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术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建设;学术道德;学术自律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38-02
通过近些年的调查发现,研究生在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培养上总体上是好的。大多数研究生能够明确和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具有高尚的科研品格,在学习中踏实认真,在科研中一丝不苟,拥有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科研精神。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1]。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研究生的名誉和质量。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不仅要从研究生自身素质找原因,而且也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学校教育问题。
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多方面协调推进,稳扎稳打,坚持常抓不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同时营造一个和谐纯洁的科研气氛。通过对高校研究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同时围绕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科研工作、就业形式以及社会环境为突破口,认真分析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原因[2]。通过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平台,引导学生端正科研态度,营造纯洁的研究氛围,提升导师的示范作为。推动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
一、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一)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现状分析
对于研究生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论证两方面进行。在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调查问卷法,通过对我校研究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发现一些研究生的一些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61.3%的研究生为了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16.2%人为了继续向上学习或出国深造,14.5%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4.5%人是家庭需要,仅仅3.5%人为社会做贡献。通过数据分析,超过90%以上的人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而选择读研,仅仅不到10%的人对科研感兴趣,为国家做贡献。
在学风方面,由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学习任务,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通过一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52%人认为研究生阶段学习不重要、29.3%人认为考试抄袭很正常、17.3不用按时去课题室学习。这些数据表明,研究生在学习方面过于懒散,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风气。
在学术道德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抄袭和篡改实验数据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导师监管不力,社会利益关系影响,以及学校监督体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不注重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没有把自律性培养放在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二)研究生在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学风方面:首先,社会就业压力变的尤为突出,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研究生学习成果,通过一些学术论文和获奖来评定优劣,导致研究生在校期间,为了发表更多的学术文章,从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其次,学习出现功利化,学习目的不纯洁,为了得到某种奖励而去学习,缺乏奉献精神,甚至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最后,研究生本身对科研工作投入不足,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挣钱交友上。学校科研设备不健全,导师研究方向不明确,也是研究生科研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在学术道德方面:由于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学习态度不端正,出现了许多学术造假现象。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着研究生的质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过多的追究利益化,学生们急于求成,蒙混过关,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这种学术失范现象,是一种学术准则的缺失,更是一种科研态度的缺失,严重影响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的培养,给研究生的声誉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术自律性培养作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的切入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切入点的论证
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就是将学术道德品质转化为研究生的学术自律行为,将学术道德问题上升到社会道德的层面,突出其重要性,使研究生从内心养成维护学术尊严的习惯。以学术道德为主导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关键,思想领导行动,确立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才是引导正确行为的关键。大量研究生普遍缺乏学术道德方面的知识,自律意识淡薄,认为抄袭文章是一种借鉴,通过伪造数据来得到实验结果。这些行为表明只有让类事件的发生。自律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广大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则产生认同和拥护,并自主把制度规范转化为内部准则。
以学术诚信意识为根本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研究生们充分的认识到学术诚信的必要性,将学术诚信作为一种人格培养的升华。对学术活动行为要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批评和自我践行,使学术自律性变成一种平常的习惯,从内心去遵守和捍卫。将学术责任感作为自律性养成的基本条件,当受到外部利益驱使时,一定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不要为了一些小的利益,使自己误入歧途。加强责任感的培养十分必要,它能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能够指导和调节正确的学术行为,把责任心的培养变成行动上的指导策略,这样当代研究生才能真正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学术行为更加纯洁,在利益面前总能把握合适的度,并能时刻把责任感作为行为的第一指导思想。这样我们的科研环境才能得到升华,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的对策
自律性培养是道德规范的一个软约束力,除了研究生自身的觉悟还需要外部的引导,所以需要各大高校协力合作。首先,高校应加强学术自律性教育,反思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认真分析和面对当前出现的学术问题,把德育工作摆在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将优秀研究者的优良传统引入到研究生教育中,使同学们培养出科研精神,自觉抵制各类不文明行为。其次,要不断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挥导师的导向作用,导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充分发挥其长处,同时也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应尽量配置完整的实验设备,建立科研交流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断的增加研究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学习气氛必定会提高科研能力[4]。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学术奖罚机制,将学术成果同合理的评价体系相结合,同时建立学术行为的监管制度,从制度上制约,从行动上规范,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学风现象。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防治
(一)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学术规范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必要环节,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背了学术规范。为了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水平,必须狠抓学术教育,将学术道德作为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必修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讲述科学研究规范知识,在科研过程中,导师应监督指导,在制度和管理上要严格要求,对一些投机取巧、心存侥幸心理的学生给予处罚,杜绝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高校应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将我国的传统美德,贯彻到每一个人心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高校应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建立自由健康的学术风气,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示范作用,开展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二)利用多种社会媒介加强监督管理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引导作用,社会应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学术道德风气,把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作为高尚学术道德的评价准则。加强学术出版界的监管,评审专家必须按照严谨,务实的学术规范去评阅文章,不能因为个人情感降低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净化科研风气。
(三)研究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观
当代研究生需具备正直、谦虚、务实、无私的科研精神,对学术研究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树立不怕失败,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坚决抵制一些不良诱惑,尊重前人的成果,积极学习学术规范方面的知识,做到学术道德自律性。总之,学术研究的实践性、真实性、纯洁性,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只有好的科研态度才能指导正确的科研方向。因此,研究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
参考文献:
[1]杜瑛,刘念,冯小明.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43-46.
[2]凤启龙.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学风、学术问题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156-158.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2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道德教育;反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43-02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们学习、交流、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毫无疑问地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图书馆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自2000年以来相关逐年增多,但是大学图书馆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道德现象却尚未引起高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一、反道德现象的内涵和体现
道德教育是指影响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然而现实中,由于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教育材料不当,教育者自身等多种原因,极有可能出现德育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形成起到了消极作用,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反道德现象。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育人机构,其德育功能不可忽视,但实际中的反道德现象却比比皆是。
近期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分别对图书馆馆员和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不文明行为的问卷调查,要求受调查者从20项不文明行为中选出自己认为最不文明的十项行为。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馆员问卷24份。所列出的每一项不文明行为都有人投票,结果显示图书馆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问卷得票前四位的分别是:情侣在阅览室里过分亲昵,得票240,比例80%;手机铃声不调为振动,在阅览室内接打手机或在阅览室外过道里大声接打手机,得票236票,比例79%;在阅览室里吃零食、讨论、聊天或是小声读外语,在阅览室外过道里谈笑打闹,得票220,比例73%;乱扔杂物,把使用过的面巾纸堆放在阅览桌上,乱倒茶叶水等,得票220,比例73%。
馆员问卷得票前四位的分别是:同时占用多册书、刊,阅后乱放,得票22,比例92%;以书、包等物品占位,得票19,比例79%;乱扔杂物,把使用过的面巾纸堆放在阅览桌上,乱倒茶叶水等,得票19,比例79%;把自己想要看的图书馆的书藏在书架顶部或者插在其他书中间,得票19,比例79%。
二、图书馆反道德现象的分析
1.图书馆馆员缺乏“教师意识”
一般观点认为,大学图书馆是支持学校教学、科研的辅助部门,其地位远不如教学部门和实验室,在学校教育中被人为地边缘化,导致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被许多高校管理者所忽视。这种外在的因素导致图书馆馆员普遍缺乏“教师意识”[1],而这种身份认同的缺失直接导致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意识到自己为人师表、身为正范的职责,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了图书馆整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再者,由于高校对图书馆地位的定位不准,导致图书馆将日常工作的重心集中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重物轻人”的这种反道德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激起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图书馆馆员“教师意识”的缺乏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秩序,而且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榜样的消极作用。
同时,图书馆馆员“教师意识”淡薄也带来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员的常规工作,提高大学生们的检索能力是图书馆教育功能的主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道德教育也已成为图书馆的职责之一。而实际上,目前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主要来自信息技术课程,图书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仅仅是在毕业论文提交时告知大学生们不得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不得侵犯创作者版权,或是针对毕业生举办一两次以“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主题的讲座,远没有将这项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2.图书馆自身建设不足,无法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包括丰富的藏书和优质的阅读环境两个部分,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硬件建设的短板。
一方面,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纸质文献,尤其是人文类书籍,对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品德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一些图书馆过于重视支持学校科研和教学,忽视了人文类馆藏建设,即使学生提出来采购某种书籍的想法,也因采购过程缓慢,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到馆上架,无法达到及时教育的效果,使德育作用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良好的阅读环境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证。图书馆阅读环境不再简单的是书架与桌椅,更要与其他硬件设施相配套。但是在现实中,这些隐性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环境布置充满随意性、偶发性,使得读者体会不到在图书馆阅读的一种特殊氛围,降低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弱化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德育功能。
3.图书馆是陌生人空间,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
教室、宿舍、图书馆同属公共空间,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三者具有相似点,又各具特色。教室作为日常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一个由熟悉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学生会自然地接受集体的纪律约束和道德监督,同时尽力表现出完美的道德形象,以获取他人的认可。宿舍与教室类似,属于由熟悉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同时还具备私人空间的特点,因此宿舍比教室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但学生仍然会自觉接受集体的道德规范要求。图书馆同样属于公共空间。但是相对于教室和宿舍,图书馆所涉及的人员多、流动性强,属于由“陌生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心理上就会潜意识地放松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认为“反正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情也没有人认识我”。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外在的道德监督和内在的心理道德约束,导致图书馆出现了许多诸如随意接打手机、乱扔杂物、同时占用多本书册、涂污损坏书籍的反道德行为。
三、加强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建议
1.突破传统观念,明确图书馆作为大学学习中心的地位
图书馆里哪个地方最受学生欢迎?不是畅销小说的I类藏书地,也不是休闲杂志的阅览处,不是疯狂英语的藏书架,也不是上机的电子阅览室,而是自习室。这说明,图书馆目前仅仅是发挥了一个提供集中自习场所的功能,离发挥德育功能还有很大距离。在传统观念中,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图书馆的功能逐渐增多,它不再只是一个藏书楼,而是蕴含了无尽的教育意味,更肩负着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重任。大学不应只注重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强调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却忽视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应作为学校的教育中心,承担起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终身学习教育、自我教育的使命。
2.改革人事体制,提升图书馆员队伍的素质
由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员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并不高,这种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已经与时代要求的求新求变、开拓进取完全脱节,无法取得进步。笔者曾对部分高校的图书馆人员学历结构进行了调查,硕士以上占总人数比例最高为34%,最低仅10%,这说明高素质人才在图书馆极为缺少。因此图书馆馆员队伍中也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年轻人才,来引领和带动图书馆员的发展,促进整个图书馆形成蓬勃向上、积极创新的工作氛围。同时也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考评制度,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用心服务读者的馆员给予奖励,对工作态度马虎了事、消极怠工的馆员进行惩罚,优胜劣汰,在图书馆形成良性竞争、个个有干劲求上进的环境。只有图书馆馆员的队伍素质提高了,图书馆才能发展地越来越好,只有图书馆馆员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位“育人者”而不是“管书者”,图书馆才能发挥出它的德育作用,进而影响学生们的道德发展。
3.多管齐下,构建图书馆全方位德育体系
图书馆建设是多方面的,除了人的因素,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管理思路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首先,通过图书馆的墙壁来创设教育环境,利用电子公告栏、书签、展示柜等作为人格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通过图书馆志愿者的途径来进行教育[2]。其次,举办讲座、展览,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加强人文类馆藏资源建设,注重环境的德育功能,这些都是图书馆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第三,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努力将图书馆教育功能最大化。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体系,使得大学生们在图书馆这个空间体会到美德无处不在,自觉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四、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空间,这里有美也有丑,有善也有恶。大学生们从刷卡入馆的那一刻起,在这里所看、所听、所感都将成为教育资源,对其思想道德有一定的影响。进入到图书馆这一个物理空间之后,他在这里看到的宣传展板、标志、通知,听到同学在阅览室的轻声说话、在过道接打手机的聊天对话,看到阅览桌上遗留的废纸和被摊开的书所占据的座位,从楼层管理员处找到了昨天丢失U盘的兴奋心情,因忘记带门禁卡和门卫发生的不愉快经历……这些场景、这些情绪每天都一幕幕的发生在图书馆这个场所,年轻的大学生们在这里或激动或哀怨,或愤怒或感激,图书馆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让学生们体验着真实的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学生最大的自主空间。因此,作为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德育意义,辩证地看待图书馆德育的正负向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有方法地让大学生们在这里幸福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学术道德 学术诚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123-02
研究生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好坏,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繁荣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如何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的作用,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东北某高校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调查对象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相关专业,采用网上答题的问卷调查方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认识进行调查。本次总共参与网上答题人数214人,有效答题175人,有效答题率81.78%。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硕士一年级学生占65%,硕士二年级学生占28%,博士研究生占7%。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当前研究生关于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方面的认识情况。从调查看出学生对教育部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宣传总体还是了解的,对了解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积极性和认同度还是很高的。调查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去了解和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
2.研究生针对学校开展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的认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导师在学生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方面的整体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也体现出了一些导师对学生的疏于指导,比如说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是否影响研究生失范行为、导师对学生是否有过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两个方面的欠缺率已经达到近21%和12%。
3.研究生对于导师在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这是从学生方面进行调查,显示了是否当过、是否抄袭、是否搭过便车、是否篡改和伪造数据等方面,同时还调查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的学生表现良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运用以上手段来。从分析原因来看,学生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对学术规范了解不够、为获得利益置规范不顾、评价制度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认可都很高。
4.研究生针对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不良行为的认识。这方面体现的是当前研究生关于学生道德与诚信教育的认识,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的相关知识还是了解的。这说明我们这个方面的教育有一定效果。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对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科学研究中自律性差。近几年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组成成分、年龄、背景、社会经历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区别。有一些学生上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对科学研究和学习新知识漠不关心,对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课程作业敷衍了事,这类学生往往对专心搞科研提不起兴趣。与此同时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评奖、评优等机会,而在考试、或者要求发表文章时,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这样就会导致这类学生把研究生的学术规范置之度外,运用各种手段获得利益。
2.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研究生作为我国选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途径之一,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术研究,突出“原创性”的一个过程。但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由于多种原因,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能够达到学校的要求,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弄虚作假、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找人代替撰写论文等。更严重者,一些研究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运用重金主动找一些论文等。都是严重有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的恶劣行为。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律和健康机制,使学校建立的一系列考核标准、督促手段产生的作用大打折扣。
3.管理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但是很多高校在学术和研究生管理方面没有一套详尽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的机制。从表面看,多层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已经存在,学术道德的管理和推进正在展开。但是从实践看,研究生工作部门对研究生管理是侧重业务管理,至于研究生个体的学术道德与诚信问题没有具体办法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同时制度规定仅仅停留在墙上、文件里,规范条文贯彻不到位。并且对导师来说,在学生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导师的言行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但是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关于学术道德与诚信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还不重视,不积极,认识不深刻。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改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途径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健康学术道德与诚信意识
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中,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放在突出位置。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问题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问题。我们必须在研究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多开展学术规范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学教育、专题讲座、主题学习、征文活动、签名活动、签订承诺书、主题班会、典型案例以及在学校网页及学生生活公告栏的显著位置上设置有关学术道德和诚信问题的专题,以提醒和告诫学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的危害,并且增加学术诚信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及相关法律教育等;另一方面为研究生开设包括学术道德和诚信问题在内的学术规范课程,让硕士生充分认识学术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诚信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形成一种健康的学术氛围。
(二)健全奖励和惩罚机制,树立良好学术道德与诚信风尚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研究生科研中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学院不断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研究生的培养、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统一起来,同时要把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对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表彰和奖励,对于那些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科研成果的学生,建立研究生道德和诚信库,并给予严厉的惩罚,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在全校内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局面,树立良好学术道德与诚信风尚。
(三)加强多方管理,发挥导师作用,注重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实效
研究生是一个分散而又集中的群体,他们不但要在导师的领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又要在学校、学院的体制内进行思想教育管理。因此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主管部门、辅导员等管理体制内的学术诚信教育,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入手,管理机构要不断创新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建议,组织多样性的学术活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辅导员应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平时教育工作,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学风状况和思想动态,对学术道德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导师在学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作用,导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灌输在科研中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诚信知识。同时,完善和健全学术评审制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前提,是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高效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专家遴选和监督制度,这对学术评审活动起到了制约和监督的作用。
在新时期,高校必须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培养出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素质的学生,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促进研究生自觉遵循学术规范、提升学术道德水平、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 参 考 文 献 ]
[1] 丁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创新及其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7,(9).
[2] 李国涛.胡艳芳.浅谈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
[3] 黄文彬.研究生科研道德与诚信状况的分析及建议[J].北京教育,2010,(4).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4
数学课的预习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有明确的预习提纲
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拟订好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对要学习的内容预习,把握知识重点,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练习题的拟订。要深浅适度,要让学生通过认真读教材,就能找到答案。因为是预习内容,没必要加大难度,毕竟学生还没真正学习新知识呢,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绝对值》一节时,我拟订预习题如下:
1.画一数轴,提供任意一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观察它们到原点的距离是否相等;观察其他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表示两点距离的数一定是正数和0吗?
2.绝对值表示是怎样的?这个思考题,联系了上一节内容,巩固了数轴概念,进一步了解了相反数的意义,同时,抓住距离这个关键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让学生正确区别相反数与绝对值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例如:+4到原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4到原点的距离也是4个单位长度,让学生思考,他们会发现+4、-4到原点的距离一定是相等的。任意一组相反数都存在这个特点。这样就可以对绝对值的概念理解得更具体,更透彻。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预习,对绝对值的定义有了认识,对其规律也会更有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学到了新的内容,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这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预习,对绝对值的定义有了认识,对其规律也会更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经验之谈。读书时善于让学生做笔记、做摘抄、作解说等。同样对于数学而言,做好笔记也很关键,可以把数学中成型的问题和固定做法做好积累,在以后遇到时就会很熟练地做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就《绝对值》这一节内容而言,适于做摘抄的,如绝对值的定义,绝对值的表示式,绝对值的规则,两个负数大小比较的规则,适于做解说的:如怎样求有理数的绝对值,如何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解说就是做说明,在这一节课内容,能将怎样求数的绝对值,两个负数大小如何比较说明得很清楚,那本节课的重点就成竹在胸了。解说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水平高低。是综合能力的一个培养。
为了活用知识,在全面理解例题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初中学生而言就是换用例题中的数目。例1求下列各式的绝对值:-21,+4/9,0,-7.8。
换用指的是不再用例题的数目,在列举出几个自然数,求出这些数的绝对值。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达到活用知识的目的了。
三、教会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知识素质不一,特别是数学,与旧知识联系密切,可以说是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少了哪一环节都会对理解新知识造成困难,由此说来,学生预习程度不同,知识素质有差异,预习理解也必然不会相同。教师必须对各个层面的学生了如指掌。但由于时间的限制,让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预习情况都了解的特别透彻,也是不可能的。预习小结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预习小结包括以下内容:
1.什么叫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3.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4.绝对值的法则。
5.负数大小的比较。
另外,小结时可提出疑问,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知识,在课上学习时与同学交流或听老师讲授,从而使其弄懂弄通。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5
关键词:舞蹈教学;语言艺术;舞蹈动作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思想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其能将 语法与词语进行融合,并通过声音展现人们的思维内容。从某种程 度上讲,舞蹈教学属于一门集艺术性与可视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 程,其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和申请表演,表达相应的形象和思想。为 确保学生在舞蹈课中高质高效的学习舞蹈知识与技能,单凭舞蹈 教师简单的动作示范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只有通过科学 合理的应用语言艺术,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指导 学生掌握舞蹈动作,才能保证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
一、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们之间相互沟通、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舞蹈教学 活动中,培养技能、教育思想品德、传授科学知识等,都离不开教学 语言,其是专业化的艺术创造,是任何教学方法与形式都无法替代 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对教师来讲,是讲授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 更是主要的教学工具,也是促使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的语言行为。 舞蹈的教学语言是否精准生动,是否具有震撼力、号召力与感染力 等,同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息息相关。教学语言作为一门高深的艺 术和学问,尽管语言表现形式没有固定格式,但教学语言表达却是 教师内在涵养与外在风格的综合表现。教学语言艺术的优劣不但 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舞 蹈综合素养发展。
二、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舞蹈训练要达到肢体动作的优美性与协调性,需要 规范、严格的科学化训练。这就要求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必须言简 意赅、通俗易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教学内容。同时,教师 在技巧训练过程中不但要准确示范相关动作,而且要对动作进行 细致、准确的剖析与讲解,促使学生想象出具体的动作形态,建构 起相应的动作概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技巧,而且 能促进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2.情感性。舞蹈教学通过动作技巧训练,可以用充满艺术美感 的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传情达意。舞蹈教学本身就属于感染力较 强、鲜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对充满艺术美感和民族情感的 作品与动作进行讲解时,必须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艺术,实现以美感 人、以情动人,为教学打造和谐生动的教学环境。
3.形象性。舞蹈教学中的诸多语言都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教师 通过教学语言将抽象的舞蹈概念、深奥的动作技巧深入浅出的比 较与分析。因此,教师应善于使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物 与比较对象,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让学生深入体 验舞蹈感,实现感觉和肢体动作的统一。
三、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1.清晰准确。舞蹈教学中包含诸多术语与专业名词。这就要求 舞蹈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解析动作要点时,必须做到语言表达的 清晰准确,避免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错误认知,影响舞蹈知识 精髓的理解与把握,造成学习状况下降,甚至给身体带来伤害。因 此,舞蹈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舞蹈专业知识,并做到教育语言的精准 无误,通过舞蹈语言的艺术性表达,巩固学生的舞蹈理论储备,提 升学生的舞蹈技能。
2.富有情感。人体动作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旨在对人们的 思想感情进行表达,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因此,舞蹈教师对动作 的教授,同时也是向学生讲解舞蹈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 须富有情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环境之中。
3.生动有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夸张、比喻等 修辞手法刻画舞蹈的精髓与动作,通过想象展示舞蹈表现的背景 与环境,让学生以更为放松的心态学习舞蹈。增强舞蹈教学语言的 趣味性与生动性,能有效渲染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 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
4.充满激励。舞蹈教师要善于应用充满激励的语言艺术,循序 善诱的调动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 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教学成 效。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激励性语言,最大限度树立学生 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将学生的逆反心理降到最低。
四、结语
舞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对提升教学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与作用。通过对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深入探究,可以促使舞蹈教 学更为生动与轻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促使其得到全方 位的提升。因此,舞蹈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知识,而且 还要掌握较高的技术水平,更要重视语言艺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 用,切实提高舞蹈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成效。
参考文献
[1]方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浅谈民间舞教学中文化内 涵的渗透[J].海峡科学,2009(9).
[2]叶玲.绘声绘色——舞蹈教室如何在教学中用好语言[J].时 代教育,2008(9).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育 导入
良好的开端可谓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数学课,就是要把导课设计得非常得巧妙,这样就能够达到将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的目的,帮助学生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为数学课堂打下非常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怎样才可以让导课富有艺术性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导入内容的选择
1.熟知性。课堂导入的内容需要选择学生现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或者是比较熟悉的题型、事例等他们有能力回复的问题。另外课堂导入的内容需要遵守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以维持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比如说老师在教授多位数的加减法时,可以选择一位数的加减法作为导入内容。
2.紧密性。第一,选择的导入内容需和所学习的新知识密切结合,要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开拓思路、铺路架桥,要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比如说,老师在教授小学较高年级学生“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可以选择和该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或者是商不变性质等相关题型来进行“引入”。只要和学习新知识关系不大或者是没有关系的内容,需驱除“导入内容”的范围,要不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掉,做无用功, 甚至是影响学生新知识的学习。第二,由于一节课的导入时间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选择的导入内容应当适量、紧凑,短而精,否则会反而喧宾夺主,导致课堂教学效益受不良影响。
3.科学性。第一,所采用的导入内容应需满足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材的编排体系,满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无误,一定不可以模棱两可。第二,在思想内涵上选择的导入内容应是切合社会的发展、积极健康的, 要可以满足时代的精神。
二、导入的具体方法
1.复习导入。因为数学有很强的系统性以及逻辑性,而且新知是旧知的深入以及发展。按照心理学理论中的同化理论,人们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固定作用的心理,教者能够将其看做连接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或者是纽带。比如说,老师在教授学生分数初步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除法的练习,像四个西瓜要平均分给两个人,那么每人是多少?把两个西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等等。在学生们回答之后,老师可以接着提问:怎样将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两个人呢?每人几个?又该怎样表达呢?进而在学生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时,引入“分数”这个概念。
2.利用教具或者是学具导入。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阅历不够丰富,感性大于理性,所以总是要在一定的感情中才可以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所以老师要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时,就可以感到快乐、感到愉悦,进而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其次老师可以利用教具、学具等物品,目的性地吸引学生对这些图画、事物等教具进行观察,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还可以对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进行培养。
3.情境导入。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导入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基于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各种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感彩极浓的生活场景或者是氛围。
(1)生活化情境导入方法。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数学,进而喜欢数学,有了想要更深入的掌握以及了解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有不一样的发展。
(2)多媒体情境导入法。比如说,老师在教授“角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情境的创设:射击运动员正在进行射击训练,一个射击运动员进行了两次射击,第一次由于角度不对而导致失误,第二次对角度进行了调整才击中了目标,这时老师可以顺势引出“角度”这个概念,这个动态的画面在刚出来就可以将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想要学习新知识的渴望;然后老师在多媒体画一个点,然后引出两条射线,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明白什么是角,角的概念是什么。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结语
数学教学导入的方法或者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使用的哪种方法或者是形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基于教材的难点以及重点,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灵活设计,使得导入该教学的开始就能够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楚廷 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J].课程(1)教材・教法,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