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1

关键词:中国吉祥图案;桃木工艺品

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桃树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山海经》中也有记载“黄帝以是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后人纷纷效尤”。后来,老百姓为压邪驱鬼,于是用桃木制成桃木剑,悬挂门户,用以镇邪制鬼。我国民间桃木自古就是辟邪祥瑞的吉祥之物,如春联也是桃符演化而来的。

中国的木雕装饰最早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明清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主题拓展到神话故事、生活风俗和吉祥花卉等题材上,这也为桃木工艺品题材选择奠定基础。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的一支奇葩,中国的吉祥图案,随社会的发展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

中国吉祥图案在桃木工艺品中非常常见,不仅寓意美好,而且题材丰富多样,一直受人们的喜爱,应用到许多图案中。中国吉祥图案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形成独具的魅力,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划分也不相同。

1、吉祥图案吉祥寓意的文字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中国汉字本身就是富有较强的装饰性,早期人们用毛笔创造出不同形式的装饰美,成为吉祥图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福”、“禄”、“寿”、“喜”字为例来看一下被创作的装饰效果。“福”的含义广泛,我们在过年时常常以“福”字为对联贴在门上,以企盼来年的万事如意。代表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满足。“禄”代表着财富和功名利禄。“寿”是一切福禄喜的基础,长寿自古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喜”字是中国吉祥文化中应用最广泛,也是人们驱吉纳福的美好心愿。桃木工艺品常以“福、禄、寿、喜”为题材以透雕的形式制作的挂件,采取不同的造型方式,常伴以简单纹饰相称,即体现总体和谐突出主体,又把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

2、吉祥图案神话题材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充满神话故事的民族,无论从数量还是题材上都涉及广泛,自然也少不了吉祥图案的神话故事题材和经典之作。如家喻户晓的“八仙过海”就以神仙故事的形式告诫后人做事要有方法。

3、吉祥图案动物题材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动物是自然界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狮子、孔雀、仙鹤、鸳鸯、蝙蝠、等最具代表性。在吉祥图案中灵异类动物图案又占很大比重是劳动人民通过现实图案的升华,例如:龙、麒麟、凤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形象。图中桃木工艺品中桃木剑上广泛使用的龙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龙的图案也是在不断演进的,所以在桃木剑中也常常看到不同形式的龙图案。

4、吉祥图案植物题材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我们不难发现植物图案在其中占有非常大的部分,不胜枚举。植物图案有单纯用植物的,还有多种题材组合的,与动物和其它非生命体相配合的。桃木工艺品中以牡丹为题材的甚多,其中寓意“花开富贵”牡丹摆盘就是很好的例子。

5、吉祥图案寓意图形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中国的寓意图形题材从图案造型及寓意上采用单纯和抽象化的形式,三阳开泰之说来自《易经》,“三阳开泰”中“阳”与“三羊开泰”的“羊”同为谐音,民间常常作为年画的题名,并逐渐应用到各种题材上以便寄托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的精神寄托。所以也会以吉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桃木工艺品中,把桃木与吉祥图案相结合。

6、 吉祥图案谐音、比喻寓意在桃木工艺品中的应用

谐音、比喻寓意方法,也是中国吉祥图案重要表现方法。“五福捧寿”所表现的就是用五只蝙蝠代表五福:有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的解释。由于它的寓意广泛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使用。五福捧寿的吉祥图案。字体在中间周围以圆形排列五只头向中间的蝙蝠。桃木工艺品就是以“五福捧寿”为题材及表现木雕的艺术美。既发挥了桃木本身驱灾辟邪的用处又与吉祥图案寓意完美结合,新颖独特。

总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吉祥寓意与桃木工艺品的完美结合。也以此更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艺品中的体现。通过对桃木工艺品的研究,有意于人们对其的了解,在现代艺术中创作发展其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到现代艺术中去,是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文明服务。

参考文献:

[1]钱正坤.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上)[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丛慧珠.中国吉祥图案释义(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回顾.中国图案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2

【关键词】民间文化;动画;运用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91-01

民间文化就是中国民间经过几千年沉淀,而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它承载着先人的传统道德与审美情趣,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题材丰富,内容多样,为我们的动画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养分。动画与民间文化密切联系,神话故事的《女娲补天》,民间传说的《神笔》,寓言故事的《鹬蚌相争》,少数民族的《一幅侗锦》,佛教传说的《九色鹿》等等,这些都是将民间文化与动画艺术结合的产物,来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一、动画与民间艺术联系的背景

追溯其发展,我国动画从始至今都是与民间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作为外来的艺术,上个世纪初期,中国最早的动画《大闹画室》也是借鉴迪斯尼的风格,但在那个民族存亡的时刻,爱国人士重新思考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快做出了自己本民族的动画《铁扇公主》,用三借芭蕉扇的民间故事来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饶的战斗精神。建国后,我国的作品一度被误认为苏联作品,自此,中国动画界开始探索自己的本民族风格,形成“中国学派”,如《神笔》、侗族的《一幅侗锦》、《孔雀公主》、《大闹天宫》、水墨风格的《牧笛》等等一系列动画作品。“”后,在艺术寻根氛围下,我国开始大规模搜集、整理、运用民间文化,动画再次创造了辉煌,如民间故事的《鹿玲》、民间谚语改编的《三个和尚》等。80年代后,受到欧美、日韩等外来文化影响,对我们的动画冲击很大,我们开始放弃了民族道路,虽然目前我们的动画辉煌不再。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民族风格,发扬民间文化,兼容外来文化,以后,动画发展会越来越好。

二、动画对民间文化的运用

动画的很多内容与题材是运用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历史长河中长期沉淀下来的,是经过历史考验的,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集体的结晶,很多民间故事、传说、谚语都得到运用,如《三个和尚》就是表现谚语“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又如浙江省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田螺姑娘》等等,很多民间题材的故事或传说运用在动画中,将动画根植于本土的传统文化中,表现中国特色。外国的动画也在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探索,如美国迪斯尼的《白雪公主》就是取自安童生的童话故事,日本的《圣斗士星矢》也是取材于希腊神话,美国还将中国木兰从军的民间故事翻拍成动画电影《花木兰》,文化的兼容性在加强,不管怎么发展,民间文化永远是动画的宝贵财富。

三、动画与民间文化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很多民间故事都是老一辈讲给后辈听,让后辈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学到优良的品质,或者以此为戒,它是非常接地气的,反映的是集体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如《一幅侗锦》中,描写了勤劳的母亲与勇敢的三儿子形象,同时,懒惰、懦弱的其他两个儿子则是告诫我们:应该勤劳勇敢,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寓言故事中各种人生智慧也对我们有启迪作用,我们可以从《鹬蚌相争》中学到冷静分析,《猴子捞月》中学到真实与虚幻,以及各种寓言题材的动画《农夫与蛇》、《滥竽充数》等中各种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动画带给我们乐趣的同r,也带给我们生活的思考,动画与民间文化都是告诉我们去崇尚美好的事物,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标准。其次,动画与民间文化都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表现出民族性,世人想看的也是各自的民族特色,在当今社会,各国的文化都在互相包容,全球经济一体化,但是,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能丢,我们核心的民族精神应该深深地根植于动画中。

四、展望

民间文化为动画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元素,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造出优秀的动画作品。我国的动画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动画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以传统文化为指导,坚定地走自己的民族道路,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不管形式怎么变化,我们的民族精神都在动画中,坚定自我,不断努力,一定能描绘出美好的想象世界。

参考文献:

[1]白强.民间故事对中国动画题材的启发与影响[J].大舞台,2012(2).

[2]张静,陈建宪.略论中国动画的民间文学传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张琼洁,刘森.浅析从民间故事中探索中国动画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4(4).

作者简介: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3

关键词: 中国神话 古希腊神话 比较

神话是原始初民们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它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的天真幼稚的认识和解释。它虽然以神奇有趣的故事形态呈现,却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观、伦理观和思维方法的表现。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的不同,其神话也有着巨大的差异,神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伦理、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是迥异的。因此,虽然同是先民集体意识的产物,中西方神话却表现出极大的不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整体风格上的奔放活泼与含蓄稳重

古希腊神话故事性强,优美生动,情节完整并洋溢着充沛的情感,在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中体现出深刻的寓意,有一定长度,情节曲折完整的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比比皆是,整体风格明快生动。中国古代的神话也很丰富,但大都篇幅短小、故事精干,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神际关系,也鲜有过于直接的感情外露。

同样是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是这样描写普罗米修斯受刑的:普罗米修斯被迫锁在悬岩绝壁上,他给直挺挺地吊着,无法入睡,无法弯曲一下疲惫的双膝。……这位囚徒被判受折磨是永久的,至少也得三万年。尽管他大声悲叫,并且呼唤风儿、河川、大海和万物之母大地,以及注视万物的太阳来为他的苦痛作证,但是他的精神却是坚不可摧的,将悲壮的色彩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大多都很简短,夸父追日的神话仅短短一小篇就将故事讲述完毕: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笔法简练,短小精悍。中国神话少有感情的流露和感彩的渲染,深沉厚重,其间的精神意蕴是深藏于故事之中的,带给人的是久久的回味。

上述差异是与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和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紧密相关的。希腊民族处于典型的开放性海洋环境,他们敢于冒险、富于幻想、奔放浪漫,在感情的表达上也是热烈而直接的。因此,其神话中的人物感情充沛,故事往往体现出鲜明的悲喜色彩,生动活泼。而中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先民们深居内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甚少,要不断以微小的力量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于是必须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亦趋向于内心精神的养成,不外露、不张扬,含蓄而保守。此外,从流传的角度看,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地充实、发展,更加丰富;中国史学的发达则使很多神话成为历史中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历史和哲学的重视也使得神话的地位相对被忽略,神话的流传没有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形象塑造上的世俗化与道德化

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外形上与人无异,大都是俊男美女,并且与人一样,有着各种感情和欲望,也有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女神多喜好嫉妒同性,男神多贪杯好色,体现出浓浓的人类生活气息。他们有无上的威严,在道德上却有诸多缺陷,如宙斯虽是地位最高的天神,却风流成性。希腊神话里的神身上充满着凡夫俗子的欲望和缺点,神性和人织在一起,神少了些高高在上的威严,而多了很多世俗人生的亲切气息。

与希腊神话不同,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在外形上往往和某种兽类有相同之处,他们半人半兽,使其更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性。伏羲女娲是人面蛇身,蚩尤是人身牛蹄,是狗首人身。但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和英雄在道德上堪称完美,他们没有自己的私欲,而是怀着强烈的民族集体意识。与古希腊神话中缺点诸多的神相比,中国的神和英雄因为其道德上的高尚完美而具有了一种令人崇拜的威严,而少了那样一种世俗气息。

古希腊塑造神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按照人本来的样子去塑造神,因此便赋予了神种种人性弱点。这同样与希腊人的海洋性民族性格有关,同时也与其城邦民主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公民平等原则,由此形成了自由、平等等观念,因此他们的神也有人性的弱点,并不是道德的楷模。中国的大河内陆文明使得先民们重实际而轻玄想,重内在而少流露,中国的神便成为人民追求道德境界,提高自身修养的标准。且中国较早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和大一统的儒家传统,也使得中国神话为适应政治和道德教化的需要逐步被改造,带有了浓重的伦理性、说教性。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世俗化的,中国神话里神的被道德化、圣贤化,这种差异性不但源于其内在的民族心理,还与两个民族不同的政治状态密切相关,这也正说明了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各个民族文学的差异归根结底都能从其特定历史的政治社会条件找到根源。

三、在重要伦理观念上的不同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神话里的内容也折射出了当时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比较两个民族的神话,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重要的伦理观念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是两个民族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态度。在希腊神话里,两性关系混乱,诸神大都放荡不羁,、私生子的故事比比皆是。中国的神话里,众神都是庄严的、完美的,没有任何私情,甚至连正常的爱情在神话中也是鲜见的。对待性的问题,中国神话显示出的是一种严谨、慎重的态度,而希腊神话表现出的则是奔放、轻率的态度。

其次,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命运观。在希腊神话中,神都有着他们不可更改的命运,即使是宙斯也有自己的命运。中国神话里崇尚的则是神的权威,个体的人的生死祸福往往是能够被拯救,而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恰恰是那些伟大的英雄或天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对权威的不同态度,和对个体的人的力量的不同看法。

通过对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民族的神话都是有其特定的精神内涵。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道德伦理观念折射在神话里就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不同类型的神话文学。它们也是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外化,更是形态各异的民族文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神话与民族精神.谢选骏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3.

[2]中西比较诗学.曹顺庆著.北京出版社,1988.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4

蛇?冷静!你们人类对我们蛇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十二生肖中,我们的“人气”才比人人喊打的老鼠高一丁点儿。今年是蛇年,借这个机会,我酷小蛇就代表蛇类大家族,好好地跟你们说一说。

蛇的种类

我们蛇类属于爬行纲蛇目,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从动物进化史来看,我们蛇类在地球上居住的时间可比你们人类长多了,你们见了我,得管我叫“前辈”呢!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蛇类有3000多种,比你们人类的人种可丰富多了!这些世界之最,你了解吗?

体形最大的蛇是

体形最小的蛇是

毒性最大的蛇是

短途爬行最快的蛇是

最耐寒的蛇是

怎么样,我们蛇类够酷吧?有你们人类的地方就有我们蛇类的踪迹。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民族的文化中都衍生出了与我们蛇类有关的内容。以下这些成语,你能补全吗?

杯弓 笔走

打草 虎头

,伏沿千里

一朝被蛇咬,

还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成语——画蛇添足,里面的故事说的是几个人为争一壶酒,比赛画蛇……什么?老掉牙了?好好好,来点新鲜的。

蛇的故事

在基督教《圣经》故事里,蛇是魔鬼的化身,亚当和夏娃就是因为受到蛇的诱惑,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才被逐出了伊甸园。但在古罗马和古埃及神话里,蛇却是人类的保护神。

传说古罗马曾经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瘟疫,疾病肆虐,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人们把化身为巨蛇的亚希彼斯请来,瘟疫就立刻消退了。在《埃及古代神话故事》里:

拉是太阳之神,位居众神之首。他隼(sǔn)首人身,头顶一盘日轮,日轮周围盘着一条眼镜蛇。

拉神把太阳眼化为这条竖立起来的眼镜蛇,用它来保护自己免受敌人的攻击。

于是眼镜蛇的形象就成为后人心目中保护神的化身。

中国的神话传说也有不少与蛇相关,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蛇传》,主角就是一白一青的两条蛇。呵呵,如果你们还知道别的故事,不妨写下来推荐给其他同学,看谁写得精彩!

我推荐的故事

故事梗概

推荐理由

瞧,这些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有关蛇的成语、故事够多吧!想知道这些文化的渊源,就得听我酷小蛇谈一谈有关蛇的图腾崇拜。

与蛇相关的图腾

这幅图取材于远古的图腾神话。认出来了吗?图中这两位人面蛇身的大神,就是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的伏羲和女娲呀!

原始社会的人认为,每个氏族都和某种自然物(多为动物)有亲缘关系,他们用不同自然物作本氏族的名称或标志,尊奉为图腾。这些动物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图腾,你知道吗?

狼——( )

鹰——( )

狮子——( )

大象——( )

说起来,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图腾,也是在我们蛇的基础之上神化而成的呢!至今在中国民间,老百姓还习惯于把我们蛇称作“小龙”。

看这位长“角”的蛇兄,啧啧,绝对是我们蛇族中的美男子。要是把你们人类喜欢画蛇添足的那位老兄请来,画上四肢,再添几根胡须,可不就是一条黄龙!

我们蛇的形象,不单出现在人们口耳相传以及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中,音乐、戏曲、电影、军事等领域中,都有我们的身影。你来连连看!

《金蛇狂舞》 赤道带星座之一

《狂蟒之灾》 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

“响尾蛇”AIM-9 生物灾难影片

蛇夫座 民族器乐曲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5

【关键词】马勺脸谱;传统文化;艺术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5-02

陕西关中马勺脸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勺脸谱在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的图腾崇拜、巫术、辟邪、祈福、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勺脸谱的文化内涵也发生了蜕变,它的变化,鲜明地反映了民间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使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伸发展。

一、关中马勺脸谱艺术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陕西关中地区,尤其以宝鸡及其周边县区为代表的马勺脸谱,是一种继承了华夏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民间装饰艺术。马勺脸谱,顾名思义,就是在舀水饮马的木制、广口勺面上,绘画或雕刻社火脸谱而得名。马勺脸谱源于蚩尤马勺和社火脸谱,勾画、涂色,注重眉、眼、嘴的装饰,它从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和肤色,进而突出表现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强调色彩对比,感性而豪放,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比如: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等,马勺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宝鸡地区,以李继友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们,将蚩尤马勺和社火脸谱相结合,创作了当代早期的马勺脸谱,摆脱了辟邪驱瘟的古用,形成了具有传统民间艺术特色的工艺品,使得这古老的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二、关中马勺脸谱艺术的文化内涵体现

(一)夸张的艺术特征

马勺脸谱在脸型、色彩、纹样等多方面都与社火脸谱一脉相承。这些方面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们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技艺,他们将马勺脸谱制作成多种形状,分成不同的脸型,绘上鲜明各异的色彩,配上独特的纹样,用以表现各种人物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中国民间传统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信仰、褒贬、对美好的追求。

1.多变的脸谱造型

马勺脸谱的脸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对脸、破脸、旋脸、定脸以及立体型脸。所谓对脸,就是对称的脸型。对脸的特征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中轴线两边绘上对称的颜色、纹样等。其中的代表性脸谱有蚩尤、托塔天王李靖、姜子牙、项羽等。可见拥有对脸的多是忠勇、正直的人物。第二种是破脸,意思是打破了对称构图的脸型。破脸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的五官、颜色、纹样等都是不对称的。并且往往向左或者向右一方倾斜。这种脸型多用来表现性格强悍、刚猛的角色。代表性脸谱有颜良、文丑、萧天佑、杨七郎等。第三种是旋脸,即脸谱从额头到鼻子至嘴的纹样和颜色被设计成“S”形或者反“S”形状,面部呈现出一种扭曲感。旋脸的脸谱角色多表现出凶狠、残暴的性格特征。代表性的脸谱有古冶子、荆轲、要离、夏侯等。第四种称为定脸,意思是脸型、纹样、色彩等都有固定的格式,不能任意修改和替代。这类脸谱多用于表现特定的人物角色。代表人物有赵公明、杨任、关羽、包公等;最后一类是立体型脸,特点是在马勺脸谱的额头、腮、下颌等部位有球形突起,突破平面局限向立体空间发展。这类脸型多用于怪兽等角色,表现其凶猛、狰狞。例如青龙、白虎等脸谱。

2.浓郁的民间色彩

马勺脸谱的基本色彩主要有黑、白、赤、青、黄五色,和中国传统的“五行”密切相关。其中黑色属水,方位为北。黑色象征了水的深沉,被认为代表了自然的神秘和宇宙的神圣,从而引申为正直和庄严的意义。所以黑色脸谱的人物多表现出铁面无私、公正、耿直的性格特征。代表性脸谱有张飞、包公等。白色属金,方位为西。西方主杀,所以白色象征死亡。这是中国传统的丧葬的颜色,体现了中国人对白色的禁忌,因此白色被引申为奸诈、狡猾、诡秘。代表性脸谱有纣王、董卓、曹操等;赤色属火,方位为南。火给人以温暖,引申为热情、忠心。所以具有红色脸谱的人物多是仁义、忠勇、正直的角色。这一类的代表性脸谱很多,例如关羽、魏延,等等。青属木,方位为东。青包括了蓝和绿,是生命的颜色。它像春天一样,代表着繁茂、生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青山、草木。因此青被引申为草莽的含义。所以马勺脸谱中的青脸多为草莽英雄,表现出骁勇、凶猛、强悍的性格。代表人物有蚩尤、项羽、樊哙等。黄色属土,方位为中,代表中央集权。所以黄色被认为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是帝王的专用色。黄色的脸谱多有尊贵的身份、显示着皇权、内涵神圣、稳重。代表脸谱有神农、黄帝等。除了黑、白、赤、青、黄五行颜色之外,马勺脸谱还有几种主要使用的颜色。比如粉色,多用来刻画老年的文臣武将,表现其年老力衰、气血不足。代表性脸谱有姜子牙、司马懿等。还有金、银颜色,多用表现仙怪的角色,例如二郎神、如来佛等。

3.独特的脸谱纹样

除了脸型和色彩,马勺脸谱对于纹样也十分讲究。关于额头、眉毛、眼窝、鼻花、嘴巴、脸颊等,对不同性格角色甚至是特定角色都有与众不同的纹样来表现。特别是图符标识,是最容易识别的脸谱纹样。图符标识一般画在马勺脸谱的额头和脸颊等部位,用以区别那些色彩、纹样相近,容易混淆的脸谱。比如神农额头画灵芝,象征其尝百草;燧人氏额头画火焰,象征其钻木取火;包公额头画日月,象征其能断阴阳,还有关公面颊点七星,张飞面颊有梅花纹等各表现其忠义或者粗中有细,等等。这些特殊图符,都体现了中国民间艺人们或者说是劳动者们丰富的想象和对各神话历史人物的评价,从而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的祈求。

(二)丰富的题材内容

马勺脸谱艺术传承至今,是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集中了马勺脸谱艺人们千百年的创作心血和艺术智慧,是无数民间艺人艺术才华的集大成者,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深受人们喜爱。如马勺脸谱图案的内容多取自神话故事、历史演义、戏剧情节等。

常见的有上古神话题材,包括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等。相对于神话题材,历史演义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以历史为基础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的演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组成。自明清以来,优秀的演义故事层出不穷,由此演化出的脸谱人物更是数不胜数。马勺脸谱中常见到的戏剧题材有辕门斩子、金沙滩、五台会兄、铡美案,等等。由此可见,马勺脸谱艺术与历史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三)吉祥的民俗文化寓意

马勺脸谱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本身优美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纹样,还因为它的民俗文化寓意。这一点在陕西关中广大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在这里,人们相信这特殊的造型、色彩可以为全家人驱邪避灾、招财进宝。在乡村集会的日子,老人们进庙烧完香拜完佛,来到集市上各取所需。想要保平安、驱邪避灾的买个钟馗马勺挂在家里;想要招财进宝、富贵有余的买个财神赵公明;想要孩子学业有成、事业进步的买个文曲星比干,等等。这些个马勺脸谱挂在家中,也就意味着有个好的愿景。普通老百姓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在小小的马勺脸谱上得到了寄托。

三、关中马勺脸谱艺术的传统文化思考与启示

艺术是时代、社会与生活的镜子,更是人类潜在意识的主要储藏体。而民间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一定会受到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对社会发展的具体状态进行折射与反映。关中马勺脸谱的传承是历代民间艺人,通过手工一刀一画精雕细刻而成,承载着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渊远文明,他们以深厚扎实的画工,配以多层次的纹样,使得作品突显大红大绿的西部特色。风格稳重,意境深远,其粗犷的造型、稚拙的手法、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变化的线条,使得忠奸善恶各具特色,既单纯又细腻,个性独特、表现形式大胆、夸张,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广大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

由此可见,关中马勺脸谱艺术流传至今,其经久不衰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博的文化内涵,证明了关中马勺脸谱艺术源于民间扎根民间,合理运用灵活有序的独特方法,表达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成为西北地区民间艺术特色,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从这一角度去分析,关中马勺脸谱艺术在历经岁月的变迁传承至今,为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即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融入与生存。尤其是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体现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标准与风格,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化、创新化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发扬民族特色等。在现代与传统文化剧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现代化的发展愈演愈烈,关中马勺脸谱艺术所展示的传统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符合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俗与审美标准,但从另一角度上也折射出了关中马勺脸谱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民间习俗的审美和当代人审美度把握得较好,因此,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外地都受到人们的喜爱。

尽管当前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走出地域在全国乃至世界民间工艺美术中占一席之地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必然发展方向。而马勺脸谱作为关中地区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传统艺术,其传承模式、创作思维以及创作方法等对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詹秦川,严绘锦.从陕西社火马勺观脸谱艺术的民俗应用[J].装饰,2007.

[2]赵丽,陈杰.马勺脸谱艺术研究[J].现代装饰,2012.

作者简介: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范文6

冰雕雪塑相互依存,相互烘托。中国的冰雕艺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文章以中国北方为切入点,论述与探索北方景观设计中的特色强化方向,为中国景观的个性化、传统化、灵活化的发展做出良好的铺垫,指出中国北方的冰雪艺术丰富并均衡了中国景观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整个景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冰雪艺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生命短暂,因此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流泪的艺术”。

二、民间美术与瞬间艺术之比较

1.造型与民间艺术有共同特征,题材上还沿用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如“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民间神话故事如“八仙过海”等也是冰雪艺术的雕塑主题。描述民间传说的作品融入了许多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语言。另外,表现民族风情的题材也层出不穷。冰雪艺术表现了一些装饰性艺术语言,利用基本几何图形和简单造型语言的构成组合使得一个平面或者一个物体的观赏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并富于很强的表现力。这种装饰手法增加了冰雪艺术的张力。

2.笔者认为,这句话描述的是造景要注意的问题,即观者从各个角度观察欣赏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中国园林艺术造景的手法主要有点景、借景、框景及其他造景手法。冰雕建筑群中的每一座冰雕建筑都作为一个“点”,便可成为整个建筑群的点景,一起组成了整个展区的所有景观。打造一个“面”就一定需要多个“点”。冰雕建筑中“借景”的运用,即用远近冰雕建筑作为衬景,从而互利,做到两者彼此依托,相映成趣。园林中的“框景”,利用门、洞、窗户、树枝自然抱合形成画框的形态,从而使景色如同画面一样美丽,形成画框里的景观,因此冰雪艺术常用框景作为造景手法。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