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线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线实训总结

电线实训总结范文1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电子专业和电接触的高频率,在学习基本电路之前让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安全用电常识是电工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会安全用电是每个学生的基本任务。

2、学情分析

刚入校职校的中职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对纯理论的说教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不善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熟悉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多分析,多表达,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校园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知道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方法

3.知道触电后的急救常识

【技能目标】

能排查常见校园危险用电隐患

能正确对触电事故做一般急救处理

【情感目标】

培养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

1、排除常见校园用电安全隐患

2、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难点内容】

1、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讲授法

对于安全用电常识部分适当扩展内容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教学

②、情景教学法

以教室、实训室和宿舍为依托模拟危险用电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出危险用电的行为并及时改正。

2、学法指导

让学生联系生活,亲自在情境中寻找问题和答案,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事实情景

三、教学程序

1、案例引入

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案例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本次大火案例,让学生明确用电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导入:列举实训操作中安全用电的操作要求?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讲授新课

⑴、学生在校园内的用电安全情景演示

 教室用电安全

 实训室用电安全

 宿舍用电安全

设计意图:以“我们来找茬儿”的小游戏的模式,利用学生情景重现校园内常见的危险用电行为,让学生现场找到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这些危险用电行为,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⑵、介绍不同情景的安全用电常识,此过程注意和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相联系。

1.教室安全用电法则:

 不在教室内违规充电

 不在教室私自拉接插线板

2.实训室安全用电法则

 电烙铁冷却后才能放入工具包

 应定期检查实训用具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

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新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3.寝室用电安全法则

 不要随意更改线路

 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 经常检查电器

 养成安全用电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引导、对比分析、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介绍触电急救措施,注意此时需要注明只是理论急救措施,具体操作方法下一次课程中再详细介绍。提醒急救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否者只会给伤者带来二次伤害。

3、课堂练习,教学反馈

投影展示安全用电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4、小结:简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点

5、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扩大获取知识的途径。

四、板书设计

电线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土木工程测量 项目教学法 情景导入法 任务驱动 成果评价

高职土木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专门人才,使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及技能水平。其中,土木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导向技术,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技术。土木工程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工程施工过程和运营管理阶段,对高层、大型建(构)筑物进行沉降、位移、倾斜等变形观测,以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并为建(构)物结构和地基基础的研究提供各种可靠的测量数据。因而学习并掌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现代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项目确定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将知识分解为具体的项目是核心的步骤,并且项目要能够有效地涵盖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因而分解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分解项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以内;

(2)学生对所确定的项目及其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

(3)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

(4)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

(5)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土木类专业测量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操作应用,为将来从事土木施工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强的特点,较为适用项目教学法。据此特点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可将此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性的项目。具体内容如表一。

表一中的各项目是根据一定的情景导入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任务的需要去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再进行综合实训。任务的完成由学生来主导,而教师则是通过引导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通过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练习操作掌握所应具备的技能,进而利用所学技能完成项目中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始终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

2.任务实施

对于项目中的内容我们可通过情景导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实施,而“任务驱动”法中学生的兴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探究的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感,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例如我们为让学生掌握全站仪(经纬仪)的操作应用技能可进行如下的情景、任务设置。

通过情境展示和对三个递进式的提问的解决来完成。

情景展示:选一有高(低)电线通过的道路。

提问1:目测,电线距路面铅垂距离(悬高)为多少?

视觉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施工或设计需要,引出利用工程测量的需要。

提问2:用什么方法可以既简单又准确地知道电线悬高?

从电压线上悬线绳测量出线绳长度,或找一较长木杆置于电压线下再量出线与地面间木杆长度。

提问3:高(低)压电线都有通电,上述方法因危及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不可使用,这样我们如何测量电线的悬高呢?

通过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①利用我们已具备的数学知识――勾股定理;

②先离开高(低)压电线一段距离并测出已选点到电线最低处在地面上的投影的水平距离;

③测出所选点与电线最低处连线的垂直角,算出电线悬高。

归纳总结,得到全站仪的应用实质,说明全站仪的一种应用――悬高测量。

最后由学生分组去完成悬高测量。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体会到工程需要产生了工程测量,问题推动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工程产生的实际问题。

从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对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初步形成了计划,但真正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却又不知如何开始,这恰恰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不要急于指导,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式地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进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各小组任务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指正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不当之处,以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成果评价、分析总结

评价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评价对学生探究学习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促进作用。在任务完成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及总结。可由学生各级组代表上台发言,讲解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情况,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同学间相互协作的情况;然后其它小组提问由发言小组回答,最后教师对各组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各组任务完成情况,表扬先进,指正不足,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法及方向。总体来讲,在本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其实际情况精心设置项目中的任务;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做到分组合理,以利于教学任务的实施;

(3)在每一任务(或任务中一阶段)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分析,给学生一定的约束感,同时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与提高;

(4)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与省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站联合采用考证制,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具有实用性。

4.结语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项目教学真正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创新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增强了成就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因而是较为适合高职测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汉雄.《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矿山测量,2007,(3).

[2]肖鸾等.工程测量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5).

电线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线路理论基础;工程项目;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曾令通(1972-),男,广西灌阳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GB3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12-02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任务驱动,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是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所设计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工作任务的课程模式,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避免任务本位课程围绕任务教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把握任务之间的关系,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一、问题的提出

“线路理论基础”课程主要为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提供必要的技术理论依据,是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课程,在高压输配电专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压输配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2]“线路理论基础”课程内容庞杂,计算量大,公式复杂,概念抽象,课程建设相对滞后,教学模式仍以学科体系为主,忽视实践环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内容与实际工程的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章节的内容彼此孤立,不注重其内在的联系及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毕业后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岗位,无法实现与企业零对接,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兴趣中求知,使学生在“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提高技能的同时,把理论知识也拓展到更高的水平,使其能够符合企业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改革,引入“110kV靖安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实例,重构“线路理论基础”课程体系,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工程实践,使线路设计来自实际而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线路设计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线路设计的兴趣,实现与企业零对接。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

1.总体目标

通过对“线路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论,按照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线路设计流程进行线路初步设计,具体线路初步设计的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去企业进行学习,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招开座谈会、讲学等措施,明确企业的对线路设计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情况,重构“线路理论基础”课程体系。引入“110kV靖安输变电工程线路初步设计”实例,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电力企业线路设计流程,将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其课程模块及课时分配设计如表1所示。A线为课内项目,分别是:导、地线截面选择气象条件设计线路路径设计导、地线机械特性曲线绘制导、地线安装曲线绘制绝缘配合设计防雷设计杆塔设计基础设计设计说明书编制,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训练。B线为课外项目,学生可到企业进行训练。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把相关的教学内容溶入到项目所对应的教学情境中,其课程内容与项目融合设计如表2所示。[3]

表1 课程模块及课时分配设计

序号 A/B线 项目名称 工作任务 学时

1 A线

(110kv靖安线路初步设计) 导、地线截面选择 设计导、地线截面 3

2 气象条件设计 设计气象条件 3

3 线路路径设计 设计线路路径 3

4 导、地线机械特性曲线绘制 设计导、地线比载和安全系数 6

设计导、地线的控制条件 9

绘制机械特性曲线 6

5 导、地线安装曲线绘制 绘制导、地线安装曲线 3

6 绝缘配合设计 选择导线绝缘子、金具 3

7 防雷设计 测量土壤接地电阻率 3

设计导线防雷措施 3

8 杆塔设计 设计杆塔的外形尺寸 6

绘制线路平断面图 9

设计导、地线防振措施 6

制作杆塔明细表 6

9 基础设计 设计铁塔、水泥杆基础 3

10 设计说明书编制 制作线路概预算表 3

编制设计说明书 6

小计 80

11 B线(海口狮子岭输园110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80

3.教学手段

按照线路设计流程,A线项目以“110kV靖安输变电工程线路初步设计”实例在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线路设计室进行实训。依托道亨SLCAD平断面图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和西安思维PCAD、LCAD输配电线路设计系统等软件,按线路流程进行设计,加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方便学生学习,本课程建立了网站。学生可利用本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库,随时下载电子课件、习题库、技能训练项目、开放性课题等内容。利用课程网站逐步建立课程学习的教学平台,开展网上答疑,通过邮件、论坛等网络通讯工具可实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方案

注重任务驱动,以项目为导向,推行项目化教学。每个项目学生自主完成,通过布置任务提出工程实例项目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相关内容讨论总结经验讲解相关知识等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主,老师为辅。遇到问题采用自己解决小组解决老师提示的步骤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训练方式和手段:布置任务;由各组选派代表(每次必须选派不同人员)用5分钟时间汇报方案,说明组内分工情况,如有遗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根据汇报情况,小组间进行相互点评方案的合理性,教师作理论指导,解决部分出现的问题;各组完善方案,教师解决各方案的关键问题,分析各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作为过程考核依据;教师收取各小组的报告,并由小组代表汇报选择结果,教师做验收考核;教师做工作总结。

5.考核方式

每个项目按企业标准流程进行实训,多方参与考核,注重过程评价。以项目“测量土壤接地电阻率”为例,该项目主要流程为:准备工作断开电源接地电阻测试接线测量分析数据工作终结。团队制订测试方案,小组成员为操作员,小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其他小组的组长作为监护人,教师监控整个项目的实施。项目考核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组成。学生自评由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参与情况完成考核,小组评价则由作为监护人身份的其他小组长来考核,教师评价侧重于过程监控。这种考核方式相对客观、公正,有助于过程评价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改革成效

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临场应变能力。

2.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是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紧贴生产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胜任岗位工作,实现与企业零对接。

3.丰富教学资料库

及时更新课程网站,通过上传最新的线路设计规程及相关设计的条文说明等资料,丰富了该课程网站资源,增强了学习的时效性,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

4.提高教学效果

项目化教学深得学生的认可,学生的评教议教从原来的90分提高到98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电线实训总结范文4

1教材内容的改革(以化工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席时达主编的《电工技术》第三版教材为例)。

首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删除不同科目交叉的重复内容,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一章与化工仪表自动化课中一章内容重复,故删除不讲;正弦交流电一章,基本都是数学中相量的内容,内容繁难且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故简化内容,以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为主,例如电工考试中经常考到的“正弦交流电三要素”的知识点等;删除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教学生会直接使用公式计算即可,例如正弦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公式、补偿电容的计算公式等;变压器与电动机这两章,以学生了解这两种设备的结构、作用等为主,对于设备运行特性等复杂且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简化。用电安全知识和电工测量两个章节正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但有的教材中反而是轻描淡写,所以建议应强化和拓展这两部分的内容。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解教学难点,例如讲变压器的结构这节内容,文字和图片不够直观,学生不好理解,变压器实物又不方便拿到课堂上,所以可以下载一些讲解变压器结构的视频或者演示动画,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视频演示,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增加了信息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讲电动机这节课时,电动机的结构单靠图片和语言很难描绘清楚,准备一个小的电机实物或模型,拆开后直接向学生展示电机内部构造和组成部分,既直观又简便;在讲电工测量中的万用表这一节课时,理论内容讲起来比较简单,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万用表的使用,这一节课完全可以移到实验室,将这节理论课和万用表的使用实验课合并成一节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然的学会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节省了课时;对于电路分析方法和正弦交流电两章内容以理论知识和计算为主,所以要重视教师讲与学生练的有机结合,每次课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后的计算题,然后根据学生接受的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知识点迈进,计算题的选择以基本和简单为主,不要一味追求复杂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这样不但起不到掌握知识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尽量将所学内容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讲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时,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打开教室中的一个配电箱,让学生看看学校的供电就是三相四线制,而又紧接着讲解为什么我们家里用的却是单相两线制,这样让学生觉得不管学习的知识能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用到,最起码学会了一些生活常识,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贴近生活实际的。

3实践教学的改进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的电工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一些固化模式的操作,同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结合较少。学生学习完电工课程后,竟然还不会最基本的剥电线、接电线,更不用说是设计和维修电路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验这节,让学生在维修电工实验室亲手剥线,接线,按照电路原理图自己连接电动机运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多设计几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化实验实训,例如让学生为自己家的室内楼梯上设计一个由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并且加深了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学期末学生的考核,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既要包括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考核,又要包括实践应用能力的测试。在出理论试卷中,减少纯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加大一些与日常生活或者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践题目。课堂的上多组织问题讨论,并把学生的表现加到其平时成绩中,引导学生学会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电线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教育培训;创新;素质提升

作者简介:吴萍(1981-),女,江苏南京人,江苏溧水县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助理工程师;赵红芳(1979-),女,江苏南京人,江苏溧水县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江苏溧水2112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48-02

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强“三个建设”,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指示。2011年,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电网公司更是从战略高度,作出“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工作部署,并指出:提升企业素质,归根结底要靠提升队伍素质。要统筹推进员工队伍建设,确保员工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企业素质有效提升。

一、出台《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考核办法》,激励员工自我提升

在培训工作上,江苏溧水县供电公司(公司)始终在寻求一种激励机制,努力促进员工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2010年,公司研究出台了《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考核办法》,为员工自我提升进一步创造好的条件和氛围。

把员工综合素质体现从16个方面来考量,包括员工当年绩效、人才当量提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QC成果、科技论文、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年度评优等。员工在16个方面取得的排名、成果、成效,按照等级、格次不同均折算成相应分值,员工得分上不封顶。一年期满,每位员工以“自我举证”的方式为自己打分,获得的分值累加后,排名前30%的员工可获综合素质提升奖励,体现“有能力呈现者得分、能力呈现多者多得分、能力呈现突出者得高分”的素质提升激励思路。为防止员工工作重心有所转移,公司在综合素质提升中体现了员工“年度绩效”、“年度评优”两方面重要内容,向员工表达“绩效为先”的意图,个人提升应该首先以良好的绩效为前提,从而使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和优质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相互促进。

为体现综合素质提升举证过程中的公正透明,在经历员工自评和资料举证、部门和人资部汇总审核后,还专门设置了“公示”环节,目的是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并进行员工间的提升情况的对比,这样有助于在公司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型组织氛围。

在综合素质提升奖励比例的确定上,设置的奖励额度中等,基数2000元,既不过重强调,也不使员工觉得奖励幅度小,无所谓。根据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际得分,由高至低排名,排名在前10%的员工为一等奖,奖励系数为2.0;排名在前10%-20%(不含10%)的员工为二等奖,奖励系数为1.5;排名在前20%-30%(不含20%)的员工为三等奖,奖励系数为1.0。另外,考虑到多经后勤员工在全面提升考核办法中能涉及到的项目较少,和主业一起排名无优势,为提高他们积极性,采取单独排名措施,在多经后勤员工中也产生前30%。2011年3月初,公司首次员工素质全面提升考核工作圆满结束,经举证评审,公司有179名员工参加排名,主业60名员工、多经19名员工获得素质提升一、二、三等奖。

2011年3月,公司根据素质提升考核办法实施后的分析反馈,并结合队伍素质建设要求,将原来16项考核细则进行了分值、考核内容的修订和完善,使之更趋合理。将考核项细分为“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三方面内容,新增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民主管理以及社会公益等四方面考核项,更加全面体现上级对队伍素质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公司层面开设“每周课堂”,专业部门深度参与自主培训

为切实推进专业业务与专业培训一体化工作,2009年底,公司尝试让专业部门深度参与培训项目确定和实施,并发挥主导作用,人力资源部全面归口负责。2009年11月,公司举行“每周课堂”开班仪式,使公司专业部门的培训实现了有组织、有计划。两年来,公司领导、部门主管、首席技师、主要技术工种核心和后备梯队成员以及兼职教师共计40余人陆续开设专题讲座,在全公司相关部门、员工中普及各类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各级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其中,公司层面共开展智能电网、人力资源、党风廉政、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突发事件等专题“每周课堂”28次,共有582人次参加。

公司“每周课堂”在管理上体现了常态化管理。仅活动筹备历时两个月时间。成立了以总工程师总负责、人资部具体负责的工作机构,出台了《“每周课堂”活动办法》,征集专题讲座、课题共计42个,并行文下发,涉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公司文化三大类。每课按照不低于2课时的标准开设,授课原则上在每周三或周四下午进行。每课结束后,人资部组织听课人员填写课堂反馈表,作为年度评比依据,同时收集员工关心的课题,作为以后“每周课堂”计划的参考。

公司“每周课堂”计划一个年度开展一次教学总结,评选优秀课目,对年度学习成果回顾,并部署下一年度教学重点和计划。每个学年将编制一套成果汇编,重点刊录具有推广学习价值的备课笔记、论文。2011年3月,经公司评审,我们共评出优秀培训教案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鼓励奖12篇,形成了公司《2010年每周课堂优秀讲稿汇编》发放到各部门,继续在专业知识培训和应用上发挥作用。

通过“每周课堂”的开设,公司为员工直接获取培训积分创造了条件。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推进专业培训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又督促公司管理干部加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管理干部在综合素质上进一步提升。

三、长期致力于主要技术工种核心和后备梯队建设,鼓励员工争做技术带头人

公司主要技术工种核心梯队和后备梯队建设始于2006年,目的是加大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生产一线人员岗位成才。公司每年在变电、线路、营销调度等主要技术工种中采取评聘结合的方式,选拔一批技术骨干和业务尖子,引导他们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担负起本专业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责任和使命,并致力于培养年轻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员工一旦被聘为核心梯队、后备梯队成员,每年要求他们针对本专业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专业分析、实践,至少有一个成果应用到生产管理工作中;要承担“师带徒”责任,传授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要带头参加故障分析、撰写科技论文、参加QC活动等,并取得成果。

2010年5月至9月,公司以核心、后备梯队成员为核心,利用迎峰度夏期间系统封网运行,班组生产安排较为宽松的时间段,在变电、线路、调度、用电等9大类12个专业中开展了专业调研,先后历经4个多月的时间。彻底摸清各专业现状,提出本专业具体存在的问题和专业发展建议,更好促进公司生产营销管理,同时为专业带头人成长成才提供平台。专业调研工作刚做完,在年底增补项目、2011年相关电网、基建技改项目上报过程中就发挥了积极作用。准备在此基础上,每年对专业调研报告滚动修订完善,力争使其能够成为生产营销管理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发挥作用。

公司对主要技术工种核心梯队和后备梯队实施动态考核,坚持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各方面表现优秀、积极的成员将在下一年度继续聘用,没有起到专业带头作用的成员或因岗位性质改变的将不再聘用。同时,注意吸收专业成绩突出的新成员。

2011年2月,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生技部、营销(农电)部对2010年度聘用的11名核心梯队和5名后备梯队成员进行了年度考核,经过个人自评、递交举证材料、考评小组评定等环节,最终评出2名优秀核心梯队成员和1名优秀后备梯队成员,并经过层层筛选重新确定了2011年12名核心梯队、后备梯队成员。3月份,我们又对《溧水县供电公司核心(后备)梯队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核心后备梯队建设、逐步成为溧水公司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的一项常态工作。

四、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员工随时就近的实战式培训

溧水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并把员工实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早在2006年就建成了省公司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基地建有能满足农电初、中、高级工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功能设施,主要包括一个培训中心和一个配电线路实训场。

培训中心根据操作项目需要,建有装表接电和低压配电实训室,定制了6套标准计量柜(GGD)内含电动机控制接线功能模块板6块;动力配电盘制作功能模块板6块;照明配电板制作功能模块板6块;单相电能表校验台1只;三相电能表走字台1台及各种规格电能表30多只;1套电能表错误接线电子模拟装置。加工了3块带支架的木板用于室内PVC管布线与护套线布线的项目。能够实现计量装置安装接线、故障查找及处理、电动机控制回路配线、低压照明及电力回路配线等实训功能。

另外,培训中心建有1个多功能教室计60个座位;1个计算机教室计55个工作终端,接入局域网。培训基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后勤服务方面,立足于在硬件上满足使用要求,在软件上提供人性化服务。设有学员餐厅、学员宿舍、活动场所等后勤设施。其中标准客房34间,可满足87人培训需要,一楼大餐厅可供100人同时用餐,并设有包间2个。活动场所设有羽毛球场地1块、乒乓球桌1套、健身器材1套等设施。以高质量的水准为各种培训、竞赛提供可靠、周到的服务。

在室外配电线路实训场地,架设了一套完整的10kV及以下高低压配电系统,共有12m水泥电杆4根,10m水泥电杆15根,10kV电缆1根(含电缆分支箱),配电变压器2台(含JP4型箱与进出电缆),10kV柱上开关1台,支线令克1组,高低压架空线路共16档,拉线11套。能够实现0.4kV架空线路更换绝缘子、制作安装拉线、接户线安装、接地电阻测试、变压器档位调试和直流电阻测试、导线弧垂调整等杆上附件安装检修等实训功能。

近年来,公司实训场所在满足员工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提升以及历年技能竞赛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先后分批实施了全市1000多名农电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员工中专、大专及本科后续学历教育;接待市公司多个单位装表接电、抄核收、配电线路等多项竞赛封闭训练,并承接过市公司层面配电线路竞赛项目。此外,市公司历年农电新进员工实训也安排在公司培训中心,较好满足了公司培训竞赛工作需求。由于员工技能培训上极为便利,溧水公司在农电技能竞赛、调考连续多年取得全市团体第一和多个单项第一,出现了陈德宝等全国农电技术能手。

2011年,根据江苏省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培训中心(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司按照实训场所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制定上报了2011-2015年实训设施建设方案,计划分步分批建设、更新、完善培训中心相关设施设备,逐步建成供电所“四个一”工程,为公司员工“随时、就近、灵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

五、结束语

电线实训总结范文6

三大培训

国网重庆电力调控专业教研室抓实继电保护骨干人才培养

集优秀师资力量,聘请17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耗时5个月时间,除安排系统内三名现场经验丰富的兼职培训师手把手指导外,还聘请4名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和讲解,让参培学员学到扎扎实实的真本领。开展培训师和学员“双向”考评,从课程、时间、师资、学员等多方面编制培训方案,采取教师与学员互相评分、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分阶段召集学员、教师进行讨论分析,获取教、学、用三者的交集点,及时改进培训工作。利用电科院二次智能实验室,将培训工作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让学员在110千伏吊岩坪站、铜鼓山站、高观站等真实的工程中学习IEC61850的工程应用模型、智能变电站建设管理流程、二次系统集成测试技术、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装置工作原理、报文查阅和分析方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典型故障查找和分析方法等知识点,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培训结束后,总结授课内容,安排专人对授课教师的课件、参考资料、复习题等培训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继保骨干培养教案,教案分理论和实作两部分,详实收录培训授课内容,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解释和扩充。理论部分重新编制课件中的公式及表格等内容,优化排版,便于容易学习和理解;实作部分对保护的检验、排故等操作有详细的实施步骤、计算方法、示例数据及图例,能够直接应用于现场实际工作,将培训成果推广到基层单位各继保从业人员。

国网重庆检修公司:“案例教学”促直流专业骨干提升

在国网重庆电力运检专业教研室的指导下,国网重庆检修公司在开展电力直流专业骨干培养期间,利用500千伏万县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直流电源系统全面升级的契机,由两名国网优秀人才担任教练和老师,现场开展“案例教学”。首先,查勘。教练交代直流电源系统改造内容,分配工作任务,分组查勘汇报、评比。其次,编写施工方案。根据查勘情况,各组按“四措一案”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完毕后各组宣读各自方案,比较鉴别,看看哪组的技术方案优越,看看哪组的安全措施到位,看看哪组的危险点分析准确,看看哪组的控制措施实用,自行查找差距,取长补短,落实最佳施工方案。第三,施工。严格要求召开班前会,组织工作人员落实安全工器具和设备,落实安全监护人,注意施工标准及工艺要求,每天工作完毕后清场,召开班后会进行总结。第四,调试。熟悉设备布局,熟悉直流电源系统电气原理及各部件功能原理,熟读设备说明书,熟练使用各种检测调试设备,熟练掌握各种调试方法。第五,验收。清楚验收标准,熟悉验收规程,掌握验收作业指导书,做好验收记录,给运维人员交代运行注意事项。

经过直流电源系统技改工程的全过程参与,各参培人员深刻感触到了“工作中培训,培训中工作”的乐趣和收获。“学习首先靠主动,其次靠动手,没有学不会,就怕不去学”璧山供电公司学员覃玲如是说。

国网重庆技培中心开发流动实训车送教送学上门

坚持“科技兴电、人才强企战略,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思路,开发并实施岗位培训、职业鉴定和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研制“流动实训车”,采用送技能培训上门的形式,为公司系统各单位送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教育培训的综合效益。

国网重庆技培中心开发流动实训车共两辆,每辆流动实训车内设有8个车载“多功能实训柜”,通过专用滑轨能够便捷地组建成24个实训工位。多功能实训柜上可更换二次接线安装板、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板 、低压配网故障模拟实训板等功能面板。流动实训车可以进行电工工艺、电气安全技术、装表接电、用电检查、隔离开关检修、电气试验、配电变压器测试、变电仿真、电力营销、低压配电、触电急救等实训项目,还可扩展其它实训项目。目前,流动实训车已先后到20余个供电企业,为基层单位开展技能培训、鉴定万余人次,行程超2万公里,在全员培训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依托工作现场开展线路竞赛

2013年10月17-18日,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在新建 110 千伏昌坪南北线路验收现场开展首届输电专业技能竞赛。30名参赛选手随机分为15个小组,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比拼,最终输电高级技师何荣六小组获一等奖,运维站站长贺晓勇小组获二等奖,运维站技术员邹峰小组获三等奖。

首轮比拼为验收新建 110 千伏昌坪南北线#40-#55段,2013年10月17日上午,15 组参赛选手经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后,各小组间隔20分钟,分5个点和裁判员同步驱车赶往现场,轮次从线路小号侧往大号侧验收,现场执行线路验收标准化作业,工作人员两穿一戴,严格履行现场安全工作制度,开展登塔检查和地面隐蔽工作开挖检查,对导地线、绝缘子、杆塔、附件安装、基础工程和通道情况分别记录缺陷,验收完成后将缺陷记录交裁判组,经裁判组集中评定,查出工程施工遗留有效缺陷条数排在前6位的优胜小组顺利进入决赛。

2013年10月18日,决赛现场同样设置为验收新建线路,110千伏昌坪南北线 #1-#10段施工单位在线路本体上的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无可挑剔,这给参赛队员带来新的挑战。参赛队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技能水平,清理交叉跨越、测量安全距离,发现杆塔迈步、绝缘子污秽、施工遗留物等缺陷。裁判根据比赛规则和选手在比拼中呈现的技能亮点,最终确定前三名得主。

“工作40多年,第一次经历这样高水平的激烈比赛。”“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竞赛方式,比赛中可以深入学习线路设备结构、施工工艺等”……比赛结束后,不管是坚守输电一线几十年的老员工,还是新生力量,都纷纷感叹此次实地竞赛收获颇丰。

国网潼南县供电公司:把现场培训所学“克隆”给最基层员工

为切实提高配电运检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国网潼南县供电公司特邀电缆生产厂家技术专家到现场对配电运检人员开展电缆头制作技术培训。培训采用“克隆培训”即复制式的培训方式,分级自上而下培训,有层次、不走样的将培训内容逐级“移植”给各岗位员工。课上,由培训师给学员授课(我讲你听),讲述电缆仪器使用、电缆制作要领及在施工中电缆穿墙、埋设应注意的事项等。为检验学员掌握情况,再由学员进行复述(你讲我听),有偏差的地方由培训师现场纠正并做强化讲解(再讲再听),保证培训内容和信息传递一致性。与此同时,学员现场制作电缆头,由培训师全过程指导,让学员在实作中了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切实掌握电缆头制作关键要领。课后,上一级的学员担任下一级学员的培训师,利用工作闲余及固化培训日(每周五下午)采取同样的培训过程,对下一级学员进行“克隆培训”,确保将相同的培训知识“移植”到最基层员工。

国网垫江县供电公司:“能力考评”见成效

国网垫江县供电公司创新培训方式,采取“1+5”滚动培训、“3321”变电运维员工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对各专业生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按照生产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评实施方案,通过理论考试、实作考试、现场提问、综合测评,对6个专业94名生产人员进行了岗位胜任能力考评,考评合格率达97%。对考评合格者,不定期举行专业技能大赛,对优胜者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对考评不合格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通过“一对一”方式强化培训。

国网巫山县供电公司:“转岗培训”支撑用工调整

一是对供电营业所、后勤服务等低端业务岗位上长期职工实施转岗培训后,转移到主营核心岗位。二是对现有供电营业所“半工半农”的市场化用工采取强化培训,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以“加量不加价”的方式,承担长期职工转岗后的相应工作量。三是配套开展“农电队伍人才储备培训”,采取“推荐+退出”方式,建立农电人员储备队伍,有序置换技能不合格的农电人员,优化队伍结构。

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多方式检验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

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按照“人员全覆盖、分级分专业、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一培训、二考评、三送检”的方式对生产技能人员进行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在变电、输电、配电、调控、营销5大类30个专业,全面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与考评,自主测评的变电、输电8个专业采取“双盲”考评方式,即理论无复习题、实作无指定项目。自主测评的营销11个专业实作考评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将日常核心业务定为评价指标,对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评分,作为实作考评成绩,充分体现以学促用的目标要求。

做好全员培训工作,必须在观念上突破,在速度上追赶,在方法上创新。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曹宁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开展“2+3”培训做实培训分中心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以渝东南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实施“2+3”培训(“2”即硬件+软件;“3”即跟班学习+集中培训+送教上门),全面落实“大培训带大中心”的要求,发挥辐射渝东南的培训作用。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建成投运线路、变电、电气试验、营销、通信等多个现场实训基地,基本满足渝东南片区各单位主要专业现场实作培训需要。二是培养师资队伍,聘用了78名兼职培训师,包括12名曾到渝东南各兄弟单位开展过短期培训的培训师,并向市公司推荐10名兼职培训师。三是多种形式开展现场培训。实行长短结合的跟班学习,组织国网秀山县、黔江区等5家供电公司12名干部和206人继保、调度、自动化等专业学员到分中心交流学习、跟班学习。开展220千伏张秀线属地化运维集中培训,对线路跨越的9家供电公司开展220千伏输电线路运维培训520人次,提高了属地单位高电压等级线路运维水平,确保了220千伏张秀线的平稳运行。以送教上门的方式派配电运维、营销专业等优秀兼职培训师到需求单位上门授课。

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为片区培训建好技能实训基地

作为片区培训分中心单位,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致力于建设能用、实用、好用的技能培训实训资源,为片区和本单位员工技能培训提供坚强支撑。受两江新区的整体规划影响,现有综合性鱼嘴实训基地即将拆迁,将对近两年的现场培训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为解决此困境,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克服困难,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挖潜,有效整合前期GIS改造后调整出的开关场,积极筹建五里店技能实训基地,计划建成约300平方米室内和2000平方米室外的小型综合实训基地,以满足技能培训需求。

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以“劳模工作室”为平台建立“三带”员工培养机制

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以“席世友劳模工作室”为平台,以各级技术技能优秀人才为核心,搭建优秀人才“带骨干、带徒弟、带团队”的培训平台和学习机制,促进全员能力素质提升。

一是“带骨干”主动履责,培训互动。根据技术技能专家评选相关管理办法评选出“带骨干”专家,通过班组学习、座谈会、交流活动等形式,让每个“带骨干”专家结合自身专业工作实际和学习心得轮流讲课,发挥特长,取长补短,分享知识经验,共同提高。

二是“带徒弟”延伸内涵,结对培训。以技术技能专家评选“师傅”,以全公司员工为“徒弟”,引入职业开发概念,自由双向选择,延伸“师带徒”的内涵,提升实用价值。

三是“带团队”研究课题,孕育成果。按照“导师+专业理论+实际经验”的构架,组建研究团队,结合企业中心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确定研究课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在为企业破解难题的同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以“全覆盖、双挂钩、三落实”为主线开展全员培训

一是“全覆盖”整体动员。工作方案涵盖“主业和集体”技能员工。二是“双挂钩”促进主动作为。制定完善相关机制,采取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与风险抵押挂钩,与绩效考评挂钩。三是“三落实”提升培训效果。周密制定方案,抓好“岗位胜任能力测评”、“骨干送培和兼职培训师送教”、“竞赛调考的考前准备”三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国网铜梁县供电公司:自主培训出新招

一是建立“三年一轮”长效机制,覆盖生产营销主要工种,逐级加大考核力度,对考评不合格人员岗级降1岗,补考2次不合格人员岗级降3岗。二是实施“达人”计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利用公休时间,扎实开展调控“双技能”人才培养。三是深入开展“人人上讲台,有才讲出来”专题活动,把经验和做法讲出来,全面推进班组一线互帮互学,化解工学矛盾。

国网重庆合川区供电公司:“五措施”推进培训工作

一是早行动。2013年年初确定涵盖公司全部工种的11个培训专业,95个考试科目。二是严要求。培训标准覆盖岗位工作需求,制定分月计划,并纳入重点工作管理。三是细完善。建立周总结和计划机制,将进度分解到周,将计划细化到班组,化整为零,破解工学矛盾。四是强推进。按照差异化策略,通过外送,“一对一”部门帮扶基层班组,落实师徒结对,开展“管理人员讲指标”和“明星大讲坛”活动,实施全员考试等多方式全方位推进。五是建通道。对岗位胜任能力考评成绩突出的个人,按照能手、标兵、专家的晋升序列建立职业生涯成长机制,优秀者比照中层干部进行管理,拓宽人才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