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范文1

中小学法制教育活动的加强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的法定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普法和依法治教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校园”工作,省教育厅决定举办“全省中小学法制教育征文竞赛活动”。

一、竞赛的主题和内容

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参赛文章体裁不限,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及主要成效;二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经验体会或教案;三是班主任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经验体会或教案;四是语文、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相关学科教师在本学科教学中挖掘法制内容、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教育的经验体会或教案;五是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学校组织观看省教育厅配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专题资源》、《呵护——未成年人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小小律师》等专题教育教学光盘后的心得体会。

二、参赛对象

全省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班主任、学生(小学三年级以上)。

三、竞赛活动的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领导及厅有关处室、各市(州、地)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征文竞赛活动办公室,设立在贵州教育报刊社。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征文竞赛活动组织领导工作。

四、竞赛活动的程序

竞赛于10月30日启动,至20xx年7月30日截止。

(一)初赛阶段(10月30日至20xx年5月30日)

1、各学校根据本通知确定的竞赛内容,组织本校师生开展本校法制教育征文竞赛活动,并按时间要求将本校优秀文章报送县(市、区)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县(市、区)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经遴选将本县优秀文章报送市(州、地)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

2、市(州、地)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本地区参赛征文进行复审,并于20xx年6月15日前报省征文竞赛活动办公室。

各市(州、地)限报优秀征文90篇。

(二)复赛阶段(20xx年6月15日至20xx年7月10日)

1、省征文竞赛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市(州、地)上报的征文进行公平、公正的评选。评选出的优秀文章提交省组委会审定。

2、经省组委会审定的评选结果在《贵州教育报》、《贵州教育》、《初中生辅导》等报刊上公布,并选登部分优秀作品。

3、评选结束后由省组委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五、编辑出版优秀论文集

征文初赛、复赛阶段,省教育厅《贵州教育报》、《贵州教育》、《初中生辅导》及团省委《少年时代报》、贵州师范学院《希望》、《贵州师范学院报》等报刊上均设置“中小学法制教育征文竞赛专栏”,各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可自由投稿。其中,《少年时代报》负责接受小学生的投稿,其他报刊负责接受学校、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的投稿。

竞赛活动结束后,获奖作品和优秀文章将汇编成集,交由出版社公开出版。成书后,免费赠送各地中小学。

六、竞赛活动的奖项

本次大赛分学校组、教师组、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并分别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设优秀组织奖3名,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及奖金。

七、相关事宜

(一)各市(州、地)教育局征文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名单,于**月20日前报送省征文竞赛办公室。

(二)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从“五五”普法年度经费中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鼓励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比照省的做法,设立相应奖项,对本地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范文2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教师、学生和体育运动项目四个方面。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1)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不够,造成小学体育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体育教学混乱而且松散,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部分小学体育管理制度只是形式和摆设,并未努力去执行,甚至某些学校连体育管理制度都不存在。一些农村小学体育场地杂草丛生,体育器材简陋的仅有垫子、哑铃、篮球、乒乓球、口哨。体育设施极其陈旧、老化,一个学校体育室都没有设定,体育器材就直接放在体育老师的房间内。小学体育制度不健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都如此不完整,更谈不上对学生每天使用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定期检查、修理和更换,这就导致体育器材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某小学三年级在低单杠练习时,因单杠有点陈旧,固定高度的螺丝有点松动,在做杠上斜身引体时单杠一端突然下滑,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果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健全,对场地、器材进行定人、定时负责检查,体育教学中就可以避免很多伤害事故的发生[1]。

(2)学校的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和社会资助。然而大部分小学体育经费来源相当单一,仅靠政府拨款。小学体育经费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教学中所需的体育器材,维修陈旧的体育器材,还有就是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但是一些小学教育经费开支中居然没有体育经费这一项,即使有,也并未专款专用,开支的随意性大,常常被占用。小学体育经费的不足和被占用导致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老化的体育器材也不能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体育场地、跑道出现坑坑洼洼,且常年没有维修。体育教师只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利用仅有条件进行体育教学,极易导致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器材没有及时改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案例层出不穷,如:山东某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正在打篮球时,篮球架突然翻到,学生躲闪不及时,篮板砸中一学生头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所以,必须加大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保障体育经费的落实,提高体育经费的利用效率,确保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

(3)缺乏安全知识教育和对伤害事故的分析总结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园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加,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中小学安全教育确实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小学安全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比如: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多为形式,讲解的内容太多,而实践操作性活动缺乏,甚至有些小学根本没有教学,仅直接把安全教育的书发给学生,让其自学。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机能正在发展,对伤害事故的预见能力,认知能力都有限,自我防范能力差,所以小学安全教育,特别是体育安全教育尤其重要,我们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且严格执行。如:1至2年级学生可以从基本的身体活动人手,学习健身的方法,掌握浅易的自我保护的技能,而3至5年级学生可以从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学习健身的安全常识和部分生存技能与方法,尝试合作与帮助,明白健身、保健和安全等所必备的常识[4]。大部分小学在出现伤害事故后,学校并没有立刻分析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用以避免类似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与教育的宗旨,教师的道德都相违背,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

(4)学校对于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重视不够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2]目前国内学生长跑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无论是大学、中学、小学都有出现,猝死往往是因自身疾病所致,如缺血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运动超负荷和感冒等疾病常常是主要诱发因素。所以学校应对学生的健康状况非常熟悉,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要区别对待。然而许多学校把入校体检作为一种形式,检查记录完后从不制定进一步的措施,造成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贫乏,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无所知或了解不够,教学时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职业道德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职业态度上,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应该把这份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事业。但是,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不履行教师的职责,不爱惜自己的工作,在外面做兼职,甚至想要改行。也有部分老师不写教案,凭借自己的经验上课,写教案也是为了评职称完成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故离岗的现象是常有的事,甚至某些教师居然根本不到岗。教师的这种态度使课堂组织散乱,对危险项目教学区没有进行检查和排除事故隐患,都可能引起伤害事故的发生。如:2005年某小学乒乓球的授课中,教师安排学生练习时,教师离开岗位到办公室和同事说话,两位学生互相扭打,使一学生后脑勺正好磕在乒乓球台边角,造成重伤。还有个别教师职业道德较低,师生关系不和谐,经常辱骂和体罚学生,给学生造成精神伤害,给教师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体育教学造成不良后果。

(2)教师基本素养问题

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素养、学科技能素养、教学策略素养和教学研究素养。小学体育教师是师范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并不多,兼职体育教师队伍十分庞大,特别是在农村小学,部分体育教师是由运动队退役后和部队退伍后分配到学校的。所以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存在严重的问题,他们对学科知识都不了解,更不用说对学科技能和教学研究了。这也导致小学体育教学“流行”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和学生都自由的教学现象。即使某些兼职体育教师工作敬业,也由于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原理、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教学能力与体育专业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相比也相差甚远。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严格按大纲内容、教学步骤组织教学,这都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准备活动不充分,就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体的各器官不能得到良好的动员以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负荷大内容练习时发生运动伤害事故。

(3)教师缺乏对伤害事故的预见能力

体育教学中有的危险是难以预测的,如学生隐性疾病等。而大部分的危险,体育教师都可以凭借经验预见到,并能加以有效的防范。小学体育教师这方面的能力极其缺乏,部分教师始终认为体育课就是教师的“休闲课”和学生的“玩课”,甚至有教师觉得体育课就是副科,可有可无。这些体育老师否定了体育学科的价值和功能,也正是这种随意性和松散性,使他们在体育教学中根本不会对场地、器械进行俭查,对学生的服装进行检查,尤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服装过细地俭查,甚至连口袋、裤带和鞋带都问一问。不允许身带刀片、硬物和易使身体致伤的东西。北京市某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上,教授的内容是前滚翻,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一名女生被裤兜里装的钩针扎伤小腹,造成重伤。教师在课前应对小学生携带物品做一定的要求和提醒,体育教师对潜在危险要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如果体育教师具备对危险的预见能力,那么这起伤害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三)学生方面的因素

(1)学生身心特点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同时,他们的心理能力也在迅速发展。此时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不仅爱表现而且好胜心也强,多动、调皮、但是自控能力差。在运动中不知疲劳,不知冷热。常常累的大汗淋漓、大喘、咳嗽、面红耳赤[3]。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血管机能尚不完善,如果不节制大运动量,容易导致身体伤害。所以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量不能过大。

(2)不遵守上课纪律,安全意识淡薄

小学生生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且注意力易分散。不遵守上课纪律,集合站在队伍中经常互相推拉,防伤害意识薄弱,安全隐患辨别能力也差,却喜欢盲目或冒失地参加活动,这往往是发生运动伤害的重要成因。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前掷实心球),在老师指令下,一组投掷,一组听哨音后再捡回球,有一同学急着冲上前去,结果被一球砸中。这就是典型的不遵守纪律,安全意识淡薄。

(3)心理素质差或自我保护能力差

教师教学的方法并无不妥,但有些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紧张。而有的小学生在突发的情况下,不懂得自我保护或自我保护能力差,这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一大因素。如:某小学五年级一女生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由于心里害怕,双手没支撑器械直接飞身腾越,一脚被山羊绊了一下,结果该同学直接用手支撑导致手臂骨折。如果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能用自我保护的技能,头脑冷静,在落地时顺势团身滚动,就能减轻受伤程度[4]。

(4)体育运动项目的因素

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踢足球或打篮球时,如果两名学生同时为了争球,在跑动中发生碰撞或身体接触,就很容易撞伤或摔伤。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教学比赛中发生身体接触是难免的,有的甚至犯规都不是,规则允许的合理接触。有些伤害事故是学校不管怎样谨慎也无法避免的。如:2007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某学校学生王某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王某在做带球转身动作时,被对方防守队员踢中支撑脚的脚跟部,王某左脚跟腱被踢断。这起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运动项目的特点是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属于意外伤害。而这时学校就不能因噎废食,减少体育活动、拆除容易造成伤害的运动器械,这与素质教育精神相悖。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防范

(一)加强体育安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

体育安全教育要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认识,要明确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体育安全意识以及对运动危险的预见能力。特别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机能水平尚未成熟,个体认知水平低,自我防范能力差,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5]。因此,应提高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体育教师,应加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加大小学体育经费投入,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

小学必须要拓宽体育经费的来源,不仅依靠政府拨款,而且要组织学校自筹和社会资助,这样才能加大经费的投入。并且确保体育经费专款专用,有效的利用体育经费。加强对体育设施安全的检查、维修和更新,努力完善体育器材,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使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防范于未然。

(三)完善体育管理制度,区别对待特异体质学生

由于小学生防范意识薄弱,不知道自己是否属于特异体质学生,即使知道,也不能确定自己不能参与某项运动,甚至都清楚,也有可能难以启齿,不敢告知老师。所以学校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清楚掌握学生是否有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以便在教学中安排体育活动时区别对待。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交流,共同保障学生健康。

(四)加大体育教师的引入和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

小学兼职体育教师队伍十分庞大,所以必须强化小学体育的师资力量,加大专职体育教师的配置和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使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进入规范化和专职化。

(五)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技能,消除对运动项目的恐惧心理

小学生生心理发育不够完善,防范事故意识薄弱,而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能力有密切的相关。所以,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教师要细心观察和研究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这样可以积极地消除或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正确的处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

作为教师,发生意外事故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不要因自己的惊慌而贻误时机,教师此时的表现往往左右着事态的发展。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把发生的事情如实地报告给相关的领导,以便学校及时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随后迅速通知家长,如实说明情况,避免发生误会。后期的安抚工作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打动家长的心,还可以温暖孩子的心。

四结语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范文3

关键词:说课;内容;取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7-0019-03

关于内容的取舍,既是在说课准备阶段首先要确定的问题,又是说课成败的关键。究竟哪些内容该说必须说,哪些内容可说可不说,甚至根本无须说?那些该说必说的内容,就是我们要“选取”的内容,相反,那些可说可不说甚至无须说的内容是要“舍弃”的内容。那么,哪些是要取的,哪些是必舍的,依据什么来判断,取舍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说课内容存在的现象分析

任何一个说课活动,主要是通过说课者对内容的陈述而呈现。目前,通过归纳发现,就说课内容而言,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现象值得讨论。

1.不同说课活动要素不统一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不同的说课活动之中,无论是不同区域,还是相同区域的不同活动方式,几乎说课内容要素的规定性都各不相同。有的要求说的要素内容较多,有的较少。目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一方面几乎未开展过全国性的说课活动,另一方面,也未看到某一权威机构对说课要素取舍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出现说课内容要素不统一的现象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无论是何种级别的比赛或何种活动组织,内容要素的取舍要有明确的依据。不能过于主观,更不能不考虑其相对稳定性。为此,判断说课要素哪种要求更为合理,是我们说课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2.相同要素陈述详略不一致现象

在说课活动中,不难发现,对于相同要素而言,有些说课者陈述的较为详细、深入,有些说课者却是简单介绍的方式。然而,究竟哪些内容该详讲,哪些内容要简略呢?很多说课活动中都要求说课者对“指导思想”加以阐述,该要素实际上是说课者对课的把握有明确的方向,即所说课的设计有明确依据。所以,说该部分的时候应做到“点到为止”即可,无须长篇大论。说课实践中发现,有的说课者将说课准备阶段撰写的“指导思想”内容一字不漏地读给大家听,显然是不妥的。相反,有些内容需要详的时候也不能过于简单,如教学过程的陈述,除了开始、准备和结束部分可以简单介绍以外,基本部分尤其是该部分主教材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甚至是设计意图都需要详细说明。

3.不同说课者内容表达各异现象

就说课者而言,除了说课水平有高低差异,其说课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有明显区分。有的说课者一直低头读稿,原原本本按照说课要求的要素,将事先撰写好的内容逐一陈述。而有的说课者,将一些书面语言灵活地转变成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讲明课是如何设计的,将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工作。还有的更为灵活,各要素的呈现几乎无缝对接,说课语言非常流畅,会让听众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课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教法。说课能力较强者所表现出的说课技巧,其每一部分的内容呈现会非常巧妙,例如,有些人在说教材的时候,连同教法、学生等一并说的十分清楚。有的或许单独就教材而说教材,感觉到比较单一和缺乏生机。

二、说课内容取舍的依据与策略

对说课内容的取舍,要有合理的依据,不能凭空确定。研究发现,在确定说课内容的时候,以下几个方面不容忽视。

1.依据组织活动要求确定说课内容

一般情况下,说课活动的组织者会在活动前下发通知,并提出说课内容的明确要求。无论从哪些方面提出要说的内容,都是每一个参与者首先要明确的。属于该要求之外的内容可以暂不考虑。说课活动时间有限,一旦额外增加未要求的内容,导致说课超时,会直接影响对说课结果的评判。如未按要求把该说的内容说完整,也会因内容缺失而影响效果。因此,依据说课组织活动要求确定说课内容十分关键。如果说课活动要求说课者说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特色等一系列内容,参与说课者就要围绕这些方面做充分准备,并在说课活动中逐一呈现,无论是明说(依次按要素名称逐一说),还是暗说(不点明要素名称,而是将各要素打乱顺序再重新整合),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都是不可或缺的。

2.依据教材特点灵活把握说课内容

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对应选择的教法手段也会各异,也就是说,几乎每一项教材内容都有其适宜的教法。假如我们从“会能度”的角度来看,“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教材,由于教材的难度较大,学生必须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学习方能掌握。因此,说这类教材的时候,教法手段的合理性、适宜性、层次性要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相反,对于“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教材而言,由于这类教材较为简单,几乎不需要太多的讲解、示范等环节。有时过于复杂地教太简单的教材,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即有可能把学生从会教成了不会。因此,针对这类教材,在说课的时候就要适度把握所选择的教法步骤。同样,对于基本运动能力类教材和运动技能类教材说课中,从目标到重难点的确定,再到教法步骤都应该各有侧重,灵活把握。

3.依据学生情况精准确定说课内容

学生与说课的关系最为密切,或许有些人还尚未认识到这一点。说课中具体要说什么,实际上,从指导思想到教材分析,一直到教学流程等任何一个要素都无不与学生关联。也就是说,任何一项说课要素,都需要围绕学生情况而展开,脱离学生具体情况的说课内容是不可取的。例如,说教材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说教材的特点、功能价值,或教材的难易度,而是要围绕学生的实际说教材。首先,教材的难易度是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判断的,其次,教材的功能价值也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果中而体现的,还有就是某一节课安排学什么具体内容,也是基于学生的基础而确定的。例如,我们常说耐久跑具有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价值。又如,安排高一学生学习鱼跃前滚翻,是基于学生在以前学习过前滚翻、后滚翻等相对简单的滚翻技术基础上的等。因此,就教材分析而言,不能不考虑学生情况而独立分析,如果仅仅是说教材本身,是脱离实际的分析,显然是不妥当的。同样,说课中陈述其他的要素也是如此,例如,要说场地器材布置的情况,无论是器材数量,还是场地大小和摆放方式等,都要依据学生再说场地布置的方式与结果。例如,如果所说的课是跳箱,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会摆放高低不等的箱体,有的多一层,有的少一层甚至两层;有的踏板距离跳箱较远,有的放的较近等,说课的时候就要将这些摆放与学生实际情况关联起来说。

4.依据时间长短巧妙分配说课内容

无论什么样的说课活动,都会事先规定说课时长,有的较短,要求在5分钟之内完成一次说课,有的相对适中,10分钟的说课时间,还有的规定在15分钟或更长时间内完成。说课时间长短不同,说课内容的取舍就显得更为关键,要能够随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区分,即规定的说课时间越长,要说的内容越多,时间越短,具体要说的内容就要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内容量的增减,实际上反映出的是说课内容广度与深度的把握问题。时间短还要体现要素齐全、面面俱到的话,就很难说得深入。因此,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时间长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无论安排的说课时间是长是短,说课内容的侧重点要有所有突显,从时间的角度看各要素的时候,最好不要将时间平均分配到各要素之中,有些要素的陈述要尽量详一些,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方法部分;有些需要点到为止,如指导思想、安全防范,不可无,但也无须太多的陈述。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说课内容只有做到详略得当,方能达到理想的说课效果。

5.依据个人风格巧妙呈现说课内容

不同的说课者,即便说的都是同一主题、统一要素要求的课,因为说课者个人风格不同,对说课内容的处理也各有特点。学习他人的说课经验有必要,说课时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应给予充分肯定。例如,两个不同的说课者,一个按部就班,依据组织活动要求,将说课稿中的各要素内容一一陈述,体现出的是常规说课型,另一说课者却未如此呈现,而是从说课内容要素顺序到表现形式都做了大胆革新,突破了传统的常规定式,体现了个人风格特点,除了要素名称明暗相间,具体内容处理也十分巧妙,有的表达形式显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觉。因此,说课者在了解和把握组织活动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在说课中适当体现个人独特风格,有时会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三、说课内容案例分析

说课活动很多,有的是进行专门的说课比赛,有的是教师招聘环节作为一个测试项目,还有的是教研活动进行说课研讨等,无论哪种活动,说课内容的取舍都应准确把握。下面以某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的说课内容为例,重点分析该案例中部分说课内容的取舍问题。

1.说课案例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该案例在说课现场比赛的时候,首先介绍了要说的内容目录,将各要素列举其中,包括:(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教学背景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5)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6)教学流程示意图;(7)教学过程;(8)教学设计特点;(9)教学效果评价预计。从以上九个要素中不难看出,这些要素与教学设计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教案”在该说课稿中主要呈现的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另外,“教学设计特点”“教学效果评价预计”等要素,基本上是部分区域的说课稿和教学设计中所规定的。总体上该说课稿内容要素选择相对比较全面,但缺乏一个较重要的信息,即“安全防范”。因为,“安全防范”在说课时不说,就很难判断课上是否有隐患,以及隐患类型和防范方法是否合理等。

2.说课案例中的具体内容分析

说课中各要素的内容具体要说什么,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内容陈述,在准备说课稿的时候,就要反复推敲,尽可能地保留非说不可的内容,那些可说可不说的,甚至是完全可以不说的,不要占用有限的说课时间。下面就该案例中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为例,分析说课者内容的取舍情况。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该案例中的具体内容是:“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以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学习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主动参与、互相协作和自我展示的意识和能力。”该部分内容中包含了课标中的部分基本理念,还有课程性质的描述,教学目标的成分在其中,实际上,为了能够节省说课时间,该部分主要应突出的是,依照课标中的基本理念,把握明确方向。因此,关于目标的后半部分都可以整合在“教学目标”要素之中陈述。“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要素名称也可以简化为“指导思想”。

“教学背景分析”要素的具体内容中,既包含过去通常所说的“教材分析”(本案例用的是“教学内容分析”),也包含“学情分析”,还增加了“第一次课学生学习情况、问题和教师对策”。其中,该部分所占内容长度,大约为整个说课稿内容的1/6。如“教学内容分析”是:“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3-4年级技巧内容教材。技巧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小学三至四年级开始出现的支撑跳跃内容是最基本的跳上和跳下动作练习,掌握轻巧落地的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的动作方法,并能够轻巧落地,掌握好身体平衡,腾起后头正、挺胸、展髋、落地时屈膝缓冲。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培养勇敢、果断的精神。”“学情分析”是:“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在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模仿力强,反应比较灵敏,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他们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发育都不完善,作为支撑跳跃的初学者,部分学生会出现恐惧心理,因此,在练习中加强保护帮助,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来克服恐惧心理。我校三年级(1)班共有28名学生,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学中在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第一次课学习中,学生基本掌握,助跑几步,双脚踏跳、直臂支撑、提臀、屈膝成蹲撑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个别男同学做动作时,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做出危险动作,须加强安全教育。几名体重较大学生,降低跳箱高度后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第一次课学生学习情况、问题和教师对策”的表述,以及单元计划和本次课的单元课次信息700多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