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的血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的血液范文1
[关键词]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41-02[作者简介]农克祥(1973―),男,广西靖西人,本科,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中职医学学校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一一对应,职业指向十分明确,除了技能之外,职业道德教育也同样决定了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就和发展。所以,教学重点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还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一、养成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优秀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规范的综合,在我国,基本职业规范指的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思想道德理念,这一思想理念并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因为涉及行业不同,不同的行业也有特殊的职业道德标准,本文探讨的医学生职业道德也就是医德,包括对患者、对社会的服务精神,对患者的诚信精神,深刻提高职业艺术的个人意识以及廉洁作风的综合。目前很多医院存在大处方、大治疗的情况,抗生素滥用、服务态度不佳、看钱治病,导致医患关系恶劣,从这些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医德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评价。
一个人能否在职业上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包括道德、素质等占70%。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能够直观地在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上体现出来。中职医学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参加医疗工作,好的品德能够保证他们在医疗工作中有好的服务精神,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所以,中职医学学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策略
(一)建设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人文环境的建设对于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有重大作用。人文环境是土壤,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道德情感的种子。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入手。硬件环境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布置标语、口号、雕塑,口号内容可以选择医德的名言警句,如“两袖清风、悬壶济世”“术可暂行一时,道可流传千古”,雕像可以选择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雕像,并在雕像辅助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石板,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开设医学文化长廊、历史博物馆等。软环境则可从邀请老中医来校举办各种医药文化活动,在日常的校园广播、刊物上宣扬医德建设,组织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图片和医德教育专题影片,开展医德医风学习交流,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教学实践中的言传身教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授课时的表情、言语、动作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例如医学实验课很多手术课是使用动物代替人体,对动物进行解剖手术,教师就应该把动物想象成病人,对其进行关怀,这种关怀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在日后医学工作中对待病人的态度。检验科的学生,在实验课上,经常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人们本能会对这些东西有排斥,教师轻轻的一个皱眉或者是一个厌恶的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对待标本的态度。所以教师在处理试验品时,应当展现出严肃的工作态度,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很脏,但是我们利用这些东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渗透、领悟,并在实际学习中自觉地将职业道德与日常学习结合,才能够完全领悟。
(三)慎独品格的养成
教师要宣传以医为荣的意识,通过使学生找到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养成慎独的品格,培养他们在课堂与实践中都能努力学习、自我监督,锻炼意志品格,积极构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临床见习中,主动向医生学习,不断积累沉淀,在医德情感和意志的推动下把医德认知转化为医德行为和习惯。学生应培养出慎独的品格,即使无人监督,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高度自觉。慎独品格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精髓内容,也是个人思想品德的结晶,慎独的品格能够鞭策其自身,促使其自身发展。
(四)利用重大事件培养医德
1.入校宣誓与入学教育
入校宣誓是在新生入校时的入学仪式上的宣誓。宣誓是一个神圣的仪式,誓词表现了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对职业的自豪感,而宣誓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对病患生命的关爱精神、献身社会的服务精神,誓词需要用心编写,仪式必须庄严神圣。医学生入学教育是医学院校常规议程,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教育,一方面需要说明自己专业的职责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说明自己的职责在医疗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医务工作树立职业崇高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并在学生心中播撒崇高职业道德的种子。
2.发人深省的毕业典礼
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时,要举行庄严隆重的毕业盛典,这也是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毕业典礼结束后,就意味着医学生要开始投身于医疗事业。毕业盛典极其庄严的仪式对学生来说意义独特、深远,是一个里程碑。古代中医师的培养方式大都是师徒传授,当徒弟满师时,教师往往送给徒弟雨伞与灯笼,这两件物品寓意深刻,它的含义是作为医生,当病家有请,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黑路滑,都应当本着医者父母心的崇高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争分夺秒。我国有着优秀的医德传统,理应在当今的医学生的毕业典礼活动中传承下来,让医学生的毕业典礼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道德的血液范文2
大多数新任教师在校已经学过师德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把道德理论创新作为重点,以求师德教育与时俱进,开创师德教育的新篇章成为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育后更需要补充学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中国历来把人才的标准定为“德才兼备”,当德与才有些差异之后,在人的心目中评价的标准多偏向于“德”。作为培养人的人――“教师”德的要求更应放在首位。大文学家韩愈就指出教师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可见,教师的德行在教育中是占首位的。教师应是有教养的典范,应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养成品德甚至于美德。因而,教师个人的学识魅力以及人格魅力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培养新教师自觉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要求。结合现实把理论放到实际的事例当中,让他们能体会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特别是新任教师培训中,组织严密并逐步加入新的培训内容“让每位新任教师走进学校,实地参观学习”。新任教师置身于学校,通过听示范课、评课研讨、讨论交流,与学生面对面,亲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感受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一、培养新任教师对教育事业执著的追求和献身的精神是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
从执教起,对教师这一职业就有充分的认识。那种只求稳定职业,旱涝保收的想法,甚至是“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是不能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的。更不会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此,新任教师要时刻树立“投身教育事业,终身无悔”的思想。学校也必须倡导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也许这句话并不全面,却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应该严于律己,以良好的形象、文明的言行为学生做榜样,用行动去教育学生。
二、培养新任教师关爱学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工作。中小学教育工作是发展建设的基础,是需要用爱铸就的大厦。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爱学生是师德的根本。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面对独生子女成群、单亲家庭孩子越来越多的现状,不严格要求训练,难以培养出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对学生不严不行,严要有度,要刚柔并济,度的关键是“慈”,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尊重学生,使他们充满自信,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使他们全面发展。
三、培养新任教师率先垂范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学生。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言语规范健康,衣着得体,作风正派,处处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社会中的一员,必然会带来学生的敬佩声,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用自己遵守纪律的行动回报教师。“教育无小事,处处见人心”,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做好。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不可鲁莽;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范,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抵制有偿家教。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好好教,利用职务之便强迫学生到家中补课,借机向学生收费。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不可信赖。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培养新任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是师德建设的关键
一个学识渊博、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那么为人师表就没有基础,教书育人也将成为空话。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长年累月的航行其中,将一批批渴望成才的求职者送达理想的彼岸,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应是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五、培养新任教师终生学习的理念是师德建设的方向
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不能固守自己原有的知识,应主动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教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具备这一点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仅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机会,还要自己挤时间学习,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21世纪要求创新型人才。教师思维僵化呆板,培养出的学生创新意识相对淡泊,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教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思维活跃,教学方式不断改变。改变教学方式不只是改变教学方法和教育观,要改变教师对人生的看法。教师的人生态度正确,教学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学的思维模式才会变化,才会在工作中培养出与时代合拍的创造性人才。
道德的血液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生;导游;诚信道德
当今社会,旅游已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每逢节假日,人们都在计划着各种出游活动。导游是旅游服务的核心,旅游活动是否让旅游者满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而服务质量又取决于导游的服务态度。而在目前社会,人们对导游的评价一直欠佳,甚至有些游客对导游还产生一些抵触情绪。部分导游对旅游行程中规定的景点敷衍了事,一心朝“钱”看,强行给游客加点和进购物店,引起游客极大的反感和投诉,给旅游业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
中职学校是培养导游人员的重要基地,导游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导游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过程中,学校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服务意识和诚信美德,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中职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
中职学生从初中跨入职高,是人生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1.人生观、价值观分析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可以指引人们走人生的正道,用自身的劳动去为人类造福,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会导致人背离正道,走到人生的邪路上去,甚至会成为危害人民危害社会的罪人。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认识的不同,就形成了人们的不同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中职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价值取向,对其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2.中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征分析
(1)多元共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普通高中学生来说,稍逊一筹,这与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有关。进入职业学校以来,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茫然,对前途和未来的态度,他们是积极和消极并存,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是正确与错误混杂。
(2)直观、粗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生对人生和社会往往是直观的就事论事,粗浅的理解,大多数以个人过去的经验去理解,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3.中职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中职学生面临着人生发展的转折点。他们即将迈入社会,时代要求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在将来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当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
教师是领路人,引导中职学生正视自身现状,引导他们对人生有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崇高的理想,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人生态度。对于导游职业学生来说,他们报名学习导游专业,认识比较模糊。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导游就是天天在游山玩水中,还能赚到较多的收入,素不知导游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有哪些素质要求,比如导游应该知识面丰富,天文、地理、历史等都有了解甚至精通;还得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能够独当一面应对各种各样的游客和多种多样的需求;应该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导游工作过程中,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即使遇到多种困难和挫折,也在“宾客之上”、“合理而可能”的情况的帮助旅游者处理各种问题。
如何学好导游知识、做好导游工作,适应职业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采用得当的方法学习专业知识,根据职业需要进行自我塑造,做一名称职的导游人员。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导游工作综合性很强,工作范围广,责任重大,被称为“民间大使”,代表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导游除了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1.道德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乃至泛指风俗习惯和尊重道德教育活动。
认为,道德是由一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知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等。职业道德是把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与具体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的职业行为规范或标准,不同的职业有其不同的职业道德,但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必须与社会公德一致,而不应相悖。
3.导游人员职业道德
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所有的导游人员在导游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即导游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在导游服务过程中,按照规定程序提供服务,做法律和纪律允许做的事情。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为旅游者规范服务。抵御住各种物质和精神的诱惑,对违反导游职业道德的行为和现象,要坚决抵制。
根据职业特点,导游要为游客服务,充分尊重旅游者意愿,不欺诈、不诱导游客,真正做到诚实信用。善待每一位游客,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在讲解时不要情绪化,不要信口开河。注意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善之为善、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好。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尽量避免旅游事故的发生,把可能危及游客和国家、企业利益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遇到问题,不抱怨,不推卸责任,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遇到不讲理、胡搅蛮缠的游客时,导游员应站在道理上,行于感情中,正确从容应对,以确保团队顺利运行。
4.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促进导游人员提高自身素质。
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可以使导游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道德责任感,道德约束往往比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范围更广泛,影响更深刻。
(2)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
导游人员与旅游者之间是提供服务与享受服务的关系,要使旅游者满意,导游人员必须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向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3)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包括广泛的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而且旅游业是面向世界的行业,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还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风气和国际声誉。
(4)抵制精神污染,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旅游是一种交流互动性很强的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某些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者的消极或腐朽的文化或思想影响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导游人员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工作中遵纪守法,在涉及到关系到国家尊严等的原则的具体问题面前敢于义正词严的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反对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中职学校加强导游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人才,人们有这样的评价:“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的是。”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也这样总结过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用。”可见职业道德是多么的重要。
中职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为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1.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中职学校基本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政治”等思想品德课程。这两门课程涉及了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所讲的只是普遍的、共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职业规范和要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导游职业的用人要求进行职业道德的渗透,结合职业素养强调诚信待客,逐步养成学生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的思维习惯。
2.利用专业课的教学,重点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与业务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导游专业课的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所教学科专业知识、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规范。例如,在讲授《导游服务技能》时应渗透有关吃苦耐劳、工作细心的职业要求;在教授《导游法规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知道本专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认知转变为职业道德行为,进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在进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教育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求得合法收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案例分析,尤其对于那些现实工作中一些不正当的导游行为和不正确的社会现象,比如“零负团费”、导游拿回扣等事情,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给予正能量。
3.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营造有利于职业道德品质形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如有针对性地开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校网络、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大力宣传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请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经验交流,激发学生爱岗敬业、乐业勤业、艰苦创业的意识。
4.通过实习过程深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养成职业道德行为
“践行某一思想道德观念或信念的次数越多,它的固化程度也就越深,久而久之便转化为人的行为习惯。道德信念就是通过反复的践行而固化于行为主体的道德品质中,形成一种道德思维定式,从而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的机会,利用实践基地这样的平台,促进他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通过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加深他们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实习单位通过严格管理,共同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把职业规范养成习惯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并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道德的血液范文4
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20-01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从事职业劳动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分支,也是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如今,因供大于需、供需错位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用人单位对被聘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除了测试拟聘者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外,还极其重视考察其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的核心要素。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素质要素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就业指导应依据专业对口行业对岗位人才所需素质的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把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放在学校培养的核心地位。
1、职业道德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主题。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经过在校阶段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更为看重学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诚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即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合格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正如很多单位录用人才时都强调:有德有才者破格录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者限制使用、无德无才者绝不录用。 所以,就业指导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要告诉学生职业道德对其毕业后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校学生,一方面要在专业技能方面多下功夫,以胜任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就业储备职业道德软实力,因为职业道德素质决定了将来的工作态度。
2、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包含要素
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和遵守职业纪律等,更通俗地说,就是讲诚信、有责任心、保守公司的机密、对企业忠诚、不传播与工作无关或有损公司的小道消息、团队协作和守时等。其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是个人职业道德的基本品质,在此基础上心怀远大目标、行动执着追求的人则能够为企业同时也为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敬业常常是用人单位对员工提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首选。具备敬业精神的人往往很珍惜就业机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和敬重之情,甘于为工作付出和奉献并从中感知实现自我的成就感。敬业精神也是个人品质的表现,反映了一个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明确的目标选择、认真负责的态度、忘我投入的志趣。所以,敬业精神不仅是人们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高度热爱,也是一个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更是做人的高远境界。诚信即诚实和守信,即在职业活动中要做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信是个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德,更是职业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要素。
团队精神是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中必不或缺的要素。成功的企业必然都拥有凝聚力超强的高效团队,因为只有团队员工之间彼此了解、取长补短、气氛融洽,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很多的职业活动都是项目式运作,尤其是在很多跨学科的新兴产业领域,更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聚集一起而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底线,也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行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纪律。员工如违反了职业纪律,轻者会被企业予以警告、处罚,重者会招致被企业开除,最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到国家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遵循职业道德方面,个体首先要习惯严格遵守职业纪律,既保证工作秩序正常进行,也有利于树立自已遵守职业纪律、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形象,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更好地延伸和提升。
二、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并贯穿于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实习的过程中,体察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努力内化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成为自觉行动。
1、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首先,注重增加相关的法制教育内容,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规范职业道德。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金钱观,提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学生的学习追求,最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贯穿于就业指导的全过程
我国就业指导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根据中国国情状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前通过就业指导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尤为关键,为此要落实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贯穿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仅要解决学生即时就业率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中长期就业率,即要关注有多少学生经过试用期后能够真正被用人单位留下来。通过就业指导要让学生更加关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等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兼具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为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除了通过专题讲座、开设指导课程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就业法律及政策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为学生到对口单位深入实习创造条件。
3、开发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校本教材
道德的血液范文5
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群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而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谈到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失衡的失衡关系的危害时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不知会赶走多少爱迪生。可见,采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育事业需要爱的奉献
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活动,教育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需要教师的身心做出极大的奉献。教育是培育人的工作,有其独特的特征,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人,大学生又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希望。大学教师的许多工作量是无法量化的,他不像工人加工一个零件,应付多少劳务费,一件产品值多少钱。因此,做好教育工作,大学教师必须首先忠诚于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D尊先生有一段名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的一致性结论。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正确处理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的精神。需要教师具有爱的奉献,这是做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学教师只有怀有一颗爱心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大学生,才能做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
二、关爱大学生是大学教师的天职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Noddings积极提倡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施关爱教育,教师应该具有教学关爱的能力。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道德的,将道德教育与教育重合起来,强调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爱,否则不能称之为教育。她认为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有意义的教学本质,是教学的核心方面,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她强调师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并非抽象思维方面简单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关爱者和被关爱者的社会关系。大学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成分,它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行动过程。具体而言,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负责等行为,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并维持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系。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的重视程度胜于对教学技能的重视,学生把“热爱、尊重与同情学生”列为最受学生喜欢的精神品质之首。由此可见,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大学教师要学会爱,掌握爱的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教师要学会爱,需要运用恰当的方式去爱。师爱是一种母爱,但又超过母爱,既要有母爱那颗真诚、炽热的心,更要有超出母爱的科学和理性。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当学生学习、生活等遇到困难时,教师热情的帮助是对学生的爱。教师热爱学生,一要关心爱护学生;二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三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四要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心理家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只有赏识学生,学生才会有更大的自信。口头、书面、眼神和动作等都是表示赞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充满期待也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方式,在惩戒的过程中老师要严肃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告诉他犯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总之,只有恰当的运用爱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四、大学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有能力去爱学生
大学教师是向大学生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练就一身过硬的职业技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以身立教,德识统一。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一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要帮助大学生打开人类知识的宝库,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教师本身必须学富五车,才疏学浅是无法完成如此艰巨任务的。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进取,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要求。二要懂教育规律。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大学生。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管理是科学是艺术,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学教师是爱的传播者和收获者,教育管理重在探寻规律,教师工作艺术贵在读懂学生,因材施教。四要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大学教师才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用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爱大学生,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五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当大学教师要热爱这个职业,而且责任重大,教师的高境界就是凭天理良心把事业干好,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但同时,又要关心爱护学生,随时放下教师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如同知心朋友一样。
五、关爱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核心
培养大学生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对象。因此,大学应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要求大学教师爱校、爱岗、爱生、把爱心与责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学生为本,其核心体现在爱学生上,它是道德情感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被关心、被爱护、被信任、被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一旦被满足,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内部动力。具体的做法有真诚地赞美学生,坚信学生一定能成才,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正关心、爱护他时,内心会受到鼓舞,感到充实和愉快,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的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发展,这种爱的情感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因此,实施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信任学生的理想和价值;教育导行时要热情激励学生,与他们共同分享悲喜,还要主动关心学生,学会宽容与耐心,更要真诚地提醒犯错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担错失。只有时刻把学生摆在心中,多为他们着想,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主动提高自己,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六、关爱学生是一种艺术
关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只有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讲清多少道理,而是理解、尊重和关爱。因为“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语)。理解学生,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著名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好学生要尊重,犯错误的学生更要尊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处理犯错误的大学生时更要注意场合,注意方法,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都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考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易于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现在的大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大多数同学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他们从小生活在备受宠爱的环境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优点溢美有加,对缺点却视而不见,更有甚者,由于爱屋及乌,孩子的缺点在他们的眼里竟成了优点,以致很多学生从小到大只能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于是,当这些大学生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时,不会从自身去找原因,反而一味地怨恨老师,认为老师对自己存有偏见,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甚至因此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会出现一些十分幼稚的孩子气举动。这时,老师若是为了树立权威,因为学生的一点过错,就与学生“硬碰硬”,则会激起学生进一步的叛逆行为,即使筋疲力尽,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反之,若是老师真正地关爱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从内心去理解他们,大度地宽容学生的各种孩子气的举动,并用一些迂回的、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学生,就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道德的血液范文6
【关键词】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学习
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对其职业提出特殊要求,另一方面会计职业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以业职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会计职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点的、调整会计职业联系的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会计工作人员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外,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那我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呢?本人认为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应该从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抓起,从学生的第一节课抓起。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方面,是调整与单位有关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有效达成财务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手段。他律是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的社会面广,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自律则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自律主要是以职业良心、职业精神为核心,侧重于倡导会计从业人员应遵循的职业行为,是从主观上约束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反之,只有我们会计人员自身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遵循原则,不做假账”;才能保证会计从业环境的“干净透明”。
二、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近年来会计道德滑坡事件屡见不鲜,本人认为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应该从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抓起,从学生的第一节课抓起。
要培养一位合格的会计人才,教育者应把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从学生一进校,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学生刚从初中校门迈进职校大门,还未来得及身份转变,如果专业老师第一天上课马上给他们讲基础会计学科中的会计定义、原则、任务等,由于这些内容很枯燥乏味,学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马上会遇到学习障碍。所以专业课老师上课的第一天,不应该急着讲书本上的内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类似于专业主题班会课。可以讲一些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中,实用型的财会人员是很受欢迎的,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然后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财会人员、学生要学哪些专业课程等等。在讲课中,可以穿插很多实例,让学生对财会这一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思想灌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动力情感因素,使之积极投人到学习之中。
三、循循善诱,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职高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也较差。针对此种教学实际,在进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学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反复提及,再三强调,确保学生能够重视职业道德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具体做到将以下内容分若干课时在专业课学习期间合理的穿插到日常教学中去:
1.第一节课,我会首先介绍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职高生一般会做会计,收银员等。这除了要求他们心细,专业素质过硬,思想上重视也很重要。我一般会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以从事会计工作为荣,敬重会计工作,具有献身于会计工作的决心。并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安心本职工作,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经过首次课的教育之后,我会陆续地向学生介绍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四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教学让学生们明白有了从事会计工作的热情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做到“诚信”,“慎独”,“客观”,“公正”。诚实是做人之本,是言与行的一致。而诚实中体现的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正是我们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会计人员只有做到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才能“清清白白办事,正正直直做人”,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袭,才能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另外,课上我会多次强调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一切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考量。当企业与国家利益相抵触时,我们会计人员要明白一个企业只有合法经营才有发展,才有未来;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葬送企业的未来得不偿失。
3.在会计专业课快结束时,我再向学生们介绍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后三条: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学期快结束时,我让学生们明白基础会计的学习只是职业技能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还包括政策法规水平、处理业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技术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即基础会计学习结束后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还有更多要学习的,希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最后,我会向同学强调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参与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可以利用会计工作的优势为本单位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出谋划策,发挥参谋的服务作用。如此教学安排,我希望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是本人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的个人看法。会计工作学习中我们如果只强调如何提高专业技能而忽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只有从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入手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中会计数据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安全、有效地进行,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三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
[2]独立审计学 安广实 第一版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