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个案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1

案例背景:萧萧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孤僻的孩子,虽然平时在班里并不是很会说话,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他会说英语,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很着迷,他的知识面很广,而且经常能在不经意的时候表现出来。但是在在日常的生活中缺少爱心,不愿意为老师和同伴帮忙,相对而言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看到眼前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也会默然走开。对这样的孩子,如果能全面发展,用自己的爱心来对待每个小朋友,将会非常出众,。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展开对他爱心的培养。时间案例描述分析与反思(教育策略)

2月25日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陆续都回到了幼儿园,一个寒假没有见面,他们很多个子都长高了,见面的第一天,他们象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地围着老师说个不停,这个时候,萧萧来了,他没有多说话,自己径自走到位置上,摊开一本宇宙的奥秘开始看起来,也没和任何人说话。我走过去和他打了个招呼,他也没有多说话,等我一再要求时候,他才向我问了个好。(由此发现萧萧好象做什么事情都是很淡然的,对周围漠不关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所以我想以后对他要多加提醒,也许会又收效。)

3月1日开学两个星期了,从早上来说,萧萧见面会和你问个好,但是,好象都是处于义务,而不是由心而发的向你打招呼,而问好结束,就开始看他的书,我发现他看书的时候是很认真,而且带来的书大都是宇宙的奥秘,自从上学期进行过宇宙的主题之后,我知道他对宇宙很着迷。(于是,我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宇宙开始进行和他的交谈,他对于兴趣的东西完全是两种反映,所以我想这个也许是拉近我和他关系的地方)

3月18日我们上课的时候要把桌子上西湖的图片架移开,于是我指定了陈雨瑞来负责,今天上完课以后,忽然看见萧萧迅速从位置上站起来,然后准备把图片架子放回原来的地方,但是雨瑞马上就说到,这是我的事情,萧萧说,我只是想帮帮你,于是悻悻的走开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是高兴的,说明他并不是冷淡于一切,帮助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表扬了他,鼓励了他。但是他的表情却显得无所谓。)

4月19日我们最近在进行七彩世界的主题,主题进行到今天,我们尝试做了一朵七色花,当问到你会怎么使用七色花的时候,有小朋友说要买很多玩具,要有很多吃,也有小朋友说要帮助别人,帮助生病的小朋友,当问到萧萧的时候,他说他有了七色花要让妈妈的身体更好。(我听了以后,觉得他其实是一个会关心别人的孩子,只是不善于表达,好象都放在心里,我马上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他表情上告诉我他很开心。)

5月17日中午在吃饭前,别的组都很安静,惟独霄霄一组声音很响,等我走过去的时候,我看到他和天天已经手和手扭在一起了,我想,应该是和他们有冲突了,我有点生气的和萧萧说,“你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天天没经过老师的允许就开始吃饭了,老师还没有请到他呢”(我一听,马上批评了钟天逸,但是我也同样批评了萧萧,他觉得有些委屈,就眼睛直直的望着我,我就和他讲起了道理,最终萧萧服气的点点头。)

5月31日在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各自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萧萧也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带的是一辆半机械的塑料自行车,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在我的跟前不停的晃来晃去,有时还故意在我的面前把法条一拉,让“自行车”滚到的脚边,这时我明白了,他是在引起我的注意,我立刻捡起地上的“自行车”,装着很欣赏的样子问:“这是你带来的”,他点点头,“这个玩具怎样玩,你教我玩好吗?”那一天我看见他会心的笑了。

6月8日今天,萧萧的妈妈告诉我,萧萧与以前有了变化,发现他的班级荣誉感强了很多,以前对班级的事情是丝毫不关心的,但是,前几天,他请求妈妈帮他买瓶洗手液,原因是班里没有洗手液了,我听了很高兴,赶忙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我看的出他很开心。

6月21日中午,他在教室里玩汽车,突然风风哭了起来,我一看原来是萧萧玩的汽车压到了他的脚,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马上就向徐道歉了,而且棱棱的看着我,似乎我要批评他,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是自己就走开了,(我看到他的进步没有多批评他,反而安慰徐风起,并一起得到他的原谅。)

小结

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交往,幼儿的交往是他们社会化行为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像萧萧这样的幼儿在各个幼儿园为数也不算少,他们由于某些客观的环境影响,使得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与同伴之间有差距,因此交往起来就有了一定的困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进行交往时多倾向于那些有能力的人,而对那些反应慢、行动迟缓;生性怯懦、胆小,遇事无主张,只会随大流的人,会避开他们,不愿和他们呆在一起。因此,幼儿对人对事的态度,往往又是成人对人对事的态度的翻版。通过这一学期的观察,及鼓励,萧萧的进步应该说是很大的,从对周围的漠不关心,到现在的爱心涌现,很多地方体现出他有爱心的一面。在平时的教学、游戏中,在集体的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克服自卑感、孤独感及消极情绪,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这种良好的个性更容易被别人接纳。让我们的老师都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受小朋友尊敬的,喜爱的老师,让那些可爱的孩子不再受冷落。

个案分析:俊俊的转变

背景:

俊俊是班里年龄最小的男孩,圆圆的脸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甜甜的,是班里的“开心果”,可最近“开心果”变成了“哭宝宝”。老师总是听到俊俊的哭声“呜……,老师我不会剪。”刚把剪刀`手工纸拿到手里,俊俊嘴一咧就哭了,老师刚帮俊俊擦干眼泪,手把手教完俊俊。还没来的及转身。“呜……,老师我不会粘。”俊俊的小脸上又挂满泪珠。“我不会”是俊俊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在幼儿园只要遇到问题,困难。这三个字就伴随着哭声出现

场景一:

喝牛奶时,俊俊拿着吸管,费了好大的劲,还是没能牛奶袋,向老师投来了求助的眼光。老师鼓励他俊俊能行的,再试试,并用目光关注着他。在老师的引导下,俊俊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把吸管牛奶袋中了。老师当众表扬他俊俊你真行,小手很能干。俊俊小脸蛋涨得红红的,开心极了。老师还让俊俊教大家。好几个孩子向俊俊求助,俊俊热心地帮助大家,还鼓励小伙伴“不要急,慢慢来,你能行的”。(这个小小的成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俊俊从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了孩子的信心,俊俊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了。)

场景二:

早晨,俊俊拉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幼儿园,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妈妈说这是俊俊的爸爸从青岛带来的,俊俊非要带来给小朋友看。老师问:“这是什么呀?”俊俊自豪地说:“这是海龙,这是海马,还有贝壳!”小朋友也都围上来想看个究竟,七嘴八舌地问起来:“这是什么呀?”“这是海马,是生活在海里的!”开始时俊俊的声音还很轻,后来渐渐响了起来,“我告诉你,小海马是海马爸爸的口袋里生出来的。”“你弄错了吧,孩子都是妈妈生出来的,怎么是爸爸呢?”马上就有小朋友提出反对意见。“是爸爸生的,就是。”俊俊又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老师。老师适时介入:“小海马是谁生的,我们一起回家请教爸爸,妈妈,查查书本。明天再讨论吧!”(在老师的日常观察中和与俊俊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孩子的知识面较广,老师又了解到孩子对爸爸出差带来的贝壳,海马等特别赶兴趣,就主动和家长联系,取得支持,请家长多让孩子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主动创造机会,为孩子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改善了孩子的同伴关系,让孩子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和支持,进一步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场景三:

第二天,俊俊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刚到,小朋友就围了上来。急性子的扬扬问:“为什么小海马是海马爸爸生的呢?”这次俊俊可是有备而来:“是因为海马爸爸长着一个育儿袋,海马妈妈就把小海马生在这里面,海马爸爸帮忙孵出来的。”……(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地、乐意地去做事情,利用孩子的长处帮助树立信心。)

情况分析:

1、家长的“包办代替”教育方式

俊俊大部份时间是爷爷,奶奶带的。家里遇到事情事无巨细都帮孩子解决,久而久之也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弱,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也不会。再加上孩子自尊心极强,当孩子做不好时就会哭,引起成人的注意,帮助他解决问题。

2、教师指导行为的影响

俊俊是班里年龄最小的男孩,老师也总觉的孩子年龄小,对他放低要求,孩子遇到问题向老师求助,老师也总帮孩子解决。久而久之让孩子形成了依赖思想,对俊俊的动手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综上所述,造成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遇到问题不主动去解决,而是寻求成人的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产生了恶性循环。孩子出现自信心不足是常见的。如果任其发展就会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严重的也会出现个性偏异,危害心理健康。

教育措施:

(一)教师对孩子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反映。,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对自身的言行往往缺乏评价能力,。常见有些孩子做事顺利时就说;"我聪明。"遇到困难就会说:"我笨。"一般说,儿童对自身力量的评估都是依从于他人的。别人怎样看待他的,或者孩子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的。将在很大程度影响孩子怎样看待自己。周围人的鼓励,对于增强儿童自信心有很大作用,教师作为儿童所尊敬和崇拜的权威者,对他们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对儿童的肯定和鼓励必须恰如其分,符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肯定和鼓励应该是具体的、有根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信心,鼓舞孩子作进一步的努力。过分的称赞是有副作用的,它会引起儿童盲目自信或对称赞抱无所谓的态度,使称赞失去了教育作用。例如,有的成人对儿童的称赞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而是笼统地说:"太好了"、"好极了",甚至夸大其词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地称赞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发生错觉,以为自己样样都好,渐渐从缺乏自信到过分自以为是。

(二)坚持正面教育,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主要是对自己没信心,害怕失败。当教师用积极的眼光、正确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孩子时,孩子也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教师适当引导孩子参加些实践活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既不太难也不太易的任务,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欢乐。这样做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极为有效的。孩子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引导孩子独立地去完成力所能力的工作,用“皮格马列翁效应。”努力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支持孩子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都是大有益处的。坚持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受之以鱼”,激发孩子不懈的克服困难,解决困难。俊俊很胆小,教师就时时鼓励孩子,告诉他俊俊你能行的,老师相信你。在孩子遇到问题困难时,教师适当降低困难的难度,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例:帮孩子解决最难的部分,其余的问题鼓励引导孩子自己解决。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树立孩子自信心的同时引导孩子发现同伴的长处。

教师在引导孩子看到自身力量、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同伴的长处,使孩子意识到自己会做的事其他小朋友也会做。有些事情自己比别人做得好,但另一些事情别人比自己做得好,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这种多方面的横向比较,既不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亦可防止孩子产生过于自信或轻视他人的骄傲心理。

(四)家园配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要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俊俊的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俊俊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关注和支持俊俊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俊俊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在《纲要》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要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出色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巨大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所做的事充满自信心,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有始有终地去做,并能在做的过程中排除障碍、发挥创造性。我们大家应该承认和看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喝彩!

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顾颖捷观察时间:20__年9月2日、9月3日观察内容:开学了观察者:wode

观察背景:新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依恋性强。

案例:

观察(一)

今天是入园的第二天,教师要求家长把孩子送至教室后马上离开,顾颖捷的妈妈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离开,可顾颖捷小朋友却紧紧抱住妈妈的脖子不愿下来,嘴里喊着:妈妈不要走。看到这情况,我便过去接,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她妈妈手里接了过来,我以为她会平静下来,没想到她对我无休止地拳打脚踢又加上抓和拧,我只好把她放了下来,可下来后更厉害,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脚不停地蹬,谁在她的旁边就打谁,谁去理她她就叫得更响,我们只好离她远远的。

过了一会儿,她停止了哭闹,开始注意旁边小朋友的游戏了,有时还表现出一些喜欢的神色,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看看那群小朋友。

老师介入:

这时,我就过去轻轻地把她拉起来说:“来,老师带你去游戏。”她的眼睛看着我,顺从地跟着我,一会儿就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

分析:

幼儿[夏冬平1]的情绪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刚入园的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集体生活,对父母和家庭有强烈的依恋感,入园后产生分离焦虑,对幼儿园的人和环境产生强烈的排斥感,孩子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没有安全感。虽然我们在孩子入园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家访、带孩子入园游戏等,这也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恋,从案例看顾颖捷也是个倔孩子。

观察(二)

户外活动时,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滑滑梯,顾颖捷小朋友很高兴地跟着老师来到了滑滑梯旁,她像一只小猴子一样灵活地爬上滑滑梯,到了滑滑梯的最高处时,她挥动着小手对我喊:“老师,再见。”说着,就很快地滑了下去。第二次滑时,她同样高兴地和我交流。我便走过去和她握手,她很兴奋,像老朋友一样和我握手。

直到晚上离园,她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

分析:

幼儿的情绪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刚刚脱离对母亲的依恋,她很快地被幼儿园快乐的游戏所吸引,也和老师建立了最初的友谊,能友好地和老师交流。从上述案例看,她是一个情绪变化较快的孩子,情感丰富、动作爽快。为此,我查阅了她的家访记录,发现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活泼、大方,就是喜欢耍小脾气,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要抓住孩子的个性,慢慢地引导她,让她顺利地度过入园关。

观察(三)

今天是入园的第三天,早上,顾颖捷小朋友较早地来到了幼儿园,我以为今天她肯定会乐意上幼儿园了,没想到,她还是扯住妈妈不放,嘴里还哭喊着,我接过她,她没有像昨天那样对我拳打脚踢,可还是拼命地挣扎想下来,放她下来后,她又坐在地上哭,我吸取了昨天的教训不去理她,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她换了一个地方,她就坐在我的前面,哭声也轻了,眼睛看着我,似乎在对我说话,我扶起她,一摸裤子湿了,原来她尿裤了,所以移动了位置。帮她换洗干净后,她就和小朋友游戏了。

分析:

顾颖捷今天的情形比昨天有了 明显的好转,哭闹的时间也缩短了,只是在哭闹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不顾,甚至要小便也不去,宁愿尿裤,也不跟老师讲。情绪波动后,她用移一个位置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请求老师的帮助。任性的孩子没有自我克制能力,不能忍受任何的约束。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孩子的未来创造幸福,对于任性的孩子,我们要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帮助幼儿逐步改正。

观察对象:小二班幼儿

观察时间:20__.10

观察内容:图书哭了观察者:wode

案例:

最近阅读区的图书越来越破,平时也没发现孩子们有什么争抢,因此进行了观察。今天中午大多数幼儿吃完饭在走廊里看书,“哇!一条小虫,快来看呀!”孩子们有的顺手把书放在小椅子上,有的随手把书一扔,扔在了地上,有的扔在花坛中;有的由于急着看虫子,就匆匆从书上踏过去,似乎无心顾及图书的“安危”。我还发现小朋友放图书时,没有把封面翻好就随便一插,有的干脆乱塞一通,图书架一关,许多书就折歪了。

老师教育:

为了引导小朋友爱护图书,我编了一个小故事:小二班的书架里住着书宝宝,它们跟小朋友生活在一起非常快乐,小朋友常跟它们学知识、学本领。可这几天书架里有人在哭,且哭得很伤心,怎么回事呢?我随手打开书架,让小朋友讨论:书宝宝为什么哭呢?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因为我们小朋友没有爱护图书把它弄破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孩子们纷纷说了该怎样保护图书,我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还跟小朋友一起修补图书,体会到我们更要好好爱护图书。我请每个小朋友争当图书管理员,爱护图书。

分析:

知[夏冬平2]、行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孩子有了知情感受,行动上才能反映出来。小朋友有了相互督促的习惯,看见别的小朋友把图书乱扔,就会提醒。经过这次教育及随时提醒,图书破损现象越来越少。

观察对象:施姗姗观察时间:20__.10观察内容:我们一起玩吧观察者:wode

案例:观察(一)

来园时,施姗姗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我就站在她的面前迎接他,可施姗姗却径直走到教室里。我牵着她的手说:“姗姗,你早!”她用眼睛望着我,但很快又移开了。我又说:“姗姗,你早!怎么跟老师打招呼?”她看了我一下,才轻轻地说:“老师早!”

孩子们正在自由地玩着积木,只见姗姗独自一人坐着玩衣角,她耷拉着脑袋坐了一会儿,终于微微抬起头看了看积木。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没说话,只用眼睛看着我。一会儿她站了起来,慢慢走了过去,还不时回过头看我,我笑着点点头,她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分析:

施姗姗已能愉快地上幼儿园了,但姗姗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动,缺乏勇气,内心的需求和希望总不敢去实现。而我的点头、微笑无疑给了她很大的鼓舞。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怀和爱。

观察(二)

自由活动时,施姗姗拿着新带来的汽车玩具,独自开心地玩着。这时王泽宇走过去,向她要小汽车玩,她摇了摇头跑开了,王泽宇见她不肯,就准备抢,施姗姗一边紧紧抓住汽车,一边还“噢噢噢”叫起来。我走过去,施姗姗和王泽宇停止了“抢战”。我引导王泽宇有礼貌地向她借:“我们一起玩好吗?”结果施姗姗爽快地把汽车放到了王泽宇的手中。

分析:

从施姗姗玩“汽车”时的开心模样同被抢时的紧张神态可以看出,她已经把“汽车”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因为她不仅可以在玩的时候舒发自己的情感,还能通过“汽车”与小朋友交往。

从案例看,她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特别是在交往方面,她似乎不知该如何参与到同伴当中去。如玩积木,实际上她很想玩,但又不敢大胆地对小朋友说:“我和你们一起玩”。起初,她不愿意把玩具借给别人,当王泽宇有礼貌地向她借了以后,她又很爽快地答应了,说明她内心也渴望和伙伴交往。

观察对象:季丽丽观察时间:20__.11.观察内容:去玩吧别怕观察者:wode

观察背景:季丽丽在体育活动中,很少主动参加游戏,是不喜欢还是不敢呢?

案例:观察(一)

晨间户外活动中,我领着孩子玩“开大炮”的游戏,孩子们把雪碧瓶当成炮弹扔向远处,兴致很高。轮到丽丽了,只见她笑眯眯抓起瓶子,可还是让彭李诚先一步扔出去了,其他孩子叫起来:“丽丽输了,诚诚赢了!”丽丽听了捏着瓶子低下头不肯扔了。我鼓励她:“丽丽没输,只是没准备好!”丽丽听了我的话,鼓起了勇气,把瓶子扔了出去,可还是诚诚扔得远,孩子们又要嚷了,“嘘.....”我马上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她休息一会儿,后来丽丽在老师的鼓励下,又一次加入了游戏的队伍。

分析:丽丽第一次投掷时笑眯眯的,只是被孩子们的欢乐气氛所感染,当瓶子扔出后,孩子们的评价使丽丽的自尊心受挫,但从再次参加游戏中看出,她正逐步的融入集体,并开始承受失败,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观察(二)

今天我带孩子们到“淘气城”去玩,孩子们很兴奋,他们迫不及待的往里跑,愉快地玩起来,可丽丽在原地不动,我提醒说:“丽丽和小朋友一起。”她摇摇头,“我带你玩?”我拉着她的手说,可她一个劲儿往回缩,“你看!行行在玩走铁索桥呢,一荡一荡,多好玩呀!”我试着分散她的注意力,并不停地向她描述游戏的欢乐,过了一会儿,我惊喜地发现丽丽一边听一边不由自主地走到“淘气城”边,还不时回头看看我,我故意装作没看见,很快孩子们欢快的情绪感染了她,慢慢地她开始玩起来了。

分析:

季丽丽并不是真的不想玩,只是因为这些玩具平时没接触过,需要她鼓起勇气去尝试,探索其中的玩法。而尝试和探索的结果或许成功,或许失败,因此丽丽有些胆怯了。而老师的讲述正是为丽丽“打气”,让她知道这并不难,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能得到快乐,逐步引起她游戏的欲望,开心地加入到孩子们的行列中。

策略:

1、在平时的各项户外活动中,多鼓励和引导季丽丽参加,即使不成功也对她的勇气加以肯定和表扬。

2、在她的活动能力范围内,要适时地帮助她更快地投入到尝试活动中,积累她的游戏经验。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不爱交往的韩韩

观察时间:20__年3月

观察对象:韩韩

观察地点:活动室

背景资料:

韩韩是这学期来的新生,不太爱说话,性格内向。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非常忙,很少抽出时间陪她,因此她常常一个人玩。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缺乏主动性,很少自己主动跟孩子们打招呼、一起游戏。

观察目的:

新世纪主题探索课程提出:“幼儿园课程要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个性。”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都应存在着教育,韩韩不能主动找小朋友玩,与孩子们的交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影响着她的心理健康及今后与孩子之间的交往。

观察实录:

餐后的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走进了自己选择的区域。今天韩韩吃饭慢了一些,当她走进娃娃家时,自己爱玩的娃娃已经让琪琪、珊珊等几个小朋友抱着了,她们一会儿给娃娃喂水,一会儿给娃娃喂东西吃,玩得不亦乐乎。韩韩用羡慕的眼神望着,悄悄地站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我轻轻地走过去问:“韩韩想玩娃娃吗?”她点点头。“那你去找小朋友一起玩吧!”她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微笑着对她说:“韩韩,你看琪琪她们一起和娃娃玩的多开心呀!你也可以参加她们的游戏呀!这样又有人和你说话了,又有人和你做游戏,那该多好玩呀!其实她们也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做游戏,不信你试一试?”“那我怎样才能参加她们的游戏呢?”韩韩终于开口了。“你可以当小客人呀!带上你的礼物去看娃娃对吗?”这时她才慢慢地挪着步子走进玩得正开心的琪琪小声的问:“我做你们的客人好吗?”“可以”琪琪开心的回答。韩韩露出了笑脸说:“我今天来看宝宝,你们在给宝宝吃什么呢?”“吃米饭、牛奶”琪琪边看看娃娃边说。“我送糖给你们的宝宝吃吧!”,于是琪琪她们和韩韩一起给娃娃喂起了东西,有说有笑开心极了。不一会儿,我发现她们还进行了分工合作:琪琪洗菜、珊珊切菜、韩韩做起了饭,另外的几个小伙伴有照顾娃娃的、出去买菜的……等等。这时 的韩韩已经融入到和小朋友们开展的游戏中了。

分析与措施:

孩子具有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不仅是他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每当有小朋友找韩韩玩时,她能够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但只要让她主动找小朋友时,却是难上加难。韩韩可能还没有形成主动找小朋友交流的意识,因为她一个人也能玩得很好。或是由于长期独自游戏,没有掌握与小朋友交流的方法,导致交往能力较弱。

一、让孩子有交流的愿望

《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韩韩不能主动找人交流是她缺乏交流的愿望,平时无论在家还是在园总爱一个人玩。因此,我们要关注她的兴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我发现韩韩想玩娃娃却又不愿与幼儿一同游戏时,我先给她描绘了投入游戏所带来得愉悦感觉,而后鼓励她去参与,给她支持。

二、让孩子有交流的对象和学会交流的方法

韩韩不愿与孩子交流,也可能是怕被人拒绝。当她说“我怎样才能参加她们的游戏”时,我知道她还没掌握主动与人交往的方法。于是我鼓励韩韩以客人的身份很自然地进入了游戏在活动中。我们应帮助孩子寻找交流对象,并逐步引导幼儿由介入式交流向自主式交流发展。韩韩由慢慢地挪步走向小朋友,到开心地融入孩子们的游戏,充分的体现了交流对象的重要性。同时交往应当学会相应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这些都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刚开始时韩韩只是与孩子们一起喂娃娃吃东西,后来融入到了小朋友的游戏中,在孩子的带动下和她们有了协商及更好的分工合作:有洗菜的,做饭的、照顾娃娃的……等等。

三、让幼儿有交流的内容

充分挖掘幼儿周围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把语言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重要,让幼儿“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孩子后来的分工合作,就来自于在生活中看见父母做饭的情景及周围生活中看见的大人抱孩子的样子。这使我充分认识到‘生活即教育’,我们更要充分挖掘周围丰富的教育资源。

四、让孩子体验交流带来的快乐。

这一次的成功交流,会为韩韩积累一些谈话的经验,更会让韩韩感受到交流带来的乐趣。“一吐为快”之后韩韩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这为她下一轮的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只有一次成功的交流经验是不够的,我们应多帮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家园结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2

情景再现一:

幼儿园开展活动,一位小班幼儿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有意义的镜头。第二天,家长将冲洗好的照片带到班上。离园前,老师将有幼儿镜头的照片分发到对应的小朋友手上。事后,老师正在整理桌椅,做下班前的准备,琪琪的妈妈拉着琪琪来了。她气冲冲的对老师说:“为什么琪琪没有照片?你们做老师的真偏心,琪琪的座位也在最后面……”说完,拉上琪琪头也不回地走了……

分析:①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活动的关注方式和支持程度不同。部分家长能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且有主动关心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不了解活动及照片的缘由,但是又很在意活动中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程度,所以会发生这一幕。②案例中教师处理照片的方法也有欠妥的地方。一方面带照片的家长是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应给予感谢,另一方面应考虑到部分家长由于不清楚照片的来源,而对老师产生误会。教师可将这些照片作为布置主题墙或相关专栏的材料,设置一个关于此活动的集锦专栏。这样既能促进活动的深入,又能淡化家长对照片的过分注意。③案例中家长从照片联系到孩子座位在最后从而得出“老师真偏心”的结论,说明教师平时工作中缺乏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主动与生气家长沟通,说清照片的来源,并不是琪琪表现不好,其实琪琪在各方面表现还是很好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②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如家园小报可引导家长参与讨论,让家长互相教育、影响。也可在家长学校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情景再现二:

晨间活动时,老师在接待幼儿,丫丫来了,她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老师报以热情的微笑,并蹲下来拥抱丫丫,然后指了指操场一端的玩具筐说:“丫丫,自己去拿玩具吧。”丫丫的奶奶看了很生气:“老师为什么不帮孩子拿玩具,我交那么多费用,上你们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得到好的照顾……”

分析:①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方法还未被家长接受,特别是祖辈的观念,由此也可看出家长对后代的溺爱程度。②收费高并非幼儿园的行为,但也可以理解,每一个家庭花费较多的钱,选择好的学校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好的照顾。③从案例中还可以看出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同时,也要更新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念。

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①幼儿园要运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②教师要适当改变培养孩子的策略:既然家长不愿孩子多做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培训,逐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不能急于求成,造成家长误解。③对于幼儿园的收费问题,一方面用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家长的信赖,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将幼儿园的收支情况进行公布,使家长能理解。

情景再现三:

肖雅在家饭菜一口不吃,每天用奶瓶喝流质食物。入小班以来,老师运用各种方法来纠正她不良的饮食习惯,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锻炼,肖雅终于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吃蔬菜时也不恶心了。老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长,家长很开心,但也有点半信半疑。国庆长假后,肖雅有哭闹情绪,家长了为了安抚她,每早入园时,都带一瓶牛奶,说:“小孩一喝奶,就不哭了。另外,我们也担心她在幼儿园吃不饱。”老师强调了这样做的危害,但是家长我行我素,自行其是,现在孩子拒绝吃午饭,吵着要喝奶……老师的努力前功尽弃!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3

关键词:幼儿; 情绪管理; 个案观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25-002

案例一:开学第二天早上,成成被小然不小心撞了,他大声哭着说是小然不小心撞了他,我就安慰了一下也没放在心上,并接着组织幼儿学习新的韵律早操。后来我不经意间发现成成脸颊上青了一块,才意识到事情可能有点严重,再看他很不开心的撅着嘴,我就马上过去细细地询问了他以及小然事情的经过,他们都说了不小心撞的,那我就让小姑娘道歉了,但是他还是情绪低落,我软硬兼施、又哄又骗的,他还是一直委屈的直掉泪,我就请他坐到边上冷静一下。慢慢的他看着我们学操也不哭了,但是让他一起来学他就又撅着嘴不高兴。等到我叫小朋友去小便喝水了他又犯倔了,怎么哄和施压都没用,就一直坐在边上生闷气。后来还是师傅强硬地拉着他去吃饭,他才在我们的哄骗下慢慢吃完了饭菜,吃完饭后情绪就好起来了。下午我观察他时情绪已经好了。

案例二:一天早上晨间锻炼时,突然听到成成大声的哭了起来,我走过去询问他,他说是小坤打了他,于是我就去问小坤,他说是成成先打了他。这时我就问成成:“你有没有打他?”成成说:“是小坤先打了小诺。”于是我说:“小坤打小诺是不对,但是你也不可以打他,你打他了就是你不对。”成成就撅着嘴站在了边上不玩了,等到去做操时他又开心了。

案例三:这天下午放学前,画画突然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成成打我。”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成成已经抢着对画画说:“我已经跟你说对不起了。”然后小姑娘也就去排队没说什么了。

案例四:前两天放学,我走在成成的后面,手不小心甩在了他的背上,他说:“老师你碰到我这儿了。”我说了声对不起,他抬起头笑着说:“没关系。”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成成是一个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且他不会管理他的情绪。通俗点讲就是他可以打别人,但是其他人不能碰到他,如果把他弄痛了更是以大哭作为他告状的方式。但是从以上四个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改变,从一开始他不能排解悲伤的情绪到能够平静地表达出他人对他的“伤害”并能微笑面对,这是一个帮助他去克服以自我中心并学会管理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鼓励、放大、强化他偶尔一次的“谅解”行为,同时在他突出的地方,如上课能认真听讲、动脑筋思考、学本领快等方面多表扬,给予他榜样的带头机会,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从而帮助他明辨是非,学习控制他的负面情绪。

幼儿情绪管理在如今的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开始引起广泛的重视和讨论。认知情绪、表达情绪、体验情绪被认为是幼儿情绪管理的几个要素。很小的婴儿就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说明已经是情绪的个体;而3~6岁的幼儿对情绪就已大致了解。人们对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幼儿期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了解以及情绪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班杜拉以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待儿童的情绪,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会使用认知历程来表现事件、期待未来、选择行为以及和他人沟通;儿童的许多行为包括情绪行为是由观察学习而来的。因此,让幼儿认识情绪、理解情绪、说出心里的感受、学习处理愤怒与伤心的方法,对于培养幼儿情绪管理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帮助成成学习控制情绪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帮助他认识各种情绪及这些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帮助他产生我是榜样,我要懂事,小朋友和老师就会喜欢我的感受,来培养强化他的正面情绪;帮助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与同伴交流,并了解事情的原因,从而“和平”解决。

一、帮助幼儿增进对情绪的认知能力

幼儿是通过情绪与认知这两套神经系统来学习控制情绪的。因此,如果长时间处于被情绪控制的状态里,会让幼儿形成神经上的记忆,从而影响其认知学习。教师在帮助幼儿管理情绪时,不仅要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更要注重引导幼儿学习正确认识各种情绪以及了解这些情绪所产生的效果,学习调节情绪并要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例如在案列一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利用谈话活动和幼儿讲了个自己编的小故事,从故事中引导幼儿去发现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多种情绪,或高兴、或伤心、或生气,在我们发脾气时往往使身边的人伤心,而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往往会让大家都很高兴。通过对故事中小动物的感受、理解,幼儿能够较快地将小动物们的情感体验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并且更容易理解、接纳正面和负面情绪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可见,幼儿的情绪发展若要健全,有赖于建立正确的情绪知识及学习正确对待的方式。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不适宜用冷静、理性的解释来使幼儿对他人感受的察觉,而应加上较强的情感,并且以童趣的方式更进一步地提供方法,才能让孩子知道如何感受并做出反应。同时,我们在发生事情时也要帮助幼儿去想想事情发生的经过,而不是一味的关注结果,如在案例一中,我们应该引导成成明白小然的不小心是让他被撞得很疼,但是人都会有不小心的时候,如果是他不小心撞了别人,他会怎么来解决这个“意外事故”。所以“同理心”有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发展,更是幼儿走向成长的重要基石。

二、利用榜样作用,培养并强化幼儿的正面情绪

面对像成成这样自尊心强的幼儿,我们还利用榜样作用,让他形成良好的行为约束。在平时,我注重从他的个别行为中提取一些正面的细节,并在全体幼儿面前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与鼓励,使他心情愉悦并感到自豪,为多接受老师的表扬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如他在看见小坤打其他小朋友时他会“见义勇为”去打小坤,我就利用他的这一点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乐意帮助小朋友的行为,但是也批评了他使用的方式不正确,不应该是打还的方式,鼓励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再动手打人,可以告诉老师或者帮助同伴了解被打的原因,从而不仅不会打击他帮助人的积极性,也能使他很快就从被指责的不良情绪中转换过来,还能让其他幼儿从他的事情中学习同类事情的处理方式。在以后出现同种事情时,孩子们少了直接的“报复行为”,多了理智的“和平外交”。由此可见,榜样的效果是好的,幼儿受榜样行为的影响,比单纯的行为强化的影响要大的多。

三、鼓励幼儿选择建构性策略,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策略,小班幼儿更倾向于使用情绪释放策略,而中班幼儿较多地使用建构性策略,大班幼儿有时更喜欢使用回避策略。例如同伴排斥情境:当看到某一个或一些小朋友在玩一个特别好玩的玩具时,我也想玩,可是其他小朋友不让我玩,这时不同年龄阶段的“我”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策略:大班的“我”会使用回避策略,即站在旁边或走开;中班的“我”会使用建构性策略,即问同伴:“为什么不让我玩?”小班的“我”会站在那里放声大哭并且跑去告诉老师,也即情绪释放策略;还有一种是视幼儿性格特征而定的,即破坏性策略,也就是把同伴的玩具拿走并且说:“不让我玩,我也不让你玩。”

在这三种策略中最有效也是最正面的策略就是建构性策略,从案例四中可以看出,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培养,终于使成成能够较好的使用这种策略,及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然后形成“没关系”的情绪表现,使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让生气难过转变成高兴、自豪。这样的结果,是个体对成长的本能需求,但关键还在于老师、家长对“长大了,你真棒”的强化。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个案研究法幼儿教育运用原则实例

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CaseStudy)是对一个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经纬万端的错综关系作周全的涵盖,对动态变化之时空情境条件做适当分析的研究方法。又称个案研究、个案法、案例研究法,起源于医学诊治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之后逐渐推广和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对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评定资料,指导个案,追踪评价等四个阶段。该研究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研究者通过在现场长时间深入的观察研究,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解决有关问题,这也正是质的研究的基本范式要求。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法通常是通过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学生或教师),一件突出的教育事件或一个有代表性的教育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这个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通常使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来实现对现场数据的收集,被称为“实地调查”。

2个案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优缺点

个案研究法作为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有着自己的特征,其基本特征包括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个别性;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动态性;研究材料搜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正是它的这些基本特征,使得它优缺点兼具,优点主要表现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长期、全方位的研究,能够得到更为客观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其根本上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个别性使得研究结果局限性大,推广度差。第二,由于研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以及材料收集的广泛性使得研究成本高,同时也不能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第三,研究过程中人为因素明显,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第四,个案研究针对现象的分析不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个案研究中还存在道德问题。

3教育学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个案研究法自诞生以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尤其是一般论点的研究,其目的是阐释清楚那些既存的模糊问题,激发读者兴趣;第二种是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描绘和叙述有趣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等;第三种是评价型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使读者确信。

4个案研究法的运用原则

4.1发展性原则

个案研究法强调收集一切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既包括空间上的相关,也包括时间上的延续,是在一段时间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的持续性关注和记录。在幼儿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法的使用者尤其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

4.2完整性原则

在进行个案研究对象选取时就要充分考虑对象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抓住对象的个体特征的同时,还要清楚掌握对象与所在整体间的关系,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从而确保研究资料的完整性。在幼儿教育研究中就是要注重幼儿与同伴、家庭成员、幼儿园、社区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4.3真实性原则

在个案研究中无论是研究对象本身或者是研究者都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在幼儿教育中就要确保幼儿本身、家长、教师、同伴和研究者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

4.4主体性原则

在个案研究中,应该以幼儿的视角来审视和观察问题,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不刻意引导其言行,保证幼儿主导研究资料过程。

5个案研究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在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研究学者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研究所撰写的书籍为幼儿教育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以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略传》和普莱尔《儿童心理》影响最大,直接奠定了幼儿心理与教育研究基础,后来蒙台梭利等人的研究都深受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也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孩子身心发展进行了记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奠定了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础。

5.1普莱尔《儿童心理》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发表了著作《儿童心理》,这是第一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专著。此书记录了他的孩子从出生起到三岁生长发育的情况,普莱尔每天都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偶尔还进行实验,后来通过对记录的整理就成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奠定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基石,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共分三编:第一编讲感觉的发展(关于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和机体觉的发展);第二编讲意志的发展(主要关于动作的发展);第三编讲智力的发展(主要关于语言的发展)。直到现在,这部古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参考价值。

5.2达尔文《一个婴儿的略传》

美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将进化论和心理发展相结合,通过长期观察自己的孩子,详细地记录下婴儿的动作、表情的生理发展变化,思维、观念等心理的发展等情况,由此总结和撰写了《一个婴儿的略传》。正如书中所记录的,婴儿在出生后第7天出现打哈欠等反射动作;4个月表现出双手配合动作;第5个月开始出现观念联合;45天前后能见他微笑;第13个月出现道德情感;到2岁零3个月,有害羞表现……。本书是最早的儿童发展观察报告之一,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占一定地位,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5.3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1920年12月26日,陈鹤琴长子陈一鸣出生,陈鹤琴从此将其作为实验和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从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对其身心发展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这是现代中国学者最早运用观察实验、追踪记录的方法,以中国儿童为对象,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个案研究的开端。并且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这部著作内容涉及幼儿动作、好奇、模仿、游戏、言语、记忆、想象、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具体论点,都体现出先驱者的原创精神,他可称之为中国的“普莱尔”。他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婴儿传记”的方法研究并记载我国儿童早期心理发展情况的。在个案研究中他运用观察、图片、影片、录像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5.4对纪录片《幼儿园》的研究

张以庆的《幼儿园》是一部纪实性的儿童影片,它通过另类的视角记录下了孩子天真无邪的一面,展示了孩子眼中的自我世界和成人世界,近乎白描的拍摄和剪辑手法,使得影片风格纯朴自然。导演张以庆独特的拍摄视角,避开上课、教师、家长、室外实景甚至六一儿童节等关键点,只记录孩子最自然最生活化的一面,让观众耳目一新,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分别于2004年6月和12月夺得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和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也同样运用了个案研究法,所选取的幼儿园班级以及大班、中班、小班的横向、纵向研究都包含着个案研究的元素,这样的纪录片既有记录价值也有研究价值,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5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评选委员会,采用双盲方式评选。现将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十一届(2017年)评选活动将自2017年4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10日。第十一届评选活动结果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研究生组

一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段青如 《四种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基于

K-Means聚类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

臧蓓蕾 《3~5岁儿童心理数线的发展》

李庆霞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分享环节研究》

杨恩慧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

康佳丽 《亲子班活动中亲师幼互动个案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朱萌萌 《学习故事评价方案在幼儿园的运用现状研究》

王孟怡 《幼儿分享行为与动机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马妮萝 《近十年英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政策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樊丰艺 《2014版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PK-2年级阶段的分析

及启示》

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

钮亚磊 《大班幼儿认识和使用地图能力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李 娜 《幼儿园节日活动中幼儿社会教育的现状研究》

魏 聪 《我是一个行动者――幼儿园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构建研究》

方晨瑶 《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

翁楚倩 《自主表达语境下的学前儿童句法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李 放 《低结构活动促进4~6岁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王 娟 《儿童心理状态术语输入方式对其心理理论的影响》

焦欢欢 《教育戏剧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刘冬贵 《促进大班幼儿分享认知的教育实验研究》

于淑凤 《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的实践研究》

于帅琦 《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收入的调节作用》

张 沙 《北京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李 哲 《在幼儿园开展哑剧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王先妹 《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效研究――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

式”的分析》

冯 M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熟手――新手教师师幼互动特征的

比较研究》

冀轶骁 《区域活动分享环节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胡红花 《追求卓越:一名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杨 眉 《新西兰〈编席子:学前课程〉研究》

三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史九欠 《幼儿园中班师幼互动质量与大班幼儿词汇理解能力关

系的追踪研究》

李延方 《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4~5岁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追

踪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包 丽 《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家庭关系――基于家庭动力绘画测

验的结果分析》

步 宁 《串珠材料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程 程 《幼儿园种植园地活动的实施现状研究――以南京市四

所幼儿园为例》

南通大学

王 娜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张丽莎 《3~6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特点及其对早期阅读的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

高竹青 《社会情绪教育对大班幼儿外化问题行为中影响的实证

研究》

殷菁彤 《社会情绪教育在中班幼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干预研究》

李 娟 《图画书不同教学关注点及其效果的比较研究》

于 真 《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需求分析及社区指导方案建构

――以入户指导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

茹晨辉 《基于幼儿教师准入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研究》

商 妮 《教育戏剧活动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教育现场

实验研究》

时康洁 《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结构和水平的研究》

王梓杨 《“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

吕冰霞 《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马英连 《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态度和行为的特点及一致性

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武 威 《美国〈2010年NAEYC初级和高级早期儿童教师专业

准备标准〉研究》

蒋 倩 《昆明市Y幼儿园蒙台梭利X混龄班幼儿助人行为的个

案研究》

孔礼美 《普惠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个案研究――以丽江市

A园为例》

童 欢 《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活

动研究》

谢 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昆明市Y

幼儿园为例》

张春艳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叙事教学的实践探索》

宋文婷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以C幼儿园

中一班为例》

唐东琴 《昆明市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状况的研究――

以中(六)班为例》

李俊丽 《5~6儿童“社会性发展”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调查

研究――以玉溪市A幼儿园为例》

赵 丹 《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以昆明市

石林彝族自治县为例》

本科生组

一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潘炳如 《当前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实证研究――以广西幼儿园

园长为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薛长凤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江

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东进村学前留守儿童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於金滟 《3~5岁幼儿延迟满足策略的研究》

张 婷 《某街道园的发展变化――基于对一位街道园园长教育生

活的研究》

张博楠 《幼儿家长对“起跑线”认识的研究》

陈 洁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班级地位的相关性研究》

南通大学

孙 琪 《学前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基于三

所幼儿园实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宁波大学

全佳敏 《大班幼儿图画叙事的推理能力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杨 爽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观察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杨梦倩 《结构质量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影响机制的研究》

吴镁云 《北京市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评价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陈莉莉 《中班幼儿家庭表露特征及其与社会退缩的关系》

冯廖宁 《亲子阅读中母亲在不同类型图画书上的语用研究》

郭 俊 《抚养者敏感性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 超 《自闭症儿童挑战的调查研究》

赵 蔚 《6~8周岁自闭症儿童回声式语言语意分析研究》

金t程 《幼儿手指数数发展的眼动研究》

高佳怡 《亲子关系与儿童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研究》

胡 琦 《大班数学区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特点特点研究》

陆 露 《4~6岁儿童执行功能对算术策略的影响》

倪 莉 《幼儿对象形甲骨文、简体字和简笔画认知加工模式的

ERP比较研究》

张甜甜 《学习故事对一线幼儿园教师回应策略引领作用研究

――以X幼儿园新西兰学习故事园本教研班为例》

中华女子学院

顾颖欢 《自主阅读状态下4~5岁幼儿无字图画书叙事能力的发

展特点研究》

郑诗涵 《早期阅读对学前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二等奖

常熟理工学院

严晓艳 《幼儿园中班教师奖励行为的调查研究――以常熟市

Y幼儿园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

葛莎莎 《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对学前师范生指导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以杭州某高校为例》

陈心怡 《围裙剧场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之探究――以绘本“蛀

牙虫家族大搬家”为例》

河南大学

马钰雯 《波兰融合幼儿园幼儿的交友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

胡回回 《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章佳琪 《父亲参与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孙梦婷 《基于角色游戏的同伴交往中幼儿语用倾向的发展研究》

王珊红 《幼儿园规则性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研究――以宁波市

某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乐萍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奚倩颖 《湖州市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

嘉兴学院

曹妍慧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积木搭建活动的调查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唐 宁 《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吕 佳 《死亡主题图画书阅读对5~6岁幼儿死亡态度的影响研究》

姜佳佳 《3~6岁儿童对“家”的认知研究》

李小文 《我从幼师学到了什么――职前教育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价值的个案研究》

杜佳坤 《学前本科生通识性知识调查研究――以N市为例》

南通大学

陈芳婷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亲子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徐 磊 《E市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家园共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A

的相关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徐文静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家长被动合作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幼儿园为例》

宋 佳 《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S

园为例》

黄冈师范学院

王元h 《幼儿园午睡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以H市A园中班

幼儿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朱晓雪 《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研究》

刘珊雪霏《家园联系册及家园联合进行形成性评价调查研究》

胡迎节 《4~6岁幼儿对朋友理解的研究》

南通大学

程沭欢 《我喜欢的好老师――来自5~6岁儿童的图像语言》

蒋异秋 《美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周 宁 《语言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毛碧琪 《民间艺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岑茜燕 《幼儿参加兴趣班现象与对策研究》

王懿晴 《4~6岁儿童体质发展状况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白 娟 《幼儿玩电子游戏的调查研究――以某市为例》

石婧菲 《新建幼儿园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以

B市K幼儿园为例》

张臣媛 《幼儿园表演区中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应用――以H市S

区蒙古族幼儿园为例》

赵媛媛 《内蒙古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

告――以N大学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为例》

孙笑然 《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H市

T幼儿园为例》

田立圆 《农村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现状调查――以T市K县为例》

宁波大学

林 洁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的调查研究――以宁

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大丙班为例》

刘佳佳 《座位安排对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研究》

王瑜银 《科学益智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探究――以

大数据理念为支撑的个案研究》

应青青 《中大班幼儿想象画作品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庞国秀 《幼儿园与早教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比较》

杨 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石家庄学院

梁晶晶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专业

能力情况的调查研究――以S高校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

白 鸽 《北京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分

析――以海淀区3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为例》

杨 静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与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陈媛媛 《幼儿园图书区创设与使用的个案研究》

乔雅迪 《北京市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研究》

刘t玮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研究》

叶新蕊 《专家型与新手型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比较研究――以数

学集体教育活动为例》

张美玲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张晓飞 《陈鹤琴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研究――以江西省立幼

稚师范学校为例》

赵 悦 《不同同伴关系类型中班幼儿的告状策略研究》

赵晓婷 《4~5岁幼儿角度大小感知的干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朱 锐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情意调查研究》

韩志辉 《园长眼中的卓越幼儿教师》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儿师范学院

郝哲含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自我发展的内容分析》

梁吉利 《幼儿园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研究――以杭州市

西湖区三所幼儿园为例》

石欣怡 《3~6岁幼儿对布绒玩具色彩偏好的调查研究》

朱艳艳 《基于情绪体验的交互式叙事儿童体感游戏设计研究》

曹荣静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人际交往领域的内容分析》

韩雨萨 《妹妹来了――二孩家庭的个案研究》

俞秋云 《小班同交往方式性别差异的观察研究》

张乃铭 《不同气质类型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叶常宇 《对幼儿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周雅雯 《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尹 枚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对策研

究――以胜利学院为例》

王红彬 《东营区幼儿数字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

聂 颖 《幼儿园初任男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研究》

程 思 《大班幼儿攻击及教育策略研究》

高 珊 《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某

一级一类幼儿园为例》

田青云 《儿童探索馆中异龄同伴交往特点的研究》

乌哲丽坤《5~6岁幼儿助人行为的研究――以龙岗路幼儿园为例》

赵欣秀 《区域活动中3~4岁幼儿攻击行为与教师策略研究》

陈君玲 《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以上

海市公立幼儿园为例》

张F倩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 歌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幼儿科学探究行为的研究――以老

牛儿童探索馆缤纷水世界探索区为例》

专科生组

一等奖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任 玲 《幼儿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以通辽市××

幼儿园中班为例》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郭明婕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教育策略》

童 琳 《中班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曾雅君 《大班幼儿绘画中色彩情感表现的实践研究》

李 倩 《实习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策略》

陈虹灵 《儿童画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帮助》

顾舒婷 《小班幼儿家园进餐问题的比较研究及解决策略》

洪莉琦 《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中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周思祺 《大班幼儿一日生活的个性化发挥和管理的研究》

林梅妹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 姗 《“窥视”童心读懂幼儿行为的背后》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丛伊美 《母爱似水―滋润心灵,温暖人生――从〈妈妈咪呀〉谈

家庭教育》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王 媛 《浅谈大班幼儿在自由情境中的自语现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 《幼儿恋物行为的个案研究》

张康帅 《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需求及对策研究》

姜妍妍 《浅谈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张 莹 《父亲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相关研究》

宋淑珍 《论幼儿教育对儿童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毛玮佳 《学前期幼儿参与课外兴趣班的调查研究》

朱靖奕 《上海市现代祖孙关系的调查研究》

二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晓璐 《自由游戏中大班男童玩具选择的影响因素观察》

欧雪艳 《幼儿合作讨论的价值与引导策略研究》

潘友玲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指导的叙事研究 》

叶星莹 《中班幼儿自主游戏中不良行为的观察研究》

关江洪 《关于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林凯璇 《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中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林雨菲 《大班晨间谈话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影敏 《区域活动里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刘 玉 《幼儿园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王莉莉 《小班幼儿在集中活动中注意力分散问题的观察研究》

张玫瑶 《幼儿园实习教师工作压力调查研究》

陈小妹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建芳 《浅析数字化绘本对幼儿阅读时的几点建议》

林雅婷 《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何梦婷 《大班幼儿值日生活动中数学能力的表现观察研究》

张铃芳 《幼儿“游离”行为分析和指导方法》

赖碧珍 《中班幼儿攻击的个案研究》

林梦婷 《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问题及策略研究》

谭晨璐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谭文洁 《大班幼儿游戏中合作行为现状及策略》

陈美红 《幼儿攻击家庭成因分析及矫正对策研究》

何秋娇 《小班幼儿情绪调控类型与教育策略》

吕秋萍 《大班木工坊材料投放与使用的观察研究》

谢莉权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许 匆 《小班幼儿负面情绪的观察研究》

洪文文 《小班幼儿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黄云蔚 《中班幼儿值日生任务意识现状与策略研究》

赖艳春 《中班幼儿的进餐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晶翠 《用融合教育开启特殊儿童的心灵之窗――以两个案为例》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刘子成 《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见问题浅析》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牛 莉 《幼儿教师对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指导研究――以幼儿

园科学教育活动为例》

王 蕊 《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表扬行为策略的研究》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钰茜 《3~6岁幼儿性教育的调查研究》

王兆锦 《教师应对3~6岁幼儿告状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

陈明倩 《情境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钱 雪 《农村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夏艳秋 《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度的研究》

魏梦霞 《幼儿一日活动随机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颜 梦 《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仇祯杰 《幼儿“人来疯”现象的个案研究》

黄 葳 《家庭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三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林 瑾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及培养策略》

黄艺 《父母婚姻质量对幼儿依恋关系和攻击行为的影响》

李麒阁 《中班幼儿与同伴的冲突行为及相应干预策略的研究》

林云艳 《大班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研究》

刘珍珍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废物利用的现状研究》

潘静虹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吴静凌 《部队特色渗透于园所环境创设的探索研究》

星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

詹 银 《大班幼儿歌唱兴趣缺乏的成因及其培养策略探讨》

郑婷婷 《幼儿音乐兴趣培养的生活化策略实践研究》

朱文凤 《小班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陈幼娇 《不同家庭背景下小班幼儿数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研究》

刘煦芳 《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陆婷婷 《小班幼儿午休不良行为的解决策略研究》

吴昕容 《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叶舒妍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黄雨徽 《中班幼儿自然角中探索能力的观察研究》

林 洋 《初探大班幼儿角色扮演中的师幼互动》

沈 薇 《中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培养的叙事研究》

汤婷婷 《如何有效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许巧敏 《幼儿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陈悦琳 《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方 h 《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林尘钰 《关于提高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分析》

陆倩宇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饶巧仙 《实习新教师组织中班歌唱活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李梦婕 《浅谈大班幼儿绘本的选择及阅读指导》

马行东 《幼儿肢体动作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与提升策略》

沈丽娜 《中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及解决策略》

叶莉莉 《中班幼儿识谱能力诌议》

张 妍 《中班幼儿打击乐常规的现状与培养研究》

董玉婷 《大班幼儿生活日记绘画的观察与分析》

刘岚岚 《美术区域材料投放对幼儿的影响》

叶冰妃 《小班娃娃家区域游戏的趣味性创设策略》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 芸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析》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孙 鑫 《新媒体介质条件下,幼师生学习区域理论效果的现状

分析和对策研究》

苏 瑶 《学前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性的干预研究》

郭金平 《黑龙江省早期教育机构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马 越 《〈最强大脑〉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孙美姗 《提高幼专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H专科

学校为例》

韩冬梅 《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动画片――以〈熊出

没〉谈动画片的等级制度》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蒯孝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媛媛 《中班幼儿歌唱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凉城县岱

海镇第二幼儿园为例》

成美娟 《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 珂 《在幼儿园开展花球啦啦操的实践研究》

吴晓凡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效结合》

许正杰 《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的

实践研究》

蒋玲娟 《关于幼儿园体操教育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李楠馨 《幼儿游戏缺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李墨梓 《浅谈民间游戏在乡镇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

刘易帆 《幼儿园男教师生存状态的若干个案调查》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6

关键词:中班幼儿;社交退缩;个案;干预

一、问题的提出

《纲要》指出:中班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能与伙伴合作和分享。但我们发现班中个别幼儿不愿与人交往,遇到人会害怕、胆怯。他们的这种表现是社交退缩行为。社交退缩行为是幼儿一种消极社会适应表现,是幼儿在陌生或熟悉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孤单行为。

研究表明:社交退缩行为是幼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心理问题,在幼儿前期出现较多。这种行为如不加以消除,久而久之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懦弱等一些不良性格,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于是,我组织教师选取中班具有社交退缩倾向的幼儿进行个案观察,分析导致社交退缩行为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教育教学及家园配合的方案进行干预,以增进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交往能力。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根据“社交退缩行为”幼儿的界定,我组织中班教师对班级幼儿社交行为进行观察,结合以前班级小班老师对幼儿的评价,确定社交退缩儿童个案:郭子琪,男,4.3岁。

(二)、研究方法

1.谈话法:

(1)谈话对象:原任小班老师。谈话内容:子琪刚到幼儿园时感到害怕吗?在班上表现如何?是否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

(2)谈话对象:家长。谈话内容:会经常带孩子去玩、做客吗?家里常会有人来吗?经常和孩子聊天、谈心吗?

2.事件抽样观察法:观察子琪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表现,主要包括与同伴交往、自理能力、陌生环境中表现等进行记录。

3.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状态下采用游戏干预、随机教育、家园共育等方法进行教育,并在干预过程中不断观察、反思、调整、再实施。

三、个案观察与分析

(一)子琪社交退缩行为的表现:子琪性格内向、脾气温和,在幼儿园中常独自玩耍,很少主动与同伴交往,偶尔会站在一边看其他幼儿玩。通过观察选取子琪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行为进行记录如下:

镜头一:一名教师坐在子琪的椅子上,这时要活动了。子琪走到坐在他椅子上的教师身边想拿椅子,不敢开口。

镜头二:班里老师制作教具,看到子琪在站着。一名教师蹲下问他:“有什么事情吗?”他低着头匆匆跑开了。这时旁边的女孩告诉老师:“他想看看有没有新玩具。”老师拿着新制作的教具走到他身边,他又跑了。

镜头三:午休自己脱衣服,子琪不会脱衣服,挣扎了半天没有脱成功。这时老师过去帮助他脱衣服,他一言不发地钻到被子里去了。

以上案例记录可以看出,子琪在交往中具有如下特征:

(1)面对老师会退缩、害羞、脸红。

(2)缺乏交往的信心,礼貌用语很少使用。

(3)具有同伴交往的愿望。

(二)子琪社交退缩行为原因分析

根据观察和访谈,子琪社交退缩原因主要有:

1.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信心。子琪在家里用奶瓶喝水、喝药。在外面受到过分呵护,只有成人在身边才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不敢主动与其他幼儿交往。

2.教师关注和鼓励较少:刚入园时不哭闹,老师的注意力对于情绪低落的子琪关注较少,很少鼓励他与同伴交往。

3.缺少社会交往的机会和技巧:游戏机会很少,缺少交往技能和交往信心,遇到困难不懂得寻求帮助。

四、干预措施

子琪有交往愿望,并且会产生很强的依恋感,我们让子琪从逐渐熟悉、接受、喜欢同伴入手,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使子琪能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和其他幼儿一样快乐的学习游戏。

1.提高子琪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在日常和集体活动让他多动手。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鼓励、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如:午睡起床时,子琪拉链头没有对齐怎么也拉不上,老师说:“没关系拿出来再试一试,老师相信你可以。”没拉上,老师给予示范。第二天起床,老师鼓励他再试着拉,尝试几次后他拉上了,很开心的回头看着老师,老师微笑地点点头。再如,子琪吃饭时经常边吃边掉饭粒,老师辅导小点口、慢点吃,吃饭时嘴巴对着碗。饭后老师及时表扬他。

2.鼓励子琪主动操作探索

在一次拓印活动中,他拿了材料却一直没有动手。“老师知道你很棒,和老师一起试试好吗?”老师示范,他仍然很害怕,小心翼翼的,把颜料弄到外面了,很害怕地看着老师。老师微笑的说:“没关系。”他一下子放松了,开心地拓印。

3.通过游戏和教育发展子琪的社会交往技能

区域活动,老师请子琪一起去娃娃家当宝宝。老师带着宝宝去看病,上车一位好心人让座,老师客气地说谢谢,并引导子琪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到医院时,匆匆忙忙撞到别人,老师带着他一起说:“对不起。”询问别人挂号窗口时,老师说:“请问挂号在哪里,能帮助我吗?”别人告诉信息后,老师和子琪一起说谢谢。通过游戏,老师向他示范了基本礼貌语的使用。为加强他对礼貌用语的了解,又集中幼儿集体来讨论哪些是礼貌语,并强调幼儿要有礼貌。之后日常生活中,老师常提醒他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需要帮助用礼貌语。发现他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对他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强化他交往行为。慢慢的他使用礼貌用语的次数越来越多。

4.创设环境,引导子琪主动交往

有针对性地选取他擅长游戏创设环境,引导他主动和同伴交往。开始,他一直在旁边安静看其他小朋友搭。“子琪搭的车、房子都很漂亮,露一手吧!”其他孩子们立刻露出羡慕的眼光,异口同声地要求子琪一起搭积木。老师抓住机会忙把积木递到他面前,在同伴的鼓励下,子琪低着头动手搭建起来,小朋友都觉的他搭的好,争着让他教。

5.增强沟通,家园共育

在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进行教育干预,必然势单力薄。争取家长理解与合作,改变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发挥家园共育合力作用,能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和家长交流。

五、教育效果

开始子琪自理能力差、缺乏交往技能。学期结束前他能主动向老师问好、说谢谢,并且主动和同伴交往。一次老师布置班级环境,几个小朋友在旁边玩。站在一旁的子琪看了很久后走过来说:“你们不要在这里玩,会打扰老师的。”当时老师和在玩的幼儿都愣住了,他红着脸点点头。

六、反思

在最初干预的过程中,老师以为在集中活动中多提问可以锻炼胆识,结果反倒由于太过急于求成而把子琪吓得不敢和老师接触。后来通过和原小班教师交流,对干预步骤进行调整,采取小步递进方式进行引导,取得了一定效果。

和最初比,子琪交往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在今后教育中,教师还应持续性引导其交往能力发展,培养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叶平枝、冯晓霞.社会退缩与幼儿发展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前教育研究,2007第11期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版26页。

[3]马向真主编.高效能父母完全手册.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