低下儿一般不排斥同龄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或玩具。四是面容与形体的不同。智力低下儿常见有特殊面容或形体,而自闭症患儿则大多面容姣好。
误区三:自闭症是社会、家庭造成的
有些报道称,自闭症是由于环境污染、家庭冷漠等造成的,甚至提出“冰箱母亲”理论,说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就像冰箱一样冷酷。这些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自闭症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并不是家庭环境等原因造成的。
误区四:自闭症无药可治,所以不必治疗
有人认为,一朝患上自闭症,终生就为自闭症。虽然到目前为止,对自闭症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接受合理系统化干预训练,绝大部分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一部分孩子可能获得基本痊愈或基本具备自主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只是这个治疗的“旅途”相当漫长。
此外,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自闭症通常在三岁以前起病,发病原因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开的谜。众多学者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多病因的复杂神经发育性疾病,其病因最有可能是和人体内的基因有关,这个出了问题的基因可能是家族性的、也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新突变。
自闭症患儿有何表现
平时很少说话,不与人交流沟通,喜欢独自玩耍;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这些只是性格内向、语言发育较迟,还是患有自闭症的征兆?一方面,我们要防止“杯弓蛇影”地将只是有些内向的孩子诊断为自闭症,一方面我们又不要错过及早发现一些不够典型的自闭症患儿。那么自闭症患儿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呢?
黄广文:典型自闭症患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常常表现为不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和沟通,不与同伴一起玩耍。缺乏与他人目光对视,不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对父母的来去无动于衷,不会对父母微笑,对父母缺乏依恋与亲情,母亲拥抱时不会贴近身体。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向父母寻求食物或安慰,不会用言语或姿势来表示需求。
语言交流沟通障碍。如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甚至无言语,这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患儿一般在2~3岁时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要求。也有一些患儿2~3岁语言功能出现后,又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身体语言表示他们的意愿。有些患儿虽然语言存在,但不会主动与别人交谈。不会使用代词,或者错用代词,尤其是“你、我、他”等人称代词,对别人的呼唤缺乏反应或毫不在意。说话时亦语句单调平淡,存在语音、语调、语速、语言节律及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常,讲出的话怪异平淡,缺乏抑扬顿挫和感彩。患儿常常模仿电视节目、收音机里的台词或别人说过的话,犹如“鹦鹉学舌”,或自言自语。
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动作行为刻板。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活动、玩具和游戏不感兴趣,尤其是不会玩有想象力的游戏,通常对一些不作为玩具的物品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可旋转的东西。多数患儿对电视广告、天气预报等敏感且感兴趣,并且很快记住和复述。有些患儿还对塑料袋、门锁、某些水果等产生依恋行为。有些患儿喜欢反复摸光滑的地面及其他表面光滑物品。有些患儿每天须吃同样的食物,吃饭时须坐在固定的位置,固定偏好一两件衣服或鞋子,拒绝更换衣裤鞋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等。有的还喜欢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乱,就大发脾气。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拒绝学习或从事新的活动。患儿常见仪式性或强迫性动作,如反复扭转手指或弹弄手指、拍手、转圈、跺脚、开关门、按开关。稍大的患儿反复问同一个问题,不可克制地反复触弄、嗅闻一些物体,如母亲的手、衣服或袜子等。
患儿同时也会伴有感觉障碍和动作异常。如患儿对疼痛感迟钝,对突发巨大声响缺乏反应,对某些微弱声音或刺激有异常的反应。患儿常长时间旋转而不觉头晕,对汽车、高楼和有毛动物等一般儿童害怕的东西他们无所畏惧感。有的患儿还莫名其妙地发笑或哭。患儿常用脚尖走路或者以跑代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
当然,自闭症孩子缺陷的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且不同的教育情况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都可能影响其行为,对于孩子的异常表现父母应及时寻求正规的测试和诊断,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如何防治自闭症
自闭症患儿若不能获得良好的训练,可能影响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生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虽然,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但我们要如何尽量减少孩子患自闭症的可能呢?对于自闭症患儿又该怎样治疗,最大可能地让他们适应社会呢?
黄广文:不管是防止自闭症患儿还是其它缺陷儿的出生,做好孕期的优生优育防护都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母亲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个月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异常,如风疹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均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而致病。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初期要注意不要感染病毒。在分娩时如遇难产时,应尽量避免婴幼儿窒息,以免造成脑损害。在婴儿早期也要注意避免高烧惊厥,因为多次的高烧惊厥也会造成脑损害。同时,父母双方生孩子的年龄也不宜过大,尤其是父亲的年龄,在自闭症研究中发现,得自闭症的孩子父亲通常生孩子的年龄都较大。其次,孕期要保持心情舒畅,胎儿从4个月大的时候,就能体会妈妈的情绪,过多的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也许父母在优生优育方面相当注意了,但是孩子还是不慎患上了自闭症,因自闭症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获得康复,可造成终生残疾,影响患者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就业。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患有自闭症也不可气馁,一定要及时请教医师,妥善施治,并进行有关诱导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开始得愈早效果会愈好。1~3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始语言、形成正确认知的关键时期。只要细心留意孩子的不正常言行,一般在2岁前都可以确诊出是否有自闭症。一旦孩子被确诊(或怀疑性诊断为有“自闭症倾向”),就要为他提供干预性的训练,因为训练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
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干预工程,且父母在自闭症孩子的治疗过程中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脱离父母,将自闭症真正治疗好。因此,对于自闭症患儿的治疗,患儿的父母首先需要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调整好心态。然后,及早地对孩子开展高密度干预训练。高密度干预训练指的是要将干预理念渗透到每天的日常活动中,时刻对孩子进行相关行为训练,而不是单一的每天去专门的康复机构训练2小时就可以了。
当然,在家庭中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前,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①家庭成员应了解有关自闭症的知识,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一般性特点和自己孩子所独具的特点;②家庭成员应学习和掌握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③要按照由专业机构或人员为孩子制订的个别训练计划,对孩子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④要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此外,还需定期请专业人员对孩子评估。
星星的孩子范文2
目前试点班设置专任教师6名,其中4名均有特殊教育自闭症康复的专业背景,掌握专业的康教训练方法与实际操作技能,其他2名教师也从教多年,具有丰富的带班经验与教育专长。另外,每节课配置助教2名,确保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试点班目前招收义务教育阶段的自闭症适龄儿童共20名。他们均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的症状,并伴随智力发育滞后。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常规较好,能够听懂简单指令,问题行为较少,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强,能够主动与教师沟通,可积极配合教师参与课堂。第二层次,常规一般,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差,有攻击、自伤或情绪问题,注意力分散,无目光追视能力,上课需教师提示才能配合。第三层次,规则意识较差,无主动语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基本无目光对视能力,多动、自我刺激等行为较多,上课需家长或助教及时辅助方能参与。
在硬件设施上,试点班设有:康复训练室、个训室、运动整合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和律动室共五个功能室。主要设备有:孤独与多动障碍干预仪、启音博士、综合训练工作台、手指功能训练器、可视音乐干预仪、儿童认知组件、整合运动器材以及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等。
试点班学生在入学前均要接受C-PEP教育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模仿、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口语认知等七个方面。根据评估结果以及学生现有能力,试点班采取九年制培智教育教材和学校校本教材相融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程形式上,我们采取集体课、个训课和小组课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优势,弥补其生理缺陷,让孩子们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享受优质的教育。
集体课主要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以及运动与保健等课程。每节课由一名主讲教师负责课堂教学,两名助理教师协助管理学生课堂秩序,辅助能力较差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通过集体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能得到有效提升。
小组课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行为矫正、生活自理、语言认知、精细动作、感觉统合以及运动整合六个科目进行训练。小组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模仿、语言认知、感知觉、粗大动作、手眼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间的互动性以及合作能力。
个训课是一种有较强针对性开展康复训练的授课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现有以及有待发展的能力,立足于缺陷补偿的基础,注重潜能开发,让每个学生的个训重点在训练时都有所突出,时间上也较为固定,从而使训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
试点班开班一年来,初期以学生适应学校环境、建立常规、融入集体为主的教学目标已得到较好落实。如今,试点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较好的习惯:他们能在听到上课铃声后主动进教室就座,上课后能听指令起立并向教师问好,课堂规则意识渐强,一部分学生甚至能主动与教师形成互动,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我们还要清楚地看到:自闭症试点班仍有部分学生无法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仍以模仿为主,多动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都需要教师和家长及时关注,加强后续训练。
星星的孩子范文3
1995年,张继兵从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工作。像所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样,张继兵满怀热情,但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她呆住了:这里的情况远比她想象的糟糕得多:教室里到处是尖叫声、哭喊声,一会儿这个孩子跑了,一会儿那个孩子尿了……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该怎么上课呢?
专业的特殊教育学习让张继兵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她开始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捕捉他们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有人说,培智中心学校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让人捉摸不透;也有人说,这些孩子是异类,像外星人,根本无法与他人正常沟通交流。但在张继兵眼中,这些孩子身上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他们同样渴望展现才能,梦想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得到大家认可。“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伙伴,我们要挖掘他们更多的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接纳他们”,张继兵如是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继兵细心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努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有的孩子在书画方面有天赋,她就带领美术教师从练习拿笔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培养学生;有的学生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她就带领音乐教师从一个个音符开始,让学生认识乐谱;有的学生喜欢跳舞,她就带领舞蹈教师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动作地教学生摆姿势、练站位。慢慢地,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习书画的学生,其作品不仅在大型比赛中获奖,更得到国内知名书法家的高度肯定,许多作品还被收藏了;学习舞蹈的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了,他们的表演在各类展演中屡创佳绩;喜欢音乐的学生甚至组建了一个管乐团,管乐团的创立开创了特殊学生教育的先河。一项项活动、一块块奖牌、一次次实践探索,为学生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张继兵进一步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特殊学生兴趣小组中,在广泛调查学生兴趣潜能及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成立了吹画组、器乐组、书画组、气球造型组等诸多特色小组。兴趣小组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他们在兴趣小组里找到了各自喜欢并擅长的活动,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兴趣小组多次接待中外友人,学生在兴趣小组中的作品作为礼物被赠送给国内外的朋友,受到了国内外友人的高度好评。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继兵发现,这些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在戏剧表演中能很好地释放自己。于是,她大胆尝试,将戏剧治疗带入课堂。她带领学校教师成立了戏剧教学组,研讨适合特殊学生的活动形式。没有现成的素材,她便自己编写剧本;没有合适的道具,她便自己动手做教具;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她便自己学习戏剧基本知识。孩子们在戏剧中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天性,连一向不愿意与人沟通的学生也能开口说话了。张继兵欣喜地笑了,编台词熬的夜,做道具受的伤……付出的一切,她觉得都值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表演也越来越成熟。她带领的戏剧治疗小组曾经多次接待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参观访问,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誉。
“因为智力上的缺陷,这些孩子最大的障碍就是认知的障碍,所以我们的课程、教材都尽量生活化”,张继兵说,“我们的目标是将来让他们能够适应生活环境,能够做到生活自理,所以我们的课程目标不是灌输多少知识,而是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教他们如何自主生活、快乐生活,这就是我们跟普通学校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作为学校生活化适应性课程的主要编写者和项目负责人,张继兵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特殊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亲自参与生活适应丛书以及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工作,逐章逐节地核对教材,认真思考用书是否适合特殊儿童。这套教材填补了特殊教育生活化适应性课程教材领域的空白,被全国多个省市的培智学校采用,并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
“原来这些孩子这么棒”
二十一年,弹指一挥间,但只有从事特殊教育这项工作,才能体会其中的辛酸与幸福。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张继兵坚守的动力来自于对特殊孩子们的爱以及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曾经,当张继兵带着孩子们出现在社区、公园这些公众场所时,总会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唯恐避之不及的神情,甚至是背后的指指点点。面对这些歧视与冷漠,张继兵也曾感到委屈和难过,委屈的是别人不能接纳自己的学生,难过的是孩子们不能得到平等的
对待。
然而,歧视和非议让张继兵更加坚定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特殊孩子的决心。她开始更加频繁地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超市、医院、社区、公园等地进行实践活动。她坚信,良好的文明行为是特殊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为此,她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地,孩子们从开始的无序、散乱逐渐变得有序、有礼,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同时,张继兵努力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规则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技能。当她再带着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旁人的眼光开始变了,甚至会有人夸赞:“原来这些孩子这么棒!”对张继兵来说,她的坚守就是为了特殊孩子们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让他们在将来进入社会时能够自强
自立。
一株被风雨摧残的幼苗,除了雨露滋润、阳光照耀之外,还需要多一分的矫正与匡扶;一颗弱小的种子,想成长为挺拔的大树,需要一片沃土,更需要一批特殊的园丁……特殊教育需要一群勇于付出、甘于奉献、不计得失的教师,而张继兵正是这群人的典型代表。由于张继兵在智障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她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智障康复专业委员会聘为理事,担任北京市智障职业教育教研员,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和市级荣誉称号。
星星的孩子范文4
我常常幻想着,
有一天能坐在月亮船上,
穿梭在美丽的银河里,
和无数的小星星们,
握手问好,
嬉戏玩耍,
我要摘下几颗最明亮的星星,
把它们用线穿起来,
做成一串美丽的项链,
送给亲爱的妈妈;
我还要架着月亮船,
在流星娃娃的带领下,
遨游太空,
用北斗星这把大勺子,
将银河里的星星舀来,
铺成一块长长的地毯,
和伙伴们一起
踏着它去拜访9大行星。
……
星星的孩子范文5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天气阴
今天,我看了中央二台演的生活栏目“星星的孩子”。说得是一群患有孤独病孩子的故事。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玩,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亲近他。生气时候又自己打自己。为了能让他们叫一声“妈妈”,他们的母亲都付出了很多很多。
小余的妈妈放弃了很好的工作,在家里领他做康复训练。为了能治好他们的病,妈妈们想了好多办法,都不管用,最后他们利用海豚发出的超声波治好了他们的病。让小余学会了叫妈妈,而且也愿和家人亲近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平时里对我的关爱。生活中的一件件事情在眼前浮现。我想到了母亲的爱是多么的伟大,我感谢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
星星的孩子范文6
准妈妈
由于胎头此时朝下,所以准妈妈会误以为自己要生了。其实不必这么早就操这个心,离分娩还有段日子呢。胎儿即将入盆,准妈妈此时会觉得自己呼吸轻松了,走起路来却费劲了。此时胎儿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所以准妈妈要多吃有助于大脑发育的食物。钾可以为胎儿大脑提供充足的养分,猪肉、豆类中含有丰富的钾。从现在开始可以练习拉梅兹呼吸法,这个方法可以缓解分娩时对疼痛的恐惧。
准爸爸
虽然准爸爸无法体验分娩的感受,但准爸爸要明白从怀孕到分娩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大部分综合医院开设分娩呼吸法课程,可以带着妻子一起去参加。如果你积极为妻子的分娩做准备,在妻子眼中你无疑是个值得珍惜的好丈夫。
亚当和夏娃
从此人类便出现了。
做完这一切后,上帝觉得应该有第7天,
也就是休息的一天,
于是他将第7天作为休息日。
亚当每天都在上帝的伊甸园中玩耍,
随着时间的流逝,亚当觉得十分孤独,
动物都有自己的朋友,
而亚当没有。
上帝也觉得亚当挺可怜,
于是当亚当睡觉时,上帝从他肋骨上取了一根骨头,
做成了女孩,取名夏娃。
至此,亚当和夏娃就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中,
在伊甸园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他们绝不能偷吃生命树上的果实――善恶果,
上帝禁止他们这样做。
有一天,树林里传来了一些细微的声音,原来是条蛇。
蛇开始诱惑亚当和夏娃:
知道上帝为什么不让你们偷吃禁果吗?
因为他不想让你们变得比他强大。
夏娃很单纯,被蛇说得动心了。
“没关系,摘个尝尝。”
蛇边说边从树上摘了一颗果实。
这样,夏娃吃了一颗禁果。
吃完后,亚当和夏娃突然有了羞耻感。
“哎呀,咱们两个怎么着没穿衣服啊?”
他们赶紧用树叶蔽体。
上帝发现亚当和夏娃违背自己的诺言后,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
至此,亚当和夏娃成了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