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1

*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总结部署旅游工作。刚才,昆德同志回顾了*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情况,并对2009年的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对此,我完全赞同。希望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牢固确立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旅游总收入已从*年的9.08亿元增长到了*年的44.7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年的5.1%提升到*年的9.13%,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重要产业之一。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全市经济将面临严峻形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切实做好2009年全市旅游工作,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恢复振兴旅游业,首先要科学研判形势”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分析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认真分析灾后旅游形势。今年,全省旅游将进入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省上的资金、项目等将继续向灾区重点倾斜,我市争取资金和项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将对我市旅游实现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支撑全省旅游经济的九黄线和省旅游局重推的三国文化旅游线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全省旅游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急需寻找和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为此,省旅游局启动了川南旅游环线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省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对川南旅游环线予以优先发展和重点打造。我市作为川南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重点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二)认真分析宏观经济走势。目前,快速蔓延的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国内旅游投资放缓,旅游企业经营收入下降、利润下滑,经营面临困难。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由出口、投资为主向扩大内需、内外需协同发展转变,这为旅游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认真把握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必需,其市场需求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我们必须看到,旅游对区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日前,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综合带动力强,消费需求潜力大,是扩大内需促进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势在必行。

(四)认真把握*旅游业发展态势。我市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在顺利推进“四个四”发展战略中,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当前,随着川黔高速、泸渝高速的开工建设,以及一大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我市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旅游通道将逐步打通,这对旅游业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立足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认真解决好我市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全力将我市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的旅游基础设施工作。全市旅游系统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工作思想。一是要争取旅游资金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储备和建立全市旅游建设项目库,包装推出一批符合我市旅游发展的大项目,重点抓好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景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争取一批我市重点旅游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扩大内需项目的“盘子”。二是要抓好在建旅游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对已经开工和达成合作协议的旅游大项目,要采取贴身跟进式服务,力促签约项目早投资、投资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早运营。当前,相关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龙马潭洞窝景区、叙永震东苗族风情一条街、合江自怀景区旅游开发、福宝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二)抓好以项目策划为核心的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一是要切实抓好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为实施项目招商提供保障。二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为旅游项目成功招商提供机制保障。三是要加强协调配合,优化投资环境,为旅游招商提供环境保障。

(三)抓好以线路统筹为抓手的旅游精品建设工作。各区县政府要加强领导,强化主导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线路统筹和精品打造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配合支持,加大指导、投入力度,形成整体推动合力。一是要积极做好景区品牌申报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品牌申报工作。二是要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商务、运动、科学考察、保健等特色和主题旅游产品,丰富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强的旅游活动。不断完善自助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自助游产品。三是要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要以名酒、红色、生态、历史和长江等五大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集中力量打造涵盖我市主要旅游优势资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四是要积极推动线路统筹发展。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配合,联合打造中国名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历史文化旅游线、“四渡赤水”红色文化旅游线和长江水上风情旅游线等区域旅游精品线路。

(四)抓好以整合资源为重点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一是要积极塑造整体旅游形象。要牢牢把握“中国酒城·生态*”这个主题和口号,尽快树立并强化我市的旅游形象。二是要不断丰富宣传促销手段。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我市旅游的媒体宣传力度,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整合资源,继续办好各种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旅游节庆品牌。要加强城市外观形象塑造,城市交通要道出入口要建立城市及旅游品牌的广告标识。要继续深入推进旅游政策营销。

(五)抓好以增强活力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日前,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吃透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要切实加大对我市旅游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最大限度地支持全市旅游企业的发展。二是要进一步激活企业机制。要不断完善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积极支持各类所有制旅游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实施强强联合,形成产权主体多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灵活、管理手段先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旅游大企业大集团。

三、广泛参与,加强配合,努力形成推动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2

[摘 要] 旅游业作为高度依赖数据信息的产业,是大数据应用前景最广阔的行业之一,很多企业已积累了游客的海量数据,并获取了大量有关游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信息,为大数据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提示企业利用好大数据,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 大数据;智慧旅游;数字营销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66

[中图分类号] F59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26- 03

0 引 言

有人说,大数据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整个世界正在经历大革,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带动着商业需求的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营销、管理和思维的变革。旅游业作为高度依赖数据信息的产业,很多企业近年来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获取了大量有关游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利用好这些大数据,谁就将占得市场先机。

1 大数据帮助旅游企业发现、拓展新的业务

两年前,中国旅游报社与中国社科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联合建立了“中国旅游国际传播舆情智库”项目,并在不久前与人民网组建了旅游大数据联盟,其主要目的是基于舆情监测、调查、行业统计等技术手段,构建旅游舆情大数据库,并联合各种新媒体机构为各地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提供大数据与新媒体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大数据库中的一分子,每一个旅游企业都应该利用好“大联盟”这个良好的宣传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在这个数据库中的信息量,同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中获取市场商机。旅游舆情智库和旅游大数据联盟的成立,不仅给了携程、途牛、去哪儿这样的OTA(在线旅游)企业更多发展的机会,也为旅行社、酒店及景区这样的实体旅游企业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机遇,因为大数据的采集、发掘及运用能力已经成为所有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数据量大上,更在于发现和理解信息内容及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企业做出更为快速准确的决策、更好地指导企业下一步的行动上。大数据已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如果你用心,就能巧妙地用它来“创造”新产品和开发新的服务。

社交媒体是产生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源头。携程拥有2.5亿名会员,阿里有3.5亿个活跃用户,腾讯的微信月活跃用户在2016年8月已突破8亿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高频的消费及评论数据,是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在某种社交媒体上,关注每天有多少人谈旅游、又有多少人谈论某个旅游景区、某类旅游项目,通过技术分析,我们会发现对某类旅游内容的谈论在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上都有很大差异。作为一个市场的决策者,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判断哪些人对哪些景点感兴趣,对景区中的什么项目感兴趣,尤其是一些连旅行社都不知道的旅游项目,很容易从这些论坛中发现。有些超级“驴友”往往是发现新的旅游项目和线路的“大侦探”。多关注他们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直接跟他们沟通,会得到很多旅游企业不知道的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信息可谓无价之宝,谁早一步获得,谁就会占得市场商机,最早开辟出新的旅游线路,针对不同的人群打市场。现在,大数据技术无疑已经成了旅游企业的新型“淘金术”, 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拓展和发展机会。在所谓的旅游淡季,这样的机会更是弥足珍贵。

2 大数据让旅游营销实现“私人定制”

大数据有能力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游客行为,并因此改善游客体验。新的数字营销技术可以对互联网人群进行跟踪和定向,帮助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集用户的海量行为数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洞察和预测消费者的偏好,并据此为旅游者提供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信息和服务,甚至可以实时对他们的反应进行回应,让旅游营销活动精确到每一个人。

未来的旅游企业市场营销费用的分配,除了部分品牌投放外,多数投放都是由大数据指引的,如企业的客户群集中在哪里,他们的职业、性别、年龄、地域分布如何,通过大数据找到他们的分布特点,然后用有创意的广告投放形式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粉丝并最终形成销售。假如一家旅游企业在QQ或微博微信上获得了一万个“赞”,企业就有必要从点赞的人群中辨认出哪些是他们现有的忠诚会员,哪些是偶尔留声的看客,对他们的资料和旅游消费趋向、偏好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看看哪些是活跃型旅游者,哪些是非活跃型旅游者。当一位潜在的客户一周内第三次造访你的网站时,企业就应利用数字渠道的消费行为数据、商业规律、实时预测性分析技术来决定为他提供什么样的个性化用户体验;当一位回头客预订下一次的旅游度假产品时,大数据的分析工具就可以判定如何向这位顾客推销相关性最高的升级旅游产品;而当一位客户面对一堆旅游目的地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行程时,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旅行风格,系统便为其量身定制出一个最合理的旅游计划。

目前,在国内参团游客人数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展中高端“私人订制”旅游产品,实现旅游管理精细化和旅游营销精准化,展现旅游服务的个性化独特魅力,已成为各大旅行社寻求转型的突破口,此时,如果你的企业还未行动,大数据会很快把你甩出这个行业。

3 大数据让旅游服务更“智慧”

国家旅游局曾在2014年将“智慧旅游”作为当年的旅游宣传主题。“智慧旅游”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主题,体现了旅游业各个领域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表现在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等多个方面,既有对推广渠道的创新,又有对推广内容的引导,更有对相关旅游服务的要求,而大数据则让智慧旅游在服务上有着更具体的体现。

智慧旅游需要智慧的旅游者,更需要智慧的经营者和政府提供的智慧的公共服务。在智慧旅游建设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一个理念,就是以游客为本,以游客实际需求为目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可将环境生态监控、旅游接待、视频监控等数据一并收录存储,并将数据图形化、可视化,消除大数据多样性的壁垒,实现大数据量与多元化数据的全面管理融合,合理调配旅游服务资源,并可对旅游业相关主体搜集到的游客消费动向、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及时调整、制定相应的策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的服务目前来说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能胜任的,政府的主导作用更强一些,而企业则是在政府的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具体业务为客户提供智慧服务。在开发国际旅游市场时,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更需要根据“智慧的数据”取得国外公众和市场对中国旅游形象、认识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从市场化、专业化角度为中国旅游海外推广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旅游企业针对不同国家的游客制定“私人定制”式的营销策略,提升中国旅游的国际形象,拓宽旅游渠道。

散客时代来临,游客出行模式已发生改变,旅游产业服务急需转型,传统的管理手段已很难应付市场的变化,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化解目前面临的许多难题。例如,通过获取交通部门的车票机票销售信息、酒店预订信息、景区电商和旅行社的预订情况,以及百度、谷歌等网络内容服务商的游客搜索数据,对多元渠道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景区客流的准确预测,及时对景区客流提出预警。大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包括景区舒适度、客流数据预测、推荐的进入时间、主要干道车流量、最合理的路线,甚至是预计的排队时间等信息,让游客自主选择错峰错时出游。大数据的应用可以让国庆长假期间九寨沟“爆沟”的窘态不再重演,真正以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

虽然大数据是个好东西,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但是整个行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仍存在较大的障碍。这些障碍来自于数据的收集,更来自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目前,对大多数旅游企I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借助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着手,增强企业内部的数据化程度,进而改造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在客户管理方面则应该加强客户信息的收集,注重客户数据的积累,扎扎实实地完成企业自身业务的数据化,为大数据的应用打好基础。

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3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开发的良好机遇,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为载体,突出“陕甘苏区创建地、落脚点”的宣传主题,实现创建红色旅游大县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全面构建旅游产业,形成旅游产品体系,树立旅游形象,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实现我县从红色旅游大县向红色旅游强县的跨越,为全县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发展目标

围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四张名片,编制《*县旅游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审批的红色旅游开发建设方案,完成南梁革命纪年馆、列宁小学后续工程的同时,完成新馆布展及停车场、红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建抗大七分校、寨子湾、军民大生产基地、阎洼子会议旧址四个景点;完成南梁王大沟门至义正、林镇小河沟口至义正、东*至大凤川3条景区公路铺油工程;开发香包、刺绣、文化衫、十二生肖小贴士、木质小纺车、扑克牌等10种旅游产品;在县电视台开办《走*》旅游系列短片,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县农家乐评定标准》及《实施办法》,确保全年旅游生产平稳,力争使各景区(点)完成旅游接待人数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万元。

工作措施

(一)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

继续坚持红色旅游为主,生态、文化历史、民俗旅游共同发展的模式,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在规划上要着眼长远、彰显个性、突出特色,搞好《*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建设上要全民参与,彰显红色、突出优字,尽快建设一批好景区、好景点,在管理上要着眼需要,彰显特色,突出安全,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加入旅游服务大军,在服务上要着眼顾客,彰显人本,突出周到,吸引更广泛的人士来*旅游观光,休闲渡假,努力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旅游服务体系。

(二)强化宣传促销措施,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宣传就有市场,客源就是财富。年内要尽最大努力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参与省、市旅游推介会。完善充实《*县人民政府网》、《*旅游网》,通过网络将*旅游资源、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来了解*,让*走向世界,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并在县电视台开办《走*》旅游系列短片,积极向各大媒体报送旅游信息,拓展并巩固外界对*旅游的注意力,提升*对外界的吸引力,以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目标。

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4

燕舞春风世泰和,虎振雄风兴百业。今天,我们在此次隆重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全市旅游工作,安排部署2015旅游工作任务。可以说,是一次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城市转型的再动员、再鼓劲、再誓师的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鼓劲加油,大干快上的会议,是一次聚集合力,明确任务,展望未来,再踏新征的会议,会议内容丰富实在,要求明确具体,措施切实可行。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旅游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凸显优势,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以及世博旅游年的带动和多个假日经济的累积释放效应的激发,我市旅游经济运行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更趋明显,为全市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首先,世界旅游发展格局的变化,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世界旅游组织曾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20lO年,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这标志着旅游业正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再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落成,为我省旅游业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政策支撑。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支线航班、高速铁路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形成,江西这个旅游硬件环境的改善,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是我市发展旅游业最好的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全省旅游行业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确保全市旅游产业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新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我市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调结构”工作要求,也切实符合的发展实际。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工业资源低质同构,以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低产出、低效益的传统工业的主体资源枯竭型工矿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促进实现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转型。因此,我们借鉴国际上旅游产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深化全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要求的“大管理”体制。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有效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把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产业,这是基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作出的重要决策。第一,旅游业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业在拉动内需方面优势明显,因为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多层次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覆盖面广、重复性强、增长潜力大,有条件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一个战略重点。第二,旅游业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集生产性与生活性于一身,既是推进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又是推进社会进步、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力量。第三,旅游业能够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业是绿色产业,与环境结合最好、对环境破坏小、对生态优化作用大。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对相关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第四,旅游业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旅游是一种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旅游的过程就是亲近自然、品味文化的过程,可以在休闲中享受人生,在度假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品质,让人们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所以说,旅游业是消费需求潜力很大的产业,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消费,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一系列消费,具有较强的消费关联性。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最为直接,对繁荣市场的效果最为明显,能有效地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直接拉动最终消费,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是保就业、保民生的重要载体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关联度强,乘数效应明显。从经济功能上看,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产业组合比较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快发展旅游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先导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覆盖了现代服务业的众多行业和门类,不仅让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行业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且为现代服务业开辟了新的领域,促进了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新业态的快速兴起,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

(五)、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

良好的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和最大的品牌。为了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与“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战略决策,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既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又是一道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旅游业是天然的绿色产业、“无烟S-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是加快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实现我市城市转型、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

总而言之,必须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培育,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旅游的机遇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善于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努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经济强市建设。

二、众志成城,齐抓共管,回顾“十一五”以来全市旅游工作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来抓,作为推进市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在组织机构上,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加快发展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加快发展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文化商贸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县区旅游考核工作方案》等文件,将旅游工作纳入县区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体系,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工作责任落实上,自省委、省政府召开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若干意见》后,我市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认真传达会议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会、旅游工作调研座谈会、旅游工作任务分解落实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前往武功山、安源、杨岐等景区,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调研,市政府把旅游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管副市长定期主持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布署旅游工作,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通报旅游工作进展情况。在部门联动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积极配合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形成了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协作机制和强大合力。

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旅游精品,狠抓旅游宣传促销,整治规范旅游市场,初步形成了“红、绿、古”三色旅游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共有景区12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5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自然遗产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省级风景区2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行社33家,;全市旅游从业人员30多万人,逐步完善了我市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系列要素的必备条件。特别是2015年旅游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预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8%,国内旅游收入43.96亿元,同比增长18.5%;接待入境旅游者4.4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1374万美元,同比增长15%。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背水一战的结果,更是各个部门、各个乡镇(街道)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团结奋战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艰苦创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表现,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

三、寻找差距,挖掘潜力,打破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旅游业发展,必须在开发、营销和品牌打造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上水平,一是营造发展氛围,进行高位推动。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加快旅游发展,进行全面融合。将旅游自觉置于社会系统中,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使旅游业顺利发展。三是发展旅游,进行整体打造。既包括各类旅游吸引物、、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体系,也包括交通区位、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内容。。四是开发旅游产品,不断创新。不仅要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遗存转化为旅游产品,而且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会展赛事、民俗表演乃至重大节庆活动等一切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增强旅游产品的魅力。虽然,我们旅游业起步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也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是,认真对于照省里总体要求,眼睛向外参照兄弟省市旅游景点先进开发经验,我感觉,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一定不要有“夜郎自大”的心理,不要沾沾自喜,戒骄戒躁,追求卓越。因此,旅游业发展任重道远。全面客观分析,当前我市旅游发展存在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安源景区存在多头管理局面,景区建设和发展缺乏统一性;武功山景区和杨岐景区的管理体制虽然进行了调整,但仍然不能满足景区发展。二是行业整体投入不足。旅游项目建设投资大,目前景区负债重,财力非常有限,资金成为发展的首要瓶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县区政府年度预算1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此项经费目前各个县区都没有得到落实,县区旅游规划和宣传促销经费没有保障。三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重点景区专业管理人员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从业人员中缺乏专业人才,行业专业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四是行业接待能力偏低。目前,全市共有11家星级宾馆,其中四星2家、三星5家、2星4家,从结构上看,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规模档次不高;从分布上看,二家四星级酒店未在市区,三大景区均没有星级酒店,接待饭店设施简陋,接待档次和接待容量均难以有效满足未来旅游业大发展要求。上述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高度重视和重点改进,塑造品牌形象,实现规模效益。

四、实现转型,科学规划,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明确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实施

2015年旅游业应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上,我们要围绕“打造龙头,形成合力,打造大旅游,完善产业链”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指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围绕培育旅游业促城市转型的大局,按照“打造龙头,形成合力,打造大旅游,完善产业链”的思路,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主导品牌,开发特色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消费市场,严格规范管理,逐步把建设建成旅游设施完善,旅游形象鲜明,景区布局合理,产品类型丰富,文化品位高雅,旅游功能齐全,旅游商品多样,交通便捷通达,环境舒适优美,市场规范有序的国内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力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71.9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创汇16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努力实施旅游工作“365行动计划”:实现“3个目标”,实施好“6项工程”和“5个一计划”。

(二)瞄准既定目标,形成工作合力

1、精心编制,大规划大手笔谋划大旅游格局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的特征,与旅游业紧密联系的关联行业分布于几十个行业部门,产业界定模糊。因此,我们一定要突破就旅游业谈旅游业的观念局限,建立“大旅游产业”视角下“大市场管理”体制,能有效地对旅游业与关联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联合管理,充分放大旅游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

具体的讲,就是要进一步实施旅游规划创新提升,找准旅游形象定位和市场地位,以“谋划大项目,建设大景区,构建大产业”为出发点,以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整体性、市场性为着力点,以提高我市旅游规划水平为落脚点,坚持高标准、宽视角的原则,科学编制《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形成指导性、操作性、建设性强的产业规划体系,谋划和指导我市旅游业发展。

2、严格标准,全力创建国家A级景区提升旅游品位

众所周知,国家A级旅游景区是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点)评定标准。而我市提出分别建设“4A级和3A级生态旅游县”,就是参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有关标准,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和完善旅游设施的新概念。它的灵感来源于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同时又可能超越其有关标准,打破其有关框框,是对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完全有利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借鉴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有关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全市旅游软硬环境,全面提升全县旅游景区、接待酒店、道路交通和城市化经营水平,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档次。因此,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严格按照《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完善景区设施,以优化周边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全力推进武功山、安源影视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孽龙洞景区、麻山幸福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

3、增加投入,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增强旅游硬实力

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是旅游业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要在提升旅游业软实力的同时,从抓旅游发展的规划、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工作入手,不断提升“硬实力”。该县为将文化渗入旅游,充分挖掘县内旅游资源,千方百计招引开发项目,不断增强旅游“硬实力”,打造金字招牌。积极向上争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及时、紧密掌握政策动向,依据政策做好项目的筛选、包装、储备,精心编制旅游项目库,积极会同发改委、财政部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千方百计整合资金投向旅游业,切实提高争项目争资金的针对性,争取尽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发展规划。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招商引资中重大旅游项目引进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资金给予奖励。对重点项目,实行领导负责制,靠前指挥,现场督办,形成高压态势。旅游工作调度会议及时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必要时召开现场会。加快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步伐,将其打造为集旅游客运、游客接待中心、导游服务中心、急救站、游客投诉中心、旅游商品销售等于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设施。

4、建巢引凤,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壮大旅游软实力

人才兴,旅游兴,经济兴。事实上,各地旅游业的竞争,就是观念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软硬件以及市场营销的竞争。因地制宜推行旅游就业行动计划,创新用人机制,广泛吸引人才,鼓励省、市内院校毕业生就地就业,扩大旅游就业规模,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结构。指导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各类旅游单位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导游员、酒店服务员等一线员工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旅游职业经理人和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着力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范职业资格认证,积极兴办旅游规划设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广告营销、技术评估等专业机构,增强旅游产业创新能力。

5、完善体现,依靠宣传与营销的互动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面向21世纪的旅游业,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形象力、营销力和产品力上做好文章,整合资源,营造氛围,精心策划,强势营销,创造需求。应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尤其在营销力上,更要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游客,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利用日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刊登播放旅游公益广告,重点宣传全市旅游总体形象和主打品牌。争取与强势媒体、著名企业合作策划举办各种节庆活动,集聚人气,扩大影响。积极参加江西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深入挖掘,积极提供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精品素材,借助网博会这块新的旅游宣传阵地,加快我市旅游信息化建设,深化旅游信息服务,将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发扬光大,将网博会打造成一个永不落幕的网络展览平台。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在巩固长株潭、南昌等周边客源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拓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福建等成为核心客源市场。扩大旅游知名度的目的,进一步把旅游融入全国大旅游圈。

6、构筑工程,实现旅游发展惠民强市宏大构想

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5

[摘 要]本文根据皖南旅游的优势与现状以及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探索了皖南旅游发展思路与布局,提出了发展低碳生态庄园等新概念,以及构思大黄山大旅游大品牌格局。

[关键词]资源优势;徽州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旅游;大黄山大旅游;世界级品牌旅游目的地

1 皖南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1.1 旅游市场分析

毗邻“长三角”,承接皖江开发地带,市场广阔。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及周边区域消费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1.2 旅游资源分析

皖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集群效应好,徽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不仅有天下第一黄山(同时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莲花佛国”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还有集太湖山水、漓江风情于一体的太平湖;新安江两岸风光旖旎,齐云山与黄山南北向望。山水自然风光无与伦比。

皖南文化底蕴同样博大精深。区域内的古徽州区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明清之际,徽商崛起,更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代相传颂。新安书画、新安医学、徽派刻篆、徽派版画、徽派建筑以及徽戏、徽州文房四宝等,形成文化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也派生出灿若繁星的人文古迹。如今,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区域内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地区之一。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1.3 存在问题不足

但是皖南旅游开发存在不少问题。现状是综合开发水平不高,如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链延伸、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上交通基础设施致使接待能力有限,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威胁,皖南旅游产业大发展受到阻碍。

2 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1 做大做强黄山品牌,发展大黄山大旅游格局

(1)首先扩大黄山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品牌营销。可以定期促进举办国际性旅游会议。如“中国旅游文化艺术节”、“全球旅游创意研讨会”、“国际经济高峰论坛”等特种会议。邀请业内精英、国内外旅游专家、世界知名旅游企业CEO来参加,力求扩大黄山旅游大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宣传皖南旅游。

(2)每年举办“中国(黄山)慈善公益事业高峰论坛”。邀请著名的国际国内明星,慈善家,残疾人协会,红十字协会和相关部门的领导来黄山讨论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难题。依靠他们的魅力宣传黄山,吸引各国媒体报道,也树立了黄山的公益形象。

(3)城市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全面更新升级。打造园林城市使游客来到黄山感到亲切、舒服、干净、整洁、绿化、古典、多元化但不乏国际视野。老的设施要在不改变原貌的情况下实现升级换代。这方面西安古城改造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2 区域内资源优化组合,品牌共铸,发展互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皖南旅游依托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和底蕴,并积极挖掘区域内佛、道、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旅游多元化。如与江西婺源共同开发徽州古镇游、乡村游,连同婺源整合古镇游路线,共同开发徽州文化区,实现共赢。再如开展红色旅游方面可与芜湖安庆池州方面资源重组,打造并推广宣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与实现沿江联动,共享发展。

2.3 品牌意识,以品牌经营为导向,注重大黄山旅游格局的整体形象维护

以“大美黄山,古徽新韵”制作大黄山大旅游宣传片,通过各种媒体播放宣传片。

首先,宣传片要开放富有情致,体现深厚徽文化。

其次,大黄山旅游走出去战略。根据各旅游市场国的情况来制作片子。亚洲欧美的政治背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不同,宣传片也应考虑到。

最后,可向全球公选黄山旅游大使(形象代言人)。向全球发出公选的条件,最好是选拔性比赛,比赛的场地选在黄山或周边有潜力的自然风景区。

2.4 创新意识,发展创意旅游、特色旅游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1)如祁门县内牯牛降和安庆潜山县天柱山可依靠其“国家地质公园”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并积极打造夏令营训练基地。依靠该地山水发展精品夏令营训练基地,开展促销,向全国的中小学发出邀请。但是开展之前必须有精心的组织和策划(确保创新,科技,绿色,人文,安全,放心)。

(2)太平湖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北距佛教圣地九华山南大门30千米,南距“国之瑰宝”黄山北大门30千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世界明珠”、“东方日内瓦湖”的美称。可根据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会议旅游,滨水休闲游。

2.5 发展以“生态庄园”为主要模式的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幸福经济

生态庄园是以生态代替死态,以净化解毒代替污染中毒,以利他奉献来替代自私贪婪,以自然纯净美善的生态庄园代替人造污染的死态毒庄园。英国的罗森戴尔庄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根据城市人口众多,且马鞍山号称“南京后花园”,其地缘优势加上文化亲和力,可因地制宜发展这种生态庄园,发展低碳经济旅游,打造体验性乡村游基地,吸引长三角客源但打出的品牌依然是大黄山旅游品牌。

2.6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从业人员的高素质和高品质的服务无疑是最好的宣传广告。微笑服务,细心周到,对游客出现问题及时耐心的排查解决,让旅行成为心情之旅,自然之旅,和谐之旅。

2.7 打响打亮文化品牌,发展影视基地项目、名人故居游

(1)黟县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亿多美元,将建设一个融影视拍摄与制作、游览观光、文化考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俗展示、文化演艺及教学实习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基地。

(2)李鸿章、故居项目拟在原址处恢复仿造李家大祠堂、家庙、庭院、墓碑和故居等相关设施,总投资为4286万美元。

(3)紫蓬山动漫产业园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00亩,总投资约2857万美元。由研发制作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组成,集生产、经营和项目研发为一体,从事卡通动漫制作,电子音像制品制作等业务。

(4)赵朴初文化公园项目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总投资约2143万美元。目前一期工程朴公树葬地项目已经完成。

(5)张恨水文化园项目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占地16.67公顷,总投资2143万美元,文化园主要分为陈展区和服务区,陈展区包括张恨水全身主体塑像、纪念馆、故居群(仿)、小说精品主要人物蜡像馆、诗联碑林、恨水聪明泉与心远亭、张恨水墓园。

参考文献

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文章通过分析贵州省居民收入对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最终选择城镇居民收入这一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采用1999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定量研究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获得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贵州省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收入逐年增长,直至2009年,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97.69亿元。贵州省旅游快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省内居民内在需求对本省旅游发展起重要作用,省内居民收入对贵州省旅游收入有重要影响。同时,贵州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很低,2007年、2008年、2009年贵州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18.97%、19.46%、21.55%,说明贵州旅游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研究贵州省居民收入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对保持贵州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大省内旅游市场需求、拉动省内经济增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实证分析

1、模型的构建

目前,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主要还以国内旅游为主,选取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其数值能反映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以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取1990年到2009年共20年的数据如表1所示。考虑到价格因素对旅游收入及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有相同的影响,故不对数据作价格因素处理。

                            表1 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居民收入数据表 

年份

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年份

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990

0.19

1399.36

435.14

2000

57.95

5121.22

1374.16

1991

0.66

1593.54

465.53

2001

75.81

5451.91

1411.73

1992

2.21

1887.51

506.13

2002

99.86

5944.02

1489.91

1993

4.29

2300.38

579.67

2003

114.36

6569.2

1564.66

1994

4.28

3196.06

786.84

2004

161.02

7322.04

1721.55

1995

7.18

3916.25

1086.62

2005

242.83

8147.13

1877.00

1996

8.53

4210.74

1276.67

2006

377.79

9116.61

1984.62

1997

30.81

4438.05

1298.54

2007

504.04

10678.40

2373.99

1998

35.14

4566.17

1334.46

2008

643.82

11758.76

2796.93

1999

43.75

4935.47

1363.07

2009

797.69

12862.53

3005.4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贵州省统计年鉴》整理

首先建立模型(1),其中为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为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为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考虑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线性相关,为避免引起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现对、作简单相关系数检验,计算其相关系数为 =0.989956,说明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高度线性相关,模型中应剔除一个变量。分别用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与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回归分析,可决系数和-Statistic值如下:

显然,从上结果可看出,对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更好、系数显著性检验通过且值更大,因此选择保留变量。这也说明现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贵州省旅游收入影响更大,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要小,这也预示着对农村居民这一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剔除变量,获得模型(2):,其中为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为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模型估计及检验

采用Eviews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依据表1中的数据对模型(2)进行估计,结果如下:其中,,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分别为-5.6756和11.2445,其绝对值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大于临界值,参数显著不为零,可知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有显著影响。

    模型自相关检验:由DW=0.126196,查表知当样本容量、取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模型存在正自相关,需进行修正。采用广义差分法修正自相关(,获得差分后的模型:

以上结果中,可判断以上模型已无自相关,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系数的-Statistic值为8.7239,大于临界值,可知的系数显著不为零。进一步采用White检验法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由,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根据以上广义差分法修正后的模型,计算原模型的参数

获得最终修正后的模型为。

由此可知,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全省国内旅游收入有显著影响,平均说来,当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全省国内旅游收入可增加0.1094亿元。       

三.结论和建议

    贵州省国内旅游支出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呈正的线性相关关系,可见贵州省居民收入的提高对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起重大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旅游收入,一方面应该进一步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省内居民旅游需求,以提高居民收入对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有助于贵州省经济增长、提高全省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稳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贵州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从居民收入对全省旅游收入影响的幅度看来,这个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同类水平,这说明,贵州省内居民旅游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扩大省内旅游市场需求。文中分析还显示,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对贵州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要小,这也说明针对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目前,贵州省有70.1%的农村人口数,这是个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应在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加强农村居民的旅游意识,打造适合农村居民的旅游产品,以提高农村居民对全省旅游收入的贡献率。

    目前,贵州省省内居民收入主要影响着全省旅游收入,要加强省外游客对贵州省旅游收入的贡献,还需加强全省旅游市场相关产业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低层次开发阶段、“粗放式”的开发模式、远离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区位以及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宣传和促销力度不够等不良因素,制定相关对策,发挥旅游业的积极效应,推动贵州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乾志.贵州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