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1
“大学里没读过,中学课文里有的都读过了。”考生答曰。每年的硕士研究生考生面试,我都问同一个问题,你读过些什么作品,能不能谈点你自己的阅读感受。可是回答在相当多数的情况下都让人失望,非常失望,他们要么根本说不上几部作品名来;要么是说出了作品名,而没法谈点自己的切实的阅读感受,一听就晓得只是背了文学史而知道这些作品名的。
可是这能全怪学生吗?我太清楚中文系本科的教学安排了,一学期整天都是课,有时甚至课还要排在晚上,学生除了上课、背教材、考试外,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让他们如何读作品。
然而,中文系大学生不读文学作品,只是听课、背书、考试,这能培养出说得过去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来吗?
不过这又能只怪大学吗?据说在中学里,不要说学生,就是相当一部分中学语文老师,也从不读课文之外的文学作品,因为没时间也没必要。中考和高考早已成为一种极专业的技术活,语文课老师专精的早已不是“语文教学”,而是“语文考试”,是应对“语文考试”的诸多规范程序和种种有效技巧。且“语文考试”这门专业是任读多少文学作品也没用的,因为它在性质上不属于语言文学专业,而属于“考试技术学”。
可是这又能怪中学老师吗?
今天的孩子从小学起,甚至是从幼儿园起,就明白了英、数、语的学业权重顺序。语文在老三门中,是考试拿分最不好说的,因此也是最不重要的一门。
当然,有朋友劝我不要杞人忧天,孩子们不读文学作品有什么关系?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体,今天是读图时代,想欣赏叙事艺术,只看电影电视剧足够了。君不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一代时兴的不一样,历来如此,何须见怪?
好像是有点道理。文学阅读也许真的已是明日黄花了。
然而,细想一下不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序列是文学史家们弄出来的名堂吧,或者说,文学史家们弄出这个名堂只是要表明不同文体发生、发展,以至成熟的历史状况吧,并不是说唐以后就不再有什么人写诗读诗,宋以后就不再有什么人写词、看词的了吧?
事实也如此呀:明清以后的上一世纪,尤其是上世纪时期,无论诗,还是词(已变为现代歌词),还是曲(已变为现代戏剧文学),还是小说,全都活跃丰富得无以复加,优秀作品迭出,读者如云,影响巨大呀。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2
古代文学不但品类繁多,而且创作价值历史悠久,从诸子百家到骚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小赋,再到明清的小说传记,真是不胜枚举。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古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人文社会和当时的生产水平,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操和对当时社会的看法或者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因素,都和古代文化以及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古代文学对丰富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以及情操陶冶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且在提升民族的凝聚力以及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首先表现在文化价值,一部文学史就是民族的心灵史,民族文学就是对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反应,中国的文学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对于世界的感受,因此中国文学可以说是中国的灵魂和血脉,因为中国很多的文化、思想、风俗等都是通过历史史书和文学经典记载传承下来的。其次就是认识价值,阅读古代文学和史书,现代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认识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的思想情感,并能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或者故事情节来联想现代社会和自己的遭遇等,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最后是应用价值,古代文学作品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资源价值,对当今的旅游事业具有深远的促进作用,古代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名胜古迹具有宣扬的作用,很多人慕名而来,大都是从文学作品而知道的。而且有的作品具有军事研究价值,有的作品具有医学价值或者农用研究价值等。所以,古代文学作品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3
烫一壶茶,在暮色最后一丝余晖散尽之时,纸页翻飞,那些流淌的思想,给你最激荡的碰撞。
读孔孟,养儒雅之气,腾升出梦的朦胧,那些遍布天下的仁义之风,那些对天下百姓疾苦的慰问,有了文字的传承,思想,千百年也不曾改变。
读老庄,慕自然之风,亲近自然的理想在心里流淌,无为而治并不荒唐,那是古圣贤对这个世界的渴望。有了书籍的陪伴,治学的心永不孤单。
……
喜欢古典文学中那一缕历史浓厚的馨香,那些深邃的思想,是琼浆,万世流芳。
读但丁,《神曲》长叹,对人性善恶的赞美与批判,字字声声都是发自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喟叹,用最真实的思想将文字连缀成章,还原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
读雨果,那悲悯之心总能让人心中生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疼痛,是因富人的贪婪,也缘穷人的悲惨,如果麻木的心想找回善良的知觉,那就请读书吧!你将会为这个世界悲喜交加,而那也将是一种清醒的触感。
……
爱慕外国文学中那一股醉人的芬芳,是佳酿,千古飘香。
从金鼎烧铸到甲骨雕刻,彰显了中华儿女对学习知识的渴望。
从竹简刻划到排版印刷,突显了华夏子孙对认知事物的企盼。
让我们带着虔诚去阅读每一册书吧!必须虔诚,因为摆放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让我们怀着感恩去翻开每一页纸吧!务必感恩,因为端捧在我们手中的是一颗无私的心灵。
无论是先秦思想,还是汉赋篇章,每一笔都是华夏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小说白话,每一处都有炎黄的完美笔画。
无论是汉字笔画,还是英文书写,每一笔都有思想的灵动。
无论是文史政之谈,还是理工医概况,每一句都有照人的光芒。
无论是远古思谈,还是未来遐想,每一段都令人难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用指尖触点,轻轻翻阅。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4
表面看来,今年的古诗鉴赏只是在题型上发生了些许变化,其实不然。通过题型的变化,试图体现命题人对古诗鉴赏的重新思考,因为古诗鉴赏毕竟有十几年没有变化了。一般来讲,高考试题的变化遵循的是“渐进性”原则,让广大考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2015年高考开始,古诗鉴赏就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2卷第8题: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此题的设问角度不同于往年,往年一般是直接考查诗人写作诗歌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而这道题问的是“曹霸是怎样做到的”,通过“曹霸”这个载体间接考查表现手法,有些审题马虎的考生难免出现问题。
下面就具体谈一谈笔者对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的一些认识,以期对参加2017年高考的考生有一些帮助。
一、选材方面,仍然会坚持“重点选取中间,略会涉及两头”的原则。所谓“重点选取中间”,就是以唐宋诗词元曲为主;所谓“略会涉及两头”,就是不会彻底抛弃《诗经》、魏晋南北朝和明清等朝代的诗歌,但入选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原因非常简单,一方面,唐宋诗词元曲无论在情感表达上还是表现手法方面,相对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唐宋诗词元曲数量巨大,浩如烟海,命题人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充裕,能够有效应对押题猜题的风险,避免撞衫的尴尬。2016年高考总共有9套试题,其中全国卷3套,各省市卷6套,这9套试卷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唐诗宋词元曲。所以,广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突出唐诗宋词元曲,在此基础上,向两头延伸。
二、作家方面,坚持“首选名家”的原则。2016年,入选的诗人分别是李白、杜甫、曹翰、陆游、孙周卿、辛弃疾、王维、刘克庄等,考生最为陌生的是曹翰和孙周卿,其余几位诗人,大家都非常熟悉。
曹翰是北宋名将,历史对其评价是“武将能诗”,以《内宴奉诏作》闻名天下;孙周卿是元朝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v末前后在世。周卿工曲,所作以小令为多,今散见各家曲选中。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2017年高考,仍会坚持选择名家的原则,整体上看,名家名作基本上不会出现,而名家非名作以及非名家的名作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三、从体裁上看,坚持“律诗为主,其它为辅”的原则。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律诗所占比重遥遥领先,就拿2016年高考来说,9套试卷中有5套选择了律诗,约占56%,其余的4套,分别选择了乐府、宋词和绝句,约占34%。因为律诗的容量不长也不短,比较适合命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诗歌过长的话,命题人会节选其中的一段或者几段,不会选择整首诗,2016年全国2卷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四、从题材上看,坚持“灵活多样,方便命题”的原则。中国古典诗词以写景抒怀诗为最多,或写景以寓情,以山水田园诗为代表;或即事以抒怀,以离别诗、思念诗为代表,抒发旅途漂泊、自我伤感。全国卷对诗歌题材的选择上往往以借景抒情类最为常见,基本是2017年命题者选择的主流,但较为冷僻的咏史诗等也屡有出现,如2016年高考全国1卷考查的李白的《金陵望汉江》就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
五、从考点上看,坚持“全面考查,重点突出”的原则。所谓“全面考查”,指的是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均有考查的机会;所谓“重点突出”,指的是“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两个考点是高频率考点,出现的机会更多一点。如2016年高考全国1卷的古诗鉴赏题的第8题和第9}: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8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第9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再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的第21题和22题: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这两道题,均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为主,考查指向更为明确。
六、从和教材的关系上看,坚持“勾连课本”的原则。在古诗鉴赏备考方面,大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弊端,那就是“轻教材重资料”,对教材上的诗歌不认真研读,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教材以外的诗歌上。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已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命制高考试题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和教材中的诗歌发生关系,引导大家重视课本。如2015年全国1卷第8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此题如果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熟悉,想要拿高分,困难甚大。
只要诗歌考题与教材上的诗歌有一点关系,哪怕是一点点的关系,命题人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因此,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还是要在教材上花一定的时间的,不可“眼中无它(教材)”。
七、从试题形式上看,会坚持“稳中求变”的原则。一方面,客观题会重出江湖,一方面,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也会款款走来。
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2016年高考浙江卷)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两首诗歌结合在一起,既要读懂第一首诗歌,又要读懂第二首诗歌,还要把两首诗歌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找出来,比较阅读,才能准确答题。显然,这样的考查方式大大增加了考查的难度,但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八、从感彩上看,会坚持“冷色调为主,暖色调为辅”的原则。所谓“冷色调”,指的是悲凉惆怅之类的感情,所谓“暖色调”,指的是喜悦恬淡之类的感情。从2016年高考试题来看,表现诗人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居多,9套题中有7套试题是冷色调,尤其是全国卷3套试题,诗歌的感情无一例外的是冷色调。只有北京卷陆游的《西村》和天津卷王维的《登裴秀才迪小台》在感彩方面是暖色调。2017年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卷,很有可能继续高举“冷色调”的大旗,表达诗人难以名状的愁情和伤感。
另外,2014年以前的诗歌,大多侧重于个人的思想感情,试卷观照的是诗人的“小我”,但从2015年、2016年高考试题来看,诗歌的感彩既有对“小我”的涉猎,又有对“大我”的观照,交替互现,诗人在“大济苍生”的背景下实现自我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的诗歌鉴赏,极有可能是对“大我”的持续观照,把“我”放在家、国的背景中去考察,可能是诗歌选材的一个重要考量。
九、在读懂诗歌方面,坚持以“读懂为主,答题为次”的原则。在近几年的备考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不在怎么样读懂诗歌方面下功夫,而潜心于研究一些所谓的答题技巧、答题套路。试想,如果对诗歌的理解迷迷糊糊,根本不可能知道诗人写作诗歌的意图,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2016年全国2卷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5
读书铸造了我的人生。我的母亲是江西省图书馆的馆长,我从小就在书堆里长大,经常在一排排的书架里玩,藏猫猫。长大后,我慢慢地明白,书籍对我人生的影响非常大,读书让我认识到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我能够到西安来工作和书有很大的关系,我母亲就我一个孩子,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牺牲了。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组织上曾经告诉母亲,我可以分回江西。当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时,母亲告诉我:“你当然到西安,因为西安的文化分量比南昌更大。”于是,我来到了西安,而且我将在这终老一生。
读书需要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我读了一辈子书,总结出了“即读、急读、积读”的读书方法。首先,“即读”。即时随意的读书,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我基本上每天睡前一小时,躺在床上读书、翻阅杂志、浏览新闻。这种读书很闲适,也不需要很用心,这叫即读。其次,“急读”。有时,我要为一本小说写评论就需要急读。记得贾平凹老师曾有一本书我要写评论,那时候我加夜班读这本书,然后再看相关的理论书,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带着问题围绕着一个写作目标,一个研究目标来读书,这叫急读。再次,“积读”。积淀性的阅读,在前面两个基础上,系统的读书,精读一些书。例如,作为一个文化人,起码要读中国国学中的“四书五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曲、民国以来现当代的文学,按照积淀读书的方法,通读一遍,打好基础。积淀读书就一定要是把重点放在史、论、典三方面。一定要读史,只有了解中国历史才能知道去读什么书;一定要有理论,一定要知道基本的理论体系;一定要读经典,读那些被历史检验过的典籍性、经典性的书籍。史、论、典,是积累性阅读必要的前提。我读书就是这样,即时性的翻读、浏览,集中一个目标去阅读、去思考,然后积累性、积淀性的去系统的读一些东西打基础,大概这就是一种阅读状态。
读书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读书与看影视作品不一样,影视作品是直观的,有图像,有声音。书籍没有,只有文字这种符号。所以我们把电视叫空间艺术,把音乐叫时间艺术,把文学叫符号艺术。比如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必须要阅读关于他的描写,然后转换成一个形象。无论是文学的阅读过程,还是理论的阅读过程,都需要大脑进行艰巨的再创造。所以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他的思维就会受到影响,他的再创造能力就会萎缩。人不能总是直观的去看图像。尽管读图时代是社会的一个进步,但是读图时代却掩盖了一种危机,就是让人不再阅读,失去创造力。所以,第一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第二如果不是做学术研究,我建议不必进行积累性的阅读。但是一定要养成即读的习惯,经常浏览报刊,经常跑跑书店,经常跑跑图书馆,哪怕站在书架面前翻一翻。
书籍是我们人类的知识成果的结晶。读书是我们快速提升人生的一个渠道,读书铸造了我们完美的人格,包括爱情、友谊。人如果不读书,这个人就处在形而下世界;只有读了书,人才同时具备形而下生存和形而上生存。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范文6
关键词:古典诵读;校本课程;思考
根深叶才壮,水活流更长。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化和青春勃发的莘莘学子,我们曾反复思量,要怎样才能让下一代茁壮成长为枝繁叶茂的森林,成为一溪活水源远流长呢?开设关于古典文化诵读的校本课程,无疑会是一个有力的举措。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还要让他们“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道理,让“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的思想融入每个学生的灵魂。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其博大精深、璀璨瑰丽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传统古典文学是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魏晋文赋、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兼容美德、美智、美育三大范畴;唐诗宋词更是集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为一体,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则浓缩了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文化瑰宝曾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和千古风流人物,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这笔财富呢?
正如山东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教授颜炳罡所说:“德育教育贵在养成。人的优秀品德恰恰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涵养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古典文化的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时代的最好材料。通过对这些古典文化名言警句的诵读,青少年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让《三字经》的声音响彻校园,让《大学》的名言回旋于每个孩子的耳边,让《孝经》指导莘莘学子的行动,让《论语》引导着青春少年行动的方向,让《国学》的精髓逐渐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这已经是当务之急。
笔者一直认为,校园里最美的音乐,便是朗朗的读书声;校园里最美的风景,是学生脸上春风拂面的微笑。经过古代典籍精华的熏陶,学生的内心像是经过春风的洗礼、春雨的滋润,自会多了一份古典文化的厚重与明理守信的璀璨。
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说过:“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而这些璀璨的文化典籍,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守住这种精神,才有我们的后续发展。
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吃着“洋快餐”,喝着“洋酒”,心安理得地过着“洋节”,甚至看着“洋漫画”,玩着“洋游戏”,却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知之甚少,远离了影响深远的经典文学。
笔者常常想起波普尔的一句话:“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警钟长鸣,红灯闪亮,我们只有汲取古典文化的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在这个飞速旋转的星球上,我们才不至于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迷失方向。
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具有前瞻性,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尽快深入校园。对联、对句、对诗,不只是一种写作训练,更是一种人生训练。今日年少,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深远的眼光解读世界,他日长大成人,心胸必定可以宽广得容纳万物。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素质。”就是说“忘不掉的才是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的?唯有习惯。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成为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影响学生的一生。
因此,广大教师要行动起来,以校本课程为载体,让学生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知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格言,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