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学习计划

职业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47-03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岗位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就业后工作适应能力不理想,需要重新培训后才能适应工作需求等问题。由此可见,这些毕业生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多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也印证:中职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能够独当一面的极少,多数只能担当基础性或维护性工作。

一、问题分析

大企业中分工较细,比较注重员工在某些方面的突出能力,而小企业则往往要求员工是个多面手,希望员工能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在现有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下,职业学校却不断地在批量、规格化地培养学生,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势所必然。究其原因,与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在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呈现出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及手段出现滞后等有关。因此,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的多层次、多元化特点。

二、信息化促进专业建设

当前,应如何加强专业建设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显然,信息化的手段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创新教学模式,将现有的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促进教学资源充分应用,提高教学质量是很好的路径,教学基础平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等信息化将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很好抓手。

(一)提升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

拓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建设学生学习的社区网站、学习网站与学习软件资源,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师生通过网络开展教学互动、教学辅导、教学测评等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作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促进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采用信息化手段后,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要使学生在自主的条件下学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学业,就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周到细致的网上教学环境。

1.网上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互联网站、远程教学平台、网络答疑平台、教学管理软件,计算机网络阅览室、双向视频直播课教室、多媒体视频直播课教室、多媒体视听教室、电子阅览室、网络答疑教室等设施的建设。

2.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网上文本教学资源和各种课件资源、实验资源的建设,以满足各类学员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

3.建立远程教学支持服务体系。除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外,还应有功能强大、细致周到的支持服务体系作保障。包括建设各种功能完备的教学服务平台,及时提供学员所需的各种服务,如实时与非实时的课程学习,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与非实时交流讨论、资源下载、各种教学管理信息的及时传递等。

(三)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便于因材施教

计算机行业技术飞速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手段。备课时,能灵活地将新的技术和方法融入课程中,能用更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以期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施教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施以不同的指导方法;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时,都能体验到成功喜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有效地进行学习。辅导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反馈时,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新需求,逐步加强动态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服务。

(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信息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思维方式。Internet的崛起、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算机新技术的使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促进了计算机新技术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VR(虚拟现实)等技术经过数字化处理或者经过再加工和制作,可以在网络上运行传播、能够展现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材料,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动态性、交互性等许多优势。信息化推动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从教学及科研实际出发,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综合优势,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可提高信息化教学设施与资源使用效率。

(五)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专家、名师、教学设计师、技术人员应设计和研发出具有计算机学科专业特色、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件库、课程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受益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应加大职业学校校际之间数字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力度,按照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原则,建立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中心,以实现对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同时要开展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程)遴选和学生多媒体作品竞赛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应用,不断推进学校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还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优质教学资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促进教学互动,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资源平台提供的“网络学案”“互动讨论”“测评反馈”“作业指导”“在线备课”“教学测评”等功能,可帮助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建立教与学的及时反馈渠道,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七)提升计算机专业服务能力,促进专业建设

学校应利用自身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工作室联系企业,参与企业的网页、动画、多媒体和软件项目的开发工作,这样的校企合作有利于缩短学生在就业后的磨合期、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学校及时获得人才需求信息,便于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基于中职校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双方的合作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通过调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适合的职业、岗位及所需匹配的能力、素养要求进行梳理,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等,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

三、信息化促进专业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构建数字化学习空间

应构建学校数字化、交互式学习系统与平台,建设融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为一体,支撑“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研讨课”等新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和课程学习的需要,通过增加硬件设施,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网上学习。同时也要提高教师使用课程网站、主流媒体等网络教学手段支持教学的能力,努力建设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二)课程内容项目化

计算机课程内容必须强调应用性,要以项目(或模块)为单位,对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从而能将所学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

(三)加强实践能力

面向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报告会、公选课或媒体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同学习,多途径加强计算机实践,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大力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开发优质培训课程与资源。

四、信息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注意点

(一)信息化系统建设

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统筹设计和整体规划;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突出重点,强调应用,又要紧跟世界最新发展前沿,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体现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信息化建设应“面向用户服务的一体化建设”。要定期引进硬件、软件、平台、资源、教师培训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等,保障教学信息化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并形成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教学资源建设

以多方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简便实用、保证质量、多样化、动态更新。

职业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的职业学校 职业指导课程 重要性 问题 措施

一、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受到传统思想的约束,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想找到一分体面、轻松、工资待遇与福利待遇优厚的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提高,每年的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劳动力的供应量已经超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力,受此影响社会上大多数企业采用招聘只看文凭,看学历的不合理招聘方式,直接导致了许多优秀的职业学校的优秀学生无法就业。

面对这么一大批职业学校的学生,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是所有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批,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充满活力,而且拥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很有可能造成社会“结构性失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目前职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职业学校都意识到了开展职业课程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各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师生普遍对课程认识不足

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目的即是让学生对职业进行了解和把握,这对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职业学校的师生对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缺乏正确的认识。

部分人认为职业指导课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不能成为一门课程,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等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这些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性,因而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教学的实效性也不理想。

(二)课程的体系设置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首先,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随意性强,缺乏系统管理,没有按照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进行分别指导。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便不能形成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使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其次,课程的设置针对性不强,课程的设置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没有按照学生年级专业的不同需要进行辅导,只是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招生,并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安排就业。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按照就业市场来设置,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的设置和开展。

(三)职业指导教学的队伍建设落后

职业指导课程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科的知识,这就要求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理论储备、就业的实际经验,同时还需要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等有深刻的把握。

然而目前,从事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标准。首先,缺乏专业教学人员,教师中职业指导专业出身的较少;二是缺乏实践经验。当今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社会阅历偏少,缺乏社会求职经验,难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造成了在教学中缺乏说服力。

三、学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及优化

面对以上职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地探讨课程设置以及如何优化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大宣传增强思想认识

面对广大师生对指导课程缺乏认识,对职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公全面,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先关领导分片管理,针对管理。

首先,要在让老师在思想上转变看法,把职业指导课程重视起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组织职业课程创新比赛之类的活动,用激励机制鼓励老师,不断创新课堂内容,不断优化课程的建设。

其次,就是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要通过老师细心、全面的讲解职业课程指导的重要性,然后通过邀请社会名流、知名专家举办现场讲座,向广大同学讲解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对以后自己就业发展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让同学融入到课程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二)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指导课程涉及多科知识,要求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拥有较高的素质,然而目前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的素质明显低于需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双师型”教师队伍。 除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之外,要针对目前职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的现状,要配置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结合,专兼职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另外,让职业指导教师享受职称评审、工资待遇、师资培训等专业教师享有的同等待遇,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 (三)建立全面系统的的指导课程体系 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和专业以及需求和个人的优劣势老设置。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开设不同的职业指导课程,形成完善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对于大一的学生指导重点为行业介绍和个性心理的培养。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所以,对于四年级学生的职业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就业技巧的提升,使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企业面试。 四、结语: 在社会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下,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广大职业学校能够很好的就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合理的、科学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为了让学生更早的认识社会,更好就业。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对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设计的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09.(1).

职业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免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发展,还可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现代化教育中终身教育的理念。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教师而言是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教学工作当中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免费医学生由于受到“定向发展”的影响,在学习与工作时显得被动、茫然、缺乏自主性,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因此,对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展开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免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免费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帮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进行明确,从而对免费医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工作目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紧缺,医疗人员素质较低,且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这些问题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免费培养医学生是近年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之一,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免费医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其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免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以自身的实际况为依据,结合现实中的机遇与制约因素,确立职业目标、职业方向和发展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但对于免费医学生而言,其职业方向在确定专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确定了,因此其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一般比^淡薄,其原因是学生毕业后就回到定点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其就业方向在毕业前就已经明确,就业压力较小,就业岗位固定,导致他们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足。

(二)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却需要在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审视当下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当下的许多免费医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并不全面,在专业选择前对自我的定位及分析不够全面,部分学生的选择都只在亲友或老师的建议下进行的,并未结合自己的心里状态与专业前景,因此,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存在着偏颇。

(三)许多免费医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前,对于所选专业的认识并不到位,抱着毕业后即可参加工作的盲目心理加入到免费医学专业的填报队伍当中,对所选专业缺乏客观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对专业的就业前景及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够明确,因此,在学习时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些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合理性,影响到免费医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开展。

(四)误解职业定向的相关概念,对免费医学生来说,职业定向会对其未来的确切发展方向造成影响,但部分学生为了就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对医学知识的热爱程度不够,学习动力缺乏,因此,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这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竞争力,职业定向并非是人生定向,对于这一概念的忽略很容易导致免费医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设计不合理。

三、免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相关对策

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免费医学生向成功迈进的第一步,深刻影响着其人生的发展道路。针对免费医学生当前职业生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现提出解决措施如下;

(一)加强自我认识,了解自身发展需求。每个学生在选择专业前都应对自身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更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目标,不能因为某些主观或客观原因选择自己没有兴趣的专业。

(二)加强对专业的认识,许多免费医学生之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选择专业前对将要学习的专业了解不够,因此,学生在选择免费医学的相关专业前,需要对专业进行全面的审视和透彻的掌握,确定该专业为正是自己要学的专业后,再进行填报。

(三)对于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来说,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不仅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推动国家免费医学教育政策的实施。其次,相关部门还应当对免费医学生开展适当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坚定其职业理想,帮助免费医学生树立奉献基层,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

(四)学校要注重免费医学生职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人文关怀,在开展免费医学生的教育工作时,渗透诚信教育,加强理想教育,帮助免费医学生客观审视自己,全面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特点,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客观矛盾与内心冲突,增加心理辅导,帮助免费医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结语

免费培养医学生是近年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之一,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免费医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其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学生在就业时的指路明灯,对于免费医学生来讲,其指导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满足新时期下社会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职业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设置;教学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大二年级开设分析化学课程,选用教材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凌和王淑美主编的分析化学上册和下册,总时数为54,其中理论教学为28学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滴定分析概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的现状

本人在我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只学习了基础化学,没有系统的学习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因此,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还有很多学生由不同的专业转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基础不一,教学难度大。此外,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数学公式,但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大一没有学过高等数学,部分公式理解起来吃力。因此,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开设的六个实验项目和药学类专业一致,与临床检验联系并不紧密,专业相关度低,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此外,由于开设的实验项目均是验证型实验,且学生人数多、课时有限,实验中所需的试剂都是由实验教师配制准备好后供学生使用,学生参与的实验并不完整,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分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的实际体验并不好。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一)适当增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时

分析化学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其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非常重要。目前,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总时数为54,其中理论教学为28学时,实验教学为26学时,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无论是理论教学课时还是实验教学课时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由于受到课时限制,要不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调整,要不就只能给学生讲授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4],而不能就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章节进行扩展,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学生感受不到分析化学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性,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建议适当增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在医学检验的过程中体现分析化学的重要性[5],提高教学效果。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理论课程设置的探讨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于第一临床医学院,而分析化学的教学任务由药学院承担,课程的设置不是很符合实际需求,因此,在设置课程之前,任课教师应该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负责人员充分沟通,优化教学体系,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内容,适当减少滴定分析的教学内容、增加色谱法等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是针对药学类专业的,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而言,并不具有针对性,应重新选用教材。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实验项目设置的探讨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应该尽量与临床医学检验接轨,以培养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应该更新实验项目,减少滴定实验项目的学时数,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学时数量,并增加原子吸收光度法和色谱法中相应章节的实验,如学时紧张,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方式,间接增加学时数量[6]。此外,应该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让学生独立准备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试剂,如果学生人数较多,采用分组的方式。

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结合实际,开展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教师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和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7]。可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例如,将“人体血清钙指标的测定”引入到配位滴定法的课堂教学中[8],围绕配位滴定法“能不能测人体血清钙?”、“为什么能测?”和“怎么测?”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掌握配位滴定的理论知识,感受分析化学对医学检验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

在每章理论课结束,要求学生做好实验的预习,并书写好预习报告,老师在实验课开始前要予以检查,实验课时,老师只要简单讲解一下实验的内容、强调关键的步骤即可,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让学生把问题带到实验中解决,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去,避免有人做有人看,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三)增加实验考核

现有的实验课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据出勤、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计算分数,这种考核不能够真正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内容和技能,同时也导致部分学生对实验课不够用心,因此,应该在所有实验课结束后增加实验考核,让学生在平时实验中感受到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对疑惑的地方主动向老师提问,主动掌握实验技能。

职业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职教集团;交易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职业教育集团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企业或社会团体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联合体,并且以职业教育的教学为主要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职教集团的产生有一定的宏观背景: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职业教育的供给从政府单一的投资模式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模式。其次,职业教育在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新的问题,如管理模式和办学体制单一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等。再次,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给职教集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十年,职教集团迅猛发展,从开始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家,除了以上因素外,职教集团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支撑。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在对职教集团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以期对职教集团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交易成本与职教集团的发展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也称“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1937年新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科斯(Ronald H.Coase)首次提出来的,后来经过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人们的合作是通过交易来实现的,每一个个体、团体、企业或学校都在不间断地与他人发生着合作的关系,为了完成合作(交易),人们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费用,如发现交易对象、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执行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成本等。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组织成本(组织之间的交易所引起的成本)。后来,交易成本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涵盖了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了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交易成本也可运用到职教领域中来。职业教育中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成本;职业教育中的人员组织、监督与管理成本;职业教育的信息成本;职业教育活动之间、职教组织之间以及职教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与维护成本。

组建职教集团,能够更好地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招生时,由集团统一宣传、广告及组织人员到各地进行招生工作,避免一个地方重复派人招生,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职业院校为了降低入学后的学生流失率,往往安排预录学生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一次性对各成员学校进行考察,由集团统一招待,则可节约招生费用。第二,通过职教集团统一招聘教职员工,并使他们在各成员学校之间进行流动,能够节约各职业院校单独聘用员工所必须花费的搜寻费用、谈判费用、签约费用。第三,降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核费用,考核就是指信息的数量测定,信息的收集需要耗费资源。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达成工作协议的过程中,职教集团可安排用人单位对集团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考核并统一安排学生应聘,无需用人单位为了招聘、谈判等事项而往返于各学校之间。第四,集团可以统一协调与政府的关系,或疏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尽量达到与行政部门进行一次接触,解决多个成员学校的共同问题。第五,统一制定规章制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学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检查、招生及学籍管理等,减少重复制定与维护成本。

然而,职教集团组建后不一定会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在与外单位联合组建职教集团时,可能会发生两种不良情况:一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性地将各单位捏合到一起;二是在自由组合时,各学校没有充分掌握对方的情况。这都可能将无共同利益基础的单位拼凑成集团,导致内部连接纽带脆弱,或者是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集团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合作关系,无法统一进行工作,以致交易费用难以降低。因此,各成员单位在充分了解彼此的情况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二、范围经济与职教集团的发展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Teece(1980)、Panzar Willing(1981)以及Chandler(1990)等人首先使用,它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产品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其成本要比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企业生产要节省。一般来说,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生产多种产品时“共用物品”的充分利用,一旦这种共用物品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无需增加太多的费用,或无需付出代价就可以部分或全部用于其他产品时就会产生范围经济。

在职教集团内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办不同类型的学校与企业,可以说也是进行多种产品的生产。通过集团化运作,各学校、企业组织能够分享许多“共用物品”,以减少经费的投入:一是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校舍、实验室、图书资料、企业的实际操作场地等硬件资源。当若干个单位组织共用这些资源时,就会使集团内的每个单位分摊到的成本大大降低。二是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实验成果、知识产品、教育信息等软件资源。采用相同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利于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以便于管理。而且,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容易辐射到薄弱学校,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实验成果和知识产品依附于人的特殊性质,使它们在交易中只发生使用权的让渡,不发生所有权的让渡,导致它们的市场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而在集团内实现共享,使其内部化后,可以减少各单位重新试验与研究的成本;教育信息的共享,则可以减少各单位搜索和获取信息的费用。三是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采用相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模式,有利于统一管理并减少磨擦成本。另外,一所成功学校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为其他学校所复制和借鉴,不但可减少各学校的磨合时间和管理成本,使其他学校较快地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也可降低他们的结构与管理模式的设计成本。四是品牌标识。若干个学校、企事业成员单位以同一品牌作标识(品牌连锁),可以迅速扩大各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办的单位利用已有组织机构统一的品牌,能够较快地吸引社会的关注和提升学校名气。

然而,职教集团内每所学校在办学理念与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如果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没有协调好,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使成员之间难以融合,相互排斥,互不信任,更严重的是某些人员以离职来抵触联合,情绪低沉,工作不积极,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另外,盲目地将一些弱小的职业学校组合进来,虽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宽容的交易环境,使它们在集团的保护之下,不用为了应付外部激烈的竞争而付出太多成本,但因此也会影响另外一些社会声誉好、实力强大的学校。若让这些实力强大的学校付出太多的利益,则会影响其办学的积极性,导致整个集团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在组建职教集团时,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避免一边倒的现象发生。

三、规模经济与职教集团的发展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英国人马克西和西尔伯斯在研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时提出来的。当生产规模扩大,投入以一定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时就会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即规模经济。反过来,规模扩大,而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效益递减,便是规模不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的不可分性。它决定了生产某一产品的经济活动具有整体性特点。在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某些生产成本也是完全不可分的,或者是部分地不可分的。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些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就可分摊到更大的产出量上,使单位成本降低,提高经济效率。二是生产的专业化。当企业规模足够大时,人们可以采用专门化的设备与工具来提高效率,更好地在工人中实行分工,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训练程度和积累经验。

在企业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集团的规模经济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不同,职教集团的规模经济必须在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获得。它是指各成员单位的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使用,以使集团内学生总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职教集团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对于学生的培养,职业教育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如校舍建筑、教学设备、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师、行政人员等。所谓整体性,是指职业学校在办学及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这些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运用,不可能因学生人数少而不采用其中某种资源。所谓不可分性,是指这些资源的运用一次至少采用一个单位,而不能因需求不及一个单位而将其分割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人数太少,每一学生分担的成本就高;学生增加后,这些资源分散到更多的学生身上,使得生均成本降低。因此,若干所职业学校联合组建成集团后,各成员之间资源相互利用,减少设备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投入,将每所学校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并进行统一招生、统一分配,避免某些学校招生困难而师生比过小,资源浪费与闲置,导致生均成本过高,以及经济效益过低,或解决生源爆满,师资、设备不够用的问题。但是,在整个职教集团投入不变,而学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必须注意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也就是当学生总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时,就应该停止扩招,否则就会造成学校过于拥挤,设施设备等使用过度等不良后果。

教师分工与教学专业化。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专业课教师在不同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之间难以互相替代,如果学校规模不大,聘用的教师数目也小,容易导致专业课教师不足,使非专业教师替代他们照本宣科地讲授专业知识,没有达到专业化分工,也难以满足教育上的需求。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在组建职教集团后,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其规模比组建前单独的学校规模要大些,教师可以在各成员之间流动,缺少教师的学校无需到外面临时聘请不合格教师,或让其他非本专业教师代替专业教师进行课程的教学。但关键是应让教师按其专长任教,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促进课程教学的合理分工和教学内容的专门化,从而提高集团内的整体教学效率。

然而,目前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众多学校、企事业单位一窝蜂地盲目联合,在组建职教集团的过程中贪大求快,片面追求规模,而不注重效益,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了组织机构庞大,管理环节增多,层级距离拉长,以及信息传递迟缓或失真等,使得各成员之间沟通与协调困难,集团内部交易成本加大,甚至使其与集团外部交易费用相抵消(或大于),造成规模不经济。二是集团规模越大,其组织结构就越复杂,难以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能保证教育资源在各成员之间的优化配置与充分使用,造成规模不经济。因此,组建职教集团时要注意进行适度规模扩张,而不是成员越多、规模越大就越好。

注 释:

[1]潘燕,宋瑛。高校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2]闻待。教育集团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

[3]朱军文。新制独立学院运行效率:立易费用的考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Panzar J.C.and Willing R.D.Economies of Scop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May 1981,268-272.

[5]刘灿,宋光辉。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6]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9-371.

[7]李晓娣,李柏洲。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8).

职业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The Analysis of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in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Huang Yu

(Guangdong Forestry Vocational School,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vocational schools in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der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which not only played a secondary objective of teaching,but also for 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support.In this paper,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vocational schools,teaching and research,a brief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cloud computing i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 issues.

Keywords:Vocational schools;Teaching;Information;Cloud computing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由计算机时代向网络时代的跨越,特别是在现代教育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有效促进了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信息化中,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是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关键技术基础,对于其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云计算的含义与特点

云计算主要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等方式,满足用户对于相关服务的实际需求。云计算的基本技术原理为:用户所需进行处理的数据不是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中专门的数据中心,由专业的技术机构负责相关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并且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与足够的存储空间,以满足用户的各种实际要求,是现代网络信息服务的主流趋势之一。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云计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安全性:云计算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为安全、可靠的专业数据存储中心,相关数据将自动同步,以满足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2.虚拟化:云计算的应用中,用户无需关心应用的运行模式与具置,通过网络连接的终端设备直接获取相关服务即可;3.超大规模:“云”的规模十分巨大,赋予用户难以想象的超强计算能力,例如:Google云计算目前已拥有超过100万台的专业服务器;4.廉价:由于“云”的容错措施较为特殊,用户可以采用相对廉价的节点去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为单位或个人提供了廉价的数据管理服务;5.按需服务:“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资源池,可以像人们生活中的自来水、电、煤气等,按需购买计费,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切身利益;6.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从而满足应用与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中云计算的应用

在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不断提升,纷纷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信息化中,云计算应用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发挥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作用。

(一)SaaS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SaaS(软件即服务)主要是指用户通过网络获取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型模式,与传统的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软件方式相比,SaaS是利用特殊的服务协议,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专业的应用软件和相关功能服务。SaaS的本质是云计算运营商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消费软件与计算能力。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SaaS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支持与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以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应用SaaS的过程中,开展以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环境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也是极为有利的,如:基于网络的自我评价学习、远程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在SaaS的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尽量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鼓励学生根据学习需要,选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已有的“云服务”资源,例如:腾讯QQ的各类社会化服务、Google的教育套件、百度的服务群及各类社会性软件。

(二)应用在线Office软件教学,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技能与协同工作能力。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信息化中,办公自动化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协同工作能力的基础。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在线Office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教学的改革,国内较为流行的在线Office软件主要有:Office Web App、Google Does、Zoho Office等产品,学生只要按照规定进行帐号的注册,既可以免费使用相应的在线Office软件,由于网络运营商会实时最新的在线Office版本,学生无需在计算机中进行软件的更新,就可以随时使用新版的Office软件。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微软的Office软件,所以,本文以Office Web App为例进行简要的介绍。学生在按照要求注册Windows Live ID后,可以在Internet上进行在线编辑Office文档,而无需进行Office软件客户端的安装,通过Internet可以随时、随地使用Office Web App。Office Web App还为学生的协同工作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通过其进行跨地域合作学习,而不是局限于课堂环境中的协作。Office Web App为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平台,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办公自动化技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了的合作精神。

(三)应用云计算平台辅助教学。在云计算的技术环境下,职业学校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构建个性化的专业教学平台,并且加强课下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增强教学工作的延续性。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信息化中,实训环节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职业学校的实际办学资源有限,难以构建相应的实训环境。云计算在职业学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中的内存、存储与计算能力进行集中,形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通过网络为实训教学提供实用的计算服务。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计算机资源的整合,构建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信息化中,应用云计算平台辅助教学无需考虑本机的性能与计算机能力,即可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构建一个虚拟的实训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中,云计算的应用为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操作平台,所以,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优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并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卢一,郑燕林.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应该避免的三个误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4):61-63