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面试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面试问题

教师面试问题范文1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育实施;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72-02

自2007年9月起,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从我国第一批免费师范生踏进校园到2009年9月,6所师范大学已经完成第3批招生计划。然而,有鉴于这批师范生来源及其素质的特殊性,自入校伊始就一直受到国内不同学者和地方政府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第一批免费师范生的自身特征,并结合国家实施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对这批学生的师范教育以及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一、免费师范生的特征

我国自近代师范教育制度建立以来,对师范生一直实施优惠待遇,如免学费和住宿费以及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然而,从1997年开始因扩招和市场经济等影响,师范教育弱化并执行缴费制度,这就在一定程度导致国家教师质量下降,尤其部分西部地区师资匮乏。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提出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报考师范大学的人数开始逐渐增加,这对振兴师范教育具有相当强的示范作用。这批师范生与以往招生的学生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整体素质偏高。这主要体现在考生的分数上,如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录取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52分,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则远高于全国重点分数线,西南大学录取分数线亦比往年要高。虽然分数只能代表考生的应试能力,但还是能较全面反映考生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男生显著增加。如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招收的师范生中男生占29%,而2007年招收的男生比例竟然高达55%;同样的招生现象也出现在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中,这说明国家政策的干预和颁布,对重视教育和改变教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吸引大多数人、特别是男生报考师范院校,这也对改变以前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有重要价值。

3.农村学生占的比例大大增强。与2006年比较,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招生的免费师范生中,农村学生居47%,远超过2006年的13%。显然,新时期颁布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成了目前高学费大学的亮丽风景线,给许多家庭贫困但又渴望进入大学的莘莘学子提供新的机遇,并得到广大农村子弟的积极响应,表明免费师范生政策实实在在给没钱入学或家庭贫困的学生以真正实惠。

二、免费师范生的入学现状

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颁布,吸引了很多考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报考师范大学。这些学生报考师范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师范大学可以免费入学。因而,这批免费师范生进入大学后,无论从学习目标、还是生活状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整体上而言,学习精神风貌好,保持积极上进和求学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思想相对比较单纯,受外界影响和干扰小,进入大学后仍保持高中的求学态势,学习目的相对明确。然而,也有部分免费师范生认为自进校开始,自己的前途已经被合同决定,即毕业后回生源地工作;加之抵挡不住大城市、网络和游戏的诱惑,则可能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在学习上消极怠工,抱着混四年后反正有饭碗的态度,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大学学习,故“逃课”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影响师范生教育质量。同时,奢侈与节俭同时存在,且两极分化严重。按照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师范大学减免了免费师范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每个月给予一定程度的生活补助。然而,除了免费师范生,毕竟在一所师范大学同时还有其他生源和家庭等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学生。因而,学生很快趋于两类,前者认为考上大学而且以后受政策限制,不能考研而且又要回生源地教书,没有了找工作的忧虑但同时也没有求取上进的心态,从而就不考虑家庭本身经济的困难,并不断向家里要钱,购买与其他非免费师范生已有的、但对自己而言是奢侈的物品,同时也不参加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等给予的照顾。

教师面试问题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基本内涵。“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但目前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不合谐问题,既不利于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发挥,也不利于和谐校园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师德建设路径,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切实解决高校的师德问题。

1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

1.1事业心有待加强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从事“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自己短期谋生手段,对于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多是从属于民办院校节约教学资源和办学成本的目标而设计教学。

1.2育人意识有待提高

然而在当前的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开始崇尚个人主义,追求实惠,不注意因材施教,不更新知识结构,而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和一些商业盈利性活动上。一部分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欠缺,不愿遵守教师应有的师德风范,在随意调课、上课常常接听手机、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等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难以发挥师表的应有作用。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1.3学术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热衷于“快餐券”,缺乏大学教师应有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在职称评聘、申请科研项目等活动中,托关系走后门,变着法的请评审专家们“游山玩水”、“休闲娱乐”,厚礼馈赠,更有甚者则“钱文兑换”、“立项提成”、“结项回扣”等,把某些企业的不正之风带到教育的神圣殿堂。这些不良行为,使得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学术水平不断下降,不利于教学。

2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成因剖析

2.1经济利益摆在首位

利益决定一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有了较大变化,教书不再是什么神圣的职业,而是以功利的、实用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去衡量,使得一些青年教师在理想目标、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逐渐变得世俗化,导致在事业心、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心逐渐淡化。

2.2管理滞后不容忽视

由于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制度的欠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方面往往重业务、学历,轻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民办高校认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学历和业务等“硬件”,一般很少注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软件”。

2.3自身发展空间不足

民办高校由于自身待遇等条件的限制,使其个人在发展方面,在学历、职称等方面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在婚育、住房、赡养父母、子女上学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往往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当前加强民办高校青年师德建设对策

3.1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青年教师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一方面,注重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在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必须以理论教育,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将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环境相结合,才能为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效的路径选择”[2]。另一方面,注重青年师德建设的宣传工作。要利用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师德报告会和教书育人研讨会的等机会和橱窗、广播站、校园网络、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师德建设中涌现的真人、真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先进典型鼓舞和激励青年教师,形成持久风范,达到加强师德建设的目的。

3.2注重加强制度建设高度

第一,建立准入培训机制。要严把新教师准入关,做好教师的考核录用工作;建立健全师德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使其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第二,建立奖惩制度。要“建立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于一体的制度体系,逐步推进师德规范制度的完善”[3]。第三,建立评价考核机制。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完善相关政策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师德制度建设落实到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推动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第四,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监督是手段、方法,是激励青年教师的保证,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充分条件;保障是辅助,是服务,是消除教师的压力的措施,是师德建设的必要条件。

3.3注重服务育人深度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一是,重视青年教师教师个人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训、进修、深造制度,定期实行岗位轮换;选择思想品德好和业务水平强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工作导师;科学规划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和管理工作,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拘一格地拓宽渠道,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划拨专项用于青年教师科研的经费,鼓励青年教师潜心科研等等,以此促进养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二是,切实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要顺应道德发展规律,切实关注青年教师的利益需求,解决好青年教师收入,提高青年教师生活品质。学校也要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在职称、工资、津贴、住房、进修等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生活上、思想上体现出对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使青年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教育事业。三是,努力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校园环境。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问题对待,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打造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陈 杰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义.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思考,教育探索[J].2015(5):118-120.

教师面试问题范文3

【关键词】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 内涵 特征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提出是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与和谐社会发展的条件下解决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内涵和特征,此项研究分析不仅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深入理解有重要意义,而且希望对其他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有所帮助。

1.概念界定

1.1教育政策问题概念

在中国教育的各种相关政策以及各种相关的法规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现在教育界基本没有对教育政策问题的概念与想法达成一致。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教育这个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较为关心的话题,那么现在中国教育政策问题更是新的领导班子关注的问题。作为新的领导班子首先要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做出强有力的政策,要有责任,有必要对目前中国贫穷落后的地方给出比较要领性的提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基本政策。

基于中国的教育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盲目的采用西方国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教育客观规律以及情景,要制定出符合中国发展的特色教育政策,要能够实现教育所带给我们国家的利益,要满足未来公益性教育存在的价值,以及政府要给予最大的支持与扶持。在中国只有教育强国了,那么人民群众才会变强,人民群众变强了,中国自然而然变强了。所以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解决教育问题,解决未来的公共教育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公益性教育的价值需求和体现。

1.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概念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诉求,这是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的概念,在很多的城市这个政策基本是已经实现,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个别的因为环境等因素尚未完善。那么在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实则上就是落实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内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为了协调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为了让更多有志读书的孩子能够上学,以及让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国家的爱护,能够踏实的读大学,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成为教书育人的老师,能够桃李满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个政策刚好解决了贫困学生入学的问题,以及中西部师资力量短缺的需求等问题,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既解决了教育读书问题,又解决了教书育人问题。

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内涵分析

2.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源于特定的教育客观情境

我国任何一个教育政策问题都是由国家形势而定的,国内教育情形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未来与发展。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而言,出台这个政策是由国家特殊的发展形式所决定,以及国家当下的发展作为背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可以解决中国目前部分贫穷落后的家庭,让没钱上学的学生能够圆大学梦,同时最重要的为中西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岗位,中西部教育的人员短缺使得中西部的教育一直都是落后一二三线城市,长期发展下午很容易形成教育不均衡的状况,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刚好解决了这个不足的地方。还有一点也是相当的重要,因为中西部的教育发展比较落后,中西部大学的生源一直都是不能满足中西部的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中西部大学生源的问题,让更多的人投身到中西部为中西部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使得自己能够圆大学梦圆教师梦。

2.2教育政策问题以协调既存教育利益冲突及满足未来教育价值诉求为目的

教育政策问题是我国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到双赢的状态,是需要一定的过程才可以实现的。教育政策问题要面全兼顾,既要协调教育的利益冲突也要考虑教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需求,要考虑到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师资力量如何,能否做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能否在毕业时找到相对口的工作,能否让毕业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也是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2.3教育政策问题是主体“能作为且积极作为”的公益性追求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作为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而言,中国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2007年在部属六所师范大学试点免费师范生政策,至今继续推进该项政策,应该说,这是政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步,是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做的最大努力,表达了政府对“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追求,是政府的一种积极作为。国内所面临的教育政策问题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其中最主要涉及政府以及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等作为公共教育利益的决策者。那么一般说来我们的政府部门要做到使得政府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良好的作用,当然也是各个部门也是要在自己的指责权限范围内的。

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的特征分析

3.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公共领域的公共教育利益问题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作为公共政策问题分析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内涵。那么在我国进行相关的公共教育的成果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交流,对国内教育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政策等。师范教育问题是关涉大多数公众的公共教育问题,最主要是关涉“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的优秀学子”这个群体的切身教育利益以及“中西部地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公平问题,当然还牵涉到国家利益层面。

3.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主体选择、分析和认定的主观人为问题

首先,由客观存在的情境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需要通过主体的选择,这是一种主观认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哪些问题能成为教育政策问题。其次,主体在对教育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和认定时,是以一定的利益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受决策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影响。

3.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动态形成、发展及解决的问题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是动态形成、发展及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的形成上,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一定的教育政策问题,其性质、严重程度及解决方案是随着外界客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应该说,中国在历史上就存在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传统。如今,师范教育的发展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解决师范教育遇到的新问题,免费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

[2]韩清林.教育政策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

[3]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4

[4]H.D.Lasswell and A.Kaplan,Power and Society,N.Y.McGraw-Hill Book Co.1963.p70.

[5].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26

[6]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6

[7]韩福东.唐建光.温总理报告———定位新一届政府[J].新闻周刊,2004,(9)

教师面试问题范文4

关键词:道路 交通 汽车

1.概述

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交通规划是政府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公共政策,应当体现中央宏观政策,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这既是城市交通发展也是事关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只有坚持这一方向,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是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

2.分析城市交通问题

2.1 城市交通问题之污染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日前,全世界拥有汽车约5 亿辆,平均10 人一辆。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当前己取代了粉尘,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由汽车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 也就是人常说的煤气达2 亿多吨,太致占总毒气量的1/3 以上,汽车多的美国和日本几乎达到1/2,成为城市大气中数量最大的毒气,而且它在大气中寿命很长,一般可保持二、三年。所以它是一种数量大,累积性强的毒气。汽车一般从三个地方排气。一是从排气管排出,约占总排放量的65%; 二是从曲轴箱里泄漏出来,约占20%,人们坐在汽车里间到的汽油味就是从这里漏出来的; 三是油箱、汽化器等系统泄漏的。据化验分析,汽车排出的废气中,约有150 一200 种不同化合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就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碳等颗粒物质。这些有害气体扩散到环境中便造邦空气污染。一般说,汽车排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60 肠,最高达90炳。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质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过氧酞基硝酸酷、醛类、二氧化氮等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同水蒸气在一起,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浅蓝色的刺激性烟雾,这种烟雾被称为光化学烟雾。由于它首次发生于洛杉矾,所以人们也把它叫作" 洛杉矾烟雾"。洛杉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滨海城市,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全国第三大商业城市。那里常年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是风景优美的胜地。美国电影中的好莱坞,就在它的西北郊,美国政府的西部白宫圣克利门蒂,则在其东南郊。进入40 年代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每当夏季和早秋,洛杉矾城市上空就会经常出一种不寻常的浅蓝色的烟雾,有时持续几天不散,使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

2.2 城市交通拥挤

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堵车,特别是上下班,和放长假时,如五一节,国庆节,寒、暑假等特殊的时段,大多数人都有过“沙丁鱼”的经历。相对于城市道路网的承载力来说,汽车数量过多,诱发了交通拥挤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交通拥挤是汽车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拥挤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上海市由于交通拥挤,各种机动车辆时速普遍下降,50 年代初为25km,现在却降为15km 左右。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峰时车辆的平均时速只有3—4km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目前,许多城市里的交通问题是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的。 显然,按照西医“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观念,拓宽这些道路,在交叉口修建立交似乎是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问题却很少这样简单。

3.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并形成和促进发展城市布局、提供通风、采光空间,作为上、下水道和煤气、电力、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因此面对如此问题,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全面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要用城市交通规划来带动规划修编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的落实必须先调整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而交通规划理念的调整却必须从规划布局做起 , 现在交通环境问题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的主导因素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提到日程,我们的问题虽然刚刚暴露,但是必须关注。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必须从交通理念上改变,比如,宽马路的问题。宽马路涉及路幅宽,带来的是路网间距大,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要反复思考的问题。现在交通效率低,很大一方面是道路路幅宽、路网密度低造成的,还有建设封闭性小区造成的。另外,盲目修立交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成系统的立交桥使交通更加拥堵。因此,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必须用系统、综合的概念研究城市交通规划。

教师面试问题范文5

故事缘起:记得一个午后,总务主任向我诉说收取住校教师电费的事情。他告诉我A老师家的电表近两个月表数“原地踏步”,不好向A老师收费。同时,他还说,因为A老师住的地方与学校食堂相邻,经常发现A老师到食堂去蒸饭(私自配的钥匙),擅自用了学校不少的电,最近两个月学校的电费居高不下,超出预算,与A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A老师精通电,凭我对A老师的了解,出现上述情况绝不是偶然或意外,绝对不是电表坏了之类的原因,可以断定就是A老师个人的行为。因为A老师精通电路,学校的线路出现问题,他总是挺身向前,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但这次为了个人的私利,却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无视学校领导的威严,无视教师的品头论足。真正的原因,一时还是难以知晓。

于是,我与A老师面谈,问其原因,他闭口不答。学校依据他前几个月的用电情况,按均数收取了电费,学校食堂的门锁随即进行了更换。本身是从节约水电的角度出发,没想到却引起了A老师的强烈不满,一些关于他的风言风语或多或少地传人我的耳际。他可能是碍于情面,也可能是这次事件自身理亏的原因,没有明说。

寒假开学后,A老师突然找到我,以身体不好为由,要求学校照顾他,要么减去他的几节课,要么他就去办请假手续。我知道,他不是真的想请假,身体其实并无大碍,只是以此发泄自己心头的私愤。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允许他以此闹情绪,但我绝不可跟他怄气。所以,我多次与学校中导干部开会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定下“和为贵”的基调。

我的办法:

1.旁敲侧击,不予点破。电费的事件出来后,恰逢寒假即将开始。我在假前最后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没有提及这件事。只是旁敲侧击地谈了一些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学会感恩、注重自己的德行等道理,主要是引领教师对镜自省,上善若水,节约学校的每一度电,做一个全体教师认可的好人,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场所,为我们提供了谋生、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要学会感恩。每个人都要做学校发展的“垫脚石”,而不要做“绊脚石”。不要人为地制造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牵扯学校领导的精力,牵制学校发展的步伐。我让每个教师都思考自己的言行,不要人为地创造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人人都是向善的,我想让每位教师心中都埋下善的种子,做利于学校发展的事,说利于学校发展的话。

2.设身处地,为他着想。A老师在开学初萌发出请假或调课的念头后,我首先是对他晓之以理,帮助他分析其弊端。我从真正关心他、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角度告诉他,如果真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到了非请假不可的地步,那就什么后果与影响都不要考虑了,身体健康是最主要的,学校绝对准你请假。但因为是情绪的问题,我觉得得不偿失,帮助他分析了形势,从私人感情上讲,不想让他请病假,绩效工资等将来肯定都要受到影响,就更加不值了。我推心置腹地肯定了他一年来对学校做出的贡献,肯定了他的事业心,一直都是想把工作干好的。A老师听后似有所悟,态度不像开始那么强硬,但好像还有心结没有打开,始终固执己见。我决定彼此双方都冷静一下再说。

3.锲而不舍,小火“慢炖”。出于面子,A老师执意自己的行为,刚开始几天只愿意带数学课,而体育课不愿意带。我先和副校长、教导主任一起跟他谈,但没有结果,他愤愤然离开。隔了一晚,我避免与其正面接触,让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别跟他私聊,最终有所妥协,但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我在全体教师会上向他道歉。这肯定是个无理的要求。于是,我通过副校长,给他说除了这个办法,让他再说还有什么要求。没料到,他突然想通了,就此罢手。原来,A老师曾是一名学校中层干部,因两年前的一次竞争上岗上落聘,心理很不平衡,原先的校长顾其情面,对他的一些违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他占惯了便宜;突然换了一任校长,断了他的“便宜路”,所以一时还不能适应。但我相信,他的本质应该是不坏的,如果他仍然是中层干部,觉悟肯定比现在高,只因心里不平衡,感觉受到了亏欠。

教师面试问题范文6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问题 兴趣 意义

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一样,都是一门语言学科。如果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那么英语则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英语学科的教育,很多地方幼儿园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有的孩子几岁时就开始在家长的要求下,到各英语培训班学习,导致各种英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尽管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英语,但是到了小学、初中,或是升入高中,真正爱好英语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很少,真正的英语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很少,即使成绩很好,但是熟练应用英语进行对话的人则更少。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关注这一现象很久,觉得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视并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英语学科的教学。

一、英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门语言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纵观英语教学,我发现在幼儿园时期,老师们还是比较注重这一点的,把英语教学融入游戏中,和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能够掌握大量的单词和短句,基本的日常对话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小学甚至到中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英语课丧失兴趣,问题出在哪呢?细究一下,就是学校和教师都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和语文、数学一样作为考试科目,衡量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都是由考试的分数说了算。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太可能向幼儿园那样带着孩子边玩边学,这样的英语教学就带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应付考试,如此功利性的学习,学生自然就丧失兴趣。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后,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后认为,学习不能没有兴趣,失去兴趣的学习必然是痛苦的、是没有快乐的,不快乐的学习效果自然是相当弱的。于是,我试着在自己的工作中重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我还面临学校对我的教学成绩的考核,因此,我必须找到一种平衡成绩和兴趣的方法,既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事实上,这两点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成绩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到哪里。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会促进英语学科的学习并使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兴趣与成绩之间是和谐统一的,二者不矛盾。

二、英语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的意义

如果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从感性入手,还需要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学好英语有什么重要意义。那么,学好英语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好英语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敞开。作为一门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是与世界交往与交流的必要工具。只有学好英语,才能适应这样的形势需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走出国门,到世界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统计,2014年,我国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一亿人次。试想,如果我们学好了英语,外出游玩时,会减少多少麻烦,会给我们的旅游带来多么愉悦的享受。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到跨国公司工作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掌握好了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对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