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1

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 理解算理是前提

要想让学生会算,就要让学生掌握怎么算,也就是理解算理。学生理解了算理,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活动,发展计算能力。例如,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我们可以用“凑十法”。因此,有些学生在学完“9加几”后,在计算“8加几”时会出现把后面的数也分成“1和几”。这说明学生对“凑十法”的算理没有真正理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呢?

1. 利用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创设的情境是小猴摆桃子,盒子里摆了9个桃,盒子旁边有4个。教师在导入情境时,不能只让学生说一说盒子里和盒子外面的桃子数。而应该注意到教材意把这个盒子分成10格,有1格是空着的,其目的是为“凑十”做铺垫。所以当学生得知盒里桃子有9个时,教师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形成10个少1个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凑十”做准备。

2.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理解算理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索计算的操作过程中去。学生操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更能直观地体会到算理。如探索9+4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动手摆花片。联系刚才的情境10个少1个,学生自然会想到把9个凑成10个,所以从盒旁4个里拿出1个把9凑成10,10个和剩下的3个合起来就是13。这样操作后,学生对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再引导学生在头脑里想一想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学生实现“实物操作”向“算法操作”的自然过渡。在讲述时应让学生明白把9凑成10,是为了计算简便。而9凑成10需要1个,所以应从另外一个数中分出1个来。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就能更清楚的认识“凑十法”。

二、 优化算法是关键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可以探索到几种不同的算法,但总有个最基本、最简单、最佳的算法。因此,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比较、评价几种算法,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简单、更快捷的算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否则,一堂课下来计算方法很多,但有的学生却一个也没有理解或不知道自己该用哪种方法去计算,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1. 师生探索交流后优化算法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师生通过对算法的探索、交流后,会得到“破十法”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但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会更简单、更快捷,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2. 通过练习比较后优化算法

例如,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加法。教材中引入的是45+30和45+3,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理解算法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学生能根据刚才的操作,答出本质的区别:45+30,30有3个十,所以先算40+30=70;而45+3,3是3个一,所以先算5+3=8。此时,学生只是理解了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再通过一些对比练习,学生就会体会到在计算时应做到相同数位相加。这种算法的优化,学生需要经历比较、内化、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

3. 估算推动口算的算法优化

一年级下册中的估算是以练习的形式出现的。教材编排了“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这样的练习。估计“得数是几十多”,能引起学生注意加法的进位与不进位,减法的退位与不退位。学生掌握了这一点后,就能很快算出得数的十位,再根据个位上的数算出得数的个位。这样,从十位到个位的估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

三、 口算练习是基础

低年级的计算主要是口算,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今后中高年级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口算练习。

1. 注重基础口算的练习

由于编排教材的需要,不可能把所有的计算部分编排在一起,中间会穿插其他的教学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在学完20以内退位减法后,学生要经历认识图形和认数单元后才会再接触加减法的内容。在这期间,教师如果不注重口算练习及巩固,就会影响到后面的计算教学。所以,对于这种起着关键作用的口算,平时应该注重练习。

2. 注重口算的对比练习

学生学完乘法后,往往会把加法算成乘法,这是没有看清运算符号。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可以开展乘法与加法的对比口算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养成看清运算符号的习惯。结合教学,教师还可以进行进位与不进位对比,退位与不退位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减法和除法对比,乘法和除法对比。这样,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并在练习中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注重口算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游戏因素融合到口算中去,可以增强口算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全班(或小组)开火车、对口令、小组口算接力赛、抢答口算题等。学生们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口算能力,在游戏中与别人展开竞争,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练习了口算 。

四、 良好习惯是保证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小觑。

1. 审题的习惯

计算题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有的学生读题时一扫而过,往往会看错数字、运算符号。所以,应要求学生在心里默念一遍算式,这样,一方面可以清楚地知道算式的内容,另一方面在读算式的过程中可以判断接下来的算法。

2. 验算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首先应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验算方法。

(1) 口算题应边算边验算。虽然一开始学生会觉得有点累,但长时间下来学生不但能提高口算能力,还能增强计算的信心。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2

关键词:快乐口算; 趣味口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58-001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中,1986年以后的教材将计算教学的顺序改为先教学口算,再教学笔算。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口算时,觉得难度很大,经常发生错误。但这部分内容又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中经常遇到,根本不可能另列加法竖式算出得数后再继续乘法运算,所以这部分口算不能降低教学要求。因此,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口算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

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时间,计算学习都占据着较大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重算理,多算法

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应注重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只有学生明确了算理和具体的方法,在生活中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运用。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学具,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计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出算理。如:教学5以内的加法,教师可以用红、蓝两种颜色的花片贴在黑板上。想要知道两种颜色的花片一共多少个,学生就会想要把两种颜色的花片放在一起。学生在学习加法之前已经学过合成和分成,因此学生会想到,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花片,就是想两个数字的合成,并且知道了加号就是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的方法找出了5以内加法口算的方法。“算法”是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具体运算方法与解题策略。“多算法”是指运算方法和多样化。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算理后,要想口算的能力有所提高,就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在教学中,凡学生所想到的算法,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并要求学生在进行口算时采用自己最喜欢的算法。如:“34-8”,在教材中引导学生的算法是先算14-8=6,再算20+6=26。在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时,还有孩子向我提出不同的算法:先算34-4=30,再算30-4=26和先算10-8=2,再算24+2=26。这两种算法都对,为了让学生能够将退位减法更好地掌握,我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口算。

二、持之以恒,收获成绩

从一年级上学期学习加、减法运算开始,安排学生每天课前五分钟十道口算题,每道题算十分,总分一百分。老师每道算式报三遍,学生将算式记录下来并进行口算,这样对学生的听、记和口算能力都有帮助。完成后同座位两位同学互相交换,根据老师所报的正确答案进行互相批改。一年级学生对做小老师非常感兴趣,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老师,因此在互相批改作业的时候学生很认真。学生每获得一次一百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连续五次一百分就奖励一个小奖品。在一年级下学期一开学的时候将这样的口算练习坚持下去,但奖励制度有所改变。学生每获得一次一百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连续十次一百分就奖励一张“口算达人”证书。只要坚持每天十道题,学生就一定有所进步;只要坚持每天五分钟,学生就会给我们带来出乎意料的成绩。

三、趣味练习,激发兴趣

笔头训练、竞赛训练、计时训练等口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是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越做越错。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又对又快,还非常地感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口算训练的形式进行改变。如:低年级儿童对美术涂色非常感兴趣,可爱的小动物、宏伟的城堡、五颜六色的花朵等等,在这些画的空白处写上学生所学过的算式,再给出涂色要求(如:将得数相同的涂上同一种颜色),看谁算得快、涂得对。这样孩子们就会很感兴趣,都想要第一个将画中的口算算出来,涂色。趣味的口算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觉得轻松和快乐,从而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表格中感受到这一变化。以下是选取我校一年级学生实验前、实验半学期和实验一学期的成绩进行对比。

实验前后学生口算成绩对比:每题1分,共20题。

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要让学生懂算理、明算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多样的练习,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10页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3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14~115页的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教学中我这样处理:选出六个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完毕,我马上提出问题:“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活动人数最多的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组多多少人?”立刻,学生的注意力由玩转移到了思考问题上。教室里开始互相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着我又问:“能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结果?”这时,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统计,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生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打下了基础。

又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也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位,坐好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所以这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也很浓厚。第7页“布置房间”这一题,我根据素材,把这幅图设计成活动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怎样布置的房间,在这里既使学生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里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欣赏这些有趣、美丽的画面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去创作画,从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一年级下学期讲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画画的任务,要求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画出一幅画,要体现出有规律的美,并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二天,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是不能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阳光下有规律地昂首而立,《丰收的果园》中一棵棵苹果树、梨树像哨兵似的排列着,河里的小鱼俏皮地吐着水泡也是那么的有规律……这些都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教材编排了一些数学游戏:如一年级上册第13页的“比长短”,第19页的“猜数”,一年级下册第44页的“估一估,猜一猜”,等等。

一年级上册第13页的“比长短”,通过猜铅笔的长短,使学生明白在比长短时,要注意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学第19页的“猜数”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个玻璃球,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在教材的启发下,我多次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如教学“猜数”,我先在卡片上写上45,然后告诉大家:“我写的数个位上是6前面的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1,猜猜我写的数是几?”这样的游戏丰富多彩,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四、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中就有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又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惊奇地发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课本就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一年级上册中第13页“谁摸得高,谁摆得高”,第113页“用相同的时间,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一年级下册中第26页“夺红旗”等游戏都适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当然,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如果比赛完就了事,那么长才干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仍得不到提高,易产生自卑感。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拓展习题 价值

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当下的数学课堂上,我却发现以下两种怪现象。

现象一:教师对于教材提供的习题视而不见,弃之不理,另起炉灶,只为图个红火、热闹,这是公开课中常见的现象。

[思考]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么,教材就是课程的“肉体”。不必因为上公开课,就来个“乾坤大挪移”,把教材变更得面目全非。

现象二:教师的教学循规蹈矩,“教材”至上,对于教材中提供的习题,不论形式,还是内容,甚至编排顺序,一概唯“教材”是从,其实只为图个省事,并非“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不愿”越雷池半步,这是常态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思考]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成为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尺。

两种怪现象其实是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习题设计时产生的两个极端现象,但因其普遍存在,所以不容忽视。下面我在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选取几例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习题,谈一谈自己的意见。

一、不妨“咬文嚼字”

有研究表明,小学教师只用3%的时间向学生建议一些策略。而练习是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载体,练习完成的过程,应是学生不断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解题策略的过程。策略本身也是一种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建构。

例一.

[分析]学生的数数经验很丰富,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这些方法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关键是学生能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因此,我觉得“5个5个地数”这一提示不妨也省略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最优化策略的意识。

二、不妨说些“题”外话

一道有质量的习题,它的功能绝不仅限于巩固本节课或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会带给学生新的信息、新的经验,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因此,在对习题的处理方式进行设计时,教师不应只关注练习的结果,以对错论效果,而应关注其思维的过程。

例二.

[分析]本题是在学习了“8、9的分与合”后安排的习题,该习题的练习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应用8的分与合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是以数的知识为载体,带动形体知识的逐步渗透,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就可看出,课堂中出现的两种情况,前者的思维过程太过简单和浅显,后者的思维则较具深刻性。那么在教学反馈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8的分与合”的巩固和应用的层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两堆的形状,思考怎样拼才能拼成规定的长方体。

三、不妨小“题”大做

计算教学在一年级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上册中计算教学的任务占总量的49%,下册上升至66%,说明计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基础。新教材非常重视计算部分习题的编写,有大量的操作体验题、题组对比题、游戏,等等,可操作性很强,可赋予的形式也很丰富。但有一类习题很简单、枯燥,那就是口算题,不仅没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可变换的形式也很有限。因此,我们常常把这类题打入冷宫,觉得既不能给它穿上美丽的外衣,实质的内容也不丰富,事实是这样吗?

例三.

[分析]仔细看题后,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两组题中,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本单元的所学新知,如19-9、19-10和15-5,这不就是借“题”发挥的机会?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明确19-9、15-5的个位够减,不需要向十位借,计算19-10只要直接从十位减去1个10,进而明确算法的不同之处。同时,这样还可以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盲目答题,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5

关键词:观察兴趣;观察对象;观察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一、在“乐学”情境中,以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一二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相对比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教学效果也就尤为显著,而且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开篇就是四个预备单元: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其中“数一数”的教学情境图就是孩子们在儿童乐园玩耍的情景。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儿童乐园的兴趣,先整体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指一指图中的物体或人分别在哪里。然后局部观察:数一数各种物体或人的数量,最后提高观察要求:按数量多少从小到大在图里重新数一数。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从不断的观察中体会到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表面上,虽然一直在观察同一幅情境图,但纵观整个教学,既有教师提问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问题,又有学生经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再加上教师适时对学生作出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兴趣。

二、在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明确观察对象

低年级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观察素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依赖两种经验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知识基础。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又可说是有利有弊。利是学生容易产生观察兴趣;弊就是学生注意力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极易导致观察对象不明,低效或无效。所以,我个人认为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之后,教师一定要表述清楚观察对象,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观察内容中分辨出需要观察那些事物。

三、在具体教学中,训练观察方法

1.顺序观察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顺序,数学的观察尤其讲究顺序。我教给学生的观察顺序一般是:题目从左往右读;口算题从上往下做。看图的顺序就灵活些,可以前面说的两种顺序,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或先整体后局部,先局部后整体,还可以从明显特征看到不明显特征等。但不论观察时采用哪种顺序,关键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按照既定的观察顺序将观察对象重新排列后再次观察的习惯。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中教学“连加连减”时,教材呈现出的情境图的内容是小朋友运南瓜、采丝瓜。学生必须借助观察情境图,才能体会算式的实际意义,理解并掌握计算的顺序。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按常规——从左往右观察情境图,初步理清图意。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第一次观察的结果重组思维,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再次观察——先整体(小朋友采丝瓜,采了8条),再局部(已经采了3条),再局部(又采了1条)。学生通过观察理清了思维,最后按事情发生的先后列式计算,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

2.多角度观察法

“盲人摸象”的故事众人皆知。如果我们像故事中的人一样只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去观察事物,那得到的结论肯定是片面而肤浅的。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师在课上应该充分利用观察资源,启发和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或者换个角度去尝试观察,或调换一个方位去看同一事物,他们就会走出思维的定势,发现更多的问题,继而产生更强烈的观察兴趣,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这一课中“想想做做”第三题,教材要求学生:“把下面的树叶分在3个盘子里,用线连一连”。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树叶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只要学生说出一种,我都加以肯定,然后让学生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扩展思维,得到了两种不同分法,感受到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进而认识了分类的含义。

3.对比观察法

对比观察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或相像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分析、判断,从而更完整、更细致、更正确地认识事物。

4.追踪观察法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了解其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中教学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时,“想想做做”第六题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教材要求学生做一个蒜头发芽的实验,先观察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继续观察并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这种持续性的观察活动既能让学生对“毫米”有清晰而感性的认识,感受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价值,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用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的意义和乐趣。这种追踪观察法具持久性,可以锻炼学生的耐性、细致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范文6

教学片断:

1.复习引新

快速抢答:18-6 17-5 18-9 78-8

57-4 66-5 19-7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20以外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新课讲授

(师生解读主题图后,列出算式33-7)

师:33-7怎样算?

生1:用计数器计算。(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好33,再在个位上拨去3颗珠子,最后进行30-4的拨珠操作)

师:还有不同拨法吗?

生2:到十位上借1作10,13拨去7余6,计数器上还剩26。(生说师拨)

师:用小棒怎样摆呢?

生3:先去掉3根小棒,再打开一捆小棒(10根),去掉4根后,还剩26根。

生4:先打开一捆小棒与零散的3根小棒合起来是13根,去掉7根后,还剩6根,6根小棒与两捆小棒合起来是26根。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

(两位学生板演,算式都是。在访谈中发现有的学生不是从竖式计算的方法中得出答案,而是把从其他方法中得到的得数抄下来)

师:请说说你的算法。

生5:7-3=4,30-4=26。

生6:3减7不够,应先到十位上借1作10,13-7=6,20+6=26。

师:这两位同学都非常了不起,探索出了竖式计算的不同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竖式计算下列各题:40-4、26-9、48-9、32-8。

课堂观察:

1.个别访谈

学生独立练习时,笔者访谈了10位学生关于26-9列竖式计算的情况(见下表)。

2.学生板演

四位学生上讲台板演,情况如下。

错误原因:第①题,借1作10后,没有减4,反加4;第②题倒着减后,没有减3,反而加3;第④题错误的原因同第②题。

课后调查:

为了进一步剖析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笔者作了以下三项调查。

1.基础检测

笔者编拟了10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抽测该班两组共18名学生,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每题得分情况(表一)

分数分布情况(表二)

全班平均分为80分。

注:①抽测时间为两分钟。②每题按10分计。③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要求为每分钟8~10题。

2.教师观点

根据课堂学生的计算情况,笔者向任课教师了解她对教材中呈现多种方法的看法,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呈现的多种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练习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领导说明

教务主住向笔者反映了去年共同体6所学校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检测情况,该教师所教的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在共同体中排第二位。可见,像该班学生这样的计算能力不是个别现象。

思考: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以前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可喜的,一二年级试卷(课程改革以前以计算为主)大多数班级的平均分在95分以上。相比之下,案例中学生的计算水平就显得太低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计算水平下降呢?笔者认为,既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应多从自身的角度寻找计算教学低效的原因,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扭转不利学生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从教的层面分析,要提高计算教学的效果,作为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了解学习起点,扫清学习障碍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是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无论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学生建构知识的角度分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是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案例中可知,执教者并不知道这一简单的道理,所以在课前复习引新阶段,所安排的7道口算题,只有一题是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环节的安排可以说是为引出课题而为之。笔者认为,在备课时我们要认真分析与学生学习新知联系最紧密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若学得不扎实,则应在复习引新环节适当安排20以内退位减法的习题让学生口算,并让他们说出算法。当学生出现不同方法时,教师应倡导通法——“破十法”,建议学生不用“倒着减”的方法(是指类似计算18-9时,先算9-8=1,再算10-1=9的方法)。“倒着减”的方法,对中上水平的学生而言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对中下水平的学生而言,由于一会儿倒着减,一会儿顺着减,容易造成错误。教师甚至可以放慢教学进度,先让学生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为学生探索新知扫清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2.剖析算法关系,趋利避害增效

在计算教学的算法探索环节,教材往往要呈现多种计算方法,我们应认真分析,明白各方法间是并列关系,还是促进关系。这里说的促进关系,是指通过一种方法的学习,能促进对另一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教材安排了四种方法。如下图:

其实,这四种方法并非并列关系。摆小棒的方法是为横式计算方法提供直观的表象,同样,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方法也是为竖式计算方法提供直观的表象。显然,不恰当的摆小棒(或拨珠)方法,则会阻碍笔算方法的构建。案例中,当学生说出两种摆小棒(或拨珠)的方法时,由于教师没有进行恰当的评价,学生误认为每种方法都可以。所以,许多学生把先呈现的相互抵消的动手操作方法迁移到了竖式计算方法之中,产生了倒着减后“变减为加”的错误。笔者认为,当学生出现摆小棒(或拨珠)的不同方法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倡导有利于笔算方法建构的动手操作方法。如案例中,生2、生4所描述的方法,为学生探索横式或竖式方法搭建了坚实的阶梯。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写横向算式;一边拨珠,一边书写竖式算式。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得以有效进行,而且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2.凸显计算通法,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