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培训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体系范文1

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培训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搭建教育培训优化自我的有效平台,使员工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更新和提高,创新力和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力的竞争。

笔者通过对供电企业目前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供电企业目前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供电企业各级领导逐步认识到做好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培训管理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供电企业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还应该看到,从供电企业现有的情况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培训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是各级管理者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从目前供电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看,各级管理者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从企业层面上讲: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从员工层面上讲:如果不培训就会被淘汰;未来求职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进而从过去“重工作轻培训”向“工作培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转变。

二是对培训需求缺乏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存在盲目性。目前供电企业每年培训计划通常是由基层单位自行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归纳汇总后即可形成。而制定的培训计划是否实用,是否满足各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事实上,由于二级单位各级管理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导致部分单位所制定的培训计划缺乏目标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甚至个别单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差事,闭门造车,形成的培训计划内容空洞乏味。

另外供电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还存在着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相对陈旧老化,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知识更新的需求,影响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训工作缺乏连续性,全员培训率指标不高,造成“工作闲时想起培训,工作忙时忽略培训;闲人培训,忙人不培训”的不良现象;只强调培训计划,不注重培训结果,培训评价形式相对简单;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进一步完善公司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分析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其根源在于员工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的缺失。因此,必须创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管理,切实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培训难、难培训、收效差”的问题,改进目前培训工作现状。

科学完善培训体系的总体构架是:形成严密的培训管理组织体系;结合本企业实际,研究出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管理制度;采用科技手段,开发并应用集自动上报、统计、汇总和各种培训数据、网上考试及后台维护等多项功能与一体的,系统、全面和先进的“供电公司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囊括日常培训考核系统和网络考试系统及考核结果自动系统;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注重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只有全面实施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执行力,创新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管理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和自动化,才能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培训管理质量。

培训管理组织体系

供电企业培训组织大抵由四级构成:第一级由省电力公司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由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小组的日常工作由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另外设置省级员工管理及技能培训的中心机构。第二级由市级供电公司(省电力公司直属单位)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同样由市级供电公司(省电力公司直属单位)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市级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二级单位设置培训管理专责,同样二级单位也设置市级员工管理及技能培训的中心机构。第三级由县区供电分公司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主管经理担任组长,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三级单位设置培训管理专责。第四级就是供电企业的最基层单位——班组,由班长负责本班组成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其中,省、市两级公司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培训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尤为关键;供电企业目前对第三级、第四级的培训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只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保证,分级管理,各负其责,才能使供电企业整体培训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培训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管理制度,是供电企业搞好培训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培训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培训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培训保证制度,培训计划制度、轮岗培训制度、培训考评制度、培训质量跟踪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好的培训管理制度,需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做保证。供电企业目前各个管理层面的制度执行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想

开发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将解决供电企业目前培训管理相对落后,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考核机制相对缺失,培训信息未能共享,考试形式不够先进等诸多问题,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培训管理现代化、培训信息便捷化、培训考试科学化以及资源管理节约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由培训考核板块、培训考试板块、考核结果板块、系统通知板块、课件学习等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容纳了培训计划上报、培训计划调整、计划实施情况、分专业录入全部试题(题库维护)、网上答题自动判卷、计划实施考核情况、冬训考试结果、职工业绩结果考核、由身份证登录,按课件规定时间考核职工网上学习情况等诸多内容。

系统中各个板块数据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链接的。各个板块都有更深层次的开发设计需求。

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培训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计划实施后,其培训效果如何,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只做培训,无视效果,培训只能是流于形式。因此,建立培训评估机制,及时评估培训效果,十分必要。

所谓培训效果评估,就是对每一次培训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和分析,它是衡量企业培训效益、检验培训质量高低的重要手段。由于培训效果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因此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将会十分复杂。正确的培训效果评估,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培训效果应在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检验。培训效果要从有效性和效益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培训的有效性是指培训工作对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培训的效益性则是判断培训工作给供电企业带来的全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训成果转化

培训成果转化是培训工作的最终体现。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形成一定形式的培训产品,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说,做好培训成果转化工作也十分重要。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培训资源建设包括硬件资源建设和软件资源建设。硬件资源主要是指员工培训学习的室内外环境和进行培训学习的教学设备水平;软件资源主要是指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专职从事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目前我省供电企业的现有情况看,其培训资源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处于比较先进的状态,但是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因此,笔者有如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整合培训信息,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从当前供电企业培训工作现状看,其培训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培训信息存储较为分散,满足不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整合供电企业各级培训信息,认真搞好相关调研,提出合理需求,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网络系统,使供电企业各级培训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培训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供电企业主管部门的专职培训管理人员的数量仍然偏少,建议应按照相应专业选配一支责任心强、懂业务、会管理的培训管理队伍,以切实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三是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培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供电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建议应对省、市两级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的室内外环境、教学设备,特别是员工现场实际模拟操作的工、器具(包括送、变、配等相关专业)进行适当改善和投资,以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同时要统筹考虑,使培训资源市场化、商业化运营,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企业培训体系范文2

培训是人力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 而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培训却遭遇着各种困境和尴尬,具体表现为:

(一)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模式机械僵化

研究表明,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管理机构建设方面,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的内部课程体系建设及讲师培养上,成体系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培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培训形式单一 。

(二)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差

在企业中,培训流程不清晰,培训组织落实不到位。很少有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过程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设计,培训后更少有规范的效果评价,赶羊群式培训依然大行其道,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

(三)培训理念落后,培训激励不足

部分领导对培训重视不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是培训时常遭遇的尴尬。 部分企业缺乏与培训配套的员工激励晋升机制,员工培训热情不足,动力缺乏,培训自然难以有效开展。

二、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体系、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制度建设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的核心之一便是培训课程体系,规范的课程体系建设对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部门业务需求精确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出发点,精确定位,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对内部讲师体系的建立起到推进作用。

(三)规范的培训课程体系,可整合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形成对关键技术、技能、知识的沉淀、凝练和传承,防止某些关键岗位员工的流逝而导致企业实用性技能的丧失,构建培训的良好循环提升。

三、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构建课程体系框架

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明确在企业内部有着相同工作性质、相似工作能力要求的岗位集结起来,组成一个团体,称为岗位族。对岗位族进行整合梳理,一般可划分为知识类、技能类、素养类及管理类课程类别,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别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

(二)课程开发和设计

课程开发和设计是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课程质量的优劣。一般来说课程开发和设计从以下7个步骤展开:

1 选定课程主题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业务工作重点,聚焦典型业务问题,确定课程开发的主题。

2 实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有效开展培训的前提,只有切实的需求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找准培训的方向。培训需求的方法有很多,从个体层次分为: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从组织层次分为:工作绩效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需求分析简单的说就是“对照标准、测量现状、计算差距、分析原因”,只有差距找到了,培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训的有效性才具有说服力。

3 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应立足为解决生产问题,从制约本部门重点工作、重点业务的瓶颈问题出发,选定培训目标。目标应该明确,可量化的务必量化,不能量化尽量转化为表现性目标。

4 收集素材、确定课程内容

内容是课程的血肉,内容丰富才能使课程呈现立体化、有深度,当前信息来源丰富,讲师可借助互联网、行业期刊、行业专著、行业咨询报告等媒介,广征博引,去粗存精,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严谨的取舍、组合,形成课程的内容体系。

5 搭建课程逻辑构架

逻辑构架是课程的主线,一门优秀的培训课程必然是主题分明、逻辑清晰,表达清楚的。内容如珍珠,逻辑就如穿珍珠的线,再丰富的内容如果缺乏逻辑的贯穿,也将如一盘散沙,学员听后是一团浆糊,不知所云,逻辑应简单有力,清晰明了。

6 课程设计

没有课堂设计的培训不会是好的培训,所以课堂设计非常重要,形式承载内容,过程即结果,过程精彩,结果自然不会差。

7 持续改进

一门课程完成后,需要不断的讲授、验证、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课程PPT、讲师讲义、学员讲义、配套题库、教材等相关资料,最终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才能纳入课程体系里。

(三)课程管理与更新

企业培训体系范文3

[关键词]培训需求分析在线学习柯氏评估模型培训效益

人才已成为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人才之争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因而,企业必须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培养塑造优秀人才。随着员工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性的提升,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企业培训管理问题分析

培训作为企业行为,目的在于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组织绩效,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培训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也不能满足现代意义上企业的要求。培训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深入的需求分析――培训工作没有针对性

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培训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没有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因而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使得培训工作盲目又随意,培训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2.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培训过程事倍功半

企业大多运用传统的模式培训,采用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所以无法调动学员积极性,培训与实际脱节,造成培训效率低下。

3.评估机制不健全――培训效果模糊

大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具体体现在:评估资金投入有限,领导重视不够;评估手段单一,没有跟踪调查;评估内容片面、表面化,没有进入深层次发掘;对评估情况、数据缺乏系统记录,或没有进行系统管理;与实际生产工作脱节等方面,这些都不便于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不便于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

4.培训效益差――培训工作得不偿失

企业对员工进行高昂的培训投资后,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平台使培训成果得到应用,培训投资就无法回收;加上受训员工流失现象,培训成果付诸东流,这都可能招致管理高层对培训项目的否定。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殖,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这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而建立规范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实现这一共识的前提条件,不容忽视。

二、规范有效新型培训体系构建

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要看它能否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且应具备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着眼于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员工自我发展等特征。培训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计划(目的、对象、机构、时间、地点、内容等)、培训实施(培训方式)、培训评估、培训效益。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下面将分别进行论述:

1.建立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规范培训体系的基础,是确定培训内容的决定因素,它是培训计划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培训评估的第一步。培训需求一般来自三个方面:新员工入职培训、新项目投入培训、绩效考评差距培训,无论一个培训项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培训主管都应该通过培训需求分析来决定具体的知识、技能、态度的缺陷。现举例介绍后一种培训需求分析:

某外企采用“职务分析”的方式,即以工作说明书和技能标准为依据,确定职位的工作条件、职责及员工素质,并界定培训的内涵。该公司对各关键岗位的技能做了分析并制定标准,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例如:对工程部电气工程师岗位,首先,设定岗位技能评估标准,分为基本技能评估表(见表)和专业技能评估表(略);然后,由工程部经理对该岗位员工进行评估,理论考核采用试卷形式,操作考核根据其工作表现打分,得出分数后将其归类(如英语49分属于D类),形成一张员工技能评估表(略);最后,将员工实际评估水平与岗位要求水平对比,形成了一张差距分析表(略),在上面注明需要培训的项目和建议培训的时间,如此就完成了简单的培训需求分析。

2.完善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有很多种,各有优势,分别适用于不同情景下,传统培训方式已发展成熟,这里就不作介绍了。由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优秀企业的共识,但传统的培训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来实施培训资源的整合管理。“E-Learning在线学习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特性,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自我计划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学习模式。

第一代E-Learning系统,本质上是传统教学的网上翻版,表现为下载阅读电子文本教材、在线播放录制的讲课过程、通过E-mail或聊天室的异步或同步答疑、学生在线测试等形式。第二代E-Learning系统,实质是传统沙盘管理培训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电脑技术的强大能力,模拟现实管理情景及各种可能发生的错综复杂管理过程。它以交互式仿真为特色,将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集为一体,使学员在逼真、新鲜和刺激的环境中学习,学员还可以尝试不同方法,达到“做中学”和“错中学”效果。该模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实践性、体验性,通过虚拟现实、仿真、角色扮演、模型化假设检验等,激发学习激情、挖掘学习潜力、提高学习速度和质量。因此,仿真E-Learning已成为发展重点和未来,该系统在西方国家已有运用,但在国内还极为新兴。

3.强化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而遵循良好的评估流程是有效进行培训评估的保证。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了解培训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训评估应该包括如下基本步骤:

(1)完善评估数据库。进行评估之前,培训主管必须将培训前后发生的数据收集齐备,因为培训数据是评估的参数,根据能否用数字来衡量分为:硬数据和软数据。硬数据是评估主要衡量的参数,它以比例形式出现,是一些易于搜集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包括产出、质量、成本和时间等要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这四类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业绩衡量标准。常用的软数据包括工作习惯、氛围、技能、发展、满意度和主动性等,是评估工作的辅助参数。

(2)确定评估层次。“柯氏(Kirkpatrick)四级评估模型”(表略),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员工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根据评估的深度和难度柯氏模型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培训主管要确定最终的评估层次,这将决定评估开展的有益性和有效性,业内权威人士认为至少要对一部分培训进行三级甚至四级评估。然而,限于企业的精力、实力和财力,大多数的培训在做完一级评估或二级评估后就不作跟踪调查了。

由于培训要求的加大,培训主管也不得不进行深层次评估。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一级评估;但要使学员掌握某些特殊知识或技能,需进行二级评估,如安全知识课;三级评估适用于那些意在改变工作表现,且客户对实际效果期望很高的课程;四级评估则是更深层次要求,需要从整体上考察公司经营业绩、市场占有率等要素。

(3)统计资料并撰写评估报告。评估的方式有评估调查表填写、评估访谈、案例研究等,培训主管对评估调查表和结果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将收集到的问卷、访谈资料等进行整理合并,剔除无效资料并得出相关结论。在分析以上资料后,再结合学员考核结果,对此次培训项目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并做出适当合理调整。

(4)评估结果反馈。在培训评估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对评估结果的反馈,经过分析解释的评估数据及结果应该与四类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包括:培训主管――需要培训信息来改进培训项目,管理层――根据培训信息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受训员工――看到成果受到鼓励或者发现差距继续学习,直线经理――根据受训结果调整部门内工作计划。在沟通有关培训评估信息时,培训部门一定要做到不存偏见和高效率,经过有效沟通会更有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培训效果的发挥。

4.提高培训效益

培训效益(培训投资收益),是真正证明培训的价值并决定培训命运的基准,人力资本既然需要培训这种投资,就应该寻找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投资方式。所以,提高投资效益,证明培训的价值,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

(1)增加培训收益――应用培训成果

首先,培训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管理和业务实际,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如此员工受训后才有可能(因为培训符合企业现状和发展需要)并有意愿(因为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自身的市场受雇价值)应用培训成果。

其次,要营造支持性工作环境,由高层管理者在企业内长期倡导学习,强调应用的必要性,并明确直线职能经理对培训成果有效应用的责任,通过把培训应用纳入绩效考核中,调动直线经理的积极性,从而客观上保证培训成果能够有效应用到工作中。

最后,要保证长期收益,培训成果必须不断巩固并完善。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学习小组;②行动计划;③多阶段培训方案;④应用表单。为防止受训者中途懈怠,可由其上级或培训人员定期检查或抽查,一般适用技能类培训。

(2)规避培训风险――控制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的确会带来培训成本增加,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但人才流失的原因不在培训管理本身,而且一个好的培训体系不仅能留住内部人才,还能吸引外部人才。对于人才流失的原因本文不作论述,下面就流失现象提出两方面建议:

①利用法律约束:企业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明确规定受训员工只有在企业工作满几年后才能离开公司,否则,必须按比例补偿部分培训费用。

②运用激励手段:把培训成果与绩效、薪酬、晋升挂钩,将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要使人才培训后不是流动,而是更加稳定,关键是把培训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培训主管要从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余凯成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企业培训体系范文4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下,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给予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以充分重视。而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在企业培训体系之中,能够确保企业实现人力资源培训的目标,为提高企业组织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奠定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强化员工培训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其次为如何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在培训体系之中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管理理念 企业培训体系 应用

前言: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市场的形成使得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化。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纷纷踏上改革与创新之路,在更新管理理念、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竞争的核心力量――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求企业要通过完善培训体系的构建来强化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素质,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融入该体系之中,则能够为确保企业培训工作的成功开展提供保障。

一、企业强化员工培训与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强化员工培训的意义

首先,对于企业来讲,构架完善的培训体系,强化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能够在提升人才能力素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绩效,并且能够促进企业组织文化的发展,为提高企业凝聚力、推进企业创新的步伐并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从而为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其次,对于员工自身来讲,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并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在培训的过程中树立职业生涯意识,为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二)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第一,明确职责、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是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优势作用之一,其能够以标准且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确保员工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使相应的管理者能够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在调动员工主观积极性的同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第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精益求精,也就是将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精细化的分类与管控,进而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同时,为提高企业管理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第三,为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落实能够以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并使员工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进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于企业培训体系之中的有效对策

(一)设立培训部门并实现培训总体规划的制定

首先,在培训部门的设立上,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规模与现有经济实力,在此基础上设立与企业现阶段发展相适应的培训部门,在此基础上,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体系,明确培训部门的职责范围,确保相应的培训管理人员能够满足实际培训工作之需;其次,实现培训整体规划的制定。这就要求企业要结合自身内外部实际发展环境,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现状与所需,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要通过对培训需求与资源等的分析,明确培训对象、内容等,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而形成培训总体规划。

(二)明确培训需求并实现相应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

要想确保企业培训工作的成功开展,首要前提是需要实现对相应培训需求的分析,这就要求要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企业总体需求为出发点,对各个岗位对人力资源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要明确现有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而找出差距与不足,明确培训需求;与此同时,要实现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在定位培训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员工的实际能力水准来制定培训方法,确保培训内容的有效落实。

(三)定位培训讲师的选择标准与具体培训项目内容

在培训讲师的选择上,首先可以从内部选择出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并以有效的培训手段来提升其专业能力素养,进而能够充分发挥出内部人员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可以通过外聘来选择培训讲师,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所需来选定相应的讲师人员。在具体培训项目上,要求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年度培训计划,结合企业实际所需与相应的培训成本预算,以完善的年度培训计划为培训工作的成功落实奠定基础。

(四)落实完善的监管与评估

首先,在培训课程监管上,要求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培训课程开展的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制定监管各项指标,以实现对培训工作的全方位监管;其次,在评估工作上,要求要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估,可以采用四层评估方式来进行。然后综合监管与考核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分析,找出培训工作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善,以确保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切实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实力。

总结: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激励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在谋生存、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人才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要落实完善的培训工作。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融入培训体系的构建之中,能够确保企业在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科学且规范的培训体系,进而为确保培训工作的成功落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静.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41-144.

企业培训体系范文5

内容摘要: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的培训体系是由与培训活动相关的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或者系统。本文对企业培训体系理论研究、存在问题、理念内涵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三星企业构建的价值观导向的培训体系值得我国国内的企业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培训体系 三星企业 启示

培训体系的理论研究

体系是指由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顾名思义,培训体系是由与培训活动相关的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或者系统。有的观点认为,培训体系应包括制度层面(如培训管理办法,培训积分制度、培训考勤制度等)、资源层面(如课程体系、讲师体系、供应商体系、培训经费、场地体系等)、运作层面(流程、工具、模板等)等三个层面。还有的观点认为,培训体系包括企业培训的组织体系、企业培训的资源体系和企业培训的管理体系三个部分。其中,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编制、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四个环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应包括培训组织体系(培训部门的设立、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任职资格等)、培训资源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培训经费、场地设备等)、培训运营体系(培训流程体系、工具、表单等)、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管理办法,培训积分制度、培训考勤制度等)。

企业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培训观念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员工对待培训意识淡薄;企业领导对培训支持不够;企业担心员工受训后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等。

培训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健全的激励约束制度;培训制度本身不完善;培训工作和人事管理相互脱节;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执行不严格等方面。

培训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培训规划或计划或者计划执行不到位;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培训实施管理跟不上等方面。

培训内容及方式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及方式单一;缺乏培训的战略定位和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照搬别人的课程模式;不符合成人学习的规律等。

培训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培训讲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内部培训师资不足;培训时间难以保证;培训设施落后等。

价值观导向的三星培训体系内涵

(一)三星的培训理念

三星从创业以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变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营哲学和核心价值观,即“人才第一、最高志向、引领变革、正道经营、追求共赢”。三星实践“人才第一”的具体做法就是培养人才、提供环境、适才适用。在人才第一的价值观指导下,三星早已将培训纳入了高层的议事日程,并说到做到,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培训体系。

三星认为企业和员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在三星看来,有些企业把员工培训看作是一种福利,这是对员工培训认识的一个错位。三星认为,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之一是使他们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在提升员工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正好体现了企业和员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三星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为社会做贡献。三星企业有关负责人指出,“三星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能到其他企业去发挥作用,这同样是在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也正是体现了三星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经营理念。

(二)三星培训体系的构成

三星的培训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培训组织机构:是指企业培训部门的组织结构,包括培训部门的层级、人员的配备、培训人员的职责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培训课程体系:是指企业有自己的课程资料数据库,能针对公司业务的需求或岗位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规划及配置;讲师队伍建设:包括企业的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资源、企业教练、辅导员队伍等;培训软件支持系统:是指培训管理的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培训硬件支持系统:是指培训的设施、器具、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培训组织的建设

早在1957年,三星集团就成为韩国第一个通过向社会公开考试选拔人才的企业。在1996年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时,韩国总部就已确定了派到中国总部负责培训的两名人选,同时,又招聘了五名中方员工做专职的教育担当,组成七人的培训团队。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建立中国三星的培训体系,并结合中国本土员工的特点,开发和实施适合中方员工的培训课程。由此可知:三星实实在在地重视培训;中国三星在移植三星总部的培训体系和课程时能结合国情和民情,做到因地制宜。

(四)对培训管理者的培训

培训管理者包括培训专员、培训管理员、培训工作者、培训主管等。培训管理者是培训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好坏和培训质量的高低。三星针对培训管理者开设了《三星教育担当培训课程》,内容涉及到培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如何进行培训准备、如何运营和主持培训课程、如何布置培训场地、如何制作培训资料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培训管理者要努力从培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转向内部讲师的角色,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五)企业教练制度

企业教练制度(Mentoring)的做法是:为每一位新员工配备一名企业教练,以朋友的身份利用倾听、引导、启发、反馈等手段,帮助新员工挖掘自身的潜能,克服面临的困难和困惑,减少不安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三星导入这项制度时,具体实施细节如下:

第一,教练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教练的人选为跨部门的人员;须熟悉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有培养他人的愿望和热情,心态要乐观;能以朋友的身份与学员进行良性互动,沟通能力强。

第二,对教练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教练制的发展史、实施该制度的目的和内容、教练的态度和素质、教练技巧、模式、程序以及教练的职责等,培训时间在两天左右。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考试,为合格者颁发聘用证书。

第三,教练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正常一个周期是三个月。教练和学员定期面对面地交流,引导学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启发学员如何解决问题等。

第四,教练和学员需要对整个教练过程进行记录,主要记录教练的内容以及学员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的程度。培训部门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经验和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

第五,事后跟踪与促进。培训结束后,要对教练的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如表1所示。

(六)内部讲师队伍建设

在三星,大部分培训课程都是由内部讲师来承担的,少部分高端的课程如高层培训或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由外部的讲师来承担。因为内部讲师都是兼职的,难免和工作相冲突,为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三星一般要求一个课程至少要培养3-4名讲师。当然,对讲师的职务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只有经过培训并试讲合格者,才被授予讲师资格证书。三星也非常重视对讲师的评价和考核,考核的依据是学员的满意度和培训部门的评价。三星的内部讲师选拔流程如图1所示。

(七)企业文化培训课程特色

三星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采用了开发案例和影像资料、制作可视化的资料和物品、企业文化知识问答竞赛、戏剧表演等形式和方法,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例如,三星将五大核心价值观“人才第一、最高志向、引领变革、正道经营、追求共赢”制作成可视化的图标,并精心选择了不同的颜色和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既形象又生动。如图2所示。

人的形状,象征“企业即人”的理念和思想,突出人才第一。颜色为紫色,象征人才的宝贵和珍惜。

塔的形状象征追求尖端和最高,代表不断挑战的意志。颜色为蓝色,寓意是追求最强的能力和最好的业绩。

大小箭头的同一个方向,象征公司上下都要朝着同一方向前进。颜色为红色,象征着要带着热情不断向前冲刺。

天平的形状,象征从良心上要保持平衡,不贪多也不可缺损。颜色为绿色,象征诚实、正直和守法的精神。

两人对坐的形状,象征所有的人都是共存的伙伴关系。颜色为橘黄色,象征共存共赢和温馨和谐的关系。

(八)培训效果的评价和跟进

三星提出了培训评估“因课而异”的做法。培训部门有专人负责收集培训信息、下属企业的培训实绩、以及汇总、分析和管理培训的评估结果等。

三星为了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采取了培训总结、考试、行动计划、专题研讨等形式。如知识类的培训通过笔试测试学员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技能类的培训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来测试学员技能的情况;态度类的培训,则需要部门主管或培训管理者协助部门主管通过观察等形式了解员工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三星培训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第一,在企业经营哲学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三星非常重视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将培训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第二,凡事职责明确,专人负责。首先是公司一成立就有人专门负责培训;其次是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讲师、教练和培训管理者的职责;再次体现在专人负责收集培训信息、下属企业的培训实绩、以及汇总、分析和管理培训的评估结果等。

第三,注重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方法,旨在保证培训的效果。

第四,注重内部讲师的培养和选拔。内部培训师有着很多先天的优势,三星特别注重内部讲师的培养和选拔工作,这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内部的培训资源。同时,也通过制度建设和激励措施调动内部讲师的积极性。

第五,注重细节的管理。在三星的培训体系当中,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如规定内部讲师要遵循备课的8∶1原则(即讲授一小时至少要备八个小时的课);各种培训表格的制作;教练的选拔及教练制实施的五个阶段等,无不体现了三星注重细节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正顺.解密三星培训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企业培训体系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体系

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总体数量得到显著提高,获利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全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就工业来看,我国中小工业企业解决了五千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弱势的竞争地位以及自身有限的竞争性资源,往往也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适应自身发展且迫切需要的人才来支持企业自身的发展。人才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同时,中小企业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导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居高不下,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积极性。目前中小企业开展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胜任目前岗位的工作,而未能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开展有效的培训,导致中小企业培训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够。同时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培训的方式方法缺乏有效的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来进一步深入分析目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求建立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体系。

国内外中小企业培训体系模式与经验

日本中小企业虽然面临与我国中小企业相同的一些问题,比如: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吸引力不够;市场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中小企业高度集中于传统行业,从事高新技术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多等等。但受日本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日本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性不太突出,企业内部培训非常发达,对不同层级的人员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日本中小企业在改善企业自身条件,吸收外来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在岗培训,根据调查,日本中小企业有70%的人力资源开发资金被投放于员工的技术业务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中。同时日本的中小企业非常注重管理者潜能的开发和管理胜任力的培养。

美国的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为美国的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咨询和资金援助计划。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也相应地成立了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为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咨询以及研究顾问服务。注重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行专才培训制度。

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地区中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政府的影响较深。欧洲地区的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职工培训都给予了补贴、资助计划、政策和法律上的保证。意大利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中小企业联合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及培训技术人员。分布于德国全国各地的技术管理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与管理培训,开展一系列的咨询服务。比利时政府则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津贴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带薪培训。

土耳其政府则对中小企业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工资支援计划,即中小企业招聘的大学生的前半年的工资由政府承担70%,同时设立小企业培训资助基金为小企业人员的培训给予支付50%的费用。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支持中小企业十分重视,成立了中小企业总会,该会的主要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与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提拱信息咨询,培训服务及研讨共同关心问题;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及经营管理水平;协助政府发展中小企业;同时为支持中小企业应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香港政府于2001年10月并拨款成立四项资助计划,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培训基金,以协助中小企业应付新的挑战和机遇。香港中小企业培训基金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资助,以鼓励中小企业为其东主及员工提供与企业业务有关的培训,协助中小企业为人力资源增值,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实力及竞争力。基金分为两部分:东主培训及员工培训。培训基金每宗成功申请可获资助的比例最高可达培训费用的70%。

总的来说,以上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本国和地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培训经验。概括起来看,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制定统一的中小企业培训的有关计划并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实施;或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民间团体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咨询服务,政府给予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人员适当的津贴或补助;从提供培训服务主体来看,均突出了政府或社会中介机构的主导作用。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特点

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从领导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应给予培训工作高度的重视,加强和统一企业领导层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要把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作为一个常效机制来建立。既要重视员工的实际工作操作技能培训,也要重视员工的管理能力提升。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从受训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受训者的真正培训需求,必须从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前的内容准备、受训个体的培训考核以及培训后的绩效追踪评估,必须进行全过程的分析评估,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的自主性学习,通过企业内部制度安排来强化形成竞争性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充分借助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引入培训市场化的体系和制度,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分担一定的培训成本。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强调培训的直接有效性;要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实践的特点,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生产流程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和针对性的特点。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应基于企业的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发展同命运的理念。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议

必须高度强调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支持服务机构,直接服务于众多的中小企业,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课题研究,根据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和编制培训计划,通过行政规章制度规范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培训发展基金,直接培训中小企业人员或资助中小企业开展培训活动。

社会中介组织可以根据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开展有偿咨询服务,对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社会中介组织成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组织,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政府应规范和引导有关中介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规范的中小企业外部培训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质量以及效果,同时也促进培训市场的正常发育。

必须重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工作。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单一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个人施与了更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将更加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培训必须有力地进行。管理培训一定要有创新性,要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培训措施和方法,要在实践中强调管理者培训活动的直接有效性,针对企业特点,在培训活动中加强对企业的诊断咨询功能,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开展案例教学,更好地强调针对性。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做法,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参加培训活动可以通过津贴等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技能,从整体上能促进一个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的蓬勃发展。

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培训资源。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倾向于实行培训外包,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部培训资源力量的发挥。当确定了培训需求后,或者当培训计划完成后,就开始着眼于搜寻、筛选和考察培训课程承包商,而很少甚至没有意识到本企业内部存在着丰富的培训资源,从而也就没有去着力建立一支规范化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并充分利用。在实践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内部培训力量来有效降低培训成本,通过建立一支企业员工组成的内部培训师队伍,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加强培训的效果。中小企业内部培训师资是在业务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的内容方面,其针对性、适用性较强。虽然有的外包培训项目的培训师在类似或相同的企业、岗位有过工作经历,但是不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方面迥然相异。而这正是内部培训师能够很容易克服的地方。因此,内部培训师所做的培训内容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个性化,是真正针对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和培训需要等而度身定做的。但内部培训师的培训技能和培训风格,及其所影响的培训方式等,虽然多不及外包的培训师那样专业化,但这些服务于培训内容的外在形式可以通过培训和锻炼后可有显著改进。

我国可借鉴比利时政府的带薪培训制度、德国政府提供的员工免费培训制度等的经验,给予中小企业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可以将胜任素质模型应用于中小企业培训发展体系。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活动中可以将胜任素质模型作为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效果评价的依据。根据胜任素质模型要求的个人素质、能力、态度、知识来比对公司现有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胜任状况,找出与胜任素质模型要求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公司培训活动中针对知识能力的欠缺之处设计培训课程,为不同类型员工定制培训计划,快速弥补员工自身有关知识能力的不足,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使之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企业在飞速的行业发展中创造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适应中小企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借鉴国外成功的培训经验,在培训设计和培训效果评价环节中,根据不同的学习特点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法,改善中小企业的培训流程和方法,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特点根据培训的重点和参训学员的特点,让受训者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活动。通过多媒体、互联网(包括E-learning)、游戏、情景演练、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新技术和新方式的采用,以及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改变我国目前注重课堂讲授的培训单一形式,来改善和提高目前中小企业内训和外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书林.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现状的思索.集团经济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